然是不甘心,但是,他还是不得不承认自己已经是输了。
“不,这一次是我出其不意,你不知道我也会使用大刀,而且之前和子烈对战你的消耗太大,所以你才会上当的,这个算不得真。”我也是笑道,我知道,要不是我出其不意拔出古锭刀,还真是不一定可以打赢他。
“不,输了就是输了,战场上只要可以打败敌人的办法就是好办法,不存在什么其他的东西。我输了,你就取走我的性命吧,我没有能力做好太守给的任务,本来说就是死不足惜,即使阁下放我一条生路,我也是绝对不会再苟活的!”他重重的说道,看来已经是抱了必死的决心了,“只是,我还有一件事情求你,希望你可以放过这个山谷里面的人们和这些守卫,我虽然是死有余辜,但是,他们是无辜的,还请你不要迁罪他们!”
“哈哈哈!”我仰天大笑,“果然是个汉子!真有你的,不仅是武艺不凡,而且是有情有义,怎么样,你叫什么名字?有没有兴趣,到我这里来?”
“在下魏延,字文长,汝南义阳人。阁下的好意魏延心领了,但是魏延虽然是卑微之人,却也是知道忠义二字,魏延死在这里是死得其所!”原来这个守卫就是魏延!
‘魏延?难怪有这么好的武艺!’我在心中暗暗地想到‘这个时候魏延应该是在汝南,还没有出山的啊,怎么会跑到我这里来当守卫了?难道这个就是蝴蝶翅膀的力量?’
我在心中暗暗地想到一些魏延的生平事迹:魏延(?-234),字文长,义阳(今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三里店)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起初率领部曲随刘备入蜀,因屡立战功而深受刘备信任,刘备称汉中王后拔魏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蜀汉建立后升为镇北将军。此后魏延随诸葛亮北伐,曾率军大破魏将郭淮等人,加为征西大将军。魏延曾向诸葛亮提出著名的奇袭长安“子午谷之计”,但遭向来谨慎的诸葛亮反对,因而认为自己无法完全发挥才能,心怀不满。诸葛亮死后,魏延因不愿受长史杨仪所约束而于退军途中烧绝栈道,反攻杨仪,却因部属不服而败逃,被杨仪所遣的马岱所斩。
魏延本来就是蜀汉名将,若是把魏延和蜀国的四虎将(历史上本来就没有赵云)相比一下的话:关羽高傲,虽亲善士兵,可是却也因高傲而败亡;张飞则喜欢迁怒下属,也因此害了自己性命;黄忠杀夏侯渊其实也是刘备的统率下的事情,人老,又没什么谋略,一武将耳;马超,武勇超强,可惜由于家世,名声显赫,刘备不放心使用。至于魏延,在我看来,那就是蜀汉的第一名将!除了魏延的下场很是悲剧,死在了和杨仪这种家伙的夺权之路上,并且还被罗贯中那个混蛋严重的曲解,还弄了一个什么脑后有反骨,真是他妈的放屁!
此外,魏延深得重用,在刘备打下汉中之后,本来所有人都以为刘备肯定是派张飞守备汉中的,但是,所有人都大跌眼镜,因为魏延才是那个被选中的汉中太守!魏延上任的时候刘备问魏延要怎么办,结果魏延说除了一个千古豪言: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而事实也是和魏延说的一样,魏延守备汉中二十年,这个二十年里面,汉中在魏延的守备之下,曹魏没有一兵一卒可以过境汉中!
“文长,我看你是一个人才啊,若是就这么死了,你的声明都还没有显赫,壮志都还没有实现,这么死了岂不是可惜?怎么,你就真的不愿意?”对于魏延这个人,我是非常的喜爱,综合实力而言,关羽张飞我是不会要的,黄忠的本事本来就不是很牛,什么箭术无双忠义过人,那些都是罗贯中yy的,没有正史的记载,马超有本事,但是给谁谁都不敢用。蜀汉武将,只有魏延可以信任,只有魏延可以大用!所以,这个魏延,我一定要得到他!
“阁下莫要多说,魏延虽然卑微,但是绝对不会背叛心中的忠义二字!这一次的事情只能够说明,魏延学艺不精,要是真的上了战场,只怕也是送命的下场!”魏延决心已定,也不知道到底是出于什么原因,他对于让他在这里守备的孙河十分的忠诚。
“文长啊,你可知道我是何人,把你打败的又是何人?”这时陈武插话了,他也不愿意魏延就这死了,毕竟是和魏延打过一场,惺惺相惜啊。只是,陈武的这句话倒是提醒了我,魏延还是一直都不知道我的身份,只是知道让他驻守在这里的是建安太守孙河,其他的就是什么都不明白了,但是,我和孙河的关系还是众所周知的。
“这……请恕魏延冒昧,我就是死也想知道到底是死在了谁的手上。”
“文长啊,我叫陈武,字子烈,是讨逆将军吴候孙策的侍卫长,而打败你的这位,就是讨逆将军吴候孙策孙伯符!”看见魏延震惊的样子,陈武又说道,“文长啊,现在你可愿意跟我家主公一起走啊?”陈武很是开心的说道,因为他知道,这么一来基本上就是没有悬念了。
“怎么样,文长?我愿意暂时以校尉之职来待你,日后凭借功勋再行提拔,你可愿意?”看见魏延震惊的样子,我也是笑道,但是魏延半天都没有说一句话,我又说道,“你忠于我四叔孙河,那就是我的下属,不存在什么背叛顾主的事情,不会违背你的忠义,还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出你的才能,实现你的壮志。莫非你是认为校尉之职太低了,配不上你?”
“不,魏延不敢!”魏延郑重的说,“阁下真的是吴候?”
“如假包换!”我也笑道,原来这小子是还没有从自己的震惊当中回过神来啊。
“魏延参见主公!”
“好,今日我又得一大将!”魏延啊魏延,既然你已经投靠了我,有我在,我绝对不会让历史的悲剧再次上演,定要让历史还你一个清白!
第二卷 席卷 江东 第一百二十六章 魏延领兵
更新时间:2011-08-19
“主公请看,这里就是里面,有水井,有铁矿,有树林,的确是个好地方。”收服了魏延之后,就在其他人的火辣的嫉妒的眼神之中,我被魏延带进了这个山谷里面,进到里面,我才是真正的明白,什么叫做别有洞天,简直就是一个另类的世界。
“这就是四叔建造的吗,实在是令人震惊啊!完全就是一个独立于世的小城市啊!”
“主公请看,这个就是匠师们建造的连弩和大刀。”说着,魏延就拿来了两件最出色的兵器,连弩和大刀。这个连弩,在我说过所谓的弹簧原理之后,已经是得到了大大的改善。其实在秦朝,就已经是有了可以三连发的连弩,但是,射程威力和速度全部都有限,并且上箭不是很方便。但是,魏延拿给我的这个连弩却是与众不同的,一个人就可以使用,一次可是十连发,十只箭会按照顺序依次的射出,并且射程威力和速度都有加强,上箭也很是快,携带也不是很麻烦。唯一的缺点就是造价有些高,而且弹簧的制作很麻烦,现在想要制作弹簧实在是很困难,工艺很是复杂,几乎是人工一点一点的磨出来的,所以,产量实在是很低,这么多年一来,这里储藏的连弩也不过只有区区的一千五百架,年常量还不到四百而已,实在是低的可怜。想想看,要是我可以组建一个拿着这种连弩的部队,岂不是横扫千军?至于大刀,虽然是铁质的,但是,距离后世的那些钢刀实在是差得远,硬度和锋利程度都不够,但是比起现在的武器实在是好的太多了,不过最大的优点就是已经有了日后的陌刀和横刀的影子,已经可以作为我的利器了。两军交战,我军的武器比敌方的武器好得多,这就是一个非常的优势。但是,缺点和连弩是一样的,制作很是麻烦,造价很高,目前也只是储存了三千把,年产量也不过是还不足一千。
“文长,你认识此物?”我有些奇怪,按道理说,孙河应该是对这里保密的,为什么魏延会这么的了解这里的连弩和大刀呢,莫非是有什么事情瞒着我?
“是的,主公,我是被孙河孙太守给救回来的。当初他看我武艺不错,而且对他感恩戴德很是忠心,就让我守在这个谷口,并且每天可以在谷中的空地练武。后来,在太守的允许之下,魏延有幸得知了这里的事情,并且太守还送了我一把大刀,不过平日里没有太守的允许魏延也不敢使用,只是和自己的刀比较了一下,所以魏延才会对这里有些了解。不过这些都是魏延请求太守的,未得主公允许,还请主公恕罪,不要怪罪太守大人。”魏延说道。
“很好,魏延,你很讲义气,我很是喜欢,而且,你的刀法不错,连子烈都被你打败了,看得出来,你是下过一番苦工的。这样吧,你也是校尉了,回去之后,你去招募三千个人,组建一支大刀部队,就用这里的三千把刀,你就是他们的统帅!”
“主公此言当真?”魏延大喜,完全不知道该说什么。他的喜悦完全是可以明白的,一刻钟以前,他还是一个守门的小小的士兵,现在嘛,他已经是一支三千人的部队的统帅了,并且这支部队还是用的最好的武器,这对他这个熟悉这里的人来说,实在是在了解不过了。所以,他完全不敢相信眼前的这一切是真的,地位的飞跃实在是太过突然了。从小兵到统帅完全的没有任何前兆,也没有任何的中间过程,简直就是一个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文长啊,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我当着你和子烈的说的话,岂会是有假!怎么,难道是你不愿意?”我故意这么说,对于魏延这个人,我实在是太喜爱了,有武艺(这个就不用举例了),有谋略有能力(子午谷奇谋、守备汉中二十年不失,这一点就比姜维守备汉中强多了),有忠义(历史上魏延从来没有背叛谁,就是被老罗黑了一把)。并且他使用的是大刀,眼下,所有的大将之中,就只有魏延最是了解这些大刀,加上他自己也是擅长的使用大刀,所以让他组建的大刀部队才可以最大威力的发挥这些先进的兵器的威力和优势。
“主公,这样一来怕是会引起众人的不满啊,毕竟文长虽然有能力,但是却是没有战功啊!军中讲的就是首努率,主公这样子,虽然是爱才之举,可是军中的那些将领怕是会不服心有怨言啊!”陈武听见我的话,有些担心的说道。
“无功,无功所以才让他立功嘛!”我说道,“我用人,一向是不讲究出身,不讲究章法,按照每个人的能力和功勋给予每个人相应的官职。但是,这一次,我是例外了,也许短时间以内,众人也许是会有些怨言,但是,那又怎么样?谁敢反抗吗?”
“主公……这样子……”陈武担心的说。
“文长,我给你半年的时间,半年之内,我不管你招募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方法,武器辎重赏赐,全部都由我提供,天塌下来了也有我顶着,我只要你把这只部队给我训练出来!半年之后,我会举行阅兵大礼,到时候,就是检验你的时候了。到时候,我倒要看看,若是你拿下了一个好成绩,那些心有怨言的人还有什么话可以说!”
“主公!”魏延已经是感动的快无话可说了,“多谢主公厚爱,末将一定不会辜负主公的厚爱!还请主公给这刀和此军赐名!”
“此刀,乃是江东所制,就叫它吴刀好了!”我欢喜的说,这把刀的专利权在我的手上。
“多谢主公,吴刀,真是个好名字!那……主公……我的那支部队呢……”
“你的部队,自己回去招募,现在还没有名字,等到半年之后,你得到了众人的认可,我自会给你的部队起名字的。还有,你是我特别提拔的,若是你丢了我的颜面,就不用来见我了,自己找个地方吧。”我也是故意的说道,有必要刺激一下魏延。
“诺,魏延一定竭心尽力,还请主公拭目以待!”魏延郑重的说道。
第二卷 席卷 江东 第一百二十七章 名匠郑浑
更新时间:2011-08-19
“好,文长,我等着你的战功!”我也是大笑道,魏延,甚是可爱,“文长啊,你可知道,这个连弩和吴刀是何人所制啊?”我对于这个造出吴刀和连弩的人也是特别的好奇,这个人应该是一个巧匠,收服他,让他以后帮助我做些有力的研究,怎么说都是好的。
“主公,魏延只知道,这里的匠师是由一个叫做郑浑的人为主,所有的匠师都要听从他的号令,至于到底是谁造出来的,那我就不知道了。”魏延恭敬地说,性格很是谦卑和低调,根本没有历史上写的那么的狂妄不羁,脑后有反骨。
“郑浑?”我心中大惊,这个人可是三汉末三国少有的,有过历史记载的名匠啊!郑浑的历史功绩在于他实施了一系列的发展农村经济,改善百姓生活的治理措施。没想到他也精通这种技巧之术,莫非这里的郑浑就是此人?我在心中暗暗地想到。
“主公,郑浑来了。”魏延看见一个男子后说道。也难怪,我都进来这么久了,这里的管事应该是早就知道了,只是没有想到,他们现在才来。
“阁下就是郑浑先生?”看见我眼前的一个人,我简直是有些不敢相信。眼前的这个人,没有一点的威仪可言。身高,不过是区区的五尺,在我和陈武魏延这些七尺有余的人面前,完全就是一个侏儒。他的相貌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怎么么看都是整个一农民伯伯,面色黝黑,他的手很大,并且是长满了老茧。尽管是其貌不扬,但是,他却有一个特别突出的地方——眼睛,他的眼睛特别的有神,就和刚才陈武和魏延打架的时候一样,眼神是特别的专注。
“在下就是郑浑,字文公,魏都大梁人,见过吴候。”郑浑严肃的对我拜到。
“哦?阁下一点都不怀疑我的身份?”我吃惊的问道,因为之前我进来的时候,可是有很多的人都不敢相信我就是孙策。并且,最让我吃惊的是,这个郑浑,一点都没有害怕和震撼的样子,好像我来到这里,他拜见我都是理所应当的一样。
“孙建安和我说过,他是当今吴候的四叔,也是吴候的家臣。所以,不才也就是吴候的臣子,只是平日里众人都不知道罢了。况且,在下有幸见过吴候,所以,在下根本就不需要怀疑吴候的身份。”郑浑郑重的说道,一切都是理所应当,没有任何的迟疑。
“这么说,先生就是这个吴刀和连弩的创始人?”看见郑浑才知道,什么叫做鹤立鸡群,没有一句多余的话,我不问的事情一个字也不说。我有些震撼郑浑的气势,完全不像是一个小小的匠人,倒是有些军营之中武将的不卑不亢的性格,也有些文人的傲气,和周围的其他匠人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谨慎小心,不卑不亢的性格恐怕才是孙河选中他的原因吧。
“回禀吴候,这个吴刀和连弩正是小人所作。”虽然是第一次听到,但是他马上就明白了所谓的吴刀指的是什么,并且还是那样,没有一句多余的话。
“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啊!”我大赞,没想到这个人不仅是性格好,而且是还有这样子的才华,到时我之前小看他了,这个郑浑和那些名垂史册的人一样,一点都不简单。
“吴候谬赞,郑浑不敢当,若是这个吴刀和连弩有什么不足的地方,还请吴候指教。”
“哈哈哈,郑浑啊郑浑,四叔跟我说,你是三句话不离匠事,今日一见,四叔是所言不虚啊!想必,我来了这么久你才出来,肯定也是在里面鼓捣一些东西吧。”
“刚才郑浑正在想一些关于弹簧的事情,怠慢了吴候,还请吴候恕罪。”
“你为我办事尽心尽力,我又怎么会怪罪于你呢!”
“多谢吴候,敢问吴候,这个弹簧可是吴候想出来的?”郑浑严肃的问道,因为他明白这个弹簧的重要性,这个弹簧的提前出世,绝对可以造成工业上的一场风波。
“这个嘛,说是也是,说不是也不是,我实在晚上睡觉做梦的时候,仙人托梦告知的。”我也只有这么厚着脸皮回答了,这个专利的权力我还不好意思盗取。
“原来如此,还有,吴候说的那些什么螺母螺帽什么的,请恕郑浑手艺有限,现在还是实在的做不出来。”郑浑很是泄气的说道,但是他的手上死死地握住当年我传给孙河的那块锦帛,上面记载着我的一些想法,其实也就是弹簧和螺母螺帽的一些很是不值钱的东西。不过这些不值钱的东西,在郑浑这种懂行情的人眼里却是无价之宝。
“先生不必灰心,旷世的技术又岂是一朝一夕可以做成的。等到我们的技术有了发展,总有一天我们可以造出这些东西的。为此,孙策想派遣一批对此有志的少年,让他们来学习诸位的技术,把这些炎黄子孙的精华给流传发展下去,先生以为如何?”华佗那边的医馆已经是开张了,并且送去了一批学徒,不久之后就会在军中效力,郑浑这里也不能放过。
“吴候有命,郑浑岂敢不从?”郑浑严肃的说,但是他的脸上还是露出了一丝的笑容。
“那就有劳先生了。”看见郑浑的笑容,我是知道这件事情成了,“此外,我还有一件事情要拜请先生!”对于这件事情我是非常的看重,也是非常的重要,所以我就拜请了。
“吴候快快请起,郑浑万万不敢当!有什么事情吴候就请吩咐,郑浑万死不辞!”
“其实,我是想要先生先放下手里的研究,帮我做两件迫在眉睫的事情。”
“这……”郑浑有些犹豫,“是什么事情?”
“我想请先生帮我研究造纸术,用树皮竹条等物造出便于书写并且造价便宜的纸张。另外,先生请看,这是我写的活字印刷术,有了这个再加上纸张,就可以大规模的生产书籍了。还请先生不要推脱!”我郑重的请求,我知道,他一定会接受。
“吴候有令,郑浑万死不辞!”郑浑也看到了这当中的重要性,迫使他放下眼前的事情。
第二卷 席卷 江东 第一百二十八章 新年贺礼
更新时间:2011-08-20
在周瑜张昭等人的努力之下,江东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时局转眼就进入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公元196年,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迁都许昌,改元建安,而我由于在和山越人作战,一直到了建安二年,也就是公元197年才知道这个消息。而转眼间,平静的公元197年就结束了,时间的巨轮就进入了现在的公元198年。
这一天是古老的春节,也就是大年初一,建安三年的第一天。虽然现在还是只是汉代,但是春节却是已经有了的东西,只是没有后世的那么多的花样而已,也没有太多的走亲戚送礼的习俗,正好可以免去不必要的麻烦。想想也知道,二十一世纪我最怕的就是逢年过节,来的人太多,要去的地方也太多,最主要的,送的礼也是太多!实在是太麻烦!而现在,不过是一家人在一起吃一顿饭,一起说说笑话,没有那么多的习俗,因此才更加的让人舒爽。
就在除夕的夜里,我就收到了一份新年大礼。本来我是不收礼的,众人也是不喜欢送礼的,只是在大年初一和大家聚在一起吃顿饭而已,但是,这份礼物实在是令人欣喜若狂,绝对是一个划时代的东西,是一个值得人振奋的东西。
“诸位,今日请诸位来,主要是为了庆祝新年,和诸位联络联络感情。”宴会上,我首先的说道,这是一次难得的宴会,去年则是因为正在征讨山越,所以是由张昭主持在金陵举行的,而今年则是第一次举行这么隆重的宴会,“来诸位,我们共饮此杯!”
“主公,去年一年,我们的收入不少,由于抄了吴中四姓的家,所以我们的粮食、钱财全部都有富于。只是,去年的支出很大,尤其是征战和行吟阁的消耗最大。”宴会上,大家都知道,肯定不只是联络感情这么简单,所以张昭首先得发言回报工作。
“子布辛苦了,你的努力都是有目共睹的,子布就像是我的管家一样啊。若是没有子布,怎么会有我江东的今天!孙策在此谢过了!”我也是对回礼张昭说道。
“张昭感谢主公厚爱。”张昭感动的说道,“只是,去年是有世家的财物做支撑,我们的财政才可以有剩余,但是,今年的话,光是行吟阁一项的支出,就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啊!昭不是要主公免除行吟阁,那样子会引起士子的不满和震动的,但是,我们必须要解决这个问题啊,不然的话,今年,或者是明年,我们就是真的入不敷出了。”
“这个子布不用担心,江东经过了这一次和山越人的作战,并且在收复了山越人之后,我们的土地和商业都有了极大地提高。在肃初步计算,今年只要是不发生什么灾荒的话,我们的商业税和农业税都会有很大的提高,支付行吟阁的费用应该不是问题。”听见了张昭的话,鲁肃生怕我会取消行吟阁,赶紧的说道,目的就是支持这一举动。
“子敬说的很对,但是这样子也只是治标不治本嘛!”张纮也说道。
“诸位,莫要再争执,今天是大好的日子,岂可因为此事坏了诸位的感情,此事策自有办法处理,诸位不必担心。”我笑着解除这种尴尬的局面。
“敢问主公有何办法?”吾粲首先得问道,他是行吟阁的主管人员,平日里已经是省吃俭用的减少行吟阁的消耗资金,然而他已经是想尽了办法也没有办法在减少支出了。
“哈哈,今日叫诸位前来,主要就是为了此事,今日是新年第一天,孙策虽然不喜欢送礼和收礼,但是,今天孙策还是有一份礼物送给诸位。”我笑着说道,“子华,拿上来。”
“诺。”第一次参加这种宴会的孙韶恭敬地说道,不敢有意思的怠慢,“来人,拿上来。诸位先生、诸位将军,请看,这就是父亲送给各位的大礼,相信诸位见了都会喜爱的。”
“这是……”张昭诧异的抚摸着手里的礼物。
“子布啊,打开看看,不要只是摸啊,打开才能知道里面是什么,我保管你会震惊的。”
“主公,此物……此物是论语啊!”张昭激动地说道。要是只是一部论语的话张昭也不会这么的激动了,但是,这是一部不简单的论语,尽管不是孔子亲笔写的。
“兄长,这个是纸做的吗?为什么纸上可以写字?为什么每一本的字迹都一样啊?”周瑜不解的一下子就问了三个问题,对此,不仅是周瑜,其他的人也是非常的诧异。
“诸位,这就是父亲说的解决行吟阁支出太大的方法了”孙韶说道,昨天郑浑送书来的时候,孙韶正在和我一起吃饭,所以他是第一个见到这种纸质的书籍的人。虽然这种书籍还远远地比不上后世的书,纸的质量还不是很好,眼色还是有些的黄|色,并不是后世的雪白的颜色。但是,纸的韧性和书写性都有了极大地提高,远远不是蔡侯纸可以相比的。
“主公,这种书可以大规模的生产?成本怎么样?是不是很低啊?”鲁肃不愧是一个有眼光的商人,他最先的问道这个问题,并且是一针见血的问道这个的关键。
“子敬说的不错。”我笑道,“这是我命人造的纸张,不管是什么地方,都比蔡侯纸要好得多,比起竹简来,更加的轻便,更加的易于携带,成本嘛,和竹简相比的话,成本就是几乎可以不计了,只是一些随处可见的东西制成的。”
“那,这些字是怎么回事?”周瑜还是追问道。
“这个嘛,也是我命人发明的一种印刷术,直接把纸张放在事先做好的模具上,图上墨水,把纸印一下就可以了,这就可以直接的生产出书籍。如果是一个熟练地工匠的话,一天的时间他就可以印出一百本论语。并且这种论语的卖价,不过是区区的五文钱,不论是谁都可以买得起,寒族子弟不用再担心读书的问题,行吟阁的消耗也会小得多。”
“原来如此,兄长,此事乃是名垂千古的盛世啊!日后人们的生活学习方式会因此彻底的改变,世家独大的局面很难再出现,所有的人都可以接受圣人的教化啊!”
“说得好,诸位,此份礼物,诸位满意否?”
第二卷 席卷 江东 第一百二十九章 袁术称帝
更新时间:2011-08-20
随着造纸术和印刷术的成功出世,新年的贺礼也就告了一段落。就在所有人都欢喜着准备过元宵节的时候,有一个惊人的事情发生了,我收到了一封来自袁术的‘圣旨’。
“公瑾啊,你看看这是什么。”我很是无奈的说道,该来的东西总归还是躲不掉啊。
“这……这也太大胆了吧……”周瑜无语,“兄长打算怎么办?”
“你先派人通知子布他们吧,这件事情我还得好好地想想。”
怎么办,我也是头疼得很啊!袁术这个家伙,早不来晚不来,偏偏选在这个时候,选在我正准备大力的发展内政的时候,被袁术这么一折腾,不久之后就必须得要出兵了,不然就麻烦了,发展内政的事情,只怕又要拖到后面了。
就在刚才,我收到了来自袁术的一封‘圣旨’。袁术说什么,代汉者当涂高,于是就自己的称帝去了,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国家,国号为仲氏又名成,他自己就是第一代的皇帝,定都淮南寿春,公然的反对大汉的统治,换句话说,就是造反。
本来嘛,要说袁术这个家伙,也不是没有头脑的,至少,这个称帝的时机就是选的非常的不错。此时的天下大势:河北,袁绍和公孙瓒正在打得如火如荼,但是,公孙瓒的败局已定,只是在垂死挣扎罢了,不久之后必定是袁绍统一河北;中原,曹操和吕布正在决战,吕布夺取了徐州的全部土地,赶走了刘备,曹操迎奉天子已经是树立了自己的威信,吕布的败局也已经是差不多了;西凉,李傕郭汜覆灭,曹操派遣钟繇镇守长安,马腾韩遂蠢蠢欲动,整个关中和西凉一带都不太平;江东,已经完全是我的地盘,我也已经是收服了山越,江东正要进入高速的发展阶段,没有心思打仗,加上我还是袁术的女婿,所以他不会担心我;至于最后的荆州和益州,刘表和刘璋这两个不思进取的家伙就直接被忽略了,没有人会认为他们会借此掀起什么大浪。所以,不得不承认,袁术称帝的时机确实是不错,至少,在眼下没有哪个诸侯可以抽得出兵力来对付他,并且他还有淮南的六十万大军蠢蠢欲动。
时机是不错,若是袁术此时借着这个时机做一点正当的事情,以他的实力,开疆拓土是绝对不在话下的,运气好的话,还可以联合吕布一口气吃掉曹操。但是,他就是偏偏做出了这么一件引起天下人愤恨的事情,至少,人们表面上必须愤恨一下。
袁术就此称帝,公然的反对了汉朝。虽然此时的大汉已经是病入膏肓无可救药,但是,除了之前的张角,还没有人胆敢做出这么大的举动来反对汉朝。并且,也不知道袁术是怎么想的,袁术居然分封了天下的诸侯:袁术封袁耀为太子,袁艺为公主,袁绍为魏王,曹操为鲁侯,吕布公孙瓒为关内侯,我则是被他封为吴候。他还真的以为只要他一称帝,天下的诸侯就会因此对他表示降服了,动静闹得这么大,真是找打。
对此,我也是非常的苦恼。江东现在的情况是百废待兴,加上我知道,有了长江天险,根本就不怕有哪个诸侯前来攻打我,我这里是进可攻退可守的状态。但是,根据我熟知的历史,曹操不久之后就会暂时的放下和吕布的战斗,倾尽举国之力讨伐袁术,用武力来维护他的手上的汉家天子的尊严,也是为了不让他手上的天子贬值。而这个虽然是很麻烦,但是还不是最麻烦的地方,此时我最为苦恼的事情是我的身份——袁术的女婿。
“艺儿,你来了。”看着袁艺走过来的的样子和她正在摸着自己圆圆的还没有凸显出来的肚子,我不由得苦笑了一下,恐怕,怎么和她交代才是我最麻烦的事情吧。
“夫君,发生什么事情了,你怎么这么愁容满面的?”就在两个多月以前,吴芸被检测出来又一次的怀孕了,可算是让众人欢喜了一番,就算是我已经有了一个义子和一个说得上是亲生的又说不上是亲生的女儿,也还是狠狠地感受了一把第一次做父亲的感觉,也让这个一直以来认为没有为我剩下儿子的女人心里有了一丝的满足。吴芸怀孕以后,我就只能赖在袁艺的房里了,结果,没过多久,好事成双,袁艺也怀孕了。而现在,吴芸已经是有了接近四个月的身孕,袁艺也已经是快两个月了。而正是因为袁艺怀孕了,所以我才暗自的告诉自己,绝对不可以把袁术的行为告诉袁艺!并且,就算是我本人,也不应该做出什么对不起袁艺而攻打袁术的事情来,不然的话她会伤心的。对于袁术这个父亲,袁艺还是特别的敬爱。
“没什么事的,你不用担心,我只是有些累了。”一连撒了几个谎,只求可以瞒过她。
“是么,那,夫君,你要好好地休息,现在我和姐姐都已经有了,你要是想的话,就再纳一个嘛,我们不会介意的……”袁艺吞吞吐吐的说道,很是不好意思提出这种事情。在她看来,我所谓的累了是因为她们俩都怀孕了,而我则是有火没地发,所以才显得特别的郁闷。为了不再让我继续的郁闷下去,所以,她决定牺牲一下自己,给自己再找一个‘妹妹’。
“艺儿,你在想什么呢,我有你们俩就已经是够了。”虽然这么说,但是这段时间实在是寂寞的很,让我都不由自主的在想,那位青史留名的美人大乔,到底是什么模样。
“还说不,自己看看你那眼神,都跟什么似的……”袁艺撅着嘴说道,很显然她是看见了我正在yy的样子,“好了,不说你了。”看见我有些生气她又这么说道。
“孩子怎么样了?还好吗?”我亲切的问道,手也是放到了她的肚子上,轻轻地抚摸着肚子里的孩子,这是我初为人父的喜悦,“好了,你别出来久了,现在天气冷,风大,你还是到屋里休息,别伤了孩子。”
“你就知道这么说。
“我这也是没办法啊,马上我还要召集众人开会呢。”说到这里,不由自主的感慨,袁术啊袁术,你还真是给我出了一道难题啊。
第二卷 席卷 江东 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震怒(上)
更新时间:2011-08-21
冀州袁绍处,袁绍也终于收到了袁术的‘圣旨’,只是由于距离的问题,世间上比我晚了一点,但是对于这种事情袁绍还是一点都不敢怠慢的。
“诸公以为此事如何?”就在冀州的议事厅,袁绍拿着袁术送来的‘圣旨’严肃的问着手下的众人,看得出来,对于袁术的举动,袁绍有着极大地不满。虽然袁绍在征求众人的意见,但是,能够走到今天这一步,成为实力最大的诸侯,袁绍他自己还是已经有了自己的见解,只是需要有人给他提出来,并且帮他下定决心罢了。
‘这个可恶的袁公路,居然胆敢在我的前面称帝!’袁绍心里愤愤不平的想到‘想我袁绍四世三公,深受天下的世家豪强的爱戴,并且是已经坐拥冀州、并州、青州,三州之地,幽州的公孙瓒也只是冢中枯骨而已,不久之后我就会拥有青幽并冀四州,成为天下最大的诸侯。他区区一个袁术有何德何能,不过是淮南的一个小诸侯罢了!实力比我要小,威望比我要低,号召力也没有我强,各个方面都比我差上一大截,居然胆敢在天下诸侯面前称帝!只是,此时虽然是一个好时机,但是绝对不是一个称帝的好时机,他这么做,只怕是会引起天下人群起而攻之,简直是给我们袁家丢脸啊!’看着眼前的众人,袁绍心里已经有了计较。
“主公,袁术是主公的弟弟,”瞟了一眼,看见袁绍没有什么表情,郭图知道,虽然是犯了袁绍的忌讳,但是没有事,所以就心安理得的说了下去,“主公,在下以为汉室已经倾颓,无可救药了,取代汉室天经地义!主公应该派遣前往祝贺,这么一来,袁家的声望就会达到顶峰,主公也可以借此机会一举取得天下霸主的地位!”
“哼!你这懦夫!”听见郭图的话,许攸这个郭图的多年的对手,不由得愤愤不平的说?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