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出去的心思了,如果太平军识起不南下,双方可以联手共击清军,如果太平军不识趣,偏要南下,以这艘铁甲蒸汽船的能力,想必会让太平军的高层改变主意。
感谢一下膳改名了叫月关的打赏!
今天这章写的好艰难,数次修改,整整花了六个多小时,到凌晨三点多才写好啊!
看在老茅这么辛苦的份上,再向大家求点月票!老茅的潜力要榨干了,相信大家的潜力还没有用尽吧。
第二卷 复兴之始 第五十一节 湘军登场
这次担任太平军联络的使者为林耀堂驾杨爽泉一文一武两人,随行还有一个连共二百多人的护卫。
江一号的速度最快可以达到十八节,如果用最度行驶的话,从安庆到武昌一今日夜即可,不过,江一号并没有行驶太快,一直以十节左右速度航行。
以这个速度行驶,一是因为林耀堂等人不赶时间,二是因为江一号才交付不久,没有经过长时间测试,负责驾驶江一号的船长不敢开太快。
此时长江上行驶的主力船只不过数百料,最大的船只也只有二三千料,六百吨的江一号换成料计算是一万料,在长江上绝对是庞然大物,看到这艘庞然大物般的船只以飞快的速度逆流而上,沿途的船只纷纷避让,然后目瞪口呆的看着江一号消失在前方。
“唉呀,东家,你拧我干什么?”一艘数百料的货船上,一名船主狠狠的拧了一下旁边的伙计。
“刚才过去的那是一艘船?”船主问道。
“东家,不是船,那是什么,除了船还有什么能在江上行驶吗?”
“也对,不过,你见过一身好象铁疙瘩,没有帆,发出吼声,行驶速度如此快的船吗?”
“这么一说,我也觉得不可能,哎,东家,这不会是龙王爷出巡吧?”
长年船上行走的人都比较迷信,伙计这么一说,船主越想越觉得可能:“快,马上准备香烛、祭品,咱们要拜祭龙王爷。”
当船主指挥着伙计捋香烛,祭品在船头摆放时,才发现并不是他一个人在这么做,不少船只上的香烛已经点燃,船老大甚至看到几艘朝廷水师船只同样如此。
凡是江一号经过的水道,龙王爷出巡的消息就不径而走,江一号到达武昌时,武昌的太平军初时发现这条铁船,同样紧张万分,认为龙王出巡。
太平军的教义中,天父是唯一的真神,其余佛教、道教、土地、龙王等等都是邪神,只是龙王的传说在民间广有市场,即使是接受了宗教洗脑的太平军,一时也不敢对龙王爷不敬。
徐耀堂表明自己的身份后,太平军将士看到这些人确实与传说中的复兴军相符,而不是龙王爷出巡后,这才半信半疑的将情况上报。
得到复兴军来访的消息,太平军上下非常重视,洪秀全派出北王韦昌辉亲自出来接待。
南王、西王两人先后牺牲,太平军最初的五王如今只刺下三王,韦昌辉权力虽然远远不能与洪秀全和杨秀清两人相比,却也是名副其实的太平军第三号人物,洪秀全派韦昌辉出来接待,对复兴军不谓不重视。
韦昌辉商人出身,家资豪富,是太平军高层出身最好之人,长得非常富态,脸上更是和蔼可亲,如果不知道他的身份,只会认为是一名普通的胖员外,可是这样一个家资豪富之人,能够毅然毁家加入当时全部是苦哈哈出身的太平军,这份眼光就不是普通人可以比拟,凡是小看韦昌辉之人都要吃大亏,杨秀清更是因此落得全家诛灭的下场。
“林兄弟,这船是你们从洋人那里买来的?”看到江一号,韦昌辉双眼放光,在岳州时,太平军已是水陆并重,拿下武昌后,太平军的水师更是急速壮大,控制的船只多达数万条。
可是这数万条船与复兴军这艘船相比,就犹如蚂蚁与大象之间的区别,何况这艘船还是铁甲做成的,却能浮在水面上,实在是太古怪了,在韦昌辉看来,或许只有那些洋人才能造出这样的船只。
“回北王,这并不走向洋人所购卖,而是我们复兴军自己建造的。”林耀堂自豪的答道。
“哦。”韦昌辉表面镇定,心中却掀起忾涛骇浪,复兴军竟然可以建造这样的船只,那复兴军到底有多强大?
“北王如果对这艘船感兴趣,可以登船一观。”林耀堂伸手邀请道,他早就得到王韶的指示,这次到太平军地盘,对太平军的上层人物尽量交好。尽蒂这艘铁甲蒸汽船此时可以说非常先进,复兴军却不怕泄密,以太平军现在的能力,根本造不出来,不要说造,单是钢铁用量就会把太平军上下愁死。
“好,那本王就上船一观,林兄弟,请。”
“北王请!”
韦昌辉带着数十名护卫登上江一号,在江一号上转了一整圈,这才恋恋不舍的从船上下来,期间韦昌辉还询问了江一号诸多问题:如为什么没有帆,也没有见留给水手划浆的地方,林耀堂一一回答,听到江一号从安庆到武昌只花了两天时间,韦昌辉对半信半疑,心中却更惊。
林耀堂暗笑,如果说出江一号用最大速度一天就可以从安庆来到武昌,恐怕韦昌辉会更加不相信。
在韦昌辉参观江一号时,船上还发生了一些小插曲,随同韦昌辉一起登船的都是太平军中精锐,两支军队第一次相见,彼此都有一点不服气,不免存在暗自竞争的心思,在经过一些狭窄的过道时,两边的军人心照不宣的互相推挤,只是谁也没有沾到便宜。
这一切并没有瞒过韦昌辉与林耀堂两人的眼睛,两人却都视而不见,并没有制止。
复兴军攻下江宁,举世震惊,太平军虽然起事早,可是此时太平军的声望与复兴军相比还颇有不如,这让太平军上下颇为不平,认为复兴军不过趁着自己与满人军队纠缠才能趁势崛起,事实上战力并不强,持这一观点的人在太平军中占普通现象,又以东王杨秀清为最。
韦昌辉多少也受到这种观点影响,有意看看复兴军战力如何,林耀堂则是因为自己担任文职,武职归杨爽泉管,杨爽泉不发话,他当然不会去制止。
虽然只是一番小小的试探,只是双方都立马将对方战力提升了一个挡次,在之前复兴军同样看不起太平军的战力,起事二年多时间,流窜数省,直到现在才攻下一座坚城,算有了落脚之地,哪象复兴军起事不到半年,已经拿下半省,治下民众千万。
如今这一番试探才发现,太平军的精锐战力并不可小瞧,双军交战,复兴军虽然可以赢,只是更多会仗着军械先进,如果同样用冷兵器的话,复兴军并不敢说稳赢。
当然,如果不是现实,两军当真交战,复兴军自然不会舍弃枪龘械便利与太平军用冷兵器拼杀。
从船上下来后,韦昌辉带着林耀堂一行径直来到湖广总督府不远处的一个宅院,道:“林兄弟,这里就是驿馆,还请林兄弟与贵军在这里暂住,等待天王召见,如何?”
“当然可以。”林耀堂点头应道。
林耀堂一行从安庆出发的时间是十二月二十日,今天到达武昌的时间是二十三日,此时离太平军攻下武昌也不过二十天左右,武昌城中还可以一些战火的痕迹,清廷原本的驿馆攻城时被大火烧了,太平军一切草创,许多事情都还来不及完善,这次复兴军使看到来,韦昌辉不得不临时找了一处大宅作为驿馆供复兴军使用。
安排林耀堂一行住下后,韦昌辉又与林耀堂闲聊了几句,即告辞而去,此时天王洪秀金正在府中等着他的消息,他要将与复兴军使者接触得到的讯息尽快告诉洪秀全。
身处太平军当中,安会方面至少暂时无忧,林耀堂却不敢大意,只是领了一半的人马进驻太平军准备的驿馆,其余一半人马留在船上,一旦与太平军翻脸,不至于全军覆没。
这并非不可能之事,太平军与复兴军虽然同是反清队伍,可在元末时,自相残杀的义军多如牛毛,如果用太平军与复兴军的情况与元末相比的话,复兴军所据之地正与明太祖朱元璋所有,而太平军所据之地却是汉王陈友凉所有,当初两股义军可是先分出胜负,后来的胜者明军才攻破元都。
元末时是汉强明弱,汉王率先发起了对明军的进攻,如今却是太平军弱而复兴军强,接道理太平军不太可能主动与复兴军争斗,只是却不能不防备这种可能。
就在复兴军主动与太平军加强联系时,正在湖南湘乡县丁忧的礼部右侍郎曾国藩接到朝廷的旨意,咸丰任命曾国藩帮同办理本省团练,闻名一世的湘军即将走上舞台。
原本曾国藩早就应当接到这道旨意,只是经过陆建瀛变节一事,咸丰对汉人信任降到最低点,这道旨意足足压了二十多天,看到形势一天一天崩坏下来,咸丰无奈之下,才下决心任命各地官员自行办理团练,将兵权下放到汉人手中,下达旨意的这一刻,咸丰无比痛苦,明知此举会遗祸无穷,却也不得不饮鸩止渴。
除了下达给各省办理团练事宜,咸丰还免去赛尚阿一切职务,锁拿进京议罪,对于赛尚阿,咸丰终于忍无可忍。同时任命绮善为钦差大臣,接替赛尚阿,绕领各省督抚兵马,向武昌进攻。
咸丰并没有忘记复兴军,他下旨免去向荣、江忠源两人对江宁救援不力的罪责,赏还向荣提督衔,在太平府建立江南大营,由向荣任江南大营绕帅,提督以下悉听节制,江忠源则由知府提升为安徽巡抚,听命于江南大营。
非常感谢大家的月票!
《列强路》终于重新杀回新书榜,今天来不及加更了,明天会有三更,继续求月票!
感谢jianglone打赏!
第二卷 复兴之始 第五十二节 方向之争
复兴军发展之速,让咸丰颇为恐惧,本来除了江南大营外,他还想在扬州筹建一座江北大营对复兴军进行夹攻,只是复兴军将数万江宁城中的满人老弱驱逐到江北后,却打乱了咸丰的安排。
正如复兴军上下所料,扬州虽然富庶,可是在负担了四万多满人妇孺老弱后,再无力供养一支大军,而京城少了苏南一百二十万石漕粮和江海关一年数百万两的税银,已经入不敷出,更不可能再增加四万多张嘴的负担。
有时咸丰甚至会闪过一丝念头,若是短毛贼把这四万多人全杀光就好了,当然,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已,这四万多人中孩子甚多,他们是满人的希望,等到他们长大,肯定会成为满人的中坚力量。
粮饷不继,咸丰只好打消在扬州设立江北大营的念头,指望江南大营至少能牵制住复兴军的发展,灭了长毛之后再灭短毛,然后再徐图收汉人手中兵权,大清未尝不能重新中兴。
原湖广总督府,现在已是太平军的天王府,太平军的精神领袖洪秀全正在听取韦昌辉对复兴军情况的汇报,洪秀全身材高大,由于长年的劳累,显得有点瘦削,一双眼神炯炯有神,此时洪秀全还没有迷失在金陵的烟花脂粉中,处事英明果决,得到了太平军上下敬服。
“这么说,复兴军很强大?”听完韦昌辉的描述,洪秀全问道。
“回天王,复兴军陆上战力如何,五弟并不知晓,只是凭复兴军能够制造出这等铁甲舰就可知道,我军水师必不是复兴军对手。”
“他奶奶的,四弟老是说江宁是小天堂,要我们在武昌休整之后放弃城池,从水路进军江宁,如此一来,岂不是要与复兴军作战,不妥,不妥。”
“回天王,如果攻江宁,实在是取败之道,不如以武昌为基,进取襄樊。”
“可惜四弟一定要南下,四弟这个人就是这样,一旦认准了方向,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受历史影响,王韶以为太平军一定会进军江宁,起事之后才会在进攻江宁时产生犹豫,其实太平军内部对进军的路线争议非常大,最终形成三种观点,一是入川、二是如韦昌辉所说,北上袭取襄樊,然后进军河南,三才是杨秀清的主意,取江宁。
这三种意见相持不下,太平军高层在武昌整整开了一个多月的会议还是无统一,最终又将路线集中为两条,就是北上袭取襄樊,然后进军河南:取江宁。
历史上,刚开始争论时,洪秀会并没有对三条线路作明显倾向,后来却越来越觉得第二条线路才是最佳选择,这条路线有先例可依,李自成正是从这条路线进军,最终灭亡了二百多年的大明王朝,若不是清军入关,李自成已是开国皇帝,如果太平军沿这条路线进攻的话,很可能同样成,正式取代清廷,却不用担心关外有什么强敌。
没有天王表态,北上之路已经可以和东王南下的路线相提并论,天王倾向一露,支持北上的太平军将领顿时大为增加,实际上北上路线取得了优势。
无奈杨秀清手握大杀器,眼见自己的意见要被否决,他马上口吐白沫,晕倒在地,随之四肢,托天父下凡,口吐天父言语,要求太平军南下攻取江宁。
此招一出,谁也拿杨秀清没有办,只得遵从天父指令,全军浩浩荡荡乘船南下,一个多月时间就攻占江宁,即成就了太平天国的辉煌,也埋下了覆灭的引子。
林耀堂来得正是时候,此时太平军还在为三条线路争论不休,复兴军攻取江宁,并没有使扬秀清放弃南下的想,反而认为这是一个好机会,复兴军根基不深,全靠投机取巧才会拿下江宁,远比清廷容易对付,持这种观点之人太平军不在少数,因此南下路线反而得到历史上更多的支持。
如果不是如此,真要等到杨秀清祭出大杀器,哪怕反对南下的人再多,也为时已晚,两支反清军队最终将先自相残杀一回。
听天王之意,已经有支持自己进军路线的意图,韦昌辉顿时大喜,如果杨秀清南下线路否决,对杨秀清的威望肯定是一个重大打击。
身为太平军第三号人物,若说韦昌辉甘心屈于杨秀清之下,绝对是假话,他眼睛转了转,马上有了主意:“天王,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四哥老说复兴军不堪一击,不如让四哥明天也登上复兴军的铁船观看一番,问问四哥如何对付复兴军铁甲舰再说?”
洪秀全点了点头:“也罢,就如此吧。”
他当然知道韦昌辉与杨秀清有点不和,只是这种不和却是他乐意见到之事,下属不和,他才能稳居中间调停,杨秀清的权力已经够大了,如果和韦昌辉又关系要好的话,他这个天王恐怕就要睡不着觉。
接到天王让他参观复兴军铁甲船的旨意,杨秀清即感到莫名其妙又有一点反感,什么铁甲船,恐怕都是唬人的玩意儿,船如果全部用铁铸成,恐怕刚下水就要沉了,还叫什么船?
杨秀清自然知道复兴军使者的到来,他之所以没有采用什么行动,是因为毕竟两军眼下还没有交恶,而且自古两国交兵,不斩来使,身为东王,这点气度还是有的。
只是他已经打定主意,无论复兴军使者提什么要求,一概拒绝就是,即使是天王也不可能绕过自己这个东王与复兴军达成什么协议。
杨秀清从没有到过江南,只是听人说起来江南如何如何繁华,不知为什么,这种繁华一直在他的脑中缠绕,做梦都想到江南走上一圈。为了实现这个愿望,复兴军又如何,也罢,明天去看看也好,若能当场拆穿复兴军牛皮,看谁还有何话可说。
第二天,林耀堂、杨爽泉一行人刚刚用完早饭,突然一名大汉进来驿站,向他们通报东王来访。
林耀堂等人在太平军这里得到的待遇还不错,不但提供了宽趟的住宅,各种粮米,酒肉,还有许多蔬菜干品,这个时期,新鲜蔬菜却不可能吃到,可以说太平军已经非常慷慨。
听到太平军第二号人物过来,林耀堂等人马上出府迎接,刚出府门就见一名身穿王袍的中年人站在驿站外,他的四周由数百名精壮大汉簇拥,这些大汉手上举着各种牌子和刀斧,显得威风赫赫。
中年人看上去四十多岁左右,身材高大,脸色较黑,手上可以看到厚厚的老茧,如果不是穿着王袍,更象是一名老农。
林耀堂等人马士明白,这名象老农的中年人就是东王,齐齐拱了拱手,道:“见过东王。”
“哼。”对于林耀堂等人的行礼,杨秀清显然非常不满意,不过,复兴军毕竟是客,他也不好太过发火,只是问道:“你就是复兴军的使者?”
“正是。”感受到东王语气中的不善,林耀堂大为纳闷,不知自己什么地方得罪过他。
“本王想见见你们的铁甲舰,前头带路吧。”
“东王,请!”
对于杨秀清的态度,林耀堂虽然纳闷,却没有在意,反正铁甲舰要与太平军的主要领导见面,杨秀清愿意提前看,那就让他提前看。
“起撵!”
一名声音高声响起,林耀堂才发现原来杨秀清已经坐到了一个大撵上,下面整整十六名大汉抬着大撵前进,看到这一切,随行的复兴军战士都暗暗咋舌,没想到太平军才攻下武昌城没多久,东王的排场竟然这么大。
半个时辰后,杨秀清的大撵停在武昌城门口的码头,望着复兴军这艘铁甲船,他眼中终于出现震惊之色,他原本以为复兴军使者是吹牛,只是这舰巨船就在他前面,无论怎么看都不象是假的。
而他一向引以为豪的太平军水军船只,在这艘巨舰面前就犹如一个个小不点,只要这艘巨舰轻轻摇动一下龘身体,这些小不点就会随时倾覆。
“登船!”没在登上这艘船之前,杨秀清还是有点不相信这艘船全部用钢铁做成,他抱着一线希望,或许只是在外面挂了一层钢板唬人。
杨爽泉皱了皱眉,东王带来的人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如果这么多人全部登上船,不但拥挤,而且这位东王好象对复兴军不太友好,万一起了歹心,这船就让人夺去了。他上前一步,伸手拦道:“东王,船上狭小,只能容纳百人左右,还请东王限制登船人数。”
没等杨秀清答话,一若王府人员已经喝道:“大胆,东王行事,岂是尔等可以置疑?”
对那名王府人员的喝斥,杨爽泉毫不理会,只是用眼睛瞪着杨秀清,道:“东王,我复兴军委员长有言,铁甲舰仍是复兴军水上领土,若想踏入复兴军领土就必须遵守复兴军的规矩,若东王不愿限制登舰人数,那么还请东王返回,我复兴军恕不接待。”
杨爽泉这番话一出,双方的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东王府属官一起向杨爽泉怒目而视,许多人更是将手按在兵器上,只要东王一声令下,就可以将眼前大放厥词的复兴军副使砍成肉泥。
第二卷 复兴之始 第五十三节 十八人会议
杨秀清脸上怒容一闪,只是马上控制好表情,道:“也罢,既然本王依你所言,只带百人登舰就是。”
杨爽泉这才让开,道“东王,请!”
对于杨爽泉州才的行为,林耀堂却捏了一把冷汗,若与太平军的东王起了冲突,不但这次出使目的可能无完成,出使人员还会有生命危险。
东王带着人在江一号上转了一圈,他所带的人不时用手在江一号各处敲击,手指敲在钢铁上发出轻脆的声音,等到下船时,大部分人手指都轻微红肿起来。
江一号上自然会有木质建筑,但东王和随众都沮丧的发现,复兴军这艘铁甲船船体确实全部是由钢铁铸造而成,船体建筑大部分也是以钢铁为主。
比起韦昌辉来,杨秀清显得矜持很多,对这狸铁甲兢他同样有许多疑问,却没有当场问出来,在船上基本上一言不发。下船时,杨爽泉敏锐的发现,东王的黑脸上显得有点诅h
“走‘回去。,下了船,杨秀清没有和林璎堂等人招呼,直接乘坐大撵离去。
看着东王带着诸多随众一起离去,林,堂、杨爽泉两人对望了一眼‘齐松了一口气‘与韦昌辉相比,这个东王给人的感觉太压抑了。
接下来的几天,洪秀全还是没有百见,倒是来参观江一号的太平军将领络绎不绝,对于复兴军的铁甲舰,凡是看过的将顾无疑都非常震憾,思考着怎样才能击贱这狸铁甲舰。
太平军中有不少水战专家,只是对这艘刀枪不入的铁甲航,许多水战方都无用上,最后得出结论,要想击败这艘铁甲航,唯有登舰肉博这一途,可如果这艘铁甲舰真有复兴军所宣称的三十多里每小时的速座,除非有办迫使这艘铁甲舰停船,否则连肉博也没有机会。
只要复兴军有四五狸这种船,太平军南下就只会白白送死,参观过这舰铁甲舰后,太平军南下的声音迅速衰弱,就连东王府的层官也有许多人改变主意,这种情况下,杨秀清也不敢轻易让天父开口扭转大家的态座。
江宁城原两江总督府‘现在已经改为复兴军委员长府,而江宁这个名称则重新改为南京,此时委员长府大厅内,总共有十八人笔直的坐在一起,正热烈的开着会议。
这十八人,正是复兴军最高层,包括王韶这名委员长,黄四木、梅鸿吉、王滴三名副理事,下面还有十四名委“分别是孙铁柱、齐谦、潘起亮、陈亚林、姜子久、祝景、王亮、周立舂、顾元浦、兢雨农、吴晋昌、林玫和、林显扬、吴伯纯。
复兴军总共有十五名委“除了一个杨爽泉外,所有人都已到齐。这次委员会人员比起第一次来有所变动,李七、林三娃、刘顺子三人已经辞去委员的职位,挨上了吴伯纯、林显扬、魏而农三人。
林三娃、刘顺子两人虽然跟随王韶比较早,只是无论是又化还是见识都低了一点,无胜任委员职位,李七则是因为担任王韶的l卫田团长,自动辞去委员。
接任的三人中,吴伯纯是汇丰银行行长,他和将鸠吉两人掌管着复兴军钱袋,给一个委员理所当然,林显扬从旗昌洋行跳过来,现在担任复兴军外交的工作,自然也要给一个委‘的职务,魏雨农负责复兴军铁路修建,也是一个重要位子。
这十五名委员,加上王韶等四人,组成了复兴军的十九人委员会。掌握着复兴军最高权力,十九人当中,担任军职的达十人,加上王韶本身则是十一人,占了一半还多,在一个团体兴起的初期,这是免不了之事,以后肯定会变动。
复兴军占顾南京已经一个多月,这一个多月时间,复兴军剪辫、扩军、练兵、组建各级政府机构,所有人帮忙得团团转,如今已快到年关,复兴军需要作一个总结,确定接下来的目标,各个委员才聚在一起开会。
黄四木首先向委员会通报复兴军军队的组建情况,复兴军州起事时只有十二个连队,拿下上海后扩编成十二个团,后来一直没有扩编,这次拿下南京后‘复兴军组建了师级,共六师十八团,潘起亮、周立舂、王亮、陈亚林、姜子久、祝景六人分任辉长。每团都采用大编制。合计2千人,加上师部人员,复兴军军队经过整编后,总计官兵五万余人。
“我军目前火枪的月产已经扩到在一千支左右,自造需要一年多时间才能补齐‘买的话,英两国已经明涛表示不再出戆售我军火龘枪,美戆国虽然愿意卖‘只是黄非常少,只有二千支,让大家高兴的,委戆员长早已在德目人的禅臣洋行订购了二万支步龘枪,这种步龘枪比现在的火龘枪要先进的多,只是至少还有四个月才会到货。”
黄四木解释的如此清楚,众人不再发问,其实以复兴军目前的人口基数,军民比例已经高于清廷,清廷统戆治四万万戆人口,军戆队不到二百万,军民比倒差不多在1:220如左右,复兴军统戆治的人口差不多一千五百万,组建了8万多军戆队,军民比例在1:190左右。
虽然军民比例看起来相差不大,只是火器部戆队远比冷兵器部戆队贵,复兴军军饷也更高,一名复兴军的军饷大约是清军三倍,总共费用差不多在五倍,养八万多军戆队的费用相当于养四十万清军费用,若不是复兴军占据的地盘富裕,一下子扩军如此快,不用多久就会破产。
黄四木之后轻到王诣对党务这一块发言,复兴党经过这半年多的时间急速发展,党员已经达到五千余人,党纲也在日臻完善,复兴党的核心思想依然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发展工商,清除外辱!一十六字,除了这十六字外,王游将复兴党的理论延伸,最终做到“人人平等,安居乐业。”
党务这一块,王诣成果有目共睹,大家并没有多谈,接下来最重要的一块就是财政,由梅鸩吉发言,从七月份州起事时,复兴军的财政全部依靠和平洋行支撑‘起初收入只有关税一部分,到了八月份才有一部分商税收入,只是极低,九月份稍高,到了十月份秋税入芹,复兴军收入才开如暴涨。
五个月时间,复兴军关税收入总计三百五十万银元,商税收入三百九十万银元,农税收入六百七十万银元,铸币收入二百三十万银元。四项加起来‘复兴军收入总共一千六百四十万银元,合一千零九十三万余两白银,加上缴获的官府府痒,银粮合计五百三十万两。
一千多万两白银,似乎很多,可是算起复兴军的开销来更是吓人。五个月军队投入这一块就花了九百余万两,其中三百万两是军饷,四百万两是武器和后勤开支,一百万两是水师,一百万两是抚恤和伤残补助。
除了军队外,复兴军行政人‘的开支倒是极少,只有百万两左右。鼓励大家剪辫花费五十万两,修纯道路花费二百万两,教育五十万两。其他杂七杂八的花费一百余万两,合计花费一千四百余万两。
收支相低,复兴军的财政盈余只有一百二十万不到,如果不是有缴获‘则要亏空了三百多万两。
总之,复兴军的财政虽然咯有盈余,却不容乐观,尤其是在军队扩编到五万余人的情况下,五万军队,按最低八两月薪计算,一月就需要四十万两,事实上加上军官薪水,实际开娄会高达六十万两,一年十二月,军饷一项高达七百二十万两,除去军饷,装备、后勤等不下七百余万两,明年,光军队一项就要花费近一千五百万两,这还是在军队不再次扩充的情况下。
难怪都说军队是吞金兽,除了五万多军队,还有二万余内卫和警龘察,内卫军饷比军队稍高,警龘察则每级低了二两银子,内卫人少,整察人多,这部分花费会比较少,即使如此,二万多人也要花费近四百万两。
这么多军队,养着不动当然不行,复兴军不是守地盘的,大家都知道,军队很快就会出击,否则这么守着,光军队一块就能让复兴军破产。
第二卷 复兴之始 第五十四节 新年攻势
当然,复兴军还有和平洋行作后盾,没有这么容易破产,只是一个政权财政若不能独立,终究不是一个健康的政权。
要增加财政收入,最简单的方莫过于增加地盘,江北暂时不作考虑,江南才是复兴军重点发展的方向。
复兴军要想展开大规模的进攻,首先就要拨除向荣、江忠源两人刚刚组建的江南大营,历史上,江南大营直接驻扎在南京城东孝陵卫,如今向、江两人组建的江南大营不敢太过靠近南京,驻扎在太平府,依然对复兴军造成巨大威胁。
何况马鞍山的铁矿就在太平府辖区,复兴军想要开采马鞍山的铁矿,必须将太平府这颗钉子拨去。
财政之后是外交,外交包括国内和国外两部分,国内目前正在与太平军联系,国外则是与英、、德、美四国洋人打交道。
德、美两国在远东并无军事力量,来往的都是商人,复兴军与两国商人关系比较融洽。与英国关系最为微妙,初时英国人还有支持复兴军的意图,复兴军拿下江宁后,英国人与复兴军关系有迅速疏远之势,开始限制各家英资洋行将军火卖给复兴军,不过,英国人对复兴军的态度还处于摇摆状态,其余贸易都正常进行。
与复兴军关系最为恶劣的就是国人,国公使敏体尼数次要求扩充租界被拒绝后,曾扬言要派军舰来与复兴军对话,而且煽动本国商人拒交关税,冲击复兴军税关,造成恶劣的响。
林显扬将数个月与各国打交道的情况一说,整个会议事顿时象炸了锅,各人纷纷对国人痛骂起来,潘起亮更是拍着桌子,扬言要将国人从上海租界赶出去。
“好了,大家安静。”王韶拍了拍桌子,这才让整个会议事重新平静下来。王韶转向齐谦问道:“齐委员,对于国商船冲击税关一事,水师有没有什么想?”
“回委员长,水师将调四艘河级铁甲舰给海关使用,保证国人的商船再也无逃税。”
“好,就这么处理。”王韶迅速决安下来。
国人虽然是最早造出铁甲舰的国家,只是现在离第一艘铁甲舰建造才过去了几年,还没有奢侈到派遣铁甲舰到远东来的地步,要是再过五年就不好说了,而那些国人的商船也多数只有三四百吨,用二百吨的河级蒸气舰对付国人商船,绝对足够了。
“我知道大家对国人的行为很痛恨,只是眼下还不是与洋人决裂之时,我们主要敌人是满清,最多数年时间,我们就可以让国人滚出去,林委员,你继续与国人周旋,租界扩允一事决不能答应,可以用允许英等国商人进南京为诱,逼迫敏体尼让步。”
“是。”林显扬稍稍放心,实力不如人的外交最为难办,不过。有允许洋人进入南京这个条件,让国人让步应该不难办到。
与满清上下对洋人进入内地异常抵触不同,复兴军并不抵触洋人进入内地,只是对洋人特权痛恨,这是因为复兴军上层基本上都与洋人打过交道,知道洋人并非士大夫口中所说的蛮夷,许多洋人还在和平洋行的工厂工作,如果洋人不寻求特权,让洋人进来也没有什么。
能进入内地,是各国商人梦寐以求之事,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将商品运入内地直接销售,也可以到内地直接收购货物,不需要经过中间商,利润会大增。
事实上,已经有洋行进入南诗直接收丝,这导致南诗与上海丝价之间的差价大跌,丝商们再也没有以前那种对半赚的好事,收购一包生丝的利润从几百两迅速降低到只有几十两。
生丝出口价格的降低,对中间商来说不是一件好事,对蚕农们来说却没有受到什么影响,他们照样买丝,不过由买给本地人转为直接买给洋行,事实上,由于省去中间一道手续,洋人到手丝价大为降低,增加了销量,对于蚕农反而是一件好事。
相比中间商的利润微薄,那些投资骡丝厂之人却发了大财,由于质量的关系,尊丝厂出产的机丝价格虽然有所降低,只是比土丝还高了许多,尤其是达到凹级以上的生丝,即使高价也供不应求,这促使原本的许多中间商也转为生产商,复兴军上下当然乐意见到这种情况。
解决完这件让人有点郁闷之事,最终还是着落到军事之上,目前复兴军六个师已经组建完毕,委员会决定由潘起亮指挥,出动二个师,对太平府军清军进行打击,同时由王亮、祝景两人各出动一个师,对湖州、德州两府进行攻击,直接威胁杭州府,让清军顾此失彼。
这次进攻代号就叫新年攻势,争取在新年前攻下太平府。此时是十二月二十五,离新年只有五天时间,没有人认为这个时间定得太紧,南京不过四天时间就拿下,小小的太平府能和南京相提并论吗?
至少要攻击之前,潘起亮还是如此认为,或许是曰到复兴军的强盛,太平府城墙上竟然没有多少清军。
“这就是清廷的江南大营?”看到这个情景,潘起亮不由有点轻蔑的道。
“师长,不可大意,向荣老贼和江忠源都是清妖悍将,必定不会见咱们来了就跑,估计是藏了起来。”一名参谋提醒道。
复兴军已经成立了参谋处,因为合格的参谋人员太少,每个师也只有两名而已,他们同样是厂卫出身,文化较高,长于谋划。
“管他是不是藏了起来,等敲碎了他们的乌龟壳,看他们怎么藏,命令炮兵先试射数发,爆破手,准备爆破。”
“轰。”复兴军的火炮开始响了,炮弹落到城墙上,如同一朵烟花,四处爆散开来,数名躲避不及的清军被飞测而起的弹片击中,马上鲜血长流,倒在地上不停发出哀鸣。
潘起亮这次带来到十门火炮,这种火炮是复兴?br />免费小说下载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