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北宋末年当神棍 > 北宋末年当神棍第69部分阅读

北宋末年当神棍第69部分阅读

    名,当是内丹一派的高人,居然修到了元神之境,当真是让人羡慕!”

    却不知道。陈泥丸惊讶甚。要知道这张继先相当年轻,也就不过三十许人。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骑坐在仙鹤之上的,分明是肉身。

    肉身重浊,飞腾不能。便是王文卿陈泥丸这种高人,要想远游千里。也只能出神而游。就这还有重重危险,有罡风火海之劫,能如同陈泥丸这般的元神远游千里之外的,几乎半只脚就要踏入地仙之境了。

    而这位张继先居然能骑跨在仙鹤之上。足以让人震惊了。陈泥丸心中暗道,听林灵素道友说过,张继先生有奇骨,年幼之时,便曾经坐在碧莲叶上,人以为真仙。如今看来果真不虚,这是身有异禀了!

    这些念头,也都只是一晃而过。陈泥丸客气的还礼道:“贫道陈楠,道友可是张嘉闻么?”

    张继先拍手大笑:“正是贫道!陈兄远道而来,请随我来观中奉茶!”

    两人一先一后,直往上清观而去。此地本为张家祖庵,原本为真仙观。在真宗之时,被赐名为上清观。左拥象山,右注沂溪。溪山环拱,实乃仙灵都会也。周围九座山峰环绕,恰如九龙拱卫一般。

    这时候的上清观,自然还没有达到后世的鼎盛,看来规模也并不如何大。张继先却也没有住在观中,而是在上清观之后,结庐而居,名字就叫做静通庵,甚是清净。让陈泥丸见了,多少也有些眼红。

    下了仙鹤,张继先殷勤的延客入内,见着茅庵之中,甚是简朴,只有一床一案。已经有一个老道坐在蒲团上了,长髯广颊,头发胡须都是雪白,戴着玉叶星冠,鹤氅金霞,飘飘然看起来就是神仙中人。尤其是那一双眼睛,碧眼方瞳,只是看了一眼,就惊了陈泥丸一跳。

    所谓碧眼方瞳是神仙,这个碧眼方瞳自然不是真的眼睛珠子是蓝色的,那老外都成了神仙了……而且瞳孔怎么也不可能是方的,就是龙蛇之类,眼珠子也是椭圆形的竖眼……

    所谓碧眼方瞳,就是精气神饱满至极致,眼中神光充满,看出去的眼光若有实质一般。而眼前这位老道,显然有这等修为。

    陈泥丸不敢怠慢了,忙行礼道:“这是哪位前辈当下?恕晚辈有眼不识了。”

    张继先笑道:“我来介绍,这位是绵州罗江,罗璝罗真人!这位是……”

    陈泥丸忙道:“晚辈是陈楠,陈泥丸。家师薛紫贤。”

    罗真人含笑问了一句:“可是毗陵禅师么?”

    陈泥丸一惊:“想不到罗真人居然认识家师……”

    南宗一脉单传,并没有广开过山门。知道薛紫贤的,倒还真不多。

    罗真人笑道:“薛紫贤本系僧人,法名紫贤,人称毗陵禅师。佛法修为本已经极高,已经顿悟上圆明真实法要,机锋敏捷,宗说兼通。

    但是后来却在眉县青镇遇到石泰石杏林,得传金丹大道,从此薛道光弃僧从道,幅巾缝掖,混俗和光,以了性命大事。曾经说过:铁马奔入海,泥蛇飞上天,蓬莱三岛路,原不在西边”罗江和眉县都在四川。。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阅读。)

    正文 第四十五章 又见罗真人

    张继先听了,连忙稽首,道:“前辈可谓真有大智大慧!”

    陈泥丸连忙再次行礼:“前辈这么清楚家师之事,想来也定然和我师门大有渊源?”

    罗真人笑道:“贫道离开蜀中之后,转而去了蓟州九宫山二仙山,那时候已经是太平兴国年间的事情了!”

    太平兴国是宋太宗的年号,离现在已经有一百多年了。这可真是一位前辈高人了。陈泥丸一掐算时间,居然和刘海蟾祖师是同时之人,再加上蓟州那地方,陈泥丸顿时就问道:“真人识得我海蟾祖师么?”

    罗真人笑着点头,陈泥丸赶紧再要行礼。罗真人手一挥,一股形的大力想要把陈泥丸扶起来,却见陈泥丸的势子只是微微一顿,便这般再次跪拜了下去。

    罗真人放声大笑:“好好,钟吕可谓是后继有人了,不仅丹破成婴儿!我看已经半只脚踏入地仙之境了……”

    陈泥丸微微一笑,道:“不过是得了官家的册封,得了些灵气值眷顾罢了!”

    罗真人再次哈哈大笑,张继先这才笑道:“你们二位可算是叙完旧了吧?可把我这做主人的给晾到了一边!”

    罗真人笑道:“贵客临门,还不赶紧上茶!”

    张继先笑道:“就来了!”很就有一个道童,奉上茶水。

    只有三个小小杯子,那杯子似乎是山间青石所雕琢,只比大拇指大一些,里面说是茶水,其实也不过只有一小口而已,色泽却是||乳|白,看起来并不是如何起眼。

    “道兄请用!”张继先殷勤的笑道:“本来罗真人来,我正准备拿出来待客,却不想罗真人就说且慢,还有贵客要来。想不到居然是道兄来了。当真是贵客!”

    陈泥丸端起杯子,赞不绝口道:“好宝贝,贫道却之不恭了!”

    若是文飞那种阴魂,不能御物,自然端不起这杯子来。但是陈泥丸这元神却是金丹所化,虽然在道门秘传之中,只将这种元神。称之为阴神。但是却是金丹孕育成婴,和文飞的那种魂魄出窍,绝对不是一码事。

    很多人,直接将文飞那当成阴神,却也是道门之中门派众多,各家功法层次不一。称呼不一而已。比如全真教,没有得到全部的内丹功法,修到这个地步,几乎就已经到头了。

    陈泥丸端起茶水,很郑重的道谢,然后小心翼翼的喝下。闭目良久,身上元神加凝视了几分。越发和生人二。

    罗真人没动,只是含笑问道:“泥丸来此可有要事?”

    陈泥丸放下杯子,正色道:“正有要事,贫道如今辅佐护国天师,道教教主文飞,在解州治那地气。今次来,正是要请张道兄来帮忙!”

    “文飞教主?”张继先一呆,问道:“我闻听如今有高人文飞出世。法力通天。连官家都十分尊崇,信奉,他被官家封为道教教主了么?这可是寇谦之,杜光庭天师才有这般的封号!”

    罗真人含笑而听,不动声色,一副一切都了然于心的模样。见到陈泥丸面色有些尴尬,不由笑道:“这位教主。我倒是见过。其实论起修为来说,不过平常。”

    张继先哦了一声,知道罗真人话没有讲完,便听罗真人笑道:“但是能光大我教之人。也就是他了!”

    陈泥丸心道:“文师弟什么时候见过这位罗真人了?怎么也没有听他提起过?”

    张继先豁然动容,这评价就极高了。不由越发坐的笔直。罗真人便不再多说,对陈泥丸道:“泥丸,何不将你那位师弟所说之道,说给他听听!”

    陈泥丸知道这位罗真人,恐怕很清楚自己一些人的情况,看来也是一位有心之人。便开口讲道,从盘古开天地讲起,一气化三清。

    只是听到这里,张继先就悚然动容了,这可是有着融合上清,灵宝,天师,三大教派的意思了。再讲起混沌生神魔,世间各族之至高神灵,不论是佛教佛陀,还是明教,拜火教,绿教,十字教,反正文飞自己知道的教派,还有神灵,都被安上了一个神魔的名头。

    这些神魔各自开创神系,都想抢占开天核心之地,中土九州。而三清为盘古正宗,扶持应运而生的人皇,统一九州,抵抗域外神魔。功成之后,退居火云洞天,享受量清净之福。上古人皇九位,后世之帝王,没能统一九州者,皆不得称人皇云云……

    这些开始让这些道门高人听着荒谬,但是听着听着,就发现其中的奥秘来了。居然不仅打压佛教,明教等等其他一切外来之宗教,甚至还有融合儒教在其中的意思……

    张继先听出了一声冷汗,说了一句:“这位教主,当真是好大的野心,难怪有这么多位高人扶持!”

    陈泥丸谦虚的道:“我等法力低微,去解州之时,还遇上了吕祖。送给教主一枚印章……”

    “吕洞宾?”听到吕祖二字,便是这位罗真人也淡定不能了,动容说道:“吕洞宾早已经功行圆满,不赶紧飞升上阕,还在人间闲逛什么!”

    张继先却道:“那印章可是寿亭侯印么?”

    陈泥丸点点头,却听张继先苦笑道:“贫道静坐之时,心血来潮,卜得一卦,就下山下山去了洞庭湖。到的时候,一路寻访,好容易找到汉寿亭侯庙。居然有一渔翁,打渔之时打出金印,供奉在庙宇之中。贫道开始还以为那枚金印和贫道有缘,那知道去了庙中,金印却已经被一个老道长给带走了……想来便是吕祖了。”

    陈泥丸一呆,没有想到居然还有这种内情。道门高人,静坐之中,往往心血来潮,而生出感应,这些绝对不会有假。看来这金印本来真的是和张继先有缘。

    却不知道为什么吕祖横插一杠子,把原本应该是张继先的金印给截胡了?

    张继先嘿然而笑:“不过贫道也没有吃亏,这不,你们刚才喝的这钟||乳|,便是吕祖给我的补偿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阅读。)

    正文 第四十六章 真龙出世

    陈泥丸叹息道:“果然是高人行事,自有风范啊!张道兄,如今这解州地气翻涌,若是镇压不住这地底戾气,可就大大不妙啊。:看小说还请道兄,助我等一臂之力!”

    张继先把玩杯子,笑道:“既然是教主相召,贫道身为道门中人,哪里有不从之理!只是陈道兄可曾想过,这地气为和喷发么?”

    “难道其中还有内情?”陈泥丸悚然而惊。

    张继先的脸色严肃了起来,道:“听闻前些年九成宫落成,官家祭祀九鼎之时,北方的宝鼎破了……”

    说起这个,陈泥丸也想了起来,顿时心惊肉跳。他去九成宫看过那九鼎,果真不是凡俗所能造就,用上古早已经失传的三指定音之法,造出的这九鼎来。

    传说之中黄帝把三寸长的乐器称为咸池,它的曲调称大卷。为古之黄钟律调,调和四时节令,勾动昊天元气。不过后来大洪水之时,此法失传了。后来是大禹仿照黄帝的办法,据声音作乐律,以身体而做正声。效果虽然不及黄帝咸池大卷,但是也能协调天地之间的元气,最终使天地之间暴乱的气机变的和顺,最后才能大雨止歇,成功治水。

    而当时方士魏汉津居然复原了三指定音之法,虽然还达不到大禹之时的全貌,但是起码也有六七成,以之所铸九鼎,本身就有调和天地气机,镇压气运的效果。

    但是居然在赵佶到九成宫行酌献神之礼,走到北边那个宝鼎时,大鼎突然破裂,水都流到了外边。这论如何看,都是不祥之兆。便算是蔡京糊弄过去,说是那应在辽国。但是赵佶也只是讨个好口彩而已,内心之中,还是一个大疙瘩。

    这事情,都还发生在文飞进京之前。后来赵佶私下还问过文飞几次。文飞自然说不出所以然来,干脆把一切都推到了刘混康头上。说是刘混康那厮在皇宫东北角筑艮岳,没安好心,黑了刘混康一把……

    这些事情,陈泥丸隐隐约约的知道,却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时候,张继先再翻出这事情来说。顿时就让陈泥丸心中一跳。

    “罗真人从北方来,还是让他和你说吧!”张继先说道。

    陈泥丸疑惑的看向罗真人,罗真人笑道:“北方龙气出世,将成气候!”

    “什么,难道辽国居然要……”陈泥丸惊叫道。这可是关系国运之大事。他现在才想起来,这位罗真人是从辽国而来。蓟州。便是如今的北京一带,莫看后世是天子脚下,首善之区。

    但是在五代十国之时,却就被儿皇帝石敬瑭那废物连那燕云十六州一块儿送给了辽国。

    大宋开国之后,一直想收复燕云。自古开基创业之主,哪一个是横行虎踞天下之辈,以开国之锐气。横扫周边之敌,这才有王朝几百年之气运。哪知道,那太祖皇帝赵匡胤,居然想存钱把燕云买回来……

    志气如此,难怪后代皇帝一个比一个窝囊了。那赵老二斧声烛影,让赵匡胤死的不明不白,为了堵下天下人悠悠之口。决定御驾亲征,拿回燕云十六州。立下比自己哥哥还要大的功业……

    结果呢,如果他不去还好,他去了胡乱瞎指挥,搞的宋军大败,开国精锐部队一下子就丧失殆尽,连自己屁股上都中了一箭,灰溜溜的跑了回来……

    所以到现在燕云十六州。就是后世的北京、天津以及山西、河北北部的广大地盘,后世的首都之地,还是人家辽国地盘。

    罗真人从蓟州来,那就是从辽国而来!难道辽国当真要大兴。吞灭大宋么?

    古时,信息流通不便,行上千里路,往往就要几个月时间。尤其是辽国的信息,往往只有从派出的使臣口中才能了解一二。旁人自然很难清楚辽国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也难怪陈泥丸听到北方龙气出世,就联想到辽国大兴了。

    “不是辽国!”罗真人淡淡的道:“辽国这些年来,自从天祚皇帝耶律延登基以来,朝政败坏。和这大宋有得一拼。我说的龙气出世之地在大辽的东北。”

    “大辽的东北?”这么遥远的地方,便是见多识广,跑遍天下的陈泥丸也都没有去过。他迟疑道:“那地方,似乎是女真人……”

    罗真人赞了一声:“不错,正是女真。”

    “不可能吧?”陈泥丸有些不相信了,从那些海商口中听说过女真人。知道这些都是在白山黑水之间,打猎放牧的游牧之族。最出名的除了人参,东珠这些东西之外,恐怕就没有了。这么一群听起来好像跟未开化的野蛮人差不多的女真人,居然得了出世龙气……这怎么想也觉得不可能!

    “莫要忘记了,当年沙陀人也是北边一个小小部族,还有那大辽在唐代之时,也只是一个小小势力!”罗真人道:“再往前看,五胡乱华之时,那些鲜卑,匈奴开始之时也不过是草原上牧羊的小小部族!”

    陈泥丸摇头,这不一样。不论是辽国契丹,沙陀后堂,还是鲜卑燕国那些,也都是经过数代努力,慢慢积聚力量,最后成为搅动天下风云的强大力量。而听罗真人所说,龙气已经出世,这就是再没有潜藏之象,怕是马上就要崛起了。而从古至今,就没有这种先例。

    何况辽国控弦百万,铁骑如山。女真人在辽国之东北,便是他们要兴起,也要对付的了辽国这百万铁骑……谁也不会想到历史的发展会那么吊诡,出人意料,打破任何人的常识。在这个时候,便是陈泥丸都不会相信,僻处东北和还是半开化的女真人会如同飓风一样的崛起,席卷天下……

    罗真人正色道:“我也不相信,可是我却亲眼见过。白山黑水之间,有龙脉勃兴,一旦爆发,当有席卷天下之势。真龙出世,天下气运变动,原本是再正常不过了!”

    一直很少说话的张继先忽然说了一句:“何况,我大宋之气运,在真宗之时,已经消耗了大半。”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阅读。)

    正文 第四十七章 赤马红羊之劫

    “如今我大宋,虽然还是繁华富庶之世,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但是不过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了!”

    陈泥丸更惊:“这话如何说起?”

    张继先苦笑一声:“这般事情,其实和鄙家先祖正随公有关。当年真宗皇帝天书封禅,以人力强自催发地气。天不爱宝,毫州一地变产灵芝九万五千株。天下各地,进祥瑞无数,各地灵芝如草。此等之事,岂是正常?”

    这些事情陈泥丸也只是隐隐约约知道,看张继先一脸苦笑,估计当年张正随怕是也参与其中了……

    “这些都是真宗为了遮掩檀渊之盟的怯懦,而有意神化自身,请高人催发地气,封禅泰山,弄出这些来的。此等之事,太伤王朝气运。我正随公临终之时,就说过不到百年,大宋必有赤马红羊之劫。”

    古人以为丙午、丁未是国家发生灾祸的年份。以天干“丙”“丁”和地支“午”在y阳五行里都属火,为红sè。将地支又与十二属象相配,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60年一轮甲子中,与丙午、丁未的“午、未”关联的属相分别为马、羊;而丙、丁又与五行中的“火”相配,火为红sè,因而丙午、丁未年分别称赤马、红羊年。

    凡此年份,必然是大灾大劫之年。近代史上的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赔款、辛亥革命都和这般年份有关。

    陈泥丸勃然变sè,天sè若遇赤马红羊之劫,再加上北方龙气勃兴。看起来,这事情就错不了了!

    “教主借大宋之气运,意图光大我道教。但是若大宋倾覆,这祸患可是不小……”罗真人含笑道:“像是解池之地,地气驳乱,只是先兆而已。到时候劫运一来,却不知道天下又有多少苍生要遭殃了!”语气之中。却没有什么太过关心的意思。

    陈泥丸心中乱哄哄的,罗真人虽然生在蜀中,但是上百年都生活在辽国,估计对大宋也没有什么感情。何况,这种年纪都已经上百岁的老魔神,几乎是从五代之时走过来,沧海桑田。在其眼中都不过寻常,何况是什么家国兴衰,恐怕就更不放在他心里了。

    陈泥丸心中沉甸甸的,望向张继先。两人相视苦笑,便是道法通神,遇到这种天下大局。也是只有束手无策之份儿。

    罗真人哈哈大笑:“今ri得蒙主人款待,时辰不早。贫道先行一步改ri再会吧!”说着大修一挥,步出庵门,大步而去,转眼之间就不见了踪迹。

    “当真是高人行迹!”陈泥丸笑道,心中却有些生疑,问道:“张道兄如何认识这位前辈高人的!”

    张继先道:“这位前辈和我家正随公有旧。今ri一大早忽然来拜访我,说起和我家中之旧事。看来,今ri他来,不是为我,倒像是为了道兄!世上之事,原纷杂难解。何必想他太多,道兄先行一步,贫道召集门人弟子。随后就来……”

    陈泥丸心中一喜,刚才还以为张继先不愿卷入这这马上就要大乱的尘世之中。却不料张继先居然答应了下来,倒是真出乎陈泥丸意外之外了。

    张继先洒然一笑:“听你们这般说,我还真想去见识见识那位飞教主!”

    陈泥丸道:“如此,我先行一步,在解州等待道友大驾!请……”

    “请……”

    说话之间,陈泥丸转身下山。元神没有肉身拖累。速度极快,不到天黑,就已经回了解州。

    此时大雨滂沱,原干涸已久的土地。却已经承受不了如此多的水分,变得泥泞起来。怕是这般大雨下上几天,就有成灾的趋势。只是看天上,黑气还在不断从地面源源涌出,搅动天地之间的气机平衡,方圆千里的气机都已经失衡,看起来只要黑气一ri不解决,这大雨就绝对不会停止。

    只是这戾气冲出,影响方圆千里。我辈便束手无策,还要想方设法到处请人,摆下罗天大醮才能解决。若是真的龙气变动,天下之间气机必然会大乱,到时候便是连那昊天元气之海,怕是都要受到影响。却就非是道法所能挽回了……

    神通不敌天命,道法难挽气运。

    陈泥丸长叹一声,所以自古修道之士,远离红尘,不肯卷入这是非之中。但是偏偏很多时候,却又要借助朝廷气运修行。这便是两难了!

    黄河河道的水慢慢上涨了起来,两岸百姓赶紧开始修整土地,准备chun耕播种。很多人脸上都露出了兴奋的笑容,觉着这大雨来的太及时了。却都没有想过,这却是大水灾的前奏……

    陈泥丸来去,再加上聊天的耽搁,不过也就是两三天的功夫,但是再到解州城。就隐隐的吃了一惊,还没有靠近城门,一溜儿的脑袋就挂在了城门上。人士大夫们,不好乱杀,但是底下那些当差的人嘛,便是杀的再多,朝廷也不会过问。

    自然是借了几十个脑袋,挂在了城门处,来安抚城中百姓。不过两三天的时间,就在那些贪官污吏家中抄出了几百万贯的家产。这还只是抄了一小半而已,足够让人咋舌的了!

    三三两两有道士云集而来,却是飞以道教教主的身份,行天下道观,让他们都派出人手,一同来这解州参加罗天大醮。

    飞知道这个道教教主的身份不会有多少认可,毕竟这是朝廷所封,而不是道门公认。所以能叫有多少人能听令而来,这却就说不准了。到时候,若真的没几个道人听令而来,那飞的脸面可就丢的大了。

    不过飞自然有主意,拉了童贯一起,上奏朝廷,请赵佶巡幸解州,主持周天大醮。借虎皮拉大旗,有着赵佶亲自来主持,不信那些道人敢不听令而来。

    下雨这么多天,渐渐就有y雨成灾之势。解池更谈不上什么恢复生产。这么一来,缺少了盐利这么一大块,朝廷国用顿时不足。()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阅读。)

    9

    正文 第四十八章 解州法会

    那赵佶听到这种事情,哪里有不愿意的,几乎立时的起驾就到了解州,而且发下圣旨,让天下各处宫观派出人手来。

    北宋三大顽疾,冗兵,冗官,冗费。王安石变法变来变去,却是根本不敢涉及到这些问题。搞什么开源不节流,也就是拼命从老百姓身上刮钱,而并没有想过办法制止三冗,节省朝廷开支。大有后世天朝国富民贫之风范。

    朝廷一年赋税收入都有七八千万贯,却每年超支,年年赤字。蔡京这货捞钱再厉害,一下子少了解池这个每年一千多万贯,几乎占据朝廷收入五分之一的解池。也是捉襟见肘的很,几乎是连士兵的军饷都发放不出来了。

    出了这种事情,连没心没肺的宋徽宗赵佶,都在皇宫里坐不住了。鉴于唐代的教训,唐代因为发不出军饷,导致了多少次的兵变?连皇帝都被赶出了长安城。

    宋代对于此事最为忌讳,军事开支占据收入的七成。这么恐怖的比例,朝廷也要咬牙坚持下来。一听差点连军饷都发不出来,赵佶就觉着自己的皇位坐的不是那么稳当,晚上睡觉都被吓醒了好几次,生怕有兵变,乱军杀入皇宫之中。恨不得一日一催,让文飞赶紧的把盐池修复。

    文飞请他出面号令天下道门,这时候能修复解池,赵佶什么都肯答应下来,莫说这号令天下道门,主持这罗天大醮了。

    这些道士就是不给文飞面子,也得给皇帝面子。不过才短短两三天时间,古代交通不便,信息传递速度极慢,便是六百里加急,都还没有送入东京城之中。

    倒是解州附近的些州县的道士,先自收到文飞法敕,很多都派出人手赶了过来。只是这些就是普通道士多,有修行的道士少了。

    陈泥丸一回来。果然就带来了好消息。张继先已经答应了下来,不日就将带着弟子门人,前来解州。

    只是要知道江西到山西,后世坐车都有一两天的功夫。而这个时代,最的交通工具,都是坐船,而且张继先还要邀请许多的同道一起来。为文飞扎场子。要不然来的人手太少,须知文飞这位护国天师,道教教主的脸面不好看。

    等了十多日,那张继先还没有到。反倒是另外一个出人意料的人到了。居然是茅山派刘混康,不仅他一个人来了,而且带着数百人。尽都是茅山上清派的徒子徒孙,还有一些交情道友。

    得到消息,文飞顿时“嘶”地一声从牙缝里倒吸一口凉气,这刘混康莫非是来捣乱的吧?他可是一直把这位华阳先生当成是假想敌来着,在赵佶面前没有少给这位茅山的宗师上眼药,谁让在皇宫之中用魇镇法害他的那位道士王允诚是茅山道士,而且好死不死的。还正是刘混康的弟子来着……

    文飞做足了准备,把林灵素陈泥丸王文卿三个人都带了出来。都已经做好了随时准备到时候翻脸动手的准备,所以文飞端足了架子,都没有出去迎接一步,等着刘混康上门来拜见,先给他来个下马威再说。

    却不想刘混康执礼甚恭,居然真的上门来拜见了。开口就道:“茅山上清派道士,参见道教教主护国天师!”

    这么一幕。惊的文飞坐立不安。把什么都给考虑过了,就是没有想到,刘混康会闹出这么一出来……一时间反倒让文飞手足措起来。

    刘混康接着表忠心道:“我等原本已经上京,准备去参拜教主,却不想刚好借到教主法敕,不敢有一丝怠慢。赶到解州来了!”

    “那个……那个……,”文飞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憋了半天,就说了一句:“华阳先生远来辛苦了,且请休息,待晚间再为先生吸尘……”

    类似的话。文飞这些日子已经说的多了,这些天附近赶到的道士越来越多。文飞身为教主,总要接见一番,温言抚慰几句。

    却是文飞没有弄清楚一个道理,赵佶册封他的时候,给他的最大权力,就是掌管天下道教事。而那授箓院,自然也归了文飞管辖,只认文飞发出的经箓。原本各家各派都能开总坛,比如茅山派有“上清法坛”,灵宝派有“灵宝法坛”,西山派有“净明法坛”。

    授予经箓。

    但是现在朝廷只认神霄府中所发的职券牒文,没有神霄府所发职牒,便算不得道士,起码朝廷不让你是道士。

    只是这么一项权力在文飞手中,天下道士都要乖乖的俯首听令。

    原本只有在元代以后,封张天师为“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箓,故三山(含净明符箓均收归龙虎山嗣汉天师符掌管,改“正一玄坛”为“万法宗坛”。此后,万法宗坛就成为正一派唯一的法坛,也是天师府作为道教祖庭的重要标志。

    但是现在却被文飞提早一步截胡了,天下各大派符箓皆收归了神霄府之中。文飞就有了道教最大的权力之一了。所以文飞这法敕才这般好用……若是徒有虚名,没有实际权力,就不知道还有几个人会理会他文大教主了!

    所以,文飞暗地里想来,这赵佶当皇帝虽然不怎么样。但是对于自己还当真不错。所以就对陈泥丸私下里偷偷告诉自己的事情有些不以为然了,你不说我也知道那些女真人会建立金国,一举灭了辽国和大宋。

    可是别忘记了,文大教主可是穿越者。这穿越者,就没有不改变历史的。何况人家顶多也就是一次穿越,就混的牛逼哄哄的了,自己穿来穿去,还怕什么女真人?大不了,到时候,本教主想想办法,弄个几万把机枪来,看看是那些女真人的骑兵厉害,还是本教主的子厉害……

    身为一个既得利益者,那还要背叛自己的国家,就太蠢不过了!

    把刘混康和那些茅山门徒们送去休息,文飞总觉着心里有些不踏实,感觉着刘混康这种态度有些太过诡异了。心里一直却有些不安稳。总觉着刘混康这般恭顺,是不是在背地里打着什么主意。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阅读。)

    正文 第四十九章 茅山刘混康

    倒是王文卿笑了:“师弟,你也别疑神疑鬼的了,你如今为道教教主,开坛授箓,天下符箓皆收归我神霄派所有。又有几个人敢不服气?何况,刘华阳我也知道,一向是淡泊名利的很。像他这种性格,自然是要想办法和你和解,不会是想着对抗。而且,我估计着那王允诚也不会是受了刘华阳的命令来对付你的!”

    文飞半信半疑,说话之间。就有人来禀报,茅山刘混康求见。

    刚刚才把茅山派的一众人,安排住下,没多久这刘混康就来求见了。看起来,恐怕真的像是王文卿所猜测的了。

    这回文飞不敢怠慢了,好歹这也是一位前辈高人,道法极高,茅山派也是当世大派,人多势众。文飞出门相迎,就见刘混康打个稽首,道:“教主,我来是为了给我那个不成器的弟子王允诚赔礼来了。唉,我那弟子不学好,在京师之中仗着有些小小法术,居然就敢勾结妖人,参与到宫廷之中内斗之中去了……”

    看来这位刘混康还是挺要脸面的,便算是这般来赔礼道歉,也是撇下众多门人,一个人偷偷来。文飞心中好笑,还以为刘混康这些都是托词,也就没往心里去,十分上道的笑道:“前辈说哪里话,我原本就在想前辈德高望重。当不会教唆徒弟邪法害人的,想来都是误会!”

    刘混康面露羞惭:“都是贫道教徒无方,这才有这种事情。贫道当时身在茅山,并不知晓。唉,我那弟子入京之后,就和那戴花和尚那妖人混在了一起。不当人子,不当人子……”

    “又是那戴花和尚?”文飞心中大怒,心道早知道这些事情和那厮有关,本教主早就把他给收拾了。哪里能容得下这厮逃跑?

    想想上次在蔡京府中夜宴,居然让那戴花和尚给跑了。文飞就是一阵恼怒。心道有机会,定要宰了那厮不可!

    这位茅山刘混康,在神宗之时,就已经大得皇帝信任。从神宗,哲宗,到如今官家,都是十分崇信。只是这位华阳先生。却不爱名利,不肯留在京师,而是屡屡恳求回到茅山。却当真是一位有道高人。

    双方入屋坐下,王文卿忽然问了一句:“华阳先生,这次你为何进京?”

    刘混康苦笑道:“贫道这次如果部落,怕是我茅山就有覆灭的危险了。贫道今年已经七十有二。一生修道,一事无成。这次出门之时,所养仙鹤尽去。半途之中有鹿群遮道,一鹿撞车而死。怕是我这次一出门,再也回不了茅山了!”

    王文卿默然,他已经看出刘混康天年已终。怕是已经没有多少日子好活了,修道之辈。不能修成地仙之境,岁数也不过和常人相仿。只有地仙之境,才能住世百年,如同钟吕祖师,或者那位罗真人。而要修成地仙,又是何其艰难?

    怕是这位华阳先生,早就半只脚踏入地仙之境,但是终究没有能步入其中。一生修行。也不过是一场空罢了,想来这些就让人心中黯然,戒惧。

    他强笑道:“华阳先生功行深厚,当可保证一灵不昧,投胎转世,当能卷土再来!”

    文飞这时候才听出个名堂来,心中暗道我说这位华阳先生刘混康。怎么会这么老实服输,乖乖上门投诚来了。原来此人命不久矣,怕是后代弟子不争气。更怕我报复,灭了他们茅山上清的门户。

    刘混康意兴阑珊的道:“谈何容易?便是一灵不昧。召将护法,顶多也只能在阴世之中得个鬼仙阴职,再不然就是到祖师洞府之中求个庇护罢了。转世投胎这条路子太过辛苦,胎中之谜更不知道有几个人能渡过!”

    这话说的几个人心里也都有些黯然,兔死狐悲。谁都不敢肯定自己就一定能够修行到地仙,古往今来,修道之人如同牛毛,可得道之人,不过凤毛麟角。

    何况就算真成了地仙,也不是万事大吉,能不能踏出最后一步,超脱飞升,那是谁也不肯保证之事。想到这里,每个人心中多少都有些黯然。

    只有文飞没心没肺,凭他现在还理解不了这种境界。只是觉着刘混康太过矫情,别的不说,就算刘混康到了阴世,也不会是那种如同周百万那样的炼度而成的鬼仙。最起码也能占据一个阴司城隍的宝座。这也是不知道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的。

    便如同文飞,真要最后修道不成,也有退路。到寿元终了,也可以去继续做自己的阴司之主,鬼帝大尊去。

    刘混康又道:“我听闻了教主所说之道,不由心中佩服。以我来看,光大我道教者,非教主莫属。此次我带领两百三十二名弟子,一切听从教主命令!”

    这下子,文飞大喜。这刘混康还挺上道的。

    老实说,文飞还一直把这位茅山宗师当成了oss级别的人物,却没有想到他居然会上门服输!不仅承认自己道教教主的身份,而且甘附尾骥。就让文飞大喜过望,改容相向了!

    不过几日,张继先也带着几十号人到了。朝廷发出的圣旨和文飞的法敕,已经传遍了大江南北?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