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年了。
夷州岛之南边,一处茅庐学堂之内
“学而时习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诸葛亮半壁着双目,细细的听完了孩子们将书背完之后,满意的点了点头,笑道:“好,今日便到此时为止,明日续读。”
“哦!先生下堂喽!”但见夷州的孩子们一个个欢呼的从塌上蹦了起来,一个个高高兴兴的奔着门外匆匆跑去,诸葛亮笑着摇了摇头,锤了锤颇为酸痛的腰间,细细算起来,他也是五十好几的人了,这腰酸背痛的『毛』病时不时的就过来『马蚤』扰一下自己没办法,人嘛,毕竟都是会老的。
轻轻的敲打了一会,诸葛亮缓缓的站起身来,方一走到茅庐之外,便见一个年约五旬,三缕长须的男子正在冲着自己淡淡的微笑。
“诸葛先生隐于此处,真真安乐。”
乍见了此人,诸葛亮先是一愣,接着长叹口气,摇头笑道:“原来是司马先生哦,不,亮当否应称先生为司空大人?”
司马懿笑着摇了摇头,道:“诸葛先生,时隔多年,你这张利嘴依旧是丝毫没有变,自陛下退位尊太上皇之后,懿便早已不是什么大司空了,只不过是区区一介庶民而已,就像当年名惊一时的诸葛先生一样,此时亦不过乃一教书匠尔。”
诸葛亮闻言,笑着摇了摇头,当年之事如梦如幻,又岂能再今朝可比?更何况,如今的他,早已是年过半百之人。
却见司马懿轻轻的一抬手,笑道:“先生请随我走一趟吧,我船舱之中有一人想要见见您。”
诸葛亮笑着摇了摇头,想见他的人,居然能够指使的动司马懿来请他,这个人的身份也自然是呼之欲出了。
随着来到江边的一条楼船之上,诸葛亮方一迈进船舱,便看见了一个身卓黑『色』服饰的男子,只是轻轻的瞄了一眼,诸葛亮就立刻将此人认了出来。
但见那男子缓缓的转过身来,点头言道:“有一句俗话,先生肯定是没有听过,叫做人生何处不相逢啊!哈哈哈哈,孔明,时隔二十多年,朕与你也是再次相见了,怎么样,这些年过的可还好么?”
诸葛亮笑着给曹昂施了一礼,轻道:“虽然二十多年不曾见面,但亮过得好不好,多年来,太上皇不都是了如指掌么?”
曹昂『摸』了『摸』额下已经微微有些花白的胡须,点头道:“是啊,朕与你多年来虽然没有再见过面,但你的一举一动都是在背嵬军的掌握之中,孔明,朕要谢谢你这多年来南上北下,在大魏的各处蛮荒之地推出各种耕地发明,还有你在各地的知识传播,开蛮荒之顽化之举唉,还有你托士元他为朕上呈的木牛流马的图样。”
孔明轻轻的施了一礼,淡淡道:“亮只是再为当年所带来的战祸恕罪而已况且,亮在民间做得再好,若陛下是为昏君,却也无用。”
“你还真敢说啊!”曹昂笑着点了点诸葛亮的鼻子,接着一指船舱内的一桌酒菜,言道:“孔明,要不要与朕对饮两盏?”
看了看一脸和气笑意的曹昂,孔明终于也笑了:“陛下先请坐。”
曹昂闻言,当先甩开袍子坐下,二人对饮了三盏,但见曹昂喝完之后,抬头望着远处的天空,似是有着些许的思虑,少时,但听他开口笑着言道:“涿郡的桃园,近年来花开的特别的盛啊。”
诸葛亮闻言,拿杯的双手似是有些滞了滞,接着笑道:“对于这件事,亮对你们父子一直特别的感激,主公三兄弟同居于桃园,想必在九泉之下,也可含笑而瞑目了。”
但见曹昂笑着摇头道:“可再过几十年,等我死的时候,却瞑不得目啊!”
诸葛亮闻言顿时一楞,轻道:“你?你这一生,难道还有什么遗憾么?”
曹昂闻言笑道:“当然有了,来,你看!”
但见曹昂领着诸葛亮来到船上的地图边,将手向着图上一指道:“这多年来,我虽然大大的肃清了中土周边的边患,促进了中原的发展,但这一处地方,却还没有打下来可如今国内正在改革科举制度,很难有精力再对外用兵了,遗憾啊,这最后一处的点子没让我拔下来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有人去注意这里了。”
诸葛亮眯着眼睛细细的看着曹昂点指的那处地方,疑『惑』道:“三韩之地?”
曹昂闻言,笑着点头道:“原来你也知道。”
诸葛亮闻言皱了皱眉头,疑『惑』道:“听说那里极为荒芜,所居住的也不过是一些零散的土族而已,陛下就是派兵去了那里,地陆偏远,对中土也也根本没有什么利益可言。凭空耗费国力,军力而已。”
曹昂笑着点了点头,道:“你说的没错,这也是朕昔日在位时,朝中文武一直反对对此用兵的理由,不过那虽然是个破地方,但那里的人真的很讨人厌。”
诸葛亮的眉头微微皱起,这曹昂说的话,他真是一点都不明白。
却见曹昂笑着自言自语的说道:“不过没关系,就算千百年后他们侥幸逃过了一劫,朕还是有办法对付他们,孔明,你且看看此物!朕打算百年之后,将此物一并葬于我的墓中。”
但见曹昂缓缓的从一边的匣子中拿出了一块圆形的琥珀之玉,晶体透亮,『色』泽光润,上面俨然刻着一排排的大字,孔明见状细细的将那玉体读了一遍,接着,茫然的问道:“这这段话是什么意思?”
但见曹昂闻言哈哈大笑,却只是神秘的冲他眨眨眼睛,然后轻轻地摇头不语。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历史的长河在经过了一代又一代的进化之后,在一千八百年多之后,终于走向了一个世界极度闻名的时代,那是一个信息纵横的时代,那是一个科技发达的时代,更是一个大众青年喜欢追寻历史文明的时代。
人类文明发展至21世纪时,在世界的顶端之中,世界上,亚欧的首脑,俨然是有着一个文明渊博、科技发展都屹立于世界前端的大国,中国。
第五卷 完本感言
不知不觉间,曹昂的小故事也是告一段落了,所实话,写138百~万\小!说网气觉得很累,天天不断的要忙着上课,作业,应付老师哪一系列无聊且无用的事情,然后再投身电脑之前,说句良心话,很疲乏可这一旦写完了,突然之间,又总觉得有些怪怪的、空空的感觉,似是完全没有那种完本的喜悦。
这可能就是粉嫩新人和老写手之间的差距吧,可不管怎么说,磕磕巴巴的我还算是把一本书写完了,也算是一点小小的成就吧,嘿嘿,自己就先无耻地赞一个吧。
这从去年10月份开始写的,至今不多不少,刚刚好约有十个月,(话说十个月只也了一百四十多万字,也是够龟速的了,囧)
其实呢,当初只是一时兴起,仓促的随意涂鸦,对于大体的构思没有什么太过具体的准备,也根本可能没有想过会坚持下来,使得这本书写完之后,显得东一块,西一块的,看着感觉实在是很乱,很杂,也挺枯燥,在这里,哈气跟一直读《曹昂》的大家说一声抱歉了(毕竟本事在这摆着呢,几斤几两,一滩烂肉,大家一眼即明。)
哈气的水平不够,经验不足,写出的书中难免会有一些让人气闷的情节,(这点也是我后来才反应过来的,可惜晚了的说)
这是作为一个新手的无知的地方,也是最无奈的地方,但是通过了这将近一年的写作时间,哈气也大概理解了大家喜欢什么样的书,愿意读什么样的语言和剧情,我想这也是一种小小的成长吧。
哈气认识的一些人说,要趁着新书的结尾,读者们对你没有遗忘的时候开新书,效果最好,可是哈气想来想去,还是不要了吧。
如果真的只是为了这些而去仓促的开新书,那还不如不开的说,毕竟嘛,哈气通过这段时间的总结也看出了自己的缺点,诸如语言贫乏,剧情不够新奇,感情戏描写的过于惨淡,语境上也不够幽默风趣,文笔上也是颇为稚嫩等等诸如此类的缺憾。
所以,如果开新138百~万\小!说网气想超越一下自己,换上一种让大家读着涣然一新,最好是能够如沐春风的感觉,达到心情舒畅,能够开心的读,但想归想,如果真要做到,对于现在的哈气来说,还是颇有挑战。
所以,好好的,去真正用心,用时间去构思、去完善一个故事,然后再来呈现给大家,这样不比为了不丢人气而去仓皇的开好么?
所以哈气已经决定了,认真的总结经验,好好的准备一下资料,存一下稿子,构思一个具体的大纲,设定一些更加丰富有趣无郁闷的好玩情节,然后再去开新书。
新书的准备时间我估摸一下大概是一个多月吧,希望到时大家来多多捧场,呵呵,说句肉麻的,离别只是暂时的,很快我们又将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