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是极难极难的,这下子能让萧守仁好看了。
宇文才看到萧守仁这会儿也是眯着眼睛不说话,像是在思考着什么事情,就更是肯定了萧守仁不会这对子的想法了,于是刚才的嚣张气焰有升上来了,再加上想在白莲面前表现表现,于是拨开面前的人,挤到中间,对着萧守仁就开始讥笑了。
“小子,这下子不会了吧,不会就不要强求嘛,别以为刚才蒙对一个好对子这会儿还有这么好的运气。”
宇文才这么一开口就引起了他后面的跟屁虫的反应了,老大都开口了做小弟的当然不能弱了老大的气势啊,这就是一个做小弟的思想觉悟啊。
“对啊,宇文大哥说的对啊,不会就不要在这丢人现脸了。”
“要是这样子一个人都能对出来的话这还有天理?”
“别在这现世了,赶紧走吧,丢脸!”
白莲这会儿心里很是高兴,刚才自己下来的时候,整个二楼的人都在看自己,都被自己迷住了,但是只有这个萧守仁瞅了自己一眼之后就眼光就再也没有放在自己身上,她当然不高兴了,所以呢,她决定好好地压压他的气焰,这时候正好想起了和朋友打的那个赌,这个对子可是自己想了好久好久,甚至是问了饱读诗书的哥哥,连哥哥都不会对的对子,她就不信了,这萧守仁难不成比自己的哥哥还厉害?
可是她忘了一点,自己家的天然居的对联也是这萧守仁对出来的啊,自己哥哥可是没有相出这么一副对联来啊。
“这又有何难呢,白公子,听好了,我的下联就是,枕耽典籍与许多圣贤并头。不知道这下联对的是否合白公子的意啊?”萧守仁笑眯眯的问道。
白莲这时候真的是又气又怒啊,这萧守仁竟然对出来了,而且,这最后一句:不知道是否合白公子你的意啊?这在外人听起来是一种客气的说法,但是白莲听着就觉得很是不舒服了,这就好像在说,不好意思哦,让你失望了。
但是没办法,毕竟萧守仁是真的对出了对联,不管怎么说是真的帮自己一个大忙了,这时候也不好和他撕破脸皮,所以也只好讪讪的笑笑,客气的感谢了几句就往三楼去了,哪里来的还往哪去。
萧守仁也没在意这件事情,他只是很好奇这白莲是怎么知道自己名字的,回到座位上之后偷偷问陈川是否知道这白莲的身份,但是很可惜,这陈川也表示自己也不知道。
吃过饭之后他们就分开了,但是接下来的几天萧守仁就真的是高呼苍天无眼啊,白天要去鸿胪寺学习一些接待外使节的基本礼仪啊之类的东西,可是空闲下来了回到自己的小院子就会遇上无所不在的陈川主仆,这陈川不为别的而来,就是为了要诗来的,一个劲的缠着萧守仁要诗句,有了诗句了就回去了,萧守仁是真的烦了。
所以没过几天萧守仁就吃不消了,赶紧把铺盖都搬到了鸿胪寺的接待处客房里面,常住鸿胪寺了,说是鸿胪寺,其实也就是城主府的一个偏殿罢了,用这种方法来逃避陈川这西贝货的纠缠。
隋大业八年八月十四,商城,和谈殿前。
兵甲林立,旌旗招展,和谈殿四周都是甲士,腰上都别着长剑,手持长戟,一个个都精神饱满,站的笔直笔直的。
和谈殿原本不叫和谈殿,原本只是一个小偏殿,无名。但是由于现在要个高句丽和谈,所以杨广下旨赐名和谈。
这几天萧守仁就是在这办公的,其实说白了也没什么事,就是和手底下有经验的博士学究讨论了一下和谈要注意的礼节和事项。
萧守仁手下还是有些有用的人才的,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虞世南了,对于虞世南,萧守仁其实是早就知道的,早在前一世界他就知道有这么个人了,只是现在才见到活的真人了。
前一世界里萧守仁作为祖国刚刚升起的早上八九点钟的旭日,作为肥沃土地里党的光辉照耀下的娇艳花朵,那是需要上学的,上学那就离不开考试,考试就离不开考语文,高二那一年考诗词鉴赏一下子就考到虞世南的一首诗了,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首诗与骆冰王李商隐的咏蝉诗是中国历史上咏蝉诗的三绝,蝉垂下像帽带似的触角吮吸着清澈甘甜的露水,连绵的声音从稀疏的梧桐树枝间传出。蝉声远传的原因是因为蝉居住在高树上,而不是借助了秋风。
蝉饮清露,栖(梧桐)高处,声因高而远,而非是依靠秋风,寓意君子应象蝉一样居高而声远,从而不必凭借、受制于它物,世南描摹状物、托物言志之功夫可见一斑。
能写出这样子诗句的人,人品肯定是不会差的,萧守仁对他还是很敬重的,慢慢接触慢慢了解,萧守仁才知道,虞世南的背景也是蛮深的
其父虞荔,兄虞世基,叔父虞寄,均名重一时。虞寄无子,世南过继于他,故字伯施。杨广封他做秘书监,赐爵永兴县子,授青光禄大夫,大家都称他“虞永兴”或“虞秘监”。因为他在这位子上面已经是九年没有挪过位子了。
沉静寡欲,精思读书,书读得好,写得一手好文章,书法更是一绝,佛学方面也是有涉猎,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全才了。
书法更是学自于王羲之七世孙智永和尚,平日里交往的也都是当时名士,欧阳询,褚遂良,薛稷。
其兄虞世基很得杨广的恩宠,但是虞世南与虞世基间隙很大,为人处世的方式互相看不惯,所以往来不多,虽说是亲兄弟,但是与路人无异,所以呢,虽然有一个得帝宠的哥哥,虞世南九年的秘书郎还是一直都没有挪过。
庙堂江湖一杆钓 第二十四章 和谈殿中惊四座(下)
更新时间:2011-04-20
沉静寡欲,精思读书,书读得好,写得一手好文章,书法更是一绝,佛学方面也是有涉猎,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全才了。
书法更是学自于王羲之七世孙智永和尚,平日里交往的也都是当时名士,欧阳询,褚遂良,薛稷。
其兄虞世基很得杨广的恩宠,但是虞世南与虞世基间隙很大,为人处世的方式互相看不惯,所以往来不多,虽说是亲兄弟,但是与路人无异,所以呢,虽然有一个得帝宠的哥哥,虞世南九年的秘书郎还是一直都没有挪过。
虞世南的才气名气杨广还是知道的,所以呢,杨广特意把虞世南调过来帮萧守仁的,想来萧守仁也不懂这里面的规矩,一个当兵的你让他去搞外交,这不是叫一个厨师去开飞机嘛。
这些天虞世南一直在教萧守仁接见高句丽使节时应该注意的方面,萧守仁也确实是很用心的学了,但是这条条列列真的是实在太多了,萧守仁也只是学了个七七八八而已。
这天终于来了,一大早萧守仁就洗漱完毕,穿上官府在和谈殿前等待高句丽使节的到来了,虞世南也不迟,萧守仁没来多久虞世南就来了,接着陆陆续续的都到齐了。
毕竟不是自己的国土上面,所以呢,高句丽的使节也不太敢倨傲,没过多久他们也就在到了,双方到齐之后和谈就可以开始了。
杨广秘密的给了萧守仁三条,第一高句丽必须得承认自己败了,并且愿意臣服于大隋。
第二,高丽王高元必须亲自到洛阳来请罪,表示臣服。第三,高句丽每年必须向大隋交供奉。
看来这已经是杨广的底线了,萧守仁知道这第一第三条都很好办,但是这第二条估计挺难的。谁都不傻,谁都知道这高元要是来了洛阳,那他还有没有小命回去,那就很难说了。
“裴大人,今天大家齐聚一堂就是为了和谈一事,咱也不绕弯子了,就直接开门见山的谈吧。”萧守仁也懒得浪费口水直接就开谈了。
这里面的裴大人就是这次高句丽派出的和谈使节,裴晨,此人是和乙支文德一起入仕途的,但是乙支文德升官升得快,他与乙支文德的关系很好,是乙支文德一手提拔起来的。
裴晨愣了一愣,他以为萧守仁会先谈谈天气,谈谈天地呢,然后才和谈,没想到这萧大人倒是和别的隋官儿不一样,直爽。
“没错,萧大人说的没错,我们千里迢迢的到这来就是为了和谈的,既然大人愿意开始和谈,我们也是求之不得的。”裴晨高兴的说道。
“既然如此,那我也就直说了,我们圣人可汗也没有别的要求,要求只有三点,第一,你们高句丽必须要当着各国使节的面,交上乞降书,并且发誓永远臣服于大隋。第二,你们高丽每年都必须以臣子国的身份上交供奉,而且是你们国主亲自来上交,今年的就算了,从明年开始。对了,这次战争,你们得交二百万两白银赎罪。第三,你们高句丽本来就是我中原的一部分,本来是要你们全部的领土重归中原的,但是鉴于战乱纷纷各种说法不一,就算了,但是,乐浪郡以及周边各城必须归还我大隋朝。嗯,就这些了,如果陛下还有什么指示我会再告诉各位的。”萧守仁大大咧咧的说道,侃侃而谈,好像说的是东家分李西家分桃似的,国家大事就这样说出来了。说完之后萧守仁也不理裴晨是什么脸色,自顾自的喝起了茶水,翘起了二郎腿,哼着小曲。
杨广交待萧守仁的时候虞世南是知道的,具体内容虞世南也是知道的,现在听见萧守仁不是按照杨广说的那样谈,而是狮子大开口,不仅仅加了一点点,而是加了一大堆。这乙支文德只不过是宰相罢了,只是帝师罢了,这还能用土地来归还交换?有可比性?这高丽人能答应?除非他们是傻瓜。
原本的承认战败现在变成了当着众国使节的面承认,而且是永远臣服,原本的交供奉现在变成了国主亲自来交纳,而且平白无故多出来两条,二百万两战败赎罪银子,割还乐浪郡都领土,如果真的成了的话就真的是大功一件啊,但是如果一下子把高句丽使节惹急了,保不定会出现什么变故。
“萧大人,你这不是想要我们灭国嘛,第一条我们可以商量商量,第二条那是不可能的,二百万两白银,就是让我们再休养生息一百年也交不出来啊,至于国主亲自来交纳这根本就不合理啊,国主日理万机,千万大事要等着他做决定,正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啊,第三条更是不可能了,乐浪郡里的平壤城是我们的都城,怎么可以割出来呢?这万万不可能的。”裴晨一口回绝了,花白的小胡子一翘一翘的,显然是气的不轻,脸色通红,血气充盈啊,估计这不是大隋的天下的话这老匹夫早就拍桌子走人了。
“和谈和谈嘛,既然是和谈,就是和和气气的谈嘛,裴大人不要生气,我们还是有的商量的嘛,我觉得吧,陛下这也是有点狠了,但是呢,这也不是没道理的,这也是鉴于你们高句丽出尔反尔的过往,我们不得不这样啊,这样吧,二百万两我们也不要一次付清,看见你们这次出动的军队声势及实力,你们就先支付六成吧,一百二十万两,余下的就分五年付清,你觉得怎么样?至于你们国主呢,也确实挺忙的,鉴于你们这么多年来的表现让人如此失望,看来你们国主也不怎样嘛,到底是没有正统的接受过孔夫子的教化,这样吧,把你们的大王子送过来接受我们大隋朝的优秀文化吧,至于乐浪郡嘛,这个是挺难办的,既然乐浪郡里有你们的都城,那就把你们后面的那两个郡抵换吧,双方都不亏。”萧守仁看见裴晨不愿意接受自己这套方案,于是又生出一记。
喜欢这小说的,希望看完之后能在下面留个言啊,投个票啊,收藏下啊,随便干嘛,反正能让我知道这书还有人看就好了,行不?给点码字的动力啊!
庙堂江湖一杆钓 第二十五章 帝心难测假亦真(上)
更新时间:2011-04-21
狠!太狠了!虞世南现在觉得身边的这萧大人真的是太狠了,分期付款,这都想的出来,也不知道这脑袋里面是怎么想出这么妙的法子,明里是叫他们的大王子来接受大隋的优秀文化,但是谁都知道高元准备将王位交给大王子,因为大王子有勇有谋,而且也是好战分子。现在把大王子交过来,这就等于是羁押住了高句丽未来的王啊,而且在这洛阳城里,有一千一万个法子让大王子腐败,即便不腐败,但是弄个终身残废还是不成问题的。最后割地就更是绝妙了,既然你们借着乐浪郡里的平壤城是你们的都城,那我们就不要了,我们现在要的是你们的后花园,你给不给?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一招比一招狠。
“这,这,这,萧大人,话可不是这么说啊,大王子一直在高句丽长大,到了中原恐怕会水土不服啊,我们的后方几郡是我们的发源地,祖宗之地,怎么可以轻易交个别人呢?”裴晨逐渐发现这年纪轻轻的萧大人的可怕了。
“哦?裴大人如此说词,就是同意我刚才说的分期付款咯,至于大王子水土不服的问题嘛,这个不难,我们陛下修建运河就是为了接大王子过来嘛,王子想吃什么我们可以到高句丽来弄回来嘛,有运河在,这一来一还中间用不了多少时间的,至于你说后方是祖宗之地,那您的意思是说想把腹地割给我们?”萧守仁笑眯眯的说道。
看着萧守仁这笑眯眯的笑容,裴晨不由得感到一阵寒冷,就像是狐狸看着小鸡,自己就是小鸡,萧守仁是那狐狸。
“这,这,这,萧大人,你这,你这不是故意要我为难嘛。”裴晨一下子又变结巴了。
萧守仁一听这大棒子老头叫自己萧大人一下子就不高兴了,萧大人萧大人,自己听自己人叫自己还好,可是听着裴晨这半吊子汉语萧守仁就火了,萧大人被他裴晨这么一叫就好像是叫自己小大人似的,这是间接的说自己年纪小还是怎么滴?
“裴大人,我怎么听不出半点子和谈的诚意呢,本官为你出谋划策你不但不接受,你还一口一个小大人,你这是欺负本官年纪小吗?”萧守仁抓住这小辫子不放了,和谈嘛,肯定是有分歧的,既然意见有分歧,就要达成共识,免不了就要一番舌战了,那就等于是攻城了,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谁进攻谁就掌握了主动权。
萧守仁这一番话说出来虞世南在一旁就微微地点着头,很是赞同萧守仁的这番作为,只有掌握了主动权那在今后的和谈上面才会有优势。
果然,萧守仁一番话一下子就说懵了高丽人,除了裴晨之外,其余的高丽人更是一个劲的道歉说不是,裴晨也是气红了脸,刚才进门时的那副胜券在握的样子早就不见了。
“裴大人不说话那是同意本官的看法咯?如果你不向本官道歉的话,那就真的是没办法继续谈下去了,本官负责接待你们高句丽使节负责和谈一事都是当今天子的旨意,你一口一个本官年纪小,难不成你是觉得天子没有识人之能?”萧守仁看见这招吓不到裴晨这老匹夫,于是用手端起桌上的茶水,慢慢的嘬了一口,放回原处,慢悠悠的再下了一剂猛药。
听见萧守仁这么说就是虞世南也眉头一皱,这萧守仁胆子也太大了,但是谁也找不到他话里的破绽,有理有据有节。
当初虞世南教萧守仁和谈注意的事项时,无非六个字,那就是有理有据有节,只要万事没有离开这六个字那就没关系。
如今萧守仁到是学的挺快,一下子就实战演习了,而且还下了这么一剂猛药。
饶是裴晨老辣难啃,但是听到萧守仁慢悠悠的说出这番话来,也是不由得变了脸色。
谁不知道杨广天生就是好面子,以前当太子那会儿还好,上面有他老子杨坚压着,为了表现出一副忠厚太子的模样,不敢表现出骄傲好面子都缺点来,但是,现在自己做皇帝了,多年积压下来的坏毛病都爆发出来了,而且是变本加厉了。
高丽使节这会儿已经是汗流如注了,萧守仁一步一步的紧逼,打的他们是毫无反抗之力,再这样下去估计会败的更惨。
“既然你们这么的没有诚意,那我们也没有继续谈下去的必要了,再谈下去也是浪费时间,你们还是回去考虑考虑我刚才提出的那三条吧,考虑好了再来通知我,达成了共识我们再谈。”萧守仁摆了摆手说道,说完之后就向后堂走了。
等到萧守仁走了,不见背影了大家还愣在那,就这样走了,都还没谈完就走了,不过没办法,人家都走了,你还拉回来不成?
萧守仁回去洗了个澡,换了身衣服就被虞世南拉着去面圣了,向杨广汇报今天的战果。
到了虎啸堂后见到杨广,三呼万岁后,萧守仁就一直是跪在那一言不发了,一直都是虞世南在汇报这次的和谈,虞世南说完之后还把书记官记录下来的和谈笔录给黄公公呈了上去给杨广过目。
杨广翻着那书记官的笔记不住的点头,不时的还哑然发笑,感情是看到了有趣的地方了,忍不住就笑出声来。
“不错,很不错,萧守仁啊,你果然没有让朕失望,朕本来还只怕你担当不起这担子,没想到你比朕想像当中还要出色,这和谈一事我交给你算是交对人了。”杨广放下手中的手札,不住的点着头,夸着萧守仁。
“这都是陛下慧眼识人的效果,下官不过是遵循陛下的交待和他们谈的,下官用陛下讲的道理跟他们讲道理,陛下的那些个金玉良言,振聋发聩,自然是让他们这帮子没有开化的人心悦诚服了。”萧守仁硬着头皮一上来就是一记马屁。
虞世南在一边眼角抽搐了一下,这萧守仁也太那个了,如果自己不认识他,不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没有和他一起共过事,初次听到他这么讲的话倒是也没什么,但是经过这些天的共处,虞世南早就知道萧守仁是什么样子的人了,狡诈,机灵,直性子,看似憨厚其实狡诈无比,遇事机灵圆滑,滑不溜秋的,但是遇见一些事情也是不吐不快的,但是就是这样子的一个人这会儿就在自己的眼前大拍马屁,不对,是大拍龙屁。
“哦?心悦诚服?如果真像萧少卿说的这样子,那刚才那个高丽使节裴晨干嘛闹着要见朕呢?”杨广听着这一记马屁拍的甚是舒服,也不生气,而是笑眯眯的看着萧守仁,玩味的问萧守仁。
这一问可是把萧守仁吓坏了,这很明显是知道自己欺负裴晨那老家伙啊,自己可是该如何回答是好啊,回答的好没有奖励,可是回答得不好那刚才就是欺君之罪啊,是要砍西瓜头的啊。
擦了一下因为紧张而留下来的汗水,偷偷的瞄了一眼坐在太师椅上面的杨广,发现杨广并没有生气,而是笑眯眯的看着自己,萧守仁这才静下心来,知道自己的小命没问题,是自己想太多了,估计这会儿杨广自己也恨不得亲自欺负下裴晨那老匹夫呢。
把握住了杨广的想法之后就好办多了,萧守仁心思一转就开始回答杨广的问题了。
“启禀陛下,微臣觉得吧,他们肯定今天从小臣这听见了陛下的一番大道理,而小臣也只是学的一些皮毛,自然是讲不出这些个大道理的万分之一,他们回去之后,一番思考,越是回味越是心痒,正所谓,朝闻道,夕死可也,所以这才吵着要见陛下,想亲耳受教于陛下,听陛下讲一讲陛下的千秋伟业,帝王功勋。”
站在萧守仁旁边的虞世南真的是服气了,彻彻底底的服气了,自己刚才还为这小子担心来着,但是一看杨广的眼色知道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也就没有站出来求情,没想到萧守仁反映竟然这么快,一下子也跟着摸准了陛下的心思,这一开口更是马屁连拍,一浪接一浪的马屁拍过来。
“哈哈哈,很好,很好,很会讲话,其实他们想见朕是想干嘛朕早就知道了,朕要告诉他们了,萧爱卿的意思就是朕的意思,有关和谈的事情找萧爱卿去谈,不要来找朕,朕很忙。”杨广笑着说道。
“谢陛下,微臣惶恐,微臣恐有负圣上所托,到时万死难辞其咎。”萧守仁一下子赶紧把头低下去,诚惶诚恐的回答。
“萧爱卿站起来说话,不必多礼,朕把事情交给你了你就放开胆子去做吧,朕说你行你就行。”杨广终于叫萧守仁站起来回话了。
萧守仁一直以为杨广是忘记自己跪着呢,打算叫自己一直跪着呢,感情他没忘记啊,谢天谢地,终于不要再跪着了。
“听说萧爱卿作得一首好诗,天下风云此中天,玉箫吹彻洞龙眠。此事可有?”杨广盯着萧守仁慢声慢气的说道,双眼发出渗人的光芒来,盯得萧守仁心头打颤。
此话一出,虞世南和萧守仁都又一次吓到了。
现在开始试签了,所以呢,更新要必须有点规律了,这样吧,每天至少更新六千字,零点三十一章,中午十二点半一章,风雨无阻,跪求收藏点击票票和留言评论啊!
庙堂江湖一杆钓 第二十六章 帝心难测假亦真(中)
更新时间:2011-04-21
虞世南是真的吓到了,这首诗他本来也是知道的,萧守仁一念出来在天然居里,没多久就传开了,这玉箫公子李玉的外号都被萧守仁抢了去,现在士林里面都叫他玉箫公子了,这还多亏了陈川假公子的大力宣传啊,搞得是众人皆知,这商城吧,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说大吧又不大,早上放个屁到晚上都还没有消散,早上发生点破事一下子就全传开了,说小吧也不小,方圆几百里怎么能说是小呢?
所以呢,虞世南在当天就知道了那首诗,尤其是诗中最让人觉得拍案叫绝的两句,天下风云此中天和玉箫吹彻洞龙眠。虞世南一听见就知道这萧守仁好日子不远了,前几天还准备提醒一下他呢,没想到犹豫和谈的事情太忙一下子竟然忘记了,这下子好了,这诗真的惹祸了。
萧守仁这会儿即是震惊却也疑惑,自己在个破酒楼上面作的一首诗,杨广怎么会知道呢?但是想想也就释然了,杨广肯定也有不少的耳目散于朝野之中啊,肯定是不小心就被那些个耳目听见了,而现在自己好歹也是个四品官了,言行举止被人注意也很正常,耳目们把这首诗告诉杨广也就很正常了。
从杨广的语气以及那双眼睛当中萧守仁却是感觉到了不一样的东西,估计这次自己的回答不如他的意自己这颗脑袋果真就得掉下来了。
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鬼使神差的萧守仁就觉得不能让杨广知道这诗是自己作的,要不然就会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所以,这会儿,他选择了隐瞒。
“陛下,其实这首诗是出自微臣之口,但是却不是微臣所作,微臣也是窃人牙慧而已。”萧守仁赶忙回道,这时脑子里面转的飞快,在找人出来顶罪呢!
“哦?那你倒是说说看是谁作的。你又是怎么知道的?”杨广步步紧逼。
“是这样的,微臣年少时落难金山寺,被一个老乞丐所搭救,当时微臣听见她念过一首诗,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yang水底天;闲依妙高台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眠。微臣当时偷偷记下,那天在酒楼吃饭的时候因为下午就要来面圣了,一时间不由自主的就想起这首诗来,微臣稍加修改就念了出来。”萧守仁低着头赶忙回答,将这诗的主人推到一个老乞丐的身上去了。
“哦?原来如此,看来萧爱卿你也是命运多舛啊,不知道那天你在酒楼上面想起下午要见朕和这诗又有什么关联呢?”杨广这时已经信了五分了,现在打消杨广的怀疑只消一个合理的解释了。
“是这样的,微臣在楼上想着这几天的事情,不由得发出感慨,圣上讨伐高句丽,引的天下风云齐聚商城,大好男儿应该为国捐躯,马革裹尸还,但是我但是在想,如果下午的面圣能够取得陛下的恩宠的话,那势必会为以后的为大隋尽忠更有利,所以微臣当时就一直在琢磨怎样才能使陛下稍微注意下微臣,呀好使微臣能在陛下心中留下印象。”萧守仁把刚才想好的一番说词拿出来说事了,还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
杨广看见萧守仁的表情不像是作假,在听这言语里面的意思也是在理,句句在理,人之常情,毫无破绽可言,这说词很是可信。
萧守仁的意思很明显,就是想在那天下午的面圣当中引得杨广的注意,为以后的升官做铺垫,也就是那句玉箫吹彻洞龙眠,这里面的洞龙毫无疑问指的就是杨广了,萧守仁想把这睡着的龙给弄醒来,看自己一眼,瞧自己一眼,发现自己,用自己。
杨广对这样子的事情见多了,丝毫不感觉奇怪,自从自己登基以来,来直接或是间接的向自己要官的人还少吗?不少了。
再说了,那天萧守仁也只是在酒楼里面斗气时念出来的一首诗,也并无算计什么之类的一说法,杨广也不是小气之人,要不是身边有人故意拿着这首诗过来硬说萧守仁这首是反诗,说萧守仁野心不小,有天下之志的话,杨广根本就不会过问这点小事。
一切都摊开了说明了,杨广也就不再追究了,接下来叫萧守仁要处理好和谈的事情之后就自己转向后堂去了,并不管萧守仁和虞世南。
萧守仁和虞世南出来后发现自己的后背全湿了,可见刚才自己是有多么的紧张,这次黄公公却是在门外等着他们,他们出来后就一直送他们到大门口。
在黄公公送他们出来的时候萧守仁趁着虞世南不注意的时候偷偷的向黄公公塞了五两雪花纹银,黄公公也很隐蔽地就收下了,虞世南倒是什么都没看见,也没有注意到身边这两个人的小动作。
并不是萧守仁对虞世南见外,这些天的相处萧守仁也明白了虞世南是怎样的一个人,用点不好听的话来说呢,这虞世南啊,就是茅坑里的石头,那是又硬又臭,那脾气看起来很好,其实最看的不得的就是行贿了,如果让他看见萧守仁给黄公公赛银子的话,估计等下就要割袍断义了。
有钱就是好办事,萧守仁把开口费塞过了之后就开始问问题了。
“黄公公啊,不知道为什么陛下突然间为什么对小弟作的那首诗那么感兴趣啊?”萧守仁装作没有什么事情似的,随口问道。
“这件事情啊,都要从裴侍郎身上说起啊,就在昨天,裴侍郎突然间向陛下说萧大人你这首诗里面可以看得出来萧大人你野心勃勃,有大志向,应该及早就处理掉。”黄公公倒是老实,收了人的钱财,消息自然也就说出来了。
“哎呀,我的黄公公的,我怎么敢担当得起你的一句萧大人啊,没有你的精心伺候着,我主的生活起居怎么可能如此之好呢?我主如果没有休息好,又怎么能处理好国家大事呢,为天下苍生谋幸福呢?使不得使不得万万使不得啊。”萧守仁极其夸张的说道。看得旁边的虞世南真的是目瞪口呆了。
虞世南对于宫内的太监一向都是不阿谀奉承也不太给脸色,他从来都没有见过谁夸奖一个太监能像萧守仁这样夸的如此的有深意,把这夸的是如此的清新脱俗,心里对萧守仁的佩服又增加了几分。
“哪里,哪里,萧老弟过谦了,既然萧老弟不介意的话那我就不称呼你萧大人了,咱家比你应该比你年长些许,就叫你萧老弟了哦。”这黄公公笑眯了眼,赶忙回答道。
“小弟早就有这想法了,只是怕自己高攀不上啊,既然黄大哥不在乎小弟的官职太小愿意和小弟兄弟相称,那小弟肯定是求之不得的,黄大哥。”萧守仁也是个打蛇随棍上的主,一听黄公公的话就知道这黄公公被自己刚才的那些话给迷糊上了。
黄公公此时心里是喝了蜜一样的甜啊,要说以前吧,他的确是为了萧守仁手里的银子所以才跟萧守仁亲近的,这朝里朝外根本就没有几个人是打心里看得起太监的,现在突然间听见萧守仁把自己夸的如此的功劳巨大,没有自己那天下的百姓就得受苦,没有自己那天下的老百姓就得卖儿卖女,这是自己听到的最喜欢的话了,感情自己是大大的忠臣了。
就在黄公公喜不自禁的时候萧守仁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自己从小看电视啊小说啊什么之类的早早的就知道了流言蜚语的可怕,更是知道这些个整天在皇帝身边伺候着的人说的话的重要性,正所谓周公尚惧流言日,连周公都害怕流言啊,只有和这黄公公把关系打好了,那自己在杨广心里的印象才不会差了去啊。
萧守仁是怎么也没想到这首诗竟然是裴矩告诉杨广的,自己和他并没有见过面啊,而且自己和他也没有什么矛盾啊,他为什么非要致自己于死地呢?
虞世南也很是不解,为什么裴矩这平日里的老好先生会这么的看萧守仁看不惯呢?平日无怨今日无仇的,为什么一下子就想把萧守仁砍头呢?
虽说这城主府内很大七曲八折的,但是也就是一盏茶的功夫萧守仁和虞世南就已经是到了大门口了,黄公公也就不好送出门了,只好回去了。
萧守仁和虞世南并不是直接回城主府内的和谈殿,而是一起去外城的军营,因为前两天萧守仁无意间跟虞世南提了一下,说想把以前和自己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调到自己身边做护卫,虞世南二话不说就答应了下来,说是他会帮忙去弄到调令来,顺便再多加些名额。
萧守仁也不好推辞,更何况他自己也不想因为这么件小事情去求宇文述那老头,白白的欠宇文述一个人情的话以后还起来就不知道自己要拿什么还了,但是欠虞世南一个人情倒是不要紧,因为虞世南是好人啊。
跪求点击收藏票票以及留言评论啊
庙堂江湖一杆钓 第二十七章 帝心难测假亦真(下)
更新时间:2011-04-22
在路上萧守仁忍不住就问起了裴矩的来历,虽然自己知道这个人,但是并不是很了解这个人的为人以及事迹。
“虞大哥啊,我这也是初次步入官场,里面的一些事情并不是很懂,你能不能给我讲讲这裴矩裴侍郎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啊?”萧守仁不懂就问,很好学的问道。
“哦?你是刚才听见那黄公公说你的那首诗是裴矩告诉圣上的,而且他还说要斩了你,所以你才对他兴趣大增吧?”虞世南听见萧守仁这么问自己,眼珠子一转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脸上露出老狐狸一般的笑容对着萧守仁问道。
“虞大哥不愧是小弟佩服学习的榜样啊,小弟的这点小心思在大哥你面前简直就是无所遁形啊,被你一眼就看穿了。”萧守仁讪讪的笑着。
“走吧,咱边走边说,这裴矩的事情说起来就复杂了。”虞世南点了点头答应告诉萧守仁裴矩的事情,然后慢慢地踱着步子向前走,萧守仁就像个小尾巴似得跟着,俩人边走边说。
“裴矩,字弘大,时任尚书左丞、吏部侍郎、黄门侍郎、右光禄大夫等职,是眼下陛下最宠信的臣子之一,你知道是为什么不?”虞世南问萧守仁。
“为什么啊?”
“不知道的人都说是因为他裴矩能够很精确的推测到陛下的心思,知道陛下心中所想,所以很会讨好陛下,但是老一辈的人都知道这个人是多么的可怕。”虞世南捋了捋他那有些长度的美髯。
“难道不是吗?群众的眼睛应该是雪亮的吧?”萧守仁拿出前世的经验来看问题了。
“呵呵,这是你们这些年轻人的想法,在老一辈的人里面现在谈起裴矩都不知道有多少人会晚上睡不着觉的,你知道我们大隋最强大的敌人是谁不?”虞世南摇了摇头,仿佛在回忆什么似的,然后有问一个似乎和裴矩没有什么关系的问题,萧守仁都差不多给他弄糊涂了。
“嗯?这还有什么疑问吗?毫无疑问是突觉啊。”萧守仁很无语,虽然说自己对这时候的情况并不是明了,但是,大隋最大的敌人是突厥这点常识他还是知道的。
“没错,是突厥,可是萧兄你可知道如今的厥和西突厥是怎么来的不?本来只有一个突厥,现在为什么有两个?”虞世南似乎知道萧守仁会如此回答一样于是继续问道。
“嗯?这个倒是不是很清楚,只是知道这里面的有些事情很诡异,知道这原因的人应该不多,难道这和裴矩裴侍郎有关联?”萧守仁很好奇的问道。
“没错,这厥和西突厥就是裴矩和长孙晟的功劳,一劳永逸啊,功劳之大简直就比得上开疆扩土的大将军了,你说这么大的功劳,陛下能不重用他敬重他,宠幸他吗?”虞世南慢慢解释道,后半句听起来好像还带着一股子酸味。
“嗯?那听你这么?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