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的尿性来说,自己拍出来的电影什么时候能上映?会被删多少镜头?这些事情,都是相当的麻烦的。
所以,文飞才找上了张成家。而张成家就介绍了那位二世祖给文飞。要知道这二世祖家族可不止是单单有钱那么简单,搞定光电来说。并不困难。可以说他拍的片子再烂,都能赚到钱的。
而显然这位二世祖其实对于拍电影并没有多少兴趣。只是为了方便玩玩小明星而已。所以很给张成家一个面子,让文飞直接来找黎文生这个导演。
看着大局已定,文飞站起身来:“黎导,大体的情况你已经知道了。细节上可以去和任小姐来谈,我就先告辞了!”
黎文生嗯嗯两声,沉浸在这几段视频之中,半天才反应过来,站起来和文飞握手道别。不得不说,能成为大导演,很多时候凭着的就是这份痴迷。
文大天师一大摊子事情,匆匆忙忙的搞定黎文生之后。就急冲冲的带着一车东西,回到了北宋。
北宋时空今天就是元宵节的试灯之夜,文飞还急着把花灯给送回北宋去呢!
这是找一家广告公司帮忙制作出来的,这个年头,似乎已经没有专业制造元宵节花灯的厂家了吧?
回到北宋,虽然还是白天,但是尚父府门前,已经挤得人山人海。不得不说,人们最为期待的就是尚父府今年会搞出什么花样的花灯。对文大天师的期待极高。
虽然光秃秃的尚父府门前,连一个灯毛都没有看见,但是文飞在官家赵佶面前拍着胸脯表示一定要拿出最漂亮花灯的承诺,早已经绘声绘色的传播了整个东京城。
人们只是把尚父府门前空空荡荡的,当成了故作神秘。等到天黑之后,肯定会把彩灯搞亮出来。
人们自然是期待万分,看看文飞到底又能弄出什么样的仙家花样来。甚至整个尚父府上上下下的,都忙成一片。因为官家说了,今夜要等着文武大臣们来到尚父府门前来赏灯。
和别人的信心十足不同,管家姜帆可是心里一点底都没有。和别人不一样,催过文飞几次的他知道,文飞是一点准备可都没有。
尤其是这都什么时候了,天色顶多再过一个时辰就要黑了,可是尚父还是没有一点踪影。急得姜帆热锅上的蚂蚁的一般的团团乱转。
好在一声轰隆一般的巨大声响从文飞专门辟出的后院发出。姜帆顿时把一颗心给放到了肚子里,天师可终于回来了。
他不敢随意进出后院,现在尚父府之中的法度慢慢竖立了起来,尤其是文飞有着那么多的秘密。他的后院,也就是他的仓库,这个地方严禁任何人进入,甚至还装的有摄像头,报警器的。更分派的有人守护。
每一刻文飞就从后院里走了出来,吩咐道:“找人把灯给抬出来!”
姜帆顿时大喜,早已经准备好了人手,就等着文飞这么一句了。从车上,把文飞定做的灯山给抬了下来。
整个灯山用布给蒙住的,足足有着十几米高,但是重量却并不怎么重。很快就抬出了门外。然后还有几组小的灯山,围绕起来,组合成一组巨大的灯山。
忙忙碌碌把电给搞好,天色差不多已经黑了。这还是文飞的尚父府之中,早已经布置好了各种电路的原因,事实上和水晶宫一样,尚父府的下面,也安排着一个巨大的发电机。
当遮掩神秘的布料被掀开,两个圆圆的巨大气球开始升上空中。同时通上电流之后,两个气球和下面拉升起来的长幅已经发出璀璨的如同群星一般的光泽来。
事实上,文飞这座所谓的灯山,简直就是简陋之极。无非是商家做活动时候常用的那种气球和拱门而已,只是文飞让人稍为改进了一些,看起来更像是一座天门而已。
在数万个彩灯的点缀之下,再加上下面布置的几组射灯的映照之下,整个以气囊搭建出来的天门,一瞬间放出七彩光芒,显得极有气势,彷佛真的有着一座天门降临在人间……
而同时,穿着便装的赵佶,带着一些亲信的臣子,和几个得宠的爱妃王子公主,来到这天门之前的时候,一时间几乎都被惊呆了。
从尚父府门前,一直到几百步远,围着的人群,都纷纷发出叹息声音,全都被照亮了。
好在赵佶也算是见多识广了,起码不止一次的在水晶宫见到各种灯光效果,只是惊讶了一瞬间,就回过神来。从偏门进了尚父府之中。无他,这正门堵着的观灯的百姓实在太多。赵佶今晚可不是来摆架子来的。
早就等在四周的官员们,看到官家终于来了。就好像排练好的一样,从四处走出,带着礼物,也跟着灰溜溜的从尚父府偏门入内。短短一刻钟,人就来的齐全了。
赵佶看着各家各户的大臣们挑着礼物进门,对赵福金笑道:“你这个未来的夫君哪里都好,就是喜欢黄白之物这些,太俗太俗!”
却听身边的梁师成笑道:“尚父可不只是喜欢黄白之物,那些珠宝也是喜欢的!”
赵佶听了哈哈大笑,反正在他眼里,不论是黄金白银还是珠宝,都是俗物。
说起来,文飞现在这个名声,才就远远的传播了开来。对于什么书画文玩之类的风雅之物都不感兴趣,只喜欢黄金白银。这各家大臣们,既然来送礼,自然恨识趣的都挑来黄金白银。所以赵佶才这般打趣调笑。
赵福金被赵佶当众这么打趣,脸蛋有些挂不住,低头半天,才道:“才不是呢。尚父是仙人,要用那些黄白之物炼丹,反倒是各种古董赏玩之物对他没用!”
赵佶更是哈哈大笑:“女大不由爷!还没有嫁出去,这么快就女生外向了!”一行人都跟着起哄,见不到半点皇家气派。
正说起之间,文飞匆匆敢来,笑道:“什么事情这么高兴,说出来让我也听听?”
这下子每个人的脸色都变得古怪起来,赵佶干咳一声,岔开话题笑道:“今晚尚父开宴,也不知道准备了什么仙家美食?”
文飞也没有在意,只是多看了一眼自己那害羞的像是一个小兔子一般的公主小媳妇,笑道:“总之很多是官家没见过,没有吃过的!”
说着递了一包薯片到赵福金的面前道:“公主请来尝尝,这薯片味道如何?”
一伙人都以怪异的目光看着文飞,无奈文飞这货的脸皮足有城墙那么厚。也不管赵佶在旁边痰堵了一般的咳嗽。
赵福金总是脸皮有些薄嫩,在众目睽睽之下,脸色简直如同火烧一样。但还是接过了文飞递过来一包薯片。(未完待续。。)
正文 第二十七章 元宵夜宴
多谢兄弟们打赏,最近琢磨情节,恐怕不能多更。还请抱歉……
赵佶脸色古怪,似笑非笑,道:“尚父厚此薄彼,这可不行。难道只有我家福金有么?”
文飞哈哈了两声,故作没有听懂。一摆手道:“官家,各位,请!”
就在尚父府的前院之中,布置了几十桌的酒菜,四周到处都是暖炉,倒也不会觉着冷。
而一行人就上了一座小楼,前后隔开,赵佶带着的女眷们自然到了另外一边的阁楼之中,不和混在一起。赵佶这货虽然不怎么着调,但是皇家体面多少还是要讲究的。
文飞这次用的可都是后世的菜肴,却还是按照北宋时候的习惯,分餐而坐。好在却不像是古时那般跪坐在地,而是每人都是单独桌凳,上面琳琅满目的却都是各自散发着奇异香气的点心和水果。
除了荔枝这些东西,虽然是反季节,但是东京城也有得卖的东西之外。还有不少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水果。比如火龙果圣女果的坑爹货之类,惹得诸人啧啧称奇。
再加上各种蛋糕西点,都是这些人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不由对于等一下所上的正菜,更加感兴趣。
这一次,文飞请的都是杭帮菜的名厨来精心烹制的佳肴。这却都是为了照顾北宋时代,清淡的口味。没有那种浓油重味的菜色,这也是热一热就能吃,不用现场料理原因。
据说杭帮菜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宋。当时临安作为繁华的京都,南北名厨济济一堂,各方商贾云集于此。杭菜达到鼎盛时期。想来口味和北宋时代一脉相承,不会有太大的差异。
事实上,文飞这些日子吃遍东京城的很多家名菜,同样也有着这种感觉。
据说杭州菜历史上分为“湖上”、“城厢”两个流派。前者用料以鱼虾和禽类为主,擅长生炒、清炖、嫩熘等技法,讲究清、鲜、脆、嫩的口味,注重保留原汁原味。
后者用料以肉类居多。烹调方法以蒸、烩、氽、烧为主,讲究轻油、轻浆、清淡鲜嫩的口味,注重鲜咸合一。和北宋时代的菜色很有继承的关系。
还没有等到主菜上来。文飞对着一直没有说话的蔡京笑道:“蔡相公,不要担心你的牙口不好,今天专门给你做了一道菜,看看和那鹌鹑羹相比又如何?”
蔡京果然知趣的说道:“哦。不知道是什么菜?”他现在已经罢相。自然知道文飞挑起话题,自然是要帮他恢复相位!
马上就有人端上了几碗羹汤,几个人听文飞这般吹嘘,心中都是好奇,不由望去,见这羹汤色泽黄亮,鲜嫩滑润,看起来就像是桌面上放着的一种叫做果冻的小点心一般。
“这是蟹羹?”蔡京问道。
文飞哈哈大笑:“各位先尝过再说!”
“吃起来还是像蟹羹。”蔡京有些疑惑。
赵佶哈哈大笑起来:“亏你这个蔡相公还是讲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美食家。我就尝了出来。这分明就是鱼羹!”
文飞拍掌大笑:“官家果然厉害,尝尝这鱼羹味道如何?”
“色泽油亮,鲜嫩滑润,味似蟹肉,可谓是赛蟹羹。”赵佶赞叹道。
文飞不由得佩服,这道菜,自然是从南宋一直流传到现代的宋嫂鱼羹了。当然了现在这位宋嫂应该还在,但是这鱼羹,肯定还没有做出来。
要到靖康之耻后,赵构泥马渡江,逃亡到杭州去的宋嫂,才有机会有鲈鱼或者鳜鱼做出这么一道名菜来。
文飞拍拍手,顿时就有各种菜肴不断的上了上来。各种都是杭帮菜之中的名菜,比如西湖醋鱼、干炸响铃、红烧栗子肉、木樨肉、老鸭煲、龙井虾仁。
甚至更合北宋的口味的、油焖春笋、油焖茄子、杭三鲜、红烧狮子头、红烧鸡翅、爆炒田螺、鱼头豆腐汤、杭州酱鸭、一品豆腐之类。更是让人大快朵颐。
文飞这才放心下来,原本他经过他文大天师的实地考察之后,发现北宋菜肴虽然各有特色。但是问道清淡,这个时代的炒菜也不过刚刚发明而已,根本还不是太过成熟,更没有后世那么多的技法。
吃的东西,也多以蒸煮为主,各种面食居多。比如那道杭州菜之中的红烧狮子头,而北宋时代,却是清蒸狮子头。
但是和杭帮菜之中,又有继承关系。但是大体来说,估计还是杭帮菜更现代人合口味。所以,文飞才弄出这么一出,试探一下北宋人对于现代菜色的口味如何?
这些人并不知道自家成了文飞试菜的小白鼠了,吃的赞不绝口。但是文飞更是注意到,那些没有经过浓油重炒,保留了菜色原味,鲜嫩爽滑的菜肴更得这些人的欢心。
文飞一边留神着各人吃相,一边考虑着如何改进北宋菜肴,结合杭帮菜的风味,好在现代时空把自己的原汁原味的北宋饭店开遍全世界去。
这时候,忽然醒悟。自家既然要原汁原味了。何必又要想着改进?你看那日本菜和韩国菜,甚至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菜色,又有几个能比得上咱们大吃货帝国几千年改进出来的中国菜了?
可是在国外,中国菜却往往是廉价抵挡的代名词……甚至连棒子那些惨无人道的菜肴,在国外都比中餐的价格要高。韩国菜甚至比中餐也要更为高档……
所以说,很多时候,菜肴吃的并不是味道,吃的是文化。中国菜就走入歧途之中去了,注重的是色香味俱全。再结合自己去那法国菜餐厅所见,人家吃的是文化氛围。
还有那日本菜呢?高档的日本菜餐厅,甚至进去吃饭还要换上和服,跪坐在榻榻米上。这般就吸引的人,趋之若鹜,那就更加说明了,菜肴吃的不单单只是味道。更重要的是,吃的是风情,吃的是文化。
而中国菜,却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只靠味道来取胜,就走入了歧途,太过庸俗了。
老君说,无之以为利,有之以为用!这句话说的太明白不过了。果然道德经字字珠玑,能印证到万事万物之中去。
文飞稍稍一走神,就见蔡京已经和赵佶攀上话了,正在展示自己的两圣钱:“官家请看这钱如何?”
赵佶翻来覆去的打量着两圣钱,见那钱币也不知道是怎么样才能造出来的。正面他这个皇帝的头像清晰无比,毫发毕至。反面却是文大天师的头像,同样印制的十分精美。
不由得连连叹息,道:“妙啊,实在是太妙!有这般钱造出来,这世间,怕是再也没有人能盗铸了?尚父和蔡相公真是有心了!”
别看赵佶这货当个皇帝不务正业,但是对于钱财方面还是颇为敏感的。一见到这两圣钱,就发现了其中的妙处,赞叹不绝。又问:“此钱当合铜钱多少?”
蔡京含笑道:“尚父定为一个足陌,也就是一百文!”
赵佶有些不以为然的摇摇头,显然是觉得这般精美的钱币,才值一百文,太少了。不过也没多说什么。
文飞却笑道:“蔡相公一心为国。”说这句话的时候,自家就小小的恶心了一把:“不在其位了,还是放不开我大宋,放不开官家啊。一心为我大宋朝廷,这才跑到我那里去,计议着两圣钱的事情!”
赵佶哈哈大笑:“我就知道,臣子们也就蔡相公对我最为忠心不二。”
蔡京感动的眼泛泪光:“官家何必这么说,当年老臣在杭州闲置。若非是官家慧眼,老臣的老骨头怕都是早已经埋在了南方的瘴疠之地了!”
在传统观念之中,南方地区卑湿,是属于瘴疠之地。一向被北方人视为绝地。就算是到了北宋,南方已经是朝廷赋税的主要来源之地了。那些被流放的官员也都被赶到岭南一类的地方去。
但是,那些地方大都是广东贵州这些,还没有怎么开发的地方。这杭州可是整个东南的核心之地,虽然还没有天堂之名。但是绝对不是蔡京所说的那么恐怖,更何况这厮明明是福建人……
文飞心里吐槽着,忽然就见到一个人慌慌张张的奔跑而来,也不管那么多的赴宴的官员,一直往这小楼方向跑来。
开玩笑,这小楼上面是文飞这个尚父,还有赵佶带着一家老小饮宴之所。守卫何等严密,无事的时候,甚至连一个守卫也都看不见。但是这人慌慌张张的闯来,却就顿时就被护卫们给拦住了。
“放他上来!”赵佶沉声说道。他已经认了出来,下面冒失闯来的分明是杨戬的干儿子。
“不好了,不好了。我爹死了!”那人匆匆忙忙的冲了上来,浑身发抖,大叫着:“被人给杀了!”
“什么?”赵佶一声断喝,什么好心情都给冲没了。开玩笑,杨戬可是朝中重臣,官职已经做到了彰化军节度使的高位。而且这货,不仅和文飞还有赵佶之间,关系都极其紧密。
文飞就不说了,这货陪着文飞一路从兰州来到东京城,算是文飞的铁杆了。(未完待续。。)
正文 第二十八章 三朝宰相张天觉,四海闲人吕洞宾
而据说赵佶勾搭上东京名妓李师师就是杨戬在中间拉的皮条。赵佶每次逛窑子大都是由杨戬作陪或打前站。
这么一位人物,居然一下子就死了。而且还是被人杀死的?难怪赵佶怒极。
文飞脑袋都开始发痛了。虽然文飞恼怒杨戬那货乱来,搞那个括地所,搜刮百姓田地,害的数十百万百姓流离失所。痛恨之时,恨不得亲手把那货给掐死。
但是,人毕竟都是感情动物。尤其是文大天师这种,没有雄才大略,更没有杀伐果断的普通人来说。想到杨戬这么长时间来,一直对于自己言听计从,巴结谄媚。却总有几分感情在的。
就好像历史上那么多的昏君,很多时候知道了自己身边的亲信,明明是那种祸国殃民的j佞之臣。但是日日相处,又是讨好巴结,自然有着感情在的。
或者说,每个人都一样。更愿意原谅自己身边的亲近之人所犯下的错误。能做到大义灭亲的还真没有几个。比如自己亲人不小心失手杀人,而没有被别人看见,只有你自己知道的话。那么很少有人会下定决心去举报自己的亲人……
话又说回来了,你就算真的去举报了。落下的也绝对不会是大义灭亲的好名声。而是会被所有的亲戚朋友嫌恶……
人性如此,文大天师也不例外。那杨戬对他可说是忠心耿耿,他若是为了括地之事,杀了杨戬,恐怕偌大一个大宋,就再也没有一个人肯来投靠他文大天师了!
文飞冷静下来一想。忽然觉着杨戬其实就这么死了,反而是一件好事!
毕竟虽然说是文飞相当痛恨杨戬那厮背着自己乱来,残害无数百姓。挖自己的根基,但是杨戬那厮一直也算是对于自己忠心耿耿。若是自己亲手对付他,却也有些下不了手。若是放过他。那又更不行了……
这般如何给天下百姓一个交待?如何收拢天下人心?如何能收服梁山好汉的真正忠心?
不过这时候他冷静下来一想。其实这时候杨戬死了,却是最好不过的结局了。所以,这时候杨戬的暴毙,其实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了。文飞冷静下来,问道:“杨戬是怎么死的?”
杨戬这干儿子哆哆嗦嗦的半天,也没有说出一句完整话来。惹得赵佶暴怒起来:“说啊。哑巴了!”
被赵佶这么爆喝一句,这人终于像是被抽了一鞭子的驴子,反应了过来。
报丧的人,被赵佶的雷霆之怒给吓到了。浑身发抖,却拿出了一张纸给赵佶看,赵佶顿时念了出来:“捻土为香事有因,如今宜假不宜真。三朝宰相张天觉,四海闲人吕洞宾。”
吕洞宾?怎么又和杨戬扯上关系了?还有那位张天觉张商英。这么也有关系?
就听赵佶喝道:“那张商英现在在哪里?”
还是蔡京最为熟悉政事,不假思索的飞快答道:“张氏贬为崇信军节度副使,衡州安置。”
“好啊,好啊。被贬到衡州了,居然还不肯罢休,居然敢买通刺客,刺杀朕的大臣。”赵佶怒道:“说。杨戬是怎么死的!”
那人战战兢兢地,方才把事情给说了一遍。原来杨戬这货虽然是个死太监,但是却贼心不死。不仅认了同宗为干儿子,继承香火。在皇宫外面有外宅,而且还娶了老婆……
说到这里,文飞首先想到的就是他老婆和别人有了外遇,然后谋杀亲夫……心中又想,杨戬那死太监有钱有权,而且一股死太监娶的老婆肯定是能看不能用。所以这姿色肯定不会差了。
吕洞宾可是号称风流神仙的难道是和杨戬的老婆有一腿?罪过,罪过……
事情当然不会是这般狗血发展。却是
有一日,杨夫人半夜睡觉,忽见一道红光从窗外射了进来,床帐都被照得光灿灿的,一个道士身长一尺多。绕着床帐在空中飞旋,从他腰间拿出一个酒杯,用发簪当小瓢,凭空取来美酒斟满酒杯,酒香四溢沁人心脾。道士笑着对杨夫人说道:“请你喝酒吧!”
杨夫人害怕,不敢答话。
道士笑道:“你老公又不在,怕啥?你不喝我喝了!”
说完,一饮而尽。转眼间,红光再次出现,道士也不见了。其后,杨府上下酒香馥郁,好几天才逐渐散去。
这事情当时就传得沸沸扬扬的,杨戬还几次请来道士做法捉妖。只是那时候,文飞还在病床上罢了。林灵素也常在宫中,陪伴赵佶左右。再加上林灵素生性骄傲,也看不起杨戬这般的死太监。不像是文飞这种后世来的人,对于太监没有那种根深蒂固的有色眼镜。
请了许多道士,做了许多场法术。那道士原本就再没有出现,谁料戬新建了一座书房,豪华奢靡,屋内陈设无不精巧别致古色古香,珍奇异宝辉映其间,但杨戬吝啬,从不让旁人到他书房参观,只要不在家,就把书房上锁。
一日,小厮来报夫人,说书房里忽然出现一位美女,杨夫人怒了,赶紧去看。隔窗窥视,果见一位风姿绰约花容月貌的佳人待在书房。
杨戬归来,杨夫人打破醋坛子,和杨戬吵架起来。怒的杨戬大骂:“我娶你就是一个摆设,要那么多的美女干什么?”
杨夫人见他不承认,一把拉着去书房,隔窗一看,美女犹在。杨戬也傻眼了,赶紧拿钥匙开锁,推门而入,那美女见人进来,赶紧上床用被子蒙头裹脸。
杨夫人骂骂咧咧,派几个丫鬟上前,死命扒拉美女蒙住的被子,但美女力大,怎么都弄不下来,始终无法细看美女的庐山真面目。
忽然,被子内扭曲向墙壁移动,似乎身体向后躺了,杨戬以为美女是困了想睡觉,亲自上前一掀被子,登时吓得哭爹喊娘连连后退几步——只见床上一条胳膊粗的大白蟒蛇,盘曲十几圈,张着血盆大口冲着众人吐红信子。
众人落荒而逃,杨戬立命十几名强悍的卫兵手持兵刃赶进来,一通乱砍,把蟒蛇砍成肉酱。随后,又令人将蛇跟床榻一起抬出去,扔到了荒郊野外。
但是到了晚上,杨夫人就听到杨戬梦中大叫:“蛇,蛇……有大蛇……”然后就这么暴死了。
听完这杨戬干儿子啰啰嗦嗦地把话给说完,所有人都面面相觑,直接把拿眼来瞅文飞。显然遇到这种道术之士,肯定是要文大天师来处置了!
文飞心中叫苦,对付吕洞宾。我还没有吃撑到吧?就凭本天师这点本事,三个捆一块儿也不够吕祖一个指头弹死的。
不过这种手段,一听就知道这确实是道门手段。尤其这般游戏风尘的做法,很像是那位马蚤包神仙吕洞宾的风格。
“三朝宰相张天觉,四海闲人吕洞宾……这事情又和张天觉有什么关系?”文飞沉吟着,吕洞宾三番四次帮自己。但是文飞可就不会认为这吕洞宾就和自己好的穿一条裤子了。
这等地仙高人,都有着自己的信念,行事手段,不会为他人动摇。
文飞摇摇头,不再多想。不管怎么说,吕洞宾杀了杨戬,算是给自己解决了一个天大的麻烦。
“尚父,你看这事情如何处置?”赵佶希冀的看着文飞。很想文飞这时候大包大揽,去把这个敢随便暗杀朝廷大臣的道士给除去了。
“此事的因果我已经了然!”文飞闭上眼睛,装模作样的掐算了半天,然后叹息道:“杨戬这厮是自己找死,却怨不得别人。西城括地之事,太过有伤天和,数百万百姓被逼的家破人亡。甚至沦落成盗匪的。
这才有吕祖仙人下凡,替天行道,杀了此辈!”文飞叹息道:“这个吕洞宾可是剑仙,杀伐果断。论起战斗力来,便是连我都远远不如!”
“啊!”赵佶听了,差点惊叫出来。刚才满腔的愤怒,忽然就不翼而飞了。忽然觉着自己脖子凉飕飕的。似乎,好像那括地的罪魁祸首就是他赵某人自己……
虽然历史书上,往往把那些括地记载成杨戬那货的主意。但是其实不然,杨戬那厮也是在给他赵佶敛财,这才有意无意的放纵了杨戬……
“这……这可怎么办才好!”赵佶有些慌神了,连文飞都没有办法。他该如何才好,万一自己哪一天睡到半夜,忽然一颗大好头颅就不翼而飞了,这该找谁哭去?
文飞早就一直在想办法,如何把这括地的恶政给废除了。身为来自后世的丝,对于那种强征土地的事情,可谓是发自内心的深恶痛绝。只要把这恶政给废除了,自己也算是功德无量了,不枉来这北宋这么久了。
事实上,北宋亡国,有很大的责任在这括地之上。别的不说,那逼上梁山,真正的原因就是括地把梁山泊的渔民逼的造反……
“陛下,”文飞郑重其事的说道:“括地乃恶政也。括地之事,虽然是百姓侵占官府官田。但是时日既久,早已经成了既定事实。(未完待续。。。)
正文 第二十九章 小刘贵妃
多谢兄弟们的月票和打赏……
“陛下,”文飞郑重其事的说道:“括地乃恶政也。括地之事,虽然是百姓侵占官府官田。但是时日既久,早已经成了既定事实。百姓赤贫,靠土地为生,把这些土地强自收回。
万千百姓,没了土地,不免成了流民,不是冻饿而死。便是上山成了草寇。百姓都是陛下赤子,陛下能忍心看到这么一幕么?何况如杨戬之辈,为了讨好陛下,便算是原本不是官府的土地,也要强自夺走,更是有伤天和。数百万百姓成了流民,一旦蜂拥而起,直接造反,又当如何?这般恶政,还请陛下废除!”
“这个……”赵佶一下子有些舍不得了。但是一向都不参合政事的文飞都已经开口了,再有一个他想象之中的利剑搁在脖子上。
考虑了半天,赵佶总算道:“百姓,皆吾之赤子也。父母尚且怜惜子女,何况朕乎?从尚父所请,废除括地之事。占夺官田之事,以后毋究!”
文飞真心诚意的施了一礼:“陛下可谓是功德无量!”
话音一出口,文飞就觉得自己身上猛然一震。一股庞大的功德之力,就从冥冥之中生出,猛然降临在文飞身上。同时,大宋的气运,也猛然增添了一大截子。
文飞心中欢喜,奶奶的,本天师来这北宋时空这么久了。终于算是做了一点正经事,做了一点好事!
看着气运天柱猛然暴涨。这还只是开始。等到日后实行下来,安置妥当了这几十万的百姓,不使他们变为流民盗匪。而依旧是朝廷编户。给朝廷纳粮当差,一增一减之间,给大宋增添的气运何止百万?
气运,也不单单只是那种捉摸不到的人心,那么简单。钱财,人口,土地……这些种种般般。也都是构成了一个国家的气运基石啊!
送走了赵佶一行,整个宴会虽然小有波折。倒是最后还是尽欢而散。可怜的杨戬,却就直接被人抛在了脑后……
再没有人提追查凶手之事……。也就是文飞参加了一次这货的葬礼,帮他料理了一下后事。有着文飞出面,杨戬这死太监想来死的也不冤枉了!当然这是后话了。
文飞回到自己的卧房之中,随手翻出桌案上的书信。居然是卧床时候张叔夜送来的。如今拆开来一看。却正是张叔夜写来的。
张叔夜可谓是最早和文飞打交道的北宋官员了,两个人交情也算不错。最重要的是张叔夜开始帮了文飞不少忙。上次文飞去西北还想见见张叔夜,却不料这货当时已经升官,到了海州任知州。
而现在这货,居然去了济州任知州去了。却就在梁山泊的眼皮子底下,这封信就是张叔夜写来,状告那杨戬借着括地所的名义,搜刮百姓。闹的民怨的事情。甚至还警告梁山泊造反势大,官兵败绩。要文飞劝说官家。早派大军,剿灭这一班反贼云云……
只是可惜,文飞昏迷的太久,居然把这封信一直搁置了,居然没有去看。文飞虽然回去查看了不少的北宋资料,但是大都是历史大势走向,对于单个人的的情况,并不怎么了解。根本没有想到张叔夜居然去了山东当官。
可惜了,要是早看到这封信,也就不会让杨戬那货惹下这般大的乱子……
想了想,文飞就写了一封信给张叔夜,派人送了出去。有着朝廷的四百里加急,想必过不了几天就能到张叔夜手中!
却在这时候,郓王赵楷偷偷摸摸的求见。赵楷算是赵佶最为痛爱的儿子了,今日宴饮,就只带了赵楷,根本没有带赵恒。当然也有赵恒和文飞两人关系不佳的缘故。
这货开始宴饮之际,似乎喝多了,醉倒席间。文飞也没有在意,当时杨戬的事情占据了文大天师的注意力。只是记得这货好像留宿在尚父府中。现在看来是装醉了,肯定有什么话,要跟文飞说的。
“尚父,此事和我那大哥有关!”赵楷偷偷摸摸跑来见文飞,第一句话就是这个,吓了文飞一大跳。
“这话从何说起?”文飞问道。
“尚父,你别忘记了。张天觉那货和我大哥的关系。”赵楷说道。
这个文飞当然不会忘记,当日就是张天觉和太子赵楷两人一唱一和,要当佛门护法,和他文大天师为难。结果斗法之后,大败亏输。太子赵恒更加失宠,张天觉那货直接被贬……
只是文飞现在城府日深,看见赵楷这么着急的一付想要把自己哥哥给扳倒的架势,自然就做出一付表情来。
“尚父,我说的是真的。你还记得刘贵妃么?官家最为宠爱的刘贵妃……不是现在的这个小刘贵妃!”赵楷急忙说道。
文飞自然知道,赵楷所说的这个刘贵妃,就是前一段时间,自己还在西北征战的时候,难产死掉的那个刘贵妃。被宫中之人称为大刘妃,而现在这个得宠的刘贵妃,却被称为小刘妃……
想到难产死掉,文飞心中一动。难道是被人害死的?是了,也就是差不多的时间,苗雷就跟文飞说过东京城发生怪事,宫中失火。赵佶认为是不祥之兆,要让王厚大军暂停攻打吐蕃。
这还多亏了童贯,把赵佶的召旨塞在靴筒之中,根本没有宣布。大军这才能打下吐蕃……
当时苗雷怎么说来着啊?说是有妖女跑到皇宫去,甚至用砖石砸伤了官家的额头,还把官家给迷住了云云……
“对了,前一段时间。我在西北时候,不是听说皇宫之中失火了么?后来怎么样了?”文飞问道。
“后来官家就遇到了这个小刘妃!”赵楷压低了声音:“说是官家在东京城的一处小酒店遇到的,国色天香。当即就接入宫中,封了贵妃……”
这么明显的暗示,文飞再听不出来。简直可以买块豆腐一头撞死了。
“我怀疑这个女人有问题,我查过她们家。那个小酒店在小刘妃进宫不久之后,就遇到了大火……人全部死光了。而且,这个女人和太子来往甚密……”
文飞点点头,太子那家伙他早晚要对付的。怎么也不能让这家伙有机会继承了皇位去。这点想必太子本人也知道,背地里搞什么小动作都还正常。
虽然这么一说,但是文飞还真没有把太子放在眼里。就算是在宫中和小刘妃一起吹什么枕头风,文飞也是不怕的。
赵佶应该知道孰轻孰重!大不了,找个几乎让这位小刘妃也暴病而亡罢了。至于太子赵恒,也还是得找个机会,把他废掉的话。
“你说太子和杨戬的死有什么关系?”文飞问道。
“杨太尉是官家的心腹,也在尚父你门下奔走。自然对你的弟子我,十分尊敬。早就被太子视为眼中钉了。前一段时间,张天觉不是一直上奏章弹劾杨太尉么?”杨戬这货是彰武军节度使,也能被称一声太尉。
文飞听了,大失所望。原来赵楷也没有证据,只是捕风捉影的就来给他自己的大哥上眼药来了。
赵楷见文飞不以为然,顿时着急起来,叫道:“尚父莫要不信。你还记得杨戬死后手中那张纸上所写之诗么?三朝宰相张天觉,四海闲人吕洞宾……定然是张天觉买通了吕洞宾杀了杨太尉!”
一联想到这个,文飞顿时有些意动。不过张天觉这货凭什么去买通吕洞宾的?吕祖地仙,住世都几百年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破碎虚空而去了……
恐怕也是看杨戬那货所作所为太过分了,看不过眼才杀了这货吧!
送走赵楷,文飞沉吟了半天,这些鬼蜮伎俩,文飞还真不擅长。也许自己需要一个擅长阴谋诡计的军师……
文飞想着杨戬那货虽然死了。但是想来魂魄还在,道门高人动手,一般不会让人魂飞魄散。而且,也已经有很常时间没有进入阴世了。
想到就做,文飞到了静室之中。神魂出窍。下一刻就出现在阴世之中,到处都是昏暗一派,影影绰绰的看不到远处。这里并不是文飞的阴司所在,那地方现在有洛阳阴司,解州阴司,解池灵界还有地肺洞天,这几处混合为一,自成一界。现在已经不能单单只叫做洛阳阴司了,而是可以叫做大尊界。
可是这地方,却感觉不到鬼?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