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武田家的明国武士 > 武田家的明国武士第121部分阅读

武田家的明国武士第121部分阅读

    蛇尾备皆有三个西国方阵,旗本备则为五个。

    之前神冈,蛇尾备,加上后备弓足轻,枪足轻以及专门的小荷驮队,一共是各是八百人。

    扩编之后,两备队由八百人增加为一千一百人,这相当于新式军队一个团编制。

    并且李晓还给两备队配置了附属大筒队,统一装备大筒备中的六磅炮。

    备队附属的大筒队在一百人,拥有六门六磅炮。

    如此神冈,蛇尾备总计各一千两百人。

    而旗本备作为李晓直属军势,所以兵力加强的最多,拥有五个西国方阵的旗本备,兵力达到一千九百人,同样也是一个附属大筒队。

    这编制超过了日本普遍备队,三百人至一千五百人的上限容量。

    而神冈备大将依旧由藤堂高虎担当,蛇尾备则是有山虎定。

    旗本备不设总大将,师冈一羽以侍大将级作为李晓侧近头目,一般以本阵阵代之职务暂管旗本备。

    至于狩野秀治,一柳直末,山本勘藏三人皆是旗本备足轻大将级大将。

    而土屋昌恒的日月备,也就是李晓的骑马备。

    日月备是这次整顿的最厉害的备队,土屋昌恒从原先五百骑大将,这次一举提升为七百骑大将。

    新增加两百骑,李晓效仿欧洲的标准,设立龙骑兵队。

    没错,龙骑兵队就是下马火枪队。

    虽说李晓拥有飞驒木曾马的马场,但以这个时代日本马而言,真正符合战场征战,冲锋厮杀,武士骑射的战马,占有合适马匹比例实在太小。

    在战国时代,每供给一名骑马武士,知行最少是在两百至三百石之间。

    故而李晓维持五百骑马队,差不多已是现有牧场的极限。

    而龙骑兵队对马匹的选择性则不那么高,甚至驮马都可以拿来坐骑,未交锋时火枪手可与战场上机动,而战时则下马作战,以凶猛的铁炮火力压制敌军,若敌军接近则再乘马撤退。

    龙骑兵队一人配备一支铁炮之外,还配有一柄肋差。

    至于马上射击骑兵,李晓想来还是太坑爹,尽管信长之野望里骑铁威力无双,但实战中肯定是要打折扣的。

    战国历史上,据说也只有伊达政宗组建过类似的骑铁军团,尽管看起来威风帅气,结果他骑铁队却在大坂之阵中被真田幸村大破。

    倒是古斯塔夫二世的瑞典骑兵,是装备马上火绳枪队先马上射击,再进行近距离格斗,但这种作战方式对战术素养要求太高,李晓不认为目前短时间可以达到,所以还是老老实实装备龙骑兵队。

    如此成本不仅相对低廉,还是容易操作,可以很快形成战力。

    而鲁伊科斯塔的大筒备,变化上倒是不大,人员上没有变化。

    中小型的六磅炮都配给各备队的附属大筒队,而大筒备自然也鸟炮换更大口径的炮。

    清一色的十二门九磅炮,以及两门十二磅炮。如此李晓大筒备的势力可以更上一个台阶。

    相信凡作战时,若是大筒备加上各备队附属大筒队一起开火,那会是如何何况壮观的场面,即便是天下第一坚城小田原城,也会在李晓的炮击下,划为灰飞。

    但是李晓的计划十分美好,但一切扩编行动都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原因很简单,没钱。

    这扩建需要马匹,铁炮,向葡萄牙人购买大筒,以及各式武器装备,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钱。

    尽管日后佐渡金山绝非可以维持,这备队的规模,但是财富的积累需要时间。

    李晓眼下一穷二白,不可能天下调馅饼,就算山西煤老板也不可能一夜暴富。

    而今后几十年佐渡金山的开采马上化作金钱砸在李晓头上,所以李晓再次只能打在向葡萄牙,明国海商一伙赊账的主意上。

    不过赊账一事,李晓亦不能空口无凭,白口借钱,所以让对方看见自己将来的产出,选择作为抵押物,就是一个方法。

    “我想将将来数年对朝鲜贸易,轮岛凑的收益这两项作为抵押,向李兄,王兄暂借十万贯,不知可否?”

    李晓向李旦,王坦之开出的筹码。

    李晓不担心这二人不答应,一来自己信用不错,上次自己欠葡萄牙人,以及明国海商的借款,攻略能登之后,从三宝寺,长家,畠山家这三家之中获益了一部分。

    加上今年秋天,李晓麾下领地新一年的年贡收入,也令李晓手头上有钱还债。

    第二就是轮岛凑的位置了,这次可打通与朝鲜的贸易,对渴望在外国获得定居点的,明国海商而言,绝对是一个很好的停泊地。

    就是出于这点李旦亦不会开罪李晓。

    李旦与王坦之交换了个眼色,他想了下,言道:“李大人,我们商人做事,讲究义利二字,第一次借款给阁下,是出于义,亦是打下交情,但若是大人您再度向我们商会借款,这一次却必须公事公办。”

    “怎么说?”

    李旦笑了笑,言道:“这十万贯并非小数目,就是我亦一口气拿不出来,需说服各当家才行,如此必须有个合适理由,如此就按一年一分五的利息,借款给阁下如何?”

    李晓双眼一眯,一分五的利息并不算太高,将来以佐渡金山的产出,绝对可以还得起这笔钱。

    想到这里,李晓笑了笑,言道:“很好,那么就一言为定了。”

    !(

    第三卷 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四百三十五章 李家舰队

    第四百三十五章 李家舰队

    十万贯的贷款已足以令李晓开始运作起一切。

    能登安定之后,李晓留下狩野秀治率两千军驻守七尾城,以安定当地局势,自己率大军返回越中。

    解散军势后,李晓带着师冈一羽,以及几十名侧近前往岩濑凑,这时李晓的老熟人天主教的托雷斯神父,亦刚刚完成了九州教区的布教,刚刚随着葡萄牙运金船来到了越中。

    李晓与托雷斯二人当天即会面。

    在岩濑凑的葡萄牙租借区,最新的天主教堂已是修筑完毕,正式落工。

    这座教堂采用当时欧洲典型的哥特式结构,尖塔高耸。

    李晓与托雷斯二人并肩而行,在教堂门外穿着黑色衣袍的宣教师们,正操练着半熟不熟的日语,大声向四周聚集的人群散步着福音。

    而另一边一个角落,一名三十多岁留着大胡子的宣教师,则是被一群小孩子簇拥着。

    这名宣教师不时从衣袍里变魔术般,拿出一颗亮晶晶的平金糖,然后被这群小孩子们哄抢。

    托雷斯笑着对李晓,言道:“感谢领主大人的照顾,这数年来,越中国已有不少民众,皈依我主。”

    李晓笑了笑,言道:“准确的说是一千四百多人,贵教会发展的速度倒是很快。”

    托雷斯面色一僵,看向李晓,他倒是不知李晓对自己天主教在日本传播一直监控甚厉害。

    李晓看了托雷斯的表情,言道:“托雷斯神父,你放心,在下并没有反对阁下布教之事,我的原则你清楚,用你们泰西人的话来说,就是神权不得干涉政权。若无触碰此事,一切都可宽容。”

    托雷斯听了,恭敬地弯下身子,言道:“领主大人,你放心,上帝的一切归于上帝,凯撒的一切归于凯撒。我们会谨守彼此之间的约定的。”

    在这个时代,日本信仰匮乏,如一向宗,日莲宗,法华宗,神道以及当地各种山岳信仰。

    在没有创造出科学思想观指引下,对于日本当地层出不穷的信仰,封堵无疑是最愚蠢的一种方法。

    与其如此倒不如将之疏通,然后百家争鸣,彼此制约。

    李晓听了笑了笑,他的宗教一贯的政策是,与其封堵,都不默认与之,让他一切行径都暴露在阳光下,受到自己的制约。

    正所谓上帝归上帝,凯撒归凯撒,任何宗教的建立,都是基于在于对死后世界描述的基础上。

    若是他们不对李晓现实世界的政权进行影响,李晓亦乐意让他们去折腾,但是监督在自己视线范围之内,是绝对必要的。

    在李晓限制下,葡萄牙人以及他们的宣教师只能在岩濑凑活动,并且不得在其他地域开设教堂。

    这点葡萄牙人,也算与李晓保持着默契,一直都遵守得很好。

    李晓见托雷斯如此识趣,笑着言道:“托雷斯神父,对于贵教会的合作,我十分满意,正打算在能登国轮岛凑,允许贵教会再开设教堂。”

    托雷斯听了高兴地言道:“如此多谢领主大人了。”

    李晓顿了顿言道:“不过,作为交换,我这次希望从贵教会引进大筒,希望价格能够再低廉一点,另外我还要两艘galleon。”

    “galleon!你是从哪里打听到的。”

    托雷斯听闻李晓开出这个条件,当即表示拒绝,言道:“这是最新式的战舰,我们葡萄牙在西印度根本还未装备。”

    galleon就是西班牙大帆船,历史上三浦按贞给德川家康曾造出一百二十吨级的同类舰,后来伊达政宗亦在南蛮宣教师的帮助下,建造了五百吨的伊达丸号。

    他派遣家臣支仓常长乘此船出使过欧洲。

    李晓见托雷斯十分明确地拒绝,知道没有可能,不过他的目标亦不在此,他心知确实西班牙大帆船在眼下葡萄牙贸易西印度的船队中还不多,

    于是李晓退而求其次向转而向托雷斯要另一种帆船卡拉维尔帆船。

    对于此托雷斯考虑了再三,最后还是顾及到李晓的面子,以及天主教新教区的设立,表示了同意,不过只给与李晓一艘,而且还是旧船。

    实际上李晓比起船只而言,他更需要卡拉维尔帆船的修筑技术。

    比起当时葡萄牙同样装备的大吨位克拉克帆船,卡拉维尔帆船吨位小,而且速度更快,更适合于日本海的区域航行。

    他打算向托雷斯要下卡拉维尔帆船,就是打算改进自己的船只,进行仿造。

    历史上在日本后期的朱印船贸易中,一开始都是类似中国的福船,大约在八百至一千石附近,后来为了远洋需要,日本商人末藏平次开始模仿西班牙帆船开始设计,改良出两者折衷的朱印船来。

    如此朱印船吨位已接近达到五百吨左右,远胜于初期的千石级船。

    对于葡萄牙人而言,区区一首旧船没什么,但是对于李晓而言却是个良好的仿制品。

    至于熟悉造船的葡萄牙人,李晓相信有第一个三浦按针,就肯定有第二个,只要有钱,在轮岛凑,岩濑凑中那么多葡萄牙人中,都可以找得到。

    有了自己的舰队后,李晓的李家远洋舰队就可以达成了。

    由此舰队守护佐渡金山,以及越中能登海岸绰绰有余,至于远洋航海贸易亦可以开始尝试了。

    只要有佐渡金山在,支撑起庞大的舰队问题不大,而且将来海贸给李晓的收益,更是几何于此。

    马上对于李晓而言,困扰于他的财政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就在李晓整治于越中内部,积蓄兵力时。

    天正元年十一月。

    朝仓,浅井灭亡之后,兔死狐悲的北陆一向宗,当心下一个遭到信长之对手,开始如梦方醒般向织田家进攻。

    在越前朝仓家两名降伏织田家的家臣桂田长俊与富田长繁之前起了争执。

    富田长繁乃是朝仓家年轻名将,素有猪武者之称(猪在日本是野猪的意思,常用以形容猛将)。

    在朝仓家中其又有汉朝猛将樊哙之称。

    富田长繁作为加贺本愿寺指导七里周赖的内应,发动土一揆,出动三万三千势攻击一乘谷城,将桂田长俊杀死。

    桂田长俊死后,富田长繁颇有独立之野心,遂与要操控越前的本愿寺闹翻。

    越前是北陆本愿寺进取数十年之地,自然绝不肯放弃,于是北陆本愿寺总指导七里周赖,下间赖照,向信众发布了进军越前的号令。

    北陆一向宗这一度出兵甚众,并联合越中,越前信众,声势浩大。

    越中一向宗两御山的本愿寺显荣,莲钦亦派出越中信徒出阵。

    据史料记载七里周赖出动了十四万大军出阵越前,其一揆之势席卷了整个越前。

    原朝仓家家臣土佐守馆毛屋猪介,片山馆的增井甚内助,在一揆势攻击下,城池陷落,本人亦是被杀害。

    而面对声势浩大的本愿寺军,富田长繁效仿当年朝仓宗滴之举,率领七百骑,对分兵帆山河原的三万三千本愿寺军势正面发动逆袭。

    这一战,富田长繁以七百人大破三万三千本愿寺军,追击其三里之地,并讨取了三千多具首级,被称之为奇迹的胜利。

    但数日之后,七里周赖的本愿寺主力五万大军赶到,富田长繁再度奋战,终于寡不敌众,自己为手下暗杀,其称霸越前之梦想破灭。

    本愿寺大军片刻不停,继续攻略。

    原先朝仓家大野郡郡司,之前诛杀朝仓家末代家主朝仓义景,以此降伏织田家的朝仓景镜的居城亥山城,遭到本愿寺围攻陷落。

    朝仓景镜被讨取,至此织田家越前全境陷落。

    北陆一向宗势大获全胜,越前亦作为第二个加贺,成为百姓之国。

    此消息立即传到了岐阜城中,信长的耳中。

    天正元年,十二月十五日。

    岐阜城正飘扬着鹅毛大雪。

    在城下町的不远之处,穿戴着南蛮具足的信长,正拿着单目千里筒观察着远方大约三百间的几处空地。

    在信长身后,明智光秀,羽柴秀吉,柴田胜家,丹羽长秀,池田恒兴等织田家重将,皆聚集于信长身后,目光与信长一起看向远方。

    在另一旁,一名棕色头发的南蛮人,正手持一柄军刀,在那里大声发号着命令。

    而一名头上绑着白布条的足轻士兵,正依照着南蛮人的命令,将一名土黑色的炮弹填塞入炮膛之后。

    这是织田家从葡萄牙人手中新引进的大筒,眼下正在试验装填之中。

    大筒所指向的目标,正是三百间距离远的几间房屋。

    在校正目标之后,南蛮人一声号令,只听轰地一声炮响,那间用硬木搭盖起的房屋,轰隆一声屋顶就垮塌下来。

    远处尘土飞扬。

    织田家众将看了此景象,皆是一副瞠目结舌的样子。

    信长拿着马鞭指着远处,对众将言道:“若非我们亦向南蛮人采购了大筒,那么与李晓的飞驒越中军团作战下,必然会吃大亏。”

    众将听后皆是一副深以为然的表情。

    织田信长果断地言道:“要买,就是倾家荡产也要买,和南蛮人说这样的炮,我们要十五门,权六,这样的大筒队,你马上给我训练出来,此次征讨北陆一向宗,我要用这大筒,要这帮屡次与我作对的和尚好看!”

    !

    第三卷 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四百三十六章 北陆道军团

    (

    (

    第四百三十六章 北陆道军团

    听到信长的命令,柴田胜家跪伏下言道:“是,主公。”

    信长看向柴田胜家,言道:“若是此战你表现出色,越前国八郡四十九万石,就作为你的知行。”

    四十九万石!

    信长之言,令在场众将震惊,这是前所未有的恩赏。

    柴田一直是织田家笔头宿老的位置,如今获封北陆亦没有家臣有什么不平之意。

    柴田胜家听到信长如此之言,顿时手脚都在发抖,重重地将头埋在地上,言道:“主公,臣下,臣下……”

    信长看了柴田胜家,在背上一踢,言道:“若是你不要,我就收回了!”

    “臣下拜谢主公,”柴田胜家声若洪钟言道,“此次就算是拼了性命,亦要为主公夺下越前。”

    信长点了点头言道:“一向宗的和尚,不过是乌合之众,我不放在眼底,更不需你拼命拿下。眼下能阻挡我布武天下的,只有武田家。权六,你明白吗?”

    柴田胜家大声言道:“愿为主公奉献一切。”

    织田信长言道:“攻下越前之后,我会在北陆道设立北陆军团,权六就是军团总大将,负责北陆攻势,负责对武田家攻略。”

    柴田胜家听后,想起加治田城下那场败阵,言道:“主公放心,我已找到对付,武田军战法的策略,再度交手,定要全歼飞驒越中军团,以报当初之耻。”

    织田信长轻笑言道:“若是再败,你就不要活着来见我明白吗?”

    柴田胜家背心冷汗滴落,言道:“是,主公。”

    天正二月,正月。

    本愿寺显如令下间赖照越前守护,杉浦一岐为大野郡司,下间赖俊为足羽郡司,七里赖周为为府中郡司,并越前本愿寺大坊主,建立对越前统治。

    但是本愿寺在越前实行政教合一的政策,遭到了天台宗,真言宗信众的反抗,终而统治根基不稳。

    正月二十日。

    此刻织田信长已完成了对近畿的控制,去年他以佐久间信盛为大将,讨伐三好义继。

    面对信长恐怖的势力,三好义继的家臣若江三人众,倒戈向织田家,三好家末代家主三好义继在若江城中自害。

    三好家嫡流断绝。

    完成了河内压制之后,一直在多闻山城举起叛旗的松永久秀,此刻明白大势已去,再次降伏织田家。

    织田信长以千金买马骨之理,又再度接受了松永久秀。

    之后,信长命心腹大将塙直政,为山城国,大和国守护,彻底从原先足利义昭的手中掌控了近畿。

    从去年四月,武田信玄病死驹场之后。

    短短九个月之内,织田信长连灭足利,浅井,朝仓,三好,松永五大天下举足轻重的大名家。

    当初参加信长的包围网的大名,眼下只剩下本愿寺,武田两家,仍在挣扎求生。

    面对信长不可阻挡席卷天下的大势,九州之岛津,四国之长宗我部,中国之毛利,越后之上杉,皆派人上洛,进献铜钱,金银,以表示对信长的入主中枢的臣服。

    眼前群雄畏惧,信长亦更加志得意满。

    信长再度上洛,从天皇手底接过从三位参议的官职。

    被信长玩弄于股掌之上的日本皇室,正亲町天皇亦允许了对方,入东大寺割取兰奢待。

    兰奢待是日本圣武天皇时,从中国渡来日本的名香木,在历史上足利义满、足利义教、足利义政、土岐赖武都截取过兰奢待。

    这是皇室对信长掌权天下的承认。

    切取了兰奢待之后,信长返回岐阜城下。

    眼下天下群雄尽皆俯首,唯一仍对信长持有敌对只剩下本愿寺,武田两家大名。

    信长并未放慢一统天下的脚步,就在当月,他以讨伐本愿寺为名,率领三万五千大军从岐阜城向越前出阵。

    信长大军号称七万,声势极为惊人。

    闻之信长大军出阵越前,北陆一向宗几乎一夕数惊,七里赖周,下间赖照,本愿寺显荣,本愿寺莲钦等人都是颤栗不已。

    一场猛烈的暴雪袭击整个北陆。

    能登,加贺,越中,越后一片皆是为大雪覆盖,寸步难行。

    严寒之下,天地间充满一片肃杀之气。

    富山城之中。

    大雪堆积整个五重天守上,远远望去一片苍白。

    天守阁内。

    “但马守大人,恳求你,救救越前,救救我本愿寺吧!”

    数名本愿寺的坊官跪伏在李晓身前,哀声悲求,令人侧目。

    李晓坐在上首,言道:“几位大师,不必如此,本家与本愿寺一向交好,若有什么难处,不会坐视,还请你们将事情,仔细道来。”

    这名坊官声泪俱下言道:“佛敌信长,调集尾张,美浓,伊势之军,合集七万大军,从岐阜城出阵越前。”

    “此贼声势浩大,我们净土真宗之僧众,纵然有个个捍卫佛法而死之觉悟,但无奈此贼兵力强盛,非我们可以抵挡,所以我恳请但马守大人,可以出兵帮助我僧众度过此劫。”

    “七万军势!”

    听闻这坊官之言,在场的李晓家臣团,如内岛氏理,增田长盛,山本堪藏,一柳直末等人皆是倒吸一口凉气。

    “不过虚张声势罢了,”李晓赫然言道,“信长若未调动近畿,近江之军势,最多三至四万已是顶天了。”

    “可是主公,即便是织田家只出动一半军势,亦是恐怖战力,信长刚刚横扫了浅井,朝仓,三好,其士气正旺盛。即便我们动员飞驒,越中,能登三国的军势,亦没有胜算。”内岛氏理刚刚言道。

    而另一旁一柳直末言道:“主公,我们刚刚攻下能登国,军士疲惫,而新军的整训尚刚刚开始,整合未毕,眼下尚不可与织田大军作战。”

    眼见李晓家臣一片反对出兵之言,本愿寺坊官更加焦急,双目中泪水一颗一颗地滴落,言道:“但马守大人,若阁下不出兵救援越前,我越前加贺僧众只有死路一条,贫僧恳求但马守大人出兵吧!”

    李晓看了这本愿寺坊官一眼,微微犹豫了一下。

    事实上尽管他对本愿寺一向不抱有好感,但是亦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

    越前加贺本愿寺一灭,织田家北陆军团将直面李晓的能登,越中之地,加上美浓的压力,以及越后上杉家,如此李晓就是真正三面受敌。

    所以越前本愿寺一定要救援。

    但眼下的问题不是李晓见死不救,而是这帮越前本愿寺这帮和尚,到底可以支持多久。

    李晓的救援若不能改变,越前加贺本愿寺崩溃,那么他宁可紧守越中能登,也不肯出征以浪费兵力,粮草。

    本愿寺几名坊官,以及武田家家臣们皆将视线注视着李晓,等待他作如何决定。

    就在这里,李晓霍然站起,大声言道:“回去转告几位大坊主,我李晓决意出兵越前,救援净土真宗!”

    李晓此话一出,在场之人作了分别不同两种反应。

    本愿寺几位坊官露出了狂喜之色,一起含着泪,哽咽地拜谢言道:“多谢但马守大人。”

    而李晓几位心腹家臣,皆是变色言道:“主公,还请三思。”

    李晓将手一止,对几位家臣言道:“本愿寺是我之盟友,纵使明知不敌信长,亦不能坐视不理。”

    见李晓其意甚决,内岛,一柳当即只能拜下领命,而本愿寺几名坊官,看向李晓的神色,更添几分感激。

    李晓向本愿寺几位坊官,言道:“我会动员能登,越中的军势出阵越前,不过眼下这北陆大雪封山,需要时间,请贵寺务必坚守一个月,耐心等待援军。”

    “没有问题。”本愿寺的坊官一口答应下来。

    待北陆风雪停止之后。

    冰雪融化,正适合大军厮杀。

    二月十二日。

    织田信长命羽柴秀吉率军入驻小谷城,为出阵大军提供军粮,次日信长自率大军进入敦贺城。

    除了路上的大军之后,信长还派出粟屋越中、逸见骏河等人率领的数百艘水军战船,沿岸从海上攻入,对越前港口实行劫掠。

    之后信长派出羽柴秀吉,明智光秀,柴田胜家等大将,以分进合击的战法向越前推进。

    在织田军的猛攻之下,越前一向宗信众纵然以其狂热的宗教热情向信长军,死命抵抗,但是在装备了新式大筒的织田军面前。

    城池坚守只是数炮之下被攻破。

    而野外合战,更是不敌,数战之下,军势尽败,首级被讨取无数,当下一向宗坊官投降的投降,逃亡的逃亡。

    从二月十三日,信长进驻敦贺城,到二月十五日,信长出敦贺城刚刚率一万大军在府中龙门寺扎下本阵。

    这短短两日之内,仅仅是在织田军羽柴秀吉,明智光秀,柴田胜家的攻势之下,越前一向宗全面溃败,板取城的下间赖俊、火里城的下间赖照、今庄城的七里濑周尽皆逃亡。

    与李晓约定坚守越前一个月的本愿寺军,只是坚守了不到两日,即全面溃败,军势总崩溃。

    本愿寺几位坊官退守鸟羽城,另一面派人加急向李晓求援。

    而闻之本愿寺军主力总崩溃的消息,李晓顿时目瞪口呆,虽知道本愿寺无法抵御信长大军,但亦没有想到居然溃败这么快。

    !

    ★★★可将您看到的最新章节 或

    第三卷 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四百三十七章 杀戮

    第四百三十七章 杀戮

    李晓将描述本愿寺主力总崩溃的手札丢去一边,双目一闭,断然言道:“立即出兵越前!”

    宇佐美奈美在一旁,言道:“主公,可是能登,越中的军势尚未动员完毕,况且本愿寺如此惨败,恐怕即便我军前去增援,亦只是杯水车薪。”

    李晓长叹一声,言道:“能救出多少就是多少吧,回信给本愿寺,让他们溃军可以从大野郡进入我郡上避难,只是没想到织田军亦有了大筒,本愿寺军才败退如此之快。”

    二月十六日。

    李晓仓促集合的越中,能登八千军势于木舟城出阵越前。

    不过即便闻之李晓出阵的消息,本愿寺败势亦然不止,本愿寺在越前最后防线鸟羽城,血战织田军数日,给与攻城的安藤,丹羽等各部织田军上下重大的伤亡,但还是被从后方运抵的大筒攻破。

    七里赖周,下间赖照等本愿寺几位大坊官,仓皇逃窜。

    越前加贺边境之地。

    在一道河川畔。

    数千名越前百姓,正老幼相扶,向加贺逃亡。

    百姓衣衫褴褛,脸色皆土,有的百姓用驮车运载家人,或者货物上车。

    这些百姓尽管有的一日,或者数日没有吃过东西,但是脸上皆是一副行色匆忙的样子,并不时回头向南而望,面上露出惊恐的神色。

    尽管一路之上,小孩的啼哭声不止,但是百姓仍是埋头向北逃亡。

    这些百姓逃亡向加贺的原因无他,正是信长在北陆对一向宗,残酷手段所致。

    在鸟羽城破城之后,信长对鸟羽城上下实行屠戮,一个不留。

    城中不论是僧兵,信众,百姓,织田军不作任何区分,仅仅是斩下的首级,就有一万两千两百五十级以上。

    还不仅于此,而信长还对整个越前下达屠杀令。

    不放过任何疑似信奉一向宗的村落,后信长又担心这些一向宗逃入深山之中,他为了斩草除根,并且还令织田军进山搜索,并下达命令‘不论居所还在,无论男女老幼,一律擒拿或者杀之’。

    信长在越前这千室一空,寸草不生的残酷手段,终于引起越前百姓上下一片恐慌。

    不仅仅是信奉一向宗的百姓,就连之前与一向宗为敌的天台宗,真言宗,亦畏惧信长之暴政,开始向加贺逃亡。

    在一路之上的百姓,皆是从越前逃亡加贺的。

    与百姓队伍间和着的,还有从前线败退下来数百人的僧兵队伍,他们身上几乎都是人人带伤。

    这些僧兵拖着薙刀,高下驮丢在肩上,一脸皆是颓色。

    这股僧兵的头目是一名名为下间赖亮的坊官。

    下间氏作为本愿寺世袭坊官,有多种分支,下间赖亮之父下间赖廉,正是石山本愿寺对织田家的石山合战之中,与铃木重秀并称大坂之左右大将的本愿寺大将。

    眼下闻之北陆本愿寺岌岌可危,下间赖亮率领一支从石山本愿寺出发的僧兵,来到北陆支援一向宗对织田家的战事。

    下间赖亮拄着薙刀艰难而行,在不久前鸟羽城笼城战中,他率领的石山总本山僧兵为救援鸟羽城,曾夜袭织田家羽柴秀吉队。

    不过面对织田家急速窜起的大将羽柴秀吉,下间赖亮的夜袭没有成功,僧兵反是折损甚众,而他本人亦在与织田军的搏杀之中,被砍伤了右腿。

    眼下面对这种形势,下间赖亮心知随时会遭遇织田家大军的追击,所以必须尽快退至加贺才是。

    现在下间赖亮额头上大颗大颗的冷汗冒下,腿痛的伤势,令他一路速度减缓了不少。

    正在下间赖亮忍住剧痛之时,一名少年在一旁夺过的薙刀,将身子一弯,指着自己的背上,言道:“上来。”

    下间赖亮看向对方,这人正是自己妻子的弟弟大谷平马(事先预告,此人在历史上另一个名字为大谷吉继)。

    大谷平马的父亲大谷泰珍,是本愿寺青莲院门跡的世袭坊官。

    大谷泰珍,在之前越前对织田的柴田胜家军团的合战中阵亡,首级被柴田胜家手下大将毛受胜照讨取。

    父亲之死对年仅十六岁的大谷平马而言,可谓是一个十分沉痛的打击。

    所以大谷平马立誓为父亲报仇。

    下间赖亮看了平马一眼,亦毫不犹豫地让大谷平马背起自己,言道:“平马,你放心只要我们返回了加贺,就可以重新集结大军,向织田家讨还这笔血债。”

    大谷平马背着下间赖亮大步前行,仿佛丝毫不费气力一般,但听了对方的话,眉头一皱,言道:“赖亮,织田军的势力,绝对不是我们僧兵加上信众可以抵御的。这即便返回加贺也是一样。”

    下间赖亮听了脸色一变,正待发怒。

    大谷平马似乎察觉到下间赖亮的反应,面色平静地言道:“赖亮,你难道忘记在府中的一战吗?那一战我们有近十万信众与两千余僧兵,可那又怎么样,织田军大筒一轰,然后仅出动柴田,羽柴,明智三个军团,结果我们只支撑不到一个时辰,就全面溃败。”

    下间赖亮听完之后,沉默不言。

    大谷平马平静地言道:“我不是怕死,只是无意义去送死,你我皆有捍卫佛法赴死之心,但是空有这番勇气不够,我们必须想到战死织田军的办法,否则……否则只是整个北陆数十万信众,都唯有以身殉死一途而已了。”

    下间赖亮长叹一声,言道:“平马,你说的对,不可再鲁莽行事了,之前的教训已经足够了。”

    大谷平马笑了笑,言道:“赖亮,反正眼下一切先逃到加贺再说吧,一切都必须保住了性命之下,才有重来的机会。”

    正待大谷平马与下间赖亮对话之时,这时只听轰隆一声,大地似乎晃动了一下。

    就在他们眼前,数颗石弹从空中直落之下,在地上碾过。

    一发石弹,直接砸中一辆小荷驮车,整个车子被砸得粉碎,车上的百姓皆是送命。

    “织田军来袭!”

    下间赖亮猛然一惊,他从大谷平马背上转过头后,只见身后一道山梁之上,数名穿着水纹色阵羽织的织田军大将,正骑乘在马上,居高临下俯视着山下的正四处奔逃的越前百姓。

    这时为首的一名织田家大将,默无表情地俯视着山下,并缓缓将手中采配向下一压,随即山梁之上,一支背插着水色白底桔梗纹旗指物的织田家大军出现。

    “是明智军团!”

    下间赖亮猝然一喝,随着织田军南征北战,明智光秀所率领的军团,亦因为战功卓著,跟着名声赫赫起来,特别是这次北陆战役,其凶名在一向宗信众的眼底,丝毫不逊色柴田军团。

    而代表土岐源氏桔梗纹,亦在北陆一向宗信众眼底成了死神的代表。

    现在在明智军团的总大将明智光秀喝令之下,织田军跨过山梁,犹如汹涌的潮水一般向山下的越前百姓掩杀而来。

    这些一向宗信众们,都在织田军的攻势下成了惊弓之鸟,根本不要说抵抗,连逃跑都是力有不及。

    率先是明智军团的骑马队,率先宠你购入一向宗信众的人潮之中。

    眼见骑马队杀入,一向宗信众更是惊慌逃窜,而这些明智军的骑马武士不着急挥刀砍杀,反而是饶有兴趣,犹如牧民放羊一般,有意识地将这些一向宗信众驱赶到一处。

    一向宗信众们见此更是恐惧,随着明智军武士驱赶,不辨东西,到处乱转,结果两路人潮之间迎头相撞,结果自相践踏,死伤无数。

    眼见此情景,这些明智军的骑马武士,脸上反而多是十分兴奋的狰狞笑意。

    而随后明智军团的足轻队跟着碾压而上,用长枪,太刀大肆屠杀着一向宗信众们。

    无数一向宗信众在这一刻惨重屠杀,而眼前只是织田军在长岛,北陆杀戮一向宗信众的一幕而已。

    大谷平马,下间赖亮见到这血腥的一幕,都是双目赤红。

    大谷平马霍然大喝言道:“信长真是畜生,连这等事都干得出来,我绝不能放过他?”

    当下大谷平马放下下间赖亮,从身旁僧兵手中抢过一柄薙刀来,居然孤身一人往织田军骑马队中冲去。

    “平马,不要冲动!”

    正当下间赖亮大喝之时,大谷平马居然迎着织田军数名朝自己冲来的骑兵,一个人用薙刀连挑三人。

    这一幕神勇令在场之人,都不可思议。

    下间赖亮与这数百名僧兵见此亦士气振作,当下对着织田军杀去,以解救附近一向宗信众。

    不过这数百名僧兵的抵抗,反而更加吸引了织田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