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水军众陆战迎战,实乃下下之策。”
向井正纲,多贺千兵卫之言,顿时令众船头纷纷点头,换句话说吧,水军众要陆战就是游击队编制,马蚤扰马蚤扰还行,若是转而攻城略地,开辟战场,这实在强人所难了。
不过这时武藤友益却言道:“众位我并非这么想,我若狭武田在若狭国还有势力,若是动员一二,还有不少国人豪族相应,何况我们又占据了此地国府多濑山城,家督又是本地守护代,以此号召必然可获得民心响应,并非没有立足的根本。”
同时王坦之眼睛骨碌骨碌转了一番,言道:“若是攻城是下下策,肯定不行,但是多濑山城靠近海边,以我们海商水军,以及军团水军的力量,足可以扼守,保证守城兵力兵粮的补充,并且还有舰炮的支援,若是柴田军要想强攻多濑山城,我们以舰船配合,未必会让柴田军团得逞。”
实际上王坦之却想到,多濑山城下鼎鼎有名的小滨之町,这里历来是就是近畿附近的重要海口通道,并且还与朝鲜可以往来。
若是明国海商在此,效仿能登,越中的例子,再开一个补给据点,那么对航路,贸易将是大大有所弊利。
在场众人商议了一番之后,没有拿出个决定,向井正纲他们水军众的意见,不倾向于在此立足,而武藤友益出于复兴自己若狭国旧领的野心表示支持,而王坦之却是出于商人利益的考虑,亦表示赞同。
最后作为这次攻略若狭国的负责人,向井正纲拍板言道:“不要吵了,决定我军在若狭国动向,乃是少主,以及家臣团们议定的,我们可以将各自意见对这次内藤家归附的意见写下,并附在信件中,转呈给少主,作为他们的参考,最后由殿下与家臣团议定,最后再决定此攻略方向。”
听向井正纲这么说之后,众人皆表示没有意义,当下各人皆想好将自己意见写在信中,连同内藤家的使者,第二日一早乘坐一艘速度最快安宅船,赶往加贺。
加贺,尾山御坊。
尾山御坊,一直是加贺一向宗的本处。
一向宗在加贺经营多年,站在最高的佛殿望去,无数僧房,佛殿,寺庙坐落于期间。
这里是北陆一向宗佛国之中最鼎盛之处,比之越中土山御坊规模更甚。
同时作为平山城,御坊之下,亦修筑了大量的箭橹,石垣,壕沟等工事,加强防御。
僧兵在此日夜守卫,一向宗和尚就是如此一手拿佛经,一手持薙刀,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眼下因为柴田军团的大军压境,尾山御坊之中僧兵脸上皆露出凝重之色,普通的信众弟子亦有人心惶惶。
加贺的战事已经打了两年,柴田胜家之前五度出阵加贺,尽皆获胜,并杀得当地尸横千里。
现在加贺最南端的江沼郡已为柴田军吞并。
加贺一向宗节节败退,只有在武田军飞驒越中军团的支持下,勉强维持着战局,
现在柴田胜家以三万五千大军,第六次出阵加贺,武田军的支援军团亦已经到达,并将本阵布在了尾山御坊。
现在从加贺桥立港登陆的,丹波国来使,正马不停蹄地赶向尾山御坊。
第三卷 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四百八十九章 转守为攻
第四百八十九章 转守为攻
尾山御坊,武田军本阵。
在一间大殿之中。
李正手持太刀,大步走入为他准备好的休息之处。
李正身后,马场昌房,神保长宪,竹中重治,本多正信,温井景隆,游佐续光等一众大将,亦在其身后跟随。
这次出战加贺,严格说来,亦是李正初阵。
因为李正是越中飞驒总大将的缘故,一出阵兼以李家家督身份,自动成为总大将,省去了李晓当年一步一脚印,从一介低级武士,慢慢向上爬的这一过程。
不过也因为如此,李正对执掌军配之道,亦是经验缺缺。
眼下李正身着一身华丽精致的具足,头兜配着一个李字前立,大步走到自己的主位之上。
之后家臣们各自入座。席次上位居次席,则是马场昌房,自从长筱合战,击杀信长之后。
马场昌房一战成名,那柄挂在腰间宗三左文字,令人为之侧目。
他以军团副将之职,对军议走向有足够建议权。
位居马场昌房之次的,自然是李家的一门众,李晓的妻弟神保宗右卫门尉长宪。
神保长宪跟随李晓,南征北战十余年,又担任越后最大豪族神保家家主,前两年又得到幕府亲封的越中守护,眼下早已一派藩主的气度,并且行事亦日益稳重起来。
他的地位,现在对于李正而言,就是武田家中武田信廉的地位。
神保长宪之下,竹中重治,同时亦是作为飞驒越中军团军奉行。
竹中重治手摇折扇,面色苍白,不时微微咳嗽,可是谁也不敢小视这个看似病弱之士,身上无穷智谋。
接下来,则是本多正信,眼下本多正信亦受封一万石知行,与竹中重治同作为军中智囊,其子本多正纯亦已刚刚元服。
这次随军出战,同李正一样皆是出阵。
至于温井景隆,游佐续光,皆是率领能登势参战的。
这一次为了迎击柴田胜家规模浩大的北陆道军团,飞驒越中军团几乎倾力动员。
除了五大常备,以及木下秀长的新川众,镇守松仓城,防御越后上杉谦信,岛胜猛美浓众,内岛氏理及一部飞驒众,防御岐阜城方向的织田军主力。
飞驒越中已算是将家底都拿出来,动员了一万七千军势赶到加贺。
其中包括,李正新建的常备,虎贲备。
虎贲乃是九锡之一,亦不知李正看了哪本史书,起了这个名字。
虎贲备效仿旗本备建立,编制为一千五百人,大筒队,骑马队,铁炮队,足轻队混编而成,以西国方阵的方式训练两年,刚刚成军。
这次作为李正的旗本军,第一次投入了作战。
虎贲备由竹中重治的弟弟竹中重门,以及李正从小的玩伴荻原胜介担当。
现在主力大军刚刚赶至尾山御坊。
而前线上,加贺一向宗在柴田军的攻势之下,已经是溃不成军,连丢了数个城池。
而作为支援军前锋的射水众大将藤堂高虎,已先一步赶到加贺前线,与柴田军团的前田利家部接阵,据昨日传来消息,双方互有胜败。
不过柴田大军主力,亦已经逼近这一地域。
李正坐下之后,示意军议开始,作为副将马场昌房发言言道:“但马守殿下,柴田胜家的主力军团,刚刚渡过手取川,前方与柴田军大将前田利家,佐佐成政对峙的,藤堂大人,以及一向宗的七里赖周,向少主请示下一步动向,是否暂避其锋芒。”
本多正信言道:“现在柴田军团的意图,已经十分明显了,动员越中,若狭,近江三国,出动如此规模的大军,其意图就是寻找我军以及一向宗,进行决战,意图一战而胜之,彻底为其进取北陆道铺路。”
听本多正信如此言道,神保长宪冷哼了一声,言道:“柴田好大的口气,不知他有没有这等势力。”
正待众人商议之时,一名侧近武士走进大殿之中,向李正言道:“禀报殿下,向井大人命人传来消息,若狭国的多濑山城,已然攻下!”
“很好!”
李正点了点头,脸上充满欣喜之意,这绕道奔袭若狭国是他的主意。
待询问过竹中重治,本多正信二人,他们二人皆没有表示反对,并且还给李正呈上详细攻略过程,才使得这一偷袭计划顺利实施。
“若狭国被偷袭,如此从近江走水路,向越前运粮的粮道就断了,柴田胜家若想深入加贺用兵,必会兵粮不济,”竹中重治向李正言道,“这多亏了殿下的计谋啊。”
李正笑道:“若非两位大人的详细安排,我的主意不过是空中阁楼罢了,还是要多亏你们才是。”
李正在赞誉之下,倒是十分冷静,他明白一个出色的主意,若没有强有力的执行,最终只会沦为一个烂点子。
这还是多靠了,李晓给他留下两名出色幕僚人才。
“不过向井大人还向主公,送上一封信件,是关于丹波国内藤家,愿意向本家从属之事。”
“什么,丹波国内藤家!”
众将皆惊异。
本多正信沉声言道:“丹波国内藤家,是丹波国守护代,虽势力不如波多野家,但亦是数万石的大名,为何会在这时降伏本家,难道是明智光秀的关系?”
随着本多正信的猜疑,这时竹中重治言道:“这内藤如安,实际上是松永久秀之弟,松永长赖的弟弟,松永长赖为了攻略丹波国,命其子娶了内藤家家督内藤国贞的女儿,之后继承内藤家名迹。”
竹中重治不愧对天下形势皆了如指掌,听闻他细细分析,众人才明白了内藤如安的底细。
“但至于为何内藤家会主动从属本家,这我也不好猜测,”竹中重治言道:“将内藤家使者招来一见即可。”
随即内藤家使者拜见过李正,向对方声明了从属之事。
这一来二去,众人明白内藤家为何主动从属,原来在当年足利义昭主持第二次信长包围网时,内藤家家督内藤如安坚决地站在了足利一边。
结果是,足利义昭被信长追放。
而内藤如安亦因此深深得罪了织田家,这一次明智光秀自然很名正言顺地来算老账了。
这使者说的也很清楚,内藤家之所以主动向武田家要求从属,还有一个干系,就是足利义昭此刻在甲斐,准备借助武田之力量兴复幕府的缘故。
在内藤如安眼底,既然内藤家是因为支持足利义昭,得罪织田家干系,遭到讨伐的。
所以这一次,选择支持足利义昭的武田家从属,亦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听了之后,李正深感足利义昭这杆幕府将军的大旗,还真是好用,如此兵不血刃就换得一个丹波国数万石大名的从属,看来名分大义之事,在这个时代亦并不属于虚妄一事。
内藤家使者退下之后,李正亦将向井正纲,王坦之,武藤友益等人对这次内藤家降伏之事意见的书信,看了一遍,之后交给家臣传阅。
这时候,众家臣议论纷纷。
在本多正信,竹中重治,神保长宪,马场昌房这四名最具话语权的家臣,没有表态之下。
众大将皆是觉得,尽管内藤家的从属,对本家而言有着绝大的利益,但是此刻亦没有到可以吞下这个利益的时候。
这时作为副将的马场昌房,率先开口了,他言道:“殿下,眼下本家三线作战,加贺有柴田胜家,越后有上杉谦信,美浓还有织田家本军团,这哪一面的势力,皆不在本家之下,现在若是分散兵力,在若狭再开辟一条战线,我军绝无实力的支持,这可是犯了分兵的大忌。”
马场昌房的话,说出了大部分将领的心声。
确实如此,这两年来,仅仅是应对柴田胜家,上杉谦信的两面进攻,已是让武田家众将苦不堪言,疲于奔命。
若是再开辟一条若狭战线,那么又从哪里抽出这个余力。
李正听了马场昌房的意见,亦知对方的见解是老成持重,但是要他放弃内藤家这样一个大名的从属亦有几分不甘心。
李正想起李晓的话,若有对外作战之事有所不决,可问竹中重治。
于是李正看向竹中重治,问道:“竹中大人,有何意见?”
竹中重治轻摇着折扇,沉思了一番,言道:“正如马场大人所言,在若狭开辟战线风险很大,但是我个人觉得可以一试,赌这么一把!”
听着竹中重治之言,众家臣皆是一惊,没想到竹中重治皆有这个大胆主意。
但是竹中重治话中亦说得很明显,此事他也没有把握,否则亦不用赌一把这词。
“我想听听竹中大人,仔细的意见。”李正言道。
竹中重治点点头言道:“取北陆,近畿地图来!”
这时几名侧近,将北陆,近畿地图皆奉上,并在地上铺开。
由这两幅地图可以看出,李家对北陆大小地形皆做了一番功课,城池,大小河流,势力分布标记得十分清楚,但对于近畿却无疑,要简略许多。
可见李家当前的攻略重心,确实一点也没有放到近畿上面。
这时竹中重治走到地图前,手持折扇点着若狭国言道:“至主公退隐之后,战事已打了两年,本家在柴田,上杉两面进攻之下,虽维持领地不失的局面,但是却难有寸进。”
“在整个战略态势上,本家一直多线作战,处于三面受敌,被动挨打的不利局面上,若如此坐守下去,尽管凭着眼下本家的势力,足以支撑没有什么风险,但除了进行被动防御战,很难有所作为,但是若能在若狭这织田家势力薄弱之处,开辟一个战线,却可视作一个战略上转守为攻的机会。”
“而内藤家从属,正给与我们这个机会!”
第三卷 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四百九十章 云淡风轻
第四百九十章 云淡风轻
听了竹中重治的分析。
众将皆是恍然,在一旁神保长宪言道:“竹中大人,是否可以这么说。”
“以我军团目前的态势,若继续维持此战线,那么虽主动进取的机会很小,但是却稳妥,风险较小。”
“但是在若狭开辟战线,那么我军团,则风险很大,但却是当前唯一破局的机会?”
听神保长宪如此言道,竹中重治思索了一下,还未发言,本多正信这时却开口了。
“宗右卫门尉,突击若狭并非是唯一破局的机会。”
本多正信看了竹中重治一眼,言道:“我不同意竹中大人的意见,话说回来,自长筱合战以后,这两年之中的天下局势而论,信长身死,织田各军团独立为战,而天下各大名彼此侵攻,但暂时保持了一个均衡之势。”
“在眼下这个关节,忍耐和坚持,更胜于大胆和冒险,而本家更需积攒力量,静待天下有变之时,更并非如赌徒般行事。”
本多正信的意见,与竹中重治相左,听了他之言,李正为难了,他的经验不足,可以依赖的两名重要军师意见不一,确实令他有些无从抉择。
接着众家臣亦纷纷发言,支持竹中重治意见的家臣,陈言不想错过这个将势力渗透入近畿的机会。
而支持本多正信,意见却是老成持重,不肯作此冒险之举。
两边争论到一起,倒是令李正一时无所适从,只能将军议暂时终止,稍后再议。
午饭之后,李正心底还是难有一个决断。
他继承家督这两年来,可谓是战战兢兢,他志向很大,一直想做一番不逊于父亲的功绩,但是家臣们对他虽是恭敬,但是不够信服。
信服是才具和战绩摆在那里方可做到的事情。
比之父亲李晓,在越中飞驒军团的家臣团中心目中的地位,李正心知自己要做的还有许多。
尽管李正对此早有准备,但是还是觉得有所气闷。
在家臣团中,尽管李晓走后,李家的家臣团上下在李晓的安排下,对李正是竭尽全力。
但是身为军团副将马场昌房,军奉行竹中重治二人,一定程度上分担了他军团总大将的权力。
李正明白,这也是李家与武田家之间达成一个默契。
也是李晓退隐之后,本家对李家的一个遏制在内。
不过竹中重治,马场昌房二人,除了多分担一些责任之外,却没有表现出丝毫向军团总大将一职染指的意图。
这二人中,竹中重治是聪明人,明白李晓实际上还在幕后操纵大局,故而聪明选择了合作。
而马场昌房此人性情耿直,不屑于行此作为,同时他不会像做小动作的人物。
所有有这二人辅佐,李正虽然对军团掌控力,没有李晓在位时那么高,但是这两年家臣团的运作,并没有出什么岔子。
李正在对家臣团保持最低干涉的同时,仍牢牢地坐稳飞驒越中总大将的职务。
现在李正想来,恐怕这马场,竹中二人对大权的分担,亦是他父亲授意并默许的。
其中有几分原因,当然是担心李正过于年轻,而不成熟的干涉,打乱了本家家臣团一贯处事行径,导致当年武田胜赖与四名臣之间冲突重演。
至于其他,李正亦猜到了几分,想了这里,只有默然叹一口气了。
不过现在竹中重治与本多正信意见,在他内心深处,是倾向支持竹中的决定的,可是本多正信是本家心腹家臣,对于竹中重治外臣的身份而言,他更加信任本多正信,这一时令他犯了为难。
而这时,僧房之外,侧近禀报言道:“殿下,虎哉大人,增田大人,已押解军粮辎重,抵达尾山御坊了,现在在外求见。”
李正一听虎哉宗乙到来,顿时翻身坐起,面露喜色。
相对竹中重治,本多正信,虎哉宗乙才是自己最亲近,信任的谋臣啊。
李正立即来到会客的房间中,会见虎哉宗乙与增田长盛二人,双方简略的商谈之后。
增田长盛告辞退出,李正留下虎哉宗乙在会客室,并将今日白天军议之事,说了一遍,请他参详。
虎哉宗乙听了李正之言语,笑道:“殿下,若要问下臣下意见,那么很遗憾,臣下亦无法给与殿下一个准确的答案。”
“要知道,论军略,兵法之道,以及对天下局势的判断,臣下自问不如竹中,本多两位大人,不要说臣下,就是天下间在这方面,能与竹中,本多这两位大人并肩的谋臣,亦举不出五指之数,所以臣下就不献丑了,跃居两位大人给殿下献策。”
李正听了自嘲地笑道:“虎哉师父,你就不要说笑了,既然竹中,本多二人对天下大势了如指掌,那应该洞悉一切才是,为何做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判断呢?”
说到这里,李正无比诚恳地向虎哉宗乙地言道:“所以还请师父教我。”
虎哉宗乙看李正无比恭敬的样子,即便当上家主之后,还一如以前在他门下学习般的态度,不由感叹,这虚心向学亦是李正一大优点吧。
当下虎哉宗乙开口言道:“既然如此,我就直说了,虽然臣下判断不如竹中,本多两位大人,但是可以从他们说话中的倾向来揣摩,如此就释然了。”
“很简单,”虎哉宗乙将僧袍一挥言道,“殿下你想,竹中大人是本家外臣,故而对军团作战之成败,并没有太大患得患失之心,故而做出判断相对客观,所以他明白尽管作出开辟若狭国战线决定,有几分冒险,但其中机会仍值得一试。”
“而本多大人,则不一样了,本家心腹重臣,休戚与共,殿下继承家督,屋形公等于是将殿下托付给他了,故而战战兢兢,不敢丝毫有负。所以他的判断,相对保守,甚至有几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态度。”
“因此两位大人所站角度不同,故而决断亦然不同,殿下只要想明白了这一点,就可以知道为何这两人会有相左的意见了。”
听虎哉宗乙这么说,李正这才露出恍然大悟的态度。
李正看向虎哉宗乙言道:“所以这二人之中,竹中大人所见最为客观,那么他的判断,亦可视作最为有利于本家的选择了。”
虎哉宗乙笑道:“这臣下不敢擅作定论,此事关系本家战略重心之调整,关乎重大,所以没有十足把握,臣下不敢非议。”
李正听虎哉宗乙这么说,不由默默摇头,见他说的郑重,李正亦明白这次自己的决定至关重要。
在家臣意见向左的情况下,就该由家督来作最后的决断,这也是家臣团合议制的初衷所在。
李正心底犹豫,这决断若是做错,那么对于他这新任家督而言,打击可就巨大了。
虎哉宗乙见李正一副毫升为难的样子,于是言道:“殿下既然难以决断,何不写信至甲斐,问一下屋形公的意见呢?”
李正听虎哉宗乙之言,双目一亮,言道:“父亲大人的意见?不错,他做出的决定,无论是竹中,还是本多二人,都不会有任何之异议,既然如此,师父你帮我写信,立即将此事告之父亲大人。”
虎哉宗乙喔地一声后,就开始在桌案上写字。
李正在房间走来走去,不由感慨言道:“不知何时有一日,我才有如父亲大人那般,在家臣团中一言九鼎之威势啊。”
虎哉宗乙听李正之言,默然一笑,随即又低头下去继续写信。
甲斐,东光寺门前町。
三个月前,作为幕府能登国守护,朝廷右近卫权少将,李晓大人的新府邸在此刚刚落成。
这座新府邸,修建了足足一年整。
为了修筑这个府邸,仅仅是所用的木料,就砍秃了甲斐一个山头的树木。
作为一个家臣的府邸而言,其规模不可不大,而其奢华之度,更是令人瞠目结舌。
据说府邸落成之日,李晓请武田信繁,武田信廉,马场信房等武田家重臣宴会,所用各式如金光灿灿的自鸣钟的南蛮物,以及从明国舶来的陶瓷,屏风,都令人惊讶得合不拢嘴。
就算连栏杆走廊上,也是用金漆涂描的。
而那宴会就更不用说,远远突破了,日本武士传统四菜一汤的格局,几十道菜肴,令征战半生的武田,马场等人,竟然连其中的一半以上,以前都从未听闻过,更不用说品尝了。
受到李晓如此盛大的款待,除了武田信廉以外,武田信繁,马场信房他们反而是在宴席上一直摇头。
崇尚简朴之风,是武士的行为准则,平安时代,京都里公卿奢侈浪费的行径,一直是为武士所鄙夷的。
但眼下这些公卿们,与李晓相较,也是小巫见大巫了。
马场信房还直言规劝李晓几句,说天下未定,武田家上洛霸业未成,屋形公不可如此沉迷于享受之中。
但是这一番话,却明显没让李晓听见去。
因为李晓三日后又举办一场,百人以上的露天茶会,邀请了武田信廉,以及一众文化人,一面品茶,一面体会茶道之中的人生意境。
这茶会举办的规模空前,甚至惊动在甲府的足利义昭的御驾,做了不请自来之客。
事实上,这两年李晓在甲斐的生活一直是过得如此惬意,云淡风轻一般。
ps:嗯,很高兴,在这个局势下,没什么人来本书捣乱。
郑重说一句,钓鱼岛是中国的,这点不容置疑。
呼吁大家在爱国时候,也能多一点理性。
第三卷 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四百九十一章 美人计
第四百九十一章 美人计
东光寺门前町李晓的居所之中。
一名身穿吴服,带着折乌帽子不到二十岁的男子走在当前。
这名男子身后跟着身穿十二单华丽吴服的年轻女子。这名女子虽不过十六七岁,但是容貌已可用倾国倾城之词来形容。
他们在一名李家武士的指引下,缓缓地走向会客间。
“禀报屋形公,治部殿下,京极公主在门外求见。”
“请进!”
会客间内传来一名男子低沉的声音。
随即那名武士将手向屋中作了一个请的手势,之后这一对年轻男女步入了房间内。
房间之中,一名三十多岁的男子,正用烧着茶水的火炉前静坐。
这名男子看见这对盛装打扮的男女之后,双眼在他们脸上掠过,之后在那美貌女子脸上微微停留了一会后,伸出向面前叠席一指,言道:“武田殿下和京极公主,请稍坐,茶水马上就好。”
这男子说话口气十分平静,但是透着不容置疑的味道,显然是长期手握生杀掠夺之辈。
这年轻男子见对方一个手势之后,当下不敢怠慢,十分恭敬地回复言道:“是的,屋形公。”
随即这年轻男子与那女子,先后屈膝在对方面前正坐,之后大气亦不敢微出。
称为屋形公的三十多岁男子,自然就是李晓了。
半年之前,武王丸元服,并正式继承武田家家督,名为武田信胜,之后武田信胜被足利义昭授予管领之职,并获赐七免许,相当于关东管领上杉谦信的地位。
在过去室町幕府,只将管领一职,授予御一门。如细川,昌山,斯波三管领,以及辅佐镰仓公方的娘家人关东管领。
当初信长匡扶足利义昭上洛,恢复室町幕府的威名,足利义昭亦给对方开出了这个条件,不过为之拒绝。
现在武田家却获此殊荣。
武田信胜的官位亦由原先的大膳大夫,提至从四位上的左京大夫。
而因为武田信胜成为管领,而李晓亦晋之能登守护,并得到足利义昭推举,被朝廷册封为正五位下的右近卫权少将,并六免许,正式获得屋形公之号。
所以在李晓面前,这位若狭国守护武田元明自然是战战兢兢。
当然这份畏惧,并非来自官职,而是武田元明现在纯粹是一个寄人篱下的身份。
对于武田元明人生而言,之前几乎都是在被人玩弄股掌间渡过,先是被朝仓家拘禁在一乘谷城,后是又被织田信长作为号令若狭国人的傀儡。
在长筱合战中,作为若狭众名义上的统帅,武田元明本想平平安安地完成他的初阵。
可是没有想到,他的初阵却是一场噩梦。
在李晓军团的大筒,铁炮轰击之下,他的本阵瞬间就崩溃了,亲信武士们丢下了他逃之夭夭。
最后武田元明沦为了武田军的阶下囚。
李晓点茶之后,将茶杯递给武田元明,又分给了那称为京极公主一杯。
李晓看去这位年轻美貌的女子,在历史上可是大大有名。
这女子名叫京极龙子,他的父亲是京极家家督京极高吉,母亲则是浅井长政的妹妹。
在原本的历史上,先是嫁给武田元明的妻,之后又是嫁给了丰臣秀吉,成为其侧室,被称为京极殿。
在丰臣秀吉所办醍醐花见的盛典之上,此人位次于第三位,仅次于北政所(宁宁),以及淀姬之下,可见其恩宠。
不过现在,京极龙子却并未嫁给武田元明,而是随着他父亲京极高吉,和足利义昭一起沦落至甲斐而来。
京极高吉正是仅次于幕府三管领,四职之中京极家的家督。
虽然京极家已经败落,但是其仍是武家的名门。
否则此女亦不会为最爱家格高贵之女的丰臣秀吉,收入房中了。
而作为武家名门之女,京极高吉举止皆是受过专门的指点,合乎礼仪,有种赏心悦目之感。
武田元明,京极龙子缓缓地喝茶。
李晓首先开口对武田元明,言道:“武田殿下,这次对若狭国调略一事,阁下作得极为出色。”
武田元明听了大喜,当下放下茶杯,下伏言道:“多谢屋形公赞誉。”
武田元明听李晓夸许,心底一喜,登时想起了此来最重要目的,当下他以目示意京极龙子。
京极龙子目光一掠,缓缓地放下茶杯,言道:“此来拜见屋形公,一时也没有所携礼物,不如吹奏一曲,以作酬谢款待。”
李晓见京极龙子如此说,当下笑道:“正要一听公主的音律。”
说罢,京极龙子接过随行侍女的玉笛,走到台阶下的庭院之中,在树荫之下,款款地吹奏了一曲。
树荫之下,京极龙子举起皓白的双腕,玉唇轻动,一曲悠扬之乐曲传出。
李晓凝神倾听,确实格外动听。
“屋形殿,觉得此曲如何呢?”
在美妙的笛声之中,李晓转过头,看着武田元明一脸献媚的神色,不由微微一笑。
李晓想了一下,笑道:“确实不错,不过此来,我只邀请了武田殿下一人,阁下执意要带着此女,有何用意呢?”
武田元明听李晓这么说,当下伏下言道:“不敢,屋形公,实际上这是公方殿和中务少辅的用意,他们想……他们想让屋形公纳下此女,作为侧室。”
又是这足利义昭!
李晓暗暗冷哼一声,但是面上却笑着言道:“武田殿下,公方殿和中务少辅,太抬举我了。”
李晓一下就明白这背后的意思,足利义昭,京极高极这两人,一个是落难公方,一个是没有领地的京极家家督,空挂着四职的名头。
这两人除了家格高耸,手下没兵没钱没粮,没有实权。
所以他们就想傍上自己这颗大树,以美人计加婚姻纽带,加强与自己的羁绊,然后与李家结成利益共同体。
而这京极龙子,自然是他们眼下手上,最拿得出手的礼物了。
武田元明见李晓这言语中的推辞之意,当下连忙言道:“屋形公,乃是当世名将,又是朝廷的重臣,京极公子能嫁给阁下,是一件莫大的荣幸,所以还恳请屋形公不要推辞。”
李晓见武田元明这神色,想了一下。
京极家当年也是北近江守护,结果被浅井家给下克上了,眼下浅井家已灭,以京极家的名头,号召北近江武士,国人亦是一件可以推行的事情。
毕竟在若狭国这先例上,武田元明替他寝反武藤友益,确实立了一件大功。
何况京极家之武家家格,又是可以利用。
反正足利义昭这次,推举自己为近卫少将,并六免许,两边关系还不错,以后自己多的是地方利用此人,就当小小卖他个面子罢了。
李晓呵呵一笑,言道:“既然是公方殿以及中务少辅的好意,我却之不恭,但是毕竟我已退隐,却没有多少娶侧室的念头,不如如此,我做主替长子李正定下这门婚事,让京极公主嫁给李家真正的家督如何?”
武田元明听李晓之言当场一愣,他没有想到李晓居然美色当前,毫不动心。
毕竟似京极龙子这样倾国倾城的美女当前,连自己亦是垂涎三尺。
不过既然李晓亲口许诺,武田元明心想此女虽没有嫁给李晓的,但是李正才是将来李家家督,如此亦是不错,也算给足利义昭有了一个交代。
当下武田元明一口感恩戴德地拜谢,如此之下,他在武田家寄人篱下,朝不保夕的生活,也算多了几分保障了吧。
在一旁笛声已毕,京极龙子在外默然听着这两人的谈话,也是在这么不经意几句话之间,双方利益的交换之中,自己的终身大事就这么定下了。
听到这里,京极龙子不由怔怔落下泪来。
事毕以后。
李晓站起身来,准备走到后院,看看次子李用练枪练得如何了?
而刚刚走到长廊上,就听见一连串银铃般的笑声。
李晓眼睛一花,只见一名少女穿着野武士才穿着长裤,迎面朝自己跑来,而身后几名侍女在身后跟着,言道:“明川小姐,明川小姐,这是下人才穿着,你不能穿的,还请换下。”
李晓见此情景,不由为之气结,心知女儿又淘气了。
由于李正,李用是男孩子,将来是要作为李晓打天下的帮手,以及家业接班人,所以李晓对这两个孩子,一直苛责教育,并请了严师指点,不肯让二人有丝毫放松。
但是对于女儿明川,李晓却无疑心疼几分,想到明川将来都是要嫁为人妇,与自己要分别的,所以就让她在自己身边这几年开开心心的,故而极为娇宠,能惯则惯。
所以亦养成了女儿,这无法无天的模样。
这时明川亦看见李晓伫立在自己面前,当下吐了下舌头,老老实实来到李晓面前,轻声言道:“父亲大人。”
这时几个侍女已追到明川身边,看见李晓之后,皆拜下行礼。
李晓随即瞧了一眼明川的裤子,微微板下脸,斥道:“这样子穿出去,成何体统。”
明川可是府中,唯一不惧李晓动怒的人,见了李晓不快的样子,笑了笑,从侍女手中拿过要换下的衣裳,挥了挥手,示意他们退下。
明川埋怨地言道:“这裙摆穿着格外不舒服,连跑也没办法。为什么我不能像兄长一样,穿着长挎。”
李晓没好气地言道:“男女有别,若不学点礼数,将来如何嫁人?”
明川将头一摇,言道:“我还那句话,我看不上的我不嫁!”
李晓哼地一声,言道:“前两日,真田大人来信与我,又言及你与源五郎的亲事了。”
第三卷 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四百九十二章 不差钱
第四百九十二章 不差钱
听李晓说真田昌幸替他长子再次求亲,明川亦缓缓低下了头,脸上抹过一丝嫣红,随即握紧小拳头,言道:“是源五郎那臭小子啊。”
李晓看明川这表情微微一笑,淡淡地言道:“真田安房,已今时不同往日,至他两位兄长死后,他正式继承了真田家家?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