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歃血大隋 > 歃血大隋第46部分阅读

歃血大隋第46部分阅读

    为自己这次真的是死期到了,肯定是难逃一死了,甚至已经在设想自己的死法是怎样的了。

    但是事情就在这个时候出现了转机,五更时分,关押他们的帐篷中无声无息间进来一个人,并不是夜行服打扮,这人叱吉设和李自华都认识。

    太认识了,这人正是此次让他们大败被擒的李靖,正是因为李靖所以这会儿他们才成为了阶下囚的,能不认识?

    但是这会儿李靖到这来干什么?叱吉设和李自华都是一脸的疑惑。

    李靖接下来的动作就给他们俩解惑了,李靖出手如电,把俩人的|岤道点了,然后一手一个,把叱吉设和李自华双双抓起,老鹰抓小鸡似的把俩人扛在肩膀上面,接着就穿梭在大营之中,很快就把他们送出了大营。

    为什么李靖要私自放了叱吉设和李自华呢?

    庙堂江湖一杆钓 第一百七十二章 回转东都洛阳城(中)

    更新时间:2011-07-04

    就在叱吉设二人拼命狂奔的时候,萧守仁他们已经是快要达到榆林了,到了那事情就该结束了,大家也就可以松一口气了。

    “李大哥,叱吉设二人真的是自己逃跑的?”萧守仁和李靖俩人齐头并进,马辔头在一条线上,萧守仁没忍住开口问道。

    “哦?守仁觉得不是?那倒是说说看这是怎么回事呢?”李靖见到萧守仁开口问出这问题了,而后面的人都离得有些远,所以也就不打算对萧守仁隐藏什么了。

    萧守仁见到李靖对着自己微微笑着里面有着鼓励的成分在里面,萧守仁也就打算把自己的猜想说出来了。

    “我觉得叱吉设和李自华应该是被人放走的,那人必须是对于李大哥你晚上布下的巡逻阵法相当的熟悉,李大哥定下的巡逻安排当真是天衣无缝的,只要有人进来或是出去那肯定是会被发现的,但是叱吉设和李自华还是逃跑了,这是为什么?只因为有一个非常熟悉巡逻安排的人帮的忙,对吗?”

    “没错,要说对晚间巡逻安排的熟悉程度,那我李靖当然是最熟悉的人了,因为这本来就是我创出来的,我承认,是我放走他们的。”李靖点了点头承认道。

    “李大哥为何如此?”萧守仁有些不解。

    “唉!事情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啊,你看吧,虽然昨晚上我极力控制局面,让大家都相信叱吉设的话是假的,但是那三百禁卫军里面肯定是有人相信了,你可知道这三百禁卫军是什么来头吗?”

    “这个小弟还真的是不知道,什么来头?”

    “禁卫禁卫,说的好听点是禁卫,说的不好听就是杂牌军。”

    “嗯?禁卫军是守卫皇城的兵士,大哥干嘛说是杂牌军呢?”

    “兄弟你是有所不知啊,本来禁卫军是三军当中最为精锐的最为勇猛的士兵才能进来的,守卫皇城保护圣上的安全比什么都重要,但是这些年却是变了味道了,因为禁卫军可以呆在京都的缘故,而且混上一两年资历上来了就可以升官,这是个肥差啊,危险系数不高,升官机会很大,所以那些大门阀和大家族都是极力安插自己的人进禁卫军里面。”

    “啊!大哥的意思是说这三百禁卫里面也有人是这么进来的?”

    “没错,这些人里面难免就有这样子的人,可能你还不知道吧,你们在路上救下的柴绍以前就是禁卫军中的一员,他没有说出来,我也没有点破罢了。”

    “柴绍以前是禁卫军?”萧守仁有些吃惊道。

    “没错,你没有发现吗?他这段日子和那三百禁卫很谈得来,就像是融进了那三百禁卫里面似的,而那个李世民却是没有这种迹象,柴绍因为曾经在禁卫军中呆过,所以了解禁卫军的脾气和喜好,很容易就融进他们的生活了,但是李世民却是没有这种能力的。”

    “大哥叱吉设放了是为了迷惑那些禁卫中的门阀中人?”萧守仁试着问道。

    “可以这么说吧,他们这群人都是以门阀的利益为第一利益,如果我不放了叱吉设的话,他们肯定是要偷偷跑进去问个明白的,而且估计还会把叱吉设放了,既然如此我何不提前把叱吉设放了呢?”

    “大哥你这么做就没有别的缘故?”萧守仁觉得这个解释有点说服力,但是还不够。

    李靖也不知道萧守仁对于和亲敕封可汗的事情知道多少,所以这会儿也是在心中想着要不要把这事情也说出来。

    萧守仁看见李靖的脸色有些犹豫,不知道在思考什么,也不知道李靖到底在想些什么,突然间见到李靖回过头看了一眼后面的队伍。

    李靖回头看了一眼后面的队伍,他们俩的马儿脚力好,已经是摔下使节团有段距离了,李靖见到这样,然后又回过头对萧守仁说道:

    “守仁你知不知道圣上要下嫁无忧公主给叱吉设这件事情?”

    萧守仁一听到李靖的话之后就已经是明白了李靖刚才在犹豫什么了,这都是大事,关系到杨广的意图,关系到大隋和草原的安定,难怪李靖说话这么的小心。

    “知道一点,圣上还打算敕封叱吉设俟斤为可汗,企图让始毕可汗和叱吉设两兄弟相互牵制,然后分裂厥。”

    李靖没想到萧守仁竟然是知道这么多的事情,有些吃惊的看了萧守仁一眼。

    “没错,事情正是这样的,这下子你就不难明白为兄为何放了叱吉设了,叱吉设现在是圣上的一颗绝好棋子,我们是不能把他怎么样的,如果真的是误了圣上的什么事情的话,那咱们的项上人头估计也是保不住多久了啊。”

    萧守仁这才反应过来,这叱吉设还真的是杀不得啊,杀了叱吉设的话,那就等于是坏了杨广的计划了,即便是不杀只是关押一段时间,那也是有可能被杨广给惹恼了的。

    叱吉设并没有像李靖所说的那样,叱吉设并没有派人在在后面紧追过来,萧守仁他们一路都很平静,都很顺利,平静顺利的都有些不正常了。

    并不是叱吉设气量都多大,也不是叱吉设不认识路没有找到回家的路,而是叱吉设找到他的士兵的时候又被打击到了。

    叱吉设和李自华拼了命的狂奔,半天的功夫就跑出差不多百里的路程,一路上遇到昨晚上逃跑的闪电铁骑是越来越多,最后聚集在一起竟然有两百多人。

    这两百多人都跟在叱吉设和李自华后面,然后准备和羊屯他们会和,只要跟羊屯他们汇合了,那就可以回转围剿萧守仁他们了。

    叱吉设是个不甘心的人,虽然昨晚上已经是被李靖杀了个狼狈不堪,一千五的兵马都是丢盔卸甲,人仰马翻,但是叱吉设还是觉得大部分的原因是李靖他们太狡猾了,不按规矩出牌。

    叱吉设想起中原的兵法里面有一条就是攻其不备,大隋的使节团这会儿刚赢了叱吉设的一千五兵马,加上离中原近了,警惕性肯定是不高的,而且中原有句老话叫做骄兵必败,以三百人赢了一千五,大隋的使节团这会儿肯定是骄心高涨了,这时候如果自己杀个回马枪的话,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叱吉设虽然有着想法,但是还是没有这勇气,没有破釜沉舟壮士断腕的勇气,促就叱吉设下决心的李自华的一番话。

    “头领,我们这就去和羊屯羊大人汇合,只要我们跟他汇合了,那一切都好办了,我们现在有两百多的人马,加上羊大人分出去的一千五,那就是一千七,这时候大隋的使节团刚赢了我们的一千五兵马,加上离中原近了,警惕性肯定是不高的,而且中原有句老话叫做骄兵必败,以三百人赢了一千五,大隋的使节团这会儿肯定是骄心高涨了,这时候如果我们杀个回马枪的话肯定是大获全胜,杀他们个片甲不留,消息也不会走漏了,怎么样?”李自华问道。

    叱吉设听到李自华的话之后虽然心里很心动,但是想想李靖骑着那马儿的模样心里的信心就弱上一分,李靖这会儿已经是在叱吉设的心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阴影了,要是李靖知道的肯定是会微微笑的。

    “头领可是担心会失败?”李自华问道,李自华对于叱吉设还是蛮了解的,一看叱吉设皱着眉头犹豫不决就知道叱吉设在犹豫什么了。

    “没错,性命只有一条,我发现这次我离死亡是这么的近,比起当年父汗打了败仗我们要逃亡中原的时候还要强烈。”叱吉设点了点头说道。

    “头领不用担心这个,昨晚上那是因为我们都太紧张了,但是在李靖放走我们的时候属下就已经想明白了,李靖是不敢把我们怎么样的,主动权永远是在我们这边的。”

    “嗯?此话怎讲?”

    “很容易理解,因为头领你是大隋皇帝将要敕封的可汗,你是要取大隋的无忧公主的,李靖没那个胆量把头领你怎么样的,而且,大隋皇帝要是知道他们对你做过什么的话,估计不会让他们好过的,所以昨晚上李靖才会偷偷把我们给放了。”

    “咦?李先生你说的有点道理哦,哈哈哈,竟然是这个缘故,原来如此,我就说那李靖为什么要把我们给放了呢,感情他这是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啊。”叱吉设听到李自华的这番话之后非常的高兴大笑了起来。

    俩人一合计,决定先和羊屯汇合了再说,羊屯率领一千五的兵马加上史蜀胡悉的两百多人马解决一个区区史瞿那应该是不成什么问题的,即便史瞿在草原上有些小势力。

    但是他却是想错了,史瞿的势力小吗?不小!史瞿在草原上势力的人数是不多,但是兵贵在精不在多啊,史瞿手下的人能差的了?

    史蜀胡悉的人发现史瞿的踪迹不久之后就发现史瞿和一伙人汇合了,史蜀胡悉的人看见史瞿那边的人数不是很多,所以想以多欺少,把史瞿他们一窝端了,可惜的是他这算盘打错了。

    史瞿他们一伙人不到俩柱香的功夫就把史蜀胡悉的人杀了个七七八八了,史蜀胡悉在手下的拼死护卫下才逃过一劫。

    可是史蜀胡悉真的有这么容易就逃脱史瞿的爪牙吗?

    庙堂江湖一杆钓 第一百七十三章 回转东都洛阳城(下)

    更新时间:2011-07-05

    当然不会那么容易就逃脱了,史瞿憋了长久的火气不可能这么容易就放过史蜀胡悉的,史瞿带着他这么年来在草原上辛辛苦苦营造的势力如野火一般,席卷而来。

    史蜀胡悉在逃跑的路上正好碰上了跟踪在他后面的羊屯羊大人,还没来得及仔细把事情说完就已经被紧追上来的史瞿杀了进来,史瞿带着他的人马就像是一群狼冲进了羊群里面,一时间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了。

    势不可挡,史瞿带着的这队人马就像是死神的镰刀似的,扫过之处就是死尸一片,不停地收割性命,一千五的闪电铁骑不是笨蛋,一见到这个场面之后四处逃散。

    史蜀胡悉和羊屯羊大人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史瞿和他的手下一下子就是紧追住他们俩不放。

    史瞿现在已经是生龙活虎了,不再是病老虎了,要杀史蜀胡悉和羊屯就像是探囊取物一般的容易。

    就在史蜀胡悉和羊屯一边逃跑还一边回头看后面追兵的时候,脖子一凉,下一刻两个人就同时惊讶的发现对方的脖子和身体分离了。

    俩人同时被这景象给惊呆了,正准备开口表示自己对于这件事情的惊讶不可思议的时候,突然间发现自己讲不出话了,然后,没有然后了,两个人已经是身首异处了还有什么然后?

    叱吉设和李自华在半路上碰到了羊屯带领的一千五兵马中那些运气好的逃兵,那些逃的慢一点的把事情的始末讲了一遍。

    叱吉设和李自华听完这个消息之后当时就石化了,差点就风化了。

    自己的三千兵马全部都没有了,一半被李靖灭了,一半被史瞿灭了,关键是自己还丢失了一件至宝,这让叱吉设一下子是痛心疾首啊,再也生不起追杀萧守仁他们这队人马的心思了,即便是有着心思一时那也是没有这力量了。

    叱吉设和李自华带着那些残兵伤马灰溜溜地回转了。

    萧守仁他们因为担心叱吉设的追兵,所以连夜赶路,一天不到就到了榆林,然后补充了些干粮之类的东西之后并不停留,接着赶路。

    萧守仁他们一路上并没有停留,从榆林到雁门,然后从雁门到太原,准备从太原到上党,接着过了上党就直往东都洛阳而来了。

    这时候的李渊还不是太原太守呢,所以呢,萧守仁他们并没有做过多的停留,直接就往上党奔去。

    一路上领略了不同的民间风俗,萧守仁饶是见多识广,但是还是被这些风俗习惯给惊呆了。

    在雁门的时候朝廷的驿站就已经把萧守仁和使节团的消息八百里加急给朝廷传过去了,估计萧守仁他们还在雁门与太原的中间的时候杨广他们已经是知道萧守仁还健在,而且还和使节团一起回来了。

    刘文静把这次出使草原的事情仔仔细细写了奏折,然后和李靖俩人一同盖了章,在太原的时候交给了驿站,驿站的传信使又是八百里加急送往了洛阳城。

    也就是说萧守仁他们还没有进京,但是他们在草原上的所作所为都已经是被远在洛阳的天子杨广知道了。

    在回京的路上萧守仁并没有闲着,功夫是一刻都没有落下,晚上修炼炽焰功法和洗髓经,白天在马背上就练习骑马射箭。

    在马上的时候就把箭远远对准前面的东西射出去,然后再纵马过去拾回来,开始的时候萧守仁并不习惯,因为马儿是在赶路,马儿是在移动的,所以射箭准头不行,但是练习过一段时间之后萧守仁慢慢地已经在马上找到了感觉了。

    加上萧守仁旁边有尉迟恭和李靖的指点,进步是一日千里啊。

    由于萧守仁的臂力很大加上眼力和感知力非常的好,所以射艺是越来越好了,说是百步穿杨已经是没有什么问题了。

    萧守仁还是第一次去洛阳,对于洛阳的一切一切都是那么的陌生,心里还真的有种秀才进京赶考的忐忑。

    考得好那就是站住脚跟了,站不好估计就让人扫地出京了,所以越是接近洛阳,萧守仁的这种说是紧张又不是紧张的心态就越是严重。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这个浅显的道理萧守仁很早以前就是知道的,所以他觉得有必要把京城那些势力都了解一遍。

    萧守仁是个虚心好学的好学生,所以在快要到达洛阳城的后几天里萧守仁不断地向李靖打听洛阳的势力情况。

    李靖见到萧守仁这么问也是大概猜到了萧守仁这么问的目的了,所以对萧守仁的问题都是有问必答,言无不尽。

    李靖把洛阳的大概势力跟萧守仁说了一下,着重讲了一下四大门阀。

    萧守仁一听到李靖说洛阳的四大门阀之后就竖起了俩个耳朵,认真地听了起来,默默记在心里,为以后的仕途做资料。

    四大门阀分别为独孤阀,宋阀,裴阀以及宇文阀,这里面的独孤阀和宋阀是老资格的门阀了,是那种有着悠久历史的门阀。

    裴阀和宇文阀都是这些年才崛起来的新门阀势力,宇文阀其实本来是个老资格门阀的,和独孤阀一样都是历史悠久,但是杨坚上台之后宇文阀就开始重新洗牌了,现在的宇文阀主是从下人做起的宇文述,宇文述一上来之后大力打压以前的老人,一力提拔那些没落的宇文近亲家族,所以说这宇文阀是新门阀,因为他的血液已经是全部换过了。

    裴阀的上位是踩在李阀的肩膀上面的,原先的四大门阀是独孤阀、宋阀、李阀和宇文阀,但是李阀家主李浑被杀,李浑一家被灭了满门之后李阀就一蹶不振,从此没落,像李渊这样子的只是李阀的附庸小家罢了,算不得李阀的核心。

    李阀没落了之后裴阀开始崛起,裴阀中出了俩个人物,就是这两个人把裴阀给撑起来的额,一个就是裴矩了,另一个是裴仁基。

    俩人一文一武,一张一弛,在朝中的力量很是不一般,说话也是很有份量。

    裴矩就不说了,裴仁基就不得了了,军伍出身,早年间在张须陀帐下,后来慢慢升了上来,现在已经是手握重兵的大将军了,坐了太守,牧一方百姓!

    (要考试了,真悲剧,赶时间,来不及了,所以字数有点少,抱歉哦,过了这三天就稳定了)

    庙堂江湖一杆钓 第一百七十四章 风云阁中初露手(上)

    更新时间:2011-07-05

    夏末辞京华,三百禁卫向天涯,今岁秋风生渭水,而今得还家!

    一路风尘奔波,一路披星戴月,迢迢山水一程又一程,萧守仁他们终于是到了洛阳城外,大隋的都城!

    上午的洛阳城中正热闹着,远远从北门走来一队三百多人马的队伍,队伍中间高举“隋”字字样的旗帜,队伍中的人都是一身的戎装,很明显就看得出来是大隋的军队。

    这正是刘文静他们这队使节团,经过这么些天的奔波之后他们终于是回到了洛阳城,洛阳城的繁华依旧,和六月份离开的时候没什么两样,如果硬要说有什么不一样的话,那只能说这洛阳城比起以前更热闹了。

    此时的洛阳城不仅仅是大隋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也是周边国家的,所以大隋天子脚下的洛阳城里外族人不在少数,但是如今尤甚。

    比以往多处十几倍的外族人穿插在大街上,一个个都往酒楼客栈里面钻,来来往往的人挤来挤去,当真是热闹无比啊。

    萧守仁并没有看到什么欢迎队伍,他们回京的日期早已是禀告给朝廷了,萧守仁还以为杨广会派出一队人马来欢迎呢,然后带到一个豪宅里接风洗尘。

    没有,没有欢迎队伍,没有豪宅,没有盛宴,萧守仁所设想的东西都没有,有的只是一个繁华的街市罢了。

    守城的士兵并没有多做检查,一看到这仗势,一看到这场面,已经是知道这些人不是一般的什么商团了,既然不能敲点酒菜钱,那也就没必要太苛刻了。

    萧守仁和顾葳蕤两个人是第一次到洛阳城,顾葳蕤在马车里面,掀开旁边的布帘往外看,萧守仁就骑着高头大马在马车的侧边慢慢往前走,边走边看。

    萧守仁这时候脑子里莫名其妙就想起以前看到过的一首诗:昔日龌蹉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萧守仁就纳了闷了,中了状元之后这街就不堵了?马蹄疾?怎么疾啊?怎么快的起来啊,这人来人往挤来挤去的,都把大街挤了个水泄不通了。

    洛阳的繁华与如今的长安相比,那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啊,萧守仁此刻在想,那马蹄疾的疾到底是快的意思呢还是疾病的意思,也许那状元郎这诗句的意思是说这马儿在人海的大街上实在是太慢了,就像马蹄患病了似的,一日从早到晚也就只能看尽这大街两旁的花儿罢了。

    大街两旁何来花朵?真的是奇哉怪也!

    这大街上面的酒店客栈那些个窗檐上面都插着鲜花,窗台上面也是摆着盆栽,与这闹事相比,那是相当的不和谐,让人觉得怪怪的。

    不仅如此,有的房子窗檐上面竟然是飘着绸缎,萧守仁就纳闷了,虽说古代绸缎多,但是也不是每个人都穿得起买得起的啊,大隋就算再怎么富裕,再怎么小康也还没有到用绸缎飘窗檐的程度吧?

    “李大哥,这些房子上面怎么飘着绸缎的飘着绸缎,种着花花草草的种着花花草草啊?”萧守仁实在是不解了,以前读书的时候一直向往着骑马倚斜桥,满楼招的生活,但是现在一抬头发现全是花花草草全是飘舞绸缎,萧守仁就差开口大喊古人欺我太甚啊!

    李靖似乎是早就预料到是这种场面了,对于萧守仁的疑惑是一点都没有惊讶,淡淡地回答萧守仁的问题:

    “这有什么奇怪的,陛下不是要举行万国大会了吗?这样喜庆一点嘛。”

    “咦?李大哥你毫不犹豫就回答我,难不成以前洛阳城里有过这样类似的场面?”萧守仁好奇的问道。

    其实萧守仁在李靖没有开口的时候还曾偷偷想过这是不是洛阳城对于出使草原的使节团一种特殊的欢迎仪式,但是现在看来完全不是啊,人家这是为了整容啊。

    萧守仁这才明白过来,感情这整顿市容的风气是从古代就有的啊,二十一世纪的这些都是人家继承优秀文化传统的表现啊。

    “这万国大会并不是第一次举办,以前有过,但是以前没有这么铺张罢了,没想到现在刚打完高句丽圣上竟然还是这么的、、、唉!”李靖叹了口气,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萧守仁就纳了闷了,这花花草草和绸缎那都是这些房子自己的事情,干杨广什么事情?即便是杨广要求的,那也不算是浪费啊,开完大会之后这些东西还是可以继续用的嘛。

    事情当然不是萧守仁想的这么的简单了。

    “萧大人是第一次来洛阳吧?可能对于这些事情还不是很懂吧?”刘文静这时候不知道从哪冒了出来,然后主动开口问道。

    萧守仁很老实的点了点头,本来还想努力把脸蛋弄红一点的,表示一下自己这么大的人了还是第一次来京师应该感到些许羞愧的,但是萧守仁的老脸太不争气了,营造半天都没有挤出一丝脸红来。

    “那就很正常了,这都是陛下向外国使臣展示我大隋的富裕,让他们知道我天府之国的强大富庶,百姓安居乐业,都是有闲情逸致养花养草,在他们那些贫瘠之地万金难求的绸缎在我们这却是普通老百姓都是用来飘窗檐的。”

    萧守仁呆住了,搞半天,这都是杨广的手段啊,而且听完之后萧守仁心里挺不是滋味的,越听越觉得杨广有点子太在意脸面了,就为了这么个事情竟然就这样子搞,面子功夫真的是炉火纯青了。

    “刘大人的意思是说这些花花草草绫罗绸缎都是陛下吩咐要弄的,那也就是说这都是国库帮忙张罗的?”

    刘文静也是有些无奈的点了点头,表示萧守仁说的是对的。

    萧守仁这下子算是明白李靖刚才为什么要摇头叹气了,浮夸的也太那什么了吧,即便是不摆盆栽不飘绫罗绸缎难不成别人就说你们国家穷了?笑话!

    “萧大人有没有发现那些外族人都往酒店里面钻?”刘文静指着前面的酒店问道。

    萧守仁其实也发现了,人潮中经常能看到一两个蓝眼睛或是黄头发的外国人往那些饭馆子里面钻,也不知道是不是洛阳的酒店伙食真的那么受欢迎。

    “怎么了?人家逛下酒店吃个饭而已,没什么还奇怪的啊。”

    “这本来是没什么奇怪的,但是在皇宫都有他们自己带过来的厨子啊,他们怕水土不服还自己带了些菜过来呢,但是为什么这下子却是不怕水土不服了呢?”

    “哦?难道这还有什么玄机不成?”萧守仁也听出来了,刘文静说的这事还真的是有问题。

    “萧大人你看那边,那个穿白衣服的外族人,他直接拿了摊子上的一大堆东西大包小包往身上挎扔下一张纸条就走了,并没有解囊付钱。”刘文静没有直接回答萧守仁,而是指着不远处的一个小摊子前的外国人说道。

    萧守仁顺着刘文静的指向看去,咦?还真得是这样,那外国人买东西都不付钱的,拿了东西扔下一张废纸就走了,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怎么会这样?难道那是银票不成?”萧守仁问道。

    “银票?那些外国人连字都不认识几个还会用银票?”刘文静冷哼了一声说道,也不知道是什么事情让刘文静这小白脸都如此的气氛。

    “不是银票那是什么?”萧守仁有些无语了。

    “那是凭据!”旁边的李靖开口解答道。

    “凭据?”萧守仁不解。

    “没错,就是凭据,陛下下了圣旨,凡是外国时节在大隋吃饭住宿或是买东西只要在十两白银以下那都是免费的,如果上了十两白银,那也不用收费,只要拿着外国人留下的凭据那就可以到相关衙门领取十五两的白银。”李靖冷冷地说道。

    萧守仁这下子算是被杨广给雷住了,还有这么当皇帝的,实在是让人无语了,外国人吃饭不用钱,住店不用钱,即便是要给钱,那也是自己的国库帮忙付,这也太变态了吧。

    如果这话是别人说出来的萧守仁还真的是不会相信,但是从李靖的嘴里说出来萧守仁又不得不信了,李靖是不会说谎的。

    李靖的话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这些外国人都往两边的客栈酒店里面钻了,反正不要钱啊,吃了抹了菊花拍拍脸蛋走人就是了,付账自然是大隋皇帝了。

    那些人在酒店专门点最贵的菜,住最贵的房间,在大街上面也是疯狂的购物,这就苦了大隋的商人了。

    商人在古代的地位是相当的低的,比之农民更是不如啊,都可以说得上是贱户了,都说名以食为天,所以农民的地位还是蛮高的,要说社会地位,除了读书人,那就是农民了,商人是最没有地位的。

    都说士农工商士农工商,士是排在第一的,农是第二,商是最后垫底的,从这也看得出来商人的日子是有多难了,那些外国人会因为身体孱弱而拿东西少吃东西少吗?不会,他们每次拿的东西要嘛不给钱,要嘛就是拿了几十两银子的东西,扔下一张只能换取十五两白银的凭据而已,所以说苦了大隋的商人了。

    “唉!难道就没有人劝过陛下吗?”萧守仁问道。

    “有过,有过很多。”

    “那后来呢?”

    “后来?都死了,哪还有什么后来?”李靖回答。

    庙堂江湖一杆钓 第一百七十五章 风云阁中初露手(中)

    更新时间:2011-07-06

    费了一番功夫之后萧守仁一行人才走过那人潮人海的大街,萧守仁这时候才明白李煜词里面的那句车如流水马如龙是什么意思了,游个上范尚且如此,何况天子之城洛阳呢?

    李靖和刘文静他们要去衙门把此次任务交接完,萧守仁在这洛阳城还真的是没地方去了,熟人倒是有,但是不怎么熟,要说熟的话那也只有穆义穆羽他们了,但是这会儿也不知道他们在哪。

    穆义穆羽在商城的时候就已经是萧守仁的护卫了,这调遣书文都发下来了,但是萧守仁偏偏在那时被哥舒云挟持走了,一去无消息,穆义穆羽就随着大军回了洛阳城了,准备在洛阳城等萧守仁回洛阳。

    柴绍和李世民也要分开了,柴绍和李世民要各自回家了,和李靖他们道别之后柴绍就邀请萧守仁和孙思邈还有顾葳蕤尉迟恭四人去自己家小住几天,以尽地主之谊,萧守仁正愁没地方去呢,每个地方落脚呢,看见柴绍这么有诚意,当然是勉为其难的答应了下来。

    李靖刚才还在为萧守仁在哪落脚的事情而纠结着,这会儿看见柴绍把萧守仁他们的落脚之地解决了,心中顿时松了一口气,然后和刘文静去衙门去了。

    李靖并不是不想把萧守仁他们请回家,只是他那家实在太小,萧守仁他们人多,加上没有和红拂女商量,怕等下又生是非,那样子更是不好。

    李世民却是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大大咧咧的,等到柴绍一开口才反应过来,但是这会儿萧守仁已经是大营柴绍了。

    萧守仁和孙思邈救了李世民的性命,于情于理李世民都应该把他们请回家答谢才是,但是李世民却是好了伤口忘了疼了,回家的高兴劲把头脑都冲昏了,根本就没想到这一层来,这会儿想开口吧,又觉得尴尬,所以索性跟萧守仁柴绍告辞,准备过两天登门拜访。

    本来萧守仁是可以去他自己的衙门的,那里有专门给鸿胪寺少卿安排的小院子,但是萧守仁初来乍到,觉得不妥,所以就打消了这个念头,柴绍又开口相邀,萧守仁就答应了下来。

    柴家在京城有着不俗的势力,一路上萧守仁和李靖聊天的时候知道了很多的事情,柴绍所在的柴家号称是富可敌国,家有万金。

    除了四大门阀之外京城还有一些稍微弱一点的小家族小门阀,这些小门阀的势力也是不可小觑的,联合在一起的时候与那些大门阀一争长短那也未尝不可啊。

    在这些小门阀里面最出名的就是柴家,长孙家,白家了,这三家从来都是同气连枝,一个鼻孔出气,谁都不敢轻易得罪这三家,因为这三家一联手的话四大门阀也是要给七分薄面的。

    柴家早年间是在官场的,混的是风生水起,提携了一大批的官员,但是后来破败了,官场上面没什么撑大梁的人物了,可是在官场失意的时候在商场里面却是掀起了腥风血雨,杀出一片天来。

    柴家现在的生意是遍布四海,说是财源广进达三江一点都不夸张了,这年头什么钱最好赚?

    两个字,垄断!

    只要搞了垄断那来钱就是最快的,这个道理在二十一世纪已经是常识了,柴家就是搞垄断出生的,借着早年间官场的人脉还在,利用官场推动商业的发展,然后再用商场的财富打通官场的关节,当真是无往不利,区区数十年的功夫就打下来一个商业帝国了。

    即便是富可敌国,但是柴家还是希望子孙后辈能够重现昔日之辉煌,商人是没地位的,即便是富可敌国又怎样?手里没权,只要一日得罪了不可得罪之人,几代人积累下的东西顷刻间就能崩塌了。

    柴家人的希望都放在了柴绍身上,柴绍在柴家的地位可想而知了,已经是当成了下一代家主来培养了。

    柴绍不是李世民,李世民上面还有俩个哥哥,怎么轮那也是轮不到他李世民的,李世民有四兄弟,早年间走散了一个,现在还有三个,大哥李建成,小弟李元吉,李世民和李元霸那是一胞双生,谁是大哥谁是小弟谁都分不清,但是李元霸的拳头够硬,所以李元霸成了老二。

    李世民有着两个哥哥在上面所以可以放浪形骸,毋须管那么多的事情,但是柴绍却是不同,家族从小就教育他要结交江湖异士,要结交有价值的朋友,柴绍一直都是这么做的。

    百年之后柴绍真的坐了家主了,那肯定是要有一个自己的关系网人脉网,那必须得可靠,这就得自己营造,所以柴绍从这时起就得自己结交各种朋友,这也是柴绍放着舒服的事情不做,不呆在皇宫跑到江湖上闯荡的缘故。

    萧守仁是支潜力股,柴绍早就看出来了,所以他才极力的结交萧守仁,不是因为萧守仁和孙思邈救了李世民的命,而是因为萧守仁的人脉在慢慢扩展,萧守仁的身边也是越来越多的人才,萧守仁的仕途看起来也是一片大好,这时候在萧守仁身上投资的话,绝对是划得来的。

    萧守仁进了柴家之后才知道什么叫大家族,舞榭歌台,深院重楼,花红柳绿,长廊青瓦,假山花圃,水池莲塘,当真是比苏州园林还要好上许多啊。

    人家都说庭院深锁庭院深锁,说的应该就是这样子的家族了,柴家现任的家主很不巧,正是柴绍的父亲,更不巧的是柴父刚好因为生意上的事情出了远门,现在柴绍回来了,家里柴绍说了算。

    回来后柴绍叫下人赶紧把西厢院打扫干净出来,把一些生活必须用品都准备妥当了,然后又叫厨子准备了一桌子丰盛的酒菜,给自己以及客人萧守仁他们死人接风洗尘。

    席间柴绍还把自己那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妹妹叫了出来,给萧守仁他们挨个敬了一杯酒,也只是敬了一杯酒罢了,敬完酒柴绍那妹子就回房去了。

    一夜的放松畅饮让萧守仁睡到差不多日上三杆了才起床,起来后门外的小丫鬟赶紧进来替萧守仁更衣,紧接着又是七八个丫鬟端着洗脸水啊什么之类的进来替萧守仁梳洗,萧守仁还真的是一时不习惯,但是以后毕竟是要习惯的,所以也就没有推辞了。

    萧守仁单独吃了点东西之后就由一个穿着碎花衣裳的丫鬟领着去见柴绍,萧守仁想要柴绍帮忙打听一下穆义穆羽他们的下落,好联系一下,然后过两天圣旨下来面圣了之后就买栋房子,把大家伙都接过来一起住,热闹点。

    七拐八拐之后,穿过一个小院子,绕过两座假山,迂回一个长廊,踏过一段水池之后,终于是到了柴绍的书房,柴绍在书房写字。

    小丫鬟把萧守仁带到通禀了一声之后就退下了,萧守仁在外面听见柴绍在里面笑着叫说门没关,于是便推门进去了。

    柴绍正在桌案前练毛笔字呢,身着一身的华服,头戴黄金色的冠,铺在背后的黑发有几丝淘气地垂在下颌处,桌案上铺着宣纸,手里握着一杆沾了墨的毛笔。

    柴绍写字从来

    好看的电子书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