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之路》
正文 第一章 海难
“运气不错啊,死了那么多人你居然都能活下来…”
尽管眼中有着些许轻视,但是穿着一身制服的法国人还是将一个背包交给了严绍,没有丝毫为难,而严绍在苦笑的同时也从对方的手中取回了属于‘自己’的东西…
“谢谢…”
取回了自己的东西,严绍用蹩脚的英语道谢,面对严绍的感谢那个法国人也不回答,只是对着严绍的身后扬声道。
“下一个!”
挠了挠头,从窗口离开后,严绍朝着外面走去。
严绍是个穿越者,这点毋庸置疑,不过作为一名穿越者,严绍的运气并不算很好。别的穿越者就算不能穿越到大富之家,至少也不会有什么性命之忧,偏偏严绍穿越到这个世界后没多久就遇上了海难…
没错,海难…
穿越到一艘邮轮上的严绍,才刚刚被海员从甲板上叫醒,就碰上了锅炉爆炸这种倒霉的事情。结果可想而知,在严绍好不容易才挤上了救生艇后,邮轮就以比泰坦尼克号更快的速度沉入了海底…
事实上海难并不是很罕见的事情,就算是在21世纪,海难依然时有发生,只不过大多都是触礁或者是船只相撞一类的事情,像锅炉爆炸这类的事故相对就比较少见了,在严绍的记忆中这一类的海难就只有1865年4月28日,发生在密西西比河的sultana号事件。
严格的讲sultana号的事情其实并不应该算是海难,而应该算做河难或者是船难什么的,毕竟事情发生在密西西比河内。
虽然事情发生在密西西比河内,但事故造成的后果却相当严重,根据数据统计当时遇难的乘客达到了1547至1700人,已经不下于一场小规模战争的伤亡数字了…
这次的海难也一样,如果不是救生艇的数量足够多,而且严绍在这个时代也算得上是人高马大,恐怕他也没机会挤上救生艇——————这个时代可没有什么‘妇孺优先’优先的原则,后世曾经有过调查,结果表明根本没有妇孺先走的事,在历次海难当中逃生率最高的通常都是船员,其次是男性乘客,至于电影泰坦尼克号上的事情,只能算作是是一种艺术加工…
挤上救生艇只是第一步而已,真正重要的还是获救。万幸在海难发生后没多久,就有接到求救信号的船只赶来进行救援,因为救援及时,最终这次海难的死亡人数只有数百人——————尽管整艘邮轮也不过才近千人而已。
这些人中绝大部分都是在锅炉爆炸时,被灌入船舱的海水困在船底,和他们相比直接穿越到甲板上的严绍可算是运气相当良好了。
在被船只救起后,严绍连同邮轮上的幸存者被送到了距离最近的法国港口,马赛。这本来也是那艘邮轮的目的地,只是因为海难的关系才被耽搁了几天。
在抵达马赛后,也曾经有法国政府的人对严绍这些人进行询问。而在救生艇上的时候,严绍已经用他蹩脚的英语对同坐一条船的幸存者询问了许多事情,也明白他现在正位于1903年的地中海上。所以当法国政府的人对其进行询问时,严绍谎称证件已经和船只一起沉入地中海,法国人也没有怀疑,毕竟谁也不会想到一次海难的幸存者居然会是偷渡客,而且还是从2013年偷渡过来的…
20世纪初的欧洲也是存在种族歧视的,但或许是因为严绍是幸存者的关系,所以在询问的过程中他到是没有受到什么为难,不过也只是如此…
————————————————————
“人生地不熟啊,就连语言也有问题,不过有这些,也够我生活一段时间了吧…”
看了看背包里属于‘自己’的东西,严绍的脸色也好看了许多。
背包和里面的东西当然不是属于他的,他也不太可能带着东西一起穿越,事实上这些都是在逃难的过程中,一些乘客途中遗失的物品。其中的绝大部分都没什么价值,不过里面的几块英镑和一些法郎却绝对不算是一笔小钱,根据这时的汇率,1英镑大概相当于105银元,1银元相当于2法郎多一些,也就是说1英镑相当于20多法郎的样子,而当时清朝新军的军饷,一个月也只有7块银元而已,还不包括膳食,打仗的话需要专门发放开拔费,这样当兵的才会去打仗,因此7块银元在当时已经算是难得的高薪了。
而背包内的英镑和法郎加起来,已经差不多相当于一百银元,就算马赛的物价比较高已经足够严绍衣食无忧的生活一段时间,而且是相当轻松的那一种…
“1903年的法国啊,不管怎么说当务之急还是先找到住处再说,接下的事情等找到了住处再做考虑吧…”
虽然巴黎才是法国的最大的城市和首都,但是马赛却是法国的第二大城市和第一大港口,再加上这个时代还没有飞机,许多国家的人都是乘船抵达这里后再进入法国,所以这座城市到也十分繁华。只是找住处的事情却并不是很容易,因为就连英语都很蹩脚的严绍,根本就不懂得法语,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酒店的前台根本不懂得严绍在说些什么。
好在马赛毕竟是法国的第二大城市,市内也有一些专门接待外国人的酒店,所以最后还是被严绍找到了一家能住的。看到一个黄种人走进酒店,前台的一个中年女性似乎也吃了一惊。不过这个40多岁的中年女性态度到是很专业,表情很快就恢复了正常。
在从前台那里要了一个普通的标准间后,已经在海上折腾了几天的严绍直接倒在了床上,同时也思考起了后面的事情。
几英镑再加上一些法郎,尽管对真正的富豪来说并不算是一笔很多的钱,但是就算是在马赛这样的大城市,这些钱也足够严绍生活一段时间了。然而就算是这样,严绍也是一点都不敢浪费,原因也很简单,如果他是穿越到了清朝时期的中国,虽说在清朝的统治下生活并不是什么好主意,但至少不必担心语言问题。
如果是穿越到美国的话,虽说美国的种族歧视相当严重,但至少那里有唐人街的存在。偏偏,他穿越到了法国来,当然这并不是说法国就没有唐人街了,只不过是现在没有而已。
在历史上,法国出现大量华人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有14万多华工曾在法国参与协约国和同盟国的战争,期间有近万人丢掉了性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部分华工留在了法国,法国的唐人街就是在这个时候出现的,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巴黎的13区了,而此刻才1903年,距离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有十年多一些的时间,唐人街什么的自然也就…
换句话说,严绍想找当地华人帮忙也没办法。
————————————————————
在海上漂了一段时间,在海关那里又耽搁了一段时间,虽说严绍身强体壮也一样觉得十分疲惫,所以躺在床上没多久的功夫就睡了过去。等到他清醒过来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的下午了。
虽然还有些头昏脑胀的,但是严绍还是出去转了两圈,顺便填饱一下肚子,等到他回到酒店后,就开始继续考虑自己的出路。
“不管怎么说,都要尽快找条出路出来…”
坐在床边,严绍这么想着…
对严绍来说当前最重要的就是找条出路出来,毕竟钱总是会花光的,但问题是学校学的东西他很多年前就已经还给老师了,而且学校也不可能教给他如何在20世纪初生存下来。
“这里是港口城市,去码头做个搬运工?倒是能混口饭吃,不过也只是混口饭吃,而且谁会找一个不懂法语的搬运工呢…”
“做个中文老师?这要是一百年后说不定还算是个主意,现在的话谁会去学中文啊…”
“当兵?在法国估计就只有外籍军团会要我吧,不过和搬运工一样,谁会要一个语言不通的士兵呢?”
“别的东西我也不会,到底该做些什么呢…”
严绍挠了挠脑袋,脸已经皱成了一团。
要是他早穿越了几百年,说不定还能弄个玻璃啊,镜子啊什么的出来——————虽然他根本不懂这两样东西该怎么造。
现在已经是二十世纪了,严绍能弄懂原理的东西,基本上都已经发明出来了,剩下还没发明的,以他的智慧估计也弄不明白。
“我为什么没能早穿越几百年呢…”
这么想着,严绍从桌子上拾起了一份报纸。
这个时代可没有什么娱乐节目,不要说电脑、电视、互联网,就连无线电广播也是在3年后才出现的,在这么个人生地不熟,就连语言也不同的国家,严绍也不可能去找那些法国人玩牌去,所以看报纸也就成了严绍唯一的消遣。
幸好,严绍的英语虽然蹩脚但是看还是没问题的,而英语在这个世界多少也算是通用语言,就算是在以自身语言自傲的法国,也同样有英语报纸的存在,所以到也不必担心看不懂的问题。
应该说1903年还算是和平的一年的,到也没发生过什么大事,虽然在这一年莱特兄弟完成了人类史上的第一次飞行,但那是年末,也就是12月份的事情,而现在是年初,所以这件事情还没有发生,再加上这个时代的通讯始终有些不方便,所以报纸上到也没有报道什么大事,几乎都是马赛及附近地区的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尽管如此,没有其他娱乐节目的严绍还是看得津津有味。
然后…
在翻到最后一页后,看着上面的内容,已经看的差不多的严绍突然眼前一亮,因为他已经想到了一条出路。
“如果可行的话,这到算是一条出路啊…”
正文 第二章 小说
报纸上的内容也没什么特别的,就只是一些马赛和附近地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除此之外就是报纸尾页上面连载的几部小说。
而让严绍眼前一亮的,恰恰就是报纸尾页上的这几部小说。
在报纸的尾页上弄几部小说连载一下,不止是后世会这么做,就连这个时代也是如此,当然这些都不是重点,关键是在后世严绍恰恰就是一个喜欢看小说的人,当然,最初的时候看的只是书店里出租的盗版书,缺章少页也就算的,有的时候甚至连本数也不全。后来电脑普及了,到是让严绍轻松了许多。
同时作为一个喜欢看小说的人,严绍也不可能会不记得一些名著。
如埃德加·赖斯·巴勒斯的《人猿泰山》和《火星公主》,克利弗·s·刘易斯的《纳尼亚年代记》,厄休拉·勒奎恩的《地海传奇》等等…
当然,还有同样著名的《指环王》、《被遗忘的国度系列》、《冰与火之歌》和《罗德岛战记》等…
对严绍这种对这个时代完全不了解,也不知道自己应该且可以做些什么的人来说,找一家出版社‘写’些小说来赚取稿费,无疑是件不错的差事。
“而且无论是在哪个时代,名望都是很重要的东西,只要有了名望做任何事情都会事半功倍,虽说现在还弄不清楚将来该做些什么,不过有了这些至少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至少比等到需要的时候才临阵磨枪要来的强…”摸了摸下巴后,严绍也算是下定了决心。
既然已经下定决心,那么剩下的事情也就简单了。
“首先就是要买些纸笔,也不知道这里的出版社收不收英文的稿子。可惜啊,祁暄那家伙发明的中文打字机至少还要十多年的时间才能发明出来,不然的话,就算是想尽办法我也要弄一台回来啊…”
其实严绍更想买台打字机,毕竟后世的许多人在熟悉了电脑后,动笔能力也跟着降低了许多,严绍就是其中之一,让他用电脑到是无所谓,用笔去写那些几十万甚至是上百万字的长著,这就有点要他老命了。
偏偏这个时代的打字机贵的要命,至少不是他那点钱买的起的,这种念头自然也就只能打消了。
至于中文打字机则是在历史上的1915年9月,由山东留美学生祁暄发明的。此前,他将自己发明的打字机说明报请留美学生经理员转详教育部,请予转咨农商部。农商部以祁暄所制打字机器,运用灵便,构造完备,所印字迹尚鲜明,特准按照暂行工艺品奖章,给予专利5年,以示鼓励。
对于近代史多少有些兴趣的严绍,到是对这件事情有着一些印象。
至于这种打字机究竟该怎么造,严绍这个后来人就完全不懂了,毕竟对严绍来说这种东西实在是太复杂了一些。严绍又不是什么都懂的万能穿越者,在穿越之前只是个很普通的20岁青年而已…
————————————————————
在确立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后,严绍也没有在耽误时间,而是直接从酒店走了出去,到附近的百货商场中买到了自己所需的纸笔。
酒店前台的那个中年妇女人到是不错,没有其他白人那种高人一等的姿态,平时见到严绍的时候也会大声招呼,不过就算这样在看到严绍忙碌的样子依然会有种摸不着头脑的样子。
与此同时,在准备好了全部所需的‘装备’后,严绍也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本小说——————埃德加·赖斯·巴勒斯的《人猿泰山》。
《人猿泰山》是美国作家埃德加·赖斯·巴勒斯所创作的系列小说。初次付梓是在1912年的10月,于通俗杂志《all-storyagaze》上刊行,两年后的1914年发行书籍形式的初版。
在后世,因为电影和动画的关系《人猿泰山》这部作品在中国可算是家喻户晓,所以严绍并不担心没人欣赏。另一方面因为这部小说是近十年后的作品,所以也没必要担心抄袭的事情会被人发现…
至于为什么选择《人猿泰山》而不是《魔戒》或者是《黑暗精灵三部曲》这样的作品,则有严绍自己的考虑。
这个时代虽然不像中世纪或者是文艺复兴时那样,见到个女的就要弄成是女巫然后绑到火刑架上‘呼呼’的烧成烤肉,但是宗教的力量依然十分强大,在毫无名气的情况下就弄《魔戒》或者是《被遗忘的国度》系列这样的作品无疑会惹来很多麻烦,尤其是严绍中国人的身份在这种情况下更会显得很尴尬。
所以,用一个科幻小说来投石问路,就是最好的选择了。
而《人猿泰山》这种老少皆宜的科幻小说,无疑是最适合的…
早年因为没有电脑和互联网,严绍都是通过阅读小说来消磨时间,这本《人猿泰山》虽然不是其中最经典的,但严绍也差不多翻阅了十多遍的样子,就算有稍许遗忘,大致情节还是记得清清楚楚的。
胸有成竹,笔下自然也就不会有什么停滞,包括对原文的修改在内,严绍甚至只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将人猿泰山的第一部写了出来。
不过在将小说写出后,严绍才发现他似乎忘记了一件事情。
没错,将小说写出来后,只要往出版社投稿就可以了,关键是这里是法国,而他偏偏只懂得英语,写下的也是英文小说的。
在一个法语国家,去投英文的稿子,这显然有些…
何况他也是初来此地,就连这里有多少家出版社都不清楚,又怎么可能知道该去哪家投稿呢…
“难办啊…”
在酒店的餐厅里,严绍一边啃着面包一边皱着眉。
对他来说啃面包也是件无奈的事情,法国毕竟不是美国,这里可没有什么唐人街,别说去餐馆吃中餐了,就算是想给自己弄盘麻婆豆腐都不知道材料该从哪买,所以他也只能自己一个人默默的啃面包了。
不过真正让他头疼的还是出版社的事情,毕竟在一个法语国家投英语的稿子,可不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
另一边,负责前台的莫甘娜也满是好奇的看向这边。
一战中国没有参战前,在法国是很难看到华人的身影的,就算是作为第二大城市的马赛也是如此。于是理所当然的,严绍这个难得一见的华人引起了许多法国人的好奇。
尤其是莫甘娜,最近几天她经常会看到严绍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知道忙些什么,但是等他从屋子里出来的时候,虽然疲惫但脸上却总是挂着笑容…
“怎么今天却愁眉不展起来了?”
带着好奇,莫甘娜走到了严绍的近前。
正在那里有一口没一口啃着面包的严绍听到脚步声抬头一看,恰好看到了走到身前的莫甘娜。
因为莫甘娜是酒店里少数懂得英语的人,两人经常会谈一谈最近发生的事情,彼此也算是比较熟络,所以看到是莫甘娜,虽然还在为那件事情头疼但严绍还是点点头打个招呼。
“怎么了,严,看你的样子好像遇到什么难处了?”
“难处?的确遇到了些…”
苦笑了一下,严绍将自己头疼的事情说了出来。
在听到严绍正在写小说时,莫甘娜也吃惊了一下。
尽管莫甘娜并没有寻常白人那种种族偏见,但是在听到严绍这个黄种人居然也在写小说后还是吃了一惊。好在严绍在莫甘娜的眼里本来就有些特别,所以她也没有特别的吃惊,只不过就像严绍说的一样,在莫甘娜看来这的确是件很麻烦的事情。
莫甘娜已经有40多岁了,中年妇女4个字绝对恰当,而在马赛居住了这么多年,如果严绍写的是法文小说,那么莫甘娜绝对能十分轻松的就说出几个还算不错的出版社。
偏偏严绍写的是英文的小说,这在法国这样的法语国家无疑就显得很难办了。
本来听莫甘娜出言询问,严绍多少还抱有一丝希望,毕竟对方已经在马赛居住多年,但是看到莫甘娜也是一副头疼的模样后,严绍再次失望起来。
“莫非我给找艘船,然后去英国或者是美国试试吗…“
一口一口的咬着面包,严绍心底苦笑了起来。
不过就在严绍想着要不要坐船去趟美国的时候,对面的莫甘娜却突然拍了一下桌面。
“有了!”
不等吃了一惊的严绍回过神来,莫甘娜已经从餐厅跑回了前台,然后再拿着一份报纸走了过来。
“这份报纸你看过吧?”
说着莫甘娜将报纸摆在了严绍的面前。
这份报纸严绍自然认得,事实上严绍会想起写小说的出路也是因为这份报纸的关系,所以在听到莫甘娜的话后,严绍很直接的点了下头。
见严绍听说过这份报纸,莫甘娜的脸上也露出了一丝笑意。
“在报纸上连载,想必你可能不会太满意,不过这家报纸其实算是一家出版社旗下的,所以…”
听到莫甘娜这么说,严绍点点头表示明白。
也不奇怪,在这么一个交通落后的年代,在一个法语国家开办英文报纸?如果不是上面还有一个顶头boss的话,想靠这么一个报纸赚钱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过另一方面,这件事情却给严绍找到了一条出路。
所以一般的杂志社或许不太可行,但是这家伙出版社的话,到是可以一试…
正文 第三章 报酬
塔里斯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低头看着最近这一季度的财政报告。
“在这么下去的话…”
他手上的数据,就和他的脸色一样难看,当然反过来说也可以。
几年前,塔里斯创办了现在的这家出版社,尽管出版社的规模并不是很大,但是在刚开始的时候塔里斯经营也算不错。然而最近两年同行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出版社的经营也变得越来越差。
如果在这么下去的话,恐怕用不了几年出版社就要关门了。
至于塔里斯一同创办的报社?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那家报社本来就是陪衬用的,出版社关门了,报社当然也要跟着一起关门。
对于塔里斯来说,现在已经到了必须要做出决断的地步了,只是这家出版社他毕竟曾经付出了不少心血。就这么关掉,他始终有些犹豫…
就在塔里斯心底还在挣扎的时候,办公室外突然传来了敲门声。
收拾了一下心情后,塔里斯扬声道。
“进来吧…”
门被推开,接着走进来的是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
“老板,刚才有人来投稿了…”犹豫了下后,那个年轻人继续道。“是个中国人…”
“哦?”
因为日益亏损的关系,出版社的规模越来越小,如今塔里斯一个人身兼老板和总编两个职位。作为总编,塔里斯平日里自然是接稿无数,不过中国人的话,这还是头一次,这也使得塔里斯的心底升起了一丝好奇。
“给我看看…”
见老板感兴趣了,那个青年连忙将稿子交了上去。
在看到稿子后,塔里斯皱了一下眉。
因为稿子全都是英文的,不过这并不妨碍他的阅读,毕竟不管怎么说他也创办了一个专门弄英文的报社,自然不可能会读不懂英文。
尽管手上的稿子很明显只是一部分,但是没多久塔里斯就不由自主的点了点头。
“很不错啊…”
说着塔里斯抬头看向青年。
“那个中国人人呢?把他带进来…”
在看到严绍时,塔里斯就和其他人一样吃了一惊。
因为出现在塔里斯面前的,完全不是他脑中那种头后留着辫子,身形瘦弱的形象。不但不瘦弱,相反严绍1米85的身高甚至要比这个时代的大部分白人都要高大,不过也因为这个关系,使得塔里斯心底再次提升了几分兴趣。
————————————————————
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严绍都是第一次到出版社这样的地方,自然更不可能清楚许多懂得的东西。所以面对塔里斯提出的千字15法郎加印数稿费,如果加印还会另行增加的条件,他也不知道是否合理。
不过有些事情他还是明白的,那就是这个时代的汇率。
在这个时代1英镑相当于25法郎,而严绍交给塔里斯的第一部书稿大概有20万字,也就是相当于3000法郎的样子,3000法郎则相当于120英镑,而1英镑相当于105银元,也就是说这次塔里斯支付的稿费至少相当于1260银元…
考虑到这个时代的清末新军一个月的饷银也才7块银元,1260银元绝对不能算是一笔小数目。何况塔里斯也说了,如果加印的话还会继续支付稿费,所以严绍最后毫不犹豫的就签下了协议。
看着严绍明显要比来时轻松了许多的背影,那个青年在犹豫了一下后开口道。
“老板,这本书真的值3000法郎吗?”
至少青年觉得并不值,在他看来,这本书虽然写的很不错,但是千字10法郎已经算是顶天了。毕竟当年儒勒·凡尔纳的第一部chu女作《气球上的五星期》也只赚到了500法郎而已,考虑到当时是1862年,再加上其他等各方面的因素,像严绍这种没有丝毫名气的年轻人,千字10法郎的确已经顶天了。
在考虑严绍只是个中国人,青年甚至觉得这个价格还可以再压低一些。而且作为塔里斯的心腹,青年也很清楚出版社现在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还要支付那么多的稿费给严绍,青年实在是有些不理解。
另一边,在注意到青年的想法后,塔里斯却是轻轻一笑。
“凡尔纳和埃泽尔的故事你应该听说过吧…”
塔里斯所说的是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根据一则未经证实的传言,儒勒·凡尔纳的chu女作《气球上的五星期》曾经连投16家出版社都没通过,他一气之下将手稿扔进火里,凡尔纳的妻子奥诺丽娜抢出手稿,让他有机会遇到识货的第17家出版社。
事实上,凡尔纳是在1862年秋经布列塔尼作家布雷阿的引见,结识了出版商埃泽尔。凡尔纳给埃泽尔留下了两部手稿:《英格兰和苏格兰旅行记》以及《气球上的五星期》。埃泽尔拒绝了前者并要求对后者进行改动,同年10月23日,两人签署了第一份合同,凡尔纳的chu女作被要求至少售出2000册,作为报酬,他将得到500法郎的薪酬。
在签下合同后,在1863年一年,《气球上的五星期》就售出了3000册。截止凡尔纳去世的1905年,仅无插图版本的《气球上的五星期》就售出了76000册。
《气球上的五星期》之后的巨大成功,在为凡尔纳带来财富的同时,也为他与埃泽尔以及其子小埃泽尔长达40年的合作奠定了基础,在凡尔纳创作《海底两万里》时,他和埃泽尔之间甚至曾经就书中的主人公鹦鹉螺号船长尼摩的特征进行过一场争论。而两者间的友谊,才是塔里斯最为看重的。
出版社的困境塔里斯看的相当明白,眼下用常规的手段塔里斯根本无法救活出版社。如果想救活出版社,就只有采取非常手段。
最好的办法,自然就是找一个名作家,写两本畅销书来缓解一下。但是塔里斯的出版社规模并不是很大,再加上长期的亏损,想请名作家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这时上门的严绍在塔里斯看来,就如救命的稻草一样。
事实上就如青年所想的一样,严绍的《人猿泰山》虽然不错,但最多只值千字10法郎,而如果支付3000法郎的话,除非小说能够加印,不然出版社能赚到的钱就会少上许多,毕竟一本小说刚开始的时候,顶多也就刊印一两千册而已。
不过要是严绍能像凡尔纳一样成功的话,那么这次多支付的1000法郎,就会给双方带来多年的友谊,就好象凡尔纳与埃泽尔和其子小埃泽尔一样。
对塔里斯来说,这就像赌博一样,而且赌中的几率很小,毕竟像凡尔纳那样的作家,通常都是很多年都难得一见的。不过现在塔里斯已经走投无路了,不赌,出版社肯定要关门,赌,要是赢了的话,报社和出版社都会被救活,就算赌输了,也只是赔出去1000法郎而已…
依着《人猿泰山》的质量,塔里斯觉得这盘赌局还是有一定胜率的。
————————————————————
回到酒店后,得知严绍的书已经通过审核,莫甘娜也替他感到高兴。
不过当莫甘娜得知,严绍的小说居然得到了3000法郎的稿费时,脸上吃惊的表情却难以掩饰。
在马赛居住了这么多年,开的又是酒店,莫甘娜自然清楚许多事情,也很清楚一个毫无名气的作者根本不可能凭着第一本小说就赚到3000法郎,事实上在莫甘娜看来,严绍的小说如果通过审核的话,能卖到1000法郎就已经很不错了——————这点上,莫甘娜到和那个青年想的一样。
而从莫甘娜,和周围一些凑上来祝贺的旅客口中得知了情况后,挠了挠头的同时,严绍也觉得自己好像在不知不觉间欠下了一个人情。
“不过我和那家伙非亲非故的,他多给我1000法郎干什么?”
“我听说那个出版社的经营好像出了些状况…”
“是啊,我也听说了,听说他还有把报社关掉的打算呢…”
“没错,这个时候居然还给别人这么多钱,我看他的脑子一定…”
“咳,别在背后说人坏话,不过,其实我也觉得…”
听到旁人这么说,严绍到是觉得那个叫塔里斯的中年人,会不会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收买自己,这样自己将来的作品,好吧,其实是抄来的作品就会全都送到他那里去?
没一会严绍就自己否决了这个想法,他到不会太过看高自己,不过在他看来,那本《人猿泰山》既然能在后世流传到妇孺皆知的地步,必然会有自己的独到之处,3000法郎在旁人看来或许多了,但在他看来却是只低不高。
“不过我现在毕竟只是个毫无名气的新人,对方没必要花这么多的钱来拉拢我吧…”
严绍心底默默的道,他并不知道,现在的塔里斯已经走投无路,至于会在严绍身上投资,那也不过是死马当成活马医罢了。
正文 第四章 打字机
虽然在赚到3000法郎后,算上原来的那些钱,严绍已经不必在为生计烦恼。但是他却并没有想过中止写小说的念头,甚至在回到酒店后,严绍很快就再次提起了钢笔。
《人猿泰山》第二部。
整个《人猿泰山》系列一共分四部,想要写完可不是件轻松的事情。对严绍来说继续写下去,除了赚到更多钱外,最重要的还是名望这东西,因为总有一天他还是要回中国的。
的确,和这一时期的中国相比,法国或欧洲其他国家的环境明显要强出许多,但他毕竟是一个中国人,在这个时代中国人可是备受歧视的,这一点只是在外面转了几圈,严绍就已经有了明显的感觉。外面路人的白眼不说,甚至就在酒店里也曾经有人要求莫甘娜将严绍赶出去,只是莫甘娜并没有同意罢了。
在这么一个国家,严绍根本无法长久的呆下去,回到中国几乎成了必然的事情。
只是怎么回去,用什么身份回去却是个问题。
回去的话很简单,买一张回中国的船票就够了,问题是回去后该怎么办?
如果什么也不做的话,一百英镑虽多,时间长了也会坐吃山空,但如果做生意的话,他显然并不懂得怎么经商。就这么回去,一无本钱二无人脉,再加上人生地不熟的,做生意很容易会被吃的连骨头也不剩。何况这时的中国可不是一个适合做生意的朝代,满清的和黑暗在后世可是流传的相当深刻,尤其是在满清即将灭亡前的这段时间。
而等到辛亥革命后,整个中国更是进入了为期三十多年的战乱年代,整个国家几乎没有一年曾经安定过,就这么回去严绍自己都不敢保证自己的安全。
但是如果他能在外面混出足够的名声,那么也就不必担心了。
要是早一百年,就算严绍在外面闯出的名声在怎么大也没用,毕竟在当时的满清政府眼中,那些外面的地方就是一些蛮荒之地,尤其是欧洲这边更是只有蛮夷才会住的地方。
现在则不同,虽说这么说让人有些恼火,但现在的满清政府已经被西方列强揍的服服帖帖,若是他能在外面闯出名堂的话,那在回国后不但自身的安全能有保障,或许还会有不认识的人赶着上来帮忙。
所以在写完第一本后,严绍已经开始了第二本的工作。
————————————————————
在得到了一百多英镑的报酬后,严绍的手头也宽裕了许多,所以这次的书稿到不需要像上次一样赶。于是在第二部的字数不如第一部那么多的情况下,严绍同样是用了整整一个多月的时间才将其写完——————对于一个胸有成竹的人来说,这已经算是相当慢的速度了。
另一方面,为了拯救自己的报社和出版社,塔里斯也已经做好了刊印工作——————对于塔里斯期望着奇迹会出现在一个中国人身上这一点,出版社的许多员工都有些不以为然,不过塔里斯如今也已经是走投无路,前段时间甚至就连平时很少去的教堂都去了许多次,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有关刊印的工作才会这么快就完成。
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严绍还是一个毫无名气的人,那本《人猿泰山》能卖出去多少,塔里斯自己也不是很清楚。此刻的他,只不过是在病急乱投医罢了。
至于那远比一般作者要多出许多的3000法郎,也只是求个善缘,这样将来严绍再写新书的话,就有可能再次来他这里投稿——————前提是他的出版社那个时候还存在。
至于那本《人猿泰山》的第二部,在塔里斯看来至少也给等到明年才行,毕竟一本高质量的小说可不是那么容易创作的,尤其是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不过事情似乎出乎了他的意料…
“这也是你写的?”
在将已经看完的书稿放在一边后,塔里斯的脸上挂满了吃惊。
“当然…”
严绍到是没什么觉得得意的,毕竟这都是别人写的,他只是负责从脑子里抄出来而已…
“真是奇迹…”
并不清楚这些,塔里斯揉了揉自己的太阳|岤。
在他看来,这一本的质量和上一本相差无几,无论是放在哪家出版社都达到了出版的要求。不过这点不重要,因为有许多作家都能做到这一点,真正让他吃惊的是严绍的速度…
前后相隔不过一个多月,居然就能创作出一本和前一部质量一样的续作来,这简直就是奇迹。
他却不知道,这些并不是严绍创作的,他只是负责从脑子里把这些东西抄出来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