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歃血大隋 > 歃血大隋第105部分阅读

歃血大隋第105部分阅读

    剿灭了三股大势力的叛军了。

    这仅仅只是表面的一些事情,人心呢?

    是啊,人心思安,没有谁愿意打仗,这都是小老百姓的想法,可是有些人却偏偏不这么想,他们希望中原越乱越好!

    这些人很多,有中原人,有外族人,中原的一些有野心的大门阀希望天下大乱,中原一些不得志的将军希望天下大乱,突厥希望天下大乱,高句丽希望天下大乱,所有人的眼光都在盯着杨广!

    成!则天下无忧,败!则天下大乱!

    经过好些天的赶路之后萧守仁他们终于是回到了齐郡!

    “将军呢?”秦叔宝在辕门之外问巡回的士兵。

    秦叔宝的心中很是疑惑,为什么当初张须陀会把剿灭郝孝德的任务交给自己呢?他为什么不亲征呢?他这段时间去哪了呢?可否有危险呢?

    正是因为这么多的想法,所以他一回营就问张须陀的去处。

    “启禀将军,属下不知。”那小兵很老实地回答,不卑不亢。

    秦叔宝挥了挥手,让这小兵继续去干他自己的事情。

    这倒也是,这只不过是一个小兵而已,军中的大帅在哪岂是他知道的?

    不知道的人走了,知道的人来了。

    萧守仁远远就看见从中央帐篷出快步走过来一人,秦叔宝还没有看清是谁,可是萧守仁却已经认出了来人。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那李俊逸!

    李俊逸并没有随华刚程咬金赶往厚德城,他们在北海郡取得了胜利之后就分开了,他是被张须陀召回来的,至于是为什么就不得而知了。

    “程大哥!秦大哥!”那李俊逸老远就冲着程咬金还有秦叔宝打招呼。

    秦叔宝和程咬金和军中下属同僚的关系很好,秦叔宝是因为待人真诚,而程咬金却是赢在直爽,当然了,还有点小聪明。

    罗士信在这方面就拍马难及了,他一直都是冷冰冰的,就像是一块千年难化的冰块,谁都难以靠近三步之内,即便是靠近了,也会被他骨子里透出的那股子悲伤感染,所以说,罗士信是三人之中最冷酷的,同时也是人际关系最差的。

    “俊逸,将军呢?”秦叔宝上前一步高兴地拍了下李俊逸的肩膀然后问道。

    虽然说张须陀是大帅,可是他们还是习惯称呼他为将军,因为他们都是在张须陀还只是将军的时候就跟随的,叫将军更有感情。

    李俊逸见到秦叔宝等人也是很高兴,听到秦叔宝问话之后脸上的笑意却是停滞了一下。

    这点细微的变化却是被众人看在眼里。

    原本高高兴兴的场面气氛一下子就被破坏掉了。

    “怎么了?”程咬金也是有些紧张地问李俊逸。

    就是冷冰冰的罗士信也是一脸的凝重,虽然李俊逸的年纪还不够大,可是为人也是很老成了,一般情况下是不会这样的,既然现在出现了这样的表情,可见,一定是有事情发生。

    “大帅出征刚回来。”李俊逸叹了口气说道。

    众人互相看了一下,都是一脸的不解,张须陀出征很正常的事情啊,这有什么好担心的?

    张须陀在他们的眼力已经不单单是一个人了,已经是一种信仰,一种精神依托,张须陀这些年就从来都没有败过,在他们的心目中张须陀已经是不败的神话了,出征也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更何况,张须陀已经回来了,这就更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

    “出征?征伐哪个?”秦叔宝想问题就更深入一点,他虽然身在军营,可是对天下的大事都是知道的,这附近已经是没有什么反叛的军队了啊,这会儿张须陀还能去征伐哪个呢?

    听到秦叔宝的话之后大家也是反应了过来,这会儿出征征伐的是哪个呢?

    “格谦。”李俊逸叹了口气说道。

    “格谦?”秦叔宝轻声惊讶。

    “嗯,他现在在豆子航,前些天说是自称燕王。朝廷下命令要大帅前去征伐,刚回来。”李俊逸解释道。

    秦叔宝点了点头,这个格谦他是知道的,这个格谦是厌次人,在王薄和孙宣雅等人造反的时候他就已经是聚集了好些人了,可是当时的他没有反,他只是聚集人马,保卫乡里,当时他是活动在沧州一带。

    秦叔宝之所以这么了解,那是因为他与孙宣雅先前就交过手!

    孙宣雅造反就在王薄之后,张须陀亲自征伐王薄的时候同时还派兵征伐过孙宣雅!

    那时候的孙宣雅势力还不是很大,在豆子航安身,那时候带兵征伐孙宣雅的不是别人,正是秦叔宝!

    “这家伙竟然占领了豆子航?”秦叔宝有些感叹地说道。

    大家都看着秦叔宝,大家都知道,秦叔宝肯定是有些眉目了。

    “嗯,据说秦大哥你赶跑了孙宣雅之后那格谦就占领了豆子航,没想到他发展地那么快,这会儿已经敢称王了。”李俊逸显然也是做足了准备资料的,要不然的话他也不会知道秦叔宝曾经跟孙宣雅打过。因为秦叔宝征伐孙宣雅这股小势力的时候李俊逸并不在军中!

    “那是块风水宝地,他发展地快些也不无道理,那是位于惠民,阳信,无棣三处的交汇点,在东部,那是一块大盐泽,和那无棣碣石山以东的月明沽是暗通曲款的,是姊妹大盐泽。”秦叔宝慢慢道来,似乎在回忆那片地势。

    “咦?”皇甫仁听到这时候也是反应过来了,“月明沽?可是那西接马谷山,东边是滨海的煮盐之所?”

    很显然,皇甫仁也是知道一点的。

    “没错,正是那个地方,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那豆子航可以说是一块风水宝地,商人众多,强人也是非常的多,那儿的人几乎个个都有些武艺,用来防身,民风彪悍。”秦叔宝对皇甫仁说的表示肯定。

    “将军现在在哪?”秦叔宝接着问李俊逸。

    刚才李俊逸说张须陀出征回来了,那么这会儿肯定是在大营之中的,只是不知道这会儿是在帅帐呢还是在别的地方。

    “大帅受伤了,在帅帐养伤。”李俊逸低声回答。

    “什么?”

    “怎么可能!”

    接连好几声惊呼声,都以为是自己的耳朵听错了,大帅怎么可能会受伤?这世上还有谁伤的了大帅?

    秦叔宝那双强有力的双手已经紧紧抓住了李俊逸的双肩,想要再确定一遍自己听到的消息。

    其余的众人也都是上前了两步,把李俊逸位在了中间。

    萧守仁也是瞪大了眼睛,张须陀的本事他早就知道了,他没想到竟然还有人能够伤的了张须陀!那该是怎样的人物!

    这也就很好解释为什么刚才问到张须陀的时候李俊逸的脸色一下子很难看了,原来是张须陀受伤了!

    “前些天大帅带人出了辕门,说是去征伐那格谦,昨晚上才回来的,一回来就把军医招过去了,今早上我才知道,原来大帅受伤了!”李俊逸老老实实地把自己知道的东西都讲出来。

    “走,去帅帐。”秦叔宝的话刚说完,罗士信已经是迈出去好几步了,抢先往帅帐去了。

    众人跟在后面,虽然萧守仁不想去打扰张须陀休息,可是看到这么多人都去了,自己也只好跟了上去,更何况,他那好奇心也不允许他中途退出啊。

    萧守仁走在中间,才刚掀起帐帘子,就听到张须陀的声音从里面传了出来。

    “你们回来了,事情还顺利吗?”声音有些沙哑。

    进去之后萧守仁一眼就看到了张须陀,此时此刻的张须陀尽显老态,萧守仁甚至能看到那双鬓有些发白了。

    张须陀穿着宽大的黑布袍子,半躺在那卧榻之上,看着众人,眼中带着欣慰。

    “将军,是谁伤了你?”程咬金的大喉咙一下子就咆哮了起来,一副要和人拼命的架势。

    秦叔宝拉了程咬金的手臂一把,张须陀笑了笑,脸色拉扯地有些不自然。

    “咬金,别吵到将军。”秦叔宝低声说道。

    其实是不想程咬金这么莽撞乱说话,等下被那些小兵听见了还以为张须陀命不久矣呢,乱了军心就不好了。

    “唉!老夫也不知道那人是谁,没想到这么件小事竟然让我搞砸了。”张须陀有些无奈地苦笑道。

    萧守仁看得出来,张须陀这时候真的是有些服老了,声音里面竟然带有颓废的味道。

    “将军!”秦叔宝看到张须陀这个样子,又突然听到张须陀的这番说辞,一下子心里疼的厉害。

    “叔宝,前些天老夫接到陛下的密信,有事要我亲自去办,老夫一时间脱不开身,而你跟随我也多年了,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了,所以征伐那郝孝德的事情我才全权交给你去做,没想到竟然要让陛下失望了。”张须陀慢慢说道。

    “陛下?”秦叔宝听到这话之后呆了一下,这事情竟然牵扯到杨广了。

    “嗯,叔宝还记得格谦吧?”张须陀问秦叔宝。

    秦叔宝点了点头,表示自己还记得这么个人。

    “他准备投降了。”张须陀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淡淡地叙述道。

    “投降?”秦叔宝一下子糊涂了,不仅仅是他一人糊涂了,在场的众人都糊涂了。

    按照李俊逸的说法张须陀是去征伐格谦的,怎么这会儿张须陀说格谦要投降了呢?难道被打怕了?

    “正是如此,这格谦造反之后就一直都是由杨义臣将军在征剿,上个月竟然还企图打出燕王的旗号来,这都是因为杨义臣将军不在的缘故,杨义臣将军被陛下调去征伐高句丽了,没有杨将军的征剿格谦的势力一下子就发展起来了,可是就在孟让等人准备作乱的时候,老夫又收到了陛下的密旨,不仅让我剿灭孟让等三伙人,同时还要让格谦顺利归降。”

    帐篷之中的气氛有些低沉,这都是因为张须陀受伤的缘故。

    “顺利归降?”秦叔宝皱着眉头重复了一句。

    张须陀点了点头,秦叔宝问的正是点子上。

    “没错,就是顺利归降,因为那格谦突然间上书朝廷,说是要投降朝廷,远在辽东的陛下看到那格谦的上书之后大喜望外,所以把这任务交给了老夫。”张须陀叹了口气说道。

    “杨义臣走了,咱们齐郡的兵马有限,人手也不够,征剿得了北海还要去厚德城,根本就顾不上他格谦,他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可以大肆发展势力,他为什么在这个时候要投降呢?”秦叔宝还是不解,那眉头已经快要皱成了一个川字了。

    “这个无人知晓。”张须陀回答。

    “有条件?”萧守仁从后面沉声问了一句。

    张须陀点了点头,萧守仁的问题正是点子上面,一下子就问到了关键的地方。

    “嗯,只有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萧守仁开始的时候也是想不通,不知道为什么那格谦放着大好机会不利用,却是要投降,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答案只有一个,这样的投降肯定是有条件的!

    “他要朝廷找一个人,一个可靠的人过去和他和谈。”张须陀回答道。

    萧守仁摇了摇头,这就是老百姓的可爱之处了,竟然会是这么一个不靠谱的条件,这么一个丝毫意义都没有的条件!

    虽然看到了萧守仁在摇头,可是张须陀还是继续说了下去:“他们要那李德饶过去和他们和谈。”

    “李德饶?”萧守仁听都没有听过这么个人。

    “嗯,这个人和守仁你一样,都是年少得志,弱冠之时就已经是校书郎了,而且是出了名的正直和孝顺,从格谦要他过去和谈也就看得出来这个人的品行是很好的。”张须陀知道萧守仁也许不知道这李德饶是何许人也,所以开口解释了一番。

    “嗯?这李德饶现在应该已经不再是校书郎了吧?”萧守仁微笑着说道,说的时候一下子竟然想起了李靖。

    “当然不是校书郎了,如果他还是校书郎的话,估计那格谦也不会听说他的名声,李德饶是司隶台的司隶从事,职责就是辅助那司隶大夫巡察京畿以外全国各地的官员,因为他铁面无私,最能替百姓做主,所以一时间名声鹊起,让天下人都知道有这么一个贴面判官。”张须陀说道这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突然间就有些伤感了起来。

    “大隋能够多几个这样的好官,那么老百姓的日子也就能够好过许多了。”萧守仁点了点头之后说道。

    “他死了。”张须陀恨声说道。

    “啊?”萧守仁吃了一惊。

    死了?怎么就死了呢?这人都死了,那么还怎么和谈呢?

    “陛下要老夫和那李大人一同前往格谦的豆子航,没想到才到冠氏县,竟然被人伏击,老夫重伤,李大人身死。”张须陀恨声说道,那股子戾气萦绕眉宇。

    “这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好大的胆子,朝廷命官都敢袭击,而且还是预谋已久的袭击,当真是活得不耐烦了。”皇甫仁接过话说道。

    “可惜了李大人,这帮人不死,李大人的在天之灵恐怕难以告慰。”秦叔宝闷声说了一句。

    萧守仁有些意外地看了秦叔宝一眼。

    果然,听到秦叔宝这话之后张须陀一下子差点从那卧榻之上站起来。

    “没错,这帮人该死!”话音刚落,那拳头已经砸在床沿上面,只听见一声脆响,那床沿的横料已经断了。

    萧守仁冲着秦叔宝点了点头,很显然,秦叔宝怕张须陀会因为这次的事情而一受打击就倒下了,所以这才出声刺激张须陀,张须陀的血性一下子就被刺激起来了。

    “这段时间好好练兵,杨玄感就快要有动作了,到时候血债还得血来还。”张须陀吩咐道。

    萧守仁愣了愣,怎么一下子就到了杨玄感的身上去了?

    难道说?

    “那些人是杨玄感的人?”秦叔宝惊讶地问道。

    张须陀点了点头。

    天下风云出我辈 第三百四十六章 李密三计谋天下

    更新时间:2011-12-06

    “你们都退下吧,守仁留一下。”张须陀有些虚弱地说道。

    大家都出去了,只留下一脸不解的萧守仁。

    “将军,可是有事要吩咐守仁?”萧守仁上前来到张须陀的床边。

    张须陀虚弱地点了点头,然后慢慢道来。

    “守仁,你赶紧回去收拾一下,然后出发去辽东。”

    萧守仁还以为是别的什么事情呢,还以为是要他继续去哪剿匪呢,怎么要自己去辽东呢?辽东现在不是在打仗吗?自己过去干嘛?

    “将军,这?”萧守仁静待下文。

    张须陀对着萧守仁又招了招手,萧守仁见到之后连忙在上前一步,坐在了张须陀的旁边。

    “这件事情只能让你去做,杨玄感的动作老夫已经是调查的差不多了,针对杨玄感的动作老夫也已经是有了对策,但是陛下却是还不知道我们这边的计划,此时事关重大,飞鸽传书或是驿站传信都不够保险,老夫不放心,所以希望你跑一趟。”张须陀拉着萧守仁的手说道,边说的时候边用双眼盯着萧守仁,那双眼里面满是殷切希望。

    萧守仁明白了,原来如此,自己的确是最好的人选。

    萧守仁之所以出现在张须陀的大营里面,那是因为张须陀对杨广开了口,点名道姓要萧守仁过来,其实是为了那万归藏!

    这会儿如果萧守仁回去,去找杨广,跑到辽东去了,没有人会怀疑什么,顶多也就是觉得这是回去复命了,杨玄感方面更加会觉得萧守仁这是去交代万归藏一事,而不会想到其他。

    虽然说张须陀的军中也有好手,可是那秦叔宝等人此刻万万不可离开,只要一个风吹草动,那么杨玄感方面肯定是会怀疑的,这回坏了大事。

    这时候秦叔宝离开干嘛?张须陀把秦叔宝派到杨广的身边,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他知道了什么?这种猜测肯定会产生,到时候就真的是打草惊蛇了。

    “将军放心,守仁定把消息带到。”萧守仁给了张须陀一个你放心的眼神。

    张须陀笑了笑,萧守仁办事他还是放心的。

    “你办事我的确是放心许多,从这些天的事情就看得出来,胆大,心细,武功也不错,能成大事。”张须陀有些欣慰地说道。

    “那计划?”萧守仁张口问道。

    “老夫为人一向谨慎,这么大的事情,口口相传吧还是。”张须陀笑着说道。

    萧守仁,点了点头,耳朵一下子竖了起来。

    没有声响和动静,周围一切正常,没有旁人躲在四处偷听。

    萧守仁的耳朵在晚上是最灵敏的,可是现在白天也不差。

    “别听了,周围没人,早就吩咐下去了,没有人敢靠近的。”张须陀看出了萧守仁的这点小动作,可是心里却是很高兴,只有这样在小细节上面都很谨慎的人才能成功,他选的人没错!

    萧守仁的小动作被说破了,一下子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了,张须陀是怎样的人物啊!周围要是有点什么声响肯定早就知道了,自己这是在鲁班门前弄大斧啊,萧守仁不好意思嘿嘿地干笑了两声。

    “杨玄感估计是想在七月份起事,这还得看陛下那边征伐高句丽的进度,时间是不确定的,计划有三条,暂时还不知道杨玄感会选哪一条。”张须陀慢慢说道。

    “三条?”萧守仁皱起了眉头,一条就够头疼了,杨玄感竟然还有三条计划,当真是计划良久啊。

    “嗯,李密想出来的。”张须陀的话不多,可是传达出来的消息却是惊人的,一个比一个惊人。

    这三条计划竟然是李密想出来的!

    “大都督李密!”萧守仁惊讶地说道,他和李密打过交道,这是个枭雄一般的人物,能够想出好办法是肯定的,这三条计谋若是都是李密想出来的,那么事情估计就难办多了。

    “他已经不是大都督了,大都督的官职已经被陛下免除了,蒲山公一脉也算是落寞了,这也是他最后决心帮杨玄感的原因吧。”张须陀有些意外地看了萧守仁一眼。

    很明显,萧守仁表现地相当的吃惊,这让张须陀有些没想到。

    “守仁,你对李密很了解?”张须陀意外地问了一句。

    萧守仁点了点头,然后又摇了摇头。

    “谈不上了解,只是知道此人相当的了得,应该是枭雄一般的人物,现在是不得志,要是一旦得志,那胸中的沟壑便会显露出来,不可小觑。”萧守仁沉声说道。

    张须陀赞同地点了点头。

    “青年才俊里面倒是有那么几个有出息的,你结拜兄弟李靖可以算是一个,那李密也差不到哪去,就是眼光有些不行,杨家天下是不会这么容易就颠覆的。”张须陀叹了口气,他向来是喜欢有为青年的,更愿意为青年才俊铺路,没想到李密竟然会选择一条不归路。

    萧守仁心中暗暗吃惊,李靖和自己结拜的事情并没有多少人知道啊,张须陀远在这齐郡竟然知道了,看来这世界的耳目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少啊,看来自己已经是被很多人盯上了,自己身上许多秘密已经都已经暴露在阳光底下吧。

    一想到这萧守仁就觉得有些冷。

    没错,自己愿意为是秘密的东西被暴露在阳光底下,这就好比是自己脱了衣服在大街上被许多人盯着看一样,很冷。

    “李密想出的计划肯定都是非常的高明。”萧守仁半晌后回了一句。

    张须陀点了点头,从心里赞同萧守仁的说法。

    “的确如此,那三条计划每一条几乎都可以说是上上策,随便拿出一条都是可以伤了大隋国运的。”

    “啊!”萧守仁很惊讶,难道说大隋的国运在这时候才开始被伤到的吗?

    “共分上中下三策,上策是攻取那蓟城,然后再夺取临渝。”话很短,可是给萧守仁的冲击却是巨大的。

    别的地方萧守仁也许不知道,可是那蓟城萧守仁却是知道的,因为,那就是以后的北京城!

    一过来没多久萧守仁就知道了那蓟城,那是以后的国都啊,很容易就上心了。

    至于那临渝就更是大名鼎鼎了,不是别的地方,正是那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

    要是把这俩个地方都弄到手了,那么杨广就真的是命不久矣,这等于是把杨广的后路给堵了啊,山海关一堵,根本就是回不了中原了,山海关易守难攻,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一点也不为过。

    再加上有北京城这座中枢城在那,粮草补给等根本不成问题,完全可以打持久战。

    到时候杨广就真的是糟糕了,杨玄感能拖,他拖不得。

    这次征伐高句丽又是快上百万的人马,一天的粮草消耗就是个天文数字,如果山海关被切断了,那么粮草补给也就没有了,不战自溃!

    到时候高句丽再从后面夹击,别说是快上百万,就是真的一百多万,那又怎样?皇帝不差饿兵!那是因为差不动!

    等着他们的结局只有一个,那就是身死国丢!

    “狠!真狠!”萧守仁脸色大变说道。

    张须陀点了点头。

    “慈不掌兵,向来如此,上百万的生命在野心前面根本就不值一提。”张须陀说这话的时候带着感慨。

    也对,在战场上面拼搏这么多年,早就见惯了这类事情,能发出这样的感慨也很正常。

    “如果真的选择这条计划的话,那么中原大地又不知道要出现多少孤儿寡母了。”萧守仁有些担心地说道。

    是啊,要是真的选择这条计划,那么那上百万的军队肯定是全部都得死在异国他乡,死在那山海关外!

    “是啊,幸好我们已经得知这消息了,这就行了,老夫早有计划了,只须如此如此,当可解此危机。”张须陀笑着细声跟萧守仁讲解了一遍。

    萧守仁边听边点头,果然,张须陀早就想好了计谋对策了。

    “那第二计呢?”萧守仁继续问道。

    “取长安。”张须陀嘴里蹦出三个字。

    虽然只有三个字,可是这三个字的含义却是很大的。

    萧守仁皱了皱眉头,长安?似乎很容易啊,那长安现在不就是杨玄感在把守吗?那里的显耀贵族基本上都是杨素的旧部,夺长安根本就是易如反掌啊!

    “取长安?”萧守仁再问了一遍。

    “嗯。”

    “这岂不是太容易了?”萧守仁问道。

    “的确,也很重要,那长安是什么地方?那可是块风水宝地啊。”张须陀叹声说道。

    萧守仁点了点头,的确如此,光是说长安,也许不会让人想到什么,可是再说道围裙呢?

    没错,就是围裙!

    那长安城就是一条围裙的中枢!用古话来讲,那是襟带!

    长安城单独拿出来的确是没什么好重视的,一座城池罢了,一座城池的得失根本就不会影响大局,天下大势不在一座城池的得失!

    “李密要取那关中四塞?”萧守仁想了想之后试探着问道。

    关中,何谓关中?

    那是有着许多关塞的中间,那就叫关中!

    关中本是一个极富战略色彩的说法,意为四塞之中。

    四塞是一种笼统的说法。

    关中周围大小关塞甚多,历代亦时有损益。

    但地位重要者,则确为函谷关、武关、散关和萧关四座关口。

    这四座关口控制着关中地区几个主要方向的出入通道。闭关可以自守,出关可进取。形势有利,就出关进取;形势不利,则闭关自守。

    关中关中四关之中,函谷关,武关、陈仓大散关、萧关。这四座关隘控制着关中地区几个主要方向的出入通道。

    函谷关,说白了,也就是后世的潼关。

    黄河自上游西来,纳渭水后折而向东。从这里开始的大河两岸,大自然充分展现了她的鬼斧之功:南北两岸,华山、崤山与中条山夹河而立,高岸深谷,险峻非常。

    关中与中原之间的通道,穿越华山和崤山北麓的山地,延绵数百里,尽皆“车不方轨,马不并鞍”之险阻。

    函谷关当道依险而立,控扼东西。

    武关,汉江支流丹水自西北向东南穿越秦岭东段山地,切开一条狭长的低谷地带,成为秦岭东段南北往来的一条通道。

    这条通道沿西北上行,越秦岭分水岭后,可直达蓝田,逼近长安,向东南下行,可达南阳盆地。

    武关正在其东南出口凭险而立,为关中之东南门户。

    大散关,萧守仁记得以前学过一句诗,说是铁马秋风大散关,说的应该就是这大散关了吧。

    秦岭西端与陇山分界处为嘉陵江上游低谷地带,是秦岭西部往来的一条重要通道。

    大散关即在此通道的北端依险而立。此关是关中与汉中、巴蜀之间的咽喉,为南北所必争。

    古语有云:北不得散关,无以图汉中巴蜀,南不得散关,无以图关中。

    从这两句就看的出来,这大散关是有着怎样的地理优势!

    萧关,又名陇山关,陇山山脉横亘于关中西北,为其西北天然屏障。

    自陇上进入关中的通道主要是渭河、泾河等合流穿切形成的河谷低地。

    渭河方向山势险峻,而泾河方向进入关中较为容易。

    萧关即在陇山山口依险而立,扼守自泾河方向进入关中的通道。

    萧关是关中西北方向的重要关口,屏护关中西北的安全。

    萧守仁对于他自己的这个想法他也是没有多大的底,但是他也明白那关中四塞是个什么含义,这四塞在中国的历史上面是怎样的地位,所以才有此一问。

    张须陀有些诧异地看了萧守仁一眼。

    点了点头,很满意萧守仁有这样的眼光和觉悟。

    “没错,应该没错了,李密肯定就是冲着那关中四塞去的,要是真的被他弄成了,那么事情就复杂了。”张须陀虽是这么说,可是一点担忧的样子也没有。

    萧守仁看到这也算是明白了,张须陀肯定还有自己计划,肯定是已经想好了应对的法子,所以这时候才会一点也不慌张。

    “真有那么好吗?天府之国?”萧守仁皱了皱眉头,心中暗想,那四川真有那么好?后世的四川没见到这么好啊。

    张须陀笑了笑。

    “汉高祖刘邦就是从这关中四塞出发席卷天下的,天府之国当然不是假的,现在除了江南也就数那最富庶了,而且,那关中四塞和长安城一连起来,那就是一道屏障,一道难以攻破的屏障,那是军家必争之地。”张须陀分析道“除了这四塞之外,还有一处渡口必须要提。这是个黄河渡口,名为蒲津,扼守该渡口的重镇叫蒲坂。

    西临大河。这里是自山西进入关中的一条极为重要跳板,同时也是自关中进入山西的桥头堡。

    关中四塞,加上一个蒲坂,可谓险固。

    守仁啊,这只是守,还仅仅只是守啊!”

    萧守仁的眼角抽搐了两下,张须陀这最后两句话是什么意思?

    守,这还仅仅只是守!

    “将军,难道说?”萧守仁想到了张须陀有可能要传达的意思。

    “没错,还没有说攻呢,这关中四塞加个黄河渡口,这可是一把强弓啊。”张须陀有些感慨。

    “将军教我!”萧守仁恭敬地请教,有些东西他还真得是不懂。

    “守仁啊,你想想看那秦始皇,汉高祖刘邦,还有那西汉兴起于关中,但是却不以四塞为限制,而是采取更为积极的进攻态势。

    军出武关,逼南阳盆地,直插中原;蒲坂方向,进攻晋西南;大散关方向,进取汉中,以图巴蜀;萧关方向,控制陇西;函谷关方向,进占洛阳三川河谷,尽有崤函之险。这是以关中为举出而争雄天下最有利的态势。这种态势犹如面向中原拉开的一张巨弓,其势能之大,无以言喻。”

    萧守仁张大了嘴巴,难怪,这也就难怪了。

    萧守仁以前还想不懂,为什么李世民会定都长安呢?原来是因为这个啊,看来杨坚的眼光不错啊,这都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长安长安,不仅仅是人的单纯愿望,不仅仅是人们希望这座城池长治久安所以就叫做长安!

    这还是有着有利地势的保证,所以才有资格把它叫做长安!

    “将军可是已有对策了?”虽然张须陀说了这么多关于关中四塞和中原强弓的事情,可是他脸上却是一丝的担忧都没有。

    “这个不需要对策,有一个难题是他们解决不了的,想必那李密此时此刻已经赶往巴蜀之地了。”张须陀笑着说道。

    “哦?”萧守仁不解地看着张须陀,李密为什么要去巴蜀呢?难道这里面还有什么是自己不知道的不成?

    “守仁,巴蜀之地多毒物啊。”张须陀笑着说道。

    这话就像是黑夜里的一道闪电,一下子就把萧守仁的灵感给引出来了,他明白了,他明白张须陀这话的意思了。

    “原来如此,虽说这个很难,可是还是有成功的可能的。”萧守仁说道。

    “这个不必担忧,老夫知道一些成年旧事,有一计可收服那巴蜀之地。”张须陀笑着说道。

    萧守仁睁大了眼睛,这怎么可能?

    天下风云出我辈 第三佰四拾七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上)

    更新时间:2011-12-07

    别人也许不可能,可是张须陀是谁?

    他如果没有一定的把握是不会随随便便说出这话的。

    “将军真的有把握收服那巴蜀之地?”萧守仁惊讶地问道。

    巴蜀之地多毒物!这几个字含义非常的多,里面的内容也是非常的深,这既是在说人,同时也是在说物!

    巴蜀这地方历来就是五毒横行的地方,常人被咬上一口那都是性命难保,更何况,那儿还有比那五毒还要厉害的东西呢?

    什么东西比那五毒更厉害?

    蛊毒!

    没错,就是蛊毒!

    刚才张须陀一说巴蜀之地多毒物,萧守仁第一个想到的不是什么五毒,想到的不是那些蛇啊蝎啊花蛤蟆啊之类的东西,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那些神奇的蛊!

    这也是张须陀敢说李密第二计行不通的缘故!

    “只要如此这般,那巴蜀之地便是稳妥了。”张须陀笑着慢慢说道。

    萧守仁已经是张大了嘴巴难以合拢了,他从张须陀的嘴里听到了一个秘密,一个有关杨家皇室的秘密,这个秘密只有极少数人知道!即便是知道,那也没有张须陀知道的这么清楚!

    “原来如此,那么巴蜀之地真的是可以不用担心了,不知道那第三计是?”萧守仁点了点头之后继续问道。

    张须陀听到萧守仁的话之后双眼有神地盯着他,然后说出了八个字:“袭取东都,号令四方!”

    东都洛阳!竟然是东都洛阳!

    萧守仁怎么也没有想到那第三计的关键竟然在洛阳城!

    此刻的洛阳城是越王在守着!

    越王是谁?

    越王便是杨侗!隋炀帝长子杨昭之子!今年才八岁!

    八岁!一个八岁的孩童罢了,杨广因为要征伐高句丽,所以这才让越王监国!虽然越王的身边是有些文臣武将辅佐,可是也都是些不出名的,因为,那些出名的都被杨广带走了!

    “端的是好计谋,将军,在你看来,此计该如何破解?”萧守仁想知道张须陀对着第三计有什么办法。

    张须陀却是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

    “不需要想。”

    “嗯?”萧守仁有些奇怪了,怎么就不需要想呢?

    “只要杨玄感够聪明,那么他就不会选这第三计。”张须陀笑着说道。

    萧守仁依旧不懂,那东都是个好目标啊,别的不说,那是一个朝廷的代表啊,是都城啊,如果把东都都取了,那么光是士气上面就可以打压死杨广了,更何况,那东都城里面可是还有很多的额好东西啊。

    金银财宝就先不说,这些都是好东西,可是还有比这更好的东西,那便是人!

    那东都洛阳城是什么地方?那是达官贵人的居所啊!那些出征的大将及权臣,他们的家属哪一个不是留在东都?

    只要攻破了东都洛阳,那么那些大臣还不得举手投降?

    “将军何以有如此大的把握杨玄感不会选择第三计?”萧守仁心中不信,所以才有此一问。

    张须陀笑了笑,年轻人嘛,总是觉得自己是对的,不说出个所以然来估计今晚上都得失眠。

    “很简单,因为东都太难攻下,周边有粮仓,而且还不止一处,而是好几处,光是回洛仓就够被困的东都城度过好几年,洛阳城的城门你也知道,又高又滑,易守难攻,只要稍微有点准备,那么杨玄感便是无从下手,就得僵持,到时候陛下的勤王之师都回转了,杨玄感怎么办?”

    萧守仁恍然大悟,一下子就全明白了,自己算是被欲望迷住了眼睛,只是光想着破了城之后会怎样怎样,万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啊!

    “?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