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歃血大隋 > 歃血大隋第29部分阅读

歃血大隋第29部分阅读

    有发言权的,所以萧守仁直接问孙思邈道。

    “从伤口来看,这人是被人用尖锐的东西刺中了下腹部,伤口在左边,我初步的看了一下,伤口很深,应该是那种短小的匕首全部刺进去了,伤及了肠子。”孙思邈沉思了一下说道。

    “这样子啊,看来,我们在缝合伤口之前还要把肠子也是缝合一下啊要。”萧守仁很是无奈的说道。

    “什么?你们要把李大哥的肠子用针线缝合?”旁边的柴绍一听之后就不干了,这事情他可是听都没有听说过啊,就算是神医华陀也是没有人听说当年他帮人缝合过肠子啊。

    柴绍这会儿真的是慌了,比什么时候都慌了,如果不让这这俩人治吧,那李世民肯定是要去见他妈窦氏了,但是让他们治吧,他们的方法又太离谱了离谱到让人一点底都没有,柴绍这会儿真的是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

    “哦?你的意思是不让我缝合咯?不缝合的话他肯定是非死不可,不信的话你可以试试看。”萧守仁听见反对的声音之后转过头对着这富家公子说道。

    萧守仁的话就一个意思:治的话有活的机会,不治的话那肯定是一个死,你选吧!

    柴绍点了点头表示随他们治了。

    看见柴绍点头了,萧守仁也是对着柴绍点了点头,萧守仁也是明白柴绍做这个决定有多难,如果李世民真的是出了点什么意外的话,那柴绍就真的是要背上黑锅了,李世民死了这事情柴绍是脱不开关系的,到时候李秀宁肯定是不会再理会柴绍了,柴绍就一点希望都没有了,甚至是柴家和李家也会因此而交恶,李世民还深的杨广的喜爱,李世民一出事,那柴绍估计离出事的日期也是不远了。

    萧守仁从篝火上面把已经烧开了的水取了下来,萧守仁在白天的时候就已经是跟孙思邈仔仔细细详详细细地把无菌的概念解释了一遍,包括晚上的手术要注意什么东西,孙思邈也是一听之后就明白了,还举出了萧守仁也没有想到的地方,萧守仁也是很满意。

    把两把短小的匕首扔进小盆子里面的开水里面之后萧守仁动手把李世民的夜行衣撕开,露出那已经渗着红血的包扎布,把包扎布撕开之后把狰狞的伤口就出现在萧守仁和孙思邈的眼皮子底下了。

    从开水里捞起几块洁净的白布,用干净的纱布小心的撑开伤口之后萧守仁才发现这手术的难度,但是这已经是发出来的箭了,开弓箭无回头了。

    孙思邈在一旁掏出银针之后接连在李世民的身上的一些|岤位刺了十几针,萧守仁甚至是连孙思邈怎么出手和收针的都没有看清楚,只有那在李世民身上那些微微颤动的银针,证明萧守仁没有看错,孙思邈是真的出手了。

    孙思邈的一番或稔或转之后,冲着萧守仁点了点头,表示可以了,可以开始手术了。

    萧守仁也是点了点头,把伤口撑开之后那肠子一下子就因为压力的缘故从伤口涌了出来,吓了孙思邈和一旁观看的那几个人一大跳,用纱布压住出血之后萧守仁就开始清理了,把一些肠子里漏出来的东西清扫干净了,之后把已经经过高温消毒的针线用小剪子夹起来,准备缝合了。

    萧守仁在缝合之前孙思邈帮忙用已经钝了的,经过消毒的小剪子夹住大肠的系膜和创伤处,这些地方有小血管,这样就不至于失太多的血了。

    夹好之后萧守仁用线小心的绕过来之后就用手快速地打了一个正结一个反结,打好结之后就可以松开小剪子了,已经是止住血了,不会再出血了,至于以后这细小的绳子该怎么办萧守仁却是不操心了,现在他的任务只是救命,救命才是硬道理,现在也没有羊肠线给他用,没这资源,这不能怪他。

    缝合的时候是个技术活,虽然机械都不合手,都是临时的替代工具,但是萧守仁的手法却是不生疏,已经弄成鱼钩形的绣花针在那刺伤的大肠上面穿梭着,每一针都是隔着两个厘米的样子。

    一圈之后从第一个空里穿了出来,然后在小剪子松开的瞬间拉紧绳子,在一个正结之后萧守仁有打了一个反结和一个外科结。

    萧守仁这四个结(外科结是两个结一起的,算两个。)打的是相当的有技术,至少,在速度上面唬住了孙思邈和身边的这群人,柴绍看到萧守仁这么利索的打结之后心里也有点子希望了,看见萧守仁打结打的这么的熟练,估计做这类事情也是做了不止一次两次了,可能还真的是神医也说不定。

    孙思邈眼力劲很是可以,大家都没有看清楚的打结方式,他倒是看了一遍之后就记住了,估计等下自己摸索一阵子就可以学会了,要是萧守仁知道了的话,萧守仁肯定得抓狂了,自己在学校的时候可是也是学了十几分钟才学会那好几种打结的方法啊。

    缝合好了之后一切都简单多了,把肠子塞回去之后赶紧闭合腹部伤口然后用针线缝合筋膜层,然后是肌肉层,最后是皮肤层,期间更是内八字外八字的缝合方法都用到了,缝合之后把带血的剪子和匕首往安小盆子里面一扔,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这从动手到结束也就是四分之一个时辰罢了,也就是半个小时而已,但是身边的人都是呆住了,被这神乎其神的手术技巧惊呆住了,从来没有见过有人把肠子拿出来缝合的,缝好之后又塞回去,这也太能弄了吧。

    “好了,等他愈合之后把线头剪了之后就可以了,过几天应该就能够下地了。”萧守仁接过尉迟恭递过来的酒囊之后喝了一口,然后对着柴绍说道。

    “多谢萧大人的救命之恩,在下真的是无以为报,以后有所差遣,柴绍必定是豁出这条命也要帮萧大人办到。”柴绍学着孙思邈的叫法,叫萧守仁为萧大人。柴绍看到萧守仁真的是把李世民缝合好了,孙思邈再用银针一番补泄之后拔出来之后李世民的气色是明显好了很多,不再是刚才那样子的苍白色了。

    听见柴绍竟然自己把自己的身份都说了出来,看得出来,他这是真心感谢萧守仁对李世民的救命之恩。

    “呵呵,我救的是这人的性命,与你何关呢?”萧守仁笑了笑问道。

    “我俩关系胜似兄弟,你救了他那便是救了我,我谢你并不为过的。”柴绍摇了摇头然后说道。

    “好一个生死兄弟,他能有你这样子的兄弟也算是他的造化了,我以后有什么麻烦你的地方我会开口的,你等着就是了。”萧守仁笑着回答道。

    “萧大人这一手真的是让贫道佩服啊,不知道萧大人能不能把这一手绝活交给贫道呢?”旁边的孙思邈把银针都拔出来之后也是到了篝火旁边,在萧守仁身边坐下之后问道。

    “呵呵,道长你说笑了,这救人之法不是武功和秘笈,更不是藏宝图,道长学这救人之法也是为了救人,我当然是乐意之至的,我这一路是要去厥的牙帐,如果道长不嫌麻烦的话,我们一路可以做伴的,我慢慢把一切都讲解给道长听就是了,希望这套技艺可以在道长手里大放异彩,能救更多人的性命,功德无量啊。”萧守仁摆了摆手,然后对着孙思邈说道。

    “萧大人大义,真叫贫道汗颜啊,萧大人的胸襟真的不是贫道能够比得上的,救人之法就当传播普及开来的,但是贫道也不能让萧大人吃了亏不是,这样吧,这一路上贫道也教点东西给萧大人吧,希望这些东西对萧大人有用处,同时我以后可以答应萧守仁做三件力所能及的事情,萧大人觉得怎样?”孙思邈看见萧守仁的双眼满是真诚,于是也相信萧守仁是个正人君子了,内心存善良,所以开口许诺三件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嗯?这怎么好意思呢?”萧守仁摸了摸后脑勺,萧守仁心里其实还是很动心的,对于孙思邈的那些东西萧守仁都挺感兴趣的,尤其是那道家的养气功夫,但是如果自己一口气就答应了下来的话,那就显得似乎是自己用那救人的法子交换东西似的,这样子的话萧守仁就有些接受不了了,有违心中的一些坚持了。

    “如果萧大人不接受的话,那贫道心中也是有愧的,就当是成全贫道吧。”孙思邈摇了摇头说道。

    “既然孙道长硬要如此的话,守仁你就接受吧,两个人不要推来推去的了。”尉迟恭出声道。

    “好吧,既然道长盛情难却,那我也就不做小女儿姿态了,答应就是了。”萧守仁无奈的点了点头说道。

    庙堂江湖一杆钓 第一百一十一章 萧孙联手救太宗(下)

    更新时间:2011-06-04

    萧守仁的手术很成功,两天之后李世民就已经是能够下马车走路了,并没有什么影响,除了脸色有点差之外,并没有什么地方可以看得出来他是一个受过重伤的病人。

    李世民醒过来之后得知事情的经过后更是一番感谢,感谢萧守仁和孙思邈的救命之恩,千言万语是离不开报答二字,李世民也觉得自己是有这份能力的,就凭着他叫杨广一句姨夫,那也是让好多人可以衣食无忧的,看着萧守仁他们远出中原,往大草原深处走去,定是在中原混的不如意啊,所以李世民虽然是嘴上千谢万谢,但是在眼神里透露出来的信息来看,他很是不以为然。

    李世民因为做惯了富贵公子,这些年在江湖上也是混了不少的时间了,眼睛也是锻炼了一些,也是见多了利益关系的,正所谓无利不早起,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往往皆为利往,所以李世民也明白一个道理,只要有足够的利益,那就可以叫人做一切他可以做的事情。

    每个人都有一个价钱,只是有些人的价钱比较高,有些人的价钱比较低罢了,只要你出得起价钱,那他就是他就会体现出他的利用价值。

    李世民也知道,有些人有些事并不是淡淡用钱或是势就可以换来的,但是萧守仁他们这几个人他怎么看也觉得不像是那种为了义气啊大义啊什么之类的献身的人,只要不是那种人,那一般都可以用世间红尘中的俗物还人情的。

    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李世民的言语里面经常是出现许官发财之类的愿望,虽然孙思邈和柴绍的言语里面称呼萧守仁是称呼萧大人,但是李世民看见萧守仁年纪轻轻的,估计官职也是大不到哪去,甚至是在萧守仁面前许诺回到洛阳之后向杨广请求升萧守仁的官儿,萧守仁也是笑笑而已,并没有多加辩解。

    又过了两天之后他们便是到了定襄,这时本来是可以分开的,但是柴绍不知道从定襄哪听来消息,说是厥发生了动乱,所以是定要跟着萧守仁他们去厥看看热闹,李世民听说之后也是兴趣大增,萧守仁很明白他们打的是什么算盘,也就是想看看那厥有没有什么立功机会而已。

    所以他们又在定襄买了两匹马儿,也换了件衣裳,两个人换了衣服以后倒是一副翩翩公子的模样,如果再配上单通那马蚤包一样的小纸扇的话,那就更是标致了。

    萧守仁看着那骑马的两位公子哥真的是无语了,这俩人竟然在这还买了长袖的衣服,真的是没脑子啊,草原上面本来就是风大,大家都是短袖的,袖口到了手腕的地方也就是好了,如果是劲装的话那就更好了,方便在马背上面星驰,如果是那些个长袖的话,那就不方便了,猎猎秋风直往那长袖口里面灌,到时候还怎么骑马呢?

    萧守仁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一脸的恨铁不成钢模样过去跟他们讲了一下这道理,柴绍听了之后倒是直点头,表示萧守仁讲的很有道理,但是李世民却是不这么认为了,觉得中原人就应该有个中原人的样子,怎么可以穿胡服呢?

    萧守仁看他性子扭,所以也就没有多浪费口水了,虽说不是节约型社会,但是这口水也是水变的啊,草原上的水也是挺少的。

    萧守仁一伙人都换上了胡服了,包括听话的柴绍柴公子,李世民对于柴绍的叛变很是不屑,还是坚持自己的英明决定。

    顾葳蕤穿上胡服之后更是有一种异样的魅力,这种美不是中原女子所有的,这是一种柔美中略带阳刚的美,美的恰到好处,那是柔弱多一点就过柔,阳刚多一分那就过刚,那是一种协调,既不是春哥那样子的个性,也不是林志玲那样子的嗲性,萧守仁心中也是暗暗喝彩的。

    顾葳蕤看见萧守仁那赞赏的目光心中也是微微颤动的,脸也是不由自主的红了一下,对于顾葳蕤的穿着尉迟恭也是不吝啬的点了点头表示称赞。

    在定襄呆了两天休整了一下之后这队人马又出发了,这次马车里面更是补充了诸多的东西,有用的也有吃的,这一路上应该是不会委屈了众人了。

    三天之后,他们一群人已经是从定襄过了黄河到了榆林,多了榆林之后萧守仁他们发现这的人已经是不多了,一天也就是见到百来个人而已,而且这百来个人里面竟然还有着十几个是胡人。

    从这萧守仁他们也是看得出来,他们离草原的中心是越来越近了,又是五天的路程他们从榆林出五原,又是五天之后出了五原过了长城,已经是到了厥的真正地盘了,已经是可以闻得到属于厥独特的草香了。

    只要他们一直往西北方向走就可以了。就可以找到干都金山脉,那就是现在厥的牙帐了,那也是萧守仁此次的目的地了。

    萧守仁他们这一群人里面只有尉迟恭是出过塞的,也只有他是来过草原的,对于突厥语言也只是略懂而已,就像是初中时萧守仁的英语,大学时的粤语,听得懂,但是不怎么会讲,即便如此,萧守仁他们也是大喜望外了。

    最起码的交流是不成问题了,萧守仁他们对于草原的传统很是好奇,但是尉迟恭也是不太懂,所以萧守仁他们倒是小小的失望了一下。

    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所以他们在五原的时候找了一个向导,萧守仁也是没想到向导这个有前途的职业在这时候竟然就已经是存在了。

    看来存在就是道理这句话还真的是很有道理的,这个向导的价钱并不贵,正是这样,所以萧守仁一个人出钱就找了一个向导。

    这个向导的年纪并不是很大,并没有像别人那样找一个耄耋老人做向导,好多人经过五原往厥去的时候都是找一个老人做向导,正所谓德高望重,这时候年纪的大小已经是一种无形的资本了,年纪越大就会给人一种历经风霜的感觉,让人也是更放心。

    萧守仁却是不这么认为,萧守仁找的向导是一个中年人,这中年男人很是健硕,一看就是有胡人血统,萧守仁问了问,果然如此,这中年男人是胡人和中原人的混血儿,虽说混血混的很近,不是很远,但是这并不影响混血的好处体现出来,至少他继承了胡人的健硕嘛。

    这个中年男人很是健谈,自称阿塔,萧守仁很是不客气的称呼他阿塔,他听见萧守仁称呼他阿塔的时候也是咧开嘴巴大笑,很是高兴,草原的人也许是因为离天空很近的缘故,草原的天看起来都很低,正是因为离天空很近的缘故吧,见到天空的广阔,所以心胸也很少有小心眼的,正因为这样,所以性格都是豪爽型的。

    以前阿塔介绍自己的时候中原的商人都是文绉绉的推脱一番,说是什么要叫全名,表示尊重,但是最后还是会叫他阿塔,阿塔就弄不明白了,简简单单的事情而已,为什么会有这么麻烦。

    这次碰到萧守仁发现他也是这么的干脆,所以也是很高兴,也许就是一个第一印象很好,所以萧守仁一路上的问题他都是会热心回答。

    基本上都是有问必答的,就像是网上的百度,基本上都能找到萧守仁满意的答案,尉迟恭在一旁也是很是佩服啊,萧守仁的交流技术也是一流的,能够在阿塔的身上找到共同话题,然后俩人就会聊得很是起劲,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

    不知道的人甚至是会感觉这俩人是不是前世就有过什么欠债借钱的关系,所以才会这么的有话题,俩人一路上也是有过争吵,但是最多的还是探讨一些事情的看法,萧守仁有着二十一世纪的知识做基础,而阿塔对于草原上的事物都很熟,所以俩人都没有无语的感觉都是聊的很尽兴。

    喜欢阿塔的人不止萧守仁一个,顾葳蕤也是,她也是喜欢看萧守仁和阿塔聊天的样子,萧守仁和阿塔讨论事情或是请教关于草原上事情的问题时,顾葳蕤也是在一旁听的津津有味,这已经是成了顾葳蕤每天的必修课了,每天都腻在萧守仁他们身边听免费的故事。

    也许正是有顾葳蕤在旁边旁听的缘故吧,阿塔讲事情的热情也是高涨了很多,讲的时候已经是不止于用嘴了,手脚也是开始并用了,手脚的延伸作用在这时是完全的诠释了出来,萧守仁从阿塔的手舞足蹈里面也是知道了很多关于草原上的事情,私密的或是众所周知的。

    从草原上的习俗到草原上的风情人物,阿塔的嘴里流出来的都是那样的让人着迷,尤其是顾葳蕤这样子的女孩子更是对草原产生了向往,巴不得一眨眼就已经是身处草原最深处了,最后更是讲到了这些年东西突厥的可汗变更了。

    庙堂江湖一杆钓 第一百一十二章 草原权利变更史(上)

    更新时间:2011-06-04

    关于东西突厥的事情萧守仁知道的并不是很多,只是从虞世南那稍微的知道一点,知道那东西突厥的存在是裴矩和长孙晟的功劳,都是他们两个人的联手才造成了今天的东西割据的局面。

    原本的东西突厥是一个整体,就像是刘太祖时期的中原,是一个整体,但是在裴矩和长孙晟一联手之后局势就完全变了,把突厥变成了南北朝了。

    中原以黄河划分成南北朝,而突厥呢,也是被人为的划分为厥和西突厥了,西突厥和大隋朝的冲突已经是没有那么直接了,有着敦煌做缓冲地带,那西突厥的精力也是着重放在西方的小国身上,大隋朝这庞然大物并不是他们能惹得起的。

    但是厥却是不一样了,中原已经是乱象渐生了,厥的野心也是像那厥草原上的野草一样,有点疯长的味道了。

    阿塔对于厥的了解比较深,他原本就是厥的人,生在那长在那,只是十几年前才搬过来的,所以有些事情别人不知道,甚至是那些耄耋老突厥人都不知道,但是阿塔却是知道的很清楚。

    “阿塔你能给我们讲讲厥可汗的事情吗?我们这些人基本上都是第一次出塞,对于突厥的事情并不是很了解,这些天你估计也是看出来。”萧守仁开口问道,这些天的赶路终于是进入了厥的领土了,萧守仁发现知道虽说是从阿塔嘴里知道一点关于厥的事情,但是对于厥可汗的事情却是知之太少了,所以才有此一问。

    “当然可以,我知道的事情你们也可以从别人嘴里知道的,这些天我也是看出来了,你们也不是什么坏人,看你的眉角处有着丝丝的忧虑,看来萧大人是过来了结心事的,讲给你听听也是没什么大不了的。”阿塔这些天听见孙思邈和柴绍叫萧守仁是叫做萧大人,所以也是跟着称呼萧守仁为萧大人,萧守仁也是没有拒绝,随他称呼了,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嗯,那你就给我们讲讲吧。”萧守仁说完之后还用眼神瞄了瞄身边一脸好奇加兴奋的葳蕤,顾葳蕤估计也是很少出远门,即便是出远门也是约束了行动,不会像这次一样见识到如此多的人和如此新奇的事情。

    “那你们要听哪位可汗的事情呢?”阿塔笑了笑点点头表示可以。

    “嗯?厥难不成还有几位可汗不成?”萧守仁好奇地问道。

    “唉!你们中原人可能都是只知道如今的始毕可汗,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厥其实是有两个可汗的。”阿塔笑着理解的点了点头。

    “哦?一山不能容二虎,还有这事?”萧守仁睁大了眼睛表示自己不能理解,这可汗应该是男的,不存在一山二虎一雄一雌的说法。

    “你们应该都知道始毕可汗的父亲启民可汗吧?”阿塔点了点头表示可以理解萧守仁的疑问,然后继续问道。

    “听说过,但是不是很熟。”葳蕤看见萧守仁不做声,所以开口替他回答道。

    “启民可汗是莫何可汗的儿子。因莫何可汗的前一任可汗沙钵略嫌自己的儿子雍虞闾懦弱,不能对抗那时候很是强势的西突厥,所以在死之前留下了遗嘱,死前遗命立自己的弟弟处罗侯为可汗。处罗侯被立为厥的可汗之后,称号为莫何可汗。莫何可汗去世后,沙钵略的儿子终于是忍不住了,他自己立自己为可汗,自己称呼自己是厥的可汗,自己称呼自己为都蓝可汗,莫何可汗把可汗的位置交给了启民可汗,他们俩人是一南一北在厥对立着。”阿塔慢慢的解释着,深怕萧守仁他们听着迷糊了,所以还用眼神询问了一下。

    看到阿塔飘过来的眼神之后萧守仁对着阿塔点了点头,表示自己已经是理解消化了,没有疑问,都已经是捋清楚了关系了,也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了。

    “传弟不传子的事情以前在中原也是有过的,也有人企图那么办,但是这都是引起动乱的缘由,这传位的事情就应该有个章程可以遵循。”萧守仁点完头之后也发表了下自己的看法。

    “嗯?中原也有过这样子的事情?”葳蕤头有些晕了,刚才光是理清楚那些乱七八糟的关系和名字就已经是让她的脑袋有些大了,有些吃不消了,现在萧守仁却说在中原的历史上面也是有过类似的事情,她在脑海中想了想之后表示怀疑。

    “当然有啊,汉武帝时就有过类似的事情啊,在其父亲汉景帝刘启的皇子当中算是有背景的,不出意外的话那天子之位也是囊中在握的,但是事情的变数却是出现在他的奶奶窦太后的身上,那时候窦太后就是想立小儿子梁王为储君的,你不知道?”萧守仁点了点头然后转过头对葳蕤说道。

    “嗯?继续。”葳蕤眨了眨眸子然后示意萧守仁继续讲下去。

    “那时候汉景帝刘启还是没有下定决心应该立谁为储君,太子的人选也是没有定下来,但是经过王贵妃和长公主的一番谋划之后汉武帝刘彻成功的被立为太子了。金屋藏娇你应该是知道的。”萧守仁笑着说道。

    “你说的是那司马相如那篇赋里面的金屋藏娇?”葳蕤笑着问道。

    “没错,就是那金屋藏娇,汉武帝年幼时见到长公主的女儿阿娇,当时他说是要把阿娇娶回家的,长公主问她凭什么娶阿娇,娶回去之后会怎样对待阿娇,小刘彻那时候还不是叫做刘彻的,王美人称呼为彘儿,那时候的彘儿说是要把阿娇用金屋子养起来,也就是后来的金屋藏娇了,就是在那个时候长公主把阿娇许配给了彘儿,为以后的同盟建立了基础。”

    “别说那些没用的,你还没有那立嗣的事情呢。”葳蕤听完之后催促道。

    “嗯,那窦太后存有私心,景帝的身体状况一向不怎么好的,把彘儿立为太子,并取名刘彻之后身体的状况更是一日不如一日了,窦太后那时候就在谋划后事了,如果是刘彻继位的话,那太后就是王美人了,她这太后就没什么权利了,但是如果是梁王继位的话,那她的权利只有增加并不会减少丝毫,所以他当时就起了心思,一个劲的鼓动窦婴,要这侄子去劝说景帝立梁王为储君,但是这侄子是深明大义,没有听她的,还和她对着干了几回。这就是立弟还是立子的典故了。”萧守仁笑着说道。

    “哦,这还真的是荒谬,都那么大的岁数了,还握着呢。”葳蕤不屑的说道。

    “呵呵,权利二字最是诱人啊,当时窦太后就是借着汉武帝不懂事,不能掌控大局的说法,想立小儿子梁王的,但是却是没有得逞啊,没想到这厥却是上演了这么一出好戏啊。”萧守仁笑着说道。

    “呵呵,萧大人倒是对历史蛮了解的,那我继续讲了哦。”阿塔也是在一旁听萧守仁讲着那些历史的典故。

    “行,你继续吧,我们都听着呢。”萧守仁冲阿塔笑了笑,然后点了点头。

    “这都蓝可汗和启民可汗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人,对于对待大隋的态度也是不一样的,都蓝可汗没什么主见,遇见事情都是听大臣的,那些个谋士都是为着自己的私利说事情,并不是围着他都蓝可汗的利益说事,但是这启民可汗却是很有远见,对于大隋也是尊敬有加啊。”阿塔叹了口气,分析了一下这两位可汗的性格特点。

    “哦?那都蓝可汗难道和大隋交恶了?”萧守仁从这字里行间听出点不同寻常的味道来了。

    “没错,这都是他没主见的缘故啊,也是你们那中原的一个姓裴还是姓什么的大官儿惹的祸啊。”阿塔又叹了口气。

    萧守仁很明白,他说的估计就是裴矩了,姓裴的能这这些事情里面插一脚进去的估计也就是这裴矩有能耐了。

    “你说的应该是裴矩了,那裴矩做了什么事情呢?”萧守仁把裴矩的名字说了出来。

    “没错,就是他,都是他惹的祸啊,当时的都蓝可汗娶后母为妻,好像是北周赵王宇文招之女,号千金公主,后来被隋帝改为大义公主。据说是大隋灭了陈国之后,你们的大隋皇帝以陈后主宫中屏风赐大义公主,这大义公主因为宗国之覆灭,心中是常有不平,牢马蚤之言也是不少,那次她竟然是在屏风上面写诗句,那些诗句竟然是叙陈亡以自寄,你们大隋皇帝知道后非常的不高兴,后来又有裴矩在旁边煽风点火,搞得大隋皇帝是担心大义公主煽动都蓝可汗入侵,所以才打算铲除公主。此时正好启民可汗向隋请婚,文帝派裴矩对其使者说:“当杀大义公主者,方许婚。”那时候启民可汗和都蓝可汗还没有翻脸,都蓝可汗还是听从于启民可汗的号令的,启民大可汗的话一传过来,都蓝可汗那时候已经是有了反意了,但是还在犹豫不决,竟然是真的杀了大义公主,杀了之后又紧接着反了启民可汗,当真是愚蠢啊!也正是因为这些事情,都蓝可汗从此之后就对大隋充满了敌意,和大隋的关系也逐渐交恶了。”阿塔有些惋惜的说道。

    “阿塔你对于这些事情倒是知道的蛮多的哦,这些可都是一般人都不可能了解的啊。”萧守仁似有深意的说道。

    庙堂江湖一杆钓 第一百一十三章 草原权利变更史(中)

    更新时间:2011-06-05

    萧守仁从阿塔的口中知道了许多的厥高层私密了,这些事情都是很私密的,不可能一个平平常常的人随随便便的人都能够似阿塔这般随意地就能够一一道来,正是因为这样,所以萧守仁心中对阿塔的身份,准确的来说是阿塔以前在厥的身份,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萧大人问的可是厥那些个可汗的事情,怎么一下子把话题牵到我阿塔身上来了呢?每个人都有些不足为外人道也的事情,你说是不是呢?”阿塔竟然还之乎者也的回复了萧守仁一句。

    “当然,我也只是好奇而已,阿塔你要是不想说的话我们可以绕过去的,我们继续刚才的话题好了,你还没有讲启民可汗呢。”萧守仁看见阿塔神色中带点子凄楚,所以也就不忍心问下去了,把话题绕过去又回到了正道上。

    “这启民可汗和都蓝可汗是不一样的,都蓝可汗和大隋朝是交恶的,但是启民可汗就不一样了,他与大隋朝打交道的时候是抱着敬重和讨好的成份居多的,甚至于想通过和亲的方式来巩固自己和大隋朝的友好关系。”阿塔一扫刚才的低迷,又回到了刚才的话题上面来了。

    “哦?和亲?”萧守仁脸颊一收缩,绽放出笑容来。

    “嗯,大约是十五年前,那时候现在的大隋皇帝还没有继位,还只是晋王,启民可汗向大隋遣使求婚。你们的大隋老皇帝以宗室女安义公主嫁给了他,做他启民可汗的妻子。当时在大草原上面是一件大事情啊,这不仅仅是一次嫁女的事情,这事情在当时是产生了一系列的反应。”阿塔头扬起来,看着那苍穹,回想着当年的往事,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看出来了,那次嫁女应该是先帝跟你们启民可汗共同达成协议的一个见证,也是给大草原各个部落的一个信息:大隋支持启民可汗,认可启民可汗的大可汗地位。对吧?”萧守仁听完之后点了点头分析道。

    “没错,你说的没错,那次嫁女之后,启民可汗的声望就是达到了极点了,草原上的那些小部落都是承认大可汗的,只有少数几个好战的部落不是很承认大可汗的权威,因为他们老想着到大隋来打草料,如今与大隋交好的话,教他们如何是好呢?”阿塔点了点头表示萧守仁的说法是正确的。

    “打草料?”葳蕤有些听不懂了。

    “很通俗的一种说法,其实就是抢东西杀人了,大草原上又不适合种作物,所以他们都是靠放牧为生的,没有粮食怎么办?那就秋收时分到中原来抢呗”萧守仁倒是听得懂,所以开口帮忙解释道。

    “没错,萧大人说的没错,就是那个理,后来我想了想我又想出来一些东西,其实那次嫁安逸公主吧,大隋朝应该还有那么一层意思在里面,离间都蓝、启民两人,厚赐启民,扶持一个,打压一个,当时的启民可汗势力和都蓝可汗是旗鼓相当的,甚至是启民可汗还要弱小一点,那番动作果然是激怒了都蓝可汗,那个刚愎自用的可汗竟然真的是与隋绝交,甚至是大逆不道地联合立盟西突厥达头可汗企图合攻启民可汗。”阿塔笑着说着当年的往事,不知道他笑什么,是笑都蓝可汗的愚蠢呢还是笑他自己。

    “又过了两年,启民可汗打败了,被都蓝可汗死死地打败在了塞下,只剩下部众数百人。那时,启民可汗想降隋,想向大隋朝投降,然后依附于大隋朝,期望大隋朝出兵帮他夺回来以前属于自己的东西,但是启民可汗当时又恐自己不被大隋朝的皇帝重视,属下也有人出主意说是去投奔当时的西突厥达头可汗,启民可汗就这样犹豫不决,就在那时,安义公主出了大力,她一个女子,出身联系大隋朝的使者,然后一力促成饿了启民可汗与大隋朝的结盟。”阿塔说这话的时候萧守仁注意到,每次阿塔一说到安义公主阿塔的脸上都是浮现出一丝的柔情,感情这阿塔跟大隋朝嫁过来的安义公主有什么故事啊。

    “而当时的大隋朝估计也正是要利用启民可汗的名号,势力弱小,利用起来更方便。所以是一拍即合,女有情男有意,当真是天意啊。”萧守仁并没有过多的在阿塔的柔情上面费功夫,而是点头同意的推测一些自己觉得正确的事情。

    “没错,估计也是这样,当年你们大隋朝说是要启民可汗亲自去长安投降,表示愿意臣服,我们大草原上面的汉子当然是不愿意的,那些底下的臣子也是极力的反对,周边的部落也是不同意,但是那时候也真的是没办法,启民可汗也是犹豫了,不知道自己是该去呢还是不该去,去的话可以解决当前的难题,但是却会失掉人心,也许那长安也不怎么安全,但是不去的话,那肯定是死路一条,这时候你们的长孙大将军出现了。”阿塔说着当年启民可汗的心情。

    “长孙大将军?长孙晟?”萧守仁一下子就反应过来了,当年的事情,大隋只有两个人参与过多,这俩人就是裴矩和长孙晟了。

    “没错,正是他,当年他守关的时候我们草原上的人都很惧怕他的威望,不敢侵犯他周边的领土,可见他当年是怎样的勇猛了,威震突厥应该是当得起的,当年就在启民可汗犹豫的时候,那长孙晟大将军设计挟启民可汗到长安归降。也不知道他是怎样进的可汗牙帐,反正就是启民可汗失踪了,后来才发现已经是给长孙晟带到了长安,启民可汗入塞降隋后,被隋封为意利珍豆启民可汗,启民可汗以前是叫做突利可汗的,启民可汗的名字就是那个时候可是改过来的。你们的大隋朝皇帝赐启民可汗带着部族的人在朔州定居。但是都蓝可汗却是不想放过启民可汗,一路上都是紧追猛打,由于都蓝的侵逼,启民可汗迁居于黄河以南,夏、胜二州之间。”阿塔对于当年投降一事似乎是知道的不多,所以也是一语带过了。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既然是这样子的话,那启民可汗可以说是相当的危险啊,他儿子始毕可汗现在已经是厥的大可汗了,可见启民可汗当年应该是挺过来了,他是怎么挺过来的呢?”萧守仁把前面的信息跟现在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