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将大谷平马招揽至部下,以足轻大将之职,成为旗本备大将。
越前国,北之庄城。
信长已率领大军抵达此处。
现在李晓的武田军已退去,而明智,羽柴两人亦率军返回。
这一次与武田军的交手,虽说是两边战得形势相当,但凡是这样的战事,凡是打平,可回报主公,即可称是一场大胜。
反正李晓回去上书给武田胜赖,亦会说在越前对织田军取得一场大胜。
这样的话谁都会说,不仅是对本家士气一个鼓舞,亦是向天下彰显各自的武威。
对织田家而言,也可以一洗上一次加治田城下,柴田胜家惨败于李晓的耻辱,所以自是刻意渲染了一番。
明智光秀,羽柴秀吉自然是以一支得胜之军的气派返回北之庄城,并向信长献上了武田军首级八百余级(其中大部分是本愿寺信众首级冒充的),以及其大将粟生七郎的首级。
信长十分喜悦,命柴田胜家为捧刀奉者,丹羽长秀为弓箭奉者,举行庆功仪式。
之后为了庆祝平定越前,以及击败武田军,信长在北之庄城中犒赏三军,并设宴招待这次织田军侍大将级以上将领。
在宴会之上。
自有猿乐,能舞的表演。
而在祭祀舞,而最出乎意料的是,信长居然穿着一身女装,手持折扇,出现献舞。
这一幕,织田家上下武将,都是瞠目结舌。
众人皆知这位主公,性情豪放,不拘小节,亦没有想到到了这个地步。
不得不说,织田家是出美人的,信长之妹阿市倾国倾城不说,信长本人的女装扮相,居然将在场与之同舞女子都比了下去。
而舞到一半,信长突然哈哈大笑,大步走到自己的主位之上,直接命森兰丸倒酒,将自己面部的脂粉洗净,
信长抬起头看向众将,言道:“方才我跳得如何?”
说完自顾大笑。
众将见信长恢复平日神情,皆是松了一口气。
信长举目四顾,大声言道:“越前已经平定,北陆本愿寺元气大伤,此战我军大获全胜。现在我要封赏有功之臣,权六!”
“喔!”
柴田胜家站起身来,在当中跪下。
“我将越前八郡四十九万石之地封给你,作为知行,并北陆军团总大将。”
“谢主公。”虽早有准备,但到了这一刻,柴田胜家仍是激动不已。
“阿犬,内蔵助,不破河内!”
信长又连续叫出三人的名字。
当下前田利家,佐佐成政,不破光治三人从家臣席中而出,跪立在柴田胜家身后。
织田信长言道:“不破河内作为龙门寺城城主、内蔵助为小丸城城主、阿犬为府中城城主,你们三人受封越前府中十万石,以本家直臣的身份,作为权六的与力,加入北陆道军团。”
前田三人,以直臣身份加入北陆军团,既是作为与力,亦是柴田胜家辅佐役,监视役。
这十万石之地,由三人均分,在历史上这三人就是织田家北陆军团中,名声赫赫的府中三人众。
这三人之中,听闻加封为越前三万三千石之地后,不破光治还好,他原先就是美浓中,与安藤守就,稻叶一铁齐名的美浓豪族。
而前田利家,佐佐成政之前分别皆是信长赤衣母众,黑衣母众的笔头。
眼下一举跃升起成大名,二人皆是激动得不已,佐佐成政尚好一点,而前田利家当场几乎是泣不成声。
当初前田利家因斩杀信长同朋众拾阿弥,一度被赶出织田家成为浪人,但他又拼着自己的努力,终于归参本家。
之后在织田家多次合战中都立下大功,一路艰辛行来,终于成为一介大名,如此令他如何不感慨万千。
而一旁羽柴秀吉眼见自己这位年少时的好朋友,一举跃升成为大名,亦是十分高兴。
在确定三名与力之后,之后信长又将大野郡,封给金森长近知行三万石,封给原长赖两万石,这二人一并加入北陆道军团。
信长说完这一切后,对柴田胜家言道:“权六如此你麾下的北陆道军团,一共八十万的石高,我听说李晓飞驒越中军团上下石高不过六十几万,你可有信心胜之吗?”
闻言柴田胜家看了一眼,一旁安坐的羽柴秀吉,明智光秀。
他们二人此战战胜李晓之事,对织田家而言是一件胜利,但对柴田却是一记响亮的耳光。
更何况,作为织田家数代家老,羽柴秀吉更是他平日鄙夷的,快速爬升,而居于高位的一种人。
柴田胜家当下言道:“臣下会实现北陆道军团之名,为主公攻下整个北陆。”
信长听柴田如此豪言壮语,亦是点了点头,言道:“很好,如此北陆大局已定。如此我就可以专心于其他,眼下天下诸雄皆灭,唯有本愿寺,武田仍在,接下来我将会挥师长岛,平定当地一向宗。铲除长岛之后,本愿寺只是龟缩石山一地,已不足为惧。如此只剩下武田家一族了。只要武田一灭,我天下布武之路,再无敌手可言。”
“诸位皆是我信长的重臣,只要你们专心用命,今日之柴田,前田,羽柴,就是明日的你们,对于有功之臣,我信长绝不吝啬赏赐!十万石大名,一国之主,百万石大名皆不在话下。”
“这一切只需再灭了武田家,我信长就可成就霸业,同你们共享平安乐土!”
信长说完大手一挥,织田家众将皆是群情高昂,轰然下拜。
确实柴田,前田,羽柴他们之成功,刺激到众家臣们,信长对有功之臣的封赏亦是绝不吝啬的!
当然这一番话对于林秀贞这样逐渐被信长边缘化的家臣,亦是另一种心情了。
就在织田家众将一片喜色,憧憬着未来时,突然一名武士进入来报:“禀报主公,三日之前,武田胜赖率甲斐军团,出阵远江,已包围了高天神城,德川家请求主公增援!”
……
第三卷 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四百四十二章 高天神城下
第四百四十二章高天神城下
听武田胜赖出阵高天神城的消息。 。 首发
众将皆是吃惊。
这时池田恒兴向信长言道:“主公,眼下我军刚刚攻伐完毕越前,军士正疲惫,不可轻易征战,何况以主公之大计,乃是先本愿寺,后武田。眼下若率军救援德川,万一与武田举行合战,恐怕未有足够胜算。”
而这时那名武士大声,言道:“主公,三河殿派人言道,武田胜赖率大军围困于坚城之下,如久战而不下,其必急躁。到时织田德川两家合力,于野外邀武田以合战,以胜赖急于求成之性格,必会上当,到时可一举在决战中击败对方,覆灭武田。”
池田恒兴急忙言道:“主公,这是三河殿计谋,若是决战,必然二虎相争的局面,即便获胜,我织田家亦损失不小。”
信长霍然转过身,言道:“不必说了,三河殿是我织田家盟友,决不可视而不理,我已决定出阵三河,救援德川家。若是武田胜赖要决战,就给与他以教训!”
众将对信长这一决定有所吃惊,但是皆是领命。
天正二年,五月。
远江国,高天神城。
此刻已被武田家两万五千大军,重重围困。
在元龟二年时,武田信玄亦是率领甲斐军团攻击此城,但因为城池坚固,守军反抗激烈,最终没有攻陷。
而这一次武田胜赖卷土重来,再攻高天神城。
不过前度攻打高天神城,是信玄大举攻略三河,远江,为上洛之战,扫清道路。
而武田胜赖这次的战略,却是对德川家之报复,以及对李晓在越前与织田家攻势的支援。
自三方原合战,德川家康惨败于信玄之后。
面对武田这庞大大物,德川家上下一直挣扎求生,他一面依赖同盟织田家,另一面乘着胜赖刚刚上位,武田家内部局势未稳之际,德川家康亦是拼死向武田家反击,并积极出兵,试图夺回失地。
首先德川家对已降伏武田的山方三人众之首,奥平贞能,奥平信昌父子进行寝反。
德川家许诺给奥平信昌三个条件。
首先是家康将自己长女龟姬嫁予奥平信昌。
其次许诺奥平家领地加增。
第三奥平家将奥平贞能之女,奥平信昌之妹嫁给德川家本多重纯(本多广孝次子)为妻。&..最快更新**
在这三个条件下,奥平家答应重新归参德川家。
得到奥平家的秘密答应之后,德川家开始进行军事行动。
天正元年,七月末,德川家康率德川军出兵奥三河,将长筱城重重包围。
而长筱城现在,为山方三人众中的长筱菅沼家居城。
长筱城城主为长筱菅沼家六代目,菅沼正贞。
德川家康将长筱城包围之后,菅沼正贞支撑了近一个月,终于陷落,菅沼正贞仅率少许人逃离城池。
而武田信丰所率领武田家援军,却半路上,慢了一拍未能救援到长筱城。
而攻陷长筱城后,奥平信昌亦在作手城,宣布奥平家易旗投降德川家。
德川家康将长筱城交给奥平信昌之后,得势不饶人,在击败了武田军武田信丰的援军后,又攻陷了犬居城。
犬居城城主天野贯景城破后,逃亡武田军。
至此武田家原先在奥三河的统治,在德川家康的反击下,支离破碎,只剩下山方三人众最后的田峰菅沼家,还在支持。
在奥三河的不断失地,使得当初,武田家想乘势攻下吉田城,以切断德川家三河远江联系的计划泡汤。
所以武田胜赖选择高天神城,决定攻下此德川家在东远江最重要的城池,遏制德川家对武田的反击,并加强对德川家远江掛川,滨松两城的压制。
现在高天神城下,武田胜赖站立于本阵之上,手持军配,看着内藤昌丰,马场信房两军团正猛攻城池的西之丸。
在武田胜赖一旁,山县昌景正一脸不愉地站在一边。
方才君臣二人,刚刚爆发过一次激烈的争吵。
山县昌景,马场信房等人皆是反对胜赖这次出兵的,高天神城当年是武田信玄亦在城下铩羽而归的坚城。
而武田胜赖这次出兵,在他们看来,颇有能父亲所不能,一种小孩子赌气之行为。
他们看来,武田胜赖想以攻陷高天神城的方式,更进一步向甲斐重臣证明自己,其丝毫不逊色于父亲的实力。
山县昌景想到此,亦是摇了摇头。
当初武田信虎携带足利义昭的次子来到骏河,在武田家中确实掀起了轩然大波。
武田胜赖以及一帮亲近家臣们,打算以匡扶足利家为口实,向天下打出上洛的旗号来。
但是上洛之事,却遭到了山县,马场,高坂,内藤等四名臣为首,甲斐豪族内部的一致反对。
他们皆认为眼下信长如日中天,上洛的时机并不成熟。
不过山县,马场他们的意见,却未想到令武田胜赖心底,多少有几分心底失衡。
当初武田信玄上洛之时,本家豪族上下一致支持,而胜赖要推行时,却遭到大半人的反对。
这分明是将胜赖他与信玄作对比,众豪族的人,皆认为其不如信玄。
山县昌景想到这里种下的误会,不由暗自长叹了口气,他并非认为胜赖不如信玄,只是认为胜赖,接掌武田家时间尚短,眼下仓促行事,将武田家命运,放此一赌,太过冒险了。
山县昌景作为信玄临死前指定的顾命之臣,他觉得自己遭到胜赖的厌恶,他亦要必要提醒胜赖保持对形势清醒的认识。
但是方才在山县昌景与武田胜赖不愉快的对话中,胜赖身旁的两个近臣迹部胜资,长坂光坚又出来在二人关系之间煽风点火。
山县昌景刚刚劝武田胜赖,要小心织田方向的援军。
而迹部胜资即出言讽刺,说这次奥三河失地之事。
因为之前山方三人众一直是作为,山县昌景与力,作为武田家骏河军团的一员。
这次奥平信昌被德川家寝反,以及奥三河的失地,对于山县昌景而言,亦有一定的责任。
可是山县昌景亦是有苦说不出,在奥平信昌被德川家寝反时,他人并不在骏河主持战局,而在踯躅崎馆,与马场,内藤一起,同胜赖争论,本家是否上洛的大方针。
若是山县在骏河,那么武田家亦不会只派出武田信丰救援长筱城了。
山县昌景的赤备军团一出,德川家就必须暂避锋芒。
但是迹部胜资就偏偏以此来,在武田胜赖面前大肆攻击山县昌景,而山县昌景为人正直,却无法争辩,只能默默地将责任承担到自己身上。
另一旁武田胜赖亦见了迹部胜资与山县昌景之间的争执。
他此刻是保持了静默的态度,坐视迹部胜资指责这位本家之中头号家老,亦是昔日信玄的首要心腹。
对于奥三河的沦陷,武田胜赖亦心知并非是山县昌景的责任。
而对于迹部胜资故意构陷山县昌景,一面打击对方,一面讨好自己的意图,胜赖亦是看得一清二楚。
武田胜赖就是再健忘,也会记得,当年在武田义信谋反时,在自己危难之时,是山县昌景不惜与兄长翻脸,救下自己。
而当时迹部胜资,却正在处心积虑怎么谋害自己。
山县昌景是君子,迹部胜资是小人,武田胜赖心底是一清二楚。
可是即便胜赖明白又如何。
山县昌景是君子,却站立在自己的对立面,迹部胜资虽是小人,却是站在自己一边,武田胜赖眼下,也不得不用他。
武田胜赖将天下大势看得明白,信长大势已渐渐形成,朝仓,浅井,足利,三好,松永,昔日武田家的盟友,一个接着一个倒在了信长的刀下。
而若是武田家再静默不动,不采取手段,遏制信长这一行径,难道待他日,信长一统近畿之后,合天下之势,以重兵临于关东时,才如梦初醒吗?
山县昌景,马场信房的老成持重,固然是一种选择。
甚至不少甲斐豪族,认为可以选择降伏信长这一出路。
武田胜赖绝不愿意如此,他不愿意将命运把握在他人的手里,更不允许源氏之名门,新罗三郎之后裔武田,降伏并源平之后的信长。
宁可有灭亡的武田,亦不会有降伏的武田。
武田胜赖如此对自己说到,所以他必须要上洛,必须要在信长,能够统一近畿之前,自己最少可以扯住他前进的脚步。
否则,武田胜赖只能眼睁睁地,看见天下最终落入这暴君手中了。
如此胜赖与山县昌景之前的矛盾,亦就此不可避免了。
君臣猜疑,同船而不同心。
这就是眼下武田家上下的情况。
“馆主大人,接到情报,织田信长率领平定越前的三万得胜之军,现已返回岐阜,正朝三河开来,其架势正是要救援德川家,直奔高天神城而来。”
使番向武田胜赖禀报信长出兵的消息。
“主公!”山县昌景撇下迹部胜资,直接来到胜赖面前,焦急地言道:“德川家康已有一万大军窥视在高天神城旁,若是加上信长的三万大军,兵力远胜于我们,请主公速作决定立即撤兵!”
武田胜赖听山县昌景之言,目光一凛,但却毫不犹豫地回答言道:“不,非攻下高天神城,绝不退兵!”
第三卷 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四百四十三章 胜赖之请
第四百四十三章 胜赖之请
山县昌景被武田胜赖言语一呛,当下默然不语。(小 说 网!duka n )
而胜赖亦明白,自己太不给这位本家首席家老面子了,他正待说句话缓和下场面时。
高天神城的大手门突然大开,城主小笠原长忠率领三百名死士,杀出城来。
小笠原军为首的大将,正是城主小笠原长忠,其身披扎甲,头缠钵卷,手持一张两米多长的大弓。
只见他双手开弓之下,一手漂亮至极的连珠箭,脱弦而出,一口气连续射杀大手门前武田军中三名大将。
小笠原长忠,正是出自当年信浓守护小笠原氏庶流,所以一手射术亦得之小笠原流真传。
自把守高天神城来,面对武田军,小笠原长忠亦想一出当年主家被武田逐出信浓的恶气。
眼见小笠原长忠如此勇猛,迹部胜资,长坂光坚皆是色变。
迹部胜资见山县昌景在旁,故意出声讽刺,言道:“山县大人,自称本家第一宿老,为何在这时却默不出声!”
山县昌景闻言怒气直冲,向武田胜赖请命,言道:“主公,绝不许让小笠原如此猖狂,请让臣下夺回大手门。”
武田胜赖重重地点点头。
山县昌景加入之后,场面上局势一变,原本大手门侧被击溃的武田军,在赤备军团加入之后,维持住了局势。
小笠原长忠弓术无双,专挑武田军大将射杀,山县昌景三子山县昌久,更是被小笠原长忠一箭射死在城下。
但是在赤备军团混不畏死的攻势下,小笠原军会赤备军团击溃,不仅如此,赤备军团还一口气攻入了大手门,夺取了西之丸。
尽管获胜的武田军上下,是一片欢呼之声。
可是山县昌景正忍受丧子之痛,返回本阵,而远处却听到迹部胜资冷嗖嗖地,在对武田胜赖言道:“主公,山县昌景分明有能力,攻下高天神城,却在一直不战,而偏在此危急之刻出兵,这岂非显自己之能,有意怠慢主公吗?”
山县昌景听迹部胜资之言后,当即火上心头,失去控制,从腰间拔出太刀,直接朝迹部胜资砍去。
迹部胜资见山县昌景发怒,当下畏惧地四处在本阵之中逃窜,一面逃,还一面大喊:“主公救我!主公救我!”
如马场,内藤等众将见胜赖面色不愉,慌忙一起上前抱住山县昌景。
马场信房大声言道:“山县三郎,迹部胜资这等人死不足惜,可是你若杀了他,难道要主公责怪,迁怒山县一族吗?”
山县昌景听马场信房之言,这才停下手。
武田胜赖见山县昌景停下手来,言道:“山县大人,我心知你子战死城下,故而十分悲伤,这我能理解。”
“不,主公,”山县昌景一口打断武田胜赖的话,言道,“犬子之死,只是在城下战死千百名我武田家忠勇之一,他们焉没有父母。可是主公若不吸取此战教训,继续穷兵黩武,将来继续会有不知多少山县昌久,为了主公之霸业牺牲,如此犬子之死又算得了什么。”
说道这里山县昌景深深吸了一口气,言道:“臣下一时狂妄,出言开罪主公,现自辞两职之责,回骏河待命。”
信玄死后,代表武田家内政最高职位的两职,分别由山县昌景,马场信房二人担任,他们亦是信玄留下对胜赖的辅佐之臣。
山县昌景如此说,就是自辞在本家中枢的位置,自请出外镇守。
他已是代表他与胜赖闹翻,不能两容的地步了。
山县昌景说完之后,即大步退出,而武田胜赖则站在原地,一副惊怒交加的神情。
马场信房见山县昌景负气出去,上前对武田胜赖,言道:“主公,山县三郎虽性子冲动,但一片都是为本家筹划之心,忠诚无二啊!”
唉,马场信房说到这里,长叹一声,转身去追山县昌景。
武田胜赖站在原地,眉头紧皱,怒气未消。
而迹部胜资则在一旁,看向山县昌景的目光,露出了几分阴毒之色。
马场信房走后,内藤昌丰,小山田信茂,一条信龙等家臣,亦纷纷告退,众人不欢而散。
高天神城,在经历山县昌景猛攻,而西之丸陷落之后,城池陷入兵粮匮乏的窘境。
而此刻,城池被武田军围得水泄不通,内外消息无法传递。
故而小笠原长忠并不知道,信长已从岐阜城出阵,率大军救援高天神城的消息。
而德川家康集结得近一万德川军军势,因为畏惧武田家的大军,所以并不敢靠近救援,只能苦候信长大军到来。
六月,信长所率领的三万织田家大军,从尾张直入三河,并到达吉田城下。
吉田城,位于北面三河设乐郡长筱城,野田城,与东面远江滨松城,二俣城,高天神城的中线地带,位置十分关键。
此城由德川家康手下头号大将,东三河旗头,酒井忠次把守。
信长主力大军抵达城下之后,德川家康,酒井忠次连夜赶至织田军中,向信长陈词,请信长发大军于高天神城下与武田家决战,解救德川家眼前的危局。
面对德川家的请求,信长一时犹豫了,而麾下家臣亦是各种反应。
而织田家军议同样的情况,亦出现在武田家一边,信长主力大军到达一事给与,武田军很大震动,
德川织田加在一起快四万大军,若是兵临城下与武田军决战,到时武田该采取何种对策。
是前功尽弃,在强敌面前撤退,还是停止攻城,与之决战,先击退织田德川大军。
军议之上,家臣们亦是各持意见。
武田胜赖虽没有明说,但是态度是主战的,而迹部胜资,长坂光坚,武田信丰亦是支持武田胜赖的意见,山县昌景,马场信房却是坚决反对。
军议之上,逐渐演变成,甲斐系家臣与胜赖亲信家臣一派的剧烈争执。
两边为了压过对方,而唇枪舌剑十分激烈,而相互谁也不能劝服对方。
军议中,眼见众人吵成一片,作为首席家臣却反而一直一言不发的山县昌景,低声言道:“这或许是武田家灭亡的征兆啊!”
就在山县昌景感慨完毕之后,突然一名使番,急速奔入军帐之中。
此人一脸兴奋地向武田胜赖,以及众家臣们禀报,言道:“主公,小笠原长忠因粮尽,以求全一族,城兵上下安全之条件,向我军请求降伏!”
此言一出,本是争吵不已的,武田家众家臣们顿时都没有了声音。
过了一阵之后,支持胜赖的迹部,长坂等家臣一方爆发出激烈的欢呼声,而山县,马场一方却乍然无声。
山县昌景觉得自己的担忧更加深了,这在高天神城下冒险的胜利,恐怕会更令武田胜赖自信过剩。
终于高天神城还是向武田家降伏了,武田胜赖的冒险求战成功了。
武田胜赖以骏河富士郡一万贯之地,更易高天神城之地,给与小笠原长忠安堵,以换得高天神城开城投降。
而闻之高天神城降伏之事,织田德川再与武田军决战,也无意义。
因为德川家丢失高天神城的损失,以及自己迟到一步的歉意,信长于是送了德川家康两大袋的黄金作为补偿。
之后信长自率大军返回岐阜城,德川家康亦返回滨松城。
尽管三河战事有所好转,但二俣城,高天神城的连续丢失,令德川家在远江的局势继续恶化。
织田德川退兵之后,胜赖觉得已给与德川家足够教训,于是撤兵而还。
事后,武田胜赖任命骏河水军大将冈部贞纲的侄儿冈部元信,担任为高天神城城主,在此前方监视德川家。
尽管得到了高天神城,但是胜赖与山县昌景的决裂,以及两派家臣团之间的分歧越来越大,这倒是为将来武田与织田的决战,埋下了隐患。
天正二年,六月。
能登国,七尾湾。
此时虽值盛夏,但是从七尾湾吹来的海风,却化解了当地的炎热。
在结束了加贺战事之后,李晓返回越中,顺便就带着妻儿在此避暑。
天气晴朗,站在七尾湾远眺,海面之上波光粼粼,而远处的立山连峰赫然在目。
海风吹拂着,在一旁的沙滩之上,李晓的次子李用,正骑乘着一匹战马,在沙滩上快速奔驰着。
而在他一旁数名李晓家臣之子,充作玩伴,亦驱马跟在李用身旁。
小幡由贞与几名侍女,则是坐在树荫之下准备茶点,同时他还一脸关切地看着儿子,生怕他骑马太快,有所闪失。
李晓见着这一切,心底露出几分轻松惬意的神情,而李用的清爽孩童笑声,亦从耳边远远飘过。
此情此景,远胜于战场之上的喧嚣,以及本家内部之各种勾心斗角。
在李晓手中的手札上,已是这次高天神城合战的战报,同时还有武田胜赖向李晓的一片诉苦之言。
实际上自从真田幸隆病逝之后,武田胜赖身旁再无一人可以出谋划策的人。
而胜赖在信中的意思,十分诚恳地请李晓返回中枢,接替山县昌景,而飞驒越中军团就让李正提前转正,子承父业。
李晓看此之后,亦未想到,胜赖继承家督,与山县,马场等家臣的关系,居然僵化到这个地步。
!
第三卷 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四百四十四章 肺腑之言
第四百四十四章 肺腑之言
海风吹拂,将李晓一身吴服吹得鼓胀而起。
他看着儿子骑马在沙滩上奔驰的身影好一会,嘴唇边露出一丝温和的笑意,半响这才回过神来。
他拿着武田胜赖写给自己的手札,递给了身后的首席军师本多正信,问道:“正信,你如何看此事?”
本多正信接过手札,认真地看完之后,想了下言道:“主公,以臣下之见,入主中枢之事,时机尚未成熟。”
本多正信说完,李晓停下脚步,转过身来看向对方,问道:“说说你的理由。”
本多正信低下头,言道:“臣下认为主公不可入主中枢,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不可之原因,在于本家之内,这十数年来,主公凭一己之力,以一介外样之身份,实力跃居本家所有家臣之上,位居家臣中次席。此实际上,已遭到众多家臣之嫉妒。可以说,无论山县,马场,内藤,高坂,以及秋山信友,这些主公之下的谱代重臣,内心之中对主公都有忌惮之意。”
李晓听了点了点头,上一次加治田城遭到信长大军攻击,面对李晓求援,秋山信友就拒不发兵。可见自己在本家内部,却已遭到甲斐系老臣之惮。
“所以即便主公入主中枢,亦不可能压服山县,马场这样的重臣。不仅与此,因为主公入主中枢,等于转嫁了这些老臣对馆主大人的不满,反而招揽到自己身上。简而言之,主公在本家之中纵然战功卓著,但非甲斐出身,所以威信不足,不能代馆主大人压服这帮老臣。”
不愧是第一军师,本多正信对本家局势洞若观火。
李晓心底如此想到,于是笑着问道:“那第二个原因呢?”
“那就是少主,”本多正信言道,“少主还不过十二岁,实在太年轻了,请臣下大胆直言,这个年纪若要继承家督,取代主公,执掌越中能登飞驒佐渡这四国之地,压服众多豪族,能力尚且不足。如此很可能反而引起领地不稳,要知道本家三面受敌,织田上杉两家大名,都是当世雄主,非主公之能,不足以坐镇此地。”
“另外请恕臣下大胆猜测,主公若离开越中,有人恐怕会乘此间隙,有取而代之主公之心,要知道目前图谋飞驒越中军团总大将一职之心的人,并非一个啊。”
听了本多正信之言,李晓双目一翻,忍不住言道:“好个正信!”
李晓心底明白,本多正信心底所指图谋飞驒越中军团长的人到底是谁。
当初武田信玄安排,竹中重治,马场信房二人作为自己与力,可谓是一招暗棋。
马场信房倒也罢了,而竹中重治却令李晓亦不敢低估,这位以十七人夺取稻叶山城的智将,这几年在自己手下,一直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
谁知这番样子,是不是韬光养晦,麻痹李晓,万一李晓一走,越中飞驒军团总大将之位出现空缺,这位竹中半兵卫,会不会乘机跳出来摘桃。
李晓听本多正信之言,对方可谓对一名军师之任务十分尽责。
李晓笑了笑,对本多正信,言道:“正信,我听闻的妻儿还在三河是吧。”
本多正信听了李晓之言一愣,随即脸上露出思念的表情,言道:“是的,听闻我当年从三河被追放之后,内子为我诞下一个男孩,今年也快有十岁了吧。他们母子俩该是在德川家吃了不少苦吧。”
(八卦下,三河一揆之乱,本多正信离开德川家是永禄六年,而本多正信的长子本多正纯却是永禄八年出生,谁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李晓听后言道:“这倒没有,听闻他们一直为大久保忠世照顾,所以生活一直很好。”
本多正信不由诧异问道:“臣下妻儿之事,主公如何知道?”
李晓笑了笑言道:“正信,正要告诉你一个人好消息,不久以后,你们一家人就可以团聚了。”
本多正信听了脸上露出又惊又喜之色,问道:“主公,你说得是为何?”
李晓拍了拍本多正信的肩膀,言道:“之前,我已秘密与三河殿商议过了,用本家扣下的奥平家的两名人质,交换了正信你的妻儿。”
“多谢主公!”一向淡然的本多正信,此刻几乎激动不能自抑。
李晓亦很乐意本多露出如此神色。
本多正信作为自己麾下头号军师,李晓当然担忧他出现身在曹营心在汉的事情。
当奥平信昌为德川家寝反之后,武田家内部本要斩杀奥平家的人质,却因为李晓需要之故,这才罢手。
李晓亦利用奥平家的人质,换回了本多正信的妻儿。
如此能够断绝他被德川家寝反的机会,同时亦可以进一步收纳这位手下之心。
“不过返回中枢,担任两职之事,我若是推托,必伤了馆主大人之心。”李晓感慨言道。
确实他眼下不想跳这个火坑,山县昌景空缺出来的两职之位,并不是他轻易坐的。
但是亦不想见到武田胜赖,应对现在焦头烂额的局面。
李晓能有今日,绝对离不开胜赖对自己的支持,这恩情李晓一直记在心底。
本多正信言道:“主公,事到如今,切不可感情用事。一切要以越中飞驒为重。”
李晓点了点头,言道:“我明白了,此事我不会正面回绝馆主大人,但亦有办法不回踯躅崎馆。这只要我故意将此消息提前泄露就可。”
本多正信听了李晓之言,顿时眼睛一亮,言道:“主公英明。”
李晓的意思很简单,就是将自己要返回本家接任两职之事,提前散布出去。
如此山县,马场等人一旦闻之,必然就会激烈反对,到时就可以借他们之口,李晓顺势名正言顺地向胜赖推脱此事。
李晓看了本多正信一眼,言道:“我如此做,并非为了我李家,更是为了馆主大人,眼下我的五大常备已在城生城,扩编整训,以备来年武田家与织田家决战之事,在此时刻,我更不能离开越中。”
“否则万一我武田家与织田家决战败北,信长可以一鼓作气,横扫天下,那时不仅本家难逃灭亡之运,而我李晓亦休想活命!”
“武田家与织田家决战之事,”本多正信听后脸色一变,问道:“主公,难道这一战就在眼前了吗?”
李晓点了点头,言道:“高天神城一战,织田德川与馆主大人对峙,双方之所以未能决战,并非在于高天神得失,而在于信长未有足够胜算。眼下朝仓,浅井,足利,松永,三好皆为信长所灭。”
“天下群雄可观者,如毛利家虽势力庞大,但难以进取,不过守户之犬,眼下信长真正所虑者唯有本愿寺,武田。自越前一战,加贺本愿寺只余苟延残喘之日,只要信长再铲平长岛本愿寺,那时近畿,浓尾已如铁板一块,本愿寺不足为患,向关东用兵之时机已经成熟。我相信这个日子,绝不会太晚。”
本多正信听李晓之言,面上露出凝重之色。
这时蓝天之下,天气一片晴朗,海面上星星点点的渔船已满载而归,正在返航。
这正是一片大好的景色。
李晓看向本多正信,言道:“正信,今日在此,我向你坦言,我承认我是有野心之人,利用本家在与织田决战失败之后,再乘机从本家独立的念头,我一直都有!”
本多正信听李晓之言,顿时觉得满头大汗,他不知此刻是该继续留在这里,听李晓肺腑之言,或者立即离开。
但是却李晓自顾地言道:“但是事情真到这一刻,我却发现不那么容易作这个决定。来到武田家这十数年来,我一直深受信玄公,胜赖公之大恩。我想若信玄公在天有灵,亦不愿意看到武田覆灭的一日。而胜赖公,也是我看着,从什么都不懂的少年,一步一步成长,最终执掌家督之位。”
“因此我绝不会?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