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炮火1906 > 炮火1906第133部分阅读

炮火1906第133部分阅读

    款,向日本提出收回旅大的要求,日本该怎么办?

    最好的结果,也是一直拖下去,知道1923年,租借期限满。

    日本急着想要延长租借期限,而现在这边是在一天天的逼命,怎能不叫日本统治阶层心急如焚。

    陆徵祥与格维斯切夫签订了谅解备忘录之后,两国之间的停火就进入了倒计时,只要在具体的条款上谈妥,和约很快就能够签署。

    俄国目前大部分的接受了中国开出的条件,只是想要收回伊尔库兹克到赤塔之间的领土,如此一来,就能在恰克图方向以及满洲里方向继续保持与中国的抗衡之势,不至于将之前在东方的努力全部付诸东流。

    而中国会如何选择,或者说在幕后操控的主谋李安生会作何选择,也让日本很是关心,反复猜测。

    这个时候,宫泽惠子所能起到的作用,就让日本无比庆幸当初派出这名王牌特工的决定。

    宫泽惠子一直在胖叮当的身边,多少能够接触到李安生,也能过得知一些内幕。

    李安生通过宫泽惠子放回日本的消息便是,只要日本消停些,中国暂时不会寻根问底,彻底清算。

    日本方面得到了这一情况之后,果然安分了许多。

    第二卷 黄金之路 第三百九十四章 柳州兵变

    第三百九十四章 柳州兵变

    李安生与袁世凯两大“反动”集团想要将段祺瑞扶上内阁总理宝座的意图,已经越来越明显。宋教仁等人也没有闲着,想尽了各种办法,争取议员席位。

    甚至,他们还不惜舞弊作假,运用了许多西方国家常见的选举手段,明面的以及上不了台面的手段。

    事实上,中国目前的国情也很适合选举舞弊。

    民众有多少人知道民主是什么意思?

    有选举权的国民,又有多少知道手中的选票意味着什么?

    李安生在东北经营多年,也不敢轻易的拍胸脯说,东北的国民素质已经很高,能够具备选民的资格。

    有些人还没有从忽然之间没有了皇帝的惶恐中走出来,也有些人还没觉出个味来,这便是民国了?

    无数人连中华民国的大总统是谁都不知道,孙大炮的真实名姓去问那些百姓,十个有九个答不出来,就连在东北,李安生可是活了人命无数的,可照样有百姓不知道李安生的名讳与功绩。

    在教育没有普及之前,李安生永远不相信什么真正的民主,他只在乎能不能当个幕后操控者。

    他现在也并不想入主中央,而是坚定不移的将东北的首个五年计划执行下去,目前整个工业化建设计划才实施了两年不到,他不想前功尽弃。

    程德全同样如此,两江同样实行五年计划,程李系有足够的资本与中央抗衡,故而能够相对独立的进行各方面自己的安排,更何况,程德全在清肃共和党之后,还没有彻底的掌控两江所有地面,相关的消化还在进行。

    能继续保持相对独立,这对东北与两江都是有好处的,袁世凯也巴不得借着这次机会送段祺瑞上台执政。

    只有国务院里头坐着的,是他的嫡系,他才能安心。

    李安生的话他很信任,说了这次共和党上台组阁,便由推出段祺瑞来,这点袁世凯是深信不疑,毕竟李安生的信誉一直很好。

    “芝泉啊,马上你便不能跟我挤在一块了,国务院可比这里亮堂多了。”

    坐在陆军部办公厅内,老袁笑眯眯的对着毕恭毕敬的段祺瑞说道。

    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京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之职的办公地点,就在石大人胡同迎宾馆。

    这所迎宾馆是清宣统末年为了迎接访华的德国皇太子兴建的,相当于现在的国宾馆,它是当时北京城内最豪华的西洋建筑之一。辛亥革命爆发后,清廷开始宪政改革,袁世凯被任命为清政府内阁总理。为了显示新气象,袁世凯将内阁政府即设在了迎宾馆内。此后不久,连家也安在其中。就任临时大总统后,迎宾馆自然也就成为了临时大总统府。

    袁世凯就任后,为了表示“诚意”,邀请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1912年8月24日,孙中山抵达北京,为了表示“尊敬”,袁世凯将迎宾馆让给孙中山居住,自己迁往铁狮子胡同陆军部。今年9月孙中山离京,袁世凯也没有迁回,而是下令将外交部转移到迎宾馆,这条原名石大人的胡同因此改名外交部街了。

    所以,眼下袁世凯这个大总统是跟陆军部与海军部在一同办公。

    陆军部与海军部是在一块办公的,这里在清末时,是原先的和亲王府,被称为廉公府。而规模也由最开始的六百余间随着爵位的递减而减少到一百六十六间。

    光绪三十二年九月,兵部改为陆军部,和亲王府址被征用,改为陆军贵胄学堂。镇国公毓璋搬到东四十条居住。宣统年间筹组海军部,和亲王府址又成为海军部址。这时和亲王府西侧的贝勒斐苏宅(清末称承公府)已为陆军部址。同时将两座王府遗存建筑物拆除,建成三组砖木结构的楼群。再建三开间大门一座,门前一对石狮子,马路南侧是砖雕大影壁。

    袁世凯对于在廉公府还是迎宾馆办公并不在意,他在意的是手中的权力。

    段祺瑞却有些惶恐不安,连忙低着头谦虚的说道:“不敢,若果如此,往后还要承老大人多提携多关照。”

    他虽然颇为孤高自许,但是对袁世凯与李安生这等强人还是真心拜服,虽然李安生这几年出神入化,但是袁世凯更加让他畏惧,毕竟,姜还是老的辣。

    也只有他们几个人才称呼袁世凯为老大人,以示亲近,作为亲信应有之意。

    虽然此刻选举才刚刚开始,八字还没有一撇,但是不知为何,袁世凯与段祺瑞都信心万倍,对于李安生的谋划,之前的种种部署颇有底气。

    两人坐着闲聊,看着外头一溜青蒙蒙的旧瓦,心想任凭你风吹雨刷,这旧货是翻不了新的。

    李安生说的很对,宋教仁等人的确是有些理想化,这个词用的真好,什么是理想化,这不跟空想没多少差别么。

    “这选举,也不知道能选出个什么名堂来啊。”

    袁世凯捧着茶杯,悠悠的说着,眼神始终没有离开那残雪过后,冰棱子成排的屋檐。

    今年的天气有些暖,眼看这个年关也不会怎么冷,最好能有段时日的大太阳,舒舒坦坦的过上个好年。

    “对了,蔡锷到了云南没有。”

    袁世凯从怀中掏出根哈瓦那雪茄来,潇洒的点上,居然时髦的很。

    这哈瓦那雪茄绝对是最正宗的,他这个习惯跟李安生惯出来,李安生是成堆的从南美搜刮回来许多好东西。

    南美的墨西哥内乱、古巴马蚤乱之类,甚至南美其他国家之间的敌对,东北的军械装备卖的很火爆,很是从南美搜刮了一笔。

    段祺瑞代总理之后,第一件事情便是恢复了蔡锷等人的职位,而蔡锷也带着卫余部继续南下,就当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

    中日之间多了根刺,这是显而易见的,而蔡锷有大才,袁世凯无论如何也要拉拢他,不惜得罪日本。

    想到岑春煊在五省边防总督的位子上已经开始忙碌起来,袁世凯心里就有些不舒服,李安生的政治手腕越来越纯熟,南岑北袁,如今再现江湖。

    他狠狠的抽了口雪茄,揉了揉眉心,岑春煊将总督府设在广西,也是棋高一着,如此一来,便能将陆荣廷镇得喘不过气来。

    清末广西会党起义风起云涌,由于陆荣廷出身于会党,与起义的绿林有点关系,两广总督岑春煊特命陆荣廷负责镇压广西各县、州会党起义。光绪三十年六月,镇压陆亚发柳州起义。广西各地起义亦依次被镇压,陆荣廷由此被提为巡防统领。

    陆荣廷本来只是一伙盗匪头领,如今做到一省都督,没有当年岑春煊的提拔,是万万不可能实现的。

    而岑春煊在广西根深蒂固,在后世本来就是桂系的鼻祖,陆荣廷哪里能竞争的过他。

    以广西为立足,统合南方势力,到时又是一个大麻烦。

    这个大麻烦是对于袁世凯来说的,而不是对于李安生,不过袁世凯倒想要看看,李安生走出这一步棋,到底是何用意,有什么办法能够将岑春煊笼络。

    段祺瑞正想要回答,只见参谋部的徐树铮大步流星的进来,立正站定,沉声说道:“大总统,总长,广西急电,广西卫兵变。”

    “什么?”袁世凯与段祺瑞都失声站了起来。

    袁世凯捏紧了拳头,这刚刚还在念叨着广西,这广西怎么就出事了呢?

    难道岑春煊要自立?

    他的脑海间迅速电光火石般的划过这个念头,但是又迅速的否定,不,不可能。

    定了定神,又听徐树铮说道:“卫打下了柳州,正与广西数十营旧军对峙,不过,暂时还没有大动作。”

    “荒唐!”袁世凯破口大骂了起来,“这卫兵变上瘾了吗?这还有没有王法?在上海闯了个大祸便罢了,也不消停些,居然捅出了这么个乱子,要是不严惩,军法国法何在?”

    老袁差点失言,这开口就是王法,这世道,可没有了王法,只有律法,这不,国会不是在选举嘛,立法权在人家手中呢。

    “拟电,让广西尽快镇压兵变,将事情原委详细上报,我倒要看看,谁敢逆时代潮流而行。”

    他的矛头直指岑春煊,要是这件事情跟岑春煊有关,那么将无比棘手,眼下就是不知道局势发展到了何种地步,到底真相如何?

    是啊,这年头,不兴动刀动枪,有什么都凭着一张嘴说服对方,凭借什么道理、思想来忽悠人,这是革命党人的惯用招数。

    袁世凯其实并不清楚,广西卫兵变,可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事情,要从半个月前说起。

    小广西曹伟虽然加入了东北军,但是还是给了他两个半月的假期,让他探亲,并且安顿好家人,最好能多招几个大山里头出来的神枪手。

    他家乡是在桂林的,故而,在回乡前,先是跟着一路同行最为要好的兄弟柳州人谢剑回去,上他家去看看。

    谢剑的同乡薛崇先是个战斗英雄,不过在攻克伯力的时候牺牲了,与俄军碉堡同归于尽,这次两人是准备将薛崇先的骨灰送回他的家乡。

    可是,让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等待他们的,将是一场如何猛烈的风暴,一场人生噩梦。

    让我们将时间倒回那天,小广西曹伟与谢剑一同,看望了谢剑的家人之后,便马不停蹄的赶往薛崇先的家中。

    薛崇先的家离谢剑家隔开了两个乡,不过却要走几百里的山路,弯来绕去的,都是在山水之间行走。

    柳州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形成了“拔地奇峰画卷开”的山水特点,柳江穿越而过,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在柳州任刺史时,曾用“越绝孤城千万峰”、“江流曲似九回肠”的诗句,来描绘这座城市。

    两人一路上很沉闷,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都是关于薛崇先的一些生平事迹。

    薛崇先是个好人,平时话不多,但是年岁长他们一些,平日里很是照顾他们。

    不像他们两个独卵军,老薛是有家室的,年纪轻轻,就娶了个媳妇,是从安南那边来的,用他爹的话来说,捡到了。

    穷人娶媳妇,永远是那么的难,怎么个难法呢,喏,年纪一大把打个光棍,这几十年如何能熬?年纪轻轻的便了无生趣,昏昏噩噩的活着,没有明天。

    要是不打仗,没有这次卫,小广西曹伟跟谢剑还不知道会怎样,说不定家里也会早早的给他们寻个媳妇,十七八找个媳妇已经算晚的了,早养儿子早得力。

    能找到媳妇,还真是天大的美事呢。

    当然,凭借他们眼下的收入,娶个媳妇,那算是小事一桩,即便是回到广西的谢剑,也仍然有兵饭吃,听说五省边防总督要重整五省军备,彻底裁汰旧军,编练新军,他们这些卫将士,自然是骨干,前途不小。

    可惜,这些老薛是无福享受的了。

    老薛常常念叨着,想儿子,想家中才两岁的儿子,他肯出来当兵,还不是不舍得老婆孩子受累,看着他饷银眼馋,以为到了东北不用打硬仗苦仗的。

    可是,老薛的命不好。

    “也不知道我儿子长什么样了,长多大呢。”

    “咳,我那媳妇,还真是好,为了给我写信,还特意找塾师认了些字。这不,我媳妇也能给我写信了。”

    “这东北军就是好,还发些粮票肉票,我自己得省点,都寄回家去,让家里人也享享福。”

    老薛从来不领饷银,他的饷银都是直接由东北振兴银行在广西的分行直接拨付给家中。

    所以,在东北以及外东北的许多妓院,是见不到老薛的身影的。

    许多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们,比如谢剑,领了丰厚的饷银,便嗷嗷叫着在休假日往妓院中冲去,那里有无数的俄国大洋马还有日本温婉小娘。

    老薛就是一头老黄牛,任劳任怨,一心为着家人。

    在平时也好,哪怕在战场上,总是温良的笑着的有些内向的老薛,总是展露出了他的成熟,百般的照顾几个小兄弟。

    战场生存手册以及战场搏杀技巧等教材,老薛都是研习的最透彻的,照道理,他是最应该保住命,开开心心的回广西老家的一个。

    但是,面对着一个火炮难以端掉,掷弹筒与步兵炮都无济于事的坚固堡垒,为了让更多的兄弟保住性命,老薛大吼着,抱着硕大的炸药包冲向了敌军的堡垒,与对方同归于尽。

    谁都没有想到,老薛还有如此血性的一面,让无数人热泪盈眶,凄婉哀伤。

    老薛是最希望能活着回广西的,他急着要回家看他的娇妻与儿子,甚至在开始上战场的时候,老薛还常常有些下意识的偷j耍滑,想要保命为要。

    不过,在训练场上,老薛又是一个无比刻苦的人,教官说的,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故而,老薛那是玩命的训练,跟疯了一样,这也使得老薛迅速的成长成为一名合格的战士,甚至还具备了一定的军官潜质,毕竟他常在那琢磨呢,该如何尽快解决敌军,该如何才能又杀敌又保命。

    老薛的死,让大家都很伤感,也无比感怀,感恩。

    老薛是个好人,是个称职的老大哥,就冲着这个,小广西曹伟也要不远万里的将他的骨灰送回来。

    骨灰是由东北官方运送到柳州的,而具体到了柳州之后,则由小广西曹伟与谢剑两人负责将骨灰盒带到老薛的家人手中。

    不过,他们好不容易准备了一番说辞,一番劝慰话语,结果全落空了。

    老薛的家人去楼空,孤零零的一个小木屋,却上了锁,老父老母以及妻儿都不知去向,为附近的乡邻,都摇头不知。

    如此诡异的现象,让两人感到大为不妙。

    几个乡邻语焉不详,表情古怪,也让他们有了不祥的预感。

    果不其然,在他们的多番打探之下,还是得到了一些惊人的消息。

    那便是,老薛的饷银惹了祸,老薛在县城的兄长贪图老薛的饷银,瞒着父母,将老薛的媳妇送给了上官,老薛的兄长薛福年是旧军的一名老兵,吃喝嫖赌,坑蒙拐骗,样样在行,跟老薛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而老薛的儿子,则给这个丧尽天良的卖给了城里生不出孩子的官太太。

    老薛的父亲听说后去跟城里大儿子的上官拼命,结果给活活打死,老薛的老母亲则气出病来,几天就咽了气。

    好端端的一户人家,就这么的家破人亡,可怜老薛身死伯力战场,若是泉下有知,如何能够心安。

    薛福年凭借老薛的安南媳妇生的娇俏动人,很是博得了上官的青睐,给他升了官,又白拿老薛的饷银与抚恤,这日子过得,可真是赛神仙。

    由于薛福年的上官来头很大,故而乡里面有出面说话的,都给暗算暴打,明着暗着整了几回,从此再也无人敢提起此事。

    不过,总算还是有人肯说真话,让曹伟跟谢剑知道了这件让他们极为愤怒的事情。

    第二卷 黄金之路 第三百九十五章 段祺瑞组阁

    第三百九十五章 段祺瑞组阁

    这简直就是毫无天理,道德沦丧,老薛的兄长还真是畜生不如。

    义愤填膺的两人几乎连牙齿都要咬碎掉,强忍着怒火,没有爆发出来,而是潜伏了几天。

    经过几天时间的打探,原来,薛福年的上官叫做王增尧,是陆荣廷心腹王祖同的侄儿,在柳州当旧军统带,仗着他叔父的关系,很是飞扬跋扈,胡作非为,为祸一方。

    这小子坏事做绝,没什么是不敢干的,而薛福成也果然是与他狼狈为j蛇鼠一窝。

    谢剑约集了十余位同为卫的同乡,想要去理论一番,结果给打了出来,人家根本就不在乎什么卫不卫。

    曹伟寻找老薛的骨肉未果,又听说那个叫做王增尧的丝毫不理会他们的交涉,也是气不打一处来。

    人家还放出了豪言,别以为卫出来的,就能吆五喝六,还不都是一帮苦哈哈,把自个管好了,小心别触了霉头。

    现在广西的旧军本来就很痛恨卫,眼看旧军就要给整编,都有人放出风声来,卫回来的将士许多都要给提拔起来,挤压原先的官职。

    这意味着许多人的大好前程都要给卫挡掉,这王增尧能不恨卫嘛。

    他好不容易凭着叔父王祖同的关系,做到了统带,本来想要更升一级的,看来凶多吉少,岑春煊可是老资格,比陆荣廷根基深厚多了。

    谢剑连着找了王增尧与薛福年几次,都给赶了出来,终于忍无可忍动了手。

    这一动手,势单力薄的卫将士自然是吃了亏,多人给打伤,而最为可恨的是,对方还百般羞辱,丝毫不在意谢剑等人的要求申诉。

    曹伟也是一直在奔波着,为着这个案子找这个找那个,希望父母官能够为老薛出头,洗雪冤情,让元凶绳之以法。

    不过,他们忽然发现,他们处处碰壁,到处都受到刁难。

    他们毕竟只是穷苦百姓出身,没有任何的关系,只能求爷爷告奶奶,可是没有任何人来理会,甚至连许多他们认为的大官都不敢受理此案。

    难道就没有王法了吗?

    悲愤的他们忽然想到了在东北受训时,教官对他们进行的思想教育,中队的职责是保卫国土与人民,也有义务要维护人民行使民主的权利,军人要敢于同任何无视律法无视民主自由的恶势力斗争。

    他们是军人,拥有无上荣誉的军人。

    既然没有人来管,那么他们来管,在曹伟的带领下,十余名卫将士组织起来,袭击了柳州驻军的一个兵站,得到了武器弹药,开始了他们的行动。

    薛福年这个丧尽天良的禽兽给曹伟亲自击毙,既然没有法律来审判他,那么就用子弹来审判好了。

    而他们下一步的目标,也变成了暗杀王祖同的侄儿王增尧这个坏蛋。

    即便对方无比警醒,还是逃不过曹伟的子弹,这位在对俄作战战场上猎杀数十名俄军官兵的神枪手,可是给特招进了教导师的人才。

    等到他们暗杀了王增尧后,才知道,原来老薛的安南媳妇给王增尧强抢了之后,就给折磨而死,这也让他们更加的愤怒,庆幸亲手结果了这个无恶不作的败类。

    王祖同不知道是不是坏事做尽,一肚子坏水,害人无数,居然没能生儿子,所以,王增尧这个侄儿成为了他的宝贝,结果给人暗杀,自然是雷霆震怒。

    一查之下,才查到了老薛这个案子,从种种蛛丝马迹来看,也是老薛的卫同僚在为老薛报仇雪恨,他自然是怪自己的侄女做下这种蠢事,但是,更多的还是愤怒,这些卫将士居然如此的嚣张。

    于是,在陆荣廷的支持下,他发布了抓捕令,将有嫌疑的,最近回乡的两百余名薛崇先家乡附近的卫官兵都抓了起来。

    这个阵仗就有些大了,不分青红皂白,抓进去就是严刑拷打,逼问是否参与了暗杀王增尧案子。

    要不是岑春煊及时制止了王祖同的行为,只怕被抓捕的卫将士会更加的多。

    即便岑春煊出面,王祖同也不管许多,仍旧严刑拷打,希望能够找出暗杀他侄儿的凶手。

    有十余名卫将士经不起严刑拷打,一命呜呼,这个消息传出去之后,立即引爆了所有卫将士的情绪。

    而薛崇先家人遭受的欺辱磨难给曹伟等人公布出来后,更加使得卫将士同仇敌忾,如同火山一样,随时爆发。

    这个时候,自然也有许多本来穷苦出身的卫将士回乡后遇到各种各样的暗无天日之事,都生出了负面情绪,如今给老薛的例子刺激着,更是情绪爆裂。

    于是,在曹伟等人的组织下,卫将士袭击了柳州军械库,夺得了大批的军械,并且占据着军械库,向旧军发起了攻击,只是短短的半天时间,一千多人的卫官兵就攻陷了柳州,迅速的控制了柳州全境。

    当他们将被收押的卫将士们放出来后,无比辛酸,这些卫将士遭受到了非人的待遇,严刑拷打不说,还进行了许多不人道的对待。

    这一切一切都让卫将士的愤怒爆发出来,开始了对柳州当地种种黑暗现象以及黑恶势力的清洗。

    等到陆荣廷调集大批军队准备围剿的时候,数千民广西卫将士迅速的向柳州行进,这些都是成建制的,有军械的,在良心的召唤下,他们选择了加入到柳州的那些兄弟们的行列中去。

    这便是柳州兵变的始末,曲折离奇,一把辛酸泪。

    岑春煊想要尽快掌握广西局势,自然是要重用卫将士的,但是眼下出了这么大一个变故,真是让他措手不及。

    他也没有想到,广西卫将士居然会如此的齐心,如此的义愤,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齐齐地往柳州开拨。

    这些卫将士都是出身穷苦,自然能够理解小广西曹伟等人的无奈之举,在这样的时刻,他们作出了最正确的选择。

    李安生等人在东北也迅速的得到了诱发这次柳州兵变的始末,甚至比袁世凯还要早。

    虽然兵变不可取,但是李安生还是极为愤怒,中国许多地方都存在着这样的现象,那就是许多为非作歹之人窃取高位,鱼肉乡里。

    他早就知道内战不可避免,但是,却没有想到在广西,许多问题如此严峻。

    不仅仅是一个薛崇先的问题,还有许多的让人出离愤怒的事件出现,这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陆荣廷地方反动政府,必须要下台。

    当年陆荣廷在水口纠集20多个青年在中越边界活动,抢劫法国人的枪支和财物,成为三点会的首领和私盐贩,后来一直是地方上的一股黑恶势力。

    如今改头换面,居然成为了一省都督,这实际上是辛亥革命遗留下来的产物。

    革命党人指责袁世凯与李安生窃取了革命果实,其实是陆荣廷等此类地方野心家,真正的窃取了革命果实。

    当初李安生下令,让阎锡山兵进陕西,同样是因为陕西各地出现了这种恶性事件,影响到了民主自由在陕西的传播。

    这样的兵变,不应该受到惩罚,而是要保护起来。

    兵变的官兵自然有军法处置,但还轮不到陆荣廷反动政权来处置。

    李安生迅速通电岑春煊,要求尽快安定卫将士人心,尽快理顺广西各方关系,陆荣廷等人必须要引咎辞职。

    这实际上是给正在对峙的广西旧军与卫浇了火,双方的对峙立即变成了内战。

    在陆军部的授权下,云南卫与新军在蔡锷的指挥下,迅速进入广西,接管防区,收编广西旧军。

    连湖南颇有人望的谭延闿都不敢在湖南保留旧军,保留太多的军队,南方只有广西与广东在扩军,自然要拿广西来开刀,也有警告广东之意。

    对于蔡锷来说,卫柳州兵变,事出有因,自然可以谅解,当务之急,还是要尽快让广西回到民主序列,避免成为陆荣廷独裁的牺牲品。

    陆荣廷并没有想到,一场柳州兵变,居然使得他的处境岌岌可危,云南军入境,让他进退失措,一会儿发布命令立即反击,一会儿又发布命令要求广西军不得擅自行动。

    1月16日,卫击溃了柳州广西旧军,并且与云南军在南宁会合。

    1月19日,陆荣廷宣布下野,第二天就灰溜溜的赶到钦州,准备坐船到上海去避祸。

    现在天津租界变成了封建遗老的避难所,而上海也成为了许多政治人物所谓下野后的避难所。

    谁也没有想到,只是一个小事件,就使得卫兵变,继而广西政权交接,广西的大权逐渐的落到了岑春煊手中。

    岑春煊思想开明,又雷厉风行,自然要比陆荣廷更加的得人心,他兼任广西都督,也是众望所归。

    这让在北京的袁世凯无比抱憾,却又无可奈何,他本来是想要力挺陆荣廷的,可是却给迅速变化的局势弄的哑口无言。

    陆荣廷固然败的迅速,但是,何尝不是因为他不得人心?

    广西卫并没有受到太大的惩处,他们很快就给岑春煊动员起来,进行广西军队的整编,他们将严格按照中央所规定的操办,并不会有太大的动作,这也让袁世凯长舒了一口气。

    至于曹伟等数百名带头的卫官兵,则受到了剥夺军籍,押往东北服苦役的惩处。

    实际上,这是李安生强烈要求的,这些卫官兵有血性,都是好样的,管你什么法律管你什么其他,总之这些好样的都要重用,换个名义在东北重用。

    东北的选举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倒是颇有些新气象,李安生也不屑于去玩什么阴谋诡计,徒增笑料,不过,让他想象不到却又在预料之内的是,全国各地还是发生了无数不和谐的事件。

    在选举过程中,贿选、冒选、漏选自不必说,买卖选票、打架斗殴也属常见,而在投下“神圣庄严的一票”时,许多事情更是前所未闻,让人难以置信。

    据民国二年1月19日的《时报》报道,湖北某地一所未开门之前,选举工作人员就在所内预先发放选票,当地乡绅白某、陈某等十几人人乘机哄抢一二千票,夺门而出,跑到没人的地界儿填写后,将大量选票藏于裤裆之中。不料,就在这些绅士们摇头晃脑,迈着“方步”,装模作样地时,被其他人发现了“隐私”。一阵群殴后,白某、陈某等人被带到派出所,警方在其及裤裆内搜出选票百余张。众选民见状大怒,指其“作贱选票,污秽字纸”,将白、陈等人的裤子撕成碎片,以致其“两股受伤颇重”。可叹两位老兄不仅被剥夺了政治权利,还被迫“走光”,有辱斯文。是可忍,孰不可忍,其祖宗地下有知,不再气死一回才怪。

    据《顺天时报》记载,主持当地选务的甘肃某“县领导”接到调查选举人的上级文件时,大惑不解,行文报告:“卑县文风不振,贡、廪、附、增、监尚有可选,若选举人独无”。看样子,这位科举出身的县太爷误把选举人当作了选“举人”,亏得是选举人,要是选进士,那就更热闹了。真是“雷人”至极,令人喷饭。

    喷粪的事情都有,别说喷饭,种种离奇玄虚之事,频频出现在报端,也让许多真正向往民主的进步人士大皱眉头,感到万般无奈。

    就这样选举,中国能选出真正的能够让中国走向民主的议员?

    不过即便有这些疑问,选举还是照常进行,并且步入了最终阶段。

    1913年2月上旬又举行参众两院的复选,经过这两轮选举,共和党成为国会内的第一大党,而在各党所占的席位上,除去跨党和无党派在外,在众议院的596个议席中,国民、民主、统一三党得到了174个席位,共和党得到349个席位;在参议院的274个席位中,共和党得到了165个席位,国民、统一、民主三党得到89个席位;其中无党派和其它小党在众议院得到73个席位,在参议院得到20个席位,这样共和党与其它政党相比在众议院是349与247席之比,在参议院是165席与109席之比。

    如此一来,在第一届议会中共和党大获全胜,占参众两院的多数席位,成为了执政党。

    这个结果让宋教仁等人难以想象,有些不能接受。

    不过,这也很容易想明白,这些有选举资格的百姓,都是地方上有名望或者有身家的,许多都投资实业,或是有各种产业,他们虽然心思稳定,希望国家爱不要外战内战,但是对于共和党的执政能力还是信任的。

    别的不说,程李系在东北与两江的种种举措,就迅速的拉开了与全国其他省份的距离,让这些选民们都很支持。

    谁不希望共和党上台执政?

    共和党可是包含了程李系与袁世凯两大政治集团的力量,要是不能赢得这次大选,那么李安生跟袁世凯便是虚有其名。

    包括其他省份,也在盼着东北与两江实行的五年计划能够照搬到他们的省份去,东北与两江一日千里,光是东北的实力就迅速壮大,强势无比。

    别的不说,西藏、蒙古、等地基本上都是投了共和党的票,就连华侨议员也是共和党人,这还怎么说呢?

    李安生早就用之前的政绩,交出了一张圆满的答卷,为共和党铺好了所有的路。

    无数人盼望李安生能上台组阁,故而这次对共和党寄予厚望。

    不过,当前中国还有无数问题没有解决,还没到李安生上台执政的时候,故而,他还是决定暂且蛰伏。

    共和党赢得大选,让袁世凯长出了一口气,这也意味着,在当前的格局下,他想要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就变成了与李安生之间的竞争,共和党内部的纷争。

    他跟李安生的冲突之处只有一点,对方是否接受他对总统制的改革,让权力尽量向大总统靠拢。

    不过,他想必做梦也想不到,李安生巴不得他如此。

    3月15日,段祺瑞正式作为共和党的党魁之一,上台组阁执政。

    而段祺瑞内阁的名单也随之出炉,民国第二任的内阁,有四个部的总长获得连任,就是外交总长陆徵祥,内务总长赵秉钧,海军总长萨镇冰,财政总长熊希龄,由于这四名阁员连任,所以不提交参议院征求同意。另外六个新阁员名单是:陆军总长吴禄贞,司法总长宋教仁、教育总长蔡元培、农林总长李富贵、交通总长詹天佑、工商总长周学熙。

    段祺瑞3月15日上台组阁,3月25日,经参议院以99票通过其出任总理。即日以总理身份赴参议院报告施政方针。

    段祺瑞在参议员的第一句话便是,“当今国事多艰,地方积弊严重,我意先以廉洁清理地方,诸君以为如何?”

    这句话立时让参议员们紧张万分,乖乖,这段祺瑞果然是军人出身,这说话嗓门大就罢了,说话意思也是言简意赅,振聋发聩。

    第二卷 黄金之路 第三百九十六章 李安生访俄

    第三百九十六章 李安生访俄

    段祺瑞自然有他的用意,他骤然上台,是靠着李安生的支持,虽然李安生这么做也有分化他与老袁关系的意思,老袁即便明白也会装糊涂,他只能尽可能的从老袁那多要实权,尽快树立内阁威信。

    别说是一大帮的老资格,就连同为北洋三杰的另两人,只怕也对他是颇为不服的。

    更别提徐世昌等一干大佬,故而,他的路还长着呢。

    段祺瑞也是个狠人,想要尽快的抓住大权,树立威信,就要剑走偏锋。

    反贪廉政,既能让他手掌大权,又能借着打击贪腐分子清除异己,树立威信,何乐而不为。

    新总理上台,便是在参议员一番振聋发聩的演说,使得许多议员都极为不满,但是更多的议员选择了支持段祺瑞,中国的确需要更激进一点,获得大国地位,成为了无数中国人的梦想。

    而段祺瑞新官上任三把火,除了要反腐倡廉,在对外方面,不仅力争暂缓赔付庚子赔款,而且还急着将中俄战争收尾。

    两国仅仅签订谅解备忘录,是远远不够的。

    作为沙俄来讲,之前的谅解备忘录已经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无论如何不肯再让步。

    沙俄志在要回伊尔库兹克与赤塔要塞,只是他们的底线,生死底线。

    他们这么做,不仅是要保留对东方进行威胁的桥头堡,也是想要组建第一道防线。

    如果能够要回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