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炮火1906 > 炮火1906第139部分阅读

炮火1906第139部分阅读

    此之外,朝鲜人民还被强令“参拜”日本神社、“遥拜”日皇宫城。

    总督府还制定了臭名昭著的“思想矫正法”,对稍有爱国意识的朝鲜人,均以“思想犯”论处,进行无情打击。路人如果交头接耳或大声欢笑,都可能被带到警察所审问,如果审问时态度不好或有反抗情绪,将被遣送到铁矿或煤矿强制劳动,很多人从此再也没能重见光明。

    更有甚者,日本人还强制朝鲜人“创氏改姓”,以切断朝鲜民众与过去的最后联系。对于儒教文化圈的民族来说,姓是种族血脉延续的标志。

    在这样的现实下,中国东北,反而成为了朝鲜人的乐土,最为向往的地方。

    朝鲜人的反抗一天也没有停止过。早在日本吞并朝鲜的前一年,就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刺杀伊藤博文事件。

    这几年,朝鲜各地的暴动起义事件此起彼伏,达到了数千起之多。

    许多朝鲜人都巴不得将自己的女儿甚至是老婆送到东北去,也好过于在朝鲜等死。

    大量的朝鲜人成为了日本圈养的农民,矿工,苦力。

    “小广西,有你的,你在广西干了一番大事,现在回到了东北,你果然还是没让我失望啊。”

    李安生看到后头人群中一张熟悉的脸,忍不住调侃起来。

    小广西曹伟到了东北之后,立即给安排到了教导师的特战大队之中,并没有让他真的服苦役。

    这家伙给老王林逼着一同去抢了女人,难道枪法好,抢女人的手法也要高超些?

    小广西曹伟本来躲在人群中的,可是不知不觉给挤到了前头,正好给李安生发现。

    这小子吐了吐舌头,缩头缩脑,让人忍俊不禁。

    “下不为例,所有犯事的官兵一律扣半个月的饷银,这钱也不要你们的,都买些实用的家具,算是给那些新得了媳妇的兄弟们添点家产。”

    官兵们纷纷欢呼雀跃起来,这么说,李安生是终于承认了他们的这次行动了。

    第二卷 黄金之路 第四百一十章 战列巡洋舰的心声

    第四百一十章 战列巡洋舰的心声

    他们这群胆大妄为之徒,自从给揭发之后,仍然没有消停,时不时的就要小部队分兵突进朝鲜境内,在靠近边境的朝鲜村镇强行绑架朝鲜女人,专业的不得了。

    他们现在的绑架朝鲜女人技术,已经到达了登峰造极之境,就连吃了晚饭,在边境随便的巡逻一番,左右没事,抽个烟的功夫,就能急行军窜入朝鲜,回来的时候,身上都抗着活人。

    甚至有的人早上起来没事干,念头一转,就立马到朝鲜村镇去溜一趟。

    有些老油子对附近的朝鲜村镇熟悉的很,连哪家人家有长的有些姿色的都记得一清二楚,故而下手时都是挑的好货色。

    甚至,有些在地方管理的日本官员的家属,也给误认作是朝鲜女人给抢了回来。

    比如小广西,他准备给一名在中俄战争时候照顾过他们的老兵朱金龙抢个朝鲜妹子,谁知道,一时亢奋之下,将一名出来旅行的日本朝鲜总督府农林局官员的女儿给抢了过来。

    抢回来才知道,居然是抢了个日本女人,而且还是个日本官员的女儿。

    这下他可头疼了,可他还没头疼够,李安生还准备惩罚他们。

    朱金龙可没敢收下那个日本女人,他左右无法,只能暂时将那个日本女人安置在他租下的一间房子里头。

    这日本女人叫做玉支琴子,温柔可人,他还真不忍心她,让她受委屈。

    这段日子相处下来,他还是觉得真对不住人家。

    他每次出完任务,回军营前,都要来坐上一坐,给她些钱,帮她买些生活日用品,并且抽时间教导了一下她,如何在东北生活。

    他现在又走神了,还在想着,琴子那边是不是该给她添一些衣服。

    哎,他这是怎么了,难道是爱上了琴子?

    哦,不不,琴子都十七岁了,跟他一般大,却比他成熟的多,他可有些不好意思,他一直都将琴子当成姐姐看待呢。

    李安生看着走神的曹伟,有些无语,“小广西,在想什么呢?是不是还想着,今天晚上左右无事,溜到对面的朝鲜境内,抢上两个水灵灵的朝鲜女人?”

    其实朝鲜女人还真不能称作水灵灵,一个个都面黄肌瘦的,都是缺衣少食造的孽。

    日本人对朝鲜压榨太过,简直就是令人发指,全世界都找不出如此殖民的国家,简直就是将人家整个国家的国民都当成奴隶,畜生。

    众人都哄笑了起来,李安生这么调侃,实际上也是在说明,他已经不打算追究此事。

    小广西曹伟有些脸上挂不住,连忙讪讪的说道:“没有没有,哪里敢哟。”

    “这小子,哪里还用的着,他自个有本事,居然抢了个日本女人回来,人家的老子还是有些来头的,居然到奉天等地登报寻找,还托了人到军营这边来请求通融。”

    李安生听说了还有这回事,也觉得稀奇,笑着问道:“小广西,艳福不浅嘛,果然是好人有好报啊。怎么样,日本女人是不是很温柔体贴啊。人家的老子来找人了,你还是不还?”

    王伏白继续嚷道:“还还个鸟啊,人家日本姑娘自个要求要留下来,赶都赶不走呢。”

    这件事已经传遍了珲春等地,使得小广西再次的成为了舆论的中心焦点。

    众人再次的嘻嘻哈哈起来,处理了正事,李安生也不想给大家留下一个刻薄寡恩的印象,故而,有的时候,他还是喜欢与官兵们同乐乐,但是自己的身份还是要注意。

    处理完这档子事,李安生并没有感到轻松,日本已经开始多方面布置手段,开始应对中国日益崛起之势。

    比如说,孙中山寓所遇袭,这实际上,很有可能是日本人自编自演的一出闹剧,目的就是要混淆视听。

    孙中山一遇刺,人就叫嚣了起来,将矛头直接指向袁世凯与李安生,甚至是直接将罪名扣在了李安生头上。

    由于李安生的那手设立广州军区,对于孙中山来说,自然是固所愿也不敢求尔,但是对于武汉与广州的关系,却是有莫大的损害。

    为了消除这件事情带来的影响,日本特工们故意制造了这个袭击事件,目的就是要分散注意力,并且挑拨离间。

    一旦人挑起内战,那么对于当前中国的发展势头来说,必定是个劫难。

    从广州到武汉,以粤汉铁路为枢纽,又有沿海港口,人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只要能够劝动岑春煊等西南实权派,说不定还能成事——至少人自己这么认为。

    日本一直想要拉拢袁世凯,将袁世凯培养成为亲日派,现在拉拢段祺瑞又失败,只能全心全意的支持广州军政府,支持人,也是无奈之举。

    人虽然势力最小,但是,眼下中央段祺瑞内阁要实行军队整顿,以及分税制,这触及到了孙中山等人的痛处,除了内战,他们已经别无他法。

    这几天,广州一直在举行示威,并且频频在报纸上大肆呼吁,向野心份子,向革命果实窃取者开战。

    而大批的日本制式装备也开始流入广州,然后运送到武汉等地,厉兵秣马,随时准备大打出手。

    为了进行反击,李安生立即下令,给日本鬼子找点事情干干。

    第一步大动作,就是通过特工,制造了西门子事件。

    从日俄战争结束以后的1905年开始的几乎四十年间,始终有一个挥之不去的幽灵在日本海军中徘徊,最后这个幽灵还真成了精怪,那就是八八舰队的幽灵。一般都认为,这个八八舰队的构想是山本权兵卫提出来的。是为了和陆军对抗,为海军要钱而搞出来的。

    第一次山本权兵卫内阁正值日本经济不景气,全国的中小资本家认为政府既然能够进行行政、财政改革,那么一定有收入来源,因此展开要求废除营业税和通行税的运动。“西门子事件”成为推动这场运动发展,迫使政府不得不减税的象征性事件。

    早在清末开始重建北洋舰队与南洋舰队之后,日本就开始了大规模的讨论,最终在国内加税,加大对海军的投入,除了订造战列巡洋舰,便是在整个海军军备上的大动作。

    9月的一天,德国西门子公司东京支店长维克多?赫尔曼在德国大使馆员亚历山大?希尔的陪同下到海军省来打招呼,说是西门子公司有人偷了公司的文件逃到英国去了,现在在向西门子公司勒索50万马克。日本人听得有点糊涂:德国的公司失了贼,管日本什么事?你要是想请日本侦探出手帮忙抓贼,那也是找内部省,不该找海军啊。德国人见日本人听不明白,就直接说了:“可能事件捂不住,这件事一公开只怕有几个日本海军的高级军官的名字在欧洲要见报,所以来打招呼,你们还是早作准备的为好。”

    原来,被偷出去的文件中有一份西门子公司同意给海军省负责武器采购的原舰政本部第一部部长岩崎达人少将25的回扣的电报。

    海军一听就知道大事不好了,当时正是八八舰队计划的紧张时刻,原以为山本权兵卫大将当了首相,海军要起钱来可以方便些,谁知道跑出来这么一档事,赶紧就成立了以出羽重远大将为委员长的查问委员会来追查这件事。

    查下来的结果是确实有人在德国拿了钱,而德国人做的只是为日本人在英国定购的巡洋战列舰金刚号配内装的活,干正活的英国人也给了日本人钱,而且给得更加多,光舰政本部原本部长松本和中将一人就从英国人那儿拿了40万日元。

    不要忘记现在是有个千把日元就能在东京盖座房子起来的年代,后世的庞然大物——新日铁的前身八幡制铁,一开始只用了57万日元就建了起来,这45万的数字之大可想而知。

    这个松本和中将在事发当时是吴镇守府司令长官,已经是下一任海相的人选,熟悉日本政治的人应该知道日本的金权政治是有传统的,据说松本弄这笔钱就是为了当海相而在准备政治活动资金,所以这笔钱还存在银行里没动。

    9月底这份文件在日本一经见报,顿时就是一场地震。国会里乱成了一锅粥,传媒在拼命炒作,用后来的甲级战犯嫌疑犯,历史学家德富苏峰的话来形容就是:“想起海军就想起山本权兵卫,想起山本就想起回扣”,愤怒的群众涌向国会和海军省,四千名警察都没有办法维持秩序,结果陆军出动了第三联队的一个大队帮助维持秩序才算把局势平静下来。

    结果是刚刚坐上首相宝座的山本权兵卫带着他那个内阁集体辞职。

    日本的经济状况本来就不适应忽然给大幅扩大的海军预算,现在日本政府再次准备加税,却正好给当头一棒。

    要知道,日本统治阶层的梦想,一直要建立起一支强大的“八八舰队”,看样子,看当前这局势,难如登天。

    1907年由当时海军大臣提出海军军备扩充的构想,简称“八八舰队”,通常由八艘战列舰和八艘装甲巡洋舰组成,由舰齢在8年以内的主力战舰充当。但是其预算一直没有被批准。

    而中华民国建立,中国也在积极发展海军的时候,这个海军扩张计划改为由八艘战列舰和八艘战列巡洋舰组成。

    最先出台的是尽制订的“八四舰队计划”,即到1920年装备舰龄未满8年的八艘战列舰和四艘战列巡洋舰。包括正在建造的战列舰扶桑级2艘、准备进入建造计划的扶桑级升级版——伊势级2艘,战列巡洋舰金刚级4艘。计划拨款建造战列舰长门、陆奥(长门级战列舰)、加贺、土佐(加贺级战列舰),以及战列巡洋舰天城、赤城(天城级战列巡洋舰),2艘天城级是该计划执行期间届时舰龄即将满8年的2艘金刚级的替代舰。

    “金刚”号战列巡洋舰还在向日本进发的路上,还是崭新的一条战列巡洋舰,日本就急吼吼的想要买或者造更加巨大的“长门”级战列舰以及“天城”级战列巡洋舰,可见日本政府的决心。

    “八八舰队”是无数日本人的梦想,为此,不仅是天皇一天只吃两顿,甚至是一顿饭,就连民间无数的日本人,也是节衣缩食,希望能够实现“八八舰队“的无尚荣光。

    现在问题是,即便加税,也无法凑齐如此庞大的资金可供它支持。

    而10月3日的时候,中国在英国与德国分别订造的“华山“号与”泰山“号战列巡洋舰正式抵达广州补给,并且准备北上到上海,进行服役仪式之后,日本开始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胁。

    就连一直在忙着训练军队的孙中山也是感慨万分,中国居然有了如此庞大的巨舰。

    “华山“号是在英国修建的,几乎就是“狮”级战列巡洋舰的升级版,确切的说,是“虎”号战列巡洋舰的修正版。

    “虎”号战列巡洋舰是英国海军“狮”级战列巡洋舰预算中的四号舰,对原设计方案进行了较大的改动,将狮级位于烟囱之间的舯部主炮塔移至第三烟囱之后和机轮舱之间,改善主炮向后方的射界以及炮口爆风对舰体上层建筑的冲击。由于锅炉技术的进步,动力装置也进行修改,在锅炉数量减少的情况下输出功率仍然比狮级有明显提高。在排水量提高的情况下,使增强防护成为可能,水平装甲板有所加强,因为改动较大,所以单独划分为一个级别。

    不过,去年6月份在约翰布朗船厂开始建造的“虎”号战列巡洋舰是英国皇家海军中最后一艘以煤作为主要燃料的大型战舰,而中国建造的“华山”号则是油煤混烧锅炉。

    排水量:标准排水量28870吨,满载排水量35910吨。

    外形尺寸:全长2146米,宽276米,最大吃水93米。

    动力:锅炉数量32台,主机输出功率(正常)85000马力/(过载)108000马力。 航速:275节;续航力:4650海里/25节。

    武备:8门双联装135英寸/45倍口径主炮,12座单装6英寸口径副炮,2座3英寸高炮。

    装甲(英寸):主装甲带(最大)9,甲板3,水密舱隔板5,炮塔(正面)9,炮座8,指挥塔10 。

    这款战舰实际上超过了日本也在归国途中的“金刚”号,更加的犀利,而且价格也要贵些,达到了210万英镑。

    好在李安生及时的布局,将来的战列舰都将自产,故而经费上要节省许多。

    在广州的日本人都失魂落魄的看着雄风大振的两艘中国战略巡洋舰,他们都惊呆了。

    他们认为中国海军的那个迅速发展,已经超出了他们能够想象的范围。

    大日本帝国没有能够压制住这艘“华山”号战列巡洋舰的当打舰只,只能委屈的继续向英国施压,尽快加速“金刚”号战略舰的第二艘“比睿”号的建造。

    这次跟着“华山”号战列巡洋舰一同回来的,自然还有属于北洋海军的“泰山”好。

    “泰山”号也是借鉴了德国“塞弗林格”级无数优秀设计,全心全意的当做了最为陷阱的几个注意点。

    或者说,它本身也是“德弗林格”级战列巡洋舰的升级版。

    “德弗林格”级战列巡洋舰是一战中德国最好的战列巡洋舰,南征北战,威名赫赫,曾经在日德兰海战中击沉了两艘英国战列巡洋舰,自身中24发大口径炮弹而不沉,其中4发可是15英寸巨炮的杰作,可想而知这一级舰的生存能力。

    它采用平甲板舰型,设计排水量28600吨、满载排水量31200吨,8门50倍口径的356毫米主炮沿甲板中线布置,以双联装分别布置在首尾两端,虽然相比同期的英国战巡主炮口径偏小,但是有更快的射速。

    尺寸(米): 2104 ,290 ,956 。

    动力装置:14台锅炉,2台蒸汽轮机,最大功率65000马力(过载功率72000马力);4轴,4螺旋桨,双舵,纵向排列。

    航速: 266节,续航力:14节时,,为5600海里。

    主炮:8门 305 (12英寸)/50倍径炮 四座双联炮塔;副炮:12门 150毫米(59英寸)/45倍径炮,炮座单装。

    防鱼雷艇/防空炮:12门 88毫米(35英寸)/45倍径炮。

    德国方面在这艘战舰上头花了不少的心血,同时期德国战巡的建造方针则是“小步快跑”型的,积累经验的同时不断改进,“冯?德?坦恩”级只建造了一艘,随后的“毛齐”级建造了两艘,然后又建造了一艘“塞德利茨”级。直到去年,德国的设计师们认为技术、经验和装备都已经成熟,于是决定批量建造一级新的战列巡洋舰。

    这级战舰将拥有最大三万吨的排水量,第一次配置12英寸的主炮,并拥有26节以上的航速。

    这还是在李安生的刺激下,让德国方面看到了搭载14英寸火炮的可能性,于是德国方面很认真的参与了研发与制造,最终得以成功。

    有一艘这样的战舰,基本上能够与日本海军主力舰纠缠,即便是日本即将向英国订造的“金刚”级,也就是英国如今最为先进的“狮”级改进型。

    “泰山”号与“华山”号是特意来嚣张一番,特意羞辱一番孙中山等人。

    第二卷 黄金之路 第四百一十一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

    第四百一十一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

    “近来寒暑不常,希自珍慰。北方渐冷,南方也宜早做防范。弟在北京安好,上月所欠百余元债务,也已偿清。至此,心无挂碍。若有需,弟可随时南返……”

    孙中山的手上,拿着宋教仁日前寄来的信,感慨万分。

    过去他对宋教仁多有误解,到如今,才知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句话,只有宋教仁才是真正的革命者,坚定的革命者。

    不得不赞同,段祺瑞内阁要比唐绍仪内阁更为的激进,有效。

    虽然更为集权,但是中央的权威不断扩大,也是必然趋势。

    他并不想地方割据,但是他依然心存犹疑,生怕这眼前的一幕都是虚假的,虚幻的,美梦就像泡沫,一捅就破。

    他依然渴望真正的民主,可是,别说是中央,就连他身边,依然有许多不堪入目的事情发生,他觉得很疲惫。

    这些都不是真正的民主。

    眼下只能退而求其次,他致力于在广东与两湖推行军治与党治,让人以三省为基础,率先摸索一条不同的道路。

    但是宋教仁的来信,也在暗示他,北方已经做好了动手的准备。

    李安生说过,东北军不打内战,只打外国侵略者,但是,谁都不会将这话当真,当初李安生在中俄战争激战正酣之时,派阎锡山直入陕西,便是针对湖北的革命党人。

    之后李安生利用吴禄贞与蓝天蔚等人,分化拉拢了湖北革命元勋,接下来又借着四川内乱的名义,与蔡锷一同攻下了四川,直接将湖北甚至是粤汉铁路放在了爪前。

    说到蔡锷与陈炯明,孙中山无比的伤感,梁启超投向了北京,而蔡锷投向了东北,都让他无比难受,革命党人的助力越来越少,本来以为蔡锷这样的少壮派会保持清醒,与腐朽的政权斗争,可是没想到蔡锷也开始与他们同流合污了。

    岑春煊现在兼了广西省长,拥有了一省治权,并且又手握五省军权,成为了南方最大的一股势力。

    孙中山想要拉拢岑春煊,不过这位前清大佬并不买账,即便是他抛出了暂且实行军治的理念,依然无法得到对方的认同。

    实行军治,这对地方野心家们来讲,这是最欢迎的,废都督而为督军,何其快意。

    孙中山就是凭借着这一点,赢得了湖南实权派谭延闿的支持。

    本来四川的那帮武装分子也都是高声叫好,纷纷叫嚷着要加入,好啊,军治,枪杆子抢地盘,抢到多大管多大,管多大地盘收多少钱,这可都是钱呐。

    可是,四川的野心家们还没有得偿所愿,就给阎锡山的陕西军打了进来,蔡锷也是一路势如破竹,几番激战,便将四川的几个大佬都干趴下。

    如今四川正在实行大清肃,由朱庆澜代省长,成为了既北方之后,南方第一个实行军政分离的省份。

    朱庆澜在中俄战争期间,与东北搭上了线,成为了程李系的一员,也让人黯然销魂,在武力的支持下,朱庆澜很快的就执掌起了大权,并且开始推行各项法治。

    即便中国人愚昧无知,但是只要有适合的体制出来,基本的民主还是能保证的。

    并不代表民众愚昧,民主就毫无希望,只要集权才能统治这些愚民,关键还是体制问题。

    陈炯明向李安生提出的联省自治,其实还是有可行性的。

    事实上,李安生治下的东北,锡良治下的内外蒙,以及程德全治下的两江、福建,都已经开始出现了联省自治的苗头。

    要是全盘按照中央政府那套来,地方往往会无所适从。

    李安生在许多地方向中央妥协,便是要换取地方相对的独立性。

    “联省自治”包含两种意思:(一)是容许各省自治,由各省自己制定省宪,依照省宪自组省政府,统治本省;(二)是由各省选派代表,组织联省会议,制定联省宪法,建立联邦制国家。

    在全权收归中央的情况下,其实联省自治对中国的政局并没有坏处,相反,反而能够使得地方拥有一定的独立性,从而更加的灵活自如。

    孙中山个人无比反对这种方式,要是真的给陈炯明的这种思想运用起来,说不定谭延闿等人又要反复,好不容易出现的三省一体,实行军治的大好局面要给破坏掉。

    他的脑子里也一直在反复的思索着对策,思索着中国目前政局的走向。

    他的脑海中,也逐渐的有一些意识开始成形。

    “在军政时期,一切制度悉隶于军政之下。政府一面用兵力扫除国内之障碍;一面宣传主义以开化全国之人心,而促进国家之统一”;“凡一省完全底定之日,则为训政开始之时,而军政停止之日”;“在训政时期,政府当派曾经训练、考试合格之员,到各县协助人民筹备自治。其程度以全县人口调查清楚,全县土地测量完竣,全县警卫办理妥善,四境纵横之道路修筑成功;而其人民曾受四权使用之训练,而完毕其国民之义务,誓行革命之主义者得选举县官,以执行一县之政事;得选举议员,以议立一县之法律,始成为一完全自治之县。一完全自治之县,其国民有直接选举官员之权,有直接罢免官员之权,有直接创制法律之权,有直接复决法律之权”;“凡一省全数之县皆达完全自治者,则为宪政开始时期,国民代表会得选举省长,为本省自治之监督。至于该省内之国家行政,则省长受中央之指挥”,“全国有过半数省分达至宪政开始时期,即全省之地方自治完全成立时期,则开国民大会决定宪法而颁布之”;“宪法颁布之后,中央统治权则归于国民大会行使之,即国民大会对于中央政府官员有选举权,有罢免权;对于中央法律有创制权,有复决权”;“宪法颁布之日,即为宪政告成之时,而全国国民则依宪法行全国大选举。国民政府则于选举完毕之后三个月解职,而授政于民选之政府,是为建国之大功告成。”

    这是他的民主之路,目前他极力的想要实现第一步,军政。

    在广东、湖南与湖北三省实行军政,然后逐步的扩展到全国,推翻北方反动政府,实行训政。或者,平定一省,便将一省作为训政对象。

    以弱胜强,必须要有更加先进的理论指挥,孙中山认为他的这种思想理论,更加的符合当前中国的需要。

    孙中山现在做好了准备,随时与北方作战,以三省为基础,拉拢全国各地的潜在盟友,以及中立派,加上日本的支持,或许有可能能够颠覆北方集权发动政府。

    这次的袭击事件,让他看到了北方对他的忌惮,正如日本顾问所说,人永远都是反动政府的心腹大患,北方人物袁世凯与李安生等人始终不会放弃对人的扼杀。

    与其被动等死,倒不如揭竿而起。

    孙中山就不相信,当初辛亥革命时,全国蜂拥而起的革命声势,到现在全部给反动派扼杀掉。

    李安生在东北也不能一手遮天,更何况是袁世凯与段祺瑞?

    今天“华山”号与“泰山”号将会在广州停留最后一天,然后将北上上海。

    这几天每天都有无数的百姓涌到了码头上,希望能够瞻仰这两艘旷世巨舰。

    这是当前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几艘巨舰中的两艘,虽然中国的江南造船厂与葫芦岛造船厂分别在造着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最为巨大的战列舰,但毕竟还在船厂,这两艘巨舰,才是真真正正的中国第一巨舰。

    广东都督陈炯明甚至还征求了前往欧洲接收两艘战舰的程璧光的同意,组织了广州的学生,前往两艘战舰参观。

    陈炯明自从中俄战争胜利后便正式出任广东都督,不过,此刻由于他开始提出联省自治,使得跟孙中山等人的关系并不好,孙中山不仅在削弱他对广东军队的掌控,也在各方面都排挤他。

    其实陈炯明在东北的时候,李安生就多次与其交流,认识到他在后世给刻意抹杀掉的许多优秀品质,他具有民主思想,反对军治、党制,提倡民治。这就未必为人以至孙中山所同意。孙中山的理想是成立一个正式的中央政府,领导全国革命,他把国民革命分为军政、训政、宪政三个时期,在他眼里,人民是“ 无知可怜”的幼儿,革命党则是保姆。

    陈炯明在写给李安生的信中,反复强调了,在当时各地都是土皇帝的情况下,‘联省自治‘可是解决统一问题的好途径。这比孙中山奉行的中央集权、不惜以武力征战谋求统一中国的政治纲领好多了。

    他固然倾向于李安生出来执政,但是想要真正实现中国的大一统,内战是无法避免的,人已经成为了一个大毒瘤。

    要是肯放弃军队,那么无妨,中国还能走民选政治的道路,推行政党政治,可问题就在孙中山一意孤行,始终不肯放弃军队,更加的不肯放弃武力征讨北京政府主张。

    陈炯明与程璧光在码头的永泰茶楼喝着茶,僻静的厢房里满是午后慵懒的阳光。

    十月的广州要比北方舒服多了,这让程璧光很是享受。

    他的理念更陈炯明有些类似,那就是不希望看到中国爆发内战,不然的话,他们海军该如何自处?

    程璧光就当时的中国国情来看,“联省自治”有其可行的前提,陈炯明就指出,既然李安生不愿意用武力强行统一全国,袁世凯的中央军也不想与李安生甚至是南方孙中山撕破脸,与其连年征战,不如各省先行自治,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了,再实行联省自治。如此便可以不通过武力而最终实现全国统一。稳定了局面之后,然后在内部体制建设和经济建设过程中逐步推进政治体制的改进。

    两人谈的很是投机,事实上,在后世,他们两人都是孙大炮的牺牲者,却不知道命运类似的两人,在这个时代却能很是投机。

    孙中山等人对两艘巨舰停泊在广州港不屑一顾,认为这是对人的威慑与警告,甚至没有组织任何的欢迎活动。

    也只有陈炯明这个广东都督,能够力排众议,向南洋海军展示了广东革命党人的气度。

    事实上,陈炯明已经日益的给认为是受了北方大军阀大野心份子李安生的影响,被认为是李安生扎在广东的一颗钉子。

    这一点,连孙中山也很难受,陈炯明是个人才,人品也好,本来是中兴的一大支柱,可惜现在的理念与他们渐行渐远。

    要不是宋教仁反复写信来劝导疏通,不然的话,孙中山早就考虑要想办法让陈炯明下台了,当初孙中山想要重组同盟会,要求党员无条件效忠于他,给陈炯明硬生生的推辞,要不是宋教仁接手改组同盟会为,只怕陈炯明根本就不愿意加入,成为一名员。

    眼下孙中山是看宋教仁的面子,至于他能够忍耐多久,这就不可知了。

    一个员,所秉持的理念与党魁相反,这就有些难说了。

    更何况,陈炯明的理念还很有市场,很能得到别人的赞同,孙中山是在害怕吗?

    “竞存兄,树欲静而风不止啊。”

    看着外头人头攒动的热闹景象,茶室里倒是幽静的很,程璧光幽幽的说着,仿佛是在叹息一般。

    他自然一直在关注着中国的政局走向,他是铁杆的程李系,在海军的建设中,也成为了程李系的一员干将。

    他深知没有李安生,中国海军到现在还是一蹶不振,更别提拥有两艘当世无可匹敌的战列巡洋舰,更别提还有两艘当世无双的战列舰正在建造,而且全部是使用了自己的技术。

    这是个惊天奇迹,要不是这一幕幕接连的出现,程璧光始终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李安生真的用了几年的时间来布局,促使中国的海军实现了复兴的第一步,中国的造舰工业走向了世界一流。

    程璧光可不想到时率领舰队南下,用舰炮轰击广州城,故而对此颇为担忧。

    第二卷 黄金之路 第四百一十二章 广东阴云

    第四百一十二章 广东阴云

    的确,树欲静而风不止。

    陈炯明对此深有同感,各方野心家与投机分子纷纷齐聚广东,就连日本人也在背后兴风作浪。

    孙中山向日本秘密借款,这事瞒过了陈炯明,但是却并不代表他无法得知消息。

    大批的日本人充斥于广州市场上,军队中,政府中,这让陈炯明很是担忧。

    也幸好他的极力抵制,才使得日本只是在军队中渗透的比较多一些。

    但是他的抵制,能够坚持多久,他无从得知。

    孙中山借口中央提出的军政分离,广州都督府改为广东省政府的日子为期不远,这并不是孙中山在响应中央的号召,不过是逼迫陈炯明在军队中收回权力罢了。

    对于孙中山来讲,只怕只有将广东所有的军队都捏在手中才能安心,他已经容不下陈炯明。

    陈炯明亲自为程璧光斟上茶,虽然闹中取静,要的就是这心境。

    事实上,他最近的心境始终无法平静下来。

    孙中山等一大批的革命党头面人物齐聚广东,正在筹谋对策,应付中央设立军区的命令。

    如果中央派北方军界将领到广州来筹建广州军区,那么胡汉民与汪精卫等人的意见是另立炉灶,建立军政府,由孙中山出任三省联合司令部总司令。

    汪精卫虽然是书生,但也提出了让孙中山值得考虑的意见,那就是趁着四川地方上还到处都是零星的战斗,由三省联合司令部出兵攻击四川,消除来自长江上游的威胁,从而能够凭借居高临下之势,威慑两江。

    在历史上,北方政权要想吞并南方,除了河淮防线,最好就是通过关中直入四川,然后顺流而下攻克襄樊,底定两湖。

    保有四川,则重新拥有了长江天险,更何况,四川易守难攻,能够成为整体防线中的一环。

    整个广东的氛围都很奇怪,似乎很支持孙中山等人动武,除了北上参加对俄作战的卫,其余的广东军队似乎很听信孙中山等人的宣传,他们是革命军队,是要讨伐的军队。

    陈炯明反而对广东军队的影响力越来越小,真是让他哭笑不得。

    程璧光听说了此事,也是摇头苦笑,现在广东发展很迅速,广东百姓的生活也有所提高,但是这些本应该归结到陈炯明头上的功劳,不知怎么搞的,居然成为了孙中山等革命党人的功劳。

    虽然陈炯明也是员,但是,总不见得无视陈炯明在其中起到的决定性作用吧。

    看看陈炯明在广东做的事,广州市正式建市,由其主导进行,建立立法、行政、财政、审计等机构,精兵简政,与民休息,使广东成为全国的模范省。大力兴建公路,公家兴办实业,扶持民间企业。建立公、私立学校,除东北之外,为全国之最;发展公办教育,实行免费义务教育,革除陋俗,禁绝鸦片与赌博。

    就连孙大炮,从前也经常夸他“坚韧、内敛、吃苦、俭朴”,“不爱财,不好色”。

    他在广东省内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即从县级自治始,有各乡村民选县议员,再由县议员民选省议员,省议员民选省长,制定省宪,实行民主。这种民主政治制度的推广在于自下而上,社会底层熟悉民主政治流程,逐次向上推行,不容易出现。这与现在中国政府在乡村首先推行民主选举,如出一辙。

    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