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决定去留。
世界博览会上届是1908年举办的,在中国的强烈要求下,这一届放在了上海举行。
已经有陆陆续续的工厂企业以及参展商们开始集中到上海来,这可是中国工商业的一大盛举。
当初东北已经举行过一次类似的博览会,是农业博览会,而这次则是工商业产品博览会。
中国这几年还是涌现出了一大批的优秀产品,领先世界,独占鳌头的。
中国这几年的发展,也被认为是一次工业革命,比德国、美国还要新的新兴工业国家。
让黄兴感到意外的是,早早赶到上海的,居然还有外的参展商,他们展出的商品,不仅有畜牧业产品,居然还有机械设备。
羊绒分梳得绒设备,这是羊绒加工行业的一个关键性设备。
其实羊绒加工并不复杂,只是需要一个门槛而已。
山羊绒是世界上名贵稀有的特种动物纤维,纺织工业的高档原料,在后世被人们誉为“纤维钻石”、“软黄金”。从山羊身上抓剪下来的绒毛纤维,就称为山羊绒,简称羊绒。它是山羊在严冬时,为抵御寒冷而在山羊毛根处生长的一层细密而丰厚的绒毛,入冬寒冷时长出,抵御风寒,开春转暖后脱落,自然适应气候。气候愈寒冷,羊绒愈丰厚,纤维愈细长。
羊绒不同于羊毛,羊毛生长在绵羊身上,羊绒只生长在山羊身上。一般概念上讲,羊绒仅指山羊绒而言。
羊绒产量极其有限,一只绒山羊每年产绒(除去杂质后的净绒)50克-80克,平均每五只山羊的绒才够做一件羊绒衫。世界上绒山羊主要生长在中国北方、、伊朗、阿富汗一代的高寒、半荒漠地区。
在这个时代,中国山羊绒全部以原料形式廉价出口国外,当时主要产地的加工能力只限于擀毡、拧毛绳、编织手工毛衣、修建包等。当中国人还在为解决吃饭穿衣问题而奔波,把羊绒以羊毛的价格出口国外的时候,后世的老牌羊绒加工公司——英国道森公司已经用中国廉价羊绒加工羊绒衫并行销世界市场。
这便是羊绒衫的古老历史,虽然这个时代羊绒衫在羊绒产品中占的份额微不足道,但毕竟已经有了一个产业的苗头。
目前中国结束了只能出口原绒的历史,开始批量加工生产分梳山羊绒,以半成品无绒形式出口国外,但大量的羊绒还是以原料形式出口国外。
而李安生的目标,是要尽快结束单一的绒出口,羊绒加工业由初、粗加工向深、精加工发展。
南方地区湿冷,穿再厚的衣服都没用,冬天很是难受,所以,轻薄舒适暖和的羊绒衫,反而能够成为南方市场的宠儿,能够体现在北方无法体现出来的价值。
更何况,中国的富豪大半都集中在了南方,南方的生活水平也要高过于北方,甚至高过于告诉发展的东北,这是李安生也不得不承认的。
故而,他也将羊绒加工行业当做了一个外等地的支柱产业,进行了各方面的培植活动。
这个产业需要政府扶持,而且政府大规模的投入,它将是个朝阳产业,能够带动整个内外,甚至北方其他地方的经济发展。
李安生还专门成立了攻关队伍,攻克羊绒加工行业的许多技术难关,甚至还让胖叮当经过计算,研发出了适合小作坊的针板等摇羊绒设备,就像后世一样,能够让羊绒线在最后被摇成手工羊绒衫,进一步催化羊绒加工行业。
喜滋滋的外展商们脸上洋溢着欢乐的笑容,他们试着加工出来的几件羊绒衫虽然做工不那么精细,还有些粗狂,但是,还是受到了无数人的欢迎。
还没有开始参展,但是他们不介意当街做广告,说不定,这个博览会,能够让他们大卖特卖也不定呢。
第二卷 黄金之路 第四百二十一章 西藏特产
第四百二十一章 西藏特产
杰克刚从美国回来,将会在中国停留一段时间,盖瑞将会接替他的位置,他将会在明年年中回到美国,正式执掌摩根财团,老摩根基于杰克在中国的表现,将会正式退休,完成权力交接。
过去杰克因为一直不愿意继承老摩根的产业,导致父子关系很差,在老摩根眼里,杰克极为的不适合从事商业。
他甚至一度倚重拉蒙特等家族,也是迫不得已。
在李安生的劝说下,安琪的哥哥丹皮尔将会与杰克一同回到美国,开始执掌摩根帝国。
李安生极为憎恶拉蒙特等人,要是今后摩根帝国的大权落在他们手中,对他的规划有致命的威胁。
摩根金融帝国掌握在杰克与丹皮尔手中,他将是最大的受益者。
这次杰克回到上海,主要是着手两件大事,一件是投入巨额资金,与江浙沪的许多富商合资开办中国安康保险公司,另一件是追加投入,壮大大通信托公司。
说到这保险公司,其实李安生一直以为1898年上海兴办的中国人寿保险是最早的华资保险公司,其实不然。
在他刚穿越回来之前,中国除了外商保险公司,就已经有多家华资保险公司。
1685年闭关多年的清政府出于对外贸易的需要,开放海禁,特设广州为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洋商在广州的海运贸易越来越频繁,其中尤以鸦片运输为多。在运输过程中,船舶常常会遇到风浪、海盗,甚至战争的威胁,商人们迫切地需要降低风险,于是在西方已经产生了两个世纪的现代保险业进入了中国。
1805年,英国东印度公司鸦片部经理达卫森在广州发起成立了谏当保安行。它是在中国成立的第一家保险机构,中国保险历史从此开始。
1841年,魏源受林则徐之托,根据林则徐在广东组织翻译的《四洲志》等资料,撰写了《海国图志》,望国人能师夷长技攻夷、制夷。书中介绍了世界各地人文、地理、历史等,其中谈到了“船担保”(即水险)、“宅担保”(即火险)及“命担保”(即寿险)三大“担保会”(即保险公司)及其运作。
但是李安生从李平书与虞洽卿等人那里了解到一个有趣的故事,那就是刚开始紧跟洋商之后创办保险公司的华商与官员们,想出了一个很符合中国国情的保险公司推广办法,那就是以古制以及孔子这个先贤来说服客户。
人类社会从开始就面临着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侵扰,在与大自然抗争的过程中,古代人们就萌生了对付灾害事故的保险思想和原始形态的保险方法。我国历代王朝都非常重视积谷备荒。春秋时期孔子的 ‘ 拼三余一‘ 的思想是颇有代表性的见解。孔子认为,每年如能将收获粮食的三分之一积储起来,这样连续积储3 年,便可存足1 年的粮食,即‘ 余一‘ 。如果不断地积储粮食,经过27 年可积存9 年的粮食,就可达到太平盛世。
事实上,古代王朝也很多都是这样做的,比如宋朝时由于天灾不断,达到了一个顶峰,常平仓囤积的粮食即便是贪污腐败横行都能够让宋朝应付过连续数波的灾年。
保险从萌芽时期的互助形式逐渐发展成为冒险借贷,发展到海上保险合约,发展到海上保险、火灾保险、人寿保险和其他保险,并逐渐发展成为现代保险。
1883年中法战争的爆发引起了上海金融风潮,轮船招商局了陷入了非常拮据的处境,仁和、济和也深受影响。为重振雄风,1886年2月仁和、济和两家公司合并为仁济和水火保险公司,股款都存于轮船招商局。
保险招商局成功地在洋商独霸的保险市场上,为其后的民族保险发展,打开了局面,民族保险公司逐渐多了起来。尽管保险在当时的中国还是一个新生的产业,力量非常薄弱,但是众多分散的力量集聚在一起,也是一股不容洋商忽视的力量。
1899年洋商成立了上海洋商火险公会,他们在佣金、折让、费率、险种、拒保、分保等方面协调一致,共同遵守。洋商势力像一堵高墙挡在了华商保险前面。恰在此时,香港华商同益水火保险上海分公司失败停业,洋商以之为口实,恶意对华商信誉进行诋毁,拒绝与华商进行分保和业务交换。洋商还采用跌价和放佣的不正当手段,排挤华商,使华商保险举步维艰。
辛亥革命之后,尤其是中华民国正式建立后,不仅民族工商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连保险业也开始了复苏,迅速的好转。
程德全接连出台了《保险条例》、《保险公约》、《保险业联合监督守则》等条令,并且在积极的推动出台正式的保险法,使得整个保险行业有法可依。
东北的保险事业还不如两江这么繁荣,更多的是集中在了农村农业保险上面。
光是上海地面上,这几年就接连兴办了十六家保险公司,得益于新颁布的各项等同于法律的保险条令,以及两江官方对保险行业的扶持。
而安康保险公司,从一开始就将是一个保险业的巨无霸,它所要承担的责任重大,并不仅仅是作为一种辅助的金融手段,而是要作为基干力量。
安康保险公司将会参与到铁路修建的一些债券持有,信托产品持有等方面,与大通信托公司开展更为紧密的合作。
安康保险公司成立后的第一笔投资,将是参与修建沪杭线与浙赣线,将来更能与贵昆线与襄黔线连成一条从江南到西南的命脉。
李安生、周学熙、张振勋与程德全等人拟定,经国务院反复调研考察最后通过的西南铁路网计划,将会掀起中国又一轮的投资热潮。
规划中的西南铁路网区内的四线环通,成都、重庆、昆明、贵阳各占一角,把云南、贵州、四川和重庆三省一市连接起来。通向区外的主要有五条,北以宝成线与西北、华北、东北相连。东北以襄渝线接武汉至丹江口线,把川、陕、鄂相连,沟通中南、西南、西北三区。东以湘黔线连中南、华东。东南由黔桂线、南昆线入两广并出海。
孙中山独裁军政府倒台后,两湖与广东纳入中央控制也就成为了事实,原先的所有障碍都不复存在。
欧美、南洋华侨,江浙沪富商以及东南富商,铁路沿线各省的富余资本,上万万的人口,都将参与到这个庞大的铁路网中来。
不比东北,李安生有的是办法筹措资金来修筑东北的铁路网,基础已成,在西南修建铁路,许多地方地形复杂,难度要大过于东北。
比如从辛亥革命之后,就开始加快了修建速度的川汉铁路与川渝铁路,修建难度都不小。
正因为难修,而且四川还在搞内乱,无数势力粉墨登场,都想要当地方一霸,鱼肉百姓,这才使得李安生下定决心,发动内战,铲除这些野心份子,加快川汉铁路的修建速度。
西南铁路网一旦形成,可以从根本上改变“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川、云、贵、渝等西南地区交通闭塞的局面。
中央可以有力的对边陲进行统治与引导,使得边患可以大大的减轻,西南各地的经济也可以得到盘活,到时候外敌入侵时可以作为有力的支撑与后盾。
而沪杭线—浙赣线—湘黔线—贵昆线组成了一条横贯我国江南地区的东西向交通大动脉。
建成后它东起东海之滨的上海,西到云贵高原的昆明,贯通上海、浙江、江西、湖南、贵州和云南五省一市。
该线东段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西段煤、铁等资源丰富。东运的货物主要有粮食、木材、有色金属等,西运的货物主要有钢铁、机械、水泥、日用百货等。
这是一条与陇海经和长江航线平行的密切联系东西部的铁路主干线,对加快赣、湘、贵、滇的经济建设有重要意义。
这条铁路线对加强华东、中南和西南地区的经济联系具有重要的作用,到时候新兴的西南财团可以得到上海、江浙各地的财阀支持,经济连为一个整体。
加快西南开发,有利于民族团结,西南边境有事,可以迅速的从南方,甚至是全国得到支持,维护国土,将是大功一件。
东北铁路网、西南铁路网、陇海铁路等大批铁路项目逐步的立项,将带动整个经济的强势发展。
其他不说,铁路对钢铁行业的促进作用,就相当的明显。
铁路建设的用钢量很大,除铁路线上用钢及轨枕用钢外,还包括基建用钢、桥梁用钢,以及其它铁路建设所用的钢材,如车轮钢、螺纹钢、线材等建筑钢材,钢轨及配件,工字钢及各种尺寸的桥梁板,高强螺栓,甚至还有各种钢丝等。
李安生与程德全在东北、两江于1911年开始的五年计划,其中的钢产量将会在计划完成后超过五百万吨每年。
要知道,前清连百万吨的内需都没有,现在一年五百万吨,要是国外市场的需求不旺盛,内部需求从何而来?
铁路投资便是其中的一个大项,甚至,江南造船厂整个根据李安生提供的技术,攻关船舶焊接制造技术,一旦今后的船舶都开始应用焊接技术,整个船舶制造的工期与成本都会给降下来,对于中国的船舶制造来说,又是一大竞争利器。
船舶制造、铁路、军工、机械这些行业是直接应用大量钢铁的行业,对于钢铁的需求都是巨量。
古代焊接技术长期停留在铸焊、锻焊、钎焊和铆焊的水平上,使用的热源都是炉火,温度低、能量不集中,无法用于大截面、长焊缝工件的焊接,只能用以制作装饰品、简单的工具、生活器具和武器。
1887年俄国的别纳尔多斯发明碳极电弧焊钳;1900年又出现了铝热焊。
20世纪初,碳极电弧焊和气焊得到应用,同时还出现了薄药皮焊条电弧焊,电弧比较稳定,焊接熔池受到熔渣保护,焊接质量得到提高,使手工电弧焊进入实用阶段,而江南造船厂目前初步发明的电弧焊已经得到了初步的应用,预计将成为一种重要的焊接方法,也成为现代焊接工艺的发展开端。
在此期间,倒是冯如利用电弧电压控制焊条送给速度,制成自动电弧焊机,有望成为焊接机械化、自动化的开端。
这次的世界博览会自然不会展出这些相当重要的技术,展品是要用来搜刮的,而不是奉献出来造福全人类的,造福了列强,难道进一步让列强来欺负中国不成?
上海世界博览会已经有了初步的热闹景象,虽然要到1月份才开始,但依然无法阻挡偏远地区的商户们早早的过来。
尤其是、等偏远地区,这不,李安生与杰克等人商议着安康保险等要事,黄兴与宋教仁则开始在浦东规划出来的博览会场游览起来,这里头倒像是个大集市。
为世界博览会所营造的房屋有十六排,三百九十多间,费时一年多,占地面积极大,当时许多人以为浪费,但是程德全却坚信李安生的说法,这里将在博览会之后形成一个新兴的商业区。
让黄兴与宋教仁无比意外的是,这里成为了包、毡包的海洋,全部给、以及等地的商户占领。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进入了异域,竟不是在江苏上海市。
上海、南京、常州、苏州、镇江、无锡等十余个城市率先公布了一系列措施,鼓励少数民族自强自立,在这些城市经商,将偏远地区的特产带到发达地区来贩卖。
虽然政府还没有明文规定,对这些商品进行运输折扣,但是许多铁路公司以及航运公司已经开始这么实行起来。
在上海,凡是藏药店、藏刀店之类商店,都会给予各项便利,以及税收优惠,如果店主是少数民族,还会有更加的优惠政策。
这都是在鼓励少数民族尽可能的利用本地资源,找到发家致富的道路来。
赵尔丰虽然在前清号称屠夫,但是执政的本事还是不赖,将治理的井井有条,短短的数年,就兴旺了起来,地方百姓归心,一派和谐。
第二卷 黄金之路 第四百二十二章 边疆经济
第四百二十二章 边疆经济
黄兴手中捧着的藏毯是世界三大名毯之一,相传有600年的历史。地毯织法独特,色泽鲜艳和谐,毯面柔软细腻,洗涤不褪色,经久耐用,加之具有浓厚民族色彩的图案花纹,所以也有很高的欣赏收藏价值。
藏毯分地毯式的和挂毯式的,赵尔丰积极引进技术与资本,由当地百姓出一部分资本,以及人力、资源折算股本,与外省资本家合资兴办了拉萨地毯厂和日喀则的藏毯厂十余家,它除了保持原有的手工制作外,还应用了最为先进的设备与技术,实现了新的工艺生产。
但是最有风味的还是老百姓家里自己织的手工藏毯,因为最有特色,而且没有重样的,赵尔丰这次鼓励藏民家庭到沿海发达地区来创业,兴办藏毯商店,接受订做,按照顾客的需要,来手工织就各种藏毯,倒也是一项开创。
金银器也是传统的工艺品。金银器大体分为装饰品如手镯、戒指、项链、头饰等;一类是生活用品,如酒壶、酒杯、勺、筷、碗等。的项链种类很多,有金、银、绿松石、骨头、木头、石头等各种质地,古朴自然,因是纯手工制作,故很少有重样的。
赵尔丰同样带着一些胆子大的,出来闯一闯,打算在世界博览会之后,就在上海试着开办金银器作坊,他不想许多精湛的手艺都失传,尤其是当初兵荒马乱许多大师逃亡出去,流落到尼泊尔等地之后。
这次,赵尔丰是亲自带团出发,规模宏大,一时成为美谈,整个参展团人数超过了三千余人,倒像是一支部队大行军。
这次参展团的路费是李安生个人出的,他之前也给赵尔丰出了不少的主意,如何发展地方经济。
除了发觉民族特色的工商业,还是个天然的旅游宝地,只是过去没有利用好罢了。
王喜儿还专门拍了电影,在欧美广为流传,介绍与等地的风土人情,使得国际上出现了一股旅游热潮,大量的外国游客往中国而来。
只不过这个浪潮很短暂,很快就会因为一战的爆发而中断,但是只要有了做旅游业的经验,将来还能够成为地方的一大稳定收入来源。
黄兴与宋教仁决定要留下来继续他们的从政大业,宋教仁将会重新回到农林部长的职位上,而黄兴将会到东北,成为特别顾问。
两人很是悠哉的闲逛着,不知不觉,人山人海起来。
这两年百姓的手里也有了些钱,购买力丰富了起来,自然更加的促进了工商业发展。
琳琅满目的工艺品充斥着他们的视线,脸上带着高原红的藏族同胞们热情的用半生不熟的汉语招呼客人,介绍商品。
这次出来的,大多是懂些汉语的藏民,同样跟一样,废除了王公贵族的特权,坚决的铲除了剥削阶级,只有那些开明的王公贵族,致力于工商业的,赵尔丰才会予以扶持。
李安生给他出的这个主意好,凡是懂汉语的藏民们到外面来挣了钱,将成为一个典范,促进地区的藏民们都学认汉字学说汉语。
甚至在更多的汉族商人、游客进入之后,与当地进行深入的交流,更进一步的促进地区的汉化,与中央政府的靠拢。
让地区的百姓生活好过起来,也要让这些地方的百姓归心才是。
黄兴与宋教仁在木碗、藏香、打火石、转经筒、佛像、石刻经版、石刻佛像、酥油灯座、投石器(乌尔多)、地毯、壁毯、织锦帽、藏靴、邦典(围裙)、藏袍、牛、羊头工艺饰品等庞大的商品海洋中流连忘返。
宋教仁忽然意识到,这些商品的受欢迎,是不是也会反过来促成大量汉人资本家到去投资?开发?
黄兴兴致很高,东看西看的,搞的两名护卫人员紧张兮兮。
他认真的听着藏民们简单的用汉语介绍,把玩着各式各样的商品,心想,要是在以前,藏民们辛辛苦苦的劳作一年,大部分的产出都给剥削,哪里有这么好过的日子。
赵尔丰也是有点本事的,不仅让藏民以及藏地汉民能够安居乐业,还变着法得促进藏地工商业发展,扶持地方人民发展各式各样的产业。
一开始没有资金发展,想必李安生也是通过银行输了不少血。
可黄兴忽然又有些明悟,商品流通起来,何尝不能够带动资金的流通,过去的许多死钱都变成活钱,流通流通就繁荣了起来。
藏刀是藏民族随身必备之物,既可以用来切肉,也可以用来防身,同时还是一种特殊的装饰品。男式藏刀比较粗犷、锋利,女式藏刀则比较秀气。名气最大的藏刀要数日喀则地区的“拉孜刀”和“谢通门刀”以及林芝的“龙纹刀”。
藏香,藏族人朝佛、驱邪、举行宗教活动时都用它。香味淳厚,放到衣柜里,不仅衣物飘香,而且还防蛀,一些有特别成分的藏香可以防治传染病、流行病等。
牦牛肉干、绿松石、藏红花、青稞酒,甚至还有糌粑、酥油茶等小吃。
有些帐篷前头挤满了人群,原来是在抢购熊胆、麝香、冬虫夏草、人参果、天麻、雪莲等药材。
冬虫夏草是的一种珍贵的中药药材,和人参、鹿茸并列为三大补品。
冬虫夏草是一种很特殊和奇怪的药材,在冬天它是虫子,到了夏天就长成草了,所以名叫冬虫夏草。
虫草在我国、青海、甘肃、都有分布,但是以那曲地区的虫草药效最佳,因为这一地区海拔高,而且寒冷。
虫草的采挖季节在五、六月份。那时候,到处可以见到挖虫草的老百姓,一个个趴在地上仔细的找,听说在早晨有露水的时候最容易找,等太阳一出来就难了。
虫草具有明显的补肾壮阳之功效,另外还可以补气,补肾润肺、益气生津、平衡阴阳、延缓衰老,功效相当显著。
雪莲具有祛寒、壮阳、补血和暖宫之功能,主治妇女病,风湿性关节炎及肾虚、腰痛等病症,水母雪莲还有强心作用。
其实藏药种类繁多,目前有药用价值的藏药有两千多种,常用的有三百多种,其中植物类二百余种,动物类四十余种,矿物类四十余种,常用藏药中有三分之一的药与中药相同,其中矿物药和动物药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这些都是李安生派人前来整理分类的,并且还积极的扶持的藏药业,甚至还打算将藏药业打造成为的一个名牌产业。
藏药的加工与炮制过程非常讲究,藏医认为,通过炮制的藏药,不但能消除或降低毒性,而且可适当改变某些药物的性能,借以提高药物的疗效。主要炮制的方法有三种:火制法,水制法和水火合制法。藏药治病的剂型主要有散剂,水丸剂和汤剂,膏剂,脂剂五种。
赵尔丰也发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对整个藏药业进行摸底整理,将这个时代的工业或者科学元素融入到这个古老的产业当中。
“吐鲁番葡萄哈密的瓜,叶城的石榴人人夸,库尔勒的香梨甲天下,伊犁苹果顶呱呱,阿图什的无花果名声大,下野地的西瓜甜又沙,喀什樱桃赛珍珠, 伽师甜瓜甜掉牙,和田的薄皮核桃不用敲,库车白杏味最佳。一年四季有瓜果,来到不想家。”
连绵不绝的毡包排出了好几里地,到处都是欢声笑语,黄兴甚至闻到了烤肉的味道以及马奶酒的香味。
但是,他们的耳边忽然响亮的传来了生涩汉语的吆喝声,居然还有调子,一首简单的民谣。
黄兴琢磨着意思,大概是在说的瓜果如何如何。
地广人稀,资源丰富,当然还有许多的特色商品,有闻名中外的和田玉、宝石和用和田玉精雕细琢、玲珑剔透成的各种玉雕;有四季飘香的哈密瓜、伽师瓜、吐鲁番无核葡萄等瓜果;有闻名遐迩的棉花、啤酒花、伊犁薰衣草;有全国稀有的大红鱼、鲟鳇鱼、五道黑鱼;有治疗各种疾病的天山雪莲、贝母、阿魏、鹿茸等名贵药材;有品种优良的伊犁马、细毛羊等家畜家禽及野生动物,还有名贵的皮张;有琳琅满目,制作精美而富有特色的和田地毯、英吉沙小刀、维吾尔族小花帽等美术工艺品;还有令人垂涎欲滴的烤全羊、烤羊肉串、抓饭等风味小吃。
赵尔丰治藏,现在有铁良治疆,不错,铁良。
铁良是有军事才华的,但为人太过耿直,几番起落,他也熄了心思,本来他有些不服气,想要组织宗社党,但中俄战事一起,他是彻底的不想再走这条路。
锡良举荐了他,让他去治理,以宽容的态度对待了那些遗老遗少,宽容那些心怀不轨的宗社党,也让铁良感怀在心,想要干出一番事业来。
第二卷 黄金之路 第四百二十三章 麦克马洪线
第四百二十三章 麦克马洪线
正是因为有了锡良,辛亥之后,各地也少见残害满人之事,、陕西等地又先后给武力平定,有李安生为后盾,各方面都缓和了。
当然,李安生对于那些阴谋复辟,甚至不惜勾结外国人的遗老遗少们,杀起来是毫不手软。
怀柔的同时也要有铁血,如此,才能够笼络人心的同时,让人敬畏,不敢异动。
赵尔丰是满洲汉军旗,其实还是汉人,而铁良则是满人,正是因为铁良能够出来做官,才安了许多满人的心,从此安心于经商投资。
有的富裕之户,也不管其他,只知道享乐,有一天过一天。
铁良本来对如何治理并无全盘对策,刚开始很是抓瞎,锡良给他派了顾问,从东北引进了资本与技术,倒是兴办了不少实业。
另外,国内的几个大棉商也在开垦了五十五万亩棉田,而且还在不断的扩张之中。
除了瓜果加工产业,以及皮毛行业,的大规模畜牧业也轰轰烈烈拉开序幕。
在东北农业科技学院的帮助下,的几家种羊场用高加索细毛羊公羊与哈萨克母羊、泊列考斯公羊与羊母羊进行复杂杂交培育出了新的毛肉两用羊,也就是后世的细毛羊。
该品种适于干燥寒冷高原地区饲养,具有采食性好,生活力强,耐粗饲料等特点,而其中的特细毛羊,专门是用来产细羊毛。
由于东北与的畜牧业已经初步发展起来,能够供应大量的羊肉产品,故而的畜牧业发展倒是不会遇到之前的一个棘手问题,也就是因为全国都在提倡吃肉,导致羊肉价格逐渐的走高,使得牧户养殖细毛羊的积极性受挫伤。
羊毛越细越值钱,这是常识。
就好比棉花,品质高的纺纱支数越高越好,是一样的道理。
如今培植的几个棉种品质都相当的高,甚至超过了当世公认的美国优质棉种,宋教仁主持农林部时,也通过了在建设棉花基地的决议。
在未来的五年之内,的棉花种植面积,将要超过300万亩,棉花产量突破35万吨。
国务院也给棉花基地很大支持,除生产基地建设投资外,还给予良种、保险保费、出疆棉花及棉纱等制品运费等财政补贴政策。
这些优惠相当的惊人,主要是因为粮价一直居高不下,使得对外出口粮食有利可图,粮棉比价发生变化、棉花比较效益下降,这种情况是李安生也没有预料到的。
不过,在棉花品质以及种植等方面做文章,使得单亩棉花产出的效益能够超过种植粮食,才能使得棉花种植面积能够迅速推广开来。
由于民国政府对于中国的棉纺织行业整体都是大力扶持,竭尽全力的想要提高中国棉纺织行业的竞争力,降低成本,自然也能使得棉花种植以及棉花加工受益。
在虞洽卿的办公室,李安生见到了风尘仆仆的赵尔丰,见到了这位在后世终于给正名的民族英雄。
要不是李安生反复运作,只怕当时辛亥革命后赵尔丰仍然会走上被尹昌衡杀掉的厄运。
幸好,赵尔丰得救了,可是尹昌衡却给人刺杀了,这真是风水轮流转,即便是李安生,也无法的控制全局,只能徒奈何,造化弄人啊。
也因为锡良的劝说,赵尔丰才带兵回了,开始了满满治藏路。
当年,四十余岁的他只不过是一个小小县令,幸而得山西巡抚锡良赏识,随任于河南。1903年锡良调任四川总督,赵又随之入川,先后任永宁道、建昌道。1906年7月,清政府以“四川、云南两省毗连,边务至为紧要”,决定设立相当于省级建制的川滇边特别行政区,以赵尔丰为川滇边务大臣。
从此,赵尔丰迈上了边疆重臣的官途,可以说,锡良对赵尔丰是有知遇之恩的。
在李安生的恳求下,锡良出面安抚赵尔丰,并且确定了治藏的这个重任再次的交到赵尔丰的手上。
李安生这是冒风险的,但是,这个险冒的值得,赵尔丰果然是名臣良将,是个治政大才。
当年,赵尔丰在川滇边实行了一系列的措施,例如实行改土归流,废除土司制度和寺庙特权,密切了川边藏区与内地的联系,因而促进了川边藏区经济、文教、卫生事业的发展。1908年任驻藏大臣,率兵入藏,屡败受英国操纵的叛军,阻止了英帝国主义北进的阴谋,维护了国家主权、民族团结,为藏区社会发展和进步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李安生从小就崇拜英雄,尤其是民族英雄,对赵尔丰同样充满着由衷的敬佩。
赵尔丰已经白发苍苍,当年正当中年,意气风发,在纵横睥睨,治政有方,让英国人不敢正视。
而正是因为用了赵尔丰坐镇,无暇顾及的李安生才能放心,因为,英国人始终忌惮赵尔丰,没有敢对动一动手。
即便是在中俄战争的激烈时刻,英国殖民者也没有敢撩一撩赵尔丰的虎须。
1902年英国要求中英三方谈判所谓“主权”之争,1904-1905年,英人借通商要挟,自哲孟雄(今锡金)进兵,在江孜击溃藏军,进入拉萨,签订“中英新定藏印条约”。清廷中央和封疆大臣对英国的侵略野心产生警觉,采取了积极整治的政策。无奈晚清朝政腐败,或愚昧搪塞,或妄自尊大,因循久且,举措失当。英国之窥视已久,正如赵尔丰言:“阴谋百出,居心叵测,情势岌岌可危”。由于英人挑拨离间,加入清朝廷及一些驻藏大臣举措失当,致使政教集团,转而成为亲英势力,令藏政更形险恶。
赵尔丰在川招募兵勇,训练了一支装备精良作战悍勇军队,1909年赵尔丰率川兵入藏,屡败英国组织操纵的叛军,1910年,率川军进入拉萨,宣布剥夺十三世的名号。十三世逃往印度。
赵尔丰改土归流 “所收边地(指改土归流),东西三千余里,南北四千余里,设治者三十余区,而国务院目前正在议的西康建省之规模粗具。”赵尔丰在川滇边实行改土归流,移民内地民众实边推动垦务,废除土司制度和寺庙特权,对发展藏区农牧业、手工业、交通邮电业和文化教育事业颇有建树。
辛亥革命那年,赵尔丰军自南线即今四川甘孜州巴塘赵行辕驻地进兵,然后两军迅速推进到工部(今林芝专区首府八一镇附近)一线。对整个工部和波密地区(昌都、林芝地区)进行改土。消灭了这一地区长期威胁丹达岭以西的后藏安全的波密王白马青翁独立政权。消灭白马青翁军,并将白马青翁擒拿处死。这一地区(今东部)先后建立起了查木多、江达(工部)、等十多个县,赵同时向南派兵,进入查隅地区,建立了查隅县(查隅在今自治区最东南,临中印边境东段之东,与印占瓦弄相邻)。
相当于十余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在赵尔丰的手上重新回到了中华民国的版图,这里,被称为的江南——藏南。
这颗明珠在后世被遗失,这是多么的可惜。
李安生此刻真想敬赵尔丰一杯酒,但赵尔丰何尝不是如此?
他们素未谋面,却像是相识已久,无比亲切。
是啊,两人虽然没有见过面,却惺惺相惜,因为他们是一类人。
赵尔丰为人铁血果敢,宣示军威的同时,也善于用方法计策,马上能行军布阵,下马能治理地方,雄才大略。
他这两年治藏,再次赢得了空前的名望,这一切,都来源于李安生在背后的默默支持。
两人相对无言,却觉得满腹话语不用多说,一切尽在不言中。
赵尔丰坚实有力的大
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