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武田家的明国武士 > 武田家的明国武士第167部分阅读

武田家的明国武士第167部分阅读

    是觉得双目一茫,浑然不知此刻身在何处了。

    “井次郎,还愣着做什么?”

    在同伴的拉拽之下,井次郎才意识到自己仍还是大咧咧地站着。

    只听李正继续言道:“就宛行你们每人越中妇负郡五百石知行,另赐予每人五百贯永乐通宝。”

    “五百石知行,五百贯永乐通宝。”

    井次郎的思绪飘回了,自己的村子,想象着自己衣锦还乡的一幕,母亲妻子,还有刚刚足岁的孩子奔出。

    而自己背着半人高的五百贯永乐通宝钱袋,指着属于自己家的五百石田地,与他们述说。

    喔,我的关原氏一族。

    这才是属于我井次郎的关原之梦啊。

    与关原桃配山上,武田军大帐一片欢腾相较,而位于岐阜城之下,武田军主力军团的本阵,却是一片阴云密布。

    大帐之内,一身白色僧衣的武田信繁,坐在正中马扎之上,手中剥着念珠,脸上阴晴不定。

    而武田信繁左侧,则是高坂昌信,大熊朝秀,望月信永,小山田昌行等武田家大将,右手侧则是松田宪秀,鬼庭左月,最上义光,宇都宫家,结城家这一次追随武田信繁出阵的关东群豪。

    此刻李晓率领六万大军在关原击败织田家十二万军势的消息,已经传至主力军团之中。

    闻之李晓在前方大胜的消息,众人心底复杂有之。

    北条家松田宪秀看了一眼,武田信繁的脸色,心底暗暗一笑,故作大声地言道:“我等跋涉二十余日,从关东赶来近畿,与织田决战,但未想到近卫少将不要我等协力,即一战定了天下,实未想到啊。”

    松田宪秀话一说完,就见武田信繁剥着念珠的手,陡然一停。

    ps:恭喜kawehao成为本书舵主。,

    第三卷 万丈高楼平地起 五百九十五章 桔梗与木瓜(第二更)

    松田宪秀之言刚说完,坐在武田信繁下首的望月信永,当即双目一瞪,怒视向对方。([138百~万\小!说网]无弹窗 wen2)

    松田宪秀瞟了对方一眼,装作不知地笑道:“近卫少将,真乃是盖世良将,早知此番上洛,我等亦不需带十几万大军,只需让近卫少将一人为前锋即可。关原一定,此后亦无大战了。”

    “既然如此,那么松田大人,何不就此折返。何必继续辛苦呢。”望月信永毫不客气地言道。

    松田宪秀呵呵一笑,不置可否。

    正待望月信永,还要继续开口的时候,武田信繁将手一止,温和地笑道:“近卫少将,乃是本家第一大将,当初兄长大人,胜赖在世的时候,皆是对其十分器重。”

    “今日近卫少将在关原成就大功,自然竭力报效本家了,我甚是欣慰。”

    见武田信繁将话说的滴水不露,松田宪秀讪笑一声,言道:“巢月公所言甚是。”

    这时武田信繁站起身来,言道:“既然如此,我等立即大军开拔,前往关原,与近卫少将军势会合。”

    “我听闻惟任日向守,织田信雄率领织田家残军退向近畿,在大业尚未到手之时,不可掉以轻心,我等当同心协力,一同上洛,成就大业。”

    “喔!”

    听武田信繁如此一说,在座众将皆是轰然答应,方才心底那一分失落之感,皆是随着武田信繁这一席话,而烟消云散。

    轰隆隆,入冬之前,最后一场豪雨降下。

    水色的桔梗纹旗印,无精打采地耷拉下来,明智军的足轻。无精打采地坐在泥泞之中。望着不断从街道上,奔驰而过的快马。

    明智光秀,明智秀满。斋藤利三等明智军大将,披着一身蓑衣,骑乘快马从雨中快速行过。

    明智光秀瞟了一眼。路旁萎靡不振的明智军将士,心底微微一叹,转过头去继续策马向前。

    关原一战之后,明智光秀虽率近畿军团三万五千军势退出战场,与伊势,美浓,直属军团相较,其损失并不甚大。

    但是战败的影响,仍存在于士卒之间。在退往近畿的路上,每日陆续有足轻逃亡。

    几十,几十。甚至上百地脱离。

    无奈之下明智光秀喝令各队大将采取连座之法。相互监督,若出现逃亡足轻。整队抽一半而杀,如此方才止住了逃亡的势头。

    但即便如此,明智光秀亦是心知,头顶之上,那面永乐通宝的旗帜,对于织田家的武士而言,心中之地位已是一日不如一日。

    真正忠于织田家的武士,都已经阵亡于关原之上了,现在这里的,都是对织田家的背弃者。

    或许是到了改旗易帜,王者新出的时候了,如此才能挽回失去的军心,重新形成一个强大的势力。

    明智光秀如此想到。

    而这时雨幕之中,一骑快马赶来,对方背后插着木瓜纹的旗指物。

    明智光秀勒停战马,审视其对方来。

    这骑武士来到一般,即便数名明智光秀手下的骑马武士围住,这几人既是拔出太刀来。

    见此这一幕,这名骑马武士大声言道:“日向守殿下,在下乃是信雄殿下的麾下,奉命特来拜见阁下!”

    “织田信雄?”

    明智光秀嘴角边,浮出一丝笑意,示意部下让这名骑马武士过来。

    明智光秀不动声色地问道:“信雄殿下何在?”

    对方言道:“信雄殿下,就在前方不远,他让我转告日向守殿下,让阁下率军势前往安土城,凭借此坚城护翼,抵御武田家上洛大军。”

    听此人之话,明智光秀部下明智秀满,斋藤利三皆是哈哈笑起。

    明智秀满言道:“武田大军前锋,已逼近安土城,信雄殿下此去岂非自投罗网。”

    斋藤利三亦是毫不客气地笑起。

    这名武士大声言道:“这是信雄殿下的命令。”

    明智秀满问道:“信雄殿下,何谈命令我近畿军团。”

    这名武士说到:“大人,尚且不知,长益殿下转告安土殿遗言,令信雄殿下继承为本家家督。”

    闻此明智光秀三人皆是一愣。

    明智光秀终于开口问道:“确实吗?”

    这名武士言道:“有安土殿生前手持折扇为凭证,日向守殿下难道不信吗?”

    明智光秀沉声言道:“我怎会不信长益殿下之言,既然如此,请转告信雄殿下,我会率军前往安土城与之会合。”

    “既然如此,就太好了,在下告退。”

    待这名骑马武士远去之后,明智秀满在一旁言道:“主公,织田家之势已不可挽回,难道还要与之玉石同焚吗?”

    斋藤利三亦是言道:“主公,正是如此,木瓜之旗已是凋零,当由我桔梗之旗取而代之,竖立于京都之上。”

    明智光秀言道:“是啊,主公,要知道京都的公卿,还有皇室皆是对我们十分支持啊。”

    明智光秀仰起头,言道:“吾本想在关原击败武田之后,再行王霸之举,但是时运不济,此时若是举帜,恐怕会遭人诟病。”

    明智秀满言道:“织田之忠狗具亡,乃是默然,不如起而鸣之,即便是败亡了,但是亦是可以名垂千古。”

    见明智光秀还在沉吟。

    斋藤利三言道:“主公,眼下正有个最好的机会,就在眼前,就看主公可否把握了。”

    明智光秀,明智秀满皆是色作。

    斋藤利三手指着安土城方向,低声言道:“主公,就在此一举,看阁下是否可以把握了。”

    明智光秀思考良久,终于将马鞭一挥,言道:“就如此决定吧。”

    当夜,在安土城不远的一处寺庙之中。

    织田信雄,神户信孝,织田长益等人皆在庙中烤火。

    身周之侍卫不过百余名,这也是从关原上撤下的伊势军团的全部了。

    只听织田信雄听使者禀报之后,哈哈大笑,言道:“正是如此,明智光秀能有今日,还不是都靠了我父亲大人,以及兄长的扶持,眼下听命行事,不过是顺之当然尔。”

    一旁织田长益附和言道:“殿下所言正是,只是明智光秀麾下有数万军势,眼下局势容易拥兵自重,需想一办法除之兵权才是。”

    第三卷 万丈高楼平地起 五百九十六章 投名状

    织田信雄听织田长益如此言道,缓缓点头,言道:“叔父所虑甚是,细川藤孝叛乱后,明智光秀亦有责任,对于外样,谱代,现在不可再如以往般信之任之。([138百~万\小!说网]无弹窗 wen2)”

    神户信孝在一旁听了,言道:“兄长,如此是否操之过急了。要知道日向守大人,尚握有重兵,万一将他逼反了,该如何是好?”

    织田信雄摆了摆手,一副自信满满地样子,言道:“三七,你大可放心,只要将明智光秀诱入安土城城下,我等自有办法卸除他手中之兵权。”

    正待织田信雄,要欲与织田长益细细商议之时。

    突然听到寺庙之后,有人马大声喧哗之声。

    马蹄声轰隆隆的响起。

    织田信雄现在有几分惊弓之鸟的担心,对外大声问道:“是何方军势?”

    室外回答言道:“回禀主公,看不清楚,似乎对方来意不善,已将寺庙团团包围。”

    闻言,织田信雄,神户信孝,织田长益皆是脸色一惊,一起走出了寺庙之外,这时只见寺庙外,火光冲天,照得四面一片亮堂堂的。

    各种口音纷乱吵杂,不知有多少人马到来。

    织田信雄的侧近武士,急忙上前,疾声言道:“主公,还请入内。”

    织田信雄有几分惊慌失色,问道:“还未查清是何方军势吗?”

    “还未。”

    正待这时。又是一名侧近武士,奔行入内,对织田信雄言道:“主公,看清了,对方军势旗指物上是水色桔梗纹,是日向守大人的军势。”

    闻此,织田信雄不由松了一口气言道:“原来是日向守大人,让我虚惊一场,我还道是李晓……”

    “主公小心。”

    织田信雄话音未落,待见咻地一声响声。一枚箭羽从外射在寺庙的梁柱之上。

    织田信雄眼见部下挡护在自己身前,双目之间露出不可置信的神色。

    这时无数箭羽从外嗦嗦地,飞射入内。

    寺庙之中,数名织田信雄侧近,避闪不及,被箭羽射中。

    “主公,快入寺庙避让。”

    一名垂死的侧近,大声对织田信雄吼道。

    而这时织田信雄已是全身不能动弹。

    而一旁神户信孝直接坐在地。失声言道:“明智光秀反了!”

    细雨蒙蒙。

    这一日武田信繁终于率领大军到达关原。

    此刻的关原,激战虽已退去,尸体已得到清理,但是仍可从残余之景象中看出当初血战之惨烈。

    关东联军,以及武田主力军团之大将,看此景象。亦知当初六万大军击破十二万大军,是何等残酷之战,当下对参战之军势,不由多了几分敬畏。

    因为等待武田信繁大军,李晓只派出真田昌幸追击。织田军残兵之外,自领主力驻扎在关原。

    两军会师。

    李晓,武田信繁各自引着一番大将相见。

    二人相见的一幕,自是……自是波澜不惊。

    李晓与武田信繁相见之后,先是自述其词,将擅自决定前往关原与织田家决战之经过。讲述一遍,言谈之间声明自己是迫不得已之举。

    是一套,与其等待织田信忠打上门来,还不如自己先发制人的理论。

    而武田信繁修禅养气,城府深沉,一句话将此事揭过,反而大是赞赏了一番李晓在关原血战,劳苦功高。拔下不世之功。

    李晓则是,客气言道,多亏德川,佐竹,真田,保科四人奋勇力战,方才侥幸得胜,将功劳都推在他人身上。

    李晓如此作为赢得了,以上四人之感激。

    反正李晓的功勋是明眼人都看得见的,夺也夺不去的,谦让一些反而更落下大度的名声。

    总之李晓与武田信繁二人,可谓相见甚欢,二人之间似乎并无什么不快。

    但是李晓看着武田信繁平静如水的那一点表情,心知二人隔阂已深。

    关原之上,除了李晓近五万军势,还有细川藤孝,蒲生氏乡,堀内氏善,稻叶一铁等降将的两万五千军势。

    对于这些降将,武田信繁温言宽慰了一番,并嘱咐他们好好干,武田家还是要上洛的,你们即可为先锋,努力多纳投名状,如此将来我武田定鼎天下之时,各位可以既往不咎,同时也可以视贡献获得一份功劳。

    在此李晓不由佩服,武田信繁手腕高明,一席话就换得两万五千军敢死之先锋。

    在大势已属于武田的局势之下,为了领地安堵,保住家业,上述几人肯定是拼了命的,作为武田家的前驱,一路杀向京都。

    如此武田信繁几乎可以不费太大的气力,拿下近畿。

    但是事情总是出乎与众人意料之外的发展。

    就当武田信繁在桃配山本阵之中,与众将商议下一步向近畿出兵的打算。

    这时却听闻明智光秀率领近畿军团,降伏之事。

    众将闻之消息,皆是愣住了。

    大帐之内,作为明智光秀使者的明智秀满手捧着两具首级匣,大步走入军帐之内。

    明智秀满向武田信繁他们献上了,织田家最后两名关键人物织田信雄,神户信孝的首级。

    而这份厚礼,正是明智光秀向武田降伏,所献上的投名状。

    武田信繁瞪着明智光秀,言道:“你的意思是,日向守大人,想用这两具首级,向本家换近畿管领之位,继续领近畿五国?”

    明智秀满大声言道:“回禀巢月公,这并非是主公一人的意思,当今天子,朝廷公卿亦是十分支持主公,能常驻近畿。这里有诚仁亲王殿下,太政大臣二位给巢月公的亲笔信,言及巢月公可以胜任近畿管领一职。”

    武田信繁接过信后,仔细看过一遍后,对左右笑着言道:“不错,信是真的,两位殿下的花押我是认得。”

    明智秀满见此一喜,言道:“既然如此,巢月公就答允了。”

    武田信繁哈哈大笑,反问言道:“我答允了?武家之任命,应该由公方殿与朝廷,共商决定,我武田巢月何敢干涉。我此番率领十数万大军上洛,乃是讨伐叛逆,为天下拨乱反正。”

    “而在我武田巢月的眼中,明智光秀就是叛逆!

    ps:封推已过,明日仍会有两更。

    求大家推荐票支持,谢谢。(未完待续。。)

    p

    第三卷 万丈高楼平地起 五百九十七章 光秀之鸣(求推荐)

    播磨国。([138百~万\小!说网]无弹窗 wen2)

    羽柴军本阵。

    正在用着便当的蜂须贺小六,突然噗地一声,将口中饭食吐去。

    蜂须贺小六顿时怒骂言道:“混账,最近饭食之中的砂石之中,是越来越多。”

    一旁的黑田孝高,言道:“蜂须贺大人,还请不要动怒。”

    蜂须贺小六哼地一声,言道:“与毛利家的战事,才持续不到一个月,但是军粮已经如此紧凑了吗,需用砂石来凑数,难道砂石可以填报肚子吗?”

    另一旁羽柴家的宿老浅野长政,言道:“蜂须贺大人,作为大将你需忍耐,要知道我们麾下足轻,连如此的米饭都是吃不饱。”

    事实上,羽柴秀吉为了对抗,倾国而来的毛利家,亦是对播磨国上下进行了二十石一人的最大动员。

    如此动员的结果,就是本就不充足的军粮,不到一个月之内,就已经见底。

    作为宁宁的弟弟,羽柴秀吉的小舅子,浅野长政说话,还是相当有分量的。

    蜂须贺小六当下即已不加抱怨了,转而言道:“不知道,美浓那边打得怎么样了,若是安土殿能向西国派出援军就好了,要知道我羽柴军团打得可是不赖啊,再加一把劲,就可以打到吉田郡山城之下了。”

    说到这里,蜂须贺小六哈哈大笑,事实之上,正如对方所说。

    羽柴秀吉的山阳道军团,还有备前大名宇喜多直家,二人以四万的联军,在近一个月与毛利家的交锋之中,居打得毛利辉元的主力军团,节节败退。

    若非吉川元春率领军势从但马国。攻入播磨国。迫使山阳道军团不得不回放,恐怕这时候,毛利辉元的主力军团。早已溃败回备中国了。

    蜂须贺小六这么一笑之下,本阵之中的旗本武士福岛正则,加藤清正。加藤嘉明,脇坂安治,糟谷武则等大将,皆是哈哈大笑,亦是觉得毛利家无能。

    浅野长政见此,亦笑了两声,而这时一名浅野家的武士,急匆匆步入本阵之中。

    对方低声对浅野长政,言道:“主公。这是一封家信。”

    浅野长政闻言一愣,心知所谓家信,十有八九是自己姐姐宁宁送来的。

    但是有何事。宁宁不直接与羽柴秀吉说。还要通过自己转告呢。

    浅野长政接过信只看了两眼,断然将信纸一收。待见四周无人注意自己之后。

    浅野长政才将信重新看完,之后默然沉思了一阵后,当下起身马扎,默然一个人向本阵阵帷走去。

    掀阵帷的一角之后,浅野长政看着自己这位姐夫,羽柴秀吉正仰着头。

    对方待看见浅野长政之后,当下一脸喜色,上前将浅野长政一起拽到了马印千层瓢簞之下。

    羽柴秀吉一副得意之色,对浅野长政言道:“嘿嘿,长政,你看着瓢簞快挂满了几百个了吧。”

    浅野长政微微一笑,作为羽柴军的一员自然是知道,羽柴秀吉这马印的来历。

    不过浅野长政此刻,却没有与羽柴秀吉说笑的心情,事实上待军粮缺失之危及之时。

    羽柴秀吉仍是一副镇定自若,还时常与部下开玩笑的态度,令所有人皆感到心安。

    浅野长政言道:“主公,本家与武田家,在关原进行决战最终胜负……”

    羽柴秀吉摆了摆手,言道:“不用说,肯定是武田胜了。”

    “正是,”浅野长政言道,“武田依靠尾山少将六万大军之势,击败了安土殿的十二万大军,安土殿战死。”

    羽柴秀吉闻言一怔,愣了许久之后,才言道:“不愧是尾山少将啊,有此人在,我猴子是一辈子都无法出头了。嗯?长政,你是从何处得到的消息。”

    浅野长政当下将宁宁给他信,交给羽柴秀吉。

    羽柴秀吉用一个疑问的表情,看了浅野长政一眼,之后将信拿过,仔细看了一遍。

    羽柴秀吉断然色变,言道:“十兵卫,怎么敢如此,若没有右府公,他如何有今日。”

    浅野长政言道:“主公,关原之后天下大势,已是了然。明智光秀此举乃是与织田划清界限,不肯与织田家具亡。只可惜明智光秀不自量力,无论是武田信繁,还是李晓,皆不肯将近畿五国,给之对方,所以明智光秀此举不过乃自寻死路。”

    这时浅野长政又补充一句,言道:“主公,眼下织田灭亡已不可挽回,是该考虑本家出路之时候了。我听闻当初近卫少将,多有招纳主公之意,而此消息又是阿松夫人,给宁宁之密信,这似乎也可看作李家在向我们示好,要我提前布置,抓住这天下变局之时机啊。”

    羽柴秀吉闻言,双目一亮,掷地有声地言道:“不错,事已至此,我羽柴秀吉一生不负于右府公当年对我的栽培之恩,眼下十兵卫自作逆臣,为了报答织田家大恩,我羽柴家自当当仁不让,举兵讨伐此逆臣,立即将此事告诉池田,要他一同举兵。”

    浅野长政大喜言道:“主公能下此决断,实在就太好了。”

    “只是主公眼下想好了吗?毛利,武田之边,主公选择哪一边?”

    此刻在琵琶湖之畔。

    当明智光秀听完明智秀满的回报之后,突然扬鞭一指,大笑言道:“正所谓,宁鸣而死,不默而亡,武田家既要来征讨我明智光秀,就来吧!到了此刻我何惜一战。”

    听明智光秀如此说,明智秀满,斋藤利三皆是喔地一声,共同言道:“主公,我皆愿与你一同奋战!”

    明智光秀点点头,言道:“很好,我土岐一族,自当领有天下。我们这就去京都,并命人告之诚仁殿下,所我明智光秀希望朝廷能加我征夷大将军一职,我要凭此聚集天下武家,与武田作最后之决战。”

    “是。”明智光秀,斋藤利三皆是精神一震。

    明智光秀策马扬鞭,此刻他不由精神振奋,意气奋发。

    “还有,”明智光秀将马鞭一指,琵琶湖畔之安土城,言道:“放火将之烧掉,不可留给武田。”

    ps:多谢大家支持,现在的190张月票是本书,迄今最好成绩。

    继续求月票,求推荐。

    第三卷 万丈高楼平地起 五百九十八章 是我,又如何?

    武田信繁与李晓,在关原合流一处之后,武田家大军继续沿着中山道开拔。

    大军沿着中山道上的,自从美浓国不破郡的今须,进入近江坂田郡的柏原。

    十余万本军团,加上两万五千名织田家降军,军势更壮,浩浩荡荡直奔京都而来。

    中山道上,烟尘滔天。

    武田军主力行进的速度并不快,不过待听闻明智光秀烧毁安土城,领兵往近畿而去时。

    武田信繁却下令,前锋加快速度。

    眼下在琵琶湖畔,焚毁的安土城,亦然在目。

    李晓驻马于已是一片废墟的城下町的土坡上,看着这座织田家的本城上,依旧孤存的天守阁。

    想到这座历史上,标志着安土桃山时代的安土城被焚,亦代表织田的覆灭一般。

    天下易主!

    一个时代结束了,新的霸主已然崛起。

    “近卫少将,有此闲情逸致,看此一幕。”

    李晓背心一动,转头看去,原来武田巢月,望月信永二人率着一干骑马武士,策马而上。

    李晓挥手示意,让李正,师冈一羽率着侧近退开一马之地。

    武田巢月,望月信永与部下策马而上山坡。

    两边部属壁垒分明,各居在山坡一面。

    而李晓,武田信繁二人却拔马向前,一并驻马在山坡最高之地,彼此是一步不肯退让。

    李晓很容易看出武田信繁身后。望月信永以及其身边侧近对李晓一副神色不善。

    而武田信繁一身月白色僧衣临风而鼓,两人却一步不让的逼视的。

    李晓似感觉,这一刻的武田信繁有些锋芒毕露,这并非是他以往谦冲的风格。

    武田信繁当先开口言道:“近卫少将,为何驻马于此?”

    李晓笑道:“巢月公,不过感叹兴衰而已了。”

    武田信繁,以马鞭指着安土城的废墟,言道:“近卫少将,织田家两代家督,都可谓死在你之手底。若你来凭吊织田家,似乎不妥。”

    李晓笑道:“时运而已,恰好让我成就大功。”

    武田信繁缓缓摇了摇头,言道:“我却更觉得,近卫少将为这一日筹谋已久,是否。”

    李晓则言道:“不明白阁下的意思,巢月公。”

    武田信繁看向李晓,言道:“关原之战。近卫少将擅自用兵,我已不想再提,只是将来平定天下,近卫少将准备如何自谋出路呢?”

    此言一处,李晓身后李正,师冈一羽神色皆是一紧。

    当下李正指示部下一名侧近。偷偷下山,去找本家的嫡系军势来。

    李晓眯着双目,言道:“巢月公,不论将来如何,我李晓都是武田家之家臣。不会忘记信玄公,胜赖公二人待我之大恩。”

    武田信繁一愣,却未料道李晓突然说了这么一句。

    这时李晓上马向前,逼近一步,凑近武田信繁身前。

    这一幕令,望月信永等人皆是大惊。他们皆差一点忘了,李晓本人当年乃是勇冠天下的猛将,要论单打独斗,一百个武田信繁亦不是对手。

    面对李晓的逼迫,武田信繁倒是丝毫不乱,将手一挥,示意手下不要妄动。

    李晓上前,凛然言道:“巢月公。眼下御馆大人,年岁已长,按照当年胜赖公之遗言,三年之后,巢月公当还政于御馆大人,现在四年已过,阁下却丝毫没有动向,李晓敢问巢月公一句,这到底是为何?”

    武田信繁微微一笑,言道:“本家之中尚有权臣,我若是亲退,恐怕天下大乱。”

    李晓将双手插在胸前,言道:“巢月公,不用含糊其辞,上洛成功之后,我李晓将卸去飞驒越中军团总大将之职,不掌兵权,不问天下之事一句,你看如何?”

    武田信繁言道:“如此未必可吧。”

    说到这里,武田信繁看了李晓身后的李正一眼。

    关原之战,李正率领李晓的旗本军势,对天满山发动了乾坤一掷的奇袭,其武勋不仅令武田本家,甚至天下大名亦为之震撼。

    而战后李正更是代替李晓,检阅全军。

    武田信繁心底已深感这位不满二十岁的年轻人,已是劲敌,相对之下自己两个儿子武田信丰,望月信永皆是大大不足。

    武田信繁猜测过去,李晓是想用对子之法,逼迫他与自己下野,如此在他们二代的交锋之中,李家仍是能大占上风。

    李晓嗤笑一声,盯着武田信繁,言道:“巢月公,这又不肯,那又不肯,难道阁下想要逼迫,我李家自削藩领,才能表露心迹吗?”

    武田信繁心道,如此这更不可能,不说关原合战飞驒越中军团死战立功,就是以往功绩,武田家能有今日,绝离不开李家之鼎立协助。

    若是对李家大功不赏,还进行削藩,那么武田家就会激起天下武家,群起攻之。

    眼见武田信繁被李晓几句话,逼到墙角。

    这时他突然说一句不相关的话,一口气扳回了劣势。

    “此番逍遥轩前往关原遇袭之事,可是近卫少将之手笔?”

    武田信繁逼视着李晓,他调查过,出手袭击逍遥轩的是甲贺忍者。

    要查出到底是谁雇佣了甲贺忍者袭击武田信廉,虽有些花费时间。

    但对方下手十分小心,并没有要武田信廉性命,只是欲截断其去路,拖延时间而已。

    只凭这一点,正常智商的人,就可以猜测出其幕后指示。

    李晓看了武田信繁一眼,拨过马头看向安土城的废墟,漫不经心地言道:“是我,又如何?”

    听李晓自承之言,武田信繁当时愣住了,他想过李晓可能会矫言巧饰,或者默然不答,反正暂时没有证据。

    但是武田信繁却没有想到李晓如此干脆地,就自承此事。

    这是何等的狂妄!目空一切!

    关原一战可以说明一切,胜利者是不受指责的。

    李晓淡然一笑,言道:“巢月公,我言尽于此,我李晓要作忠臣,也只是忠于宗家,忠于胜赖公一脉而已。巢月公还请三思。”

    说到这里,李晓折鞭一扬,他看见有两股军势,正向这山坡方向赶来,一路是武田信繁麾下的,一股则是本军团的。

    “难道要如此热闹么,巢月公。”

    说罢李晓看向武田信繁。

    ps:以下字数免费。

    大家新年好,本书至2011年7月6号开始上传连载,现在已是2013年马上完结,不胜感慨啊。

    现在一面正在筹备新书作一个无缝对接,一面希望能完成本书最后的完结之笔。

    感谢过去一年大家的支持,很高兴有你们相伴,上个月大家的支持,投的月票,我已经很满足了,谢谢。

    在此新的一年里,幸福来敲门祝书友们财源广进,万事如意。

    第二更会在零点左右,早睡朋友可以明天看。(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书海阁(wen2)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三卷 万丈高楼平地起 五百九十九章 对峙山崎(第二更)

    武田信繁一方出阵的是,高坂昌信军团麾下,大将小幡昌盛。

    而李晓一方出阵则是藤堂高虎的军势。

    更不远处,另外有数支军势在隐隐而动。

    武田信繁与李晓二人对视,各自手下亦是手按刀柄,两边已成剑拔弩张之势。

    而这时,一行快马朝山坡疾驰而来。

    李晓看去,当先武田信廉,大熊朝秀二人,以及武田家十余名家臣,各自连铠甲也没有穿,一起奔上山坡。

    他们一并拦在李晓,武田信繁二人面前。

    武田信廉看向李晓,武田信繁二人,朝山下远处的外大名军势一指,言道:“兄长大人,近卫少将,你们在做什么,难道要让他国大名,看本家的笑话吗?”

    李晓见此,心觉得不能不给武田信廉,这个面子。

    李晓看向武田信廉,歉然言道:“逍遥轩殿下无事,阁下之伤。”

    武田信廉举手言道:“近卫少将之举动,我不置可否,但是在半路袭击的忍者,确实只是阻拦,并非要吾性命,否则我早已不身在此处了。”

    李晓点点头,言道:“逍遥轩殿下无事,我就稍稍心安了。”

    武田信繁见此李晓如此之言,重重哼了一声,言道:“我们走。”

    说完,武田信繁,望月信永他们下山而去。

    随即本来调动而来的军势。亦是各自返回。

    山上只剩下武田信廉,大熊朝秀与李晓三人。

    武田信廉看了李晓一眼,此刻不无感慨地言道:“近卫少将,我承认这三年来,兄长行事确实有几分偏颇,但是阁下难道而今,真的要走到这一步吗?”

    李晓策马向前一步,言道:“信廉公,到了这一步,我若再说什么。你们亦是不信。倒不如不说也罢。”

    大熊朝秀言道:“近卫少将,你们相交也有十几年了,当年诹访殿下时……”

    李晓伸手一止,言道:“大熊大人,我知道你要说什么,胜赖殿下恩义,我绝不敢忘。”

    大熊朝秀点点头,舒了一口气。言道:“近卫少将言出如山,我是知道了,到了今日这个地步,我亦只有坐观了。”

    武田信廉看了李晓一眼,言道:“近卫少将,真希望不会有那么一日啊。”

    李晓看向武田信廉。大熊朝秀点点头,言道:“我李晓答允,只要巢月公能还政给御馆大人,我绝不会有任何越矩之为。”

    武田信廉,大熊朝秀对望一眼。似信又似不信。

    众人在山坡之上,不欢而散。

    李晓,李正他们随之回到飞驒越中军团的阵帷之中。

    李晓回身对李正,言道:“此后如本家进行军议,我们父子二人不可同去,必要有一人在军阵之中。指挥大军。”

    “如此可保无事。”

    李正言道:“父亲大人,我记下了。”

    而这时,本多正信迎上,言道:“主公,播磨国那边有动静了。”

    李晓听后,停止下卸除铠甲的动作,反问言道:“如何,那个羽柴秀吉。是选择毛利,还是本家?”

    本多正信摇了摇头,惋惜地言道:“令主公失望了。”

    “毛利!”

    李晓双目一寒,言道:“好个羽柴秀吉,到了此刻,仍野心不死。”

    事实上,李晓授意前田利家的夫人阿松,给羽柴秀吉夫人宁宁送信,提前告之关原合战,明智谋反的内容,其目的是向羽柴秀吉示好。

    李晓想以之前的笼络,加上这一次的人情,促使羽柴秀吉投向自己这一方。

    在李晓之前的计划之中,若是羽柴秀吉投向自己,如此就可以联络在丹后国狩野秀治的军势,两军合流。

    毛利亦不敢轻易进犯。

    而羽柴秀吉可以,联合池田恒兴,以大义的名分,顺势率联军插入近畿,上演击败明智光秀一幕,之后京都上洛。

    如此李晓不仅是将关原,连上洛,进入京都之功,亦不让给武田信繁。

    换做羽柴秀吉正常的选择,当然是在关原之战之中击败织田,如日中天的李晓,转并非是屡屡战败在自己之手的毛利家。

    若羽柴秀吉决定投奔李晓,将来不失于一介武田之臣,至少保住播磨国是毫无问题的。

    但是很显然,羽柴秀吉选择毛利只有一个解释,他有自己的野心。

    对于羽柴秀吉而言,择毛利,将来之变数很大。

    不过至少将来若织田覆灭,毛利绝对是天下,仅次于武田之势力,而毛利对臣下掌控力一贯不足,羽柴秀吉进行何种选择仍有可为。

    本多正信,言道:“按照如此,本家联合羽柴秀吉之后,可以率军团主力,以及池田恒兴部,入京畿与明智光秀决战。但是羽柴秀吉若投靠毛利,那么即不可视羽柴秀吉成功了。”

    李晓断然言道:“羽柴秀吉,乃是左右逢源之辈,绝不可以让他作大。立即写信给吉川元春。”

    本多正信闻言之后,立即提笔而起。

    羽柴秀吉如此,两度不顾自己的招纳之意。

    终于令李晓震怒,他已决定,即便付出一些代价,亦要让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