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的军队和二路增援军队之间的指挥权不协调的问题。
只要陛下一声令下,无论是韩国王萧惠还是其他契丹大将,谁敢不从?”
“所以陛下如果亲自率领大军到前线增援韩国王萧惠。 不但可以让我两路契丹大军指挥起来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灵活自如,不会因为两军配合地问题贻误战机。
更会因为陛下御驾亲征亲临前线,我大辽将士必然士气大涨,三军效命。 为陛下拼死作战!”
“而卫慕山喜部的党项军卒听闻陛下御驾亲征,必然恐惧陛下的英明神武,闻陛下之名而闻风丧胆,夺路遁逃。 我契丹铁骑甚至可以不战而胜!”
耶律隆绪被燕王萧孝穆说得有点心动。 于是就问其他群臣道:“众位大人对朕御驾亲征有什么看法?你等认为燕王的说法可行与否?”
燕王萧孝穆权势滔天,而大辽皇帝耶律隆绪又显露一副怦然心动,跃跃欲试的表情,其他大臣谁愿意去触这个霉头?再者说来,燕王萧孝穆分析的东西又很有道理,若不是大辽皇帝耶律隆绪御驾亲征,谁能节制韩国王萧惠?那么把韩国王萧惠从前线调回来,恐怕又会影响在前线打仗的契丹将士们的军心。
于是众位大臣纷纷出言附和燕王萧孝穆地主意。
“陛下御驾亲征。 必然能令党项小儿闻风丧胆,望风遁逃!”
“陛下英明神武,威名所至,卫慕山喜之党项十五万部众也许会不战而降也未可知也!”
“陛下兵锋所指,我契丹大军必势如破竹,党项蟊贼必势如竹破!”
……
耶律隆绪龙颜大悦,说道:“既然诸位大人都如是之说,那朕就下诏。 御驾亲征吧!”
大辽太平十年五月初三。 大辽皇帝耶律隆绪下诏皇太子耶律宗真留在上京为监国,和齐天皇后萧菩萨哥共同署理朝中政务。
大辽皇帝耶律隆绪则亲自率领契丹大军十五万人。 任命燕王萧孝穆为二路先锋,兵发乌梁素海,会同韩国王萧惠麾下十五万大军共同攻打卫慕山喜的十五万党项大军。
五月十三日,大辽皇帝耶律隆绪率领大军抵达乌梁素海。
五月十五日,在耶律隆绪的统一指挥下,燕王萧孝穆和韩国王萧惠率领三十万大军越过黑山,同时对卫慕山喜部十五万大军发起攻击。
卫慕山喜率领十五万大军拼死抵抗了五天五夜,终于架不住辽国大军两面夹击,退守午腊阑山。
韩国王萧惠率领十五万大军紧逼午腊阑山脚下。 与此同时,燕王萧孝穆则绕道乌梁素海右翼,杀入党项黑山威福军司,直逼其军司驻地兀刺海城。
兀刺海城仅有五千党项守兵,只做了一番象征性地抵抗就放弃城池逃走了。
燕王萧孝穆占领兀刺海城之后,立即做出当初和江逐流同样的选择,冒险穿越兀刺海城和午腊阑山之间的沙漠,直扑午腊阑山北麓。
当燕王萧孝穆地十五万大军出现在午腊阑山北麓的时候,卫慕山喜所率领的十五万党项大军就被燕王萧孝穆和韩国王萧惠一南一北夹击在午腊阑山,进退无路。
六月初二,在对卫慕山喜劝降未果的情况下,辽国皇帝耶律隆绪下令韩国王萧惠和燕王萧孝穆对卫慕山喜部十五万大军发起总攻。
三十万契丹铁骑对撼上十五万党项悍卒。 四十五万大军就在午腊阑山之下方寸之地展开了惨烈地厮杀。
契丹铁骑虽然在人数上占据了上风,但是卫慕山喜地党项军队却是背水一战拼死一搏。 这些党项将士都知道,一旦被契丹人俘获,必无活路。
所以在绝境之下也迸发出了强大的战斗力。
大战整整进行了六天六夜,一时间日月无光,天地变色,午腊阑山的山麓上尸横遍野,每一寸土地都被血水染红。
最后卫慕山喜只率领了五千余人突围成功,其他十几万卫慕部的党项战士全部战死。 但是悍不畏死的党项人也让辽国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辽国三十万铁骑竟然阵亡了十三万之多,丧失战斗力重伤员也有三万多人,三十万铁骑还能保持战斗力的不足十四万。
其中辽国大将燕王萧孝穆也身负重伤,不能继续随军征战,被送回辽国上京休养。
以三十万大军对党项十五万军队,最后却勉强惨胜,这让辽国皇帝耶律隆绪不由得龙颜震怒,对党项人顽冥不化恨之入骨。
他发誓要让党项人灭国灭族,用党项人的鲜血告祭战死在午腊阑山下地契丹勇士的灵魂。
于是辽国皇帝耶律隆绪就命韩国王萧惠为先锋,他亲自率领大军殿后,紧紧跟在卫慕山喜的残兵后面千里追击。
卫慕山喜一边亡命逃窜,一边派人发了加急文书到兴州城去。
山遇惟亮拿着卫慕山喜的加急文书来见江逐流,问江逐流眼下该如何是好。
江逐流看了卫慕山喜的加急文书,哈哈大笑,对山遇惟亮说道:“山遇将军,真是可喜可贺啊。 卫慕山喜十五万大军只剩下五千余人,对将军兄弟再也没有任何威胁。
契丹三十万大军目前也只剩下不足十四万人。 而我大宋的精兵七万再加上将军兄弟麾下的十万大军,已经超过了契丹大军的数量。
再加上契丹大军经过连番恶战,千里追击,已经是疲惫之师,面对我们养精蓄锐地近二十万大军,已经注定了他们有败无胜地结局!”
山遇惟亮心中也是高兴,他躬身说道:“这都是江大人的运筹帷幄之功啊。
仅仅凭借一封奏折,就让辽国皇帝出动三十万大军御驾亲征,此等计策之妙,恐怕也只有三国之期地孔明堪以比拟了!”
序 第三百二十章 连环计
第三百二十章 连环计
山遇惟永也在一旁接口说道:“若是仅仅是让辽国皇帝出动三十万大军御驾亲征倒还罢了,关键是逼迫辽国大军不得不在仓促之间和卫慕山喜十五万大军发生激战,卫慕山喜所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辽国也仅仅剩下十三万余人,这种神出鬼没之计策恐怕三国时候的孔明也有所不及啊!”
江逐流大笑,说道:“两位山遇将军谬赞了!本官不过是一时侥幸,哪有你们说的那般厉害?”
笑了一阵,江逐流正色道:“山遇将军,下边恐怕需要你们兄弟出马了!”
山遇惟亮和山遇惟永躬身说道:“江大人只管吩咐便是。 ”
江逐流道:“卫慕山喜虽然仅余五千余人,但是毕竟是个祸患。 所以我们还需要把卫慕山喜这五千多人也送到辽国人的口中。
另外也利用卫慕山喜这五千残兵作为诱饵,引诱辽国人进入我们的埋伏。 ”
山遇惟亮说道:“江大人说的对,卫慕山喜毕竟是我们兄弟的心腹大患,若是不能将他的势力斩草除根,让他喘过气来,慢慢恢复势力,必然会对我们兄弟和大宋永世和好的大计造成不利影响。
”
山遇惟永说道:“江大人,你既然这么说,可是心中已经想好了计策吗?”
江逐流笑着点头,拿过地图摊开在帅案之上:“两位山遇将军,请过来观看!”
山遇惟亮、山遇惟永就围了过来。
江逐流指着一处地方说道:“山遇将军,你们可记得半个月前陪本官去的这个地方吗?”
山遇惟亮和山遇惟永兄弟眼神俱都一亮,说道:“省嵬城?”
江逐流说道:“对,就是省嵬城这个地方。 此处前方是克夷门,左侧是罗保大陷谷,右侧是都思兔河。 背靠石嘴山,易守难攻。
你们兄弟率领十万部众在此处设下埋伏,利用契丹人急于追杀卫慕山喜残部的心理让卫慕山喜率领残部把契丹人引入埋伏。 ”
“你们写信告诉卫慕山喜,只要把契丹人引到省嵬城下,就算完成任务。 当契丹人进入埋伏之后,你们十万大军将会把契丹人包围起来彻底消灭。 ”
山遇惟亮道:“江大人,那卫慕山喜部的五千余人该如何解决?”
江逐流淡淡地笑了笑,说道:“交给契丹人。 等他们把契丹人引入埋伏之后。 你们要在城头示弱,先不要发兵。
契丹人见你们不敢出城救援卫慕山喜的五千军队,一定以为城内没有多少兵力,所以就会毫无顾忌地追杀卫慕山喜。
等契丹人把卫慕山喜部落五千残兵全部消灭之后,一定会因为取得一场小胜而心存懈怠,你们这个时候再率领大军杀将出去。 ”
山遇惟亮击掌而叹:“江大人,太妙了!契丹人以为城中兵力空虚,不敢应战。
要不如何肯眼睁睁看着同族兄弟在城下被他们残杀?说不定契丹人杀了卫慕山喜部落之后还会在城外耀武扬威的炫耀武力,根本不加防备。
这时候我们兄弟率领十万大军冲出城去,契丹人败。 ”
江逐流摆了摆手,说道:“山遇将军,你们的兵力不能全部摆在省嵬城啊。 这罗保大陷谷、都思兔河岸、石嘴山中都要有埋伏。
到时候三军出动,会合省嵬城中地部队一起夹攻,契丹人四面受敌,搞不清楚究竟有多少军队来袭。
他们才会惊慌失措,应对失据,那时候你们的伏兵才能发挥最大的效力!”
山遇惟亮捶了一下大腿,不好意思地说道:“江大人,我们党项人打仗向来都是直来直去,这种阴谋诡计不大精通,所以大人莫要见笑。 ”
刚说完,山遇惟亮又连忙纠正道:“嘿嘿。 江大人,惟亮说错话了。 不是阴谋诡计,是锦囊妙计!”
江逐流大笑,说道:“山遇将军,无论是阴谋诡计也好锦囊妙计也罢,只要能消灭敌人打得胜仗就行。 将军请切记,计策没有好坏狠毒之分,关键是看用在什么人身上。
对待敌人只恐计策不够阴险毒辣。 对待朋友和兄弟就不能用如此手段了。 ”
山遇惟亮连连点头。 口中说道:“江大人,惟亮今日受教了!”
山遇惟永在一旁却有点担心。
他对江逐流说道:“江大人,假如契丹十三万大军俱都来到省嵬城下我们又该如何?以十万人对付敌人十三万多人,我们可不占据上风啊!”
江逐流笑道:“惟永将军,你自管放心,只要倚靠我的计策行事,即使契丹十三万多大军俱都赶过来,也不会是将军兄弟麾下十万大军的对手的!”
山遇惟亮对这个倒是比兄弟山遇惟永明白,只要能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以少胜多的战例比比皆是。
江逐流大人这个计策却是有迷惑契丹大军之功效,因此以十万对当契丹人十三万大军并不吃亏。
江逐流继续道:“山遇将军,本官估计,契丹人绝对不会是十三万多大军一起达到,首先到达的应该是辽国韩国王萧惠率领地契丹先头部队,人数估计也就在五万到六万之间。
你们以十万大军四面合围,即使不能全部歼灭这五六万契丹大军,至少也能重创他们。 ”
山遇惟亮和山遇惟永兄弟俱都点头。
江逐流又道:“省嵬城取胜之后,契丹人必然会警惕起来。
等辽国皇帝耶律隆绪率领的契丹主力部队到达之后,你们兄弟只要在省嵬城和他们稍做对峙之后,就率领大军缓缓撤退。
但是又不能撤退地太猛,一定要不断地和契丹人主力部队保持接触,慢慢地把辽国皇帝耶律隆绪引领到兴州城下。 ”
山遇惟亮道:“江大人,莫非你要在兴州城下全歼辽国主力部队吗?”
江逐流点了点头,说道:“山遇将军,你们兄弟前往省嵬城的途中凡是遇到的党项族人,俱都让他们向兴州城转移,路上实行坚壁清野。
这样等你们引诱契丹人往兴州来的时候,契丹人在路上就弄不到任何粮草补给,让契丹人只能依靠自身携带的补给。 等他们到了兴州之后,粮草应该消耗的差不多了。
这样他们必然急于和你们兄弟的党项大军速战速决,以夺去兴州,缴获粮草。 ”
“到这个时候,山遇将军,你们兄弟就可以率领部下和契丹人地军队来几个反复冲锋,尽量消灭几股契丹人的队伍,把契丹人打疼,把辽国皇帝耶律隆绪气得失去理智,那么他们一定会聚集全部大军对你们兄弟十万大军猛追猛打。
”
山遇惟亮和山遇惟永皆都用心听着,看江逐流葫芦里究竟藏了什么妙计。
江逐流继续说道:“你们兄弟这时候就可以率领大军撤到兴州东门,然后你们分成两股分别沿着城墙左右绕过去,往西门而来。 契丹人的大军必然也会在后面尾追不放。
到时候,契丹人的大军就会密密麻麻地分布在兴州城周围。 ”
“你们兄弟率领大军到了西门之后。 我会命人打开西门把你们兄弟的大军放进来。 等契丹人赶过来之后,城门已经关闭。
这个时候,我们地埋伏就可以派上用场了!”
山遇惟亮想了一想,说道:“江大人,你所说的埋伏莫非是抛石巨炮吗?”
江逐流笑道:“正是!这数月以来,兴州城已经制造了两千台抛石巨炮和上万台中小型抛石车,这些抛石巨炮和新式抛石车的威力将军兄弟都已经见识过了。
攻击范围从城下五十步一直延伸到城外六七百步。
当契丹人密密麻麻的聚集在兴州城四周地时候,我们城内的抛石车忽然间万炮齐发,再加之强弓硬弩,契丹人围在城外的大军在如此密集的火力打击之下,究竟能有多少人逃得活命?”
“即使他们能侥幸逃得活命,到时候我们兴州城四门齐开,大宋军队和你们兄弟率领的党项铁骑一起冲出兴州城对契丹人发动追击,契丹人必败。
总是大辽国皇帝耶律隆绪御驾亲征,也逃脱不了全军覆没的命运!”
山遇惟亮兄弟放声大笑,江逐流大人这计策简直太妙了,几乎是环环相扣,一环连着一环,契丹人想不上当就都难。
假如真的能把契丹人的大军全部消灭,那么即使辽国皇帝耶律隆绪能侥幸逃得性命,他回到辽国之后也不敢再对党项用兵了!
序 第三百二十一章 省嵬城下
第三百二十一章 省嵬城下
山遇惟亮兄弟率领十万党项大军离开兴州前往省嵬城。
山遇惟亮兄弟走了之后,江逐流一边安排辎重部队抓紧时间安放新型投石车,一边让随军工匠开始在城内制造黑色火药。
由于辎重部队本身就带了两万斤黑色火药的配料,所以很快就制造出来了两万斤火药。 但是江逐流却说这些黑色火药远远不够,下令工匠继续配置。
配置黑火药需要硫磺、硝石和木炭粉。 木炭粉这个没有什么问题,关键就是硫磺和硝石。
江逐流来自现代,对于如何寻找硫磺和硝石自然比古人要懂得多一些。 他首先建议工匠们到温泉山中的温泉去看一看,寻找一下附近有没有什么硫磺矿。
因为很多温泉都是和地热联系在一起的,水里面会含有丰富的硫磺。
工匠们的按照江逐流的指点,果然在一个温泉旁边寻找的了硫磺的结晶。 然后沿着硫磺结晶慢慢搜寻过去,就发现一条天然硫磺矿脉。
这原来是一条温泉的喷口,由温泉从地下深处把硫磺带到地面,然后经过结晶慢慢凝固下来。
于此同时,另一部分工匠在则党项本地人的带领下,到了腾格里沙漠中的盐湖附近寻找硝石。 江逐流知道,硝石也叫芒硝,就是硝酸钾之类的硝酸盐。
他小的时候就曾经见一些人从盐碱地里扫上面一层白白的东西,说是芒硝,可以用来治病或者配制火药。
腾格里沙漠中有那么多盐湖,盐湖岸边一定会有芒硝等硝酸盐的结晶。
三天后,工匠们果然在腾格里沙漠中一个小盐湖中寻找的了硝石。
如此一来,制造黑火药的原料就全部齐备了。
有了原料之后,工匠们在士兵的帮助下开始制造火药。 由于原料充足,一天竟然能生产出两万多斤火药。 十天后,工匠们一共生产出了将二十多万斤火药。
江逐流让工匠们把在黑色火药中混入碎石子和铁钉,然后二十斤一包紧紧捆扎起来,外面接上长长的引线。 这样一共生产出来一万多包土制炸药包。
这些东西都准备好之后,江逐流现在要等地就是山遇惟亮兄弟把辽国皇帝耶律隆绪引到兴州。
卫慕山喜率领残部亡命奔逃,他已经接到山遇惟亮兄弟的飞鸽传书,山遇惟亮兄弟已经击溃了江逐流率领的大宋军队。
目前已经率领十万大军到省嵬城接应他,他只要逃到省嵬城,就安全了。
可是大辽先锋韩国王萧惠却紧紧跟在卫慕山喜的五千残部后面穷追不舍。
萧惠领了大辽皇帝耶律隆绪的命令,必须取下卫慕山喜的人头来祭奠大辽国十多万勇士的在天之灵。
克夷门远远在望,卫慕山喜终于松了一口气,他只要率领残部过了克夷门,就到了省嵬城的地盘,韩国王萧惠所率领地军队不过才四五万左右。
绝对不敢和省嵬城里山遇惟亮兄弟率领的党项十万大军硬撼。
过了克夷门,卫慕山喜和五千卫慕部落的战士就安全了。
卫慕山喜率领残部越过克夷门而去。
辽国先头部队到了克夷门却停了下来,犹豫着不敢向前。
这时候韩国王萧惠率领主力部队赶到,一见先头部队止步不前,不由得勃然大怒:“尔等为何不继续追击卫慕山喜?”
前面的将士惶恐地说道:“萧大将军。 前方地形险要,我们怕中了埋伏!”
萧惠大笑,说道:“卫慕老狗只余下五千残部,即使有埋伏。 又能奈我五万大军何?尔等休要再犹豫,跟随本王火速追击卫慕老狗!”
五万辽军越过克夷门继续追击。
卫慕山喜越过克夷门,见辽国大军停止了追击,心中一喜,暗道谢天谢地,终于摆脱了辽国大军的追击。 往前方望去,二十里外的省嵬城已经遥遥在望。
卫慕山喜刚松了一口气的时候,忽然间又听到身后传来隆隆的马蹄声。 扭头望去,只见身后烟尘滚滚,敢情辽国大军阴魂不散,又追上来了!
卫慕山喜魂飞魄散,立刻命令残部加快速度往省嵬城方向逃窜。
这么一逃一追,转眼之间已经进入了省嵬城五里地范围内,这时辽国大军在他们身后不足三里。
卫慕山喜一马当先,拼命逃到省嵬城高高地城墙之下。 向上面喊道:“城上士兵快快开门。 我乃是大将军卫慕山喜!”
城上的守将就冲城下喊道:“见过卫慕大将军。 卫慕大将军辛苦了!”
卫慕山喜看着身后越追越近的辽国大军,冲城楼上喊道:“你等啰嗦什么?快快给本大将军开门!”
城上守将就高声回答道:“卫慕大将军。 没有山遇将军的将领,我们不敢擅自开门!”
卫慕山喜就在城下喊道:“你只管开门便是,若是山遇将军责怪你,自然有本将军一人承担!”
城上守将说道:“卫慕大将军,不行啊!我家山遇将军军法严明,不尊号令,即使是西平王亲自讲情,我们依旧是要受到处罚!”
卫慕山喜就在城下骂道:“你这蠢材,也不看现在是什么时候?事急从权,我现在被辽国大军追杀,你只管开门保管没事!”
城上守将依旧是摇头,说道:“卫慕大将军稍侯,待我派人禀明了山遇将军之后再做定夺。 ”
此时辽国大军已经距离卫慕山喜的残部不足一里。
卫慕山喜脸都变色了,在城下苦声哀求道:“这位兄弟,你就行个好吧。 先把本将军放进去吧,迟了恐怕就来不及了。
本将军进去之后,一定会给你一大笔厚礼当做重谢!”
城上守将摆手道:“卫慕大将军,我是蠢材,当不得你地厚礼,你稍安勿躁,我家山遇将军马上就来。 ”
卫慕山喜还有说什么,已经听到身后千军万马的声音,转身一看,辽国大军已经杀到跟前。
“弟兄们,跟本将军拼死抵抗!”卫慕山喜大叫一声,“山遇将军过来后,城内援军就会出城拯救我们了!”
“杀啊!”
卫慕部落的五千将士此时也没有任何办法,他们只有拔出兵器转身和辽国大军厮杀在一起。
山遇惟亮和山遇惟永两兄弟就躲在城楼的阴影处冷冷地观看着城下地厮杀。
五千多卫慕部落的将士如一叶小舟一般,在五万多契丹大军的汪洋大海中漂泊着,承受着一浪接着一浪的攻势。
渐渐地,卫慕部落中的将士越来越少。
卫慕山喜扭头看去,省嵬城一点开门的迹象都没有。 他终于明白事情有变。 山遇惟亮兄弟一定是设下了全套陷害他。
“弟兄们,省嵬城没有指望了,跟着本将军突围!”卫慕山喜大叫一声。
这卫慕部落的剩余的几千残部俱都是以一当十地勇士,要不也不会在数场恶仗中都生存下来活到现在。
他们在绝境之中迸发的战斗力也十分惊人,他们一浪接着一浪的迎上契丹大军的攻击,拼死护卫着卫慕山喜向外突围。
最后,卫慕部五千战士拼得只剩下不足四百人,但是这四百人终于保护着卫慕山喜冲出了辽国人的包围圈,向西北方向突围而去。
山遇惟亮在城头上看见这一幕不由得暗自叹息一声,没有想到卫慕山喜的部下这么彪悍,契丹五万铁骑竟然没有把他们全数消灭。
韩国王萧惠也是暗自沮丧,没有想到在这种情况下竟然让卫慕山喜飞走了。 于是他就把怒气撒到省嵬城的守军上了。
“兀那党项狗贼,快快开城投降,本大将军可以饶你等不死,否则,卫慕山喜那老狗就是你们的下场!”
韩国王萧惠说这话地时候有恃无恐,既然省嵬城内地守军眼睁睁看着契丹大军围攻卫慕山喜率领的五千残部不敢出城,说明省嵬城一定没有多少兵力。
自己率领这五万大军荡平这么一座防守空虚地城池还不在话下。
城上传来一声大笑声,山遇惟亮和山遇惟永兄弟并排站在城楼之上,山遇惟亮高声喝道:“城下的契丹老狗,可怜你死到临头还不知自悟,尤自在这里大言不惭地大方厥词!你可知道,今天这省嵬城下,就是你的丧命之地!”
序 第三百二十二章 不能后撤
第三百二十二章 不能后撤
韩国王萧惠指着城墙上的山遇惟亮哈哈大笑,说道:“可笑的党项狗贼,眼睁睁看我杀戮你们党项狗你一个狗屁都不敢放一声,现在我杀完你们党项狗贼了,你倒是开始大言不惭了。
来,你家爷爷我就在下面等着,有本事你们出城和你家爷爷我决一死战!”
山遇惟亮狞笑一下,说道:“契丹老狗,可怜你死到临头犹自嘴硬!”然后山遇惟亮大喝一声:“来人,擂鼓,出城杀敌!”
轰隆隆的牛皮战鼓在城墙上响了起来,省嵬城四门大开,无数党项战士冲了出来。 他们在城内养精蓄锐等待多时了。
方才看着契丹人在城下杀戮卫慕部的党项人,虽然明知道这些卫慕部的党项人不会和他们是敌人,不会和他们一心,但是毕竟都同为党项人,眼睁睁地看着契丹人在城下任意杀戮,他们心中当然不好受。
此时听了山遇大将军的命令,立刻争先恐后地杀将出来。
韩国王萧惠看到城门之内密密麻麻地冲出来的党项军队,不由得大吃一惊!怎么?省嵬城内竟然还埋伏着如此众多的党项军队吗?为什么刚才他们杀戮卫慕山喜部落五千多党项部队的时候,城内的党项人见死不救呢?
就在此时,忽然间又听到前后左右都前来阵阵的鼓声,扭头看去,只见后面的克夷门,左边的都思兔河岸,右边的罗保大陷谷都有无数的党项军队杀了出来。
“不好,重了埋伏了!快撤!”
韩国王萧惠大喝一声。
可是此时想撤退怎么能来得及啊。 十万党项军队从四面合围,把韩国王萧惠手下这五万契丹铁骑像包饺子一样包在中间。
表面上看来,双方兵力不过相差一倍,但是韩国王萧惠的五万军队是经过长途跋涉来到省嵬城的,刚刚又经历了一番厮杀,战士们和战马的体力都透支了许多。
没有来得及恢复。 而山遇惟亮兄弟麾下的十万党项大军则是养精蓄锐,战士们地体力和战马的体力几乎达到了顶峰。
另一方面,韩国王萧惠的军队新胜之余心高气傲,好无防备,队形涣散。 而山遇惟亮兄弟麾下的大军则是蓄谋已久,以有心算无心,所占据的都是有利地形。
此时从四面合围起来向韩国王萧惠的军队冲杀过来,韩国王萧惠纵然有五万契丹大军。 又如何能抵挡地住?
于是战场上一面倒的形势又重演了起来。 只不过刚才是契丹大军围着卫慕山喜的五千大军厮杀,现在是山遇惟亮地十万大军围着契丹人五万大军厮杀。
韩国王萧惠知道败局已定,他率领着部队在亲卫保护下拼命地突围,最后终于在克夷门方向杀出一条血路突围成功,可是他身后的五万大军只剩下不到九千人,这怎么能不让韩国王萧惠又羞又怒呢?
可是韩国王萧惠却不敢做丝毫停留,他率领部队急速逃窜而去,只有找到大辽皇帝耶律隆绪率领的契丹主力部队。 他们八千多人的残兵败将才能获得安全。
山遇惟亮兄弟却不派人追击韩国王萧惠的残兵,他们收拢了部队,盘点了一下人马,不由得不佩服契丹大军战斗力的强悍。
在山遇惟亮兄弟的大军占尽上风的情况下,围歼契丹人五万人马。
他们还折损了将近三万人,契丹人不过被消灭了四万多人,和契丹人地伤亡比例几乎达到了一比一的水平。
山遇惟亮于是就按照江逐流的吩咐,把剩余的部队全部集中起来。 留在省嵬城,然后再派探马到前方打探大辽国皇帝耶律隆绪率领的契丹主力部队地消息。
再说韩国王萧惠,率领八千多残兵狂奔了两百多里,终于遇到了辽国皇帝耶律隆绪率领的主力部队。
见韩国王萧惠又被党项人杀得丢盔卸甲,五万多人马折得只剩下八千余人,辽国皇帝耶律隆绪不由得大怒,抽出宝剑就要当场把韩国王萧惠杀掉。
其他将领连忙拦住大辽皇帝耶律隆绪,他们为韩国王萧惠求情道。
大战之时正是需要用人的时候,怎么能在大战之前先杀了自己家的大将,这不是长党项人地志气,灭契丹人的威风吗?不如留着韩国王萧惠一条性命,让他待罪立功可也。
韩国王萧惠也跪倒在地苦苦哀求道:“陛下,非是萧惠无能折损我大辽军威,乃是萧惠实在没有想到山遇惟亮兄弟竟然会率领十万党项大军埋伏在省嵬城。
朝廷传过来的情报不是说,山遇惟亮兄弟不是率领十万大军正在兴州城的外围灵州和大宋二路招讨使江逐流率领的七万大宋军队对峙的吗?他们又如何会忽然间出现在省嵬城?”
辽国皇帝耶律隆绪觉得韩国王萧惠的说辞也有道理。 毕竟韩国王萧惠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在卫慕山喜身上。 着急要取卫慕山喜的人头为午腊阑山地十多万契丹将士报仇。
谁又能想到山遇惟亮兄弟竟然忽然间舍弃灵州城的大宋军队来到省嵬城埋伏了呢?难道说大宋军队已经被山遇惟亮兄弟击溃了吗?
“诸位大人,你们对山遇惟亮兄弟率领大军出现在省嵬城有什么看法?”辽国皇帝耶律隆绪说道:“是不是大宋军队被山遇惟亮兄弟的大军击退了?”
一个辽国将军上前说道:“启禀陛下。 臣觉得大宋军队被山遇惟亮兄弟击溃的可能性不大。 率领大宋军队的正是大宋朝新冒出来的第一猛将江逐流。
江逐流当然在甘州的时候就曾率领甘州城回鹘守军破了西平王王子李元昊麾下最精锐的大军,让李元昊麾下地精锐大军第一次吃了败仗,在甘州城下折损了三万余人。
然后江逐流又率领五千甘州回鹘残部千里奔逃,在奔逃地过程中连连给身后李元昊的追兵以重创。 最后在黄河岸边消灭了李元昊六万大军,还砍了李元昊地项上人头。
如此猛将如果说和山遇惟亮兄弟对垒中败下阵来,似乎不大可能!”
另一位谋士也上前对辽国皇帝耶律隆绪说道:“启禀陛下,微臣也是觉得江逐流率领的大军不可能被山遇惟亮兄弟的党项大军击败。
江逐流的大军既然能在峡口之战役中消灭野利王率领的野利部八万多大军,又怎么会被山遇惟亮兄弟的十万大军所击败?至少能维持个不胜不败的局面!”
辽国皇帝耶律隆绪就说道:“那诸位大人,你们认为这是怎么回事?既然江逐流率领的大宋军队不可能战败,为什么山遇惟亮兄弟的大军会忽然间出现在省嵬城呢?”
那位谋士就说道:“启禀陛下,微臣以为这一定是江逐流的阴谋。
他得到我大辽皇帝率领大军兵锋直指向兴州的消息,于是就起了坐山观虎斗的心思,然后他要么是在和山遇惟亮兄弟的交战中假装溃败往后撤兵,或者干脆就主动撤兵,以上山遇惟亮兄弟能腾出兵力来与我大辽皇帝率领的契丹大军决战!”
辽国皇帝耶律隆绪点了点头说道:“大人分析的很有道理,搞阴谋诡计一向是大宋人的长项。
江逐流作为大宋朝中最狡猾的将领,必然会使出更多的阴谋诡计,所以江逐流号令麾下的大宋军队撤兵,让山遇惟亮北上来抵抗我们大辽国的契丹铁骑,也是很有可能的。
那么大人你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我大辽铁骑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呢?”
那谋士就躬身说道:“启禀陛下,微臣以为我们也可以效仿大宋军队的做法,向后撤兵,让山遇惟亮兄弟不觉得我们大辽军队是威胁,让他们麾下的党项大军转而去对付大宋的军队!”
“启禀陛下,万万不可采用这样的做法!”刚才第一个开口说话的将军高声说道:“大宋军队可以使用阴谋诡计,可以主动撤退,但是我大辽军队却不可以!”
辽国皇帝耶律隆绪问道:“将军,请问这是为何啊?”
这位将军说道:“首先,我大辽的军队乃是陛下亲自率领御驾亲征的,假如后撤之后,手下的士兵一定以为我们这次征讨党项失败了,这不但会让下边士兵的军心和士气受到打击,更会折损陛下的威望!”
序 第三百二十三章 午睡未醒
第三百二十三章 午睡未醒
“其次,兴州乃我契丹龙脉之地,是我契丹人必取之城,而对大宋来说,兴州城则是可有可无的,所以大宋能攻得下就攻,攻不下就撤,无有必取之心,即使大宋攻打下兴州,最终还要面临我契丹铁骑的大军压境,我大辽则必须攻克兴州,断无后撤之理,否则大宋不攻,我契丹不攻,兴州岂不是永远在党项人的手中?江逐流也正是看准我大辽如此心思,所以才会撤离兴州,把攻克兴州城的任务留给我们,省得他们损兵折将之后攻克兴州还得为我大辽国做嫁衣裳。
”
耶律隆绪说道:“如此说来,我契丹铁骑只有攻打兴州一条路途了?”
这位将军说道:“启禀陛下,正是如此!”
耶律隆绪说道:“可是我大辽军队目前只剩下九万人,这样强行攻打兴州,可有取胜之机?”
韩国王萧惠跪在地上抢着说道:“启禀陛下,臣萧惠虽然损折兵将四万出头,但是省嵬城一战,山遇惟亮兄弟也折损了三万多人,所以党项所余军队不足七万。 ”
耶律隆绪说道:“以九万兵力攻打党项人七万兵力镇守的城池,可没有必胜之机。 ”
韩国王萧惠说道:“陛下,目前山遇惟亮兄弟的军队都龟缩在省嵬城,我们假如强攻省嵬城,当然没有必胜的把握。
但是假如我们契丹大军绕过省嵬城直扑兵力空虚的兴州,那么山遇惟亮兄弟必须弃省嵬城而出和我军决战。
否则我契丹大军一旦占领了兴州城,那就是攻守异位,山遇惟亮兄弟手中的七万人可难再从我契丹大军手中夺回兴州城。
再者说来,我们大辽境内还有三十万大军,除了留下二十万镇守宋辽边界之外,还可有抽调十万大军前来兴州增援。 而党项全境只余下山遇惟亮兄弟手中这七万孤军。
面对着我契丹援军随时可以驰援的境况,山遇惟亮兄弟这支孤军必然瞻前顾后,不敢全力和我军死拼,以免兵力打光之后,我辽国援军到达,他们只有束手待毙的份了!”
耶律隆绪听后频频点头,对身边众将说道:“众位将军
好看的电子书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