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内政经济。
若说战国大名哪位最注重民生,那么无疑非北条家莫属。
北条早云在世,即定下了四公六民的年贡标准。(可有效对比武田家六公四民)
不仅如此,氏康公在世时遭逢灾年,还会对领内百姓减税,甚至免税的善举。
此外为了鼓励百姓来小田原町居住,北条家将栋别钱从五十文,降至三十五文。
为了便利民生,北条家将在小田原城中修建专门供应水源之上水道。
同时北条家,还是战国大名之中使用倡议使用永乐钱的前驱。
由于关东之地永乐钱明显不足,恶钱泛滥,北条家还允许百姓以米代替钱币流通,定下一百文可兑米一斗二至四升的制度。以永禄八年为例,北条家收栋别钱时,三分之二收之米麦,三分之一收之永乐钱。
如此措施,令北条家领内经济稳定。
更有甚者,北条家还设立目安箱,专用以民间不法之事投诉,给与百姓申述冤情的机会。
目安箱之中的投诉,由北条家专门的官僚机构评定众处理,以做出判断。
亦难怪当年北条氏康病逝之时,小田原之町武士与百姓,皆是哭声一片,与其他大名挂时,只是几个忠心武士哭个几声,差距明显。
这些历代家督所制定之下的制度,给北条氏政接手北条家已有了很好的基础。
而北条家在三代家督经营之下,更是兵强马壮,外有寄亲寄子制下,十余名大指南级大将坐镇,可动员近十万大军。
而内有评定众这等官僚,负责处置领内事务,裁断诉讼。
如此领先战国大名的优秀制度之下,北条氏政基本是处于一个垂拱而治的状态。
而长筱之战后,灭里见家,在北条氏政眼前纯属意外之得。
里见家陷入家督之争,陷入内外反叛之状,北条氏政没想到大军一压,就势如破竹,攻灭了与北条家为难数十年之劲敌。
里见家一灭之后,北条家东面强敌已消,失去肘制之后,大举向上野,常陆用兵。
北条氏政回忆起不久前与佐竹,结城,宇都宫三家联军合战之情景,至今不由胆寒。
佐竹,结城,宇都宫乃是当年关东八屋形,是幕府迁至近畿,指定辅佐当时关东公方之有力大名。
三家势力都是老牌势力,联军与北条家而战,战局开始,在鬼义重佐竹义重的领军之下,北条氏政亲自坐镇的北条家大军基本是一个连战连败的状态。
后来,北条氏政请早已退隐的北条家名将地黄八幡北条纲成出马,又从相模,下总∠总,安房源源不断地调兵至前线。
北条家集合十余万大军激战三个月,将三家联军消耗得精痞竭,最后一战而功成。逼迫三家割地,交纳人质。
而北条氏政完成这北条家平定关东的一战,声势终于如日中天。
现在上杉家御馆之乱,上衫景胜与其弟上杉景虎,陷入了家督之争。
北条氏政派出北条氏邦从武藏率军援救,想必此刻已进入越后,由于的北条氏邦一路不能成功。
北条氏政拜托盟友武田家,以及陆奥强力大名伊达家。一同出兵。
北条氏政将此经的细节,细细想了一边,伊达家家督伊达辉宗优柔寡断,即便暂答允了自己请求。估计亦是敷衍成分居多。
想来还是武田家更可靠一点。
武田北条乃是攻守同盟,何况武田信繁又亲口答允的。
武田信繁此人,北条氏政虽没有见过,但据风评,是一位敦厚良善。重信守诺的长者,不同于他那位心思难测的兄长,以及野心勃勃的侄儿,有他之答允。此事纵有差池,武田家绝对会全力以赴的。
正当北条氏政对着上杉家嫡位之争。有着十足信心之时。
这时家臣大道寺政繁,佑笔。评定众之一板部冈江雪斋,面色凝重一起进入居馆。
两人进入之后,大道寺政繁即跪倒在北条氏政的面前,言道:“主公,臣下办事不利,还请赐予切腹。”
北条氏政闻言,神色一变,停止了小姓服侍其穿甲,问道:“何事如此惊慌?”
大道寺政繁痛声言道:“武田巢月背信弃义,不仅没有帮助景虎殿下,反而还将他杀之,眼下已攻陷了春日山城。”
北条氏政闻言,亦是大怒,言道:“此事当真?”
“千真万确。”大道寺政繁低下了头。
北条氏政从壁上拔出太刀,面色涨红喝道:“武田家还以‘信’为通字,实乃无信无义之辈,我誓杀武田巢月这无信弃义的匹夫。”
与北条氏政,大道寺政繁同仇敌忾的板部冈江雪斋,沉声言道:“主公,武田巢月之举已十分明了,武田家要乘此上杉家危乱之际,吞并越后,故而背信弃义,扩充实力。”
“眼下武田信繁亲率武田家主力大军在外,国内无人,我北条家正可小田原城出阵,经武藏攻入甲斐,直取踯躅崎馆。”
板部冈江雪斋乃是一副光头僧人打扮,他在北条家还担任寺社奉行一职,此外他的家世亦十分显赫,因为他可是正宗的当年执政北条氏之后,乃北条时行子孙。
板部冈江雪斋之论得到了大道寺政繁的附和,这位北条家宿老言道:“武田家为私利而背信,本家将士皆是同仇敌忾,若是攻伐武田乃师出有名,而武田家为独吞越后,大军空悬于外,国内无军,本家攻其腹地,正乃是釜底抽薪之计。”
北条氏政听了两位家臣之言,神色激动,左右踱步了一阵,突然沉下脸来言道:“武田巢月攻略越后,必然会知道本家震怒的结果,不可能没有准备。何况本家刚刚结束与佐竹家战事,元气未复,现在大举用兵实乃不当。”
听北条氏政之言,大道寺政繁急忙言道:“主公,机不可失啊,若坐视武田吞并越后,此后武田之势,足可与本家成旗鼓相当之势≯下大好时机,怎可不试探。”
北条氏政没有立即答应,转而言道:“立即将风魔小太郎叫来。”
风魔小太郎本姓风间,其风魔忍,乃是北条家御用忍者。
而风魔小太郎一直是其上忍之名,为历代上忍通用,现在风魔家上忍已是其五代目。
风魔忍在北条家中一贯威名赫赫,历史上天正八年,北条武田因御馆之乱翻脸后,北条家与武田胜赖的黄濑川之战之中。
风魔小太郎率领风魔忍夜袭武田军阵势,协助北条军大破武田胜赖,立下赫赫战功。
现在这位身材魁梧的传奇忍者,走入堂中跪伏在北条氏政面前,问道:“主公,有何示下?”(未完待续。。
第三卷 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五百三十九章 赏罚不公
~日期:~11月11日~
,nbsp;北条氏政仍是一副震怒之涅,手持太刀在屋中踱步,但是他毕竟是家主,随即这愤怒的感情,即被遏制,转而细想起与武田破盟之后的利弊而来。
随着风魔小太郎入内,魁梧的身躯跪伏在地。
北条氏政看向对方的后脊,问道:“近年来命你风魔忍加强刺探,武田家情报之事,做得如何了?”
风魔小太郎沉声言道:“回禀主公,已十分有成效,本家之情报网络,已渗透入甲斐,信浓,只是……”
“只是什么?”
风魔小太郎言道:“对于越中,飞驒的渗透,却一直不利,吾妻忍势力强大,本家在飞驒越中军团渗透一直有限,只是布了几个不重要的棋子罢了。”
“听闻上一次,德川家康派服部半藏刺杀李晓,结果事败,德川家忍者信浓一直被数百吾妻忍追杀了三天三夜,三河边境,忍者上下仅有服部半藏一人,仅以身免,但亦是身负重伤。”
北条氏政听完之后,面色铁青,点点头言道:“我知道你已尽力了,那现在刺探武田家情报如何了?”
风魔小太郎喔地一声,言道:“正接到重要军情,准备向主公禀报。”
“主公,三河之德川已与武田达成了同盟。德川家康命嫡子信康娶了松姬为妻,同时德川家康将其弟德川家元,以及才五岁的次男,送入踯躅崎馆作为人质。”
北条氏政面色一凛。喝道:“什么。武田德川乃是死敌,怎么可能达成同盟。”
“听闻,武田家是将历年来侵吞德川家之地,尽数还给德川家,两边才达成协议。”
板部冈江雪斋铁青地言道:“果真如此,武田巢月在出阵越后之前”
北条氏政闻言,身子一顿,言道:“武田巢月好大的魄力,居然能行此决断,他此举必然遭到三河。远江武田家家臣之大力反对吧。不对,这次吞并越后,他正可以用越后之地,来补偿这些豪族。并让他们替他控制越后新占之地,此人真的好算计。”
武田信繁割让德川家不到十万石之地,换取越后上野,上杉家近六十万石之地,这就是北条氏政所说其好算计之处。
板部冈江雪斋铁青地言道:“果真如此,武田巢月在出阵越后之前,就德川家达成协议,显然对此背信弃义之举,早有预谋。”
北条氏政说完,一旁大道寺政繁≡道:“主公,既然如此,本家联合德川家,向武田家进兵之事,已无可能,需另想办法。”
北条氏政沉吟之际,这时一名武士急匆匆来到门外,言道:“主公,上野,伊豆有重要军情禀报。”
北条氏政神色一变。喝道:“立即进来。”
这名武士入内之内,低下头向北条氏政,禀报言道:“主公,接到上野新田金山城城主由良成繁禀报,武田家上野军团c田昌幸势集结一万军势,逼近武藏上野边境。有攻击本家之势的打算。由良成繁向主公救援。”
“另外接到伊豆的韭山城城主氏规殿下禀报,武田家骏河军团在伊豆骏河边境集结,兵力规目大,并且据说在骏河军团之中,看到了德川家大将本多忠胜,榊原康政的旗印。”
听闻到德川与武田居然组成联军的消息,在座北条家所有人,此刻皆已是鸦雀无声。
不论德川对武田忠诚之心有多少,眼下德川加上武田军之骏河军团的势力,就是当年东海道第一弓取今川义元在世时,今川家的最大版图。
这样之势力,不可小视。
若德川家战力为一万将士,那化敌为盟,这一手里一手背之差距,导致武田军等于平添两万兵马。
并且攻陷越后,结盟德川以后,武田家北陆,东海道方向的强敌已经消除。
正可以集中兵力全面向东,与北条家抗衡。
风魔小太郎向北条氏政,言道:“主公,请恕在下失职之罪,武田家早有与本家决裂之心,未料到今日才得知消息。”
北条氏政默然一阵,言道:“这不怪你,是我未曾料到。”
说到这里,北条氏政将刀插入,转身言道:“此次越后之失,在于我之责任。里见已灭,佐竹,结城已降伏,我北条家已显露一统关东之迹象,而武田家见此,担忧本家上洛,故而提前一步,率先破盟,以防止本家吞并越后之后,势力作大。”
“失去先机,这实乃是我的责任♀点武田巢月认清形势之后,事先之决断,把握全局,我深不如之。”
北条氏政长叹一声。
而此刻在春日山城一面。
武田信繁站起来,沉声对在座的武田家家臣们,言道:“越后一定要尽快平复,所以采取非常之手段,亦不能姑息。”
“管领上杉家,越后守护长尾家之嫡流必须灭绝,一个不留,至于上条家,出浦家,山本寺家,八条家等分支,亦必须剿灭,至于其他豪族,必须献上人质,本家给与承诺安堵,否则一律讨灭!”
武田信繁之声音一片杀气腾腾。
李晓坐在一旁,心想之前的黑部川合战之中,自己已将两万越后本土豪族势力,剿灭一半多,而这一次御馆之乱,支持上衫景胜,上杉景虎两边的越后国人豪族势力,又被武田信繁杀得十不存二三。
越后本地势力,已遭到重创。
现在武田信繁目标很明确,就是断绝关东管领上杉嫡流,以及原先守护长尾家,如此武田家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入主越后,平定起来,不需花费太大功夫。
“出浦盛清,高坂堪内听命!”
两名忍者打扮之人,跪伏于武田信繁身前。
出浦盛清是户隐众上忍,而高坂堪内则是武田家乱波众之上忍。
武田信繁向他们言道:“追杀上杉家,长尾家之任务,就交给你们忍者来处理,我要一个不留,明白吗?”
“喔!”
出浦盛清,高坂堪内二人皆是大声答允,之后大步下去。
李晓几不可见地微微摇了摇头,露出哀寂之色。
不过多久,而随着这二人走下去,众人所在的春日山城御殿另一头,突然传来女子尖利的叫声。
众家臣心底一动,心知武田家开始屠城。
春日山城,以及城下町,周围的御馆附近,皆是杀戮的目标。
李晓可以预见,此刻春日山城之下,已是一片尸山血海。
想到这里,李晓不由起身言道:“巢月公,已经可以了,不需再造杀戮了。”
武田信繁见李晓出言,笑了笑言道:“近卫少将,此战你的功勋甚大,攻下越后之后,必有你的一份封赏。”
李晓想了下,顿时明白武田信繁的意思,言道:“封赏如何,我不在乎,只消巢月公,可以放百姓一马。”
“近卫少将,真是妇人之仁。”
李晓话刚说完,一旁有人插言。
李晓心道已自己今时今日之地位,敢如此出言顶撞之人,已是不多。
待李晓转过头去时,看见顶撞自己的正是北信浓军团总大将,高坂昌信。
高坂昌信言道:“听闻近卫少将,平定能登时,杀得金吾田山家家名断绝,血流成河,为何到了今日却心慈手软了。”
李晓言道:“高坂大人,田山家为我覆灭不错,但是我从不滥杀百姓。”
说到这里,李晓看向武田信繁。
武田信繁沉吟一阵,怒气冲冲地言道:“近卫少将,如此太令我失望了,也罢,就听从你之言,将不屠杀百姓,只是将范围缩小至春日山城之内。只是阁下攻略越后,之封赏亦是没有了。”
李晓听武田信繁如此说,心底暗暗冷笑,面上却大声言道:“如此多谢巢月公了。”
李晓明白实际上,武田信繁根本不想给自己封赏,故而在自己提出条件时,故意以此相折。
李晓可以理解武田信繁的立场,飞驒越中军团已一百一十万石之势力了,武田家本家亦是一百一十万石,李晓作为权臣尾大而甩不掉。
这次攻略越后,上野六十万石,武田信繁无论如何,亦不可能分出丝毫,给与李晓,再壮大他的势力。
所以李晓就算刚才不提那条件,武田信繁亦会找借口赖掉,所以李晓倒不如主动送上把柄,为自己换一个美名。
不过理解归于理解,李晓心底之愤怒,却是难以消除。
现在李晓对武田信繁一片心寒。
用游戏术语来讲,李晓对武田家的忠诚度,大幅下降。
高坂昌信这时言道:“巢月公,伊达家亦攻入越后,似乎想帮助上杉景虎一方,眼下这局面,本家似要与伊达家有所冲突。”
武田信繁闻言笑道:“伊达家对上杉家的陆奥之地垂涎久矣,此地原先就是芦名家之势力。我们可以派使者往伊达家,许诺与其平分上杉家之地,他取陆奥,我取越后。”
听到这里众将皆是点头,言道:“巢月公果真是高见,伊达家必然答允本家之条件。”
武田信繁笑道:“诸位只要伊达家吞并陆奥,就必然与北条家翻脸,如此亦就上了我武田家之船了。”(未完待续。。
,37z w
第三卷 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五百四十章 信繁战略(一更)
春日山城。
山顶的疾风鼓荡,杀戮之声依然不绝。
武田信繁,武田信廉,李晓,高坂昌信四人各着甲胄站立于山顶,一旁四人的侧近亦远远在外站了一圈。
武田信繁转过身来,对高坂昌信言道:“越后已不难平定,明日我就率领大军返回甲斐,以免北条家袭击本家,而你就率领北信浓军团,在此降伏当地豪族,顺我武田者存,逆者灭之。”
高坂昌信点点头言道:“还请巢月公放心。”
武田信繁亦补充言道:“越后豪族已是凋零,上越,中越平定皆是不难,唯有杨北众地方豪族割据,恐难以平定,需抚之以柔方可。”
高坂昌信恭敬地言道:“巢月公之言记下了。”
李晓在一旁看着高坂昌信对武田信繁一副毕恭毕敬的涅,心想:由于高坂昌信,马场信房这样地方实权军团大将的支持,武田信繁眼下主持武田家时期,较之武田胜赖时,反而在家中权柄更大。
而武田信繁着重还是依赖本家甲斐系重臣,反而对李晓,真田昌幸这样非甲斐系出身的大将,有所疏远。
武田信繁转过头来,看向李晓,言道:“近卫少将,此次上杉已定,本家之局面已是平复,阁下何不来甲斐继续与我等一聚呢?”
李晓看向武田信繁,心底暗暗冷笑,武田信繁之意很明显,就是现在上杉平定了。你李晓可以依据之前承诺,继续回家退隐了,不要再赖在越中,加贺了。
李晓待武田信繁。亦较当初少了许多恭敬,言道:“巢月公多虑了,我已将家督之位让给长子了,现在只是暂摄飞驒越中军团总大将之位,至于屋形号,近卫少将的官职,马上我亦会传之与家督。”
李晓话中意思很明白,武田信繁就不要对我的了。我虽现在执掌只是飞驒越中军团总大将之位,其余一切我都会顺利转交给儿子,至于甲斐我肯定是不会回去了。
武田信繁听李晓之言,双目一眯÷实上以李晓今时今日之地位,他亦无法对他去处有所安排,即便信玄复生,亦是不能。
李家与武田家现在的关系,已近似于半从属。半之势力。
就犹如楚汉之争,最后齐王韩信与刘邦关系,当时韩信封齐王手握数十万大军,可坐观刘邦与项羽决战之胜负。虽然他最终没有这样选择。
但是韩信若不支持刘邦,刘邦亦拿他没辙♀并非其他,而在于实力。李晓与韩信一样,其势力都已凌驾或者接近于主家,成为了尾大甩不掉的权臣了。
武田信繁沉默了一会,深深看了对方一眼,言道:“既然近卫少将有此决定,那么我亦表示理解。”
突然武田信繁将话锋一转,言道:“近卫少将,越后已定,飞驒越中军团后路已定,不知军团下一步动向如何?”
自然是进取近畿,这天下心腹之地了。
李晓心底这么说,但到了嘴上还是言道:“当然一切配合主家之命了。”
武田信繁笑了笑,满意地言道:“很好,实话说吧。此次联合德川,灭上杉,夺取越后,乃是我生平最险一棋。”
“若非北条之势,不断作大,威胁到本家生存,以正途用兵,我当穷两年之力,先灭德川,再以东海道上洛,到时候阁下以军团主力从北陆道,两路并进,可以夺取天下。”
“但是现在北条氏政,已一统关东,若再取上杉,那时天下之势四分,而北条居其一,本家万万不是对手。本家亦不可能视北条于不顾,安心上洛,所以必须遏制住北条崛起之势。”
李晓听了点点头,武田信繁所说天下四分,北条居一,就是上杉景虎若继承上杉家,那么加上依附于北条的上杉家,北条之势力,将会达到四百万石,达到天下总石高四分之一。
当年山名家大名山名持丰,坐拥十一国,号称六分之一殿。
而今之北条,势力更胜于当年的山名家,若是再夺取上杉,不要说夺取天下,仅仅与武田家势力之比,从石高上而论亦是二比一的悬殊。
这还是武田与织田,北条,德川三线作战的不利情况之下。
灭德川需一至两年,而北条作大就在眼前,这也是武田信繁痛下决定的原因。
而联德川,拒北条,收取越后,是李晓向武田信繁当初之建议,这就是当初李晓信中所说,除了支持上杉景虎,上衫景胜外的第三条路。
反正已明白形势,无论是支持上衫景胜,上杉景虎哪一边都必将与北条翻脸,那么与其等北条,整合完毕关东,时机成熟之后再与武田决裂,倒不如在有利于自己的时间,有利于自己的地点,先下手为强,占据先手之势。
李晓就是以这一点打动了武田信繁。
但是御馆之乱中,诈以北条氏政,上衫景胜之信任,再背信弃义吞并越后,却是武田信繁的决定。
为了武田家之生存,武田信繁不惜破灭自己这多年来敦厚长者之形象,因为只有老实人才撒下弥天大谎。
武田信繁接着言道:“眼下本家与北条交恶,势必将有一战,我会在一年之内,压制北条,迫使其于本家议和,明年将上洛与织田家决战,夺取天下。”
一年之内,压制北条?武田信繁为何有如此自信。
李晓此刻的反应,就是头上冒出无数黑线。
但是李晓还是言道:“请巢月公放心,上洛之时,在下一定为本家之前驱。”
听到李晓之答复,武田信繁满意点点头。
当下武田信繁将僧衣一撩,大步走下春日山,众人皆是跟随在后。
待行到二之丸的部屋之后,只听前方传来女子惊厉的尖叫声。
众人转头看去,只见左面的部屋之处,一名穿着吴服的女子,手持一柄带血的短刃,冲了出来。
不过这名女子才跑了几步,就被身后数名武田军足轻追上,放到在地。
一名武士打扮之人,肩头带血,手持太刀从后走上,踩住这名女子的衣角,怒声言道:“居然敢刺杀于我,你不想活命了吗?”
这名女子凄然一笑,言道:“你们将我们上条家一族,诓骗到屋中,再放火焚烧四面,一样是死,还有什么活命之说。”
这名武士听了狞笑一声,言道:“既是如此,就送你下地府。”
说到这名武士将太刀一举,武田信繁见之,喝道:“住手!”
这名武士正待动手,待看见眼前之武田信繁,当下放下手中之刀,上前跪伏在武田信繁面前,言道:“巢月公,此人乃是上条家之女,在下奉命杀之。”
武田信繁听了点点头,诛灭作为上杉家旁支的上条家,亦是他之前下达命令。
武田信繁看了一眼那名少女,见他不过是十二三岁,正是芳华之年,心底起了恻隐之心,言道:“算了,还是将此人放之了。”
武田信繁本以为自己如此开口,那么武士就放了此女,没想到这名武士,亦是一根筋,在那言道:“巢月公,此女乃是上杉家之近枝,何况又十分顽固,方才逃亡之时,还刺伤了在下,若是放此女逃出恐怕会有后患。”
“放一个女子有何后患?”武田信繁斥道。
这名武士摸了一把右肩上被这女子刺出的鲜血,言道:“巢月公,你之前下令斩杀上条家一族之命令,到了此刻怎可出尔反尔,请恕在下不可奉命。”
武田信繁听了身子一顿,当下只见前方的一间部屋之中,燃起了熊熊大火。
之后部屋之中,传来无数人凄厉的呼声,以及恶毒的诅咒。
“阿蝶你在哪里,我苦命的女儿。”
“不要,我不要死!”
“武田家之人不得好死!”
“新罗三郎之子孙必将断绝!”
眼见一屋子的女子都活生生烧死,饶是在场武田家大将皆是看惯了尸山血海,亦是不由色变。
而那女子见此一幕,更是双目泪下,十指抓在地上,指甲皆断,根根出血。
武田信繁当下言道:“我已决定将此女收着养女,此后她就是武田家之人了,你还敢杀之吗?”
所有人皆没有想到武田信繁居然会作此决定,而那名武士见了,亦只能言道:“是,巢月公。”
当下几名足轻皆放开了这名少女。
只见这名少女缓缓从地上爬起,深深地看了武田信繁一眼,只听她缓缓言道:“巢月公救下了小女一人,又岂能救下上条一族,我义不能独生。”
说完这句,这名少女居然将手中的利刃刺进了自己的喉头!
刹时之间,鲜血飞溅。
火势寥寥,烟尘滚滚。
而痛哭呼救的喊声,已渐渐消散,却留在每个人之心底。
武田信繁将袖袍一甩,大步行前,高坂昌信,武田信廉皆在一旁,言道:“兄长,再看无益,还是出城吧。”
武田信繁面色凝重,断然言道:“此尸山血海,乃是我亲手所筑,此刻再行避之,不觉得太虚伪了!”
当下武田信繁双目赤红如血,踏步入内,而身后留下了面面窥之众将。
ps:预告本书将在年内完结,加快进度,晚上还有一更。(未完待续。。
p
第三卷 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五百四十一章 权势乃毒药(二更)
攻下春日山城后第二日,武田信繁率领武田家主力军团返回甲斐,而李晓亦率领飞驒越中军团返回越中,余下高坂昌信率领北信浓军团,继续平定越后。
高坂昌信仍坐镇海津城,至于将来越后留守大将人选,令众人一时十分疑虑,不好选择。wen2
此人既要熟悉越后局势,而且个人威望能力不能太差,并且必须对武田家忠心耿耿。
思来想去,倒是李晓向武田信繁推介了一人,令在座武田家众将大为满意。
此人就是现在的远江国小山城城主大熊朝秀。
想起那位毒舌众大熊朝秀,李晓与之打交道很久了,并且都是作为武田胜赖寄骑,在岩拒城一起死战过上杉家,有着袍泽之情。
于是熟悉越后局势的大熊朝秀,得到武田信繁重用,不仅任命为春日山城城代,还恢复了原先大熊家,在越后中颈城郡箕冠城的领地。
并且将大熊家的知行加增至四万五千石,以答谢其侍奉武田信玄,武田胜赖两代主君以来的忠诚奉献。
让大熊朝秀成为武田家在越后的重镇,并笼络越后豪族。
可以想象被驱逐出越后多年的大熊朝秀,再度重返越后之后,是否有还乡团,胡汉三之神采飞扬一日。
但无论如何,大熊朝秀对武田信繁,李晓推介绝对是衷心感激的,对武田家忠诚亦是不可否认,否则历史上亦不会有他在天目山陪同武田胜赖自尽一幕。是一名死节之臣。
武田信繁亦知道大熊朝秀与李晓关系不错,所以答允李晓的推介,也算之前对他封赏剥夺一个隐形补偿。
至于在远江,三河失去领地的武田家大将。以及不愿归附的国人,皆在越后得到封地。
他们亦是将来,武田家控制越后的地方大将。
这些人中如二俣城城主信浓豪族出身的依田玄蕃,诹访原城今福净闲斋,田中城城主坂恒信安,高天神城守将冈部元信,犬居城城主主天野景貫。
上越,中越的豪族。被武田信繁,李晓屠杀差不多一空,这些人率领麾下武士入主越后,控制地方的难度应该不大。
安排妥当之后。武田信繁,李晓各自率军返回本地,结束了上杉征伐。
李晓率军返回越后,同时心底亦想着武田信繁种种安排,与自己的利益得失。
实话言之。武田信繁近年来主政本家,在一门众方面有武田信廉,武田信丰,望月信永的有力支持。在外番大将之中又有高坂昌信,马场信房鼎立协助。
在大义名分之上。为武田信胜之后见,他在家中的权柄。若扣除李晓,真田昌幸二人,他甚至更胜于武田胜赖对本家的掌控。
而近来武田信繁掌握大权,亦更显露出独断专行的气象,比如这次将远江,三河豪族领地收回,交给德川家之事,只是他与马场信房二人商议决定,完全绕开了连判众,以及武田家家臣团的评议。
这一决定,引起本家家臣团之中,很大的反弹。
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武田信繁抛弃武田信玄,武田胜赖在位时,家臣团评议制度,而自作决定。
但是为了出征越后,灭上杉家的保密,武田信繁此举亦是可以理解的。
不过这一次出征越后大胜,灭掉上杉家之武威,将武田信繁的声望一举拔高,不仅将之前不利影响消除,而且在家中的位置会更加稳固。
如此之下,还是次要,李晓真正担心的武田信繁现在擅专大权,岂是当年武田胜赖托孤时,那位对与世无争,安心念佛的巢月大师。
权势乃是天下最猛烈侵蚀人心之毒药,久尝权力此味的武田信繁,到了武田信胜真正主政武田家时,是否会肯放权,将手中权力全数交出,李晓此刻心底亦产生怀疑。
得之容易,弃之实难。
想起春日山城上,武田信繁那一句决断的气势,决绝而咄咄逼人的态度,哪里会是李晓当年在川中岛所救下的信繁公,在惠林寺安禅的巢月大师。
这分明就是如同其兄长武田信玄一般的盖世枭雄。
李晓想到这次出征越后功劳被夺,还是次要,毕竟他亦并非没有收获,至少消灭了上杉家,将来他避免多线作战的不利局面,可以用心开拓在近畿的局势,攻击越后,实现整个北陆道的掌握。
这就是李晓这次出征越后最大所得,否则亦不会费尽心力在黑部川与上杉谦信进行决战,数万石领地获取还是次要,毕竟以李晓现在百万石之地而言,增加数万石高并不能提高多少实力,越前还有七十九万石还在等着他。
李晓此刻心中真正担心的是,若是武田信繁恋栈权位,而不弃,不将大权归还武田信胜将如何?
人皆有私心,武田信繁心底会想,长子武田信丰可能也有这个想法。
武田信丰作为小诸城城主,就可以满足,到了此刻,谁不想更近一步。
若是将来武田信繁击败了北条,乘势上洛成功,那时武田家就是天下第一家,将室町幕府取而代之,开幕为武田幕府。
而那时亲手打下一切的武田信繁,会甘心将自己数载努力,定鼎天下之霸业,交给武田信胜吗?
任何人都会不甘心,这是绝对肯定,在儿子尚在的情况下,将江山拱手让人,武田信繁会肯吗?
李晓是武田胜赖的托孤之臣,可以说没有武田信玄,武田胜赖,就没有李晓之今日。
若是到时,武田信繁不将大位还政给武田信胜,那时李晓的决定,将是肯定的。
想到这里,李晓立即下马,对师冈一羽喝道:“立即取纸,磨墨,我要写信。”
对于李晓行军路途上如此突然之举,师冈一羽亦没有太意义,当下为李晓准备妥当。
李晓在一名侧近后背,将信一蹴而就。
写完信后,李晓写上自己的花押,当下将信用火漆密封,对师冈一羽言道:“立即动用秘密手段,将这两封信分别送到公方殿,真田安房的手中,决不可让其他人知道。”
第三卷 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五百四十二章 父子之间
甲府,积翠寺城,又名为要害山城。
距离踯躅崎馆不过数里之地,一直是踯躅崎馆的诘城所在。wen2
在要害山城附近,修筑一座行馆,这座行馆就乃是往昔室町幕府,征夷大将军足利义昭的居所。
这一次正浓,甲斐的山间下起了,朦朦胧胧的细雨,远远眺望,似乎翠林之间铺盖上一层浓纱。
此刻足利义昭褪去了那一副古板严谨,犹如现代女子婚纱般的长袴,高高尖顶的立乌帽子。
现在的足利义昭只是穿着一身的狩衣,站在小亭之间,细细赏雨。
不错,对于武士而言,正式场合才穿着的狩衣,对于足利义昭而言却是一件便服。
这并非是显露做派的意思,而是作为一名幕府将军,随时随刻都必须注重自己的仪表,即便是最平常家居之时,亦要穿着狩衣。
这并非是要求,而是生来的习惯。
足利义昭身边只有区区数名随从,平静地站在那,突然自嘲一笑,言道:“在这偏僻的甲斐乡间,恐怕京都公卿们都早已忘了我吧。”
听足利义昭这么说,身旁一名穿着素色直衣之人,上前一步,言道:“公方殿,不要气馁,眼下之蛰伏只是暂时,运势来时自可乘而上天。”
足利义昭看了此人一眼,将折扇一合言道:“中务少辅,我困局于甲斐。武田迟迟没有上洛之意图。身周不过百人,运势来时,又有何用?”
这名称作中务少辅之人,正乃是李晓的亲家,
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