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扩张之路 > 扩张之路第12部分阅读

扩张之路第12部分阅读

    多,也不再是一直冷着脸对着卡特琳娜,咳,不过在看严绍的时候,脸色依旧很难看…

    反正千错万错,都是男人的错

    ——————————————————————

    求收藏,求推荐票~~~

    正文 第四十五章 上海

    当贝尔特朗得到消息,带着十多个心腹部下从尼姆赶到马赛的时候,严绍一行早已乘船离开。

    看着人来人往的码头,此刻的贝尔特朗恨不得拿枪在塔里斯身上多来几个窟窿。然而在码头上伫立了片刻后,最后全部都只化做一声长叹。

    他会反对严绍和伊莱诺结合,并非因为严绍黄种人的身份。在这个世界上或许有许多白人会如此,但至少贝尔特朗不是。

    他只是因为在替法国四处征战时,对有色人种的尴尬地位看的很清楚,所以才会反对。

    如今的世界几乎已经彻底成为了白人的世界,非洲大陆上还保持着独立的黑人国家只有一个,那就是埃塞俄比亚。不过在后来埃塞俄比亚被意大利攻陷,至此非洲大陆上再无一个独立的黑人国度。

    黄种人的情况要比黑人好一些,但也只是稍好一些而已。

    眼下黄种人里唯一真正保持独立的国家,就只有日本而已。除了日本外中国和泰国虽然也保持着独立,但中国是因为太大了,吃不下,再加上想吃的国家太多,彼此互相牵制。而泰国呢,则是因为夹在英国和法国的殖民地之间,成为了两个西方强国殖民地的缓冲带,所以才能苟延残喘下来,贝尔特朗曾经在法属印度支那服役,对这点很清楚…

    换句话说,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白人时代…

    而且在贝尔特朗看来,那几个仅存的有色人种国家迟早也会成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只是最近一段时间旧大陆上的几个强国矛盾重重,同盟国和协约国势不两立…

    要是伊莱诺嫁给严绍,短时间内或许还没什么,但是等到同盟国和协约国分出个胜负后,接下来必然会对那几个有色人种国家下手,让世间再无一个有色人种国家,到那时伊莱诺嫁给一个殖民地的黄种人,一辈子都会受到别人的耻笑,这绝不是一个做父亲的人能容忍…

    “伊莱诺应该也看得清这一点的啊…”尽管聚少离多,但是过去两人间的通信却一直都没少过,在信里贝尔特朗除了叙述自己在马达加斯加的情况外,也曾略微提过自己对有色人种的看法。

    不过正因为这样,贝尔特朗才更不明白,为什么伊莱诺还愿意跟着严绍一起走。

    然而不管怎么说,两人已经离开马赛却是事实,所以最后贝尔特朗也只能带着自己的部下返回位于尼姆的驻地——————当然,在离开马赛前,他还是找到了塔里斯,和他切磋了一下拳脚功夫,不为别的,只为发泄一下心中的怨气…

    ————————————————————

    并不清楚在自己一行离开后,塔里斯充当了贝尔特朗发泄怨气的沙包。在经过了漫长的航行后,严绍一行终于抵达了远东最大的城市。

    上海…

    此时的上海,绝对是东方最大的城市,海面上往来不断的船只,即便相隔数千米外,甲板上的人们依旧能够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繁华…

    轻抚了一下栏杆,严绍喃喃着道。

    “终于回来了啊…”

    没错,终于回来了。

    从来到这个时代,已经快要过去两年的时间了。

    而这次他回来,就是为了实现早已决定好的计划。

    严绍回国的事情并不算什么秘密,至少在被美国的报社报道过后是如此。所以在码头上上海的一些社会名流早已等候多时,这些人里既有华人也有当地的洋人,在这个时代能将这些人汇聚在一起的华人,除了严绍外恐怕也没几个了…

    看到严绍从邮轮上走下来,在大片的闪光灯中,有几个穿着长袍马褂的华人走了上来,中间站着的是一个穿着一身官服的老人。

    稍后在旁人的介绍下,他才得知那个一身官服的老人,正是现任的江苏巡抚陆元鼎。

    “陆大人…”听了旁人的介绍后,严绍连忙上前拱手道。

    虽说他接下来要去的是安徽,并不归眼前的陆元鼎管辖,但不管怎么说眼前的也是一个从二品的地方大员,所以严绍到也表现的比较恭敬。

    而面对着严绍,陆元鼎到也不敢托大,毕竟这两年严绍的名声极大,甚至听说已经直达天听传到慈禧的耳朵里面,所以连忙开口道。

    “严先生不必如此,先生旅居国外多年,今番回国,本官和沪上众多士绅名流特意设宴,为先生接风洗尘,还望先生千万不要推辞…”

    这么说的时候,陆元鼎的脸上多少有那么一丝尴尬。

    其实在怎么称呼严绍的问题上,陆元鼎和其他的一些官员、士绅也进行过一番考虑。通常来讲,叫字的话会比较正常,偏偏严绍是个来自二十一世纪的青年,父母长辈并没有想过给他的名字后面在加一个字。

    严绍,严绍的,也就这么叫了差不多二十年…

    到了这个时代后,他也没有什么长辈在,自己给自己取字的话,暂且不提是否符合常理,他自己也没那个本事…

    而直呼名字的话,则显得有些太不礼貌了。

    最后没办法,陆元鼎也只好称严绍为先生。

    先生一般来讲属于称谓,字面的意思表示:出生比自己早,年龄比自己大的。

    不过在不同时期可能会稍有不同的外延,比如说对有一定地位、学识、资格的人都可以称为先生,基本上属于对有一定地位与身份的人的一种尊称。

    严绍的年纪肯定没有陆元鼎大,但是在地位、学识和资格上,到也勉强能让他称一声先生,所以最后陆元鼎也只能这么捏着鼻子叫了。

    只是尽管混迹官场多年,陆元鼎的脸皮也算比较厚了,但对着一个比自己小了40多岁的年轻人这么叫,始终还是会让他觉得有些尴尬…

    ————————————————————

    其实不止是陆元鼎尴尬,就连严绍也显得很尴尬,毕竟不管怎么说陆元鼎也比他大了差不多40多岁。被一个比自己大了40多岁的老人这么叫,要说能甘之如饴那是不可能的,不过让他像在美国一样被李劢叫贤侄,那也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就算心里有些尴尬,严绍也乐得装傻…

    或许是考虑到严绍过去一直待在国外的关系,所以这次的宴会属于西式的那种,幸好上海这个地方龙蛇混杂,所以参与的那些人到也不会有什么不适的地方…

    “来,严先生,我敬你一杯!”

    严绍没有字的事情,在场的人几乎全都知道了,于是‘先生’两个字几乎就成了对严绍的统一称呼,这倒是严绍始料未及的事情。

    而看着被送到自己面前的酒,尽管脸色有些发苦,不过严绍还是将杯子接了过来一饮而尽。

    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吗,酒这东西你喝第一杯就是在为第二杯准备…

    所以从严绍喝下第一杯酒的时候,就无法在拒绝第二杯、第三杯,乃至现在的这些了。

    幸好严绍仅仅只是不喜欢喝酒,酒量本身到也不错,再加上敬酒的人都是用的小杯,所以到现在也没露出太多的醉意来。

    “请问您现在喝醉了吗?”

    有些惊艳的看了眼一直陪在严绍身旁的伊莱诺两人,一个40多岁的中年白人走了过来笑问道。

    “您觉得呢?”尽管脸色已经有些发红,不过严绍还是笑着反问了一句。他记得这个人好像是怡和洋行的一名大班,具体叫什么名字,因为这次被介绍的人太多了,所以他也有些记不清楚。

    “看来您还没有醉,那实在是太好了…”

    见严绍似乎并没有彻底嘴掉,那个大班脸上也露出了几许喜色。

    说着,他也不知道从哪里摸出来了两本书和一支钢笔出来,然后递到了严绍的面前。

    “麻烦您了,我的太太和女儿都是你的忠实书迷,所以特别让我过来向您求一下签名…”说着那个大班朝宴会的角落笑了笑,在那里正有一个中年妇人和一个十多岁的少女正看向这里。

    “这样啊…”见总算不是来敬酒的了,严绍的心情也好了许多。“放心吧,我一定会签的好看一些的…”说着分别在两本书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就在严绍以为这样就结束的时候,他却看到那个大班突然又拿出了一本书递到严绍面前,然后有些不好意思的笑道。

    “不好意思,麻烦你再签一本,因为我也是你的书迷…”顿了顿,看严绍已经在书上签好名字后,那个大班继续开口道。“另外我叫哈里森·弗格斯,现在在怡和洋行任大班,如果你有什么需要的话,完全可以到怡和洋行找我…”

    ————————————————————

    宴会一直持续到了深夜,当一切都散去的时候,严绍和伊莱诺等人也朝着陆元鼎事先安排好的住处走去。

    不过就在严绍等人刚刚走出门的时候,一大群记者突然不知道从哪里冒了出来,就好象已经埋伏了很久一样。

    自然,各式各样的提问也紧跟着涌了出来,里面既有保守的,也有前卫的,有正常的,也有猎奇的…

    在回答了好几个还算正常些的提问后,一个看上去有些清秀的女记者挤了进来。“请问严先生,您这次回国有什么计划吗?”

    “计划?”严绍摸了摸下巴。“办实业吧…”

    ————————————————————

    求收藏,求推荐票~~~

    给贝尔特朗安排外籍军团这个身份,就是为了借助外籍军团的势力啊~~~

    正文 第四十六章 陆元鼎

    “办实业?”正陪着妻子和女儿准备离去的哈里森碰巧听到这句话,眼中亮光一闪。从这句话里他似乎注意到了商机,而那些负责提问的记者们则是一愣,因为他们怎么也想不到以写小说出名的严绍,回答的居然是办实业…

    只是还没等他们继续提问下去,严绍已经在李良等人的护送下离开了。

    ————————————————————

    第二天清晨,就在严绍刚刚才起来没多久后,陆元鼎就已经主动上门拜访。

    “陆大人,您这是…”

    看着大清早就过来的陆元鼎,严绍多少有些摸不着头脑。

    他怎么也弄不明白,陆元鼎这个江苏巡抚大清早的跑过来究竟想做什么。

    陆元鼎到是没有卖关子,而是直截了当的对严绍道。

    “听说你想办实业?”

    “没错。”严绍点了点头。“我这次回来,就是为了这件事的…”

    “嗯…”陆元鼎沉吟了一下。“不知道你打算在哪里办?”

    尽管陆元鼎已经有60多岁,但是既然能在江苏任职,他本身也绝不是什么顽固派分子,所以对办实业一类的事情到也不会有什么抵触。

    这次会跑到严绍这里来,也是因为今天早晨从报纸上看到严绍要办实业的话,所以才跑过来想问个清楚,顺便看看有什么自己能帮的上忙的…

    听了陆元鼎的话,严绍点点头表示了下谢意。

    不过他觉得陆元鼎大概是帮不上什么忙了,因为他最终选择的地方是安徽。

    “安徽吗…”

    “没错。”

    “那不知道你有什么计划?”陆元鼎晓有兴致的问道。

    在他看来,严绍虽然很有名气,但毕竟只是一个写小说的,对经商一类的事情恐怕没有多少经验。不过有的时候很多事情也是不能用常理去看待的,所以陆元鼎到是真的有些兴趣。

    “我打算办纱厂…”并不是什么特别秘密的事情,严绍到也没有隐瞒。“我打算在芜湖办一间规模较大的纱厂,顺便在办一间洋灰厂…”

    严绍并没有想过一开始就建个铁厂什么的,因为那么做的话动静实在是太大了,很容易引人注目。而且铁厂也不是那么容易建的,首先就是要找到铁矿,然后还要选择厂址等等,再加上铁厂本身的投入也并不算小,想要盈利也需要很长的时间,所以反而不如先建一家纱厂…

    办纱厂的话,竞争固然激烈,不过盈利也很大。

    而且如果能先把纱厂办好,那么接下来办其他的工厂也就能比较得心应手。更能借着办纱厂的机会,培养一些人才出来。在纱厂盈利后,如果坦皮科那边还没有发现油田的话,也可以用纱厂的盈利来打些基础。

    至于洋灰厂,在建筑业当中水泥的作用可是极为重要的,就算是在工业当中也是如此。虽然水泥的盈利效率相对比较低,不过投入也比较少,再加上见效快,到是可以在办纱厂的同时顺便把洋灰厂也办了…

    ————————————————————

    “如果你想在安徽办实业的话,最好能先和安徽巡抚打好关系…”手指敲了敲桌面,陆元鼎有些严肃的道。

    “您是说诚勋大人吗?”来之前,严绍已经调查过了一番,所以到也不会不知道安徽的巡抚是谁。

    “没错。”陆元鼎点了点头。“说起来他也算是我的前任,到也不是什么顽固不化的人,不过如果想在安徽境内顺利一些的话,最好还是先走通他那边的路子…”

    “走通他那边的路子?”听陆元鼎这么说,严绍多少有些明白了。

    “没错,只要走通了诚勋的路子,那么在安徽境内,你多半就不会遇到什么麻烦。”身子往严绍这边靠了靠,陆元鼎指点着道…

    “那,不知道那位诚勋大人都有些什么爱好?”

    “爱好吗…”陆元鼎捻了捻胡须。“那家伙是荫生出身,所以多少有些喜欢附庸风雅,你到安徽后,只要送他一些古玩字画一类,相信也就不会有多大的问题了…”

    “古玩字画…”听陆元鼎这么一说,严绍苦笑了一下。

    这东西,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他都是一点研究都没有,伊莱诺到是多少懂得一些,不过懂得的却都是西洋那边的,对中国的这些其实和严绍也没多大区别…

    如果贸然的就带着钱跑去买古玩字画,估计最后铁定会被当成肥羊狠宰一顿…

    所以在沉吟了片刻后,严绍看向一旁的陆元鼎。

    “陆大人,我对这方面也没有多少研究,要不这样吧,由您出面帮我收购一些回来给诚勋大人做礼物,您看如何…”说着严绍从怀里掏出了一张一万美元的支票来…

    “这…”陆元鼎有些装模作样的犹豫了下,不过严绍却没给他做戏的机会,直接将支票塞进了陆元鼎的手里。

    “这件事就拜托您了,请您务必在我们动身离开上海前办妥这件事…”

    见严绍说话的时候这么‘诚恳’,在看了看手里的支票,最后陆元鼎也重重的点了下头。“那好吧,既然如此,我就替你出面,也省得你被那些开店的人蒙骗…”说着陆元鼎将支票揣进了自己的怀里。

    本来他这次来,仅仅只是想指点一下严绍,不过既然他出钱让自己帮忙,那么他也没有拒绝的借口。当然,这个忙是一定要帮的,不过在帮忙的时候,把其中买来的一部分古玩拿回家里,作为这次帮忙的劳务费也是理所当然的,而且他相信严绍也很清楚这一点…

    “真是一个不错的年轻人啊…”看着严绍那张比自己年轻了40多岁的脸,陆元鼎心里多了一分欣赏。

    另一方面,对才回国就损失了一万美元,严绍除了心疼外到也没什么其他的感觉。理由也很简单,因为在他的印象里这个时代的官吏本来就没几个不贪的。没点好处,就能让人家全心全意的帮忙?严绍还没那么天真

    而且在严绍看来,如果事情能用钱来解决的话,反而比较简单…

    ————————————————————

    求收藏,求推荐票~~~

    正文 第四十七章 诚勋

    一万美元并不算多,但也能买来一些不错的古玩字画。

    在拜托了陆元鼎没多久后,严绍就带着陆元鼎帮他购来的几件古玩字画启程前往安徽的省会城市,安庆。

    当然,在帮忙严绍购来这些古玩字画的时候,陆元鼎自己究竟留下了几件,那就是不得而知的事情了。不过严绍也没怎么在意,虽说将来他的主要活动范围是安徽,但这并不代表他就不会和陆元鼎打交道了。

    别的不提,他开工厂用的设备就需要从上海购买吧,还有纱厂办起来后所需的棉花。

    南通的鸡脚棉极为有名,是中国内地棉花中最优秀的品种,在历史上赢得过力韧丝长、冠居亚洲的美誉。鸡脚棉非常适合地方土机织造粗纱生产,畅销当时的国内市场。后来,纺织业向精纺细纱生产发展,鸡脚棉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不过这时的纱厂,包括张謇的大生纱厂差不多都是以12支为主,所以这方面到不会出现什么太多的问题。

    而从南通购棉,如果能有当地官府的配合,那自然就最好了…

    ————————————————————

    严绍这次抵达上海后,并没有采购自己所需的设备一起到安徽,而是准备先获得办厂的许可,顺便在找好将来建厂的厂址,然后再考虑购买设备的问题。

    毕竟你连厂址都没有弄好,就把设备给买过来的话,设备来了你准备把它放哪?

    “只是希望那个叫诚勋的人,能够好对付一些…”

    这么想着,客轮已经抵达了安徽的省会城市安庆…

    诚勋的全名为,伊尔根觉罗·诚勋,如看到的一样是个满人,属满洲正红旗人。历任丰锦道,宁绍台道。光绪二十六年(1900)迁江苏按察使,次年晋布政使。调任浙江布政使,护理巡抚,光绪二十七年授安徽巡抚,光绪三十二年才调任江宁将军。

    换句话说,如果严绍想在安徽待下去的话,诚勋就是一个无法规避的问题。

    抵达安庆后,严绍并没有直接去拜访诚勋,而是先替伊莱诺她们安排了一下住处,而后才带着李良几人和托陆元鼎购来的礼物找上门去。

    巡抚衙门里,诚勋才刚刚用过午饭,稍稍伸了个懒腰,就在他准备搂着小妾回屋里再睡一会的时候,一个下人跑过来向他禀报了严绍来访的消息。

    当然,还有来访时带来的礼物…

    “严绍…”摸了摸下巴上的胡须,诚勋到是知道这个人。

    如果说是在百多年前,严绍只能算是个写小说的,根本就上不得台面,但是在这个事事不如洋人的年代,严绍在许多人眼里却和过去的名士差不多,所以诚勋到也不敢过于怠慢…

    “既然是那个人,那就快请他进来…”

    “是!”

    轻点了下头,下人连忙跑了出去。

    门房那里,严绍正和李良等人在静静等待着,因为进来的时候曾经使了一些银子,再加上他们也知道严绍是个有名望的人,所以门房里的人到也不敢怠慢严绍一行。

    等到诚勋的意思传出来后,府里的人更是连忙将严绍迎了进去。

    在正厅里,严绍见到了一个50多岁,身材发福,面白,胡子有些稀疏的中年人…

    “拜见巡抚大人…”上前两步,严绍拱手道。

    按理说白身的他,这个时候应该跪下磕几个头才对。

    不过回国后见了那么多官,都没有人曾经要求他这么做过,严绍自然也乐得如此。

    见严绍只是拱手,诚勋到也没怎么在意。

    一来严绍送的那些个礼物很和他的心意,虽说陆元鼎那个老头在帮严绍的时候,的确是从里面顺手给自己也拿了点,不过他到是没只拿钱不办事,所以买来的那几件古玩到也的确有些价值。

    再者以严绍如今的名望,若是诚勋强要严绍下跪,严绍固然要跪,诚勋恐怕从此也要和礼贤下士这句话绝缘了,再加上各方面可能出现的责难,两相对比之下,诚勋也乐得如此。

    “严先生不必多礼,请先坐下…”示意严绍上座后,诚勋才接着道。“先生此来,可是为了办实业的事情?”

    严绍在上海说要办实业的事情,早就已经传开了,再加上他这次又是来的安徽,诚勋自然猜得出来。

    见诚勋这么直接,严绍也不卖关子,再者他也不太习惯那种无论什么事,都需要先绕上半天的谈话方式,所以便开门见山的道。

    “没错,在下这次归国,就是打算办些实业…”

    得到了肯定的答复,诚勋精神一振。“那不知先生打算在哪里办厂,投入多少?”言语间颇为热切,就好象对办厂这种事情极为期待一样。

    “这…”看诚勋这么期待的样子,严绍心里有些奇怪,暗想这家伙是不是想在这上面捞点钱啊?

    清末的一些事情,严绍多少还是有些了解的。

    后来极为著名的张謇办大生纱厂时,在新任两江总督、南洋大臣刘坤一的过问下,张謇和盛宣怀达成《通沪纱厂合办约款》,4万多锭官机对分,张謇领的一半作价25万两作为大生的官股(盛领的一半在上海浦东另办一家纱厂),大生的股本25万两也由神通广大的盛氏帮助筹集,这一条款白纸黑字写在合同上,签名的除了他们两人,还有见证人郑孝胥、何眉生。

    后来2万多锭官机由军舰运到南通,结果张謇发现这批英国造的机器已在上海码头搁置5年之久,日晒雨淋,连包装木箱都破了,机器零件锈坏的占了十之三四。光是搬运和擦锈就花去6000两。前来安装的英国工程师也说,从来没看见过损坏成这样的机器。

    而且盛宣怀承诺的资金一直没有到位,到最后更是一分也没有兑现。

    然后呢?“按年取息,不问盈亏”,也就是说无论你是赚钱还是亏钱人家都不管,你只要记得每年把给官方的分红承上,而且一分钱也不能少…

    有了这么一个例子在,严绍想不警惕也不行。

    毕竟诚勋要是打算用这种方式入股捞钱,拒绝,就等于得罪了这家伙,不拒绝?那就等于是坑了自己…

    见严绍脸上似乎有些为难的样子,诚勋微微一笑,就在严绍心里琢磨着一会该怎么拒绝诚勋,却又不会得罪他的时候,诚勋直接开口道。

    “不知道先生听说过前些年朝廷出台的《奖励公司章程》吗…”

    ————————————————————

    求收藏,求推荐票~~~

    正文 第四十八章 《奖励公司章程》

    从1898年开始,清政府出台了许多鼓励民间办企业的政策。1903年起,清政府成立商部,制定商律,开办实业学堂,设立劝工陈列所,举办劝业展览会等,颁布了一系列鼓励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措施。

    其中在1903年11月商部颁布的《奖励公司章程》里指出:“向来官场出资经商者颇不乏人,惟狃于积习,往往耻言贸易,或改换姓名,或寄托他人经理,以致官商终多隔阂。现在朝廷重视商政,亟宜破除成见,使官商不分畛域,合力讲求,庶可广开风气。

    也就是说,清政府明确提倡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自由发展。同时章程中明确规定了对经营工商业者的奖励办法:凡能集股五十万元至五千万元经营工商业者,分别奖以议员或商部头等顾问官等职位,加以七品至头品顶戴。

    等到了1907年后,清政府对《奖励公司章程》进行了修改,根据最新的《改订奖励公司章程》,集股2000万元以上可以成为商部头等顾问官,加头品顶戴,仿宝星式样特赐双龙金牌,子孙三代可以世袭四等顾问官。

    集股800万元以上可以成为商部头等顾问官,加头品顶戴。

    集股600万元以上可以成为商部二等顾问官,加二品顶戴。

    集股400万元以上可以成为商部三等顾问官,加三品顶戴。

    集股100万元以上可以成为商部头等议员,加五品衔。

    集股20万元以上可以成为商部五等议员,加七品顶戴。

    当然,这个时候还不到1905年,不过根据1903年出台的《奖励公司章程》,如果严绍在办理实业时投入的资金足够多,一样可以得到官衔等…

    而如果自己的治下能够出现一个较大的实业,那对诚勋来说也是不小的政绩,他会对这件事这么热切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

    严绍到是从来都没听说过这个什么《奖励公司章程》,不过出钱办实业就能得到官职的话到是件好事——————哪怕仅仅只是一个虚衔。

    有了这个头衔,就等于拥有了见官不拜的权利。

    虽说现在严绍见了像诚勋和陆元鼎这样的二品大员也没有拜过,不过阎王易惹,小鬼难缠,谁知道将来会遇到什么样的人,就是专门找上门来难为他的也不是没可能,如果能有这么一个头衔,多少也能少些麻烦…

    “没想到居然有这种好事…”严绍的脸上露出些许喜色。

    “当然了…”诚勋捻了捻胡须。“这是朝廷为了鼓励民间创办实业而特意设立的…”

    “既然这样,那我也就不瞒着大人了…”反正这种事情也不是用来瞒着别人的,于是严绍就直截了当的道。“我这次打算在芜湖开办一家纱厂,具体的规模还不清楚,不过投资方面大概会在百万元以上…”

    “百万元…”诚勋瞪大了眼睛,要知道当初张謇的大生纱厂也没投入过这么多。“此话当真…”

    “当然,再说这种事情也瞒不了人…”严绍微微一笑。“还望大人到时候能鼎力支持,在下这里也绝不会忘记‘多谢’大人的…”说到‘多谢’两字的时候,严绍特意加重了一些口音。

    严绍毕竟不是不通世事,很清楚在如今这个时代,做什么都是需要花钱的。而且他在国内也没有任何的人脉关系,如果自恃自己名望够高,不需要巴结这些当官的,那离他吃亏恐怕也就不远了。

    诚勋显然也听的懂他话里的意思,微笑着点了点头。

    要是严绍真的自恃名望,不识好歹的话,明里他当然不会说些什么,背地里是否会找严绍些麻烦就很难说了。不过如今严绍表现的这么明白事理,他自然也不好不给予一些关照,何况这次来人家也送了不少礼…

    “话也说回来,在我的治下出现了家百万规模的实业,对我的政绩也有很大好处呢…”想想朝廷的赏赐和严绍承诺的好处,诚勋的心情也变好了许多。

    有了严绍先前所送的礼物,再加上工厂建好后带来的好处,纱厂和洋灰厂的审批工作以极快的速度获得了通过,而这个时候严绍等人甚至还没有去过芜湖…

    拜别了诚勋,严绍一行乘船前往芜湖,寻找适合建造纱厂的厂址。

    有了诚勋的关照,芜湖县的官员到也不敢怠慢,更不敢做什么刁难,再加上工厂成立后对芜湖县本身也有很大的好处,所以芜湖县的知县到也十分配合。

    经过一番考察后,最后严绍在县城外西北方不远处找到了一块合适的地方。不是耕地,地势也还算平坦,附近有一条小河,距离官路和长江也不是很远,再加上周围也没有什么村落和民居,恰好适合建厂…

    从县衙那里得知,这里是块无主的荒地后,严绍圈下了十公顷左右的土地,打算在这里建厂。

    “李良,接下来的事就拜托你了…”

    站在码头上,严绍对送行的李良道。

    “放心吧,老板,这件事我一定会办妥的…”李良点了点头,脸上已经没有了早前的激动。

    “嗯…”拍了拍李良的肩膀,严绍没有在说什么。

    选好了工厂的厂址后,剩下的就是工厂所需的各种设备了。因为数目过大,所以严绍打算自己亲自前往上海。不过在他离开的这段时间,也需要有人留下招募工人,先把工厂的厂房等设施建好——————至少要把存放设备的仓库建好…

    留守人选的话,伊莱诺和卡特琳娜肯定不适合,毕竟严绍身边也需要有人暖床。咳,不对,是语言不通。虽说两人也和严绍学了许多汉语、汉字,但距离融会贯通还有很大的距离,留下来的话单是一个语言不通就是很大的问题。

    最后想来想去,严绍还是决定把李良留下。

    当初李劢让他跟着严绍,可不是为了让他给严绍当保镖,而是想让他跟着严绍创一番事业的…

    正好借着这个机会,严绍也可以考察一下李良的能力,毕竟只是建些仓库而已,办得好的话就能托付他更多的事情,可如果连仓库也建不好,那他就安心的在严绍身边当一辈子保镖吧…

    ————————————————————

    因为讨厌48这个数字,所以今天四更,求收藏和推荐票啊~~~

    ps:还好我有不少存稿-

    正文 第四十九章 招标(三更)

    天色已经彻底黑了下去,江面上除了月光和星光外,就只有往来船只上的灯光。

    两具动人的娇躯细汗密布,白玉般的肌肤泛起了一丝余韵后特有的醉人潮红

    船舱里,伊莱诺和卡特琳娜未着寸缕的仰躺在床上,两具动人的娇躯细汗密布,白玉般的肌肤泛起了一丝余韵后特有的醉人潮红。伴随着轻轻的喘息声,酥胸微微颤动,一股的气息也充斥着整个房间…

    劳累过后的严绍披着一件外衣坐在桌前,心里正在盘算着…

    “我现在手中的稿费,连同最近新到的一部分,已经有三万多英镑,按照现在的汇率就是三十多万银元。在纽约的时候通过‘钨丝’从爱迪生那里赚到了四百七十万美元,不过稍后在收购可口可乐的时候花去了一百万,收购吉列的时候花去了十五万,收购墨西哥石油公司的时候花去了一百八十万,还有在收购了吉列后,留下了五万美元的资金,收购墨西哥石油公司的时候也给奥道尼斯二十万美元,充作寻找石油所需的资金,现在四百七十万只剩下一百五十万…”

    “一百五十万美元,再加上那三十多万银元,刨去送给陆元鼎和诚勋的礼物,还有购地、建厂房花去的那些,现在我手头上还剩下四百二十多万银元…”

    “在想什么呢…”不知道什么时候从床上走了下来,伊莱诺一丝不挂的走了过来,从身后轻轻抱住严绍的头部,剔透的汗珠布满酥胸,既平添了几分诱人的魅力,也沾湿了严绍的短发…

    似乎是觉得头发上的感觉有些奇怪,严绍摇了摇脑袋。

    感受着胸前传来的异样刺激,伊莱诺在轻拍脑袋,让他不要乱动的同时,脸上的红晕也加深了几分。

    “我在想,究竟该从哪家洋行购买机器…”用手扶了扶脑后的双峰,觉得这样也不错的严绍在沉吟了片刻后,老老实实的回答了这个问题。

    “哪家洋行?”听到严绍这么说,伊莱诺本来因为那双怪手变得有些绯红的面色突然楞了一下,一旁本来已经累的快要睡去的卡特琳娜,也侧过身来,脸上多了几分讶异…

    “是啊…”并没有发现自己说错话的严绍点了点头。“我仔细的想了想,决定购进一百五十万的设备回安徽,这么大一笔数目并不是每一家洋行都能吃下的,自然要先挑好交易对象…”

    然而他的话刚说完,卡特琳娜已经冷冷的道。“你这个笨蛋,难道打算一次把所有机器都带回安徽吗…”说着从床铺上跃了下来,胸前的双峰猛烈摇动,抖去了上面不少的汗珠…

    觉得两个人的态度似乎不对劲,严绍有些奇怪的道。

    “怎么,这么做不对吗?”

    轻叹了口气,伊莱诺有些无奈的道。“当然不对了…”说着用手替严绍揉了揉头部,伊莱诺轻轻的道。“就像你说的,即便是上海最大的洋行,想要一次性拿出这么多的设备来恐怕也不是件易事,所以我们这次的交易对象一定要是行家才行,但你也必须明白,设备并不是买回去就能用上的,不提运输,单是安装就需要很多时间,再加上设备运回去后占地相当的大,所以分批运回才是最好的选择…”

    “也就是说,既然你可以分批买,那么只要洋行的实力不是很差就可以了,这样你可以分批进行购买,能够选择的交易对象也会变多,既然能交易的对象变多了,我们也就可以在上海公开招标,让那些有实力的洋行参与进来,一百五十万银元的大单,就算是对那些洋行来说也是很难得一见的,所以为了得到这笔生意,那些洋行一定会在价格、质量和售后服务等方面尽可能的提出优惠,这样…”

    “这样我们能得到的好处,也就比你那种傻瓜式的方式多出许多…”取过一条毛巾,卡特琳娜一边擦拭着身上的汗珠一边冷嘲热讽的补充道。

    好看的电子书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