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只是刚才看见卓不凡那阴沉沉的脸色,所以不敢说什么,这时候才能说出来。
卓不凡点了点头,却是并不出声。
他早就在消息传出来不久后就得到这消息了,消息里面只说是万归藏,可是没有说万归藏是什么东西,只说万归藏在王伯当的剑鞘里面。
有时候真相在经过不同的嘴巴之后就会变成惨不忍睹的惨相,万归藏也是。
经过多人之口之后万归藏已经被中间人自己定义为藏宝图了,卓不凡细细打听之后已经信了七分了,只是还不是非常肯定罢了。
这时候听到朱玉的话之后他一点也没有惊奇,所以这才没有出声。
“师傅,您说这消息是谁放出来的呢?”朱玉小心翼翼地说道,他看到卓不凡听到自己的问题之后一声不吭所以一时间也是摸不准卓不凡的心思,所以不敢大声说话了。
卓不凡眼珠子盯着朱玉看了一下,然后端起桌子上的茶杯,啄了一小口之后这才淡淡问道。
“哦?你说呢?你说是谁放出来的?”
听到卓不凡的话之后朱玉心中总算是放下了一块石头了,他就是他要的效果,这就是他刚才进来之前打的腹稿啊,这下子总算是可以用得上了。
“师傅,这个消息来的很突然,就在那个探子逃走后没多久就冒出来了,来的奇怪啊。”
虽然朱玉没有把话点明白,可是卓不凡这老狐狸一下子就听出了这话中的味道了,一下子就知道朱玉的话中含意直指哪个了。
“哦?你这话也不是没有道理,其余的人是不可能会把消息放出来的,王伯当更是不会,那么剩下来的也就只有朝廷了,他们这么做也不是没有道理。”卓不凡说到这的时候顿了一下,然后微微抬头看了朱玉一眼,继续用淡淡的语气说道:“如此说来这还得感谢你?感谢你把那探子放走了?”
虽然卓不凡的话很平淡,可是在朱玉听来却不是这么回事,他知道他师傅已经是听出来他话中的含义了,这时候是点到为止的时候了,自己的意图已经达到了,他师傅卓不凡肯定也是不打算追究疏忽一事了,这已经足够了。
“弟子不敢,这都是天意,天意让那万归藏的消息传了出来,但是弟子的疏忽还是要罚的。”朱玉恭敬的说道。
听到朱玉的话之后卓不凡的脸色已经是好看很多了。
“这次就算了,如果不是你疏忽的话我们也得不到这么有利的消息,朝廷这招很妙啊,虽然如此,可是这也给了我们一个大好机会啊。”卓不凡摸了摸下巴的稀松胡须,然后笑了出来。
朱玉看着卓不凡脸上的笑容,参不透里面的味道,但是他也知道这时候他师傅卓不凡肯定是想到了别的什么东西了,要不然也不会变化的如此之快啊。
“师傅,我们接下来?”
卓不凡笑着摆了摆手,然后对着朱玉说道:“玉儿,这儿没你什么事情了,你先退下去吧,你出去叫人把东西收拾一下,我们等下一起上君山,到了君山看我脸色行事。”
“是,师傅!”朱玉抱拳听命之后便退出了房间。
脚步声远去之后从那屏风后面便是多出来俩个人,这俩人不是别人,正是那卓不凡的乖女儿和好女婿。
“父亲,这小师弟办事也太不靠谱了,这点小事都能被他办砸了,还好意思过来讨功。”卓蝶儿有些不满地走出来,一出来就抱怨。
刚才她和自己的夫君白乘风正在和卓不凡分析事情呢,这时候正好朱玉过来敲门,因为他们商量的事情过于机密了,所以他们俩才躲了起来,被人打扰的滋味不好过,卓蝶儿发发牢马蚤也是很正常。
“蝶儿,不要胡说,小师弟也是为了门中的事情。”白乘风对着自己的妻子打了个眼色之后摇了摇头。
卓不凡心中暗暗点头,自己选的女婿很不错。
白乘风被人打扰心中肯定也是很不好的,可是为了在自己的岳丈面前保持爱护门下的样子来,他也只好装了。
卓不凡自然是明白白乘风的心思的,可是他却是不点破,以后天剑门的门主需要这样的心机。
“蝶儿啊,乘风说的没错,我们刚才说的还没有说完呢,继续吧。”卓不凡点了点头之后对卓蝶儿说道。
那三十多岁的妇人也是点了点头,坐到了她父亲的身边,然后继续刚才的话题。
“父亲,朝廷既然把消息放出来了,那么我们的计划也应该变上一变了,只是不知道父亲可夫君可愿意冒险赌一把?”卓蝶儿有些严肃的问道。
这三人之中要说江湖阅历那自然是卓不凡最高了,要论伪装收买人心,那自然要算白乘风了,总是一副老好人的样子,但是说道心机和算计那就绝对要属卓蝶儿了,她可以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出于水而寒于水啊。
听到卓蝶儿有些前言不搭后语的话之后白乘风和卓不凡相互对视了一眼,不知道卓蝶儿指的冒险是什么。
“蝶儿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卓不凡皱着眉头问道。
这也正是白乘风的问题,只是自己卓不凡不开口他不想开口,一点点小小的僭越他也不想犯,他为人小心谨慎。
“父亲,既然朝廷都把消息放出来了,这十有八九是真的,看来朝廷是不愿意把万归藏落在杨玄感的手里,朝廷也是不愿意江湖由杨玄感把持的,这样一来我们的机会就来了啊。”卓蝶儿笑的诡秘异常。
看着自己女儿那变幻莫测的笑容卓不凡还真的是看不出来什么,他想不出来女儿心中打的到底是什么算盘。
“什么机会?”白乘风还是没有忍住,还是开口了。
卓蝶儿对着自己夫君笑了笑,然后慢慢道来:“父亲,夫君,你们可曾想过从那万归藏在我们手里的话我们该怎么办?”
听到卓蝶儿的话之后卓不凡和白乘风都是愣了愣,他们是有想过抢万归藏,可是却没有想过抢到之后该怎么办,因为抢不抢得到都是个问题啊。
“没有想过?”卓蝶儿笑着说道。
卓不凡老脸一红,只好点了点头,看看自己女儿有什么好主意,他知道自己女儿既然这么问了,那肯定是已经想到了什么好主意了,所以这才会这么问的。
“父亲,你觉得那刺客堂和百花会抢到了万归藏的话会怎么办?”卓蝶儿笑着问道。
听到这话之后白乘风和卓不凡都是在心中把角色转换,把自己当成是俺司马无双和殷彩凤,如果自己是司马无双和殷彩凤的话抢到了万归藏会怎么办呢?
“夫君,如果你是那殷老太婆的话你会怎么办?”卓蝶儿对着白乘风问道。
白乘风苦笑了一下,把殷彩凤其实并不老也就是四十多的样子,但是保养得很好,看起来绝对是看不出她的真实年纪,看起来就像是二十七八的大姑娘,也正是因为这样,让卓蝶儿这个已经三十多岁的女人心生妒意,这才在暗地里一口一个老太婆称呼。
“如果换我是那殷大婶,我会先拿着万归藏去皇后娘娘那邀功,然后借助皇后娘娘的力量把江湖中的势力握在手里,把什么青竹帮刺客堂溶剑山庄还有天剑门都握在手里。”白乘风笑着说道。
白乘风的答案让卓蝶儿的脸上有了笑容,听到白乘风称呼那殷彩凤为殷大婶,卓蝶儿的心中很高兴。
卓不凡也是暗暗点头,这才符合一个门派的最大利益。
“一样,刺客堂有先帝的免死金牌,当然是差不多的选择了,和朝廷联手把江湖上的各大门派掌控在手里,以后就做朝廷在江湖的代言人。”卓不凡也是差不多的回答。
卓蝶儿点了点头,表示这很符合实情。
“没错,想必那殷老太婆和司马无双也是这么想的,不知道爹爹你是怎么想的?”
卓不凡走了下眉头之后试探着说道:“投靠朝廷?”
卓蝶儿摇了摇头,“父亲,他们之所以可以投靠朝廷是因为他们本来就算是朝廷的人,他们跟朝廷勾勾搭搭的,不清不楚,可是我们是这些年才新起来了势力,跟朝廷根本没有多少来往,就算是拿到了万归藏也取不了朝廷的信任,朝廷也不会让我们做朝廷在江湖中的代言人,至少,那刺客堂和百花会我们就吞并不了。”
卓蝶儿的分析很有道理,白乘风和卓不凡都是暗暗点头,丝丝入理,环环紧扣。
“那该如何?”卓不凡皱着眉头问道。
旁边的白乘风也是皱起了眉头,他们这是跟着卓蝶儿的思绪在走,既然卓蝶儿已经把一条路堵死了,那么只有另一边可以走了,难道?
“蝶儿,难道你是说?”白乘风睁大了眼睛有些不可思议地看着卓蝶儿说道。
卓蝶儿笑着点了点头,表示自己正是那么想的。
“你们到底打的什么哑谜?快说出来给为父听听。”卓不凡有些耐不住了,开口催促道。
卓蝶儿笑着看了自己夫君一眼,为自己俩人的默契暗中高兴了一下,然后这才对着自己父亲说道:“父亲,你觉得杨玄感杨柱国这个人如何?”
这下子算是把话挑明白了,卓不凡这下子也听出来了,话已经说的这么明白了他当然听出来这言外之音了。
“你的意思是说?投靠杨玄感?”卓不凡惊诧莫名地看着自己的女儿,他都觉得自己有些看不清楚自己的女儿了,胆儿怎么这么肥了呢?当真是胆大包天啊,这样的想法竟然也敢生出来。
“没错,父亲觉得杨柱国如何?”卓蝶儿一脸认真地问道。
卓不凡从来就没有考虑过这样的事情,这时候被卓蝶儿这么匆忙一问,倒还真的是把他给问到了。
“还好吧,其父杨素我倒是见过一面,威风八面,军中声望也很高,杨玄感就不知道了,这些年没有注意朝廷的事情。”卓不凡简单地回答。
这话倒是不假,卓不凡这些年把时间和精力全部放在了功夫门派还有女儿女婿身上了,哪还有什么闲工夫去管八竿子打不着的朝廷中事呢?
“这就够了,父亲这可是一个好机会啊,在女儿看来这杨柱国不起事则已,一起事成功的机会有七八成,足够让我们赌一把大的了。”卓蝶儿信心满满的说道。
看到卓蝶儿那满脸的自信,白乘风和卓不凡对视了一眼,虽然他们不知道卓蝶儿的自信是哪来的,可是他们的心思也动摇了起来。
“蝶儿啊,你何以如此肯定呢?”
“父亲,不知道你听说了没有,正月刚过陛下已经在到处招骁果了,民间已经是闹得沸沸扬扬的了,据说有好些地方都要反了,被当地的官服镇压了好几次才镇压下去,民心已是不稳了,据说陛下就要再次东征了,如果那时候那个久负盛名的杨素之子杨玄感振臂高呼,父亲,你说局势会是怎样呢?”卓蝶儿笑着说道,笑起来就像是一只修行多年的母狐狸一般。
听到卓蝶儿的话之后卓不凡的心思更是活泛了起来,他的眼前似乎已经是看到了一片光明的景象了,他似乎已经看到了杨广出征了,然后杨玄感真的就反了,然后他们投靠杨玄感得到了重用,统一了江湖武林,最后封官晋爵是手到擒来啊。
天下风云出我辈 第三百二十章 片舌挑倒君山雄(二)
更新时间:2011-10-11
一言使心生,一言置心死,卓蝶儿就是这样一言一言把自己的父亲给说服了,摆事实讲道理,终于说服了卓不凡。
萧守仁要是在旁边的话肯定得佩服死,肯定会觉得如果卓蝶儿生在现代的话写议论文肯定是一把好手啊。
不由得卓不凡否定卓蝶儿的观点,因为,他已经动心了。
人的欲望就像是一把选择性的放大镜,它会把一些看起来很有诱惑的东西放大十倍放大百倍,甚至千倍,那些不可预料的因素就自动被筛选出来然后自动忽略掉了,扔在角落里让人忽视。
卓不凡的欲望,对权势的欲望,一下子就被自己的知心女儿给勾起来了,不因为别的,光是朝廷在江湖的代言人,代言人三个字就已经让一把年纪的卓不凡鸡冻不已啊。
更是在卓蝶儿的有意引导下,他只看到了那些五光十色的好处吗,那些江湖中人梦寐以求的好处,那些许多人争破了额头都抢不到的好处,那些自己这辈子想都不敢想的好处。
这些五光十色的诱惑把卓不凡那双有些浑浊的老眼差点晃瞎了。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是通过那差点晃瞎了的老眼,那些诱惑爬上窗户上心了。
权衡利弊的事情很容易做。
如果王伯当的万归藏被抢了,如果是被别人抢走了,是百花会或是刺客堂,或是他们一起的联盟,那么自己这边的天剑门会如何?能够得到什么?
很简单,什么也不会得到,也许是一个自己本来就知道的自己的秘密,也许是这秘密落到别人的口袋,然后接着被百花会或是刺客堂等人要挟。
如果是被朝廷得到了,那么自己这辈子估计还得做朝廷的一条听话狗。
最后也就只剩下两个可能了。
第一,王伯当保住了万归藏,然后拿着万归藏要挟江湖头脑,掌控江湖。
第二,万归藏被自己的天剑门抢到,这个可能微乎其微,虽说现在四派联手结盟,可是这也是暂时的,万归藏一抢到手肯定是要分裂的,这个是无可置疑的。
算来算去只有一个选择最明智,那就是和杨玄感合作,暗中和王伯当接洽,保住万归藏,这样一来算是稳胜了。
王伯当他们毕竟是朝廷的人,肯定是要把江湖的事情交给一个在江湖中足够份量的人或是门派来打理,如果卓不凡这时候示好的话无疑是在杨玄感他们想睡觉的时候递了个枕头啊,到时候那做代言人的好差事肯定是只能落在他天剑门的头上了。
杨玄感争天下的可能性经过卓蝶儿的一番解说之后在卓不凡和白乘风的心中已经是上升到快九成了,如果杨玄感真的问鼎成功,那么天剑门就是大功臣啊,到时候封官晋爵当然就不在话下了。
卓不凡三人商议好了之后神采奕奕地出了有德客栈,带着门中的一众弟子往那君山山顶走去。
帝子潇湘去不还,空余秋草洞庭间,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这是李诗仙后来专门描写君山的。
从娥皇女英的哭竹子再到洞庭湖,最后更是说君山风情如画,人在画中游。
那有德客栈本来就是在君山脚下,两盏茶的功夫就可以到达山顶,对于习武之人来讲的确不是什么难事。
出入君山的水路已经被封住了,任何人都不准上岛,因为今天的日子很特殊,是四年一次的君山大会!
萧守仁和罗士信也是尾随者卓不凡等人上山了。
山下的探子已经是准备好干柴和火种了,只要一收到萧守仁和罗士信的信号就点火,对面岸上的人只要看到岛上有火有烟那么便会带着大队人马攻上山来。
萧守仁和罗士信已经是做好了十一分的准备了,如果真的凭借他们的手段还是没有办法从王伯当和那些江湖门派中夺得万归藏,那么也只有一个办法了,那就是重兵包围,强抢万归藏,最不济也要把万归藏毁了。
天高云淡,阳光温煦。此刻的君山,如同一抹淡淡的蛾眉,横卧在湖光潋滟的秋波之上。又像一朵烟云轻笼的睡莲,从洞庭湖这张碧绿的大荷叶上半明半晦地写意出来。
萧守仁在半山腰上往下看,看着这幅美景,心中暗叹,这就是那无数古人心向往之却只能望湖兴叹无法接近的君山么?
萧守仁是知道君山的,上辈子的时候他还去过一次,对君山的了解也算是蛮多了,都说名山名人两相映,此话不假。
此时的君上虽有名气,但是也仅仅只是神话故事当中的名气,并没有现实的名人过来写诗写景所以名气还不是很大。
但是在过几百年就不一样了,萧守仁想着那几百年后的君山心中不免感怀了起来。
最早贬官岳州的唐代诗人张说,将洞庭望成一阕秋词,用“日见孤峰水上浮”寄托满腔真挚情怀的君山。
滕子京伫立岳上栏杆遥望“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而生出无限惆怅歌哭的君山。
放达的李翰林太白公游至“水天一色,风月无边”的洞庭,吟咏“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的太虚妙境。
大才子刘禹锡更是挥毫写下“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洞庭湖这个浩然于天地的千古名湖,令古往今来的墨客马蚤人名流雅士情有独钟,题咏吟叹,使君山更添许多妩媚、意趣。洞庭这一泓浩瀚的湖水滋养着、烘托着辉映着君山,使她不仅涵蕴一种大家闺秀的风范和魅力,而且成为一种人文精神的载体。
一位大圣人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而君山山水一体,既蕴藉着山的沉静又透着水的灵逸,二者不可分割。这绝妙的景致,是智者乐处,亦是仁者乐处。
别看君山小,但是据附近的渔民讲,说是君山有七十二峰,萧守仁和罗士信开始的时候还以为是自己听错了,后来才知道这都是民间传说,还说这君山七十二峰为七十二位螺仙所变。
没消多久卓不凡等人已经是到了君山山顶了。
好空阔的场地,这场地根本就是大自然的杰作啊,就像是一把巨剑把山顶横切过来,切掉了一半!
空阔的场地后面竖立着一座祠堂!
这等地方竟然还有祠堂!
那祠堂后面是青青翠翠的竹林,没想到这等时节了竟然还有那么青翠的竹子,当真是稀奇无比。
祠堂前面已经是有好几百人了,旗帜飘扬,分立两旁。
一看就知道这些人都是江湖人士,那卓不凡等人一上山就立马有人上前迎接,然后把他们接引到前面的位置去了。
萧守仁和罗士信互相看了一眼之后偷偷躲进了人群,然后这才慢慢往前面挤,希望可以挤到前面去。
经过一番坚持不懈耐苦耐劳的拥挤之后俩人总算是达成了心愿。
萧守仁和罗士信找了个既隐蔽又看得清楚的地方安定了下来,萧守仁这下子才松了口气,开始打量这隋末时候的君上顶。
萧守仁的眼神一下子就被那高大的祠堂给吸引住了。
那祠堂朱红大门,牌匾高悬,两边的柱子上更是龙飞凤舞地写着副对联。
定睛看去,那左边写着“更伴湖光月色亘古长留玉镜明”,再瞧右边,分明写着“重开舜日尧天从今不使湘妃怨”。
再看那牌匾,分明写着二妃墓!
这哪是什么祠堂啊,这分明是墓地啊!
萧守仁这才反应过来,原来此处就是那二妃墓啊,这就是那埋葬着尧的两个女儿,也就是舜的俩个妃子的地方啊。
结合这祠堂一样建筑的背后那些斑斑青竹,萧守仁心中已经笃定了。
那些竹子应该就是传说中的斑竹哭竹了也称湘妃竹。
据说在那二妃墓的旁边生长着君山斑竹,这些君山斑竹身上都是斑斑点点,据说是娥皇女英两位妃子追忆夫君舜眼泪溅在上面所以染上去的,说也奇怪,这竹子在二妃墓旁边就是这个模样,可是移植到别的地方,那么第二年那些斑斑点点就会消失,如此一来君山哭竹的名声也就越来越响了。
萧守仁站在人群中凝望着那些翠竹,默立久久。清凉的风悠悠地从竹林吹过,拂过萧守仁的耳际,萧守仁在风中似乎能够看到,因为思念舜帝的二妃伤心恸哭的瘦影,心中试想那时,该是怎样的凄凄惨惨切切?
君妃二魄芳千古,山竹诸斑泪一人。
“一元复始,万物更新,四年一次的君山大会让各位英雄好汉齐聚君山,苏某在此感谢大家的到来,大家也许还在疑虑为何苏某会出现在这,苏某告诉各位,因为苏某在这是要召集大家干一件大事!共襄盛举!”
就在萧守仁还在发呆神游物外的时候一个滚滚之声传了过来,直往耳朵里面钻。
萧守仁定睛一看,声音是从正中的太师椅前传过来了的,能够坐在正中的太师椅前身份肯定是不一般的。
那说话之人更是身披坚持锐,一身盔甲昭示着他的身份。
这人的身份已经毋须怀疑了,能够穿盔甲悬铁剑的只有军中之人,在这个场面里出现并开头讲话的身份肯定也低不到哪去啊。
“你是哪个?这哪有你说话的份?”从那青竹帮的旗下走出来一人,伸手指着那个穿着盔甲的中年将军大声喊道。
这青竹帮是中原第一大帮,甚至是天下第一大帮,心中漠视朝廷规矩,又仗着人多,所以气焰难免也就高涨了许多。
这开口的青竹帮帮众身份也只是一般的长老,这种场合还轮不到他说话的,可是大家都是没有开口阻止,因为他们想要让这不知天高地厚的青竹帮叫花子试试那将军的底。
“哦?你不认识本将军也很正常,这是本将第一次参加江湖聚会,传达朝廷的意思。”那将军并不生气,微笑着对底下的众人说道。
“啊!”
“朝廷的意思?”
“这人究尽是什么身份,坐在那上面开口本将闭口本将的,他想要干嘛?”
底下的人都是窃窃私语,看那中年将军的眼神也是变化了起来。
坐在左边的王伯当等人并没有开口,全部都是保持着缄默,只是脸色非常的难看,阴沉地可怕。
“原来是他,他不在那登州好好呆着怎么跑到这来了?”旁边的罗士信有些无奈地说道。
听到罗士信的话之后萧守仁皱了皱眉头,难道那说话的将军罗士信认识?既然认识干嘛不上前打招呼呢?
“士信,你认识那人?”萧守仁凑过去细声说道。
罗士信点了点头,四周看了看,发现没有人注意他们俩人,这才在萧守仁的耳边细细介绍道。
“那人名叫苏威,是那靠山王坐下的第十二太保,算是义子吧,威名赫赫,随便放到哪去那都是镇守一方的大将啊。”罗士信感慨地说道。
“啊,原来如此。”萧守仁暗暗点头。
“那靠山王是当今圣上的叔父,权势放的极大,他手下的军士可以自行封赏,大小官员都是自行罢免。”罗士信有些羡慕地说道。
这个萧守仁还真的是不知道,听到这话之后吃惊不小,这简直就是皇帝了,皇帝的权利怎么可能放手给那靠山王杨林呢?
“士信你说笑吧?自行封赏自行罢免?这可是圣上才能有的权利啊,这样一来岂不是、、岂不是、、、”萧守仁没有说下去,可是罗士信已经明白萧守仁话中的含义了,萧守仁是说节僭越问题了。
“这个倒不是我蒙你,军中老人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呢?只是这些年靠山王很少出来所以很多人都不再提起罢了,他要是再出山那肯定是要出大事了。”罗士信笑着回答,想着那军中的传奇他心中也是微微发烫。
“陛下不怕?”萧守仁轻声说道。
虽然只有四个字,但是这里面包含的意思多了去了,罗士信听到这话之后摇了摇头。
“守仁你有所不知啊,当年靠山王为了这江山可是付出了许多啊,当年收服罗艺之后先帝特许他自行圈地为王,被他拒绝了,后来更是让他独领治下兵甲,官位自行封赏罢免,推脱不过这才勉强答应,在平定登州叛乱的不久之后更是声称身体抱恙,直接就在登州住下了,不再插手朝中之事,安心做一个王爷,陛下对着位叔父是极为放心的。”罗士信介绍道。
听到这之后萧守仁算是明白过来了,原来杨林已经是杀心尽去了,没有了锐气了,再说了杨广本就是他的侄儿,自己大哥的儿子,他狠不下杨坚那样子的狠心。
“原来如此,你刚才说这苏威来自哪?登州?”萧守仁问道,他记得刚才罗士信讲过那杨林也一直都在登州的。
“没错,他跟着靠山王一直守在登州。”
“怎么这会儿到了这了呢?”萧守仁不解了。
“这个我也不是很清楚,可是他刚才已经说了,说是受了皇命过来的,继续看下去应该就都明白了。”罗士信说完之后还特意瞄了王伯当他们那边一眼。
萧守仁顺着眼神也瞄了过去,看到那阴沉似铁的脸色之后萧守仁的心中咯噔一下仿佛已经是触到了什么东西了。
隐隐约约地觉得自己触到了什么东西,可是究尽是什么一时间又说不清楚。
“在下刺客堂堂主司马无双,敢问将军传达朝廷的什么意思呢?”那刺客堂旗下的一名精壮中年人站了起来,对着那苏威抱拳问道。
苏威眼神一闪,朝着那司马无双笑了笑然后很自然地说道:“原来是司马堂主,久仰久仰,虽然苏某久在军中,可是也是听说过司马堂主的大名的,如雷贯耳啊,这次得见果然是英雄人物啊,这次陛下亲征高句丽那个跳梁小丑,这可正是咱们江湖儿女立功建业的好时机啊,陛下得知有江湖义士想要参加东征,所以特意让我过来聚集豪杰义士。”
苏威说完之后神采飞扬,脸上笑意吟吟,那司马无双听完之后微微点了点头,然后大声笑了起来。
“哈哈哈,原来如此,我刺客堂早就有为国效力之心啊,想我刺客堂一身的刺杀之术,到了战场上潜入敌军主帅帐内取其首级肯定是易如反掌啊,在场的各位!各位英雄好汉们,难道你们就愿意一身的武艺白白浪费吗?难道你们就不愿意为自己的子孙后代搏个一官半职衣食无忧吗?”
听到司马无双的话之后苏威的笑意越发的浓了,王伯当的脸色更加的铁青了。
萧守仁和罗士信的脸色就很奇怪了,可以说是古怪,他们猜到了大部分的事情,可是没想到临时竟然会出现这样子的变故,看来事情是越来越好玩了。
卓不凡那张老脸也是有些难看了,他没想到司马无双消息那么灵通,而且出手这么的快,快若闪电啊。
从苏威和司马无双两个人的对话中大家已经是猜到大概了,大家都是江湖中实打实拼出来的人,看着他们二人一唱一和的,就是傻子也明白他们肯定是勾搭上了,这是在演戏啊!
天下风云出我辈 第三百二十一章 片舌挑倒君山雄(三)
更新时间:2011-10-12
全场顿时间窃窃私语之声不绝于耳,就是那些微末人士也看出来不对劲,更何况那些老江湖呢?
“各位,大好机会可就在我们的面前啊,俗话说得好,学好文武艺,卖与帝王家,现在陛下一心求贤若渴,正是我们出手的好机会啊。”司马无双继续说道。
苏威对于司马无双的表现很满意,很合自己的意思,说话有分有寸,都是从大家的利益角度出发,也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同,不会使这些江湖人士过于排斥。
“司马堂主,投靠朝廷能有什么好处?”队列的末尾处站出来一个人,大声问道。
听到这话之后司马无双很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位兄弟问的好!好处多了去了,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去日苦多啊!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就是一朵小浪花,谁会记得?谁会记得?”司马无双大声说道。
这话一出来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这些人都是身居高位的江湖人,这些人已经是站在了江湖的高处了,乍然间听到这番话之后一下子就引起了共鸣,自己现在是有点名气,把名字一说出去很多人都知道,都会竖起大拇指赞声好汉,可是十年后呢?百年后呢?
“如果说咱们帮助陛下开疆扩土呢?这份功劳可就大了去了,就已经不仅仅是江湖了,咱们就是民族的英雄,咱们可以在历史的经史上面留下我们自己的名字,让我们的子孙后辈知道他们的祖上不是孬种!是铁血汉子!”
司马无双知道凭着先前的话只能是引得那些人共鸣罢了,还远远达不到他要的效果,他要的是把那些人的雄心都激发起来。
所以他又说了这番话,他知道那些门派的头脑一个个都是富得流油,肯定是不会想着那些蝇头小利的,这些人只在乎名了,那么就用名做诱饵吧,把这些人都钓上来。
果然,这诱饵很有用,才刚放下去就有鱼儿上钩了。
“咦?司马无双今天倒是讲了些实在话啊。”有老者摸了下自己下颌的胡须说道。
“对啊,他说的的确是有道理啊。”
“这辈子什么都有了,只是不知道以后子孙会怎样啊。”
“对啊,吃得穿的我们都是用好的,现在就差青史留名了啊,如果可以青史留名那么子孙也有个依托了啊。”
“这个很难啊,不要看司马无双说的那么简单,可是做起来却是很难啊。”旁边一个还稍微保留着清醒的老者叹了口气说道。
“各位,各位,各位请再听我一言。”司马无双大声说道,计划已经是得逞了一半了,自己已经是成功说动了这些门派大佬的心了,接下来只要把那些底层的亡命之徒说动就好了。
“各位啊,朝廷是不会亏待各位的,青史留名毕竟不能当饭吃,朝廷也想到了这点,所以出了一个奖罚规矩。”司马无双笑着说道,这番话完全是说给那些底层江湖人士听的了,那些人才不会在意什么,留不留名呢,他们要的是暖饱。
“什么规矩?那个站在末尾的发问者又接下话题。
“朝廷已经是初步制订了一套规矩,无论是谁,只要是立了功的有大大的奖赏,立的功劳越大那么他得到的奖励也就相应地越大!可以赏钱,可以封官,可以封爵,只要功劳足够大,就是位极人臣也不是没可能啊。”
听到这话之后那些躲在人群中的亡命之徒当真是红了眼了,有些人身上已经是背了好几条人命了,有的甚至是朝廷通缉的逃犯,本来此身已经是不抱什么大希望了,可是听到司马无双的话之后他们心中的希望又重新点燃了起来了。
人一旦有了希望那么他就会把这希望自觉地放大开来,就像是溺水的人看到了一根稻草,在他的眼力那已经不仅仅是稻草了,那是救命草。
“无论是谁?”有人沉声问道,那个声音来自人群,具体是谁就不清楚了,不过猜也猜得出来肯定是某个见不得光的君子。
“当然,无论是谁,只要是于国有功那么就是功臣,那么就可以得到奖赏。”司马无双知道已经是好多人都被自己短短的话给激励了起来。
听到司马无双那十分肯定的话语之后大家的议论声都是叽叽喳喳充满了整个二妃墓前面。
苏威和司马无双对视了一眼,俩人对于这个结果很满意,这就是他们要的结果,他们似乎已经看到升官发财在向他们招手了。
“司马堂主,阁下和苏大人才刚刚认识而已,怎么会对朝廷的事情这么熟悉呢?王某长居洛阳和长安都不知道的新规矩怎么你一个偏远江湖人知道呢?”王伯当淡淡的说道,声音虽然不大,但是却响在了大家的耳畔,句句清晰,一字不漏。
大家听到这话之后也是疑惑了起来,司马无双只不过是江湖中人罢了,虽然刺客堂有先帝的免死金牌,可是终究是江湖组织啊,怎么他可以替朝廷做主呢?还有,刚才司马无双刚才装模作样的把戏这下子算是彻底被王伯当给拆开了。
“王大侠此话是何居心?难道你觉得陛下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在你的眼皮子底下?陛下定个新规矩还要你王大侠批准不成?”司马无双听到王伯当的话之后笑着问道。
这话真的是字字似刀锋,一刀一刀往人身上挥去。
萧守仁心中暗暗赞赏了一声,这司马无双把话题特意引开,直接就抓住王伯当话中的一些小问题不放。
苏威本来挺生气的,听到王伯当的话之后他已经是想出面镇住王伯当了,可是没想到这司马无双竟然这么有本事。
王伯当苦笑了一下,缓缓站了起来向前走了两步,来到那中央的空阔处,笑着解释道。
“司马堂主见笑了,王某只不过对着其中一些地方怀有好奇罢了,这才有此一问,还望司马堂主不要太往心里去才是啊。”
看到王伯当已经笑着抱拳承认是他不好了,司马无双也是笑了起来,本来心中准备的一套说辞现在看来是完全用不上了,看来这王伯当许久不出江湖已然是锐气全无了啊。
“这也不能怪王某啊,你们师徒一问一答一答一问地很难不叫人怀疑啊。”王伯当笑着伸手指着那个率先发问的人,也就是那个站在末尾处的那个问话人,那是一个年轻人。
听到王伯当的话之后所有人的目光都是聚?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