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忌惮的很,其实那些道士对于文飞更加忌惮。不说别的,只说是搞出的种种奇技滛巧,就任他们想破脑袋,也想不通文飞到底是如何办到的。是以对文飞更加觉得高深莫测,这时候见到林灵素居然是文飞的师兄,心中更加凛然。
徐知常和林灵素交情极好,笑道:“通叟,你何时和文道兄为师兄弟的。我怎么不知道?”
林灵素微微一笑,先给文飞还礼,然后道:“这是辅道先生抬举我了。灵素虽然痴长几岁。但是论起道法来,却是远远不及辅道先生了。说起来我的道法为汉天师弟子赵升传授,而辅道先生和我大有渊源,所以才唤我一声师兄,当不得真的!”
林灵素的道法,据说最早是在一家旅馆之中,遇到了一个姓赵的老道病死。林灵素帮忙殓葬之后。得到赵道士遗留下来的书三册。书上细字如珠,还间着有天书篆字,人们都不识认。此书题曰《神霄天坛玉书》。内言神仙变化法诀,兴云致雨符咒,驱遣下鬼,役使万灵。林灵素得到这天书后。豁然神悟。察见鬼神,诵咒书符,策役雷电,追摄邪魔,与人治病,解疾苦,往往立竿见影,驱瘟镇邪。灵验如神。
次年,林灵素经岳阳酒肆时。却看见已经死去的赵道人仍如常人,对林灵素说道:“予乃汉天师弟子赵升也。向者所授五雷玉书,谨而行之,不可轻泄,即日为神霄教主雷霆大判官。东华帝君有难,力当救之。”
以文飞看来,在客栈之中帮忙老道入殓得到道法传承估计是真的。但是什么汉天师弟子赵升云云,那就不可信了!
几人分席坐下,居然还是分席制的,倒让文飞没有想到会是这般先进。却不知道在中国漫长的古代历史上,分席制占据了大多数的时间。大概也就明清以后,才发展为共餐。
蔡京殷勤待客,伸手一拍,就有一群歌妓舞女舞步而出,顿时就有着一股有别于古龙涎的香味飘散出来。大概是因为今日这些客人都是道士的缘故,不好放浪形骸,那些女子就在小楼之下,月光灯影之中,翩翩起舞。衣香鬓影,凌波微步,宛如神仙中人。
蔡京见那文飞看的入神,不由笑道:“仙师不是一向最忌女色么?上次在洛阳,曾子厚送了仙师两位美女,可谓倾国倾城。仙师不是也没收么?”
文飞心中一凛,把眼光从楼下收了回来,心中暗道幸亏那日我没有收下曾布送的一对小萝莉。连暗地里发生的事情,这位蔡京都知道,耳目可真灵通的很。
一边想着,口中一边说道:“那曾布不是什么好鸟,我在天都堡都听人说过他。当初王厚王赡那些将士舍生忘死打下河湟,还不是被曾布这些贼厮鸟全都给割让给了西夏。此人死后定当打入地狱之中,受无尽之苦!”
听了文飞这话,顿时一座皆惊。那曾布也是作过宰相的人物,当年更曾经是王安石变法时候手下的一 员大将,却没有想到居然被文飞这样评价。
“宁失千军,不失寸土。土地是祖宗打下来给我等子民安居乐业,繁衍生息的。丢弃土地即是不忠不孝,不仁不义,最大恶极,用佛家的说法是要打入十八层地狱的!”文飞再次强调。
那张怀素坐没坐像,几乎半躺在椅子之上,好像没骨头一样,闻言冷笑:“文兄这话说的过分了一点吧,那些湟、鄯诸州之地,不过是不毛之地,取之无用……”
文飞顿时大怒,最见不得这种汉j言论了。那时候还是宋徽宗刚刚登基之时,把持朝政的向太后步高涛涛后尘,次相曾布等j臣媚外,把西北河湟还给吐蕃人。以“青唐诸部怨瞻入髓,日图报复”为名,把出兵河湟领军收复熙州,让大西北重新回到宋朝版图的功勋统帅王瞻、王厚撤职查办发配海南。王瞻途中悲愤自杀。
就算文飞不是北宋人,但是当日在天都堡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也差点骂娘。来自后世的哪个人不知道,什么都能想让,每一寸土地,都不能相让。
“你这个不男不女的家伙,哪里又有你说话的份儿了?头上戴朵花,怎么不去装凤姐!”文飞勃然大怒,直接指着那张怀素骂了起来。
把张怀素自以为超凡脱俗,名士风范,哪里听到过这般喝骂,顿时脸色青转为红,红转为青。一拍桌案,站了起来,便闻一声巨响,整个桌案都轰然化为粉碎。
我靠,这不男不女的家伙居然这么厉害?文飞有些傻眼了。正准备掏枪。
却听一声冷喝:“找死。”却是林灵素的声音,手中剑诀一点,点向张怀素。
这一指看起来没有什么特别的,甚至连半点动静都没有。然而,文飞坐在十几步外,居然觉着发根发痒,浑身的汗毛都站了起来,整个皮肤上都是麻酥酥的。(未完待续。。。)
正文 第十九章 汉钟离的徒弟?
这种感觉,好像静电。
张怀素见了脸色大变,嘴里叫了几声好字,忽然之间穿窗而出:“好,好好的很。蔡相公,今天某家失礼,先走了。林灵素,文飞,咱们来日再会!”
话犹在耳,那人已经去的远了。
即使发生了这般事情,蔡京脸色不变,就好像什么事情也都没有发生过一样。看着小楼之内,气氛紧张,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这戴花和尚,行事荒唐怪诞,日后必然会大祸。走了也好……来人,继续奏乐!”
很快就有人上来,无声无息的把张怀素打坏的桌案给收拾干净了,楼下依旧轻歌曼舞,似乎什么事情也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原来这厮就是戴花和尚!文飞想起来,上次梁师成和自己说过,那一帮看自己不顺眼的人之中,就有着王仔昔,戴花和尚。文飞一直以为那戴花和尚就是一个和尚,却没有想到居然会是一个道士。
徐知常大笑道:“把那张怀素敢走了更好,这厮非僧非道的。却又贪财好色,若不是他没有道牒,我早就好好整治他了!”
左右街道箓,正是管理天下道士的。就好像后世的道协。
文飞再看了那沉默不言的王老志一眼,心中奇怪,暗道不是这厮也一直看我不顺眼么?上次进京的时候还想打道爷我的脸,怎么今天晚上这么安静?从头到尾一言不发?
想不通,就不去想他。这是文飞这号人的性格。很快就把王老志给抛在了脑后。一行美婢鱼贯而入,开始上菜,徐知常笑道:“听闻蔡相公最爱的就是蟹黄包子。和鹌鹑羹。今日我等有口福可享了!”
蔡京闻言,顿时哈哈大笑:“少不了,少不了。这可是天下美味啊。只是可惜现在还是冬天,虽然有蟹,却不够肥美。若是秋天那蟹正肥时,那蟹黄包子,才叫做天下一绝!”
文飞心道。蟹黄包子有什么好吃的。道爷我在现代三块钱就能买一个。想不到这蔡京这货,居然在吃的方面这么节省。
却见面前那蟹黄包子,晶莹剔透。皮薄的几乎都是透明一般。每个也都不大,只有两口大小。文飞忍不住吃了一个,却觉得鲜美之极,差点要把自己的舌头给吃下来。再一看。居然发现那蟹黄包子之中。居然都是蟹黄,顶多就是一些葱丝之类作料,顿时惊的目瞪口呆。
后世虽然有着蟹黄包子,但是里面的大多数是猪肉,蟹黄,加蟹肉。蟹黄少的可怜,这包子里面 全都是螃蟹的膏黄,又是在这隆冬之际。这一顿包子得吃掉多少钱?
桌案上还有十几道菜,文飞好奇心起。喝了一口。那鹌鹑羹,入口滑腻无比,那味道更是不用提了。
就听徐知常笑道:“听闻蔡相公这一顿鹌鹑羹就要杀掉三百只鹌鹑,只取其舌,熬成此羹汤,味道鲜美无比。某家已经慕名久了,今日尝到,果然美味啊!”
蔡京大笑道:“老了,老了,牙口不行了。也就喜欢吃点这些容易消化的,诸位高人身体康健,可以尝尝这些别的菜……”
文飞心中暗自吐舌头,心道这尼玛吃一顿饭得多少钱。可怜道爷我一天还规定府中之人,只能花销二十贯钱,现在想想估计还不够这一顿饭吃。
却不知道,人家蔡京府上,厨房之中专门有着几十个人负责做包子,已经实现了流水化生产了。切葱丝的专门切葱丝,捏面皮的专门捏面皮。据说蔡京有一次待客,光是蟹黄包子就花了一千三百贯。这要是让文飞知道,还不得惭愧死!
“人生在世,重在适意。”蔡京叹息一声,道:“该行乐时,只管行乐!今日给洞微先生送行……吾老矣,不知以后是否还有缘再见了!”
王老志这时候才站了起来,低头道:“多谢这些日子以来相公的款待,只是家师有信,让我不得贪慕繁华,所以我也只能回去了……”
文飞心中奇怪,这王老志和自己无亲无故的,就算是要走。也用不着找自己来,给他送行的吧?
却听蔡京道:“令师神仙中人,可惜无缘一见,见到令师钟离先生,代我向他问好!”
这下连林灵素都动容了:“令师是钟离先生?”
“我原本只是一个普通人,”王老志嘴角带着一丝苦笑道:“后来遇到了一个乞丐。我当时心软,每次都给他几个铜钱。后来有一天,他跟我说他是钟离生,给了我七颗丹药,又教了我一些法术……”
钟离先生是谁?文飞动脑筋一想,顿时大惊,这历史上出名的钟离先生似乎只有一个。难道这厮来历真的这么了不起?应该不会吧?这都是北宋末年了,哪里还会有什么钟离先生。心中稍稍安定了一下,心中却有暗想:说不定世上真有神仙……
“钟离师又没有收我为徒,我只算是挂名弟子而已!”他苦笑道:“不过今天我说这个,却是相公来辞行的,钟离师已经来信责怪我不该贪慕繁华,来到京城的。相公,恕我无礼,在下要先告辞了!”
蔡京很客气的道:“既然钟离先生有召,你就只管去吧。官家面前有我替你分说!”
王老志微微致谢,飘身而去。顿时满座寂然,文飞忍不住道:“这钟离先生是谁?难道真的是钟离权?”
林灵素大笑一声道:“今日欢会已尽兴,多谢蔡相公款待。我就告辞了!师弟,咱们走吧!”说着一拉文飞,穿窗而去。宛如大鸟一样的,消失在月色之下。
徐知常笑道:“我也走了,多谢蔡相公了!”
蔡京客气而送,眼看着人都走了。一直老老实实的不说话的蔡攸再也忍不住了,道:“父亲,就让他这般走了么?”
蔡京心中恼火,自己怎么生了这么一个蠢材,低喝道:“不让他走,又能怎么样?!”
“你不是说要拉拢文飞的么?怎么一句话都没说,就让他走了?”蔡攸气恼的道。
正文 说说李清照的事情
这个问题在我想来,本来就是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大问题。只是太多的书友,本身对于历史,也就是看过几本历史小说,就来半桶水晃荡的问题……
是,北宋的士大夫是很厉害。但要看那是什么时候,要是仁宗神宗的时候,主角这种行为自然是死定了。
但是,现在是北宋末年,宋徽宗时代。新旧两党斗了几十年,已经完成了一个优汰劣胜的过程。凡是有风骨的,有操守的士大夫,几乎不是被整死了,就是已经被流放了。可以说北宋末年的士大夫们,可没有他们前辈那样 的……
李格非是什么人,知道不?苏东坡的弟子,跟着苏东坡一起被打入元祐党籍的人物,这时候只是还没被整死而已。有个毛的势力……亲朋好友,师长那些不是死了,都是流放了。
而赵挺之知道不?历史上李清照嫁给赵明诚以后,还是新婚其间,李格非被打入元祐党籍,李清照很多次去求赵挺之,赵挺之都不肯帮忙的……
赵挺之是蔡京死敌。赵挺之的相位是蔡京推荐的,但是反手赵挺之就把蔡京给卖了,和蔡京为敌……不论什么时候,对待叛徒的手段都比对待敌人要狠辣的多……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知道不?所以蔡京肯定会护着文飞的。更何况主角是童贯推荐的,可以算是童贯的人。这个时候,童贯和蔡京正是盟友,懂不?
看了几本宋代的小说,就以为自己懂宋代的历史。不知道事情会一直发展么?也不想想那是什么时候的事情,那些都是写仁宗神宗时候,士大夫势力最强大的时候,而现在士大夫们早已经分裂,已经是最衰弱的时候了……
算了,没时间多说。(未完待续。。。)
正文 第二十一章 粮商准备罢市
蔡攸忿忿不平:“如果不是父亲你在背后帮忙,他文飞能那么容易砸了周百万的房子,而没有一点事情?还有那王老志,既然是钟离先生的弟子,那就更不能让他走,好歹他来京城这么久,若不是靠着父亲,如何能得官家看重,从而名动京城?如今得了封号,就想拍拍屁股走人哪里有这么容易……”
蔡京终于忍不住叹气:“我蔡家迟早也败在你手里。你这人只有小聪明,可是却无一丝智慧!”
蔡攸眼中闪过愤恨的光芒来,把头压的更低了。蔡京没有注意到蔡攸的表现,只是叹息道:“他走了,便走了吧!天下奇人异士如此之多,只要官家还是天子,能够掌握天子龙气,就不知道有多少奇人异士会蜂拥赶来投靠!我等只要还能受到官家的信任,以后还怕没有高人来投靠么?何必一定要和钟离生这种地仙翻脸?”
说着又叹口气道:“还有那个仙师文飞,若是早二三十年出来,胆敢强抢士大夫家的女子。就算他是法力通天,也都被士大夫们给赶出东京城了,想办法给弄死了。哪里会允许他见到官家?世风日下啊,朝政也……唉!”
蔡攸低头应是,心中却不以为然。心道那个王老志借助我们父子的力量,攀附上了官家。达成了目的,现在就想拍拍屁股走人,哪里有这么轻松的道理。心中已经打定主意,回头就要派出人手,把王老志给斩杀了。也省得其他人笑话……
但是却好奇为什么这么说为父,不由问:“父亲,为何这般说?”
蔡京冷笑道:“若是当年韩琦文彦博诸公,或者司马相公,王相公还在世的时候。哪里能容得下妖道抢掠官宦士大夫家的女子……这是要捅马蜂窝的,天下士大夫都将群起攻之。只是自神宗之后,我们新旧两党党争不断,那些风骨气节的士大夫们,不是被斗死了,就是被流放瘴疠之地去了。如今留在朝中的,大都是些寡廉鲜耻之徒,哪里又有士大夫的风骨了……哼哼!”
蔡攸听的膛目结舌,想要问些什么,却又不敢问。蔡京接着冷笑:“我知道你想问些什么!那李格非是苏轼的弟子,跟着苏轼一起入了元祐党籍,没被整死,却也惶惶然如同丧家之犬。他的那些亲朋好友,同年师长,不是死了,流放了,就是和他断绝了关系。莫看赵挺之和李格非是亲家,但是以赵挺之那无情无义的个性来说,任李格非再倒霉,也不会去拉他一把!”
说着,坐了下来,目光之中闪过一丝凶狠来:“而那赵挺之这个叛徒,居然敢背叛老夫,背后给老夫我捅刀子,老夫一定要让他家破人亡。否则如何消这心头之恨!更何况,若非如此……那满朝文武,还有谁怕老夫……”
当初赵挺之为相,正是蔡京推荐的。却不料,那赵挺之这货厚黑功夫着实了得。一点也不念情分,当了宰相,转脸就和蔡京为敌,搞是蔡京狼狈不堪。莫看两人相见颇为亲热,其实蔡京心中恨这赵挺之恨的入骨。
最后,蔡京长叹一口气道:“老夫也知道我这种宰相,不是国家朝廷之福气。可是那些真正如同范文正公那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贤人君子,个个死的都能用骨头敲鼓了……
老夫这一辈子,大概还能平安富贵渡过。但是到了你们这一代,你年纪大些,还好说。但是你幼弟年纪还小,却就不一定了……所以我x常才多痛他一些。你却偏偏还要吃醋!“
蔡攸心里不以为然,心道如今我大宋还 是盛世,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吐蕃和西夏三番五次败在我大宋手下,已经不足为患。就是那大辽,和我大宋也已经百年不懂刀兵,这天下哪里会这么容易乱的?这老家伙以为他自己是何曾不成?当真好笑!
何曾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宰相,在那晋朝开国不久的时候就曾经预言过:“国家刚刚创业,应该朝气蓬勃,才是正理。可是我每次参加御前会议或者御前宴会,从来没有听到谈过一句跟国家有关的话,只是谈些日常琐事,这不是好现象,你们或许可以幸免,孙儿辈恐怕逃不脱灾难。”不久之后西晋就遇到八王之乱,朝廷崩溃,五胡乱华,晋王朝被逼到江南偏安一隅。
蔡京就算是再厉害,也想不到自己儿子心里到底在打什么算盘。压根就没有把他的金玉良言给听进心里去。他只是摇头叹气道:“可惜啊,这位荡魔辅道先生一出马就是这么大的动静,降服三十六部羌族。他这般格局已经太大,非是我等可以收服了为己用的了!我等只是借机会结好他而已,安能说得上收服?你也多多用脑子想想,我私下里帮了他。便是不说,难道时间久了,他会不知道么?”
蔡攸不服气:“这次他得罪了粮商行会,莫看他现在风光,那些粮商们可不是那么好说话的。我已经听说了,那些粮商们已经准备了罢市……”
蔡京顿时大惊失色:“粮商罢市?你怎么不早说……竖子不足与谋,一天到晚,除了一点诡计,就不能多用用脑子吗?”
蔡攸不以为然:“那文飞遇到这种麻烦,不来求救我父子,哪里能渡过这一劫。正是要借机这机会压服收服他!到时候利用他来对付赵挺之那个小人,哪里能提早说了?”
蔡京气的发抖,口中骂道:“蠢材,蠢材!这种人当以恩义结之,你这般做蠢,只是多竖敌人罢了。荡魔辅道先生若是变不出粮食,你就是提早告诉他一声,难道他一夜之间,就能变出粮食来了?若是他能变出粮食来,你现在给他说了,不是更能接好于人。偏偏你这种人,自作聪明,我怎么会有你怎么蠢的儿子……”
蔡京这般说,自然是不相信文飞能变出粮食来了。心道那文飞再怎么神通广大,能弄来几百斤上千斤粮食就了不起了。东京城之中人口百万,每天人吃马嚼的,这么多粮食,便是神仙也没有办法……
正文 第二十二章 兄弟夜话
文飞被林灵素拉走,只是几步就到了文飞的府邸之中。文飞问道:“师兄,你怎么也来东京城了?”
初见林灵素的时候文飞甚至吓了一跳,见他鬓角隐隐的居然有着一些花白的痕迹。文飞上次见到林灵素的时候,还没有出现这种情况,不过短短的几个月不见而已。
要知道林灵素这时候也不过三四十岁,正当壮年,何况又是修道之人。怎么可能一下子就老了这么多?伍子胥过韶关,一夜白头。那就是忧思太过,损伤了精神。显然上次文飞否定了林灵素的传教方士,对他打击当真很大!
不过那时候在蔡京府上,到时候不好问,这时候就听到林灵素长笑一声,似乎心情不错的样子:“师弟,你现在是越发的风生水起了。连天子都用这么大的排场迎接,却是我道门的荣幸啊!”
文飞嘿嘿一笑,想谦虚两句,林灵素已经道:“我这些日 子已经想好了,光大我道还得靠师弟你。有师弟你的本事,再加上我从旁边协助,定能建一番大事业!”
文飞也被说的热血倍看,林灵素这人说的大事业肯定不是别的,当然就是建立教派,称宗道祖。这种事情对于文飞的吸引力自然是要大多了。想到千载以下,那些修道者还要口口声声提到“文飞祖师”那种感觉就让文飞兴奋之极。
不过文飞想到一事,心里就有些发虚,问道:“师兄,那王老志说是钟离权的徒弟到底是真是假?”文飞有些惶惶不安。
如果说陈泥丸师徒,是南宗四祖五祖,那么钟离权吕洞宾才是真正的内丹派创建的祖师。但是钟离权的事迹就好像道门其他高人的事迹一般,真假难辨,传到后世,就是八仙之一了。是汉代大将云云。文飞虽然信道,这些话却是不会信的。
无他,便是修成地仙,住世也不过三四百年,二三百年而已。哪里可能从汉代活到北宋末年?这么久都还没有得到成仙,那么早就在俗世沉沦了。
文飞把话一问,林灵素笑道:“那些村夫野语,你也相信?钟离权为。五代时京兆咸阳人,又有一说为燕台人。人称“汉钟离”,是据杜子美“近闻韦氏妹,远在汉钟离”的诗句。汉,乃五代时的“后汉”而言。哪里是秦汉的汉了?”
文飞听了也是一惊,五代十国的后汉还是被郭威所灭,那郭威是周世宗柴荣的叔叔,因为儿子都死光了才传位给了柴荣。而那时候赵匡胤只是柴荣手下一个将领而已,换言之,当时北宋都还没有建立。北宋立国现在都已经有了一百四五十年的时间了,那么这个钟离权也已经活了这么久的时间?想到这里,文飞就有点心惊啊。
林灵素也道:“钟离权乃当今出名的地仙,他的事情,陈泥丸应该更清楚一些。我师兄弟要成就大事,没有帮手可不行。我准备去找王文卿和陈泥丸来,共成大事!”
文飞想起不论是现代,还是这北宋,都能看到和尚们辛苦传教的身影。
这里说的不是那些高僧大德,而是很多普通和尚。普通寺庙,都有经常性的传教方式,或者慈善方式。施舍斋饭之类的事情,甚至在深山绝壁之中,开凿佛像等事。尤其到了现代,和尚们与时俱进,很多寺庙甚至推出了自己的微信号。参与救灾慈善,祈福法会……而道士们呢?却什么都没干,起码没有任何宣传……
到了北宋,在洛阳呆了几天,文飞就看到很多和尚们开的粥棚,救济那些冬天吃不上饭的百姓,还有收留被大雪压垮房子无处容身的灾民……而始终没有见到道士们在干些什么。
或者,这也不单单只是道士本身的问题。人家佛门有人有钱,财大气粗,什么都干的起。天下丛林都有着完善的规矩,可是道士们就一盘散沙了,真正有组织的还算要等到全真教兴起,模仿佛教才立下的道观丛林的规矩。而现在,全真教还没有影子。搞不好王重阳还在穿开裆裤……这从组织上,就差的人家八条街远了……
想来想去,道门似乎就没有一点胜过佛门的地方。
想想清代李渔写过一付对联,文飞犹自记得,印象颇深:“天下名山僧占多,也该留一二奇峰栖吾道友;世间好语佛说尽,谁识得五千妙论出我先师。”虽然也是为道士们打抱不平,可是也能看出道士们的惨况了!
不过这时候正是大有为之时,正是那些道士不求上进。所以文飞才有把握,建成一个超级大的新兴教派,甚至能统一整个道教也说不定。到时候,不仅能跟佛门一争短长,而且还没有了那个带路党的全真教出现,岂不是大大的好事?
林灵素冷笑道:“那些和尚,嘴里说着慈悲,背地里尽是一些男盗女娼。说什么无尽藏,长生库,救济群生,其实还不都是高利贷。整个东京城,最大的高利贷就是大相国寺了!而且还有好多寺庙,每个月,都有高僧圆寂,搞什么法会,让信徒拼命捐钱。其实哪里有那么多的高僧圆寂了,都是找来的乞丐,用药麻醉了,放在火里活活烧死!”(这种事情,在古代的笔记小说里面记载很多,尤其是宋代时候!)
“师弟传教手段世间无可比拟,又得天子信重。自古传道不依人主,宛如缘木求鱼。只要再做几件大事情出来,当是我道门大兴之机。师弟何不在这东京城之中开几场法会,宣传我大道!”
两人商议定了,由文飞来传教。林灵素却去邀请帮手,不觉就谈了半夜。文飞刚刚入睡,魂魄就不知不觉的到了阴世。他还以为自家正在做梦,来到了一片巨大的宫殿之中,看起来比赵佶的皇宫都要雄伟华丽的多。
而他自己正坐在一座桌案之后,只见无数恶鬼被绳子捆了丢在前庭,大殿之中更见到无数鬼吏阴差来来往往,桌案之上公文案牍堆积如山……
正文 第二十三章 阴司审案
“恭迎神君归位!”也就在这时候,那些鬼差似乎都已经感应到了什么,齐齐向文飞行礼。
文飞看看自身,居然又变成了鬼帝法相的模样,身穿冕袍。再看看周围的环境,似乎有些眼熟。忽然就生起一种明悟来。
这里是洛阳城之中的大尊庙,在阴世的投影,却要比阳世的建筑辉煌的多,便是能在阳世有一间破草房供奉,在阴世之中就能投影出一座大庙来。
何况那洛阳城的大尊庙,原本是城隍庙,现在被文飞霸占了。再加上那位邓留守的扩建,现在已经取得朝廷的召旨,可以升格为道宫了。自然的在阴世之中,更是投影出一大片的庞大的宫殿来。尽数被白色的光芒给笼罩着。占据了整个阴司城池的中间。
城隍本来就是城池的保护神,一地不可无城隍,就好像一个城市不能没有官员管理一样。因此,那城隍被文飞打杀了,这城隍的责任,就全移到了文飞头上。
只见那大尊庙的雪白神光之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居然缠绕了一层黑气。那些黑气丝丝缕缕的从四面八方飘来,居然有越来越多的架势。
文飞顿时吃了一惊,这黑气一看就知道不是什么好路数,压在白光之上,不时的幻化出种种魔头鬼脸来,狰狞可怖。
这时候文飞才明白,自己杀了那城隍算是把自己给套住了,没奈何,每天夜里只能神游来到这阴司之中处理公务。
这些黑气都是怨气,鬼帝法相虽然分神而出,但是神智太低,根本没办法处理政务。整个洛阳城数十万的人口,每天都不知道有几百人生死,这些都需要文飞过问。
宋代是历史上神系转折的关键时刻。这时候,关于后世那种天庭地狱的体系都还没有建立。每地的城隍,就算是一方诸侯了,上面也都没有人管着。那自然的权力大了,责任就大,一地的阴司管理,就压在了文飞的头上。
文飞开始还觉得奇怪,但是到了大尊庙之中,顿时倒吸一口凉气。都还没有等文飞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事情,就见到一群阴差鬼吏,见到文飞大礼参拜:“恭迎神君回府!”
这一段时间以来,政事都没有处理。根本都不知道积累了多少怨气!虽然不知道具体会有什么后果。却也知道会惹出大乱子来!
难怪说仙人逍遥,神灵劳顿。后世道人都讲究驱神御鬼,做一个逍遥神仙,没有谁肯有神职的。原来如此……
文飞心中一边吐糟,一边在那公文上画押。倒不是文飞想这么勤快,也不是文飞有那么样的权力,实在是头顶上的黑气越积越多。这些都是被关押系狱的阴魂怨气冲霄所至,不赶紧把这些累积的案子都给解决掉,要不然就算是用屁股来想,文飞他自己讨不了好!
好在这些积压的公务,其实都颇为简单,文飞只需要在下面画上一笔表示同意,然后再盖上鬼帝玉印而已。无非都是新死鬼魂报道,该打入鬼狱的打入鬼狱,该放任的随其自去。
每当文飞披好一份儿,身边就有鬼差,将之取走。不一刻阴司上空累积的怨气就减少一分。
披了百八十份儿,文飞这才发现居然连一份儿转世投胎的都没有。不由有些惊讶,问身边侍立的鬼差道:“怎么连一个投胎转世的都没有?”
那鬼差赔笑道:“大尊不知,投胎转世是何等大的福德,才有机会。几万人鬼魂有一个能投胎转世的就已经不错了!就算能有福气在咱们这阴世城池之中居住,得到神君神力庇护的鬼魂都不多……”
文飞一想也是,投胎转世原本就不是普通人料想的那么简单。或者自己积德,或者是僧道超渡,才有机会享受这种待遇。
“是了,是了!”那鬼差猛然想起一事:“前些日子,就有一个阴鬼持着大尊的法箓。只是大尊没有归位,都被积压起来了。小人马上去找他过来!”
文飞赞赏的点点头,看来这鬼差倒也激灵的很。心中却也纳闷,自己这经箓紫霄炎天经箓也不过授出去几天。也才就授予几个人,怎么就这么快有人死了?
好在马上那鬼差就把那阴鬼给带了上来,果然那阴魂是一个颤巍巍的老头子,七老八十了,便是成了鬼魂,身躯也是极淡。这种正常寿终正寝的人,很少有机会成为鬼魂的,毕竟在老死的过程之中,三魂七魄都开始慢慢离体。等到真正断气的时候,那些三魂七魄早就不知道跑哪儿去了。
好在这老头身上有着文飞的经箓,化为一道淡淡的白光,护住其周身上下,才保的他还能残存一丝魂魄来。
老头见到文飞,露出一丝狂喜之色来:“原来是仙师,原来这城隍之神就是仙师。仙师啊,我可是你座下虔诚善信王大富啊,仙师……”
听这么一嚷嚷,文飞想起来了。这也还是自己在洛阳时候,刚刚和林灵素打杀了原本城隍,占据城隍宝座之后。恰好这王大富居然出了一千万钱,求得文飞符箓。文飞正想试试自己占据阴司之后,到底授发的符箓有没有作用。便授了第一张的紫霄炎天经箓。却想不到这么快,这老头就死了。想来也是这老头自己知道自己要死了,所以才那么大方化大价钱买经箓。
“唔,”文飞淡淡应了一声:“把这王……大富的生死簿拿出来看来!”
那鬼差手脚利索的找出一份儿文卷,双手呈上。文飞接过来,随便看了两眼。见这老头,一辈子也没有做过什么好事,简直是那种标准的土豪劣绅的德性。临老要死了,还娶了一个十六岁的第十七房小妾。而且用的手段似乎也不怎么光彩……
文飞虽然不算什么好人,但是看了这卷宗也有些义愤填膺。这道理很 简单,现实之中一个坏的脚底流脓的家伙,也不妨碍他看电影电视的时候痛恨那些反派角色……
正文 第二十四章 粮商真的罢市了
何况天理昭彰,文飞看看头顶上那些怨气……正要说话。那鬼差很激灵的道:“大尊不可!俗话说,千金市马骨。这是大尊在阳世之中发放的第一道法箓,无论如何也得庇护于他,而且还要厚待于他才是!”
文飞一听,大有道理。这东西不难理解,就好像后世一个品牌创业之际,自然的十分注重口碑。文飞刚刚授予的经箓,转眼就把这王大富给严办了,阴阳虽然相隔,但是却也有着沟通。文飞这仙师的信誉可就扫地了,日后再没有善信肯皈依。这事情却不能这么办!
但是想想文飞就又有一种吞苍蝇的感觉,总觉的还要厚待这老头,让他心里不爽。心中暗恨,自己日后一定严格控制紫霄炎天经箓,便是给再多的钱也不卖了。
“大尊无需如此!”这个鬼差,继续当着狗头军师,给文飞出主意:“经箓护其阴世,却不护阳世。天理昭彰,善恶有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好!”文飞重重一巴掌拍在那鬼差肩膀上,正要说干的不错,我看好你!
却见那鬼差露出一个错愕的神色,好像凝固一般的僵在脸上,整个人身上忽然冒出一团雪白色的火焰,将之烧为飞灰。
“我靠……,搞什么搞……”文飞傻眼了半天,往殿下望去。却见目光所及之处,所有的鬼差都露出害怕的神色,低下头去。原本还在心中暗骂刚才的那鬼差太会拍马屁,心中还嫉妒的,这会儿全都变成了庆幸,一个个心中只是道:“看来这位大尊喜怒无常。我等还是要敬而远之为上!”
只留下文飞一个人,摊手想解释两句,说我不是故意的。没有想到自己化身为鬼帝大尊,身上神光如此厉害,轻轻一个接触。就把一个鬼差给烧成了飞灰……
只是看着下面那些鬼差们战战兢兢地样子,好像大冬天的鹌鹑一样发抖。忽然之间也就意兴阑珊了。懒得再多解释什么,只是喝道:“带这位王大富去转世投胎,记得去找一个富贵人家!”
大尊已经下了命令,那些鬼差虽然害怕,但还是上来两个。硬着头皮领命。接过文飞生死簿,却见文飞在王大富的生死簿上改了几笔:“转生大富之家,家道败落,穷困潦倒而死……”
高高兴兴的王大富根本不知道文飞在生死簿上写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