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北宋末年当神棍 > 北宋末年当神棍第97部分阅读

北宋末年当神棍第97部分阅读

    西,来进行补贴……

    对了,还有来此最为重要的目的。昨晚文飞神魂在阴世遇袭,一肚皮的火气都还没有发泄出来。那三位开封城隍就被人杀了,其他鬼兵全部投降。让文飞大杀一场,好好发泄发泄的愿望落空,自然的心里不爽的要命。

    阴世和阳世不同,阳世是物质世界,是各种基于物质的法则出现。便是地仙,便是神佛,所能动用的力量都相当有限。而在阴世之中,那王朝龙气,可以发回最大的作用。莫说那位被文飞轰杀的明教神祇苏露沙罗夷,便是漫天神佛来了,也不敢挡在王朝气运之前。

    “官家还有一事,便是这开封的城隍……”文飞话都还没有说完。

    赵佶已经大手一挥,笑道:“尚父,你主领天下道教事,管理天下一切神灵。这般事情,你自己做主就好了。何必问我!”

    文飞心中有些感动,虽然赵佶这厮有着各种各样的毛病,根本不是一个好皇帝。

    但是对于他文飞来说,当真可以算是仁至义尽了。十分信任了。事实上,若是真的换上一位大有为的明主,恐怕还真的不会这般对待文飞。

    赵佶笑道:“我恨不得把江山和尚父共享,封尚父为一字并肩王。只是尚父淡泊名利,对于政事不怎么上心,这倒还真的可惜了!”

    不管赵佶说是是真是假,或者是只是单纯为了拉拢文飞的话语。但是身为一个帝王,这等话都说出了,文飞又有什么可以多说的?

    这大宋天下,可是有他文某人的一份儿。作为大宋最大的既得利益者之一,文飞咬牙切齿。该死的历史气运,通通见鬼去吧!

    有文大爷在,不管谁都别想毁掉我如画江山……还有那成就大道的机缘!

    不过饭要一口口的吃,路要一步步的来,不管想要做些什么。那都必须手里有钱才行。北宋的钱还说,文飞随便在现代弄点什么,都可以在北宋卖出去大价钱。

    这是千年的科技差别,随便一点什么东西放在北宋来都是宝贝。可是北宋,能在现代源源不断的带来资金流的可当真不多。

    来到阴世,整个阴司都已经完本变了模样。可以叫做鬼国,甚至猛的一眼看来,几乎和阳世没有分别。到处光明普照,数座巨大的城池就屹立在鬼国之上。

    文飞迅速投入下去,在这个鬼国的中心,一座最为巨大,有如城池一般的宫殿。下一刻,文飞就和大殿正中宝座之上的鬼帝神君合而为一,顿时之间,整个鬼国都震动了起来。

    这种震动,比以往的任何一次都要剧烈的太多。轰隆隆的连续响动,甚至虚空之中都响起了赞歌来。

    好半晌,这些动静才整个消停了下来。整个鬼帝大尊和往日又不相同,身上原本华盖一般的各种力量显化,都化为了一层层的光轮,把整个鬼帝大尊都包裹在其间。

    却是上次文飞一言契合大道,引得昊天元气之海震动,共鸣之间神职凝聚。虽然文飞终究没有踏出那么一步,但是却还是有了一些愿力,法则显现在鬼帝大尊的身上。使鬼帝大尊更进一步,已经稍为显现出先天大神的力量了。

    文飞这才安心下来,看起来自己想的不错。即使自己混的在差,最后一个先天大神的位置也是跑不了的……

    “恭迎大尊归位!”原本空无一人的宫殿之中,光芒连续闪烁。一个个座下的神将,鬼神,都出现在大殿之中,拜迎文飞的降临。

    他们对于文飞更添了几分恭敬,一个个腰都深深的弯了下去。毕竟现在文飞展现的力量,已经开始超出后天香火之神的范畴了。更是为这些鬼神所惊惧。

    鬼帝大尊双手一抬,高声道:“吾为善恶之主,人间善恶,死后都由吾所评判。(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三十四章 试灯之夜

    鬼帝大尊双手一抬,高声道:“吾为善恶之主,人间善恶,死后都由吾所评判。

    吾为阴世之主宰,一切生灵死后永眠安息都由吾来护佑。

    吾为轮回之主,一切众生轮回都由吾所决定!”

    这是鬼帝大尊宣扬自己的神职之所在,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在佛道神系之中,有着这么清楚明白神职的,还是一次。

    “善哉,善哉。鬼帝大尊,评判善恶,主宰阴世,决定轮回。吾主大能,善哉,伟哉!”

    虚空之中的颂歌似乎随着鬼帝大尊的宣言,而变化,不断的歌颂着:“鬼帝大尊,评判善恶,主宰阴世,决定轮回……”

    这三者是文飞给自己选定的神职,简直是包揽了死亡的一切。随着宣之于口,顿时整个神国都在不断的震动,影响了整个阴世。

    神职影响到了佛教的净土世界,随着这声音隆隆作响。佛光普照之下,八部龙神守卫的的净土世界之中,无数信徒轮回之所也跟着全部震动了起来……

    回到现代

    文飞直接去找到了很久没见的黄胜。这货的地产公司越发的大了,见到文飞相当客气,笑道:“文兄弟不是去明珠发财去了么?怎么又想起来找老哥来了?”

    两人可都被地球保护运动给追杀过,算是难兄难弟。现在相见,自然亲热:“陈书记都念叨你好几次了,说是你文兄弟现在在明珠变成大老板。也不去看看他。实在让人心寒啊!”

    文飞苦笑求饶:“黄老哥这般说的做兄弟的无地自容了,等一下只好多喝两杯赔罪了!对了,听说陈书记快要退休了?”

    “年纪到点了!”黄胜笑道:“估计还有一年就要退二线了。不过不要担心。陈书记怎么说也是本地派。在本市经营了十几年了。

    就算退下去,混个人大主任什么的,也没问题。威望一时半会儿可也消褪不了!怎么样有什么事情想要帮忙的?”

    文飞摇摇头:“只是关心问问而已!”他所做的生意,都不是这么一个小地方可以容纳的。既然要玩文化,肯定是要最一线的城市去。

    文飞就道:“老哥这一辈子的,难道就只想在本地做生意。就没有想到做过江龙,到外地闯闯?”

    黄胜从怀中取出一盒雪茄来。笑道:“原本是没有这个打算的,毕竟老哥年纪大了,胆量自然就小了。但是陈书记既然要退休了。老哥我说不定还真要到外面去闯闯去了!怎么样,有什么好介绍的?”

    文飞示意了解,官场上,人走茶凉。陈书记真的退下来。所谓的威望。怕是用不了多久就会消失的无影无踪……这黄胜自然要早做打算了!

    文飞笑道:“正要生意想和老哥商量。当然了,绝对是合法生意,违法的生意咱们肯定不做!”

    接下来,文飞就和黄胜一起去了市委大院。看望了陈世杰,和老太太。又和黄胜谈妥生意。

    一连串的忙下来。再回到北宋,已经是正月十五的了。

    一轮圆月高挂空中,万家灯火照亮全城。文飞带着青青,行走在如此元宵夜晚的东京城之中。心神算是彻底的放松下来,这些日子。可真把文大天师给忙坏了。

    自家的天门灯山,惹得无数东京城百姓来围观,可是文飞却一点一没有看到兴趣。拉着青青逛在大街上,甚至饶有兴趣的来到大相国寺。

    却就见着大相国寺居然在彩山左右以彩结文殊、普贤,跨狮子、白象,各于手指出水五道,其手摇动。用辘轳绞水上灯山尖高处,用木柜贮之,逐时放下,如瀑布状。又于左右门上,各以草把缚成戏龙之状,用青幕遮笼,草上密置灯烛数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飞走。看起来漂亮之极,惹得无数人围观。

    这大相国寺相当有钱,每年的灯会,所扎的彩灯都是东京城之中数一数二的。但是今年有了尚父府门前的天门,却随随便便就把他们给比了下去。

    通往尚父府的路上,比寻常日子还要拥挤无数倍。说是人山人海,那是一点都豪不夸张的。人流太多,居然硬生生的堵了起来。

    文飞摇摇头,却也懒得再往前走,前面就是尚父府宫了,那地方都是他自己布置的,实在没有什么好看的。

    就拐弯往州桥而去,一路上但见在闹市区街上空悬挂彩索,悬灯于上的过街灯,市数十丈的灯竿,以缯彩结束,纸糊百戏人物,悬于竿上,风动宛若飞仙。

    随着天色渐暗下,街上行人也是越来越多。每个坊巷口皆有奇术异能歌舞百戏,便连御街都在元宵节开放。

    游人云集在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切切,乐声嘈杂十余里,击丸蹴菊,踏索上竿……

    又有猴呈百戏,点跳刃门,使唤蜂蝶,追呼蝼蚁。其余卖药、卖卦、沙书地谜,奇巧百端,让人目不暇接。

    可以说,文飞这辈子都没有见过这么热闹的情景。不时有着小孩子在人群之中穿来穿去,手中拿着花灯,或者是用纸作的飞蛾、蜂儿之类,以长竹标之,插在头顶;又有人玩一种火杨梅,以熟枣捣炭丸为弹,傅之铁枝而点火,可谓别有乐趣。

    文飞这时候就有些后悔,没去搞一些烟花来,要不然自己也能凑凑热闹。

    几个年轻女子,从文飞身边过去,佩戴一种小灯球,小灯笼,有枣栗那么大小,像珠翠一样装饰在身上,显得光彩动人。

    看着文飞目不转睛的看过来,也不着恼,对着文飞做个鬼脸,就一通嘻嘻哈哈的跑了过去。她们可认不出文大天师来。

    文飞摸摸鼻子,正觉着有趣。就被青青凉冰冰的小手在鼻端捏了一把,笑嘻嘻的道:“亏你还是尚父呢?这般看人间女子,羞也不羞?”

    文飞哈哈大笑,最近可真的把他给忙坏了。他这人天生懒散,长这么大,可从来没有这么努力过。现在放开怀抱,就感觉到各位轻松。指了指那边,示意青青去看。

    就见几个少年男子,借着人潮一起围了过去。利用人群拥挤,在那些女子身上挨挨擦擦的,揩油占便宜。惊的那些女子又笑又叫。

    大宋民风开放,民间风气还没有被蒙古人的入侵而摧残,变得保守起来。四周人看了,也不以为意。说不定某个中年大叔大妈,在年轻时候却都有过这么一段。

    文飞就往青青身上挤了过去,吓的青青一声大叫,躲避开去。自己却在得意大笑。

    两人打打闹闹,这一刻文飞就忘记了自己的身份,什么尚父,国师,教主的。只如同普通男子一般,享受着盛世繁华所特有的风情。

    原本平常日子,可见不到这么多的女子。如今一下子都不知道从哪里涌了出来。都是成群结队的,也不知有多少的少女,穿红着绿,有人着了窄袖衫,下边一袭大红的长裙,也有穿着素白的衬衣,披着件背子,有人高盘发髻,有的是俏皮的双丫髻。

    更多的人头顶各色发冠,转动之间珠光流溢,几乎将下边人的眼都映花了,举手投足,仿佛可以听到环佩叮当之声,看到巧笑倩兮的俏脸……

    一直疯闹到下半夜,这明月都已经开始失去光辉了。灯市这才慢慢到了尾声,两人顺着汴河边行走。看着那波光粼粼的河水,一时间彷佛时间都能停留在这一刻,永远不会结束!

    却在这时候,几声“救命”的呼声,惊醒了陶醉在这等气氛之中的文飞。却见几个大汉,从黑暗的街巷里窜了出来。

    文飞开始还以为是刺客,这时候接着月光才看清楚。这些大汉居然抬着两个口袋,一路狂奔。而看那口袋的形状,再听到里面不时传来的救命叫声。文飞哪里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是鬼攀楼的歹人!”青青吓了一跳,叫了起来。

    那几个大汉,顿时狞笑起来:“想不到哥几个运气还不错,这里又遇上个小娘子……一起抓上了带走!男的给杀了!”

    文飞冷哼一声,正要动手。就从黑暗之中扑出几条人影,三下五除二的就把这几个大汉打翻在地,随便打折了手脚,在一地痛呼惨叫。

    “让几个小毛贼惊扰教主雅兴,我等当真过意不去!”打到那几个大汉的人道。

    文飞现在何等身份?几乎算是国字级的国家领导人,又是道教教主。虽然他自己很多时候,没有这种自觉。但是身边,若说没有人保护,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当下只是冷哼了一声:“看到你们才叫做打扰本教主的兴致。把这几个小毛贼送到开封府去,查查他们的根底,把掠来的女子送回去吧!”几个护卫道了一声是,带着几人就消失在黑暗之中,好像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

    文飞兴致全消,对青青摊手笑道:“这下好了,没得完了。还是回家去吧!”

    青青乖巧的嗯了一声,忽然对文飞说道:“今夜真的很开心!很快活!”(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三十五章 笼袖骄民

    多谢觅乐和尚兄弟的打赏,明天尽量三更。若是有的话,就在老时间二十点……

    文飞大煞风景的道:“快活,快活。顾名思义,那就是活的够快。人生本来就是苦恨多来,欢愉少……”

    他是有感而发,不论是北宋还是现代,都有着一大摊子乱七八糟的事情要做。

    短暂的休息过后,第二日,文飞终于等到了忙忙碌碌的林灵素。

    却见他一身风尘仆仆的走入进来,苦笑道:“师弟回来的正好,这开封府,河南府,京东诸路都开春以来都没有下雨,这去年雪下的也小。再不下雨那就要闹旱灾了!”

    文飞问道:“师兄这是祈雨去了么?效果如何?”

    若是别的事情,他文大神棍还能帮帮忙。但是这影响气候的事情,后世的手段都不多。没有云层的话,就是文飞能从现代弄来干冰炮弹,也没有丝毫用处。

    不过只要看这林灵素垂头丧气的样子,就能看成林灵素做法祈雨的效果不佳。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抬头看看天空,虽然不是那种万里无云的一片晴朗的天气。但是空中也只有薄薄的云彩,无精打采的从天边飞过。

    这种气象之下,聚拢不来云层,任你道法再高,也是下不来雨。就和现代的人工降雨的限制一般。

    果然林灵素苦笑道:“师弟, 你还记得我们当初在解州时候么?如今天下各处,都有地气紊乱。煞气冲出。导致天下间阴阳二气失和,怕是这几年天下间太平不了。不是水灾就是旱灾!”

    说起这个,文飞就严肃的道:“师兄。我一直有话要和你说?”

    林灵素诧异的看着文飞,似乎从来没有见到文飞和他这般严肃的说过话。

    “师兄,戾气生出,不只是天灾,还是。在于朝廷失德,地方官府苛虐百姓,引得怨气冲天。”文飞说道。

    林灵素也点头道:“师弟所说不错。我正要和师弟说。这些都是那j贼蔡京为相,祸国殃民。只有引那些旧党的正人君子回来,重新在朝为官。才能革新政局……”

    文飞本待和林灵素说他御下不严,一口气收了两万多徒子徒孙。导致鱼龙混杂,这些人大肆败坏道门的名声,实在可恶之极。但是文飞还没有吧话题转到此处。林灵素已经说起这个来了。

    听的文飞大大摇头。道:“那些旧党抱残守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而且新旧两党斗争了几十年,好不容易新党把旧党斗倒。这党争才停歇下来,如果旧党再次回到朝中,怕是又会惹得朝中大乱!”

    林灵素道:“现在朝中都是蔡京那j臣的党羽,一个个都是j佞小人。有他们在朝中,自然国事日非……”

    两个人谁也说服不了对方,顿时不欢而散。两个人都是成年人。到了如今的地位,都有着牢固的观念。不会轻易改变。

    作为一个后世的愤青,文飞虽然也知道新党有着各种各样的毛病,也知道蔡京那厮不是什么好人。但是说起积极进取,那些旧党连拍马都难及。这些旧党真的要回到朝中,便是文飞出兵打西夏,打吐蕃,恐怕那些旧党之人也会大叫劳民伤财,兵者凶器云云的那些大道理而拼命的反对……

    而在古代,旧党作为在野党的名声,自然要比执政的党要好很多。多做多错,你做的越多,露出的破绽也就越多。猴子只有高高的趴在树上,才会露出红彤彤的屁股……

    尚父府之中原本还能算得上清静,尤其是文飞还有很多秘密,有时候更需要来回穿越。自己就住在后院一个最为清静的角落。不过是一个三间房子的小院。

    对于一个习惯于后世住在几十上百个平方的鸽子笼里的现代人来说,这个花木扶疏的处在平地的院落就很是奢侈了,起码有两三百个平米。但是在别人眼中,就是尚父文飞生活简朴,不尚浮华……

    自从文飞上次受伤,被千里迢迢的从青唐城外,一路运回来养了几个月病之后。赵佶就派人送来了两个宫女,这些都是大内精心培养出来侍奉皇家的,不仅貌美如花,而且更擅医术。都是从小培养,分给皇家各成年儿女的。

    这些女子不论是每个方面都是经过精心培养,怕是别后世扬州瘦马都还要好些。便如赵佶的皇后,太子赵恒的母亲,其实也是出自于此……

    不过她们辛辛苦苦照看了文飞几个月,文飞刚刚好起来,便从矾楼里面带回来了一个青青……

    难怪迎面走出来的小婵眼中含着幽怨,死死的盯了文飞一眼。

    文飞被这一眼也是盯的浑身不自在,似乎也觉着亏欠人家的慌。好歹文飞也不是一个真正绝情薄义的家伙,这两个女子,服侍了文飞这么几个月。每日都是给文飞抹身子,按摩肌肉,甚至侍候大小便……

    可以说,文大尚父里里外外每根汗毛都被人琢磨透了……想要没有感情,也当真是有些困难啊!

    文飞进了院子里,便见着青青换下了在矾楼里穿着那种艳丽衣服。变得朴素了许多,不由就笑了出来:“青青,咱们家又不是寻常百姓人家,你打扮成这样子给谁看啊!”

    青青“哦”了一声,想想居然说了一句:“也对!本来是怕家里有大妇的,看我穿的太浮华了不顺眼。所以来的时候把所有衣服都给换成了这种,现在就没有衣服换了……”

    文飞顿时哈哈大笑:“没衣服换了,可以去买啊!没事呆在家中太过气闷,可以出窍逛逛街……”北宋民风并不如何保守,女子出去逛街并不罕见。

    青青欢喜的道:“你去陪我逛街么?”

    一说起这个,文飞当即装聋作哑。虽然说不是每个女人都是逛街动物,可是对于文飞这种宅男来说,却是最不喜欢的就是逛街……

    何况还有一大把的事情要做,顿时干笑道:“我还有事,你自己去吧。要不然让小婵,小娟陪你去!”说起宋代这女人的名字,文飞就满是怨念,从皇家都普通百姓,给女儿家起的名字都是透着一种乡下大妞的味道……

    这一对婵娟还算好些,比如文飞未来的老婆和她的姐妹们。那名字就当真精彩了,不是叫什么多富的就是叫多金……要不然还就叫福金……

    从名字就可以看出,身为一个艺术家皇帝的赵佶。根本就不待见自己这些女儿……连起名字估计都没有半点上心……

    不是据说靖康之耻的时候,别人给赵佶禀报,儿子大臣被杀,老婆女儿被掠,这些的时候。他的眼睛眨都没眨一下。直到听到他收藏的那些古玩文物书籍被金人抢走之际,才唉声叹气……

    青青顿时不悦,又听文飞说:“如果没人玩的话,也可以让小婵和小娟陪你出去逛街!”

    青青顿时默然不语,欲言又止,问道:“尚父,又要回天庭去么?”

    文飞道:“还有一点事情要做,都到做完了。然后再回去!是了,青青,还要靠你帮忙,把那些衣服给我做出来呢!”

    青青顿时变得开朗起来,拍着自己的小胸脯道:“放心吧,一切有我!只是尚父,这几天到底要忙些什么呢?”

    文飞眼中冷光一闪,口中却笑道:“这种事情,你一个女孩子家家的还是不知道的好。反正不是什么好事!”

    青青乖乖的“哦”了一声,察言观色,听到文飞说起这事情的时候,心情一下子变得很不好。

    在报时人清亮的嗓音中,东京城再次恢复活力。天都还没有亮,各种早点铺子也都开业。

    不过一二十文钱就可买到的“灌肺”、“炒肺”、粥饭之类的早点,同时开铺的还有卖洗面汤。就是卖洗脸、漱口水的。那些寻常家里不开灶更不想点灶烧水的人,常常会去这些摊档上洗脸、漱口。

    早饭且不说了,便是中饭晚饭什么的。很多东京城的居民,也都会在外面解决,自己不生活做饭。

    简直和后世的现代生活一样的方便,后世元明清的那些文人士大夫们,想不通,羡慕嫉妒恨,就把东京城的百姓称作了“笼袖骄民”。

    许多百姓在各种摊子上洗脸漱口,毕竟现在还是正月时分,井水太过冰冷,洗漱却是不成。然后吃过早饭,说不准起来晚的,说不准这时候已经是日上三竿的时分了。

    就有很多人看到了西洋景,只见一批道士步履整齐的走了过来。旁边还跟着一群衙役押解着一群人走了过来。

    便在一条繁华的十字街口,停了下来。被押解着,通通都被衙役往腿弯处踢了一脚,跪了下来。

    这时候才有人惊呼了起来,很多附近开店的百姓们都认了出来。那些穿着囚衣的被衙役们按着跪下的,分明都是一些道士。

    这些道士他们都一点不陌生,常常都是穿着绿袍和灰色袍子,在大街上耀武扬威的,到处收道德税的。一个个神憎鬼厌的……

    但是现在这些人,却全都被穿上囚服,跪在了地上。(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三十六章 吾有三宝,持而保之

    国人喜欢看热闹啊,尤其是现在这么新鲜的事情,马上里三层外三层的不知道围了多少人过来。不一刻就把整个街口给围了一个水泄不通。

    一个头发花白的紫袍道士站了出来,大声叫道:“各位父老,贫道冯太申。是尚父,护国天师,道教教主派出来的……废话少说,这些人,想必各位父老也都认识。”

    人群里全都嗡嗡的响了起来,虽然每个人都对这些在东京城里横行霸道,欺男霸女,三天两头收什么道德税的道士们,痛恨之极。

    但是听到文飞的名头,还是嗡的一声,肃然起敬。没办法,文飞的名声太过响亮,是个人都知道文大天师的种种事迹了。尤其是那座水晶宫,更是无时无刻不在彰显着文大天师无穷的法力……

    “教主说,让我代他向各位父老道歉!”冯太申接着喝道,他法力高强,中气十足,声音平平传来,也能压制住各种噪音:“是我等管教不善,才出了这等败类,欺男霸女,无恶不作。其实我教,根本没有任何道德税。这些都是这些败类编出来……”

    “轰……”的一声,整个人群都像是炸开的油锅一样,是彻底的了。什么,天师根本没有收过道德税?都是被这些败类道士狐假虎威,背着天师收的?

    一时间,不知道多少被这些道士们欺辱的狠了的,眼圈顿时红了。恨不得上去,在这些道士身上咬一块肉下来。

    “不错。我道教慈悲为怀!”冯太申毫不客气的把这句话给征用了,接着顺便再抹黑和尚一把。可见冯太申对于那些和尚的怨念之深了。

    他道:“可不像是那些死要钱的和尚们,我道教多行善事。躬行简薄。老君曰: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我教中都是道德高士,岂能在百姓身上搜刮?”

    这话一出,顿时满场。虽然不知道有多少听懂了老君的宝训。但是再傻的人,也都明白其中的含义。

    冯太申再次大声喝道:“这些贼子,不仅仗着我道教的名义,胡乱搜刮民财。甚至还打着我道教的名号,欺男霸女。眼前这些个都是其中最为罪大恶极之辈,现在一并惩戒!”

    话说到这里。那些衙役哪里还有不明白的?顿时一个个兴高采烈的上去,扒下那些败类道士的裤子,露出白花花的臀部,就开始打板子。

    这些败类道士。仗着文飞的势头。在东京城里横行霸道,作j犯科。根本不把他们这些衙役放在眼里。只要看看当时文飞所见的几个道士,甚至连蔡京都几乎不放在眼里,就可以知道这些人有多么的嚣张了!

    以往这些衙役都是忍气吞声,但是现在逮住机会报复,自然不肯留手了。

    这些能吃公门饭的,自然是心狠手毒的很。板子打下去,又狠又重。只是三两棍子下去。那些败类道士们就哭爹娇娘的叫唤起来。

    但是叫声马上就被四周老百姓的欢呼叫好的声音给压住了:“打得好……”

    “狠狠地打……”

    “打死这些畜生……”

    在各种叫好声音之下,这些衙役更是卖力。不过二三十板子下去。这些败类道士就叫不出饶命来了,一个个被打的只剩下了半条命。

    这些衙役在这个时候,手都停了下来。却是不敢再打,要是再打,恐怕就要死人了。连附近那些围观的百姓,叫好的声音都停了下来。

    冯太申冷冷的声音传了过来:“我奉教主法旨,这些人都是查有实据。个个都有逼死人,强jian民女之类的罪证。我道教容不得这些败类,每人一百大板,若是能活着就驱逐出教。若是活不下来……哼!”

    那些衙役听了,心中发寒,这打一百大板,如何还能活命?这天师的意思分明就是要当街打死,杀鸡儆猴!

    想清楚这点,都却不敢怠慢了。手中板子更是打了下去,但是这回却再也没有任何人叫好了,四周百姓都噤若寒蝉。眼中似乎有着不忍之色。

    冯太申本来也不赞成把这些道士当街活活打死的,但是看到搜罗来这些道士的罪证。顿时怒发冲冠。看到这些道士们仗着道教的势力,无恶不作。弄出人命,霸占财产。甚至直接强jian杀人的都有。

    冯太申气的肺都要炸掉,眼看着道教如今蒸蒸日上,大有前途。哪里知道会出现这么多的败类,简直要把道教清誉毁于一旦。因此,痛恨这些家伙之极,直接自动请缨,就是要亲手料理这些货色。

    “呃……”一个败类道士口中吐出一口乌黑的血来,头一歪。马上就有衙役过去检查,道:“这人咬断了舌头,已经死了!”

    冯太申点点头,一句话也没有说。单调噼里啪啦的打板子的声音,接着响起,一次次的好像响在周围百姓的心里。

    接着再有一个道士,浑身一抽筋,跟着气绝身亡。

    远远的,站在神霄天宫的已经修建出来的地基上。文飞望着强大的香火愿力,到处氤氲而来,甚至结成花朵之形。他开口说道:“信仰不仅仅是来自虔诚,也来自畏惧!”

    下面站着的所有道士都噤若寒蝉,这些都是紫袍和红袍的道士,算得上在东京城之中道教的高层了。起码有一大半人文飞并不怎么认识。

    他以前不耐烦管那些琐碎的政务,教中大小事务全都交给了林灵素来管。却没有想到,居然就养出了这么些的败类来。

    不过这事情,本来也不奇怪。在原本的时空之中,林灵素这货就在东京城之中胡乱收徒。几年之间,手下的道士就膨胀到了两万多人,很多都是无赖混混混迹其间。

    仗着林灵素的势力,到处为非作歹,搞的神憎鬼厌的。甚至林灵素最后被赵佶厌恶,赶回老家也都和这有关系。

    他手下那些道士为恶太多,以至于东京城涨大水,林灵素做法没有退走大水。结果新仇旧恨一下子涌上心头。几百役夫追着林灵素打……,让林灵素威信全失……

    这种事情,文飞回去查过资料,自然是相当清楚。若是再不改变的话,恐怕到时候被老百姓追着打的就变成他文大天师了。或者走路被人丢菜叶,吐口水,你当那是好玩么?

    说到底,文大天师也是有道德底线之辈。可不想变成过街老鼠!

    不过这么一来,怕是和林灵素之间就有了隔阂和矛盾了。

    “教主清理我教,原是好事!”田灵虚表态道:“我道教以道德为宗,却是容不下那些为非作歹之辈!只是杀戮太过,有伤天和!”

    其他人纷纷嗡嗡起来,大多数人表现的不以为然。在他们看来,那些和尚也没有好到哪里去,背地里放什么高利贷,诱骗妇女之类的缺德事情也干的不少,不照样红红火火的?

    文飞不管别人想那么多,即使恶了林灵素。他也不会改变主意,更何况其他人了。

    等这些人吵吵嚷嚷的够了,笪净之站了出来道:“我等道教以清净为本,道德为宗。却不是如那些和尚般的,挂羊头卖狗肉。加入我教,自然是为了寻求大道,为天下百姓祈福……”

    文飞忽然想到了一股问题,这道教的信仰太过分散了也真不是一个好事。几乎各家都有各家的信仰,若是一神教,这时候就可以直接高喊,吾等都是神的仆人,为神灵牧养众生。而不是为了自己谋福利云云。一切都名正言顺,根本用不着和这些人讲什么道理。

    而且一个成熟的宗教,本身就代表着一种最高级的道德观念。比如现代时空的西方社会的道德观,本身就建立其信仰基础上的。而这些,道教都还没有完善!

    而太上感应篇这些,太过细琐,繁杂。基本上和佛教儒家一个毛病。都有着道德约束太高,反而缺少施行的缺点。

    而且最为重要的是,这些观念虽然规范了后世近千年来的整个社会的道德规范。但是随着近世以来,神灵信仰的瓦解,这些建立在鬼神报应上面的道德体系,整个完全崩溃。

    导致了现代社会,物欲横流,各种道德下线一再被打破。

    所以想到这里,文飞顿时扬手止住了下面闹哄哄的各人,喝道:“我道教之人,原本就为了追求大道,供养三清。我奉昊天旨意,下届传道,当代天弘法,尔等听着!”

    文飞这般一说,下面的人顿时心中一凛。如今道教的权威性,或者说地位,大半个就维系在文飞一人身上。说白了,不论朝野,官员还是百姓。都认可文大天师是天庭下来的代言人,行走于世间神仙。

    这时候文飞宣称要代天弘法,顿时所有人都心中凛然。个个拜倒在地,听文飞。

    “夫子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丘圣人也,为人道之大圣。我道教行世间之法,也当遵守夫子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三十七章 天师布道 功德自生

    终于赶出来了,多谢天之东皇和斐度两位兄弟的打赏。尤其是斐度兄弟辛勤管理评论区……这一尊不知道看的会不会太过枯燥了……

    “己所不欲被人杀者,勿杀于人。

    己所不欲被人j滛者,勿j滛于人。

    己所不欲被人偷盗者,勿偷盗于人。

    己所不欲被人作假见证陷害者,勿作假见证陷害于人。

    己所不欲,被人谋夺财产,霸占妻女者。勿谋夺他人财产,霸占他人凄女。若有违反者,国法刑求之后。尚且有鬼神地府之刑!”

    虽然文飞宣告一条,诸人都眉心眼角开始乱跳。粗粗一听文飞所说的这几条,听起来简单比儒家或者佛教经常宣讲的各种道德规范,简单的太多。简直是粗陋。

    但是仔细一听,想起来,却就是简单明了,更富有操作性。不像佛门那些烦琐的几乎不能实现的种种,如同扫地莫伤蝼蚁,一碗水有多少亿虫子这些简单多了。也是更加符合普罗大众的道德标准。

    简而言之,也就是更有操作性。而且又紧扣儒家的道理,也能符合士大夫们的观念。

    在文飞看来,只要不干涉到别人,不强加到别人头上去。你自己不管干什么,那都是道德的。

    “为人当孝顺父母,忠于家国!”文飞再补充了两句。儒家核心无非就是“忠”“恕”二字。己所不欲,文飞应经点明了宽恕的道德规范。

    再加两句。却已经是忠字的范畴了。文大天师接着演绎:“齐家治国平天下,人道大圣孔子所言已经大善。国是由无数之家所组成。为我等所有人之大家也。因此,孝敬父母。忠于家国。是人之天伦本份。”含糊其辞的把皇帝的概念用家国给代替过去。

    “但是以吾天道来看,还有民族。何谓民族者,非单单之血缘。乃华夏者,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故称夏。华夏者,吾等之民族也!外夷狄。内华夏!”

    “有华夏之国家者,谓之国家。无华夏之国家者,谓之禽兽!”简单而言。民族并不大单单只是血脉基因上的问题,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