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的威信。
“主公,若是主公硬要与孙策交战,要我说,还不如就此投降孙策算了,免得伤害了百姓,有损主公之名!”
“大胆!”这次虞翻是惹得群起而攻之了。
“虞翻,你是什么意思!”王朗都生气的问道。
“主公啊,这严白虎是玩玩不能收留的,现在也不宜与孙策开战,我们要交好孙策、养精蓄锐、训练精兵,到时候才能与孙策一战啊,现在是绝对不能开战的,要是现在开战,那还不如直接投降!”虞翻又一次劝道。
“够了!”王朗生气的说,“我意已决,收留严白虎,和严白虎合作,共同迎战孙策”在被虞翻激怒之后,王朗迅速的做出了决定。
“主公……”虞翻道。
“主公,虞翻忤逆在前,劝主公投降在后,此人若是不除,当为大害啊!”周昕看见王朗做出了最后决定,急忙给虞翻加把火,落井下石一番。
“这样怕是不好吧。”王朗犹豫道。
王朗此人虽然不懂军事和政务,但是有一个优点,绝对不会胡乱杀人,对待手下也是很少有责罚,这也是虞翻敢于屡次进谏的原因,不然的话,要是换做袁绍曹操那些人,有人劝他们投降,早就不知道死了多少回了。
“主公,若是虞翻这种当众劝主公投降的人都放过,那以后主公的威信何在!”周昕还是不肯放弃。
“既然这样,那就免了虞翻的官职吧。”王朗实在是拗不过周昕,再加上,他本人也实在是讨厌虞翻,但又不愿损害自己的名声,所以才做出了这么一个这中的做法。
“竖子不足与谋!”虞翻大怒,“算了,虽为名士,却终究是难成大事之人,罢了,罢了,哈哈哈……”虞翻转哀为笑,仰天大笑出门去。
“主公,你看他……”周昕又道。
“算了,咱们以后都不用见到他了。”
王朗顿了一顿,道:“周昕,你去安排会稽防御的问题。”
“周昕领命。”
“许靖,你去接待严白虎,以后我们和严白虎的联络就交给你了。”
“许靖领命。”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吧,大家散吧。”不等众人再说话,王朗又回去看他的《汉书》了。
第二卷 席卷 江东 第二十五章 会稽弱点
更新时间:2011-06-23
不数日,我就带着孙静、孙瑜、孙皎赶到会稽和吴郡的边境。
“兄长,我们收到战报,王朗已经收留了严白虎,并且虞翻劝谏王朗不要收留严白虎,如果硬是要何我们开战的话,还不如直接投降,结果王朗一怒之下,就罢免了虞翻的官职。”周瑜对我说道。
“这个虞翻果然有才啊,幸好王朗没有听他的话。”我感叹道这个以耿直闻名的一代名臣。
“兄长,王朗已经联络严白虎,尽起会稽城中之兵,想要抵御兄长。”
“哦?没想到王朗还有这种胆色,城中是何人领兵啊,我可不相信王朗这个一届儒生会自己统兵作战。”
“是王朗的大将周昕统兵,军事许靖出谋划策。”
“默默无闻之辈啊,看来这仗应该很好打啊。”
“兄长莫要大意啊。”
“为何?莫非城中还有什么大人物?虞翻不是已经被免职了吗?”我可不认为这个王朗有什么可怕的。
“是啊,公瑾哥哥,我们俩也不明白,区区一个会稽,到底有什么可怕的。”孙瑜和孙皎也问道。
“兄长可知道会稽的历史?”
“哦?愿闻其详。”
“会稽因为两件事而有名。一是,这里是当年西楚霸王项羽起兵的地方,霸王的八千子弟兵,尽皆来自于此;二是,这里曾是大将军卫青一战收服闽越国和东瓯国时的出发点,是联系交州的重镇。”
“没想到,区区会稽,还有如此历史人物!”我大为感慨,这两个都是在汉代令人闻名色变的人物啊。
“但是,这和攻打会稽有什么关系呢。”孙瑜和孙皎还是不明白。
“这个我知道,”太史慈道,“虽然已经经过了几百年,但是仍旧很坚固啊。”
“什么很坚固?”
“这里是当年西楚霸王项羽掘起的地方,霸王曾经在此建造高城,之后,大将军卫青平定闽越国和东瓯国之后,为了联系两地,和加强防守,武帝也曾下令在会稽整修城墙,加大规模,而后大汉几百年之间,会稽城都有过修缮,所以真正是称得上是城高墙厚,是难得的坚称啊!”
“这么说,太史将军和公瑾哥哥的意思是,担心会稽城池坚固,我军难以攻克,就算攻克了,也是损失惨重。”孙瑜先反应过来。
“不错,上兵伐谋,这也是打仗重在谋不在勇的原因,谋略可以让我们减少损失,更快的取得胜利。毕竟,将士们得生命都是宝贵的,绝对不比任何人的生命便宜,训练一个精兵也是很难的,作为将领,保护你们的将士,是你们的职责。士兵们跟着我们也不容易,大多都只是为了吃饱饭,将来有块地可以种种而已,而他们的姓名却是掌握在我们的手中,所以我们是任重而道远,不容有有失啊。”我苦口婆心的对孙瑜和孙皎说道。
“谨遵兄长教诲。”二人很有感触的说。
“策儿,你这样我就放心了,当初我还被你那小霸王的名声给吓坏了,我还以为你是个嗜杀的人呢,现在看来我放心多了,小霸王之名,不过是世人对你的勇武行为的赞誉和肯定罢了。”孙静这是笑道。
“那,这么说来,要打败王朗,诸位有什么妙计啊。”我问道,“毕竟,天下没有打不下的城池,任何坚城都会有它的弱点的。”
“不错,会稽也有它的弱点。”周瑜说道。
“是什么?”孙瑜问道,“我们可以挖地道吗?”孙瑜自从读了兵书以来,就一直对挖地道很感兴趣。
“这个啊,兵法上是写过挖地道通往城内的做发,但是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用的。”周瑜笑道,“挖地道是有要求的,要求土质疏松,且城墙埋得不深,不然是不可能成功的。”周瑜对孙瑜道出自己的经验。
“那,我们夜晚去偷袭怎么样?”孙皎又问道。
“这个啊,也不行。”周瑜还是笑道,“你可知道,会稽的城池高达,这一点就确定了,会稽不适合夜袭,因为这样在特晚要爬上城头的难度比白天还大。”
“现在你们知道了吧,兵法和实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不要以为读了几本兵书你们就可以当名将了,不同的方法要用在不同的地方,正所谓因时事宜,玩玩不可拘泥于兵法,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随机应变,不然,就成了赵括了。”我也趁机说道。
“那我们该怎么办?”孙瑜问道。
“当然有办法,打仗最重要的是什么。”
“是粮草,”孙瑜恍然大悟,“我们可以去截粮!”
“不错,会稽的存量是不多,但是,我们不是要截取粮草。”
“那怎么办?”孙皎问道。
“截敌人的粮草,太慢了,我们可以直接去打王朗的粮仓。”周瑜笑道。
“粮仓!”
“对,王朗的粮仓高迁屯,我们可以走查渎道,这样就可以直接扑到王朗的粮仓,到时候,王朗不战自溃。”孙静也说道。
“那要是王朗早有准备呢,他在高千屯有重兵怎么办?”孙皎又问道。
“那我们就围点打援,听到粮仓被围,王朗必然慌乱,肯定会派遣军队前来救援,到时候我们就围住粮仓,专门打这些援军,运气好的话,还可以趁机一举拿下会稽。”我也该表现一下了。
“那这样的话,王朗岂不是被我们玩弄在鼓掌之中!”孙瑜惊喜道。
“不错,王朗从一开始就犯下了这种不可弥补的错误,这也就注定了他的失败。”孙静说道。
“你们两个现在明白了吗?”我问道。
“多谢父亲、兄长、公瑾哥哥和太史将军教诲,今日我等才算是大开眼界了,打仗根本不像我们之前想的那么容易,是我们太天真了,以后我们一定好好地读兵法,多向诸位学习。”孙瑜不愧是一直有闲着之风,他礼贤下士虚心学习的本事,那还真不是吹得。
“兄长说的对,我也一定多多学习。”孙皎也说道。
“你们记住,书是死的,人是活的,做事情万万不可被书本给束缚了,也不要一味的去模仿别人,要有自己的风格。”我说道。
“是,我们一定打出自己的名声!”随着二人的保证,我军开始出发,我率领大军,正面佯攻会稽,太史慈率领一军,走查渎道,直扑高千屯。
第二卷 席卷 江东 第二十五章 夺会稽
更新时间:2011-06-24
“王朗小儿,快快出来受死!”我派遣潘璋在会稽城下叫阵。
“主公,孙策的气焰太过嚣张了,还请派我出战,我倒要看看小霸王的勇武到底是怎么样的。”周昕急于立功,想要出战。
“不知阁下以为如何。”王朗这人优柔寡断,居然还问严白虎。
“在下面叫阵的不是孙策,是孙策的手下潘璋,况且,今日是孙策围城的第一天,气焰正盛,不宜与他交锋,不如先这么拖着,待到孙策的兵马士气尽丧,我们再出征,可一战而擒孙策。”严白虎虽然也不咋地,但是比起王朗这种儒生来,还是有些军事头脑的,不然也不会称霸吴郡那么多年。
“先生以为如何。”王朗问许靖道。
“愚以为严将军说的有道理。”许靖也是个不懂军事的家伙,这能这么回答。
“那好,且让他嚣张一会儿,我们过些时日再去收拾他。”
“诺。”周昕和许靖应道。
一连五天,都是如此,我每天派潘璋、陈到、陈武(伤好得差不多了)、蒋钦、周泰上前叫阵,甚至连孙瑜和孙皎都上去玩了一把,但是王朗就是不打,一直就这么拖着。
“兄长,我不明白,每天都这么叫阵,王朗就是不出来,你也让我们强攻了几次,但是每次都是无功而返,干嘛还要每天去叫阵啊,这样下去我军的锐气会丧失的。”孙瑜和孙皎向我抱怨道。
“为了迷惑敌人。”
“迷惑?”
“不错,我们这么做可以为子义争取时间,只要我们在这里每天叫阵,那么王朗就会以为我们无计可施,中了他的缓兵之计,而我又碍于面子,只能在这里耗着但是,等到他发现高千屯出事了,就已经晚了。”
“兄长,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孙皎问道。
“一个字,等。”
“等到什么时候?”
“等到子义来消息为止。”
“兄长,好消息,子义派人来了。”周瑜兴冲冲的冲进我的大帐。
“拿下了?子义怎么样了?没事吧?”我也激动地问道。
“是啊,就在昨天夜里,子义带兵走过查渎道,夜袭高千屯,全歼高千屯的三千守军,而子义的五千兵马,鲜有伤亡。”
“太好了,那高千屯的粮草怎么样了?”
“已经全部在我们的掌握之下,有了这些粮草,我们的实力大增啊。”
“好,子义此战功不可没,回去之后就把骑兵全部交给他,相信这会再也不会有人有所异议了!”
“兄长,别高兴过头了,我们还有下一步计划呢。”周瑜提醒道。
“公瑾说的对,那就通知子义,埋伏在高千屯通往会稽的路上。我料我料不久也会收到高千屯失守的消息,到时候他必定会派兵前往,我们就打这支兵马。”
“我们这里还应该接应一下才是啊。”
“也好,明晚就让子义埋伏在道路的左侧,公奕幼平埋伏在道路的右侧,一举吃掉这支兵马。”我安排道,“恐怕,明晚我们也要出战啊。”
“兄长别忘了,还有一座大城啊。”
“没事,等到王朗的军队连路都走不动了,就只有投降了。”
没过多久,就在第二天,王朗也收到了高千屯失守的消息。
“怎么办,现在高千屯失守了,我们粮草供给已经彻底的断了。”王朗在一旁抱怨道。
“事到如今,只有想办法夺回高千屯。”许靖说道。
“怎么夺,孙策把会稽包围的严严实实的,一只苍蝇都飞不出去,更何况是军队。”周昕分析道。
“不管怎么样,也要试一试,今晚我就带领本部兵马突围。”严白虎此时倒是豪气冲天的说道,但是他的心里想的是老子才不在这里陪你送死呢,粮草已经被孙策夺了,哪里还有夺得回来的道理。
晚上,严白虎率领手下的兵马,强攻我军,我军在‘死战’之后,让‘勇猛的’严白虎顺利的‘突围’而出。
“兄长,王朗派遣严白虎‘突围’而出了。”孙瑜对我道。
“这个严白虎,恐怕他是看到王朗不行了,所以才尽早离开,保存实力,以图东山再起吧,只是他还不知道,我这里还有一道菜等着他呢。”
没多久,严白虎在逃亡的途中,遇到了太史慈和蒋钦周泰的伏兵,再加上严白虎早已就人困马乏,一下子就被太史慈和蒋钦周泰的两面包夹打得溃不成军,严白虎的最后力量也被消灭了,只是,他本人比较幸运,在乱军之中居然还独自跑了。
“兄长,刚才城门打开之时,我们的人混在王朗败退的军队中,已经回到了会稽城内。”周瑜对我报道。
“公瑾啊,你这招可是够狠啊。”我也笑道。
“这个,我怎么没听明白?”孙皎问道。
“我们需要内应,需要有人在会稽散步会稽已经断粮的消息,借此来煽动会稽驻军和百姓,到时候王朗顾忌自己的名声,自然就要投降。”
“那,王朗会不会借此来拼死一搏?”
“王朗不是曹操。”我说道,但是我突然发现我说漏嘴了,曹操的事件好像还没有发生。
“兄长,什么叫王朗不是曹操?”孙瑜不解的问。
“这个你就别管了,王朗的确有死中求生的方法,但是按照王朗的资质,绝对想不到这个方法,就算想到了,依照王朗爱惜名声的性格他也绝对不会用这种方法的,所以王朗已经是瓮中之鳖。”
“兄长,是什么办法可以解决王朗眼下的危机啊?”孙皎更好奇的问。
“也罢,告诉你也无妨,只要找自己的粮秣官,告诉他要减少每天的粮食供应。”
“但是这样会引起军中哗变的!”
“就是要引起哗变,到时候自己在出面,指责这个粮秣官贪污军粮,造成军中缺粮的现状,然后当众斩杀此人,并且拿出全部的军粮,告诉将士们这顿尽情的的吃,吃完这顿我们就出城和敌军决一死战,若有人敢后退,自将军一下,全部问斩。如此,便可以让全军士气大涨,拼死一战,这样就有可能解决目前的危机,这就是所谓的置诸死地而后生,但是,此计只能用一次,下一次就不灵了。”我无奈,只好把曹操的计策说了出来。
“好狠的计策,若是如此,我军岂不是会溃败!”孙瑜大惊。
“不用担心,用此计的人日后必定会背上j雄之名,王朗那么爱惜自己的名声,这种死中求胜的计策,就算想到了也不会用的。”
这次局势扭转了,我们只是包围会稽,完全不进攻,城中又没有粮草的供给,并且在我军的内应之下,王朗的士兵人人都知道了会稽已经没有粮食的事情。终于,在我军包围会稽半个月之后,王朗终于投降了,会稽已经被成功的拿下,而王朗本人也被我放了,毕竟这种人留着也没有什么用,他自己也北上投靠曹操去了。
第二卷 席卷 江东 第二十七章 董袭虞翻
更新时间:2011-06-24
“公瑾,三个月了,我们可算是进了这会稽城了,可算是打下江东了。”
“恭喜兄长了,如今江东三郡可是已经全部在兄长的手中了,整个扬州也只剩下豫章、庐江、九江而已啊。”
“是啊,此时,天下人必定对我刮目相看啊。”我洋洋得意道。
“兄长别高兴地太早了,江东虽然打下来了,但是内部矛盾还多着呢,世家始终是大患,还有,山越也始终是个大问题啊。”
“是啊,是我高兴地过头了,称霸天下的路才刚刚开始呢。”
“主公,前方有人要见你。”有人对我说道。
“什么人?”
“不知道,不过此人长得特别高,特别壮,至少有八尺!”
“哦,真是壮士啊!”我赞叹道。因为在古代这样的人是很少的,只有诸如樊哙一类的人才是如此,一般而言,这都是难得的猛将,“快带来让我见见,不还是我亲自去见他吧。”我也高兴地说。
“在下董袭,见过孙将军。”此人对我行礼道。
“阁下可是董袭董元代?”我也是见猎心喜,董袭,那可是仅次于东吴四英将的东吴十二将之一的人物啊,尤其是他的武艺更是在十二将之中位列前三的人物,历史上也是东吴赫赫有名的上将啊。
“正是,不知将军如何知道我的。”
“会稽才俊,我岂不知啊!”
“哦,不知将军以为会稽才俊是哪些人?”董袭此时倒是好奇。
此人绝对不是单单的一个武夫!我也在心里暗道。
“论会稽才俊嘛,文,以虞翻虞仲翔为首,武,则是以阁下为首。”
“哦!将军倒是和王朗的见解大相庭径啊,不知将军以为王朗为何会输给将军。”董袭也想试探我。
“王朗一则自己无能,只会点舞文弄墨之事,全然不通争霸为何物,再则,他不懂用人,连虞仲翔这样的贤才都容忍不了,还谈什么取胜呢,实在是他自作孽不可活罢了。”我对王朗可没什么好印象,就直接这么说了。
“将军说得太对了,亏得仲翔一直还在家里郁闷,根本就是王朗自己没有识人之明嘛。”董袭到底还是个武夫,虽然有些见解,但是还是遮不住自己直来直去的习性,什么话想到就说,不过,我喜欢。
“不知壮士找我何事啊。”我感觉这个董袭是来投奔我的。
“袭虽不才,但是也愿意投将军帐下,将来也好建功立业一番。”
“好,能得元代相投,策之大幸啊,元代啊,你对会稽十分熟悉,我欲让你先做会稽都尉一职,日后战事开启时再让你随军出征,凭借功勋再行提拔,你意下如何啊?”
“多谢将军赞赏,董袭拜见主公。”董袭这是高兴啊,他才刚刚来,我就给了他一个一郡都尉的大官,要知道,在汉代,一个郡,最大的就是太守,有的诸侯甚至也就只有一郡之地,而一个郡,其次的就是郡丞和都尉了。董袭和虞翻一直是好友,看见虞翻多年不得志的样子,董袭一飞冲天,能不高兴吗。
“好,元代满意就好。”
“主公,我还知道一个贤才,愿意向主公引荐。”董袭飞黄腾达了还不忘记自己不受重用多年的好友虞翻,实在是个值得让人尊敬的人啊。
“何人?”我明知故问。
“正是主公刚才说的,虞翻虞仲翔,此人是我好友,身负大才,只是一直都是郁郁不得志。”董袭严肃的说。
“好,我们现在就去虞仲翔家里。”我看着董袭惊讶的眼神说,“怎么不走啊,你不带路我怎么去啊!”
“诺。”董袭内心充满了激动,毕竟在这个年代,能够礼贤下士至此的人,实在是太罕见了,也只有在史书上看见周公做过。
来到虞翻家里,董袭倒是不打声招呼就直接进去了,而家中的下人认得董袭,也没有阻拦,就直接放行了,我们就看见虞翻一脸惆怅的喝酒。
“仲翔,你看谁来了。”
“我当是谁呢,原来是元代啊。”虞翻有点醉意,但是肯定没喝醉的说道。
“仲翔,别喝了,这位是孙伯符将军,现在是我家主公,刚才还封我为会稽都尉呢。”董袭也是一脸高兴的说。
“原来是孙将军啊,虞翻见过孙将军,不知将军所谓何来啊?”
“仲翔,主公听到你的名字,就立刻要我把他带来了,这不,特地的来请你呢。”董袭抢先一步说道。
“孙将军啊,翻已无仕途之念,将军还是早回吧。”虞翻倒是毫不客气的打发我走,或许因为王朗的事情实在是太伤他的心了吧,毕竟,我本一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的滋味是很不好受的。
“先生先别急着拒绝,敢问先生可知道一个人。”
“何人?”虞翻自问学遍古今,当然不容许自己被我难住。
“汲黯。”
虞翻眼前顿时一亮,他当然知道汲黯的典故,汲黯是汉武帝时期有名的诤臣,是历史上文死谏的典范,犹豫汉代还不知道魏征和文天祥,所以,汲黯就是当时的文人气节的楷模。而虞翻也明白我话中的意思,他知道我是把他比作汲黯了。
不等他说话,我又说道:“汲黯虽然有才,也有骨气,敢于向君王进谏,但是,他的成就,这也是有原因的。”
“什么原因?”虞翻此时终于来了兴趣。
“原因在于武帝,若是没有武帝这样的明君,怎么能够成就汲黯的名声呢!若是武帝也向项羽连个范增都容不下,或者是像秦始皇那样,断了天下人的言路,使天下人不敢言而敢怒,那么,汲黯早就死了不知道多少回了。”
“将军的话虽然新颖,但是也不无道理。”虞翻也很赞同我的说法,自古以来,所谓的贤臣,大多都是明君造就的。
“所以说,王朗之败在于他自己没有容人之量,听不进去先生的建议,其责任,重不在先生啊。”其实虞翻也是有责任的,就是他太耿直了,说话不懂得转弯。
“翻受教了,但是翻这一身陋习,恐怕天下也没有人受得了。”
“不知策可否向先生可借一个东西?”
“什么东西?”
“镜子,古人云,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史为镜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明得失,现在,策的身边,文武贤才都有,唯独就是缺少一面镜子啊。”我看着虞翻说道,我知道他肯定明白我的意思,于是我又说道,“正所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策想借先生做我的镜子,也让先生照一下汗青,如何?”
“将军之言,令翻茅塞顿开,翻不才,愿为将军驱使,虞翻拜见主公。”虞翻也是被这两句历史名言震撼了,花了好大得劲才回过神来说。
“好,有仲翔相助,虽周公何难为也!”
“主公,只是翻有一事不明,不知道这两句话出自哪本书啊?”
“这个嘛,当时我也没太在意,只觉得这两句挺好的,就记下了。”总不能说实话吧。
第二卷 席卷 江东 第二十八章 父子俩
更新时间:2011-06-30
终于忙完高考志愿了,本书继续更新。
话说就在我任命董袭为会稽都尉,虞翻为会稽县丞之时,在吴郡的余杭城外的一个不为人知的小村庄之中,发生了一件事,一件父子俩的事。
“爹爹,刚才我看见三叔了,他要我叫你到村长家里开会。”一个十岁左右的男孩子,丢下和自己一起玩的玩伴,跑回家里对自己大约三十岁十分雄壮的父亲说道。
“出什么事了?”这个男子让人感觉很有威严的说道。
“我不知道,三叔没有告诉我,他说你去了就知道了。”孩子恭敬的说道。
“好吧,我去去就回,你在家里好好的练武,别老是出去玩。”
“诺。”男孩子马上就拿起枪到后院去练武。
此时在村长家,聚集了村里很多的人,全部都是长的很威武雄壮的成年男子,一看就是勇士,好像是在一起商量什么事。
“村长,我以为咱们应该收留严将军。”一个男子说道。
“是啊,严将军一向有东吴德王的称号,我们是得罪不起的,还是老老实实的投靠严将军为好,免得惹出什么不必要的麻烦,况且跟随严将军作战也未必是什么坏事。”又有一个男子说道。
“是啊,大哥说的对,我看咱们应该投靠严将军。”又有一个男子说道。
此时村长的心里已经心动了,大有举村投靠严白虎的意思。
“二哥,你来了,你看此事怎么样。”看见刚才那位男子走进来,马上有人问道。
“是什么事?”此人还不是很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
“是这样的,东吴德王严白虎将军,他来到了我们的村子,想在我们这里招兵买马,收集粮草。”有人解释道。
“原来如此,那你们的意思呢?”
“我们想,这个东吴德王还是很有名气的,要不咱们就举村相投了吧。”
“大家都是这么想的吗?”
“除了还有一些人没有发表意见以外,其余的人基本上都同意了,就连村长也是这么想的,对吧,村长?”
“村长,你真的这么认为吗?”
“咱们老是窝在这种兔子不屙屎的地方也不是办法啊,这次要不是严将军来这里,恐怕咱们连今夕是何年都不知道了,看来我们是有必要出去闯一闯了。”村长眉头紧锁的说道这些话,“老二,你看怎么样?”
“这……村长说的我们要出去闯一闯,这个我同意,但是,要咱们投靠严白虎,这个恐怕是不妥吧。”
“有什么不妥?”马上有人问道。
“前段时间传来消息,说是怀义校尉孙策,已经平定了江东,这个严白虎只是一个丧家之犬,孙策的手下败将而已,如今他什么都没有,咱们为什么要投靠他?”此人到时有些见识,分析道。
“可是,这个严白虎在江东颇有威名啊,毕竟东吴德王的名声也不是白来的啊。”这次是村长犹豫了。
“严白虎虽然霸占江东多年,也有东吴德王的称号,但是自从孙策来了之后,严白虎再也没有以前的威名,早就被孙策打得不成|人形了,况且孙策的小霸王的名声不知道要比严白虎的那个什么自封的东吴德王要强多少倍,要我说,咱们就是要投军也应该投靠孙策的大军啊,干嘛要投靠严白虎呢?”这个男子倒是了解一些行情。
“可是,咱们村子的人虽然一向勇武无敌,但是这些外人都不知道啊,我们就是去投靠孙策,那孙策会重用咱们吗?要我说,严白虎虽然眼下落魄,但是也不是没有东山再起的可能,我们如果投靠严白虎,一定可以得到严白虎的重用啊!”
“说的对啊,要是得不到重用,咱们去投军又有什么意思!”又有几个人跟着起哄道。
“这……容我想想吧。”村长此时是拿不定主意了。
“好吧,村长,咱们先回去,等你想清楚了我们再过来。”说罢,众人对村长行礼之后就各自离开了。
回到家中,这个男子就看见自己的儿子在院子里练武,“公绩,练得怎么样了?”此时的男子脸上倒是充满了慈爱。
“爹爹,看枪!”虽然只有十来岁,但是这个孩子的武艺倒是不赖,很明显的将来肯定是个武艺高强的勇士,但是,在这个成年男子面前,这个还有几分实力的孩子,没有多久就招架不住这个赤手空拳的父亲了,很快的,他手上的枪就被他的父亲踹飞了,自己也被自己的老爸打到地上趴着了。
“恩,不错,武艺有些长进,现在都能接住我的十招了,看来最近还是有好好练武的。”男子赞赏道。
“爹爹,三叔叫你去是有什么事啊?”孩子好奇的问道。
“也罢,你已经十一岁了,也该要知道一些事情了,告诉你也无妨。”男子说道,“就是那个什么东吴德王严白虎的,来了咱们的村子,想要我们全村人到他的手下去当兵,村长刚才就是召集我们去商量呢。”
“那个严白虎厉害吗?”孩子倒是一脸天真的问道。
“不知道,看起来这个严白虎的武艺应该不怎么样,具体的我也不知道,只是听说他被孙策打败了,之后又投靠了王朗,但是现在王朗也被孙策打败了,所以严白虎就逃到咱们这里来了。”
“这么说,那个叫孙策的很厉害啊!”孩子对于我立刻就来了兴趣。
“好像是的,听说他在和刘繇打仗的时候,在阵前携死一将,喝死一将,传言有咱们江东人的祖先西楚霸王项羽之勇,是故世人都称其为小霸王。”
“项羽!他可以和项羽相比吗!”孩子立刻大惊。要知道,项羽在汉朝的名声实在是太大了,大到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尤其是在江东,项羽的老家和项羽掘起的地方,虽然已经过了四百年,但是项羽的名字依旧如雷贯耳,被当地人们奉作神明一样,连几岁的小孩也不例外,大家都很崇拜项羽。
“应该是的,不然人们也不会把孙策叫做小霸王了,相比就算孙策的实力比不上项羽,但是肯定还是有一些实力的,绝不是泛泛之辈。”
“那太好了!有机会,我一定要和霸王过几招,要他知道我凌统的厉害!”这个孩子在长辈的熏陶下,也是非常崇拜项羽的,但是他的崇拜是为了有朝一日可以堂堂正正的大败项羽,但是项羽已经死了四百年了,他是不可能有这种机会的,所以立刻就对我这个小霸王,小项羽来了兴趣。
“就凭你?连我的十招都打不过,还敢跟霸王相比。”男子虽然脸上不屑,但是对自己的儿子能够有如此雄心壮志还是很高兴的。
“哼,总有一天我会把你打趴下的!”孩子倒是放出狠话来。
“就凭你,再有二十年也不中。”
“你就等着瞧吧!对了,爹爹,那村长答应了吗?”
“还没呢,你三叔他们说,不如我们就跟着严白虎混了,反正一天到晚的窝在这种小山沟里也不是办法,还不如出去闯一闯。”
“爹爹,那你呢?”孩子一脸童真,但是又不乏气势的问道。
“我当然不同意了,不过,对于孙策我还是有些兴趣的。”男子的脸上露出一丝微笑。
第二卷 席卷 江东 第二十九章 白虎之死
更新时间:2011-07-01
“村长,您决定怎么样?”过了一天,众人有聚集在村长的家里问道。
“我觉得,老二说的有道理,跟着严白虎混,可能没有什么前途啊,毕竟严白虎已经是穷途末路了,不然怎么还跑到我们这种地方来。”
“好,我们听村长的。”马上就有人说道。
“村长,那严白虎怎么办?毕竟他已经到了咱们这里来了。”一向比较沉稳的老大听到了村长的决定,立刻就问道。
“好吃好喝的给他,怎么说都是客人啊,虽然咱们处在这种穷乡僻壤,但是我们还是不能失了待客之道,我们既然不能跟着严白虎,但是也跟人家无冤无仇的,就让他休息几天,然后我们就打发他们走吧。”村长一向比较和气,就采取了这种谁也不得罪的办法对付严白虎。
“村长,要是严白虎看见我们不愿意投军,那么他会不会伺机报复?毕竟他的手下还是有几个人的。”老大顾虑道。
“咳咳,应该不会吧,咱们和他往日无冤近日无仇的,又以礼相待,他怎么会做对我们不利的事情呢。”村长此时倒是颇为仁义。
“既然这样,大家就散了吧。”看见村长的身体不适,恐怕是生了病,不能再操劳下去了,老大急忙说道。
“好了,就到这里吧,今天我们就散了吧,下去之后就按照我说的办。”村长也就坡下驴。
众人走后,村长就对严白虎说了自己的村人不愿意投军的事情,严白虎倒是也没有说什么,只是村长没有发现,严白虎对他的的神情由礼待变成了一种恨,虽然没有仇恨的理由,但是这种恨意的眼神是瞒不住的,只是村长没有发现罢了。
村长走后,严白虎仅存的几个手下的其中之一就对严白虎说:“大王,这这些人实在是太不识抬举了!”
“是啊,想当初,咱们称霸江东的时候,谁人不给我们几分面子,就是这种小村庄,我们说灭就灭了,说要他们投军,他们马上就乖乖的来,哪会现在这样扭扭捏捏的,惺惺作态,说白了,还不是看到我们现在战败了,落魄了,竟然就敢骑在我们的头上拉屎了,实在是太为可恨了!”
……
众人你一句我一句的,发泄自己心中的怒火,唯独严白虎没有做声,只是因为他是首领,不能轻易发表意见,但是,村长前后的态度和决定、众人的话、怒气这些东西已经彻底激怒了严白虎。
砰的一声,一个陶土做的碗酒被严白虎摔到地上:“我们休息两天,然后就回到山中,聚集山越人,以图东山再起!”
“大王,有一件事,小人不知当说不当说。”有一个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