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扩张之路 > 扩张之路第8部分阅读

扩张之路第8部分阅读

    破的方式,成功的抚平了两人的愤怒。

    当邮轮靠在码头上时,几乎每个人都有种热泪盈眶的感觉,毕竟在邮轮遭遇到飓风的时候,几乎每个人都以为自己再也回不来了…

    而和其他人不同的是,严绍他们几个是真的曾经遇难过…

    只是最后运气好,被别人给救上来了罢了…

    所以对劫后余生这四个字,严绍几人可说是另有一番独到的见解。

    “好了,我们也走吧…”

    换上一身便服,严绍对换好衣服的两人道。

    在严绍看来,他们几个在美国非亲非故的,基本上是不太可能有人会跑到码头上来等他们。谁知道他们才刚下邮轮,一大堆不知道从哪冒出来的华人就围了上来…

    “请问,您是严先生吗…”

    数十个华人将三人团团围住,因为是在码头,所以严绍到也不担心什么,不过多少还是有些摸不着头脑。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须发皆白的老人走了出来,很是客气的问道。

    虽说并不认识老者,不过看老者的样子至少也在七十岁以上,所以严绍的态度到也十分客气。

    “我就是,请问…”

    听到严绍承认了,老者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在下姓李,单名一个劢,是本地唐人街的代表,听闻严先生自海上脱险,特代表本地全体华人前来道贺…”

    说着李劢的脸上露出一脸笑容,他身后的数十名华人也都一同上前道贺。

    或许就连严绍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海外华人当中究竟有多高的地位。

    两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庚子事变,再加上现在正在进行的日俄战争,让海内外的华人在洋人面前已无半点地位,至多也就比黑人要强上少许…

    尤其是美国华人,面对种种歧视和排华法案,这些华人的生活可想而知。

    虽然有些华人并不愿意忍气吞声,然而他们却始终拿不出什么有力的东西来进行反击。毕竟这时的西方列强,无论是在军事、经济还是在文化上,都要比中国强出许多倍,就算想反击也找不到可以做武器的东西…

    这一现象,知道严绍出现为止…

    在得知了发生在马赛的事情后,即便是最骄傲的白人也不得不惊呼一声妖孽…

    而严绍的存在,也让海内外不少华人,能够在白人面前抬起头来。甚至有不少华人视严绍为偶像,在那些人的眼里他已经不再是一个小说家,而是华人能够和白人一样优秀,甚至比白人更加优秀的代表。

    这种看法,在日本和其他东亚国家中也存在着,只是在他们那里,严绍代表的就是所有黄种人,而非仅仅代表华人了…

    所以当严绍幸存的消息传来时,最先行动起来的就是纽约的华人们。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他们知道严绍现在的一切是怎么得来的,恐怕就不会将他视为偶像,而是要面啐之了…

    ————————————————————————

    下船后没多久,严绍就接受了李劢的邀请,到唐人街去赴宴洗尘。

    当然,除了他外,伊莱诺和卡特琳娜却是必须要带上的。

    对于严绍有两个女人,李劢和其他的华人到不是特别惊讶,毕竟这个时候的中国还是一夫多妻制。

    另一方面,在往唐人街去的路上,那一连串的吹捧也让严绍觉得有些脸红。毕竟他所写的那些,只有极少数是自己原创的——————而且还是质量最差的那一批…

    唯一让严绍心安理得收下的,恐怕说他代表了‘华人不比白人差’的说法…

    作为来自后世的人,严绍当然清楚华人并不比白人差,只要华人愿意,完全可以爆发出惊人的力量。之所以这个时代的华人这么差,完全是因为清政府的无能和对人民的压制…

    曾经有一个叫木户孝允的日本人说过。“我国人民与美国人、欧洲人没有什么不同,区别在于有没有受过教育。”

    这个道理放在中国也是一样的,长时间的排外思想,和对人民的压制,再加上严重落后的经济,就算中国人在多也没有用。反之,如果能让所有中国人都受到教育,提高自身的素质,那么欧美列强其实也没什么了不起的…

    顺带一提,这个叫木户孝允的日本人还有个名字,桂小五郎…

    日本维新的缔造者,明治三杰之一…

    ——————————————————

    许久没有吃过中国菜,洗尘宴上严绍几乎快要化身饕餮,分坐两旁的伊莱诺和卡特琳娜在品尝过中国菜后,也忍不住多吃了几口,一点也没考虑过体重问题…

    吃饱喝足后,见伊莱诺和卡特琳娜还在那里说着悄悄话,严绍走到了李劢的身边。

    “李老,晚辈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的,所以有些事情想请您帮忙…”虽说看起来不像,不过严绍本人还是比较尊老爱幼的,所以在面对李劢的时候一直都把礼仪做的很足,当然,这也和他有事相求有关…

    如果不是有事要求李劢的话,他恐怕未必会来这里赴宴…

    “诶!”听到严绍有事相求,李劢连忙摆了摆手。“哪里谈的上一个请字,什么事你尽管说,只要老汉我能办得到,绝对不会有半点含糊的…”说着他瞥了一眼一旁的伊莱诺和卡特琳娜。“………是不是住处的事情,你放心,我这就叫人替你安排…”

    “不止是房子的事情…”严绍笑了笑道。“除了住处外,我还想聘请一些理工方面的人才,最好是有实际经验的…”

    “这个…”房子或许还没什么,听到那个什么理工,李劢变得有些为难,毕竟在美国上学的华人实在是少的可怜。如果不是他李老汉在纽约住了多年,恐怕连什么是理工都弄不明白。

    见李劢一脸为难的样子,严绍微微一笑。

    “请放心,我不是只要华人学生,只要有这方面经验的,无论是华人还是白人都没问题,唯一的要求就是人品…”

    听严绍这么说,李劢总算是点了点头。

    “既然这样,那老汉明天就去帮你寻摸一下…”

    理工方面的人才,华人不好找,白人还是很容易的,李劢不管怎么也在纽约呆了多年,一些人面还是有的,而且他也不认为在对方知道是严绍要聘请后,会因为雇主是华人而拒绝…

    “那就多谢李老了!”听李劢答应了,严绍的脸上也露出了喜色。

    他所看重的,恰恰是李劢在纽约的人面。不然的话,他人生地不熟的,就算最后能找到自己需要的人才,期间耗费的时间也是无法估量的…

    在宴会结束后,喝了许多酒的严绍被伊莱诺和卡特琳娜两人给架回了房间,没办法,虽然严绍并不喜欢喝酒,但有的场合你却是不想喝也不行。进入房间后,伊莱诺一边帮严绍把衣服脱下来叠好,一边奇怪的问道。

    “你和那个李老谈论理工人才,究竟是想做些什么啊?”

    坐在床边的卡特琳娜听到后,也有些好奇的望了过来。

    然而听到伊莱诺的话,还不算太醉的严绍却是神秘一笑。

    “你听说过钨丝吗…”

    说着也不等伊莱诺回答,就把她压在身下,右手顺便把卡特里娜也给拉了过来。

    昏暗的灯光下,三具雪白的来回翻滚着,炙热的喘息声充斥着整个房间…

    ————————————————————

    求收藏,求推荐票~~~

    嗯嗯,李劢,第一个龙套~~~

    -

    正文 第二十七章 两万英镑

    “钨丝?”

    慵懒的躺在严绍怀里,伊莱诺不明白他刚才为什么会提到这个东西。

    实际上钨丝这种东西很早以前就已经被发明出来了,在1903年根据杰司特和汉纳门的专利,匈牙利更是首次制造出钨灯丝。

    只不过它是将碳丝在含有自由氢的钨的卤氧化物蒸汽中通过电流加热到高温,使碳完全被钨置换。这样制得的白炽灯丝或多或少地含有碳,不仅脆性相当严重,而且灯泡在使用时,灯丝不断致密化,因而灯丝的电参数会发生变化。

    考虑到碳对脆性的影响,杰司特和汉纳门后来用了其他的办法,效果比原来的要好,但是上述这些方法都不能制备细钨丝。

    直到1909年为止…

    而严绍现在的目的,就是把这个时间推前5年…

    推前5年,也就能让人类提前5年获得持久的光明,这可是件十分伟大的事情。最重要的是,他能为严绍带来巨额的财富,一个能实现他心中梦想的财富…

    只是对于制作钨丝的工艺,严绍也只是在课本上看到过,至于具体该怎么做…

    这就好像很多人都知道是一硝二硫三木谈,但谈到具体的比例却抓瞎了一样。严绍也是如此,他所拥有的仅仅只是理论知识而已,实际该怎么操作完全不懂。

    真要单靠他一个人,或者是伊莱诺和卡特琳娜的力量,恐怕一两年的时间也未必能够完成。所以聘请一些有经验的专业人士,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但是,钨丝的话,真的那么容易弄吗…”

    看着严绍轻描淡写的样子,伊莱诺有些担心的道。

    毕竟隔行如隔山,何况还是两个毫无关联的行业。

    见怀中佳人似乎有些担心的样子,严绍自信满满的道。

    “我说过的事情,什么时候没有办到过!”

    听到严绍这么说,伊莱诺总算没有再说些什么。

    就在严绍以为一切都已经搞定的时候,却听她在一旁幽幽的道…

    “你曾经说过,这辈子只爱我一个人的…”

    “诶…”

    望着怀里支起身子看过来的卡特琳娜,严绍的额头上流下了几滴冷汗,而在另一旁,伊莱诺却是嘴角微翘偷笑起来。

    ————————————————————

    第二天清晨,呲牙咧嘴的从住处离走出来,摸着身上青肿的几处,严绍唯一庆幸的就是她们两个没往明面上招呼,这多少也替他保留了几分颜面。

    看到严绍从房间里走出来,许多人都朝他打了声招呼,目光中有带有几分崇拜。

    “李老呢?”

    拦住一个负责打扫的人,严绍询问道。

    “老爷正在用餐…”

    正在扫地的佣人见拦住她的是严绍,连忙回答道,说着还告诉了下严绍位置。

    “多谢!”

    按照佣人指点的方向,严绍见到了正在那里吃早餐的李劢。

    “贤侄这么早就起来了,怎么不多睡会…”

    看到严绍走了过来,李劢将粥放下后笑道。

    “晚辈有些事,所以打算出去一趟…”

    “哦?”李劢想了想。“要不要我叫几个人陪你一起出去…”

    “这到不用…”严绍笑着摇了摇头。“不过我还有件事想麻烦您老人家…”

    “什么事,尽管说…”李劢到是真心挺喜欢严绍的,所以说话的时候十分爽快。

    “是这样,我想知道一下卡兰特号沉没后的一些资料,所以希望您能帮忙搜集一下这方面的东西…”

    “我当是什么事呢!”李劢‘哈哈’一笑。“不瞒你说,自从那艘船出事后,因为担心你的关系,所以我曾让晚辈一直追买报道这件事的报纸,现在那些都存在库房里,一会我就让佣人把报纸送到你的房间去…”

    “那就真的是多谢您老人家了…”

    ————————————————————

    从李劢家的院落里出去后,严绍就朝着花旗银行的方向走去。

    对严绍来说,现在最要紧的就是尽快确认自己手中掌握的资金。

    毕竟想要将钨丝造出来,不但需要理论上的知识,也需要大量的实验,而用来做实验的设备和聘请专业人员都是需要金钱的。

    没有钱,什么事情也办不了…

    在离开马赛前,他手上已经有了三四千英镑,随后包括乘船、遇难、被救等等遭遇,也有四个多月的时间,这四个多月的时间,按照他离开马赛前那些书的销售热度,应该也能给他带来不小的收益…

    所以当严绍走进花旗银行时,他对自己身家的估计是六千英镑左右…

    六千英镑,相当于六万多银元或者是两万多美元,用来聘请理工方面的人才和购买设备是足够的。至于那些出版商会不会在他出事后停止支付稿费,这些严绍到是不怎么担心。

    因为就算邮轮出事,除非找到他的尸体,最多只能算是失踪。

    而只要没确认他已经死亡,那么出版商就必须把钱付出来…

    想到自己的银行账户上或许已经有了六千英镑的存款,走进银行时严绍的嘴角微微翘了起来。

    只是从某种角度上讲,他似乎还是低估了自己…

    “两万英镑!”

    因为吃惊的关系,严绍的声音稍微高了一些…

    这笔钱,可比他想象中的数量高了不止两倍,看着工作人员确定的表情,严绍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搞错了什么。

    虽然有些摸不清头脑,不过钱比预期中多了这么多,毕竟不是什么怀疑。

    至于钱为什么会多出这么多,一直到几天后严绍才明白了其中的原因。

    艺术家通常都是死后才受到认可的,同样再也没有什么比未完成的遗作更吸引人的了…

    再加上私奔啊,海难啊等一系列的噱头和卖点,在严绍失踪的那段时间里,小说的销量呈现出了爆发式的增长。许多原本对此没什么兴趣的人,也都买了几本满足了一下自己的好奇心。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使得严绍的手头上多出了这么多钱。

    ————————————————————

    求收藏,求推荐票~~~

    正文 第二十八章 设备清单

    两万英镑,相当于八万美元或者说是二十一万银元。

    如果算上一些零头的话,差不多相当于二十二三万的样子。

    二十二三万,看上去似乎很多,但实际上也就能购买一艘几百吨的炮舰,或者是替清末新军一个镇的士兵发放三个月左右的军饷。

    就这样,你在打仗的时候还需要另付开拔费,不然的话人家根本不给你打仗,因为这一时期的新军军饷里是不包括伙食费的,吃饭都需要士兵自己掏钱,所以你打仗的时候也给拿些钱出来犒劳犒劳人家…

    换句话说,两万英镑看似很多,但如果用来回国造反的话,恐怕就连水漂都砸不起来,这也是严绍为什么这么需要钱的原因——————没钱你玩什么革命。

    (清末新军中的镇一级,就和师差不多,人数大概在12512人左右,按照每人每月7块银元来计算,二十二三万银元的话大概也就只能支撑两个多月而已…)

    不过两万多英镑用来搞革命虽然不够用,但如果只是弄个钨灯丝却是绰绰有余了…

    ————————————————————

    “这么多…”

    听着严绍说出来的数目,就连伊莱诺和卡特琳娜也吓了一跳。

    两万多英镑对于造反啊、革命啊什么的虽说是杯水车薪,但是对个人来说却绝不算是一笔小数目。毕竟这一时期的清末新军士兵一个月也只有7块大洋的薪水,而这在中国已经是难得的高薪了。

    甚至就连和爱迪生一直不对付的特斯拉,当年的轴心也只有18美元。

    “是啊,两万英镑…”

    严绍得意的笑了起来,毕竟这在这个时代也算是一笔巨款了。

    看到他笑的这么得意,伊莱诺和卡特琳娜顿时觉得有些不爽。就在她们两个对视一眼,准备教训一下他的时候,外面突然有个佣人敲了敲门。

    “严先生…”

    “请进…”

    不知道自己刚从蹂躏地狱里逃了出来,严绍对着门外扬声道。

    得到许可,一个看上去三十多岁的中年女性,抱着一大堆的报纸从外面走了过来。

    “先生,这些就是您要的报纸了…”

    说着看了看房间,似乎是在想该把东西放在哪里。

    见那些报纸差不多有半米高,那个佣人抱着很累的样子,严绍连忙上前一步将报纸接了过来。

    “这些交给我就可以了,麻烦你了…”

    “没什么…”

    有些感激的朝严绍笑了笑,擦擦额头上的细汗,佣人从房间里退了出去…

    将报纸放在桌子上,严绍顺手从最上面拿了一份。

    “这些是什么?”

    自己也拿了一份,卡特琳娜有些奇怪。

    “是卡兰特号沉没后的报道,我很好奇那艘船沉了后,外界究竟是怎么报道的…”

    说完严绍将手上的报纸打开…

    报纸的头版头条,就是有关卡兰特号沉没的相关报道。

    这些报纸的内容其实基本上都大同小异,也就是报道了一下起因、经过、结果,还有船只的历史等等和幸存者的经历什么的…

    真正有看点的还是那些八卦报纸,比如说某某知名小说家也在船上,再比如说某某知名人士与人私奔,某私奔女父亲扬言要将其碎尸万段等等…

    “咦,那说的不就是我吗…”

    当看到贝尔特朗扬言要将其碎尸万段后,严绍的额头上多出了一些冷汗。

    ————————————————————

    因为碎尸万段什么的太不和谐了,所以这段严绍果断跳过不看…

    接下来的报道就比较正规了,比如说遇难数字等等,另外还有幸存者的数字和照片…

    “咦,这个孩子…”

    看着照片上出现的孩子,严绍微微的愣了一下。

    因为出现在照片上的这个孩子,正是曾经请他在书上签名的那个名叫娜雅的小女儿。

    此刻在报纸的照片上,娜雅依旧穿着在船上曾经穿过的服装,双手怀抱那本被严绍签名的书籍,一副十分害怕的模样站在众人面前,而在剩下的五名幸存者当中,却并没有看到她的父母…

    根据报道,倒是一共只发现了六名幸存者,在这些幸存者中却并没有娜雅父母的消息,剩下的事情严绍自然也就能想象得到了…

    “不管怎么说,能活下来就好…”

    稍后在报纸上看到,娜雅被她的祖父母收养,这也让严绍略微放心了一些。

    说实在的,那艘船上能让严绍挂心的没几个,这个小女孩就是其中之一。

    就在几个人坐在房间里,阅读着几个月前的报纸时,外面再次响起了敲门声。这次来的还是上次的那个佣人,只不过这次她带来的就不是一大摞的报纸,而是一封电报…

    “是从马赛过来的电报…”

    看了看电报上的内容后,严绍对着围过来的卡特琳娜和伊莱诺道。

    电报是塔里斯发过来的,显然他已经得知了严绍两人幸存的消息。

    在电报上塔里斯很是责备了他们一番,埋怨他们在抵达纽约后,为什么没有发一封电报回报平安…

    整份电报上充满了担心,丝毫没有提及有关工作的事情。

    对此伊莱诺和严绍多少有些无言以对,一旁的卡特琳娜到是没有一点吃惊。因为在海岛上的时候,三个人其实已经把彼此的事情都交代的差不多了,就连私奔的事情也是如此…

    “找个时间,给塔里斯叔叔回一份电报吧…”

    叹了口气,严绍对着伊莱诺道。

    “嗯…”

    擦拭了一下眼角的泪光,伊莱诺低头轻声道。

    ————————————————————

    见伊莱诺一副感伤的样子,严绍和卡特琳娜陪在一旁安慰着她。

    就这么过了两天的时间,李劢总算是把严绍让他帮忙找的理工方面的人才找到了。

    人并不是很多,只有七个人,六男一女,其中只有一个是华人,剩下的都是白人,只是不知道是哪里的而已…

    这些人其实都是因为对严绍感到好奇才来的,本来他们以为到了这里后,马上就会投入到工作当中,谁知道严绍给他们的第一个工作居然是开出一份购物清单来…

    所谓的发明,毕竟不是用嘴皮子磨出来的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连需要的设备都没有,谈什么发明…

    严绍要他们开出来的单子,就是造‘钨灯丝’所需的设备…

    ————————————————————

    求收藏,求推荐票~~~

    正文 第二十九章 第一个手下

    “没想到,我们的第一份工作居然是这个…”看着严绍交给他们的空白表单,其中的一个白人有些哭笑不得。

    不止是他,就连其他的几个人也都如此。

    这些人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任职后的第一份工作居然是替老板开份购买设备的清单出来,这对他们来说绝对是件新鲜事。

    “不管怎么说,既然已经吩咐下来了,那我们还是快些开始吧…”这次开口的是一个叫李隐的华人,同时也是李劢的孙子。

    这一时期,还很少有华人在美国学习理工方面的知识,不过李隐却是其中之一。虽然李劢不清楚严绍究竟想做什么,但他还是把自己那个正在休假中的孙子给叫了过来。

    李劢这么做一方面是想帮严绍一把,另一方面则是想让自己的孙子帮忙看着那几个白人,免得严绍被他们糊弄了。李隐当然知道爷爷的意思,所以很早就摆正了自己的位置。

    听到李隐这么说,那六个白人都点了点头。

    不管怎么说,既然老板让他们这么做了,他们自然没有替严绍省钱的道理。何况按照严绍的说法,这些设备最后可都是他们要用的,如果弄了些残次的设备回来,那岂不是弄得自己也很难受。

    所以最后他们给严绍开出的购物单,居然高达1000多英镑。

    里面既包括了各种所需的设备,也包括了使用的材料等等,如果不是李隐抱着替严绍节约些的想法,恐怕还会更多一些。

    看着清单上那些设备的价格,严绍叹了口气。

    要知道这可是一千多英镑,如果是在中国,甚至能买来三百多杆汉阳造去装备半个营的兵力。不过在咬了咬牙后,严绍还是支出了这笔钱。

    没办法,因为他需要的不只是钨灯丝的制造工艺,还有能够工业化制造的方法。

    1909年,美国通用电器公司的库利奇就是通过粉末冶金法制得钨坯条,再利用机械加工生产出在室温下具有延性的钨丝,从而奠定了钨丝加工业的基础,也奠定了粉末冶金的基础,而这也正是严绍的目的。

    除了伊莱诺和卡特琳娜外,其他人都只看到了严绍付钱时爽快的样子,却没注意到隐藏在爽快后面的肉疼。于是吉姆他们在看严绍的时候也多了几分赞赏——————尽管在心里他们依旧把严绍当成是一个莽撞的外行人。

    没错,外行人…

    在他们看来,严绍写小说的能力的确堪称妖孽,但是写小说和科研发明却是两码事。所以这些人在接受招聘的时候,多少都是抱着一种娱乐的态度,和对严绍的好奇…

    不过看到严绍现在的样子,他们心里多少也认真了一些…

    ————————————————————

    房间里,见严绍还是一脸肉疼的样子,伊莱诺和卡特琳娜都觉得有些好笑。等到了晚上在两人的刻意抚慰下,严绍的这份郁闷才发泄了出来。

    另一方面,在和严绍签订好协议后,用着新采购来的设备,那些个科研人员也开始按照严绍提供的理论进行试验。

    最开始的时候,包括李隐在内的几个人其实都有些不以为然,毕竟在他们看来用一个小说家提供的理论去实验,成功的可能性实在是太渺茫了。

    但是在经过了一系列的实验后,他们却发现严绍提供的理论并非没有可行性,也就是这个时候,这些人里开始有人后悔起来。

    因为根据他们和严绍签订的协议,严绍将会给他们提供极为优厚的待遇,而等到‘钨灯丝’的发明成功后,这个发明却将和他们一点关系也没有…

    当初因为不觉得实验会成功,他们还觉得这个协议很划算,但是现在的话,眼见严绍提供的理论的确可行,他们又怎能不后悔…

    作为科研人员,他们或许对人情世故不是很了解,却明白能够实用化的‘钨灯丝’对于这个世界代表着什么…

    任何一个人,如果能发明出实用化的‘钨灯丝’,都能得到巨大的名望和利益,即便是载入史册也不是没可能的事情…

    只要想到这里,那几个开始有私心的白人就悔的连肠子都快青了。然而他们已经和严绍签下了协议,就算后悔也没什么用,再加上旁边还有一个李隐看着他们,最后没办法,几个人也只能在那里老老实实的进行研究。

    ————————————————————

    尽管李劢很欢迎严绍,但是严绍毕竟不可能一直都在李劢的家里住下去。那样的话,许多事情难免会有些不方便。所以在研究室那边的事情已经步入正轨后,严绍就在李劢的介绍下,在唐人街的附近买下了一栋二层小楼。

    另外在采购日常用品的时候,也没忘记给自己买一台打字机,顺便到电报局那里,给法国方面发了一封电报,将自己这里的情况告知了塔里斯。

    不过也不知道是不是巧合,就在严绍带着伊莱诺她们到电报局的时候,一份新的电报正好也发了过来,而且恰恰就是塔里斯发过来的…

    只不过和上次电报里面的担心不同,这次却是指着严绍的鼻子大骂…

    很明显,有关卡特琳娜的事情,已经跨越了大西洋,传到了大洋彼岸的法国。一直都把伊莱诺当成是自己亲生女儿的塔里斯,显然无法容忍严绍这种找翅膀的行为,会在电报里破口大骂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

    “塔里斯叔叔还真是够厉害的啊…”

    一目十行的将电报上的内容扫了一遍,严绍摸了摸鼻子苦笑道。

    “你活该…”

    只留下这么一句话,伊莱诺拉着卡特琳娜到一旁,将自己的近况和在海上发生的事通过电报传递回了法国…

    因为有伊莱诺的解释,再加上彼此都是男性,感情上难免会有些偏袒,所以在几封电报后,塔里斯也就勉强原谅了严绍。

    不过作为争取原谅的代价,整整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除了晚上的时候和伊莱诺两人做些羞耻的事,剩下的时间不是去实验室看看,就是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码字…

    也就是在这段时间,钨灯丝终于被那几个科研人员弄了出来…

    拿着发明出来的钨丝,严绍准备动身前往专利局。

    不过就在他即将离开实验室的时候,却突然转身叫了一下李隐的字。“叔括”

    实验室里,李隐正和其他六个人并排站在一起,这个时候听严绍叫他的名字楞了一下,不过还是连忙回答道。“什么事,老板…”

    “要不要和我一起去?”扬了扬手上的东西,严绍笑着道。

    “好!”听到严绍的话,李隐连忙跟了上去。

    登上马车,车子在马匹的拉动下缓缓向专利局驶去。

    车厢里,就在李隐心里琢磨着严绍为什么要叫他一起的时候,严绍却直截了当的对他发出了自己的邀请。“眼下我想做一番事业,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和我一起干!”

    所谓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想造反的话单靠严绍自己肯定不行,这点他心里很清楚。所以从很久以前开始他就已经张罗着要找些人手,而李隐就是他第一个盯上的人选,毕竟这个时代很少有华人懂得理工方面的知识。

    只是在美国的华人不少都和同盟会有瓜葛,而严绍却是决定抛开同盟会自己一个人单干,换句话说两者之间将来必定会有摩擦,甚至是冲突。到那个时候要是自己的手下里有同盟会的人,无异于是一场灾难。

    所以这段时间严绍一直都在打听有关李隐家里的情况,直到确认他和同盟会没什么瓜葛后才决定对他提出邀请。

    “当然!”得到严绍的邀请,李隐脸上一喜。

    在没来之前,李隐虽然知道严绍这个人,但心里却多少有些不以为然,在他看来写作和科研完全是两码事,一个写小说的想要搞发明,实在是有些不自量力了。他会跑过来帮忙,完全是因为李劢的要求,当然,也有一点点对严绍的好奇。

    然而自从‘钨丝’成功后,李隐却有些开始崇拜这个比自己小上几岁的年轻人,如今得到了邀请,李隐本人自然是千肯万肯…

    看到李隐一脸高兴的答应了自己的邀请,严绍的嘴角微微一翘。

    他会邀请李隐,并不单只是看中了他的能力,更重要的是看中了他背后的李劢。

    美国的华人大多都集中在旧金山一带,然而那里是同盟会的势力范围,在那里招揽人手的话很容易引狼入室。纽约的话,虽然也有同盟会的人在活动,不过势力明显要比在旧金山小。

    那么,在纽约的华人,就是严绍所要争取的了。

    李隐的爷爷李劢,在纽约唐人街也算是有头面的人物,不然当初也不可能代表纽约华人给严绍洗尘。

    “所以,只要把李隐拉到自己这边来,也就不愁得不到纽约华人的支持…”这么想着,看向李隐时,严绍脸上的笑意更浓了。

    ————————————————————

    求收藏,求推荐票~~~

    正文 第三十章 爱迪生

    办公室里,爱迪生正看着手上的业绩单叹气。

    尽管照亮后世的白炽灯是由他发明的(也有说是英国人斯旺发明),但是由于寿命的问题,所以白炽灯的推广其实并不是那么顺利。

    事实上,在历史上对白炽灯的推广起到重要作用的,是1909年库利奇发明的钨丝加工工艺。

    如果不能解决寿命问题,就不可能将白炽灯彻底推广。面对这个问题爱迪生也很苦恼,他并不是没有想过像过去一样找出一种能够取代碳丝的材料,只是一直都没有结果…

    就在爱迪生还在为灯丝的问题愁眉不展时,门外传来了敲门声。

    “进来吧…”将手上的业绩单放在一旁,爱迪生扬声道。

    得到许可,爱迪生的秘书从外面走了进来。“先生,一位名叫严绍的中国人想要见您…”这么说的时候,秘书的脸上多少有些异色,显然他也是听说过严绍的。

    “中国人?”听到这个名字,爱迪生也觉得有点耳熟,过了半响后才想了起来。“是那个写小说的中国人吧!”

    严绍的名气他当然听过,暂且不提那些堪称经典的小说,单是卡兰特号幸存者的身份,就曾经被各地的报社热炒了一番。爱迪生不但看过相关的报纸,甚至也曾看过其中的几本小说,自然不会对这个名字没有印象。

    不过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他才有些弄不明白严绍为什么会找他…

    毕竟两个人的行业实在是没有半点联系,无论他们在各自行业有多大威望,到了对方的行业去后,都只能算是外行中的外行…

    “是这样…”犹豫了下,秘书开口道。“那个中国人说,他发明了一种比碳丝寿命更长的灯丝…”

    “什么?”听到这里爱迪生楞了一下,过了半响才反应过来。“真的?”

    “应该不会是假的,因为那个中国人已经申请好了专利…”

    ————————————————————

    站在大堂内,严绍四处张望着…

    “严先生,请这边走…”

    严绍并没有等待太长时间,很快就有人把他接入了爱迪生的办公室那里。

    在踏入办公室的那一瞬间,严绍和爱迪生都在观察着彼此。

    对爱迪生来说,眼前的这个中国人完全是一个陌生的存在,他曾听过有关对方的报道,甚至曾经阅读过对方写下的小说,但是对方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他却完全一无所知。

    其实在这点上,严绍到是和爱迪生差不多…

    严绍对于爱迪生的印象大多来自于后世,在后世的学校课本里,爱迪生这个人通常都是作为学生们的榜样被树立起来的。但是在网络上,他同样因为和特斯拉的争执出名…

    在供电系统方面,爱迪生和特斯拉一直都有争执。

    为了打击特斯拉发明的交流电,爱迪生用交流电电死过猫和狗等动物,甚至还有一头马戏团的大象sy——————这要是在后世的话,绝对会被动物保护者指控为虐待动物。

    后来为了让大众对于交流电产生危险的印象,爱迪生还曾参与了电椅的研发。然而史上第一位受刑者威廉·凯姆勒却因为电流不足,首次电击仍让其有呼吸,第二次电击让他的皮下血管破裂流血、身体着火却仍然不死。直至第三次电击威廉·凯姆勒才死去,但已是行刑后第8分钟,当时一位在场目击的记者形容这是“一

    好看的电子书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