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情报有误,误了李大人的大事,别怪我没有提醒你,李大人可饶不了你。”一个三十多岁,紫膛脸的汉子道。
这名紫膛脸的汉子名叫周盛传,正是死去的周盛波弟弟,周家六兄弟,分别为盛余、盛选、盛华、盛波、盛传、盛春,自组建团练,因屡与太平军交战,前面三人都已战死,如今周盛波又下落不明,多半已遭不测,为保大清,周家可谓是流尽鲜血。
“周大人放下,小人连续观察了十余天,亲自点过短毛人头,除了民夫外,短毛正规军绝不会超过一百五十人。”那名叫马猴子的人道。
马猴子正是这家客栈的老板,姓马,大名马侯军,只是因为做事霸道,被人私下叫成马猴子,其实长得非但不象猴子,反而象是一头河马。
马家不但有客栈,还有当铺、货栈,数百亩良田,在夹河镇也是一个头面人物,只是他不是本地人,虽然有钱,还是受到当地人隐隐排斥。
汉军的到来,他的利益虽然没有怎么受损,不过心中却有许多失落,在夹河镇这个地方,他马猴子怎么也算一个人物,本以为汉军会拉笼他,没想到汉军对他并不理会,这使得马侯军对汉军生恨起来,主动成为清军探子,与李鸿章的团练取得联系。
这些天,李鸿章一直在寻找汉军的漏洞,得到马侯军的通报,马上派周盛传过来确认。
“好,若是你提供的情报为真,大军杀过来后,李大人肯定会论功行赏。”周盛传拍了拍马侯军的肩膀道。
马侯军骨头顿时轻了二两,他道:“周大人,小人也不需要太大封赏,只是希望能成为夹河镇镇长就亦愿已足。”
周盛传心中不由鄙夷万分,此人冒着巨大的风险拐弯抹角才联系到自己,没想到只是想成为一个镇长,他脸上却露出笑容:“放心,只要大军过来,你就是镇长。”
“多谢大人。”马侯军脸上顿时笑得象花儿一般,成为夹河镇镇长,让那些以前看不起自己的镇民们全部听众自己的命令,这几乎成为马侯军的一个执念,他迫不及等的问道:“大人,不知大军什么时候打过来?”
周盛传眼睛一瞪:“这不是你该关心的事。”
“是,小人多嘴了。”
“好了,本官要走了,你在时刻留意短毛的情况,把所有情况都记下来,大军来之前还会派人过来与你联系。”
“是,小人记下了。”
周盛传没有再理会马侯军,他整了整自己的帽子,确信不会被人看出有异,才走出客栈大门。
街上人来人往,多了许多外地口音,这些外地口音无疑都是随军的汉军民夫,汉军民夫虽然也有军纪,不过在没有货物搬运时却十分宽松,可以轮流上街,才二千多人的镇子,一下多了数百民夫,街上显得十分热闹,周盛传走在其中并不显得扎眼。
本来此时周盛传已经可以离去,不过看到街上如此情景,却让他心中一动,慢慢向镇中祠堂方向靠近,镇中祠堂正是汉军兵站的大本营,这里存放着所有没来得及运往前线的军需品,也是汉军戒备最为森严之地。
这次袭击汉军,除了对汉军打击外,这里的军需品无疑是清军最为需要之物,马侯军虽然搞清汉军的人数,只是这些军需品里到底有什么东西却不清楚,周盛传很想能确认一下。
不过他刚刚接近祠堂百步远的距离就不得不明智退出,因为这里汉军戒备森严,即使是民夫也要凭号牌出入,几名守卫的汉军目光已经向他盯来,将周盛传吓出一身冷汗,他装作忘了东西的模样,拍了拍脑袋才转身离去,总算没有引起守军怀疑。
天黑之后,周盛传已经到达李鸿军大军的驻地,这里离夹河镇不过三十余里,处于一个村落中,清军将村民控制后,在这里驻扎已经数天。
汉军一路推行,虽然沿途清军纷纷投降,只是仅仅控制城池和一些重要点,对绝大多数村庄还没有来得及接收,一个村庄不要说几天不与外人来往,就是半个月恐怕也不会察觉,李鸿章正是利用了这一点才潜伏下来。
……………………
感谢路过、奈何桥、汉国姓liu打赏!。。
第二卷 复兴之始 第一百一十二节 旧时代
周盛传连忙加快脚步走了进去,果然,一进屋就看到李鸿章正来回踱着脚步,看到周盛传,脚步马上停下来,问道:“薪如,怎么样,那位姓马的号伸的情报当真可靠?…”“大人,卑职已经杏探过了,兵力差不多,只是弄不清兵站里到底有什么物资?”。“那就好,不管兵站里有什么,本官已经决定,晚上就端掉它。…”“晚上?…”周盛传和张树姗两人都愣了一下,张树珊问道:“大人,会不会太急了,明晚再出动也不迟啊。”。周盛传也道:“是啊,大人,现在已经天黑,是不是再等一晚?…”“不用等了,就晚上,夜长梦多,传令下去,全军准备,半个时辰后出发……”李鸿章斩钉截铁的命令道。从庐州出来已经十多天,只是他一直没有找到好的下手点,目前庐州城已经守了十几天,超过以前清军绝大多数城池的守城记录,他担心再等下去庐州就要破了“大人回来了。”周盛传刚回村庄,就有许多团丁和军官向他打着招呼,李鸿章训练的这支团练,其骨干正是以周、张两家以前团丁组成,后来准军中赫赫有名的树之营、盛字营就是分由张树声、周盛波两人统领,这两人虽然已经死在汉军枪下,两家势力并没有损失。周盛传只是稍稍点头,继续向村中走去,李鸿章的指挥所设在原本村长家中”等他到外围时,只见张树珊正好走出来,看到他时,急忙道:“周将军,快,大人已经等急了。”
见主帅下定了决心,张树珊与周盛传两人不再相劝,自有传令兵将李鸿章的命令传下,原本平静的村庄顿时热闹起来。“大人,这此村民怎么处理?。”周盛传突然问道。李鸿章脸上闪过一丝犹豫,周盛传阴阴的道:“大人,我们身处贼境,稍不谨慎就有可能带来危险,不如全部处理了为好。”。张树珊有点不忍,道:“大人,这些百姓只是暂陷贼手,不曾从贼,只需留下一小部人马暂时监视即可。”“海柯将军”我军军力宝贵,哪有人手留下来,何况就算如此”一旦放过这些百姓,日后我军虚实岂不尽为短毛所知。”“好了,薪如,此事就由你处理吧”李鸿章终于作出决定。“是,末将遵令”周盛传回了一声,转身下去,不久,村中传来一片惨叫声,血腥味弥谩了整个村庄。半个时辰后,二千多清军已经聚集了起来,打着火把离开了这座小村,随着这些清军的离去,整个村中死寂一片。
村中祠堂上香处的桌子下方,一块石板突然之间动了动,接着石板向旁边移开”一名十六七岁的少年从下面爬了上来,等他看到祠堂中情景时,顿时呆立当场。原本祭祀祖先的场所,此时已经成为一个修罗地狱”到处是横七竖八的尸休,这些尸休全是他原本所熟悉的村民”男女老少皆在。这名少年正是本村村长的儿子,自从清军过来将村中所有男女老少都赶到祠堂,村长就感觉到不妙,他把儿子藏到祠堂里的唯一一个可以藏人的地下室,进之前,村长一直交待自己儿子,不管发生什么事,绝不自己推开上面石板,除非到了要饿死的地步。
少年一直遵从父亲的话,躲在下面不敢出来,只是刚才他听到的声音实在太吓人,而且还有红色的东西流到地下室中,等到外面没有动静后,少年再也忍耐不住,将石板推开跑了出来,知道却看到这样一幅场景。“爹、娘、姐姐、妹妹少年看到亲人尸休时,终于哇的一声,撕心裂肺的哭了起来。已是深夜,夹河镇笼罩在一片黑暗之中,只有沿河和祠堂里还挂着一盏盏媒气灯,将河岸和道路照得亮如白昼。媒气灯是汉军从英国人手中引进,英国人使用媒气灯已经有四十多年的历史,只是在室内使用有气休泄漏和失火危险,因此一般用在室外当成路灯使用。
李鸿章带着二千清兵已经来到离夹河镇的外围,看到这一盏盏媒气灯,整个队伍只得停了下来,静待命令。“大人,不用管了,横竖短毛不过一百余人,直接冲过去吧……”张树珊建议道。李鸿章本来想以最小的代价拿下,如果汉军发现守不住时,一旦将兵站中的物资一把火烧了那就太可惜了,只是这些媒气灯显然挫败了他想偷袭的想法。“海柯,尽量靠近,短毛若是发现,马上冲锋。”。树珊挥了挥手,带着他手下营队向前摸去,他这支营共有四百人,全部是由张氏子弟构成,可以说是血浓于水,多次与太平军的作战,更是将这支营队猝炼成一个整休一般。
“什么人?”当张树珊人的刚刚靠近媒气灯下,已经被汉军的哨兵发现,大喝起来。“冲!”张树珊不再迟疑,率先从黑暗中冲了出来,数百人紧跟其后,如同潮水一般向前涌去。“砰!“枪声响了起来,跟在张树珊身边的一名团练胸前马上被鲜血染红,一声不吭的裁倒在地,若是稍偏一点,这一枪无疑就击在张树珊身上,只是他看也不看,数步冲到那名开枪汉军身边,手中大刀的撩起,那名汉军的头颅已经飞向半空。枪声无疑是信号,更多的汉军反应过来,对着街道开枪,子弹唆唆横飞,将跑步的清军一个个击倒,只是这此清军仿佛毫无所觉一般,只是向前猛冲,几名来不及退后的汉军被清军追上去,一瞬间就被砍成肉段。
“退!退回祠堂防守。”外围负责警戒的汉军排长沈为马上作出判断,在他的命令下,汉军迅速撤退。张树珊也不得不佩服汉军反应迅速,他的手猛一挥:“开火。”清军火枪顿时也响了起来,张树珊的营头配备了一百二十杆火枪,这些火枪有点杂乱,洋枪、抬枪、小枪五花八门,不过还是以洋枪为主,共总有七十多支。虽然张树珊的洋枪也比不上汉军手中持的后膛枪,不过如此近的距离对射,双方又无遮无拦,还是给汉军造成了伤亡,汉军不得不加快脚步退走,以期拉开与清军距离,发挥自己枪支的长处。不过自始自终清军都咬得很紧,两方的距离始终没有拉开,等到汉军退回祠堂时,外围一排兵力已经损失近半。
汉军退回祠堂后,清军还想追击时,祠堂里的汉军也开始了反击,子弹泼水般射了过来,一下就射倒了十几名清军。“二哥,不行,这样硬冲损失太大了。”张树屏大喊道,从河边冲到祠堂这段路程,至少有三十多名兵丁倒在路上,对只有四百人的营头来说损失已经不少,眼下一冲又倒下十几人,加起来损失快五十人。张树屏的话顿时让张树珊意识一清,他挥了挥手,清军顿时退入黑暗中,汉军看不到清军人影,停止了射击,双方进入了短暂的平静。“将军,你看,这是缴获的短毛枪支。”一名团丁兴冲冲的将一支后膛枪拿到了张树珊身边。张树珊接过,忍不住用手抚摸数下,赞道:“好枪啊,我们缴获了多少支。”
“回将军,有十五支,完好的只有七支,八支被刀砍坏了。”“可惜。”张树珊叹了一下,道:“马上分发下去。”一耽搁时间,李鸿章,周盛传等人也来到了祠堂前,周盛传等人看到张树珊手下拿着的枪支,一个个大为羡慕,只是这枪支是张树珊缴获的,他们也不好讨要,一想到兵站可能有数百上千杆这种枪支,一个个眼热起来。李鸿章自然不会关心几杆枪支,他向张树珊问道:“海柯,怎么样?”“回大人,短毛凶悍,我军出其不意,依然伤亡了五十余人,短毛不过伤亡区区十余人。”听到这个伤亡比,李鸿章不由皱眉,只是马上又舒展开,他的兵力是短毛近二十倍,又有什么可担心的,只有不计伤亡发起进攻,区区百余名短毛肯定可以拿下,说不定现在祠堂内的短毛已经惊慌失措。
16楼
刚刚遵遇到进攻时,汉军确实有过短暂的惊慌,只是马上镇定下来,他们虽然人不多,只是祠堂的面积不大,又是石头搭建,不管来了多少敌军,要想马上攻下绝非易事,只要守上一段时间,援军自然会来到。杜融甫脸色如常,站在几张桌子搭起来的垒台上,用望远镜对外观看,只是敌人隐在黑暗中,实在无法观察到多少人。“给师部发报,就说兵站遭到大股敌军袭击,目前人员不详。”河镇兵站作为进攻庐州大军的一个重要补给点,自然有无线电,这也是杜融甫如此镇定的原因,李鸿章以为屠了原本驻扎地所在村子,至少可以保住几天的秘密,哪知道汉军竟然会千里传音,他如果偷袭的一般城池还好,偷袭兵站绝对会第一时间就被汉军总部知晓。。。
第二卷 复兴之始 第一百一十三节 阴恨
庐州前线,周秀英被女兵唤醒,她接过电报一看,吃了一惊,清军不知道兵站有什么东西,周秀英自然知道的一清二楚。兵站里不但有前线将士需要的寒衣、冬鞋、军粮、更重要的还有二千支步龘枪,数十万发子弹,数万颗手雷,数千颗炮弹等,真要被清军夺走,清军实力会得到一个飞速增长。
“离夹河镇兵站最近的军队在哪里?”周秀英问道。
“回师座,是含山县,不过含山县只有二排兵力和一百余名警龘察。”参谋祝幼莲回道,祝幼莲同样是一名女子,是师部唯一的女参谋,不过因为周秀英是女子的缘故,第七师除了参谋有女子外,其军官也有不少女子。
自汉军渡江以来,前线每天传来的都是捷报,无论是前线还是后方,对清军都已经轻视到极点,谁也没有想到,清军竟然有胆量越过前线百里对汉军后方兵站袭击,各个县城自然也没有留大多力量防守。
听到祝幼莲回答,周秀英整个眉头都紧皱起来,二个排加一百余名警龘察,显然不能指望派出人救援,否则万一鞋子来一个调虎离山,县城就会轻易陷落。
“我们离兵站有多远?”
“一百二十余里。”
“发报,让夹河兵站支持十二小时,十二小时兵援军将会到达。”周秀英马上作出决定。
名参谋应道,匆匆向电报室走去。
“师座,十二小时会不会太晚了,夹河兵站可只有一百多人驻守?”祝幼莲提醒道。
“祝参谋,难道还有更快的办法吗?”
“哼,只要水师出动,最多八小时就能赶到。”
周秀英沉默下来,她刚才何尝没有想到水师,水师的距离虽然更远,可是以铁甲舰每小时最快可以达到十八节的速度,换成里就是六十六里,两条腿无何如何也无法和水师比速度。
只有一旦牵涉到水师,那就不是第七师自己的事了,不但会惊动北伐军总部,而且还会牵动汉王,这在周秀英看来,无疑会是自己第七师的污点。
祝幼莲看到周秀英犹豫的面容,马上知道了其中原因,肯定是因为面子问题,她提醒道:“师座,军情紧急,救兵如救火,援兵早一刻到达,夹河兵站就早一刻安全。”
“好吧,给总指挥和汉王府同时发报,请求水师支援。”
“是。”
嘀嘀答答的电报声,瞬间将情报传输出去,一时之间,空中电报往来频繁,听到兵站被偷袭,王韶也不得不从郁紫衣香软的被窝里爬了起来,在王韶亲自命令下,四艘河级铁甲舰装着两个连的军队,连夜出发。
虽然由于是夜晚铁甲舰无法以最高速度行驶,可是铁甲舰两侧挂上媒气灯,可以照很远的距离,保持十节的速度还是可行,还差四个小时左右就会天亮,一旦天亮,铁甲舰以十八节的最快速度前进,最多还有二小时就可以到达。
下令铁甲舰增援后,王韶打了一个哈欠,重新去睡觉,他并不是对兵站被袭不重视,只是该做的已经做了,没必要再守着,何况他相信自己的军队必定会顶住六个小时以上。
果然,收到坚守六个小时后的来电,杜融甫心中大定:“弟兄们,师部来电,我们只需守六个小时,援军就会达到。”
因为不知敌人人数,原本有点忐忑不安的士兵马上镇定下来,不管敌人来了多少,六个小时就想攻破祠堂,绝无可能,汉军大声欢呼起来:“万岁!大汉万岁!”
听到祠堂里传出的欢呼声,李鸿章、张衬珊、周盛传等人面面相觑,他们不明白这些短毛被自己包围了为何还会有心思欢呼?想不明白之后,干脆不去想。
因为偷袭没有成功,汉军已经退入祠堂,祠堂的围墙虽然不高,只是也不可能跳过去,必须准备好各种工具,清军并没有马上进攻,在李鸿章的命令下,将镇上居民和民夫全部驱赶出来,开始为清军制造各种梯子作为登墙工具。
祠堂太过狭小,汉军的随军民夫并没有住在祠堂,清军一来,这些人也全部成为清军俘虏,对于清军的命令,无论是民夫还是镇民都很不乐意,只是在火枪和大刀监视下,他们不敢违抗,二个小时后,清军已经准备好了足够的梯子,李鸿章这才下令:“进攻!”
“砰!砰!砰!”
激烈的枪声响起,清军先打掉了外面挂着的那些煤气灯,然后借着月色扛着新做好的梯子前进。
“砰!”
趴在围墙上的汉军开始激烈射击,只是没有煤气灯的照亮,汉军只能模模糊糊看到清军身影,射击精度大为降低,虽然不时有清军倒地,还是很快就被清军模到了围墙下。
“手雷,投!”杜融冉大声命令道。
上百枚黑呼呼的手雷从围墙上甩了下来,清军只看到拳头大的黑点从空中落下,还没有明白是什么,手雷的爆炸声接连响起,将下面的清军炸得死伤惨重。
“大炮。”一名清军恐惧的喊了起来,转身就逃,其余还活着的清军也急忙丢下梯子逃走,清军第一波进攻宣告瓦解。
激烈的爆炸声让后面的清军将领都吓了一跳,各人虽然知道这些爆炸的东西不是大炮,可是比起大炮的威力也不差,尤其是这么近的距离使用,更是比大炮还厉害。
“进攻,再进攻!”看到自己的部下逃回,周盛传大感脸上无光,重新组织起来,又进行了下一波的进攻。
清军的火枪兵也疯狂的向祠堂方向射击,不管能不能打到人,起码能给自己人壮胆和干扰到短毛。
“叶数的子弹打在祠堂墙上,对汉军果然起到极大影响,汉军伤亡也开始出现,汉军吃亏在晚上,发挥不出后膛枪的优势,论火力来,竟然还是清军更猛。
好在汉军有手雷这个利器,每当清军逼近围墙下,大片大片的手雷甩下去,清军马上被炸得哭爹喊娘的撤退。
连续攻了五六次都是如此,气得周盛传差点要把逃回来的部下全部斩了,在其余人苦苦相劝之下才作罢。
经过这么多次进攻,天色开始发白,天空也越来越明亮,黑夜终于要过去了。
汉军都长松了一口气,只要天亮,汉军就可以凭借先进的步龘枪重新占据上风,而且再有差不多二个小时左右援兵就会到达,所有人都信心百倍。
趁着清军又!次暂停了进攻,杜融甫道:“沈为,察看一下,有多少兄弟牺牲?”
为应道,不一会儿返回来,脸上神情有点黯然:“回副连长,牺牲了四十二个兄弟,我们还有七十八人。”
牺牲最严重的正是沈为所带的那个排,全排三十六人,刚开始就死了十五人,激战时又死了七人,目前只刺十四人,近半负伤,可以说彻底打残。
杜融甫也是一阵难过,四十二人,已经过了三分之一人数,这些人和他朝夕相处多日,大部分人都可以直接叫出名字,如今却变成了一具具冰冷的尸体,顿时将他可以成功守住兵站的喜悦冲淡了不少。恨恨的道:“这些鞋子不知是哪钻出来的,等援军来到后,定要会部将其歼灭,为死去的弟兄报仇。”
沈为不言语,只是双眼恨恨的盯着外面,心中想法显然和杜融甫差不多。
远处朝霞如同最好的景缎一般,发出灿烂的光芒,天色终于大亮,双方的视线变得清晰起来,祠堂四周密密麻麻躺着清军的尸首,粗粗一数,至少有数百具之多,这些人绝大部分死于汉军手雷之下。
“砰!”
这次是汉军先开枪,天色亮了之后,发现清军正在自己射程之内,汉军哪还会客气,拼命射击起来。
“啊。”
“我中弹了。”
“快跑啊。”
汉军的突然射击,让清军一时之间大乱起来,李鸿章、周盛传等人也不例外,他们被自己的亲兵护着,足足跑了数百米远才停下来。
虽然德雷泽步龘枪的射程高达千米,只是超过四百米,除非神枪手,大部分人都不可能射准,只是从百米到二三百米这段距离,逃跑的清军无疑都是汉军最好的靶子,这一番射击,足足有一百多名清军被杀,而汉军却无一伤亡,等到所有清军都退到安全距离后,回头望着路上倒毙的尸体,无论是将领还是士兵,心中都涌起一股寒意。
短毛隔着这么远都能射中,下面的进攻怎么进行?若是再硬冲,恐怕不等到祠堂下,进攻的人就死光了。
“大人,可以如此……。”周盛传俏声的在李鸿章耳边道。
李鸿章脸上涌过一丝复杂的神色,点了点、头。
“痛快。”
“这下鞋子可吃到了苦头。”
祠堂内的汉军大声欢笑起来,狠狠的出了昨晚一口闷气。
“副连长,不好,鞋子好象要耍花样?”一名汉军惊叫起来。
杜融甫连忙将外看去,只见清军押着数百民夫来到前线,这些清军躲在民夫身后,正缓缓向祠堂方向逼近。。。
第二卷 复兴之始 第一百一十四节 危急
杜融甫的脸一下变白起来,驱民攻城,这是鞑子惯用的伎俩,从蒙古人到满人无不如此,只是满人享国已经二百年,为了不被言论攻击,早就不用这招了,没想到如今又用了起来。
“畜生,这此鞋子不得好死。”
“不对,下面的那些人不象是鞋子。…”
“不是鞋子,那就是汉j,更是该死。”。
“清妖,有种就自己放马过来,爷爷在这里等着你。”。
汉军一个个破口大骂起来,只是随着下面清军推近,脸上神情变得焦虑起来,不时用目光看着杜融甫。
杜融甫脸上青一阵,红一阵,内心激烈挣扎,下面的这些民夫可都是随军民夫,若是都死在自己的命令下,即使守住了兵站,恐怕也过不了自己良心这一关。
只是如果不开枪,难道任由清狗逼近,最终夺了兵站的物资吗?
正当杜融甫拿不定主意,“砰!”的一声枪响,一名汉军已经开枪,杜融甫正要发怒,只见数百米外,一名清军额头上露出一个血洞,栽倒在地。
“沈排长,好样的。…”
看到这一切的汉军纷纷称赞起来,杜融甫这才记得,沈为正是军中有名的神枪手,打数百米外的目标并不困难。
同伴突然倒地,让清军吓了一跳,整个前进的队伍顿了一下,不过看到汉军只有一人开枪,胆子又大起来,押着民夫继续前进。
“砰!”沈约手中的步枪再次开火,又有一名清军被爆头而死。
不过,单靠沈约一支枪”显然不能让清军停止,又有几名枪法好的汉军加入到射击行列,只是数人被打死后,清军更加谨慎,几乎没有露出多少地方可以供射击,加上他们的枪法与沈约还有一段距离,每打死打伤一名清军”几乎同样有一名民夫死伤。
杜融甫紧咬着牙,只能装作没有看见,几名汉军的射击,使得清军前进的脚步稍缓,只是终究还是逼近百米之内。
,“乡亲们”大家卧倒,卧倒。”一名汉军急得大喊。
“砰!”。
枪声响起,喊话的汉军从墙上栽了下来”却是一名清军躲在民夫后射出乎弹,随着那名清军开枪,其余清军也开始射击起来,如此近的距离射击下,又有七八名汉军躲避不及,被清军火枪射中。
“清狗”老子跟你拼了。…”一名三十岁左右的民夫突然用脚踢向躲在他身后的清军,那名清军一时没有防备,下身结结实实的吃了一脚,疼得整个腰都弯了起来,民夫正想再踢”“扑…”的一声,后面一名清军一刀捅进民夫胸膛,民夫双腿一软,慢慢倒下”嘴角却露出一丝笑意:“清狗,汉军会为老子报仇的。”。
他的话声刚落下,刚想从民夫身上抽出刀的清军身体一顿,他的胸前多了一个血洞”正是被汉军射杀,民夫眼中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含笑而逝。
“清狗,去死吧……”又一个民夫将身边的清军踢倒。接着其余民夫也有样学样,开始用脚攻击起身边的清军来。
为了怕民夫反抗,所有民夫的手都被绑住,只是他们还有脚,这些民夫都是从江南招募过来,他们在汉军统治下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早就认同了汉军的政权,如今自己被迫成为清狗进攻汉军的挡箭牌,又看到有汉军为了他们被清军卑鄙射杀,每个人心中都压着一股火,稍一引就喷了出来。
民夫的反抗,让清军变得混乱起来,顿时再也顾不得与汉军对射,开始对民夫拼命镇压起来,越来越多的民夫死在清军的刀枪下,如此混乱的局面,祠堂里的汉军却只能干着急,就是沈约也不敢胡乱开枪。
“把祠堂的门打开,让乡亲们跑进来……”杜融甫命令道。
“是……”一名汉军应道,祠堂大门很快打开,墙上的汉军向民夫大声喊起来:“乡亲们,快,往祠堂里跑。”。
见到有活命的机会,剩下的民夫纷纷向祠堂方向跑去,他们与身后的清军拉开,清军正想跟上时,杜融甫大喝道:“打。
如同爆竹一样的枪声响起,将跟在后面的清军彻底压制,纷纷倒地,最终清军承受不住伤亡,退了下去。
清军又一次被打退,最终获救的民夫有二百多人,其余三百多人却倒在清军刚才的屠杀中。
“废物,废物。…”周盛传看到退下来的清军,气得跺脚大骂,这么好的机会,他的手下竟然没有跟着冲进去。
“将军,卑职没有想到那此刁民敢反抗,请将军恕罪。…。退下来清军哨长磕头如捣葱一般,生怕周盛传一怒把他杀了。
“好,本将军就再给你一次机会,这次你押着镇上老小上,如果再失败,你就不用回来了。”。
“是,多谢将军饶命……”哨长冷汗迭出,只是却松了一口气。
“周将军,等一等。”马侯军突然叫道,他作为清军的探子,是镇上唯一一个没有被清军扣押之人。
“怎么,你有意见?”
“周将军,你不是答……,…答应小“………小人,做镇…………镇长吗?。”被周盛传一瞪,马侯军顿时结巴的道。
“不错,本将军是答应你了,从现在开始,你就是夹河镇的镇长了。…”
“可是这些镇民…,………”。
“怎么,你想跟他们在一起?”周盛传的目光如同刀子一样射过来。
“不,………不……,……”马侯军呐呐无言,急忙摇头。
“既然不想去,那就退去……”周盛传面无表情的道。
马侯军心中一骇,连忙应了一声:中后悔万分,早知如此,就不该向清军报信。没有了镇民,他这个镇长当着又有何用,既使有人剩下,恐怕对他这个镇长也是恨之入骨,他哪还有胆子留在夹河镇当镇长。
“呸,原本就是你这个狗汉j通风报信。…”一名老者经过马侯军身边时,恨恨的道,其余镇民望向马侯军的目光也是充满了仇恨,马侯军只觉得心中发虚,连忙躲的远远的,这才感觉到好了一点。
“连长,这些清狗又上来了……”一名汉军嘴中发苦的道,如果清军光明正大的冲上来,来再多人他也不会怕,只是这次清军又押了一批人上来,而且还以老弱妇孺居多。
“沈约,我们还有多少兄弟?。”杜融甫问道。
“连长,只剩四十九人了……”沈约说完,声音已经哽咽,刚才那场战事,因为清军躲在民夫身后,一下子折损了近三十人,或许这一次所有人就要全部折在这里,除非援兵马上到来或者完全不顾那此押过来的百姓,可是这可能吗?
“兄弟们,不要泄气,差不多过去五个多小时了,我们的援兵马上就到,多阻鞋子一会儿,我们就胜利了。”杜融甫提气大声道。
“副连长,你放心,兄弟们还要看着你升连长,升营长团长呢,绝不会给你丢脸。”。
“对,副连长,打完这一仗,你就等着升官吧……”
“哈,好,到时真升了官,我请兄弟们大喝一顿,兄弟们一定要都到。”杜融甫眼眶湿润的道,或许连同他一起在内,四十九人都活不过这次清军进攻。
“杜长官,发枪给我们吧,我们也能打清狗。”一个民夫突然站起来道。
杜融甫望了望他一眼,道:“你能打枪。…”
“能,不瞒杜长官,小的是猎户,一直用鸟枪。…”
“好,你叫什么名字?…”
“回长官,小的叫陶田壮。…”
“杜小山,给他一把枪。…”
“是。…”杜小山很快将一把崭新的枪支交给陶田壮手中,陶田壮接过枪支,抚摸起来,嘴里发出啧啧的声音,他举枪向前瞄了瞄,一声,开了一枪,子弹打在前面一颗树上,在树上嵌了一个深深的洞。
“杜长官,给我一支吧,我也会开枪。…”
“我也会。”。
一下子又有二十多个民夫站起来,杜融甫大为欣喜,兵站枪支不缺,缺的是人,而且是会开枪的人,杜融甫也没有时间去验证他们说的是真是假,至少他们敢于站出来,让杜小山给每人发了一把枪之后,汉军的兵力总算又达到七十余人。
清军已经到达三百余步了,一声,沈约又率先开枪,将一名清军击倒,只是沈约枪响的同声,另一支枪也几乎同时响起,却是陶田壮开的枪,一名清军应声而倒,这个陶田壮果然没有说谎,是一名神枪手。
“砰!砰!…”又有两名刚领到枪的民夫开枪,他们同样击倒了清军,百姓毫发无伤,这些民夫中竟然有三个神枪手,让杜融甫有种检到宝的感觉。若不是下面清军正在一步步逼近,他恐怕会高兴的跳起来欢呼。
“注意,没有把握者不要乱开枪……”杜融甫生怕其余人也有样学样,给百姓造成重大伤亡。
“明白了。…”各人连忙回答。
他们虽然很想开枪,可是实在没有把握击中清军而不是百姓,只得死死强忍,宁愿让清军靠得更近。。。
第二卷 复兴之始 第一百一十五节 怀疑
下面全是百姓,汉军最有力的近战武器手雷完全没有挥的余地,随着战事推移,汉军伤亡越来越惨重,尤其是新补充的那二十多民夫,他们以前虽然使用过火枪,只走到底没有受过正规军训练,不懂如何打击敌人时保全自己,基本伤亡殆尽,只剩下陶田壮还有另一个神枪手在战斗。bedukank请记住我们的网址
“冲,冲进去,短毛已经没人了。”看到里面射出来的芋弹越来越稀蔬,指挥进攻的清军哨长大喜,大声喊起来。
军已经开始用木头撞击祠堂大门,祠堂大门只是木头制成,虽然还算结实,可是也禁不起数下撞击,所有清军都信心十足,只要撞开大门,他们就是用人淹也可以将里面的仅剩的数十短毛淹没。
祠堂里甩下一连串的手雷,爆炸的碎片四面八方飞去,正在撞击大门的清军顿时死伤惨重,大部分倒了下去,刺下的清军才意识到他们一时兴起,竟然脱离镇民的掩护,急忙又逃回到了后面,汉军算是暂时解除了危急。
“杜小山,杜小山。”杜融甫大声喊起来,只是却没有人回应。
“副连长,杜小山已经牺牲了。”另一名汉军用微弱的声音回答。
“牺牲了,沈约,沈约呢?”杜融甫又喊起道。
“沈排长受伤了,刚刚晕过去。”又有一名士兵代替道。
杜融甫听得心中如同刀绞:“还有多少兄弟活着,报数。”
“一、二……,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数到二十六,再也没有了声音,大家都知道,三个排的兵力加上补充过来的二十多民夫,总共就刺下这么点人了。
“丁小五,你带两人退到仓库里,如果清狗冲进来了,马上放火,把
免费小说下载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