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歃血大隋 > 歃血大隋第80部分阅读

歃血大隋第80部分阅读

    之后小心肝差点就停止跳动了,那还是箭吗?

    一支箭把另一只插在地上的箭射开了!

    天下风云出我辈 第两百八十章 平地惊闻皇帝召

    更新时间:2011-09-21

    有时候让别人闭嘴的最好办法并不是列事实讲道理,也不是静静等待对方思想的觉悟提高,而是露出一手,露出一手绝活,让对方自己乖乖地闭嘴。

    很明显,萧守仁对于这个道理很是了解明白,所以在李世民心中有些不满之后他站出来了,他站出来之后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引弓射了两箭,两箭之后,哑口无言!

    萧守仁的这番技艺已经不是可以用正常的常识可以解释得了了,你见过哪个人有这么厉害的箭法吗?

    这些人全部都被萧守仁的箭法给惊呆住了,在他们的心中一直觉得射箭射得最好应该就数大隋的那些老将军,现在也就是张须陀和杨林俩人应该可以称得上是神射了,可是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年纪轻轻的萧守仁竟然也有这般技艺。

    “呵呵,有些时日没有试过了,有些生疏了。倒教大家笑话了。”萧守仁笑着走了过来。

    他其实在箭穿过去的时候就已经看的清清楚楚了,那两支箭羽穿过屏风的位置他是看的非常的清楚。

    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其实他选用四石的弓是别有深意的,并不是说他想显摆一下自己的力气,更重要的是他要控制箭羽地平衡。

    此话从何讲起呢?

    不因为别的,萧守仁以前有玩过箭,摸索过这么久之后已经是渐渐明白一些基本的东西了,用强弓射出去的箭有好多的好处,第一就是快!第二就是强!第三就是准!

    萧守仁看准的就是第三个好处,他对于准头的把握并不是很好,可是这强弓却是帮了自己。

    四石的弓射出去的箭非常的快,也正是因为快,所以它才非常的强劲,可是为什么说他准头好呢?

    其实射箭的时候之所以准头不行那是由好多因素影响的,一是风,二是地。

    弱弓射出去的箭往往后续力不足,这也就是容易被半路上的风影响,这也就容易偏失了方向。

    所有在空中飞的东西都会受到地心的引力,也就是说每时每刻它都在往下掉,你明明是瞄准了别人的脑袋,可是射出去之后你可能只能射到人家的肚脐位置。

    正是因为要考虑这两点,所以萧守仁选择了强弓,只有用强弓才能最大限度的削弱这两样因素的影响,这也就大大的提高了箭羽的准头。

    这群原本目瞪口呆的人听到萧守仁的话之后一下子全部都石化风化了,已经是如此好的箭法了,竟然还说是好些时日没有练习了,还说是手脚生疏了,这让现在目瞪口呆的这群人情何以堪啊。

    “萧大人说笑了,如果说萧大人你这样的箭法还让我们见笑的话,那么刚才我们的箭法还不让萧大人你笑破了肚皮啊?”有人反应过来之后笑着对萧守仁说道,这语气里面尽是钦佩。

    这样子的箭法他们是再练个十几年估计也是拍马都赶不上了,这时候除了钦佩之外也就只剩下钦佩了。

    如果说一个人比你好,你有可能对他产生嫉妒的心情,可是他比你好的不止一筹半筹呢?他如果是把你远远地甩在了背后呢?如果他把你甩在了一个你难以望其项背的位置,那么你肯定是生不出半点的嫉妒之心了,嫉妒只有在你也有条件达到的时候才会产生。

    这群王公子弟现在就是这种感觉,他们感觉自己在射箭这一块上面永远都难以往萧守仁的项背,所以他们此刻胸中只有钦佩,说出的话也都是带着钦佩之情的。

    “呵呵,这位兄台说笑了,其实只要大家都多多练习的话早晚有一天也是可以像我这样的,只不过是迟早的事情罢了。”萧守仁谦虚的摆了摆手说道。

    大家何尝是听不出来萧守仁的这番客气话呢,只不过萧守仁都这么说了大家自然也是点着头赞同萧守仁的说辞了。

    可是凡事都有例外,人也一样,李世民却是不同意萧守仁的说法。

    “萧大哥,世民也是练箭十几年了,快有二十年了,可是怎么就达不到萧大哥你的这种水平呢?就是柴绍也要比我高明一两分。”

    萧守仁有些意外的看了;李世民一眼,此刻的李世民和刚才的李世民已经是截然不同了,此刻的李世民是真的很好奇所以才问出这话的,不像刚才是事事有针对。

    “这么说吧,在我们村子里面以前有个人非常的擅长射箭,当时世上无人能比,他也凭借这个自夸。他经常在自家的园圃里射箭,我们小时候就经常在他那观看,看的时候都是羡慕不已,都觉得要是哪天自己能这么厉害的话那该多好啊。

    有一天他又在那射箭,恰好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的担子,站在一旁,斜着眼看他射箭,很久也不离开。老翁见到他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微微点头。

    善射的那个人就问道:“你也懂得射箭吗?难道我射箭的技艺不精湛吗?”

    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熟练罢了。”

    善射之人怒地说:“你怎么能看轻视射箭的本领!”

    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

    说完那话之后,老翁取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勺子把油倒入葫芦中,从钱孔中流入,但没有沾湿钱。

    于是老翁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熟练罢了。”当时我就明白一个道理,天底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本领也是一样,没有勤加苦练那是不可能得到常人没有的东西的,所以说,只要大家都勤加练习的话,我相信在场的各位也是可以射出刚才一样的箭,甚至是超过在下的。”

    萧守仁的这番话很中听,而且大家也都是听进去了,对于那个卖油翁就更是印象深刻了,卖油翁说的那些话也是深深地刻在了大家的脑海中。

    高士廉听到萧守仁的这番话之后也是点头不止,显然是很赞同萧守仁的这番话啊。

    长孙兄妹也是深以为然,长孙无垢看萧守仁的眼神已经是没有了刚才的那种愤怒了,眼神之中更是多了一层别的东西了。

    一个女人如果开始对你的印象改变,要么就会变的很好,要么就会变的相当的坏,但是无论是好是坏,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你开始有了麻烦了。

    萧守仁无意间就见到了长孙无垢看自己的眼神,那种眼神他并不是没有见过,他看得出来里面带着的欣赏。

    这本不要紧,可是关键是高士廉,长孙无垢的反应自然也落在了一直观察她的高士廉眼中。这就麻烦了。

    萧守仁瞄到了高士廉脸上的那一抹笑容之后就知道自己可能是做了点什么让人家误会的事情了。

    “那个、、、高大人啊,我想起来了,家里还有点事,你看现在天色也不早了,吃也吃了喝也喝了,更是见识到了长孙小姐的绝妙音律,我这就告辞了啊。”萧守仁抱拳说道。

    萧守仁的这话让在场的各位都是虎躯一震啊,大家都明白萧守仁已经是成了他们最大的对手了,可是现在听见萧守仁的这番话之后大家都明白萧守仁的心意了,凭着萧守仁的聪明肯定也是猜出来了点什么了,可是在这个时候他还要走那么就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了,那就萧守仁不想娶长孙无垢啊。

    高士廉听到萧守仁的这话之后也是一愣,萧守仁的意思他也是听出来一点了,可是他还是不想就这么放过了萧守仁这么个好选择。

    长孙无垢本是大大咧咧的性子,可是现在却是不一样了,她的心中竟然开始在意萧守仁的看法了,在意他对自己的看法了,这时候一听到萧守仁的话之后心中就生气了,可是听到后面萧守仁夸自己的音律好的时候心中又微微地高兴了一下,尽管心中很矛盾,可是她是不会说出来的。

    有些东西一说出来一表现出来那就显得有些不矜持了。

    “萧大人啊,何必那么急呢,这才多久啊,再呆上一会儿吧,大家还想向你讨教一下射箭的技巧呢。”高士廉笑着说道。

    “高大人啊,家中真的是有急事啊,耽误不得的。”萧守仁继续推辞。

    “咦?”高士廉正准备继续劝说萧守仁呢,可是就在这个时候他听见了有好几个脚步声往自己这边的演武厅来了,这儿可以说得上是高府的禁区,一般的人是不准进来的,下人没有吩咐那就更是不能进来了,现在没有得到自己的同意竟然就有人进来了,这人是谁?

    很快大家都听见脚步声了,大家都是把视线放在了院子的门口,一般般的脚步声也就罢了,主要是听见的脚步声里面竟然还参杂着盔甲摩擦的声音,这是兵啊!

    很快这些脚步声的主人就出现在了院子的门口,大家也得以看到这些人的真面目。

    是黄公公带着好几个禁卫军!

    没错,正是黄公公,他的身后还带着好几个禁卫军,他的手中更是拿着一卷黄黄的布帛。

    萧守仁见过这样子的布帛,他当然知道那就是最高命令了,那是圣旨!

    原来这黄公公是要来宣旨的啊!

    “萧守仁李世民何在?跪下听宣!”黄公公进来之后扫了一眼,看见人群中的萧守仁还有李世民之后大声的喊道。

    萧守仁听到这话之后一下子就懵了,这不是在高府吗?怎么听宣的却是自己和李世民呢?怎么自己和他又扯上关系了呢?

    天下风云出我辈 第两百八十一章 天子传唤为剿匪?

    更新时间:2011-09-21

    圣旨的内容很简单,就是召萧守仁和李世民即刻觐见,萧守仁和李世民领旨之后不敢怠慢,赶紧跟着黄公公进宫了。

    萧守仁在路上自然是和黄公公套近乎了,想问出一点这次召见的具体内容了,目的何在,是凶是吉。

    自从杨广找回了那怪异的陈宣华之后萧守仁已经是好些天没有见到杨广了,虽然说萧守仁在狩猎的时候曾经救过驾,可是杨广却是一点奖励的意思都没有,就仿佛把这件事情给忘了,当然了,萧守仁却不是这么想的,萧守仁觉得这应该是芙蓉帐暖度春宵,从此君王不早朝啊。

    早朝这样子重大的事情都忘了,怎么还有可能还记得自己这样子的小臣子呢?

    既然杨广同学和陈婉同学已经是那么的忙了,怎么今天还有功夫要召见自己和李世民呢?

    萧守仁想不明白,李世民也是想不明白,两个人就在那苦思冥想,最后还是萧守仁有办法,他不想了,他直接就问黄公公。

    萧守仁从衣袖里面掏出一锭十几两重的白银出来,偷偷塞到了黄公公的手心里,黄公公也是会意地把白银收了进去。

    萧守仁故意落后了俩个脚步,黄公公也是跟着慢了俩个拍子,由着李世民还有那几个禁卫军在前面走。

    “黄大哥啊,不知道这次圣上召见我们是有什么事情啊?”萧守仁也是开门见山的问道。

    黄公公刚收了这么大锭的银子也是非常的高兴。

    也许有人会讲,黄公公是公务员,吃喝都是吃皇帝的,在宫中有钱也是没什么用处的,所以呢,银子之类的东西对黄公公没什么大用,黄公公自然也就不会太看重银子了。

    真的是这样吗?如果你真的是这么想的那便是错了,而且错的还很离谱。

    太监对于别的东西已经是奢望的很少很少了,如果非要说有什么东西对他们很有吸引力,那么非要属权利和金钱了。

    太监其实一直都是被人看不起的,即便是皇帝也是看不起太监的,除非是那种自小就在身边伺候的太监,有了感情之后也就自然看的重了点。

    他们一直都是在皇城的最底下,皇宫里面只有两种人,主子和奴才。

    皇宫里面什么都缺,但是唯独不缺主子,也就是说在那里面奴才一直都是受打击的对象,是让人狠狠踩在脚底下的人。

    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他们对于权利的渴望较之一般人还要多上几分。

    那么金钱呢?

    没错,他们在宫中是很少用到钱,可是出了宫呢?既然在别的事情上已经是不能得到正常的享受了,那么肯定是得在别的事情上面得到补偿了,他们就把享受在了吃喝住行上面。

    出宫办差的机会很少,但是不代表没有,而且,有的小太监是因为家中实在是太过于贫穷了所以才净身进来的,也就是说他在皇宫外面还有家人亲戚的,他自己用不了的银子可以给家人用啊,补贴家用啊可以。

    如果说一生都非常的幸运,没有死在皇宫里面,那么等到岁数大了之后是可以出宫的,到时候一个人出宫肯定得置办家业啊,得继续生活啊,那时候金钱就显得更加的重要了,所以说太监其实是爱财的,有的是为了自己,有的是为了家人,有的更是为了自己的以后。

    白花花的银子比起一张薄薄的银票更有说服力,黄公公摸了摸手中的那锭白银之后看了一眼前面的人,估摸着已经相隔的够远了他们应该是听不到自己二人的讲话了,这才开始讲话了。

    “呵呵,萧老弟啊,这次应该是好事啊,应该是要派你外出公干了啊,到时候你可一定不要忘了老哥啊,帮老哥带点土特产啊什么之类的东西回来啊。”黄公公笑着低声说道。

    萧守仁一听这话就迷糊了,自己要外出公干?派一个鸿胪寺少卿外出公干,难道是要派自己出国旅行?

    这也不能怪萧守仁的想法太过于小孩了,只能说是屁股决定思想,他现在坐在鸿胪寺少卿的位置上当然是凡事从这个基本点出发了。

    “外出公干?”萧守仁皱着眉头不解的问道。

    “嗯,这次应该是要派萧老弟你去剿匪了,这可是个肥差啊。”黄公公笑眯眯地说道。

    这下子萧守仁就更不懂了,自己怎么就成了剿匪的大臣呢?自己是个外交官啊,叫一个外交官去剿匪?这不是扯淡嘛!

    杨广的思绪本来就是那么的飘忽不定,萧守仁早就是领教过了,这下子听到黄公公的这番话心中虽然已是疑惑不解,可是还是不急不忙的继续问了下去。

    “剿匪?剿什么匪?”萧守仁好奇的问道。

    “剿什么匪我倒是不知道,但是我知道你要跟着谁剿匪。”黄公公笑着说道。

    萧守仁沉思了一会儿之后已经是大体上接受了这个突然的消息。

    “跟着谁?”

    “张大将军!”黄公公把头转了过去,看着萧守仁笑着说道。

    张大将军?张须陀!

    萧守仁听到张大将军这四个字之后脑海中第一个出现的名字就是张须陀,他来到这这么久了,能被黄公公这么个太监都是敬佩不已的也只有一个姓张的将军了,这人肯定也就是闻名已久的张须陀了!

    “张须陀将军?怎么会这样?”萧守仁吃惊的问道。

    黄公公也是有些不解,但是他才懒得思考这类事情呢,只要知道就行了,至于这倒是为什么,这到底有些什么隐藏的东西就已经不在他的思考范围了。

    “我也不知道,但是这也是我猜的,准不准还做不得准的。”黄公公回答道。

    “啊?黄大哥你是怎么猜出来是要去跟张大将军的呢?”萧守仁好奇的问道。

    “不是因为别的,只因为前些天张大将军来信时提起过萧老弟你的名字,而这两天张将军的偏将正好回到京中复命,期间好像也是提到了你的名字,而这两名偏将昨天好像是出了什么事情了。”黄公公笑着一一道来。

    萧守仁静静的边走边听,他努力地想从这些东西李敏啊推出点别的东西来,可是尽管他搔头绕耳可是还是没个思绪。

    “两名偏将还在洛阳?出了什么事情?”萧守仁问道。

    黄公公听到这个问题之后四周环顾了一下,发现四周没什么人之后这才敢小声的回答。

    “我也不是很清楚,听说这俩个偏将在回去的路上出事了,昨天收到的信儿,现在急急忙忙的就叫你们两入宫,肯定就是因为这件事。”黄公公小声的说道。

    萧守仁点了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黄公公怎么知道我们在高府呢?”萧守仁反正是闲着也是闲着所以就随口问道。

    黄公公听到这个问题之后眯着眼睛若有所思的说道:“萧老弟啊,不是我说你啊,你还是不要和高士廉走的那么近的好,远点对你有好处啊。”

    黄公公并没有回答萧守仁的问题,而是说了另外不相干的话。

    萧守仁其实也是猜到了黄公公肯定是先去了自己的家中传旨,可是家里人告诉他说自己去了高府,所以他才到高府去的,因为事情很急,容不得耽搁,所以也就不曾在家中等待,而是直奔高府而去了。

    没想到自己随口那么一问竟然又问出来一些东西,萧守仁装作很平常的问道:“哦?黄大哥为何这么说呢?高大人为人平和,容易讲话,而且也是朝中的老人了,应该是可以交给守仁一些为官的道理的,为什么不要和他走近呢?”

    黄公公叹了口气,欲言又止。

    萧守仁不动声色地又掏出一锭银子塞了过去。

    黄公公接过银子之后叹了口气准备把事情说出来了。

    “萧老弟你可还记得你上次和高句丽签的和谈书里面的那么一条,说是要放回我朝的兵部尚书斛斯政?”黄公公小声的问道。

    萧守仁楞了一下,这个他当然记得了,当时他还觉得奇怪呢,斛斯政是大隋的兵部尚书,怎么就跑到高句丽去了呢?

    后来经过一番调查之后才知道,原来在前几个月的征伐高句丽战争中出了一件相当严重的事情,当时的兵部尚书斛斯政逃跑到高丽,这斛斯政挂着兵部尚书的名头,但是却胆小如鼠,一打败仗就直接跑到高句丽去投降了,把杨广的脸算是丢尽了。

    萧守仁和裴晨和谈达成了初步的结果,后来和谈的时候杨广多增加了一个条件,不是别的就是要求高句丽把大隋的兵部尚书斛斯政放回来,高句丽二话没说就答应了这个要求,而且还是用一辆富丽堂皇的囚车押着斛斯政回来的。

    “记得,当然记得,这和高士廉有什么关系吗?”萧守仁不解的问道。

    “有,当然有了,现在斛斯政已经是回来了,可是圣上却只是把他关在了天牢,还没有开始审理,等下万国大会一结束肯定就是审理斛斯政一案了。”

    “那又怎样?”

    “高士廉和斛斯政是好朋友,这是许许多多的人都知道的事情,这时候斛斯政出了事情高士廉能不受牵连?”黄公公反问萧守仁。

    萧守仁确实是不知道这里面的事情,他刚入官场不是很久,他怎么可能知道斛斯政和高士廉额关系很铁呢?

    “根据宫中的内部消息,圣上似乎打算把斛斯政凌迟处死,以这样子的方式来告诉朝中的大臣们,自己并不是狠不下心,狠下心来谁都逃不了,都会死得很惨。而那些跟斛斯政走得很近的官员初步决定全部贬去岭南做官。”黄公公继续说道。

    萧守仁呆住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会是这样子,一时间他也就明白了为什么高府会在这个时候把这些青年才俊都找过去了,原来是高士廉要贬到岭南去了啊!

    (斛斯政是在杨玄感叛乱之后才逃到高句丽的,但是早在写长孙无垢出现之前就设定了,已经是错了,那便不改了,大家将就着看吧。)

    天下风云出我辈 第两百八十二章 兵发知世郎王薄

    更新时间:2011-09-21

    大殿之中的杨广比起以前来更有精神了,显得是那么的神采奕奕,仿佛是凭空就年轻了好几岁。

    萧守仁偷看了一眼之后心中直呼爱情的神奇,爱情这东西可以让人生可以让人死,可以让人一夜发白,也可以让人头白依然天真,当真是神奇无比啊。

    萧守仁和李世民一进去就是跪下去三呼万岁,杨广的心情很好,笑着把两个人都叫起来了。

    平身之后杨广也可是步入正题了。

    “萧爱卿啊,那天多亏了你啊,要不然朕此刻也许已经是奈何桥边的游魂野鬼了。”杨广笑着对萧守仁说道。

    萧守仁听到这话之后自然是不敢居功了,要不然的话真的是不知道怎么死的了。

    “微臣不敢,只是尽了一个做臣子的本份罢了。”

    “好、好、很好,有能力,但是不居功,知进退,朕很欣赏。”杨广笑着说道。

    李世民恭恭敬敬地站在一旁听着杨广在那一个劲地夸奖萧守仁。

    “萧爱卿啊,你的事情朕已经听皇后说起过了,你简直就是朕的福星啊,几番几次在关键的时候挽狂澜于既倒,你要朕赏赐点什么给你呢?”杨广问道。

    听到这话之后萧守仁的小心肝开始扑腾扑腾地乱跳了,李世民听到这话之后也是明白杨广的意思了,看来萧守仁又得升官了,二十七岁已经是正四品了,要是再升上去的话那就真的是前途无可限量啊。

    萧守仁想了想之后小声的慢慢说道:“陛下,臣实在是满足陛下赐给微臣的一切,如果陛下实在是要赏赐点什么东西给微臣的话,那么微臣希望陛下可以升一升微臣的俸禄,微臣一个正四品的官儿却是拿着从六品的俸禄,这也太那个了。”

    听到萧守仁的话之后杨广楞了一下,这还是第一次有人跟自己提出来要升薪水的,大家都是巴不得升官,至于俸禄问题从来就没有人考虑过,没想到萧守仁今天放着大好的机会不用,却是要求加钱,这算是个什么事啊!

    李世民也不知道萧守仁到底打的是什么算盘,一时间也是云里雾里的了,放着好好的机会怎么就放手了呢?他难道就那么缺钱用吗?不对啊,刚才偷偷瞄见他一大锭一大锭的白银贿赂那黄公公,一点都不心疼,这分明是有钱人的模样啊。

    “准了,呵呵,这原来就是你应该得的,不能算是朕的赏赐,你这几次是立了大功的,本来早就想升你的官了,可是由于你的年纪并不是很大,怕你难以服众啊,所以也就一直拖着,现在你自己也是没有这打算,朕看这样好了,朕这次再派你出去做件事情,回来之后再升你的官,到时候你也就可以名正言顺跟随朕征伐高句丽了,有你这福星在朕肯定是可以大胜而归的。”

    杨广难得的说了这么多话,站在一边伺候的黄公公也是微微笑了笑,他自己和萧守仁交好,萧守仁好的话那就是他好,以后朝里朝外也就都能说得上话了。

    “为皇上办事是微臣的荣幸,不知道陛下这次想要微臣去办什么事呢?”萧守仁问道。

    李世民知道这下子才算是进入正题了,陛下把自己也叫过来不可能是过来听听而已,肯定是和自己也有关的。

    “是这样的,张大将军在山东剿匪,最近出了点状况,朕想叫你和世民一起去山东走一趟,顺便把朕交代给你们的一些事情做好。”杨广笑着说道。

    虽然自己心中早已经是有些草稿了,知道杨广这次把自己叫进来是关于剿匪的事情,也明白是和张须陀一起,但是他心中还是有些不明白,不问明白吧就像是喉咙里卡着一根鱼刺一般,不舒服。

    “陛下明鉴,张大将军善于掌兵打仗,而微臣一直都是做小兵而已,对于带兵的事情并不是很懂,帮张大将军剿匪一事恐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听到萧守仁的话之后杨广摇了摇头,表示自己不同意。

    “朕实话跟你说吧,并不是朕要你去的,而是张大将军来信在里面提起了你,说是有机会想带带你,而现在正好碰到了一件棘手的事情,正是你出手的好时机,你也正好给张大将军看看,让张大将军带带也是好的。”杨广笑着说道。

    萧守仁的表现很平静,他早就已经是知道杨广会这么说了,刚才黄公公已经是把这事情稍微地给他透露了。

    李世民就不一样了,他还是第一次听说这样子的事情,张须陀是怎样的人物他当然是知道,就是因为知道张须陀的奋斗史和这些年的功绩所以在李世民的心目中张须陀绝对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偶像。

    李世民自己非常地想跟着张须陀混上一段时间,只要跟着张须陀混上一段时间,那么这个经历就可以帮到他非常的多。

    没想到自己日思夜想的好事又被萧守仁给碰上了,似乎一切的好事情都让萧守仁给碰上了一般。

    “微臣惶恐,被张大将军惦念,又得圣上的恩宠,实在是怕有负圣恩啊。”萧守仁说道。

    “呵呵,守仁你放心的去做,一切有朕在后面帮你顶着,出了什么事情也有张大将军帮你顶着,放心吧。”

    “是,臣遵旨。”萧守仁听到杨广都已经这么说了自然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知道这件事情是尘埃落定了。

    “嗯,事情是这样子的,张将军前些天把一些叛军剿灭了,现在正在剿灭那王薄反贼,已经是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了,可是这时候缺了粮草,所以就叫手下的秦琼和程咬金回来要粮草。”杨广对萧守仁说道。

    “这个、、、这个、、、”萧守仁听到秦琼和程咬金的名字之后心中一惊,没想到此时此刻的秦琼和程咬金竟然是在张须陀的军中,并不是像演义里面演的那样,演义里面秦琼还在历城做着一个小捕快呢,而程咬金还在四处混日子呢,这时候正好又想到了一些事,但是又不知道是否可以说出来。

    “守仁你想说什么尽管说出来,在朕的面前不必扭扭捏捏的。”杨广看到萧守仁欲言又止的样子笑着说道。

    萧守仁看了杨广一眼发现杨广脸上的神色很正常一点都不像是作假,心中得到了杨广的首肯之后底气大增。

    “粮草一事不是由后需负责吗?怎么还需要前线的人过来呢?”萧守仁有些疑惑的问道。

    萧守仁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说粮草都是由后方来供给的,有一条专门运送粮草的路线,有专门的人和马,怎么还需要秦琼和程咬金亲自跑一趟呢?

    “呵呵,守仁啊,你可能还不知道,其实这也是为了朕,所以才会把秦琼和程咬金送了回来。”杨广笑着说道。

    萧守仁有些听不懂杨广的话了,怎么一切又是为了杨广了呢?

    “朕和张将军已经是有一年没有见过一面了,当真是想念啊,去年那该死的王薄在山东造反,朕派张将军去剿灭,但是中间又遇到了以前的一些叛军作乱,所以就耽误了一些时间,搞到现在才算是取得了胜利,虽然说就快全部剿灭造反贼人,就快要回转了,可是朕委实是想念的很啊,所以就派了画师去军中帮张将军画像,此番秦琼和程咬金就是送画像来的,顺便把粮草押送回去。”杨广笑着说道。

    萧守仁这下子算是听明白了,看来杨广对张须陀的宠爱不是一般的宠爱啊,这张须陀在杨广心目中的位置还真的是不一般啊。

    千里迢迢送个画师过去,然后帮着画一副画像,接着又派重将送回来,就这么一件事情而已,但是从这里面却是可以看出很多的东西。

    杨广正是用这么一种方式在告诉所有心怀不轨的人,告诉他们自己对于张须陀是个什么态度,也正是杨广的这些动作,所以张须陀虽然身不在朝廷,可是朝廷之内却是没有一个人敢说他的坏话。

    萧守仁也算是听出来了,张须陀现在是在剿灭王薄的那般叛军啊,萧守仁知道天下再过几年就要大乱了,这祸乱的开始就是王薄啊,对于王薄他当然是有研究的,所以知道的东西也就有点多了。

    大业七年三月,杨广下达命令开始扩招百姓壮丁参军,苛捐杂税也是越来越重,为征伐高句丽做准备,山东邹平王薄率领农民群众,以长白山为根据地,首次举起了反隋义旗。王薄自称知世郎,表示自己是通晓当今世事之人。

    那知世郎创作了一首《无向辽东浪死歌》,在民间传唱,号召民众不去辽东为杨广打高丽送死,拿起刀枪造反。

    躲避征役的老百姓主动聚集在王薄义旗之下,达到数万人。经常在齐郡境内活动,官军多次围剿都被打败。

    这时候深蒙帝恩的张须陀正好做了齐郡丞,也就是说这知世郎竟然在张须陀的领地内活动,在老虎跟前晃来晃去那是要付出代价的,至于代价是什么,知世郎也许很早就知道了,他是知世郎嘛,掐指一算就算出来了,当然他可能压根就不知道后果,因为知世郎忙着去推算大事去了,为了广大的受苦受难的老百姓去推算大事去了,完全忘记了自己的处境。

    张须陀带兵征讨,王薄引军南下,转战到鲁郡,也就是兖州。犹如丧家之犬,可能还比不上那丧家之后的畜牲,因为至少那丧家犬不会有人在后面追杀。

    张须陀穷追不舍,一路上双方一直是有交战的,开始是各有输赢,后来太上道进来插上了一脚,张须陀好几次打了败仗,但是那都是小战役,无关大局,追至岱山之下时,王薄恃其骤胜,也就觉得张须陀没有那么可怕了,并不是不可战胜的神话,所以未设防备,张须陀选精锐,出其不意而击之,大败义军斩首数千级。

    那数千的首级煞是壮观,一堆起来就像是一个小山丘,黑乌乌的一大堆,排开来更是可以汇成一条蛮长的小路,张须陀把那些首级都集合起来展示给义军看,看完之后的效果很明显,第二天知世郎就又失去了数千的手下,那些个善良的老百姓投降了。

    王薄收拢被打散的部下万余人北上渡黄河,又被张须陀追至临邑,从现在杨广的话可以推测的出来,恰好这个时候天帮忙了,张须陀的粮草用完了,所以派秦琼和程咬金来洛阳要粮草,顺便把自己的画像带给杨广。

    “原来如此,朝廷有张大将军这样子的栋梁大臣在,肯定是可以护我大隋江山万万年的。”萧守仁听完杨广的话之后说道。

    听到萧守仁的话杨广一时间也是很高兴,但是这高兴也只是暂时的,因为他下一刻又想到了别的事情了。

    “唉!可是这秦琼和程咬金却是出事了!”杨广有些无奈地说道。

    天下风云出我辈 第两百八十三章 瓦岗贼匪劫粮草(上)

    更新时间:2011-09-22

    听到杨广的话之后萧守仁微张了嘴巴,有些不敢相信,秦琼和程咬金是什么样的人他可是知道的,在隋末的世界里这俩人可以说得上是数一数二的好汉啊,他们俩联手难道还会出什么事情不成?

    “凭着秦琼和程咬金二人的本事还能出事?”萧守仁惊讶的叫出声来,他实在是想不出来他们俩能出什么事情。

    听到萧守仁的话之后杨广和李世民都是感到非常的惊讶,秦琼和程咬金二人的名字他们都是很难记住,因为要他们记住名字的人太多了,两个小偏将根本就不值得他们花那么大的功夫。

    杨广之所以记住了秦琼和程咬金的名字那完全是因为这次两个人出了事情了,所以这才印象深刻,等到事情结束了估计也就忘得差不多了。

    “守仁你认识这二人?”杨广问道。

    萧守仁听到杨广的话之后也意识到自己的失态,连忙摇头。

    “没有,只不过有听说过这二人的名声,据说这俩人都是张大将军手下的大将,都是有着万夫莫挡之勇的人物,刚才听见圣上说这二人出事了,所以感到惊讶,一时间没有管好嘴就喊出声来了,望陛下恕罪。”萧守仁说道。

    听到萧守仁的解释之后杨广总觉得萧守仁的话不是那么的实在,可是他也没有心思在这种小地方纠结,所以也就没有心思慢慢盘问了。

    “原来如此,俩个偏将罢了,到底是军旅出生,对于江湖上的一些东西并不懂,这次折了也不算太冤。”杨广笑着说道。

    萧守仁看见杨广此刻还能笑出声来,也就说明事情并不是很大,正如杨广自己说的那样,只不过是想要把自己弄出去混段时间,方便以后的升官。

    “不知道他们二人到底是出了什么事情呢?”萧守仁顶着胆子问道。

    杨广脸上的笑意在听到萧守仁的这句话之后一下子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冷冰冰的。

    “那俩个没用的东西,安排他们押送粮草,可是没想到他们竟然把粮草都弄丢了,这次朕找你们过来就是想要你们俩一起去押送粮草,顺便探听一下他们押送的粮草是被谁劫走了,有机会的话就把粮草取回来。”杨广笑着说道。

    听到杨广的话之后李世民的心中简直就是笑开了花啊。这可是个天赐良机啊,有了这个机会自己就可以接近张须陀了,可以进到张须陀的军中了。

    “把粮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