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炮火1906 > 炮火1906第141部分阅读

炮火1906第141部分阅读

    的为他们当前所建造的战列舰搭载。或许失败也是有可能的,毕竟他们的技术都是依靠东拼西凑。”

    “不错,我以为,这不现实。他们如果真的设计新一级的战列舰,必然是主炮口径更为强大,比如16寸主炮,我认为他们的目标在于此处。”黑井悌次郎也借口道。

    他们三人是八代六郎最为紧密的,也是八代六郎在海军部进行大刀阔斧改革的支持力量。

    如今许多日本人在公开提到中国的时候,不知不觉的,不再使用支那这个带有轻蔑的称呼。

    即便有人提到支那,也少了许多蔑视的意味。

    日本这个民族就是务实,凡是值得他们重视,甚至尊重的对手,他们都会公正对待,实际上,真要说起优点,日本这个岛国狭窄民族还是有不少,这不得不承认。

    八代六郎点头道:“唔,不管如何,我们都必须尽快的需要设计新一款的战舰,加紧研发最为强大的主炮。”

    他挥舞了一下拳头,似乎在为自己打气,中国海军建设带给他的压力太大了。

    事实上,日本此时对356毫米舰炮的制造技术还没有消化,日本自己制造的356毫米舰炮是这个世上最为坑爹的,寿命短不说,效果也不好。

    直到后世日本“大和”号战列舰,日本大跨步所跨越出来的舰炮,才勉强能够看一看。

    虽然预算受阻,但是八代六郎的气魄雄壮,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相关的设计开发还是提到了日程上头。

    目前日本海军考虑采用的新主炮口径有15英寸和16英寸两种选择,而15英寸是英国海军“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最新的主炮口径。考虑到主炮研发和造舰周期的因素,等日本制出同等规模火炮时也许就已经落伍了,因此舰政本部考虑是否要一步到位,将主炮全面升级为16英寸。

    此时日本已经有了自制12英寸和14英寸主炮的经验,因此八代六郎对制造出16英寸主炮也是信心十足。

    他延续了前任的大胆风格,哪怕战舰与舰炮有缺陷,也要继续下去,做总比不做要好。

    永远要付诸行动,这是包括他在内的许多日本海军名宿的信条。

    “眼下我们要面临的还是预算问题,是不是增加台湾的抽税?”黑井悌次郎试探着问道。

    其实陆军一支在图谋长期霸占朝鲜总督的位子,而海军则向来将台湾总督这个位子拿在手里。

    可是,台湾的出产远远比不上朝鲜,千万朝鲜人做牛做马,而台湾的人口远远无法跟朝鲜相比。

    陆军一直在吵嚷着要增加预算,这让八代六郎等人很为恼火,现在大日本帝国最为需要的其实是海军,在陆地上压制中国的想法很是幼稚,四十万东北军就能让大日本帝国的十八个常备师团语录无泪。

    而陆军方面的说法,是现在不迎头赶上,那么,将来日本将会丧失夺取中国任何一块陆地的可能。

    是的,旅大在东北,朝鲜与东北相连,陆军的根基在这些地方,处于了东北军的直接威胁之下。

    而海军则不需要担心这些问题,他们所把持的台湾,可是与广东隔开了一片海峡,更何况,如今广东正在逐步的走向分裂。

    现在“萨摩”与“长洲”的矛盾越来越大,越来越激烈,说来说去,不仅仅是财政预算的争夺,还在于对将来日本所要采取的战略的争议。

    日本到底是要走何种道路?

    之前日本一直将美国视为假想敌,视为最大的挑战对手,但是,现在又多了个中国。

    现在日本高层后悔莫及,当初中俄战争时期没有介入这场战争,使得中国借此机会强势崛起,而且,日本也没有等到中国因为穷兵黩武而经济破产,财政匮乏,相反,中国的经济反而迅速的繁荣起来,真是怪事。

    现在中国的政局也并没有日本所预料的那么糟糕,李安生这个中国最大军阀居然能够隐忍不发,能够不入主中央,相反,袁世凯似乎与李安生达成了一致意向,形成了合作,这更加的匪夷所思,他们到底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

    如果说过去日本对中国的态度是蔑视,对美国的态度是轻视,那么现在,他们开始反省。

    日本向来对美国的分析很准确,这是个富得流油但是在军事上毫无作为的国家,除了他们那疯狂的两洋海军,当然,这个世界上也只有英国的造舰计划能够与其媲美。

    日本国内最为疯狂的时候,曾经有人不断的提出,要东进,不断的挑衅美国,给美国制造压力。

    对于中国,他们向来是准备当成后院的,只是为列强所阻止罢了。

    日本巴不得欧洲出现一场大规模的战争,所有列强都给羁绊住,然后他们就能放手对付中国。

    他们并不想吞并中国,而是想要尽可能的争取在华利益,毕竟他们还没有这个能力,去击败中国,获取大片中国的土地。

    在八代六郎等人看来,只要保持足够的海军舰队便可,重新复制一场甲午战争。

    但是陆军方面却接连提出了陆军大扩编计划,初步准备扩编到二十四个甲种师团,二期扩编为二十八个甲种师团以及二十个乙种师团。

    这完全是为了发动一场大规模国战所需要的军队,这哪里是扩编,这是在动员。

    这是在学习中国在中俄战争时的表现,一举将全国的百多万旧军尽数裁汰,然后编练了六十个师的新军。

    由于之前海军的大手笔——“扶桑”级两艘战舰以及“金刚”级四艘战列巡洋舰,这六艘战舰先后开工建造,另外,“扶桑”级的三号与四号舰也进入了建造序列。

    日本可是借了不少的外债,今年与明年刚好是还债的关键两年。

    其实财政根本就不允许陆军的大扩编,所以,海军是准备看笑话。

    海军预算没有通过,八代六郎也没有在意,他决定让陆军去碰个钉子,而这边暂且先将新战舰的设计工作组织起来。

    舰政本部造船中将山本开藏担任新战舰的主设计师,被称为“日本设计之神样”的平贺让博士也参加了设计工作,这款新战舰的主要设计目的是在火力上和航速上凌驾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以及中国的“长江”级战列舰。

    预计新战舰的设计工作在明年年底或者后年上半年能够完成,这个要看相关的技术攻关结果。

    日本关于海军造舰计划在头疼着,绞尽脑汁,程璧光却是轻松的很,明天就要北上了,他作为南洋舰队的司令,任重而道远。

    与陈炯明告别之后,他施施然的回了战舰,此时学生们的参观已经结束。

    其实也没什么好看,毕竟船上也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向学生们开放。

    布朗端着照相机,对着“华山”号拍着照,反复的调换着角度,似乎要将这艘崭新的战舰彻底的铭记下来一般。

    他是个法国人,一直在东方游荡,实际上,他也为法国的情报部门服务。

    法国于1909年制定了庞大的造舰计划。先后建造了"布里达涅"号及其姊妹舰"普洛文斯"号和"罗瓦茵"号战列舰。这3艘战列舰以"古北"级大型中央炮塔式战列舰为基础设计建造,平均排水量29000吨,全长166米,舰宽27米,吃水1米,装配10门340毫米口径主炮,动力系统采用4台涡轮发动机,航速达20节,续航力为4700海里/10节。

    但是,法国目前最为强大的战列舰却依然比不上英国与德国等海军强国。

    而中国,现在不仅拥有了两艘战列巡洋舰,还正在建造两艘震惊世界的超级战列舰。

    他拍照的同时,吸着冷气,嘴里满是苦涩的味道。

    法国曾经也是个海军强国,可是,现在已经落魄了。

    就连中国这个国家也将法国甩在了身后,真是可悲的,他来不及哀叹,也来不及缅怀。

    现在中华民国虽然与法国建交,但是两国的关系可并不怎样。

    前些日子,中国甚至提出了赎回滇越铁路北段主权与经营权的要求。

    滇越铁路全线分南北两大段。南段在越南境内,称越段,长389公里;北段在中国境内,自老街(越南老街省省会)跨越红河进入河口,经碧色寨到昆明,称滇段。

    滇越铁路把云南的河口、蒙自、昆明三个通商口岸连在一起,把铁路沿线的个旧大锡、弥勒竹园红糖、宜良大米运送到省外和国外,加速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中国提出了北段的要求,着实让法国人捏了把汗。

    这就是中俄战争带来的后患,中国的国际地位迅速的攀升,而中国赎回了沙俄在中国的几条铁路,也开了个对列强来说,无比恶劣的头。

    滇越铁路可非比寻常,因为工程复杂工作量大,法国人共投资15亿余法郎,修筑费用比京汉、津浦铁路费用高得多。滇越铁路公司前后累计从云南及邻近各省招募了二三十万工人筑路,由于工程的艰险和法国铁路公司的非人待遇,工人死于这条铁路的,有六七万人。

    法国花了如此大的代价,便是想要将云南的商务都操纵在手中。

    本来滇越铁路北段是云南唯一的铁路,但云南与广西两地的商民共同集资,并且引入了美国资本,开始修建昆明到南宁,以及南宁到钦州的铁路,这样一来,滇越铁路北段将来的重要性就会给降低。

    法国现在也是很头痛中国的这个要求,中国现在是债多不愁,发展工业,修铁路,到处修水电站,连云南与广西这样的南方边境省份也开始大规模投入。

    可想而知,将来法国不但无法利用滇越铁路剥削云南,只怕还要为此担心受怕。

    谁能保证,中国在安定了北方边境之后,会不会将注意力集中到了南方。

    可恨日本现在始终无法形成决议,在中国东北加强渗透,不然的话,中国的注意力将会给局限在东北。

    中国的两艘战舰抵达广州之后,布朗这样的情报人员就开始活跃起来。

    现在法国在东方的势力很单薄,并不能对中国形成有力的威慑,这点相当危险。

    作为曾经的以及现在的既得利益者,法国一直很看重在华权益,过去他凭借与俄国的联盟一南一北遥相呼应,可是现在俄国彻底的退出了中国,在华利益给尽数取缔,让法国政府非常苦恼。

    当初修路中就已经不断激起人民的反抗,“拒修洋路”呼声不绝,迫使法国政府一度将铁路改线;昆明的革命党人和爱国士绅一再提出“赎路自办”。但由于法国的强硬态度和清政府的腐败,人民的反抗一次次被镇压。

    现在可是中华民国,不是腐朽的清政府,法国可没有把握能够继续这么下去。

    法国之前利用滇越铁路大肆榨取云南人民的血汗和资源,每年收取中国商人的铁路运费数十万元,东方汇理银行沿途设立了许多分支机构,与滇越铁路公司沆瀣一气,一再对云南的进出口货物增加过境税,还常常以各种借口以停运相挟,使得西南华商倍受压榨。

    东方汇理银行则通过办理个旧销港大锡的跟单押汇,操纵了云南的外汇业务。

    这些利益,要是在前清还有保证,可现在段祺瑞上台执政之后,一日日的表现出了对外强硬的态度,这就颇为可虑。

    布朗远远的看着始终在码头上流连不去的日本侨民,心头冷笑着,日本此刻只怕也是一头的冷汗。

    第二卷 黄金之路 第四百一十五章 三都澳

    第四百一十五章 三都澳

    程璧光所率领的两艘战列巡洋舰并没有走远,而是直接入驻了福建宁德,三都澳军港。

    这个军港是1912年的时候,李安生提出修建的,搁置到了去年,在程德全的强力推动下,以及美国资本的参与,才开始修筑。

    三沙湾地形口小腹大,是一个十分奇特的海湾,出水口只有唯一的东冲口,宽度仅26千米,是世界上少有的海湖。三沙湾深水域面积和航道水深都堪称世界之最,还有避风良好、不冻不淤、码头施工便利等许多优点。

    虽然军港到现在只进行了一期工程,但是以“华山”号为旗舰的南洋舰队日常停驻,操练,还是能够满足。

    三都澳口排列着青山、斗帽、鸡公、东安、横屿等岛,与沿岸山岭、岬角交错,成为天然屏障,挡住来自太平洋的狂风巨浪。

    一期工程也规划了十六个炮台,以及围绕这些炮台形成的岸防设施,光是这个岸防工程,就花费了上千万元。

    不过依靠这个岸防设施,以及设在港内的飞机场,基本可以万无一失。

    这个防御体系是针对日本海军所规划的,虽然俯冲轰炸机的技术还不成熟,但是用来岸防,对付日本舰队,还是不成问题、

    程璧光带着舰队进行演练,南洋舰队初步将配备一艘战列巡洋舰、一艘战列舰(在建)、两艘重巡洋舰、四艘装甲巡洋舰、八艘大型驱逐舰,鱼雷艇若干,北洋舰队同样如此。

    从明年开始,也就是时隔一年多之后,海军预算将会进一步批准开工建造两艘新式战列舰。

    重油锅炉改进方案已经被验证通过,到时24台锅炉将会变为8台,主炮将搭载410毫米口径。

    新一级战列舰也有可能会建造四艘,这个要看财政预算。

    据程璧光所知,到五年后,中国的两支舰队将会配备两艘战列巡洋舰、六艘战列舰、四艘航空母舰、八艘重巡洋舰、十六艘轻巡洋舰、三十二艘大型驱逐舰。

    这个造舰计划远远落后于日本,日本海军到那时很有可能会真正的拥有“八八舰队”,也就是八艘战列舰与八艘战列巡洋舰,再加上战时还能投入作战的十余艘前无畏半无畏战舰。

    程璧光并不清楚李安生为何会如此不看好战列巡洋舰,据他所知,李安生当初定的计划,就是中国只需要两艘战列巡洋舰保持对日本的威慑,并且促进日本对战列巡洋舰的投入。

    日本似乎也上了当,“金刚”级四艘除了两艘将要到手,两艘正在建造,新一级的建造计划也已经出炉,不日便要开工建造。

    李安生也无比青睐装备152毫米火炮的重巡洋舰,目前的两艘重巡洋舰都是中国自己建造的,排水量超过了一万三千吨,搭载了八门双联装203毫米主炮,而这一级的重巡洋舰将会再造两艘,同样搭载203毫米主炮,使用燃油锅炉,以及三联装主炮,前二后一,总共三座炮塔,九门主炮。

    未来将要建造的十二艘重巡洋舰都将采用三联装炮塔,十五门152毫米主炮,使用燃油锅炉,新式主机,应用各项造舰新技术,整体装甲优化配置,排水量将降到万吨左右。

    程璧光舰队之中没有重巡洋舰,而是两艘旧式的装甲巡洋舰,“海圻”号与“海天”号,其中“海天”号是后来李安生主持江南造船厂时建造的。

    南洋舰队的作用是牵制日本海上力量,而不是进行海上决战。

    海上决战将会主要依靠北洋舰队,这当然也不是绝对。

    三都澳军港将会是中国海军力量隐藏之地,就好比李安生将北洋舰队的潜艇基地设立在了库页岛一样。

    如此的一个天然海湖,不仅易守难攻,而且还能够很好的隐藏秘密,隐藏中国海军的真正实力。

    江南造船厂的分基地也被设在了这里,船厂还没有完工,接下来准备开工建造一艘已经定型的航空母舰,明年将会追加一艘。

    “司令,你说,三联装炮塔真的能用在战列舰上头吗?”

    林旭文跟在程璧光的身边,看着舰队摆出了截击阵形,“华山”号与“泰山”号回来之后,整个三都澳军港的海军官兵都陷入了疯狂,他们可是长这么大都没见过如此雄伟的巨舰。

    三联装炮塔啊,乖乖,听说三联装炮塔能够节省大量的吨位与空间,将来要建的重巡洋舰是五座三联装炮塔,十五门炮。

    这真是惊人啊,要是十五门203毫米主炮,只怕能将日本的那些前无畏与半无畏追着跑。

    三联装炮塔应用在战列舰上,这也成为了一个海军官兵讨论的热门话题。

    中国正在建造的两艘超级战列舰都是八门380毫米主炮,若是能够改成四座三联装炮塔的话,那就是十二门380毫米主炮?

    许多官兵都乐滋滋的探讨着,即便有些人清楚这不太可能,装备十二门主炮的战舰也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设计缺陷,这样那样的问题。

    而三联装炮塔应用到小型舰只上头,确实不错。

    203毫米炮和152毫米炮的破坏力,的确相差不小,但是近日训练场上模拟出来的一系列结果,却让海军官兵很是兴奋。

    拿当前江南制造局自己生产的炮弹为例,203毫米与152毫米炮弹的重量比是1197千克对501千克,差别相当大。203毫米炮虽然有威力优势,但射速较低,仅25发每分,而152毫米炮为6发每分。就弹药投射重量来说,装8门203毫米炮的军舰一分钟内发射重量为2394千克,而装备15门152毫米炮的军舰一分钟内发射重量则为4509千克,152毫米炮更有优势。

    不仅如此,152毫米炮射程比203毫米炮更远,这意味着在乱战时15门152毫米炮不仅能够压制8门203毫米炮,以量取胜,而且在夜战、遭遇战、交战初期等情况下,也能够凭借射程优势轻松对方。

    有的时候,弹药投射能力反而是决定军舰对射胜负的重要因素。

    故而在北洋舰队首艘三联装九门203毫米口径重巡洋舰服役后,今后所有的重巡洋舰都将采用三联装炮塔。

    也许是这种配置方式,装甲的需要,以及目前的技术水平,还不足以使得重巡洋舰的排水量吨位降到万吨左右,故而海军部舰备总部更加的青睐152毫米口径的主炮搭载。

    而三联装炮塔技术进一步成熟之后,还将应用到战列舰上来。

    其实,三联装炮塔目前已经在战列舰上实现,1911年奥匈帝国议会终于通过建造4艘无畏舰的预算,由皇储佛兰茨?斐迪南大公监制。

    “联合力量”级战列舰装备12门305毫米口径主炮,采用4座三联装主炮塔,沿舰体中线艏艉对称呈背负式各布置两座,这样的布局主炮拥有良好的水平射角,可以最大限度地缩短舰身长度。因为主炮炮塔弹药提升通道的原因,弹药供给速度受到限制,不能充分发挥其主炮配置的优势。该级舰在较短小的舰体上安装4座三联装主炮塔导致其重心升高。

    这种状况在李安生这边自然是不会出现,所有设计都是经过胖叮当模拟的,达到了最佳的设计方案,先天的避免了任何的缺陷,只是受限制于这个时代的总体水平而已。

    此后俄罗斯和意大利都造出了自己的三联炮塔无畏舰。三联装炮优点是在坚持火力密集度的同时减少了炮塔数,在舰体强度允许的情况下,三联装炮塔无疑可以有更密集的火力,比如,一艘同是装305毫米主炮的战列舰,安装四座双联装炮塔,主炮有八门,而且火力比较分散,而装三座三联装炮塔,不仅炮塔数减少了,而且主炮数增加到九门,火力也更加集中。

    后世的主流战列舰如美国的“依阿华”,前二后一三座三联装共九门406毫米(16英寸)主炮被证明是这个重量级主炮的最优秀配置,巡洋舰如“克利夫兰”级轻巡洋舰,前二后二四座三联装共十二门152毫米主炮被证明是巡洋舰级别军舰主炮配置的最佳方案,甚至要比重巡洋舰的203毫米主炮威力要大。

    李安生将来的配置,是重巡洋舰三座三联装203毫米主炮,轻巡洋舰则是四座三联装152毫米主炮,事实上,在一战结束后,这两种巡洋舰都可以归入到重巡洋舰行列

    程璧光与萨镇冰参与过“长江”号战列舰的监制,对于三联装炮塔的技术攻关也有所了解,据李安生介绍,今后战列舰的主流趋势,将是三联装,就比如下一级的战列舰将会采用球形舰首一样。

    他也看过初步还未定稿的设计图,搭载三座三联装406毫米口径主炮,采用球鼻舰首。舰艏水线以上部分明显向外前倾,舰艏前端成半圆形,其两舷大幅度外张,借以减少舰艏上浪。舰艏水线以下部分采用球鼻艏,其位置在水线下约3米处,和尖削型舰艏相比,这种新构型可以减少8的兴波阻力,同时还减少了约3米的水线,从而节省了30吨左右的排水量。在球鼻艏内装有零式水下听音器,可以探测敌方潜艇的活动。

    这些数据都是经过试验得到的,江南造船厂可是专门建造了实验场所,用来验证集中关键性的战舰制造技术。

    南洋舰队的海军官兵都很期待能够看到第一艘轻型巡洋舰的服役,新的重巡洋舰命名都将以省份命名,而轻巡洋舰则是以城市命名。

    南洋舰队将在明年开春得到他们的第一艘轻巡洋舰,“宁德”号,用来纪念三都澳军港的兴建。

    采用了四座三联装炮塔,152毫米主炮,没有采用副炮,而是预留了防空副炮位——专门用于进行防空的速射小口径火炮还在研制当中。

    比如后世的40毫米博福斯高炮,这种罕见的世界范围内大规模装备的火炮,成为了各国的制式装备,必须配备,造就了一个新的军工巨头的诞生。

    李安生让江南制造局进行攻关的,正是这种火炮,或者说,类似的火炮,说不定将来所有的高炮都不再是博福斯,而是“江南”式高炮,这便是先知先觉的好处。

    将来的北洋舰队也好,南洋舰队也好,都将一步步的壮大起来。

    眼下“泰山”号给当成了教练舰,而“华山”号则领着仅有的几艘军舰进行操练,将来的队伍会更加的庞大。

    程璧光加紧的进行操练,让海军官兵尽快的熟悉“华山”号,甚至,还在进一步做好战斗的准备。

    是的,自从他接到李安生的电报的那刻起,他就做好了战斗的准备。

    内战在即,南洋舰队不能不有所准备。

    他要防范的,不是广东,而是日本。

    三都澳军港设置的目的,便是随时切断日本与台湾、琉球等地的联系,从侧翼威胁日本本土。

    美国海军高官在实地考察三都澳军港之后,曾经惊叹过,要是让美国得到这个军港,太平洋将成为美国的内湖,谁能拥有这个军港,谁就能够掌控太平洋。

    这虽然有些夸张,但是三都澳军港的优秀,还是毋庸置疑的。

    只要南洋舰队,或者说“华山”号与“泰山”号战列舰停驻在三都澳,就能给日本造成极大的压力,即便他们想要武力干涉中国内战,偏帮广东军队,也要三思而后行。

    三都澳以其独特的景致、秀美的风姿闻名遐迩,素有“海上明珠”之称。

    此刻风平浪静,阳光明媚,北方已经入冬,而此地却依然温度适宜,无比怡人。

    程璧光是南方人,自然无比的喜欢待在这里,他到现在都无法适应北方的气候。

    海面上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出璀璨的光泽,波光摇曳,无比炫目。

    宁静而祥和的一天,海军官兵们脸上带着满足的微笑,带着投入的激|情,他们并不晓得,战争的阴云已经在广州上空凝聚。

    海军官兵的文化水平普遍要高一些,思想自然也要开放的多,他们并不喜欢内战,他们最喜欢的,是“雪甲午耻”。

    任何分裂国家,挑起内战,破坏当前稳定发展局势的人或者集团,都将被视为乱臣贼子,海军上下态度很一致,那就是坚决讨伐。

    第二卷 黄金之路 第四百一十六章 航空母舰

    第四百一十六章 航空母舰

    程璧光在离开广州的时候,孙中山曾经秘密的上舰与他见面,话里话外,无不都在拉拢他。

    孙中山并不想看到南洋舰队炮轰广州的局面出现,但是,程璧光又何尝想要这样?

    程璧光很清楚李安生的命令,那就是坚决不允许炮击广州,内战,决不能以这种方式升级。

    炮击广州城,将会给无辜的百姓带来灾难,战争与他们无关。

    孙中山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连续几天,全国各地的报纸,都在批判着孙中山在广东等地的所作所为,无不是在割据独裁,阴谋叛国。

    更有几家报纸直接指出,孙中山之前与日本达成了多项秘密合作,出卖了大量的国家主权,希望能得到日本的支援,从而成为日本在华势力的代言人。

    这几家报纸更是有板有眼的提出了证据,那就是孙中山所签署的一系列的条约,甚至大踏步的向日本让步,将广东作为了日本的势力范围。

    舆论哗然,民众哗然,无数政治人物哗然。

    有些人的惊诧,不是为了这些条约,而是孙中山的这些作为,居然给探知的一清二楚。

    你就算了,能不能隐蔽点,不要给人发现?

    等你上台了,可以任意的编写篡改历史,说日本是义务支援革命,也是功德无量之好事,为什么就泄密了呢?

    孙中山也很恼火,他的身边居然出了内鬼,而且级别还不低,这让他不寒而栗。

    一连数天,他都神情抑郁,无比的紧张,总是暴躁易怒,对于舆论的指责甚至是谩骂很是痛苦。

    接下来几天的报纸,则无一例外的指出,全国各地都在实行分税制,以及将军队统一交给国家,他在广东的所作所为,简直就是个军阀。

    以前他说李安生是中国最大的军阀,现在,李安生的东北军已经成为了中央军,他李安生虽然挂着东北边防司令的名头,背地里仍然在影响东北军,但是明面上却已经洗干净。

    相反,他孙中山才是军阀,在广东训练了五个师的日械师,图谋不轨。

    不肯实行分税制,国税与地税分离,这是在公然对抗中央。

    东北以及两江等地都出现了国税与地税分离的动作,只有广东、湖南与湖北仍然在特立独行。

    这也使得,控制的这三省地盘,成为了众矢之的。

    忽然之间,孙中山等人发现,他们成为了绝对的少数实力,过去他们扛着大旗,还能够借着打击李安生这样的大军阀,袁世凯这样的革命果实窃取者的名义,聚拢了一大批在权力分配中失意的政治家们。

    可是他们忽然发现,他们聚拢的势力忽然间鸟兽散,留下的全部是不中用的投机倒把之徒。

    全国站出来为他们声援的,几乎没有多少。

    就连之前对广东保持友好的岑春煊,也因为底下军队的反对,而对的行径采取了批判。

    毫无疑问,这是在分裂国家,这是在叛国。

    已经不被允许,叛国更加可耻。

    而正在这个时候,陈炯明遇刺,更加的在纷乱的局势上头浇了把火。

    有许多报纸迫不及待的发问谴责人,陈炯明在广东政绩斐然,就因为不同的政见,反对内战,而遭到自身的暗杀,实在是太过卑劣。

    幸好陈炯明安然无事,否则的话,孙中山等人真的是百口莫辩。

    而陈炯明也紧接着宣布辞职,前往上海治病养伤。

    11月1日,蒋方震第十二军从江西直扑湖南,徐绍桢带着第十一军出福建。

    内战忽然间就爆发,全国为之哗然。

    孙中山这才明白,为什么之前李安生与段祺瑞内阁会反复的与陈炯明探讨联省自治这个根本就不可能实现的政治架构,原来,这不过是在麻痹他而已。

    这是在麻痹他们的正常思维,他们以为,对方会同样使用政治手段来解决纠纷,没有想到对方诉诸武力,发动内战的决心会这么的强烈。

    两江的首势就很激烈,湖南有三个师的兵力,但是似乎并不能顶得住蒋方震第十二军的攻势。

    而徐绍桢亲自带领第十一军从福建方向对广东发起进攻,受限于地形,进展没有蒋方震那么大。

    就连段祺瑞内阁都为两江方面的强势感到震惊,不惜发动内战,也要坚决的杜绝这种公然割据的行为。

    段祺瑞随即宣布,中央军三个军的兵力将南调,向湖北发起进攻。

    这个时候,是最为关键的时候,一举拿下的地盘,彻底的杜绝隐患,中央的政令才能够彻底的行遍全国。

    只要枪打出头鸟,才能有效的打消地方上无数野心家的贪念。

    这个时代,造就了大量的土匪恶霸,许多甚至扭成了一团,与地方政治人物、军队勾结在了一起。

    这些势力的清洗将会旷日持久,剿匪也不是那么容易,但是只有先清除反动军队,才能够尽最大可能的实现政治清明。

    中国拖不得,必须要尽快集中全国的力量走发展道路,谁都不允许成为绊脚石。

    袁世凯选择了合作,那么李安生加快了步伐,不想再拖下去。

    之前他对的行径反复忍耐,就是想要将越来越多的势力认清他们的真面目,从而离开他们,让所能造成的麻烦降低到最小。

    现在闹腾起来,造成的危害也很有限,凭借着前期的努力,无数的隐患已经给消除。

    进行内战的时机已经到来,而准备已久的许多手段都一股脑的使将出来,确实让孙中山与黄兴等人有些难以招架。

    黄兴对于孙中山在广东的作为是不认同的,他无法接受孙中山与日本签署秘密条约的事实,过去广州与武汉之间的关系并不融洽,只是因为大义名分,才牵扯在了一起,加上谭延闿这个八面玲珑之人居中调解,反复劝导,才有了武汉与广州的这次携手抗敌。

    但是,黄兴却对这次内战并不看好,他更多的还是希望武汉的大好局面不要给破坏掉,战争永远都只能伤害国民,而助长一些野心家的欲望。

    11月4日,蒋方震率军攻克湘潭,徐绍桢军分兵从江西进入广东北部。

    徐绍桢部所作的最多的工作,是在这些行军一般攻占的土地上宣传,宣传中华民国的各项政策。

    老百姓可不来管你许多,他们只知道能不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而拼命扩编军队,又没有治政良方,反而坑害了这些百姓,要不是陈炯明对广东的一系列治理都很成功,只怕人的风评更差。

    11月6日,《上海晨报》、《新民晚报》、《南昌日报》等十余家报纸居然刊登了这样一则新闻,孙中山寓所遇袭案袭击者已经被抓获,经过审讯,这完全是日本人制造的阴谋,想要刻意挑起中国的内战。

    这则消息出来,更加的让颜面扫地,之前他们可是进行了大规模的宣传与谩骂,恶毒的攻击李安生与袁世凯。

    不过,李安生可没有过多的心思去关注南边的战事,其实也不能说是战事,根本就是很轻松的实战演习。

    湖北、湖南以及广东各自为战,尤其是在湖南中线给突破的情况下,湖南已经乱成了一团,广东与湖北的联系给切断,整个格局已经明朗。

    湖北就是个死地,长江给之后,武汉无法得到任何的补给,对外的通道彻底给关闭,而且湖北如今就是个夹击的悲剧货色。

    湖北方面的抵抗意志也不强烈,而且已经有许多人士出来呼吁,要求湖北尽快履行职责,接受中央的政令。

    黄兴很是头痛,他治军无大能,治政无大才,都是凭着一干革命党人的支持,以及一腔的勇于任事之心。

    可是,他现在很疲惫,根本就无法控制局面。

    11月九日,谭延闿宣布退出,加入共和党。

    这个新闻就更加的火爆了,谁都没有想到,这厮会来上这么一出。

    谭延闿之前就利用了湖北与广东作为屏障,闷头大发财,有什么都有孙中山跟黄兴出头顶着,他只用缩着脑袋自得其乐。

    可是现在不行了,蒋方震直接就从中线突入,迅速的掌控了粤汉铁路,并且集中全力对付他辛辛苦苦打造出来的地方军队。

    这些地方军队也吸收了过去的大部分旧军,其实战斗力并不强,又有之前的湖南卫出来唱反调,使得湖南的局势顿时为之一变,谭延闿想要翻盘也是不能得了。

    李安生致电袁世凯与段祺瑞,许了个湖南省长的职位给谭延闿,由不得他不答应,毕竟谭延闿这个八面玲珑之辈治政能力还是有的,也是个干才。

    只要不让他掌握兵权,根本就不足为患。

    湖南的形势急转直下,使得湖北与广东面临着无比危险的局面。

    蒋方震第十二军并没有北上,而是选择了南下,集中力量解决广东才是最为只要的。

    一个广东已经成不了事,这场内战激烈程度也很有限。

    李安生并不想过多的关注,闲极无聊,他来到了位于锦州的飞机制造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