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武田家的明国武士 > 武田家的明国武士第147部分阅读

武田家的明国武士第147部分阅读

    阵地之上。

    接到李晓号令之后,虎贲备,旗本备,蛇尾备,李晓各备队皆从阵地而出。

    各备队的旗印,在疾风劲吹之中翻卷着。

    前列三排是以平举铁炮前进的铁炮足轻队,他们快步行进,而身后则是长枪如林,人数众多枪足轻队紧随压阵。

    各备队以铁炮队在前,长枪队押后排列成,快速接近敌军作战的备队。

    竹中重矩,本多正纯,有山虎定,山本勘助,大谷平马等大将,皆骑乘着战马指挥部队前进。

    三个备队,分别抄袭上杉军后路而至,这不仅是要将山埔,本庄他们五个备队全歼,还要将柿崎,色部他们另外三个后援备队,一起歼灭。

    上杉军形势危在旦夕。

    见此上杉谦信终于坐不住了,他霍然起身,翻身上马,对众将喝令,言道:“各位,随我将旗前进!”

    上杉军众将皆明白胜负在此一举了,上杉谦信这是要率领本阵出动,前往阵前从李晓常备手中,将上杉军八个备队解救下来。

    上杉军本阵之处,马蹄声轰然作响。

    毘字旗如山如林,黑衣黑甲的骑士精神抖擞。

    在增山城合战之中,以两千人大破本愿寺八万大军的上杉家旗本军出动。

    上杉谦信手持十文字大枪,雪色僧衣覆身,一马当先宛如战神下凡。

    荒村长实等十数员心腹大将,披着重甲驱从左右。

    在他们身后铠甲锵锵,上杉家的骑马武士,在马上纷纷戴上覆面面具,形容恶鬼一般。

    上杉军旗本出阵!

    李晓眼见上杉谦信之身姿从本阵之处,缓缓骑马下山,长声笑道:“谦信公风采依旧!能与之一战,真乃人生快意!”

    “左右,快取我大枪,战马来。”

    李晓话音刚落,日月备大将土屋昌恒上前言道:“主公若轻身上阵,要我等大将何用,请允许臣下上阵。”

    李晓看向土屋昌恒,笑道:“好吧,就听你的,若你不胜,我再上阵!”

    土屋昌恒听李晓之言,当下不服气地言道:“谦信公已老,不复当年之勇,主公何必高看于他,待臣下取他之首级!”

    土屋昌恒说完之后,当即跨上战马,奔驰下山,将长枪一挥,大声言道:“日月备随我出阵!”

    四周雄壮之声,轰然听令。

    ~wen2< 书 海 阁 >-~

    第三卷 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五百二十二章 困龙之阵

    武田军的大筒又开始新一轮的轰鸣,在战场硝烟之中。

    武田军新编常备,虎贲备呈战斗队形,快速向上杉军右翼包抄偷袭。

    虎贲备,是李正一手筹建的近卫军,也算是他的嫡系人马。

    其中的武田家的功勋之后,或者是他们的近亲,推举而入。

    备队总大将由竹中重治的亲弟竹中重矩担当,而副将则由李正自小的玩伴荻原胜介担任,这样一支队伍,可谓是青年近卫军。

    虎贲军快速包抄之时,正碰上上杉家大将,蜀崎城城主,蜀崎晴家。

    蜀崎晴家自然是,当年号称越后七郡无人敌者,上杉家头号,蜀崎景家的次子。

    与父亲相较,蜀崎晴家自然是名声不显,不过亦并非是泛泛之辈。

    作为支援的后队,蜀崎晴家一直保持着警惕,眼见一支武田军包抄而袭来,当即做出了战斗准备。

    眼见列阵的蜀崎晴家队。

    竹中重矩微微一犹豫,比之他足智多谋的兄长而言,他则更像一名冲锋陷阵的勇将。

    一旁荻原胜介却向竹中重矩催促言道:“少主练兵两年,虎贲备是他的期望,必要一战成名。”

    竹中重矩听了荻原胜介,当下点了点头,拔出太刀,立即下令备队击破蜀崎晴家队。

    一千五百人虎贲备快速抵近敌军。

    虎贲备乃是初生牛犊≡然不惧强敌÷实上,李正在这支部队上,亦是砸了不少钱。

    其常备所穿着的铠甲,并非足轻所穿竹铠,而是大明军队所穿的棉甲。

    在战国日益崛起的火器时代,仅仅用竹铠,已不足防护铁炮的射击了。

    棉甲亦是在明朝中后期出现,外以棉防御火器,内重要部位衬以铁甲。

    因此李正当初不惜重金从李旦的明国禾那边,从一个明朝千户手里。暗暗用重金贿赂来一百套,以折旧名义废弃的棉甲来,之后运至日本,全数装备虎贲备。

    当初闻之李正花了这么大一笔钱。搞来这一百具棉甲之后,李晓不免有几分儿卖爷田不心疼之感。

    这一百具棉甲,抵得了什么事。

    日本产棉直到战国末期才普及,一直以来只有靠明国和朝鲜输送。

    这棉甲根本是本家无法渀制的。

    但是钱就这么被李正阔气的花出去了,并装备了自己的嫡系。

    现在虎贲备快速接近了蜀崎晴家队,两军骑马队亦彼此穿梭杀成了一堆。

    之后布置于前铁炮队,进行了硝烟弥漫的对轰。

    对轰到一半,竹中重矩将太刀一挥,铁炮队撤下,前排穿着棉甲的长枪常备杀上。

    当上杉军的铁炮足轻用铁炮射击♀群穿着棉甲,手持长枪的武田军常备时,顿时发觉杀伤力大减。

    一轮轰射之下,武田军并未有出现太大的伤亡,反而是一口作气杀到他们的近前。

    事实上,棉甲并非能十足防御火器,但上杉家铁炮亦并非上乘,导致穿透力不够。

    可是这一幕已令上杉军太骇然,之前武田军弄出一个三眼火铳不说,这回又制来这种可以大大防御火器的棉甲。

    当然竹中重矩不会给上杉军任何多想的机会。虎贲备乘势杀入了蜀崎晴家队的军势,将其打得溃不成军。

    随着时间的推进,中央战线作战愈加激烈。

    武田军本阵之上,所有人都在焦急地观望战事的走向。

    而这时一名身上插着三枚箭羽的使番去匆匆赶上本阵。

    李晓正观看着神冈备的战况,待听闻到对方是木下秀长派来的使番之后。当即心中一凛。

    这名使番浑身浴血,一头扎下马来。在两名侧近搀扶之下,方才来至李晓面前。

    “禀报大殿,我军支撑……支撑不住了,右翼防线遭到上杉军猛攻,已经快支持不住。”

    耳听使番的来报,纵然李晓早有所准备,但仍是吃了一惊。

    右翼防线,木下秀长,藤堂高虎向自己告急,这并非是一般的告急,而是十万火急。

    听完物见,使番的禀报之后,李晓方弄清楚的真相。

    原来上杉军在此调集了重兵,不仅仅是上杉信景的栖吉众,上衫景胜的上田众。

    陆奥上野方面一万多人的军团主力,亦在此出现。

    上杉谦信派出了次子上杉景虎,率领陆奥,上野军团,向李晓的右翼防线开始侧袭。

    上杉军以上杉信景的栖吉众,上衫景胜的上田众,在街道正面吸引,木下秀长,藤堂高虎的注意。

    而军团主力,从翻越了山川河流,借着中央战线激战的战幕,以迅雷不及掩耳,突然出现在木下秀长,藤堂高虎军团的后方。

    这一刻,李晓方才明白了,上杉谦信故意以本阵在此吸引,做出主攻的架势,令自己军团主力在此。

    而左翼甘糟景持坐镇,亦不过放出迷惑李晓的烟雾。

    上杉谦信向左翼,中路的进攻,不过是佯攻,在右翼防线才是他真正的主攻所在。

    右翼防线一旦失守,上杉谦信的大军,就可以大迂回于自己后方,利用街道进军,掐断李晓的粮道和退路。

    李晓凝目看去,战场之中出阵的上杉谦信大军,恍然大悟,原来这方是上杉谦信真正用意。

    “父亲大人,是否立即派岛胜猛大人,率领美浓众支援右翼。”李正建议言道。

    李晓将手一挥,言道:“来不及了。”

    李晓沉声言道:“上杉军这雷霆万钧的一攻,我军右翼防线已是无幸。若我现在派军增援,反而进入了上杉谦信之套路。”

    这时李晓一旁,宇佐美奈美开口言道:“主公,这是上杉谦信以身作饵的战法,他正是要以自身在此的假象,以为上杉军主攻方向在此。”

    李晓听宇佐美奈美之言后,看着对方双目,点点头言道:“很好,上杉谦信以身做饵,让就要有以身被噬之觉悟。”

    听闻李晓这么说后,本多正信,竹中重治皆是身躯一震,显然把握到李晓的用意。

    此刻李晓目光炯炯,扫视过众将,之后断然将手中马鞭一折,斩钉截铁地言道:“传令下去,全军不必理会右翼战况,马场昌房,内岛氏理率领飞驒众,岛胜猛美浓众,游佐续光,温井景隆率领能登势,向中央靠拢。我要在此布阵,围杀上杉谦信!”

    “父亲大人,可是藤堂大人,木下大人?”李正在一旁言道。

    李晓点点头,言道:“通知他们不必死战,让出街道,粮道与退路就让给上杉军吧,他们收缩残军,防守我军侧翼即可。”

    李晓的决定,无疑是你断我一臂,我斩你首级的战法。

    任上杉军迂回自己右翼,而自己集中所有兵力,给与上杉谦信迎头一记重锤。

    这个战法并非是李晓一贯之性格,若是不胜,即是大败。

    事实上,李晓若派预备军团,在右翼建立第二道防线,可以遏止住败局,那么今日战局,就是上杉军击破李晓军团右翼,李晓击老杉军八个备队收场。

    结果是李晓与上杉谦信双方战个平手,各有损失。

    换作他人对天下第一名将,上杉谦信在合战之中打个不分胜负,以足以向所有家臣部下交代了。

    但是李晓却对自己家臣,以及军团信心十足,非要在今日分出高下。

    若是不能立即分出胜负,待上杉军迂回自己右翼,后方,李晓必败无疑。

    不过所幸,有山川河流阻隔,地势不利于大兵团进行,李晓有足够的时间拖延。

    但是若是在此之前,干掉上杉谦信,李晓就可以获得大胜。

    李晓亦并非冒险,在自己三眼火铳的突射火力之下,正面战场的状况对于上杉谦信而言,是急转直下。

    李晓现在要做的,就是调集重军,将上杉谦信旗本军,以及八个备队,一起围歼在中央即可。

    以往或许有些难度,但眼下上杉军八个备队,已陷入了困境。

    上杉谦信以义之名,不可能会见死不救,所以李晓就是要用此这点,将上杉谦信围杀入内。

    李晓命令下达之后,使番轰然而散,向各备队传令。

    就当李晓全军发动,要围杀上杉谦信之时。

    远在上野国。

    厩桥城上空硝烟滚滚。

    在一色六连钱的旗指物之下,真田昌幸坐在马扎之上,看着即将陷落的厩桥城本丸。

    内藤昌月,小幡信贞两员大将,一左一右站在真田昌幸的身侧。

    本阵之中,使番物见不断进出,向真田昌幸禀告攻城最新情况。

    真田昌幸从容有序地将一个又一个命令发布下去。

    身披甲胄的真田昌幸,手持军配自信满满,对内藤昌月,小幡信贞,言道:“北条高广已无能为力了,请两位率军接蘀前阵,攻下此城,拜托了。”

    内藤昌月,小幡信贞二人听命之后,皆是轰然领命,大步而下。

    真田昌幸看着二人远去,脸上露出满意的神情,心道:本家主力在三河与德川家血战,高坂昌信在信浓对阵斋藤朝信,而李晓决战上杉谦信于黑部川。

    没想到,最后却让我真田家得了先机,厩桥城一下,上野全境已为我所得。

    上杉家危矣!(未完待续。,(13800100)投推荐票、月票,,。

    第三卷 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五百二十三章 正面突围

    天际垂云翻滚,太阳已经为云遮掩。(1_1)

    天色开始变得昏暗,这让本已是微寒的气候,更加寒冷。wen2

    呼呼的北风吹挂着。

    战场之上,李晓的四大常备,对上杉家八个备队,分进合击。

    铁炮之轰鸣声,不绝于耳。

    李晓军之常备,职业成军,其中不乏服役十年以上的老兵,平时训练亦是十分有素。

    两军接阵之时。

    上杉军依旧是战国备队接阵时的战法。

    先以弓箭队,铁炮队为前列,先进行数轮弓箭辅以火器的杀伤,待敌军逼近阵前,或者大将认为敌军不足为虑后,在下令肉搏兵出击。

    肉搏兵,一般是以长柄足轻队,薙刀队排成|人墙上阵,再辅佐队中武士杀上。

    农兵武装的足轻队,虽然是战事的主力,但是两军交战的胜负,很大程度,却是看两军武士的数量,以及其武士精锐程度决定的。

    而武田军则不一样。

    备队的前列是清一色的铁炮足轻,其铁炮足轻的兵力,占据备队人数的近一半,待双方接阵之时。

    先是前排排成三列的铁炮足轻,在大将的指挥之下,以左右楔形阵列快速接近。

    未至有效距离,绝不射击,待逼近敌军八十米距离附近之后,先进行一波三段射击!

    这样一轮射击,以绝对火力优势,压制上杉军业余足轻组成的铁炮队。弓箭队,一般不成问题。

    无论是武田,上杉军,铁炮装备的犀利程度。以及铁炮足轻操作铁炮熟练程度,射击精确度,作战士气,甚至弹药装填速度,两方都不可同日而语。

    这样一轮齐射,若是未轰乱敌军阵形,则原地装填弹药,进行第二波射击。

    这时上杉军只有两个选择。一是继续用被打个半残的铁炮队,弓足轻队,继续与武田军对射。

    第二,就是用长枪。薙刀队等,近战兵压上。

    一般而言,上杉军大将在铁炮,弓箭队完败的情况之下,都选择的是第二种方案。

    但是八十米的距离。足够武田军铁炮再进行一次三段射。

    这样的射击,若是上杉军阵形还不崩溃,则后方长枪足轻队一口气大举压上冲击。

    在有山虎定,大谷平马。{

    友上传更新}一柳直末,山本堪藏的指挥之下。武田军四大备队,犹如割草一般。席卷着上杉军各个备队。

    在武田军猛烈的铁炮轰击之下,上杉军战斗力弱一点的备队,往往刚刚照面,即被打得崩溃,四下而逃。

    重新集结之后,再战,再武田军铁炮打得崩溃,再集结,再崩溃,如此反复。

    为了解救在阵前被武田军收拾的,溃不成军的上杉军八个备队。

    上杉军全力出动,除了上杉谦信本阵之外。

    安田景元,上条政繁,中条景资,新发田长敦,水原亲宪,还有山本寺家当主,山本寺定长之子,山本寺景长等备队,一起齐上与武田军各备队交战在一起,要解救中央八个备队的危局。

    但是在武田军的强势之下,这上前解救各备队,反而被常备犀利的攻势之下,反而卷入了危局之中。

    左翼包抄的有山虎定指挥的蛇尾备,势不可挡,直接以中央突破的态势。

    不用任何技巧,战法,只是凭着一口蛮力,一鼓作气击破安田景元,上条政繁,中条景资,新发田长敦四个备队。

    凡是敢于挡于蛇尾备之前的上杉军备队,几乎都是数个照面之间,即硬生生击溃。

    这四名大将亦是身经百战的上杉将领,何时见过武田军居然善战至此,这样的战局,已经并非是用血肉之躯,以及武士个人勇武之气可以改变的。

    而同样的局面,亦出现在虎贲备,旗本备之上。

    在四大备队的发力之下,上杉军中央战线继续崩溃!

    现在上杉军十几个备队,反而陷入,兵力处于劣势的李晓四大常备的合围之中。

    毘字旗印之下,上杉谦信手持十文字大枪,眼睁睁地看着战局居然糜烂至此。

    他一路之上击退了,武田军两队的纠缠,但是转眼之间,旗本备的三个方阵又从侧翼压上,向他包围而来。

    老将本庄实乃,作为七手组大将之一,上杉谦信心腹亦是经历很多大战了,但属于今日一战最为大开眼界。

    老将本庄实乃摇了摇头,言道:“听闻长筱之战,李晓以武田军的常备,击破了织田家泷川一益,丹羽长秀的一万大军,我本是不信,但今日一见不假矣。”

    荒村长实言道:“本以为在这个地形之上,武田军不可能摆出西国方阵,但未料到即便如此,武田军战力亦如此之强,远远超出我们预料。”

    说到这里,本庄实乃沉声言道:“可恶,李晓怎么会有这样一支强军。”

    眼见四方的战局,上杉谦信手持十文字枪,面色铁青,此刻他终于意识到,原来李晓敢以劣势兵力与他在平野之上进行决战,是早有预谋的。

    并非李晓狂妄自大,亦并非安排了任何重重阴谋,而是源自他砺剑十余年,这一支一手铸造而成的强军。

    凭借着雄厚实力,以绝对的力量压制一切阳谋,阴谋,战略,让一切的计谋都转眼成空,这才是最大的自信与底气。

    上杉谦信空有一身的谋略在身,可是此刻他却找出任何办法,在平等对战的情况之下,击败李晓的精锐无比的常备军团。

    这样的军团,有一支已是恐怖,何况李晓还有四支这样的常备。

    上杉谦信看向李晓所在的本阵,心道,李晓你不愧信玄公之后,我最强的对手。

    领兵征战沙场数十年来,头一次如此无力的感觉,浮上了上杉谦信心头。

    心底一个声音,与他言道,上杉谦信可以了,这非战之罪,你的勇武与决心不逊色于任何人,但天下大势是无可逆转的,到了顺势而退的时候了。

    正待上杉谦信微微露出颓然之色,数名物见一起前来禀报。

    “主公,在我军左侧发现武田军大将岛胜猛的旗印。”

    “主公,在我军右翼发现,武田军大将马场昌房,内岛氏理的旗印。”

    “禀报主公,在我军后方发现,武田军能登势兵力的集结,对方军势超过六千之众。”

    眼见武田军的武田菱,日月双纹的旗印,漫山遍野竖立在四周,兼之退路被切断,上杉军大将皆是失色。

    本庄实乃向上杉谦信言道:“主公,退路被切断,我军就无法返回越后了。”

    眼见上杉谦信不语,连勇将荒村长实亦言道:“主公,纵然是不甘心,但是此战我军已是败了。眼下并非是想如何获胜,还是想办法率领这两万大军返回越后。”

    “退兵!”

    “撤退!”

    上杉家的大将纷纷向上杉谦信言道。

    战场之上的硝烟弥漫,上杉谦信骑乘在战马之上,手擎十文字大枪,却是双目紧闭。

    上杉家众将见上杉谦信对他们的意见,充耳不闻,皆是大急。

    四周各个备队,被武田军常备杀得溃不成军,而这是武田军三支主力军团,已完成包抄,切断了上杉军的退路。

    在此千钧一发之际,上杉谦信居然充耳不闻,看样子似要与李晓决战到底的。

    本庄实乃亦当下牵过上杉谦信的马头,言道:“主公,此刻不可再意气用事了,胜负之数乃是天定,区区一时胜败如何,待我们返回越后,必可卷土重来,再与李晓一战。”

    本庄实乃话虽如此说,但是心底已是被武田军打得胆寒,返回越后之后,他是绝不敢在于李晓的飞驒越中军团一战,如此说,只是找个台阶下。

    在本庄实乃等越后大将的不住劝说之下,上杉谦信终于睁开了双目。

    上杉谦信目光扫过十数名聚在自己马前的家臣,终于沉声言道:“好,退兵。”

    眼见上杉谦信答允,上杉军众将皆是露出一副绝处逢生,喜出望外之感。

    本庄实乃率先言道:“主公能下决断实在是太好了,我军后路能登势并非是飞驒越中军团的强军,若是从此取道,可以杀破阻拦,返回越后。”

    “混账!”上杉谦信直接对本庄实乃骂道,“谁说我要从后路退兵了。”

    “主公!”

    众将话音未落,上杉谦信举起了他两间长的十文字大枪,直对着飞驒越中军团本阵,李晓所在的山头。

    上杉谦信大声言道:“我上杉谦信生平败战,从未有不胜而逃,今日即便是撤退,亦要向前,给我踩着李晓的头过去!”

    上杉谦信双目瞪着众将,大声言道:“传令下去,各备队,各军团,跟随着我旗印前进,直接从武田军防线正面突围,击破武田军的正面。”

    上杉谦信之言,回荡在众将心底。

    本庄实乃微微一愣,但他毕竟是身经百战的老将,顿时会意过来,后路兵力看似虽弱,武田军的阵势明显是包着一张大网,等上杉军去钻。

    反而是正面,看似极强,却击破之后,却可以顺势与在左翼迂回的,陆奥,上野军团会合。

    这里才是上杉军的生地,不仅可以杀出重围,还可以直撼李晓本阵,从正面突围,谁会说上杉军是在撤退。(未完待续。。)

    第三卷 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五百二十四章 天命

    第五百二十四章

    天命

    疾风北来,大旗翻飞。

    于飞驒越中军团本阵之处的山坡上俯视。wen2

    四面战火汹汹,数万大军在战场之上,舍生忘死地厮杀。

    血流漂杵,尸骸成山。

    山坡之上,硕大的李字旗印飘飞。

    李晓披着一身大氅,手按宝剑,缓缓地踱步。

    “禀报主公,美浓众岛大人军势迂回于上杉军右翼,刚刚击败了山本寺景长部的阻击,现正在猛攻上杉军侧翼。”

    “禀报主公,飞驒众马场,内岛两位大人,已率领迂回上杉军左翼,正攻击水原亲宪部。”

    “禀报主公,游佐大人回报,能登势已经完成包抄,切断了上杉军的退路。”

    “知道了。”

    听完使番的回报,李晓一挥手,示意使番退下。

    见李晓神色凝重,李正开口言道:“父亲大人,上杉谦信,以及上杉家两万大军已陷入我军之重重包围。”

    李晓看了他儿子,微微一笑,他看向战场之上,上杉军犹如一头困龙般,遭到武田军四面围困。

    竹中重治在一旁言道:“屋形殿,要困住谦信公,可是不易,兵法有云十则围一,论兵力我军勉强只与被包围上杉军相当。”

    李晓看向竹中重治点点头,言道:“竹中大人,说的有道理。”

    正待竹中重治说完之际,上杉谦信旗印上方突然传来一道尖锐之响,声音虽细,但是万军不能遮掩其响。

    李晓听后,疾然看去,沉声言道:“是鸣镝。”

    这一道尖锐鸣镝的破空声之后,上杉军旗本军之中,上百名骑马武士,张弓搭箭对着天空射出鸣镝箭。

    这百道鸣镝齐声的锐响,登时传遍了整个战场。

    镝流马,乃是武士弓马三道之一。

    上杉军亦在战场之上,采用鸣镝箭的方式,来传递信号。

    李晓看向战场,面色微沉,只见战场之上,被李晓常备军团碾压得,四处奔逃的上杉军,已缓缓重新集结起来。

    上杉谦信的乱龙旗的赫然飘动,突进向前,而其余被打得不成建制的上杉军,驱从于其后,漫漫而行,呈现出一个箭头形,逼近于前。

    不错,是朝李晓本阵方向逼近于前!

    李晓见了,不由诧异,上杉谦信竟然在战局恶化至这个地步下,居然还要与自己拼个胜负吗?

    不对,李晓随即反应过来,上杉谦信这并非要决战,而是要突围,而他突围之地,选择的正是他本阵方向。

    好了,上杉谦信。

    意识到这一点,李晓不由佩服起上杉谦信之决心以及勇气来,自己的正面,四个常备军团一字排开。

    除此之外,还有盐屋秋贞等家臣率领等,各地小豪族,两三千人的军势,此外还有土屋昌恒的日月备。

    上杉谦信居然要从自己最强正面突围,他难道真有这个自信与把握。

    在突击李晓正面的时候,队伍的侧翼后方,还要承受岛胜猛,马场昌房,游佐续光的三面猛攻,稍微一个不慎,就是全军总崩溃的局面。

    不过话说回来,上杉军现在距离全军总崩溃的局面,亦已经差之不远了。

    眼见上杉谦信两千余人的旗本军,作为箭头直逼自己本阵而来。

    李晓当机立断作出了决断,言道:“传令下去,命令大谷平马,一柳直末,山本堪藏率领旗本备堵住上杉谦信的去路。”

    “土屋昌次的日月备,纠缠住上杉谦信旗本军团。”

    “传令岛胜猛,马场,游佐,温井即位,不要留手,全力向当前之敌军攻击!”

    慢着!

    正当使番要领命上马之时。

    李晓突然喝道。

    这数名使番面面相窥,停止了动作。

    竹中重治,本多正信,李正亦是讶然,他们看见李晓却是一脸犹豫之色。

    竹中重治在一旁言道:“屋形殿,为何沉思?”

    李晓看了竹中重治一眼,言道:“上杉谦信决心突围,反击之力必然巨大,我命令旗本备硬撼其锋芒,恐怕会损失惨重,甚至全军覆灭亦有可能。”

    听了李晓之言,本多正信在一旁言道:“主公,兵法上有云,围三阙一,归师勿截,上杉军拼死反扑,力量必定巨大,我军若是强行硬撼其锋,并非上策。”

    李正亦言道:“不错,父亲大人,几支常备皆是你的心血所在,不可浪战。”

    众人刚刚说完,只见上杉谦信的旗本军已经开始发力,几乎是以摧枯拉朽之势,就击破了虎贲备一个小队。

    之后又击溃了,越中一个小豪族军势。

    听了儿子,以及家臣心腹之言,李晓心底虽觉得有几分不甘心,之前欲围杀上杉谦信的计划,亦只能改为尽量多杀伤上杉军有生力量了。

    当下李晓言道:“传令下去,命令各军团不必硬撼上杉谦信锋锐,上杉军正面来袭,放之过去,攻击其侧翼,截杀其逃军即可。”

    “喔!”

    使番重新获令,立即奔行下山。

    当土屋昌恒,接到李晓传令使番的命令时,不禁为之一怒,将马鞭重重挥落,言道:“我军已占据全面优势,为何主公,还要放走上杉谦信,让其从阵前突围,不能得以全功。”

    土屋昌恒一副怒气冲冲的样子,不仅是他,他所下日月备的足轻大将们亦是有不甘之色。

    在长筱合战,日月备配合马场昌房,斩杀信长,为武田家立下的倾世之功。

    这一次面对上杉谦信,他们自然要在对方身上重演一次,斩杀这位关东最强者,为自己武名增色。

    所有土屋昌恒如此一说之后,麾下日月备之大将,亦纷纷言道:“不错,大人,主公既不肯冒险,凭我们一军之力,亦可以讨取上杉谦信。”

    李晓之使番听了土屋昌恒与几员大将的对话,心底骇然,言道:“几位大人,主公之命不可违。”

    土屋昌恒看了使番一眼,笑道:“并没有违反主公之命,主公让我军纠缠上杉谦信而已。”

    说到这里,土屋昌恒喝道:“众位,随我突击!”

    土屋昌恒猛抽马鞭,直冲而去,日月备将士随土屋昌恒而行动,一时卷起烟尘滚滚。

    而那名使番看这土屋昌恒远去,亦不由苦笑,言道:“真是初生之牛犊,只好将此回禀主公。”

    马蹄翻滚,一大片日月双纹的旗指物,逆着风,鼓胀到最大哗哗响动。

    “让开,让开!”

    土屋昌恒挎着长枪,对着前进路途上武田军足轻言道,免得他们挡住后方的骑兵前进。

    土屋昌恒正率领日月备的骑兵直朝上杉谦信而去。

    这是上杉谦信的旗本军已突破好几道武田军常备军团的阻拦。

    当然得到李晓的命令之后,四大常备皆没有全力阻拦上杉谦信。

    故而上杉谦信没有太费力气,就突破了武田军的防线,笔直冲李晓本阵而去。

    当然上杉谦信不知,李晓受其所迫,早已将本阵搬移,以避其锋。

    土屋昌恒率军一路疾行,终于看见了上杉军那一片黑色的的毘字旗的所在。

    上杉谦信正率军摆脱,武田军旗本备,虎贲备两个常备的左右纠缠,准备突进至前方的山坡之上,直袭李晓本阵。

    而这时土屋昌恒的日月备,风驰电闪的杀到。

    土屋昌恒将长枪一挥,日月备横向变阵,从上杉军侧翼绕过。

    日月备马上骑兵,个个张弓搭箭,斜向转身四十五度,对准了那猎猎而动的乱龙旗旗印之下。

    “射!”

    土屋昌恒将长枪一挥,日月备骑兵展开了一轮奔射。

    箭雨突袭。

    上杉旗本军边缘的骑马武士纷纷落马,当然亦不少人在马上格开了箭羽,或者凭借马术闪避而过。

    随即上杉军亦在马上搭箭,荒川长实率军上前,还以颜色。

    双军骑兵犹如走马灯一般,各自施展马术,在马上腾挪对射。

    土屋昌恒率军绕了一圈而回,发现这轮突击没有撼动上杉军,当下牙齿一咬,返身率领骑兵突入。

    这次日月备不再是弓箭,而是换上了马上太刀,长柄,薙刀等兵器。

    杀!

    土屋昌恒当先一个照面,就迎上了上杉军猛将荒川长实。

    荒村长实身材魁梧,身披重甲,手持一柄大文字大枪,气势汹汹朝土屋昌恒直接杀来。

    与人高马大的荒村长实相较,土屋昌恒却显得矮小多了。

    两个人快马直驱,直迫至近前,荒村长实在马上,翻动十文字大枪,眼凑着一击要将土屋昌恒斩于马下。

    但土屋昌恒却不慌不忙,从马鞍侧边拿起一支早已点火的短柄火铳,迎着荒川长实胸口,就是一枪。

    轰!

    枪响落马。

    荒川长实讨取!

    荒川长实所部直接被土屋昌恒杀散,土屋昌恒率领三十多骑,直逼乱龙旗之下。

    乱龙旗之下,上杉谦信似乎没有受荒川长实被讨取之影响,眼朝着土屋昌恒,沉声喝道:“拿我弓来。”

    上杉谦信对着迎面冲来的土屋昌恒,张弓搭箭,气凝于肩。

    嗦!

    上杉谦信于三十间之外,施箭而射。

    土屋昌恒躲闪不及,直接被利箭贯透右臂,左右骑兵见了连忙掩护主将撤退养伤。

    上杉谦信刚刚杀退土屋昌恒之后,日月备的龙骑兵队赶至。

    这次正好是土屋昌恒方才攻入突入之处,上杉军皆却追杀主将土屋昌恒去了。

    龙骑兵下马之后,空无一人,在五十间开外,对着上杉谦信方向,来了一轮铁炮齐射。

    铁炮轰鸣之声之后。

    只见乱龙旗一阵摇动,上杉谦信翻身落马。

    第三卷 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五百二十五章 四十九年一睡梦

    ~wen2< 书 海 阁 >-~    第五百二十五章 四十九年一睡梦

    在德川家康的眼中,吉田城是极其重要一环。

    元龟元年。

    将本城冈崎城交给长子德川信康,自己则将本处移至远江的滨松城。

    如此德川家将冈崎城,滨松城分作为统治三河和远江两国的支撑之城。

    而在冈崎城和滨松城之间,吉田城就是三河与远江的通道。

    在今川家灭亡之后,德川家康为了与武田信玄对抗,

    即努力经营吉田城,在吉田城的北面,配置了野田城,长筱城作为防卫的牙城,以为拱卫之外。

    德川家康并派遣自己头号家臣,东三河旗头,四天王之首的酒井忠次作为此城守将。

    配置以戸田氏,牧野氏,西乡氏等东三河四郡豪族,听酒井忠次调遣。

    还在吉田城南方修筑原田城,让心腹之将本多广孝担任城代。

    现在武田信胜,马场信房的武田军团三万主力大军,已将吉田城重重包围。

    吉田城上空,火势腾腾,黑烟盘旋。

    现在东三河雄城的吉田城,已是残败不堪,一片残垣断壁之感。

    吉田城的二之丸正门前,武田军堆积了无数的燃烧着火的木柴,将二之丸的高丽门,烧得劈哩啪啦直响。

    火势冲天,黑烟犹如一道巨龙,直爬入云。

    二之丸的高丽门后,吉田城的守军——数十名足轻,他们被烟熏得满脸焦黑,浑身上下的衣物就被高温炙烤的卷起。

    这十数名足轻拼命用沙石,泼水堆去,试图扑灭火势,但这一切的努力皆无济于事。

    在二手门的另一面,石垣的曲轮之后,德川军的将士,轮番用铁炮,弓箭对城下攀爬的武田军猛轰。

    在他们的身下,是数百名徒手攀爬石垣武田军足轻,他们将肋差咬在嘴边,手脚并用,拼命攀爬,尸体犹如麻袋一般一个接着一个,从城头之上坠落。

    武田军本阵的设立的丰川之畔。

    诹访大明神旗,风林火山旗,依旧耸立在此。

    ?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