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武田家。
而冈部贞纲作为原今川家水军大将,本身就有船十二艘、同心五十骑的实力,后又拉拢了北条家伊豆水军的间宫武兵卫、造酒丞,这兄弟二人给武田水军带来了十二艘船。
然后冈部贞纲长袖善舞,又登用了原先骏河水军旧部伊丹康直,以及原先志摩水军的小浜景隆,向井正重。
小浜景隆原先都是从属于北畠家的海贼众,盘踞于伊势湾,结果遭到九鬼嘉隆击败,被赶出老巢后,被冈部贞纲招揽为船大将,加入武田水军。
而向井正重亦是出身志摩水军,加入骏河水军比小浜景隆还来得更早。
眼下冈部贞纲,伊丹康直,向井正重,小浜景隆,间宫武兵卫、间宫造酒丞等武田家水军大将,皆聚集在船持城的天守阁上,双手撑地跪拜在前。
“拜见胜赖殿下,山县大人,李晓大人。”
这数名新降伏的水军众一起跪拜而下。
作为新降伏势力,他们在武田家中的位次本就不甚高,而眼前这三人中武田胜赖是铁定下任家督继承者,而山县,李晓亦是本家数一数二的大将,故而这群人态度皆是十分恭敬。
武田胜赖微微点头,坐在主位上,而山县,李晓二人皆坐在李晓身侧。
山县昌景对众人言道:“胜赖殿下,十分关注于本家水军之事,眼下与北条家开战在即,不知新组建的我武田水军,操练得如何了?”
作为骏河军团总大将,山县昌景才是这些骏河先方众的顶头上司。
冈部贞纲哦地一声言道:“回禀山县大人,本家水军虽然新建,但是都是在海上久经沙场的勇士,所以经验十分丰富,这点不需担心。只是……”
“只是什么?”山县昌景见冈部贞纲露出犹豫之色,随即不快问道。
冈部贞纲言道:“回禀大人,海战之事,除了上下用力之外,舰船亦十分重要,眼下本家水军大型舰船,只有小浜民部大人的一座安宅船,其数量上根本与北条家水军抗衡。”
“也就是不是伊豆水军的敌手对吗?”。山县昌景沉声问道。
冈部贞纲在山县昌景质问之下,顿时有几分汗如雨下的狼狈,但又不敢回答是与不是。
一直沉默不言,武田胜赖开口言道:“冈部忠兵卫,不妨直言,无论是强是弱,我需要你的意见,给我们一个准确的判断,以免遭遇失败。我听闻北条家水军大将,梶原景宗出身纪伊国,于水军之战十分精通对吗?”。
冈部贞纲哦地一声,言道:“回禀殿下,梶原景宗此人水战确实十分厉害,长年与里见家的安房水军作战,更可怖是其麾下的安宅船舰队,其安宅船数量,恐怕亦只有毛利家水军可以比拟。眼下我们骏河水军,确实远非敌手。”
李晓坐在一旁听了一会,他虽对于水军之事不甚了解,但是亦有听说后世评价,战国时代日本水军的架构。
打个比方,若将安宅船比作战列舰、那么关船相当于巡洋舰、小早船则相当于驱逐舰的作用。
如果北条家水军,有那么多安宅船,那么其势力确实不是现在武田水军可以撼动的。
武田胜赖听冈部贞纲如此说,点了点头,对山县昌景言道:“若是如此,还是依照之前之议吧,立即通过里见家,联络安房水军,让他们出兵与本家水军组成联合水军,如果能在伊豆击败北条水军,就可以顺势封锁住相模湾。”
李晓听武田胜赖这么说,随即明白了武田家的战略意图。
武田胜赖是想将将里见,武田两家水军,组成联合舰队,封锁相模湾,将北条水军彻底堵在相模湾之中,让其不能动弹。
山县昌景喔地一声,言道:“是的,殿下。”
而冈部贞纲,小浜景隆等人听闻,有强力水军众安房水军的助阵,皆是安心不少。
众人商讨军议之后,便一起出城视察,骏河湾上正在操练的武田水军。
看着码头中往来的水军众,李晓一面盘算此来的目的。
事实上,李晓在越中的水军亦在组建之中,这次他临走之前,让神保长职,本多正信出面替他招揽,盘踞能登的轮岛水军。
轮岛水军原本是效力于能登守护畠山家的,但是由于永禄九年之变,能登守护畠山义纲,以及其父畠山义续被家臣长续连,遊佐续光,温井景隆追放。
畠山义纲父子被逼走之后,长续连又与遊佐续光,温井景隆二人对立,一时之间畠山家内部是弄得乌烟瘴气,家臣团之间是人心惶惶。
就在此之下,李晓乘机让神保长职,本多正信二人秘密对轮岛水军进行招揽。
根据本多正信密信,现在轮岛水军之中,已有三分之二的船大将,船主秘密接受了李晓的邀请,准备率领船队脱离轮岛水军,加入李晓的越中水军。
当然获知本多正信策反轮岛水军成功的消息,李晓自然十分欣喜的,但是又一道难题,摆在他的面前,他手中并没有合适水军大将,来替他掌控这支水军。
水军众本身就是独立性甚强,原本多是独立水贼,之后被大名家招揽,如毛利家的村上水军,莫不如此。
李晓要完全控制这支轮岛水军,除了给与足够利益诱惑外,自己亦要可靠班底,来控制这支船队。
所以李晓此来骏河,目的很明确,就是来骏河水军挖人的。
随即李晓放慢脚步,看向了身边的骏河水军的船大将向井正重。
向井正重自然认识李晓,此人虽然在方才军议之上说话不多,但是无论是武田胜赖,山县昌景对其意见都十分重视,多次向他咨询。
眼下李晓本身更是武田家次席家老,身份地位远在他之上,不仅如此,其勇武之名,更是众所周知,被誉为堪与上杉谦信一战的名将。
所以眼见李晓欲与他并肩而行,向井正重恭敬地避让,落后李晓半步距离。
这时李晓温和地开口言道:“向井大人,我听闻向井家在志摩时,于水战一道十分精通,是水军名将,而在下只悉陆战,对水军之事一窍不通,所以这方面还需请向井大人请教。”
向井正重听闻名震天下的李晓,居然悉心向他请教水战之事,当下有几分受宠若惊,连忙言道:“但马守大人垂问,在下定然知无不言。”
见此李晓微微一笑,当下向向井正重询问了许多水军战法之类的问题。
而面对李晓的提问,向井正重向李晓解释得十分详细,可能是真的不懂水军的缘故,李晓表现得十分业余,许多问题连问再三,李晓亦没有明白其中的究竟。
这时李晓故意露出十分为难的口气,言道:“向井大人,看来水军之道,于我李晓真是十分无缘啊,可是我越中水军组建在即,眼下正缺乏一名熟悉水战的大将,我对此水战又不甚明白,手下亦没有精通之人,不知能够找何人,这点倒是让我十分着急。”
“越中水军大将。”向井正重听了眼睛一亮,若能成为越中水军的总大将,肯定比屈居在骏河,担任在一名船大将来得有十分有前途。
向井正重听到这里,都恨不得当场向李晓请命,让自己跟随他去越中。
可惜这念头是很美好,向井正重眼下受山县昌景节制,是绝对无法离开骏河的。
向井正重正十分惋惜时,李晓却眉头一皱,心想此人怎么如此笨呢?
于是李晓索性将话挑明,咳嗽一声,言道:“若是向井大人,能给我推荐一二人选,李晓亦是十分感谢啊。”
向井正重听李晓如此说,突然想起什么,言道:“请大人稍等。”
随即向井正重跑到一面拉过一名船夫言道:“赶紧去给我把正纲那臭小子叫来。”
向井正重说完之后,回到李晓面前言道:“回禀大人,犬子虽然不才,但是水军一事精通,更甚于我,所以可以帮得上大人一二。”
李晓听闻到此微微一笑,他的目的已达成了一半。
向井正重之子向井正纲,正是历史上德川家的水军四大将之首。
历史上曾多次击败过北条家水军名将梶原景宗。
并在德川与丰臣的决战,小牧长久手之战时,向井正纲率领他的向井水军,在伊势小滨浦,击败了丰臣家的水军大将九鬼嘉隆。
一时之间向井水军名震天下。
之后在小田原征伐之中,他作为德川家水军御船手奉行与丰臣水军,一起负责封锁相模湾,全歼了北条水军。
如此的人才,正是李晓梦寐以求的水军大将。
第三百五十四章水军大将
第三百五十四章水军大将,到网址
第三卷 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三百五十五章 胜赖的信心
第三百五十五章胜赖的信心
“这病才刚刚养好,主公,便派我去苦寒的北陆,真是为难。”
船持城,竹中重治手持着一柄羽扇,在胸前轻摇,以一种调侃自己的语气说道。
而武田胜赖,李晓二人皆坐在一边品茶。
武田胜赖笑道:“竹中大人,去越中,正好可以帮助李晓,对抗上杉辉虎。此事非阁下不能担当。”
李晓看了竹中重治一眼,亦似笑非笑地言道:“竹中大人,智谋无双,有你相助,我李晓的压力可谓减轻不少。”
竹中重治点了点头,谦逊地言道:“但马守大人,在北陆纵横无双,在下此去不要拖了大人的后腿才是。”
李晓轻呷了口茶,淡淡地言道:“竹中大人过谦了。”
对于竹中重治,李晓可谓是深深忌惮的,本来想将之招为幕僚,结果遭其拒绝,后李晓动了杀心时,武田信玄又行半途截人之事,将竹中招揽为直臣。
于是李晓又写信给胜赖,让他招揽竹中。
结果不知是不是武田胜赖太有王霸之气,居然赢得竹中的忠心投效,推辞了在信玄麾下作为直臣的机会,转而抱住武田胜赖这颗大树。
这几年来,有了竹中的参谋,武田胜赖军略政务,皆是长进不少,亦渐渐摆脱了对真田父子的依赖。
正在李晓自以为计谋得计时,结果武田信玄一道令下,将竹中重治派到自己麾下作为与力,实际之上却是暗中监视。
这点令李晓大为不爽。
若是换作他人,李晓自然不惧,但是竹中重治是何人,他与马场昌房一个在内掌握军务,一个在外统兵,两人联手起来,倒是可以制衡一下李晓。
此刻连武田胜赖亦察觉到李晓与竹中二人,面和心不和的状态。
对于武田信玄派竹中去越中的用意,武田胜赖亦心知肚明,他虽觉得李晓绝对可以信任,但是这亦是制衡之术,也算是理所当然,故而没有对父亲的决定有什么异议。
但是李晓,竹中二人,对于武田胜赖而言,都是可以信任的心腹,他自不愿意看见二人如此僵态。
当下武田胜赖将话题叉开,转而说一些,轻松的话题。
李晓,竹中二人皆是聪明人,自然明白了武田胜赖的用意,当下亦表现出一派和睦之景象。
武田胜赖是没什么心机的人,一见如此,还以为李晓与竹中二人在自己调解之下,已冰释前嫌。
当下胜赖向李晓问道:“你决定何时返回越中?”
李晓言道:“等到飞驒开山祭之前吧,大概是三月就可以启程。”
武田胜赖闻言喜道:“太好了,如此我们就可以多处几日了。”
李晓笑道:“殿下,抱歉了,我答应妻儿要去富士山游览,所以想陪陪家人。”
武田胜赖闻言虽有些扫兴,言道:“也好,你与妻儿亦五年没见,确实应该相聚了,只是与北条家开战在即,你与竹中皆不在身边,我却是少了两位得力谋士。”
竹中重治笑道:“殿下,切莫要这么说,在下亦不过只能帮上一点小忙而已。”
武田胜赖听竹中之言,微微一笑,转而看向李晓。
竹中重治亦知二人有话要话,当下知机的退下。
屋中只有武田胜赖,李晓二人。
二人闲聊了一阵,随即放开了话题。
武田胜赖随即扯到往事,言道:“还记得在川中岛合战前,我半夜闯入你的军帐之中,让你助我如何夺取家督之事吗?”。
李晓点了点头,道:“殿下,当年之事,你还记得啊,臣下已淡忘了。”
武田胜赖笑道:“那时候我的窘态,我怎么会忘记,李晓,我胜赖终于做到了,再过三年之后,我武田胜赖将正式成为武田家家督,执掌本家,而这一路走来多次艰险,若非你的帮助,我焉有今日。所以你对我胜赖之情,我一直铭记在心。”
李晓连忙言道:“殿下之言,我李晓十分诚惶诚恐,此事切莫要再提。此后殿下执掌我武田家之位,在下只有悉心辅佐,一切忠心用心,帮助殿下横扫天下,才是我李晓最大心愿。”
历史上自恃其功,而口出狂言最终横死之人不知多少,三国时许攸就是最好例子。
没有什么恩情可以用一辈子,建功而不居,才是立身之道。
常言不是说作人情的诀窍,就是不让对方以为你不在人情。
反正自己越是谦让,武田胜赖越会放在心底。
果真武田胜赖见李晓对当年帮助自己之事,只字不提,又是一副恭谦模样,当下十分感动。
李晓心知武田胜赖眼下处境,自他上位之后,必然真田,保科,小幡等原先从龙之家臣,会对武田胜赖多有依赖,好获得当初站队时风险的报酬。
如此亦是人之常情,但武田胜赖难免有几分心累。
就连这次为了推动对北条家的决战之事,李晓亦暗中找上武田胜赖,拜托他利用嫡子支持自己,推动此事通过。
不过李晓相较于真田他们,对胜赖要求得并不多,而这次对北条开战又是合情合理,对本家大战略规划大有帮助,更何况武田胜赖亦对自己观点十分赞同。
此刻武田胜赖面上露出一丝忧色,言道:“李晓你觉得我真可以继承武田家家督吗?”。
李晓闻言,笑道:“殿下,何出此言,这不是你一直梦寐以求之事吗?为何现在愿望实现,事到临头,反而畏惧起来了?”
武田胜赖苦笑了下,言道:“李晓,你是不知,这武田家家督的位子看似风光,但坐下之后却犹如千斤重担压在其身。所有家臣上下的目光皆注视着你,总不自觉拿你与父亲大人相较。做得好是理所当然,做不好,就得到一句不如父亲的评价。”
说到这里武田胜赖长叹一声,言道:“我心知父亲大人是当世枭雄,所以我纵使取得太多功绩,但掩盖在他光芒之下,遭人非议也是难免,而如山县,马场等家臣,他们一切以父亲大人之命行事,似乎对我不甚重视,这也是我苦恼之处。这心事,我不敢对真田,竹中他们讲,怕他们以为我软弱,但是其实我早就已困扰于心,今日希望你能替我解惑。”
李晓听武田胜赖说到此,亦了解他此刻的心态。
李晓言道:“殿下,请恕我直言,你的困扰原因是将自己摆在不正确的位置。我李晓绝不会因为安慰殿下,而告诉你丝毫不逊色于主公,这只是一种同情罢了,殿下根本不需要。而真正的答案必须殿下自己去找,但我问殿下,即使不如主公,你就不去执掌我武田家了吗?”。
“正如当年殿下亦自觉不如上杉辉虎,但他来向你挑战之时,殿下难道畏惧不敢迎战了吗,若是如此就没有白根山,岩拒城了。殿下莫要忘记了你曾两次击退过上杉谦信,这是主公五次川中岛合战亦未能办到之事。你已证明过自己。”
武田胜赖听李晓之言,眼睛一亮,言道:“李晓你说的不错。”
“至于山县,马场他们几位,都是本家征战已久的宿将,跟随主公厮杀多年,确实他们对殿下尊敬有所欠缺,但是对于主公,对于武田家的忠诚,绝对是不容质疑的,对本家而言他们亦是柱石之臣,若这几位大人有失,本家根基就会崩裂。这点殿下决不可忽视,因为他们的态度,而怠慢疏远了他们。”
“何况殿下现在已有自己的班底,如一门众中的信丰大人,大熊朝秀大人,小幡信贞大人,他们都是殿下没有上位时,即支持殿下的家臣,殿下大可以重用他们,不可寒了他们之心。再不济本家之中,亦有我,真田,保科三人支持殿下,绝不用担心山县,马场他们压过殿下的情况出现。”
武田胜赖听了李晓之言,更是不住点头,信心大振,但随即又皱眉言道:“李晓,你说同时重用真田,保科他们,又不可怠慢了山县,马场这些老臣,但是两边处事,若起争执,我却该如何处置,偏帮哪一边皆是不好的。”
李晓点了点头,言道:“殿下考虑甚是,袒护亲信殿下的家臣,会寒了老臣之心,而偏帮山县,马场大人,还以为殿下为了息事宁人,可欺,容易退让。但是殿下更不可作两面派,讨好两方。”
“所以这事,殿下必须拿出自己的决断来。这说来十分不易,需要殿下有着主君的强势之外,同时必然让众家臣们明白自己处事原则,以及底线所在。在众家臣们心中划出一条线来。无论是谁,是何人若越矩,做出触线之事,一律予以处置。处事时要不偏不倚,公正处置,之后在严威之下,不妨再略施宽和,以赢得家臣之心。”
“而这方面,主公大人,是其中能手,殿下大可多向他请教就是。”
武田胜赖听了李晓之言,点了点头,亦是深有启发。
李晓见武田胜赖一副略有所悟的样子,知道自己建言已起到作用,接下来如何作为,就看武田胜赖自己了。
李晓所做这一切,即使希望武田胜赖竖立起自己主君的威信,然后镇压住老臣系,以及新进家臣两大阵营。
此事所做不易,但是李晓深信,在自己多年的谋划之下,武田胜赖已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他一定会比历史上长筱合战时做得好。
第三百五十五章胜赖的信心
第三百五十五章胜赖的信心,到网址
第三卷 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战再起
第三百五十六章大战再起
永禄十三年,四月二十三日。
因为战乱灾祸不断之缘由,正亲町天皇下令改元为元龟。
是年为元龟元年。
不过天皇的祈求和平的好意,并没有被织田信长所接纳,就在改元前的三日,四月二十日,织田信长会合了德川家的援军,以三万大军之势于京都出阵,攻打越前朝仓家。
在这幕府将军都权势势微的日子,正亲町天皇的面子,更是一贯不值。
而在织田家更早之前,四月五日,北条家亦集结大军,动手开战。
北条家主北条氏政,以大将松田宪秀为前锋,率领四万余军势,从相模出阵,攻入骏河,连破武田家数城。
而在李晓建议之下,武田家上下早已动员好一切,做好与北条家决战的准备。
所以待北条氏政的大军深入骏河之后,武田信玄倾起甲信上三国大军,从踯躅崎馆出阵,走富士山山道赶赴骏河。
同时山县昌景的骏河军团,接到武田信玄出兵的消息,亦从江尻城出阵,两军会合之下之后,武田军兵力超过三万人马,于是一鼓作气迎战北条氏政。
北条氏政未料到,武田军这次决战之决心,对于对方如此快的速度,就能集结军势,颇为出乎意料。
尽管北条军在军力上较武田军占优势,但武田信玄乃是天下数一数二的名将,而麾下又有山县昌景,马场信房,武田胜赖这样的勇猛善战之将。
更何况北条军遭过三增垰之败,面对武田家本就心理微微处于下风,现在面对武田军空前集结的大军,北条氏政更是心中感觉没底。
双方还未决战,武田家大将山县昌景就给了北条军当头一击。
山县的骏河军团,在伊豆骏河边境,以少胜多,大破北条军一万人马。
此战武田军讨取首级五百多级,北条军溃不成军。
北条军受挫之后,北条家上下这才见识到武田军恐怖战力,一时之间上下震惊。
四月就关东,越前两大战场,织田,武田,北条,朝仓几大势力,集中大军准备会战之时。
而这时越后的上杉谦信接到北条氏政的来信。
北条氏政希望上杉谦信能够依据两家同盟之约定,从越后出兵攻打武田家。
上杉谦信见武田军大军,尽数集中南线,心觉得,这也是夺取越中的大好时机。
于是上杉谦信答允了北条氏政的请求,一面命厩桥城城主北条高广,沼田城城主本庄秀纲,调遣兵力从东上野出阵,进攻武田家的西上野,而另一面,上杉谦信则亲率一万八千大军的主力,再度出阵越中,卷土重来。
这次上杉谦信早已请示过正亲町天皇,有纶旨之命,讨伐不臣,所以已有了出兵的名分大义。
眼见上杉谦信的大军一到,原本蛇鼠两端的椎名康胤,立即倒向了上杉家。
上杉谦信接纳了椎名康胤的降伏,但是逼迫椎名康胤,答应认上杉家大将长尾景直为养子,将来继承椎名家名迹。
椎名康胤无奈之下,只能答应此条件,长尾景直改名为椎名景直继承椎名家。
而椎名康胤的嫡子椎名康介,不甘于此,率领部分忠心的家臣武士逃出椎名家,前往富山城逃奔武田家。
得到椎名家的效忠之后,上杉家迅速吞并了椎名家原先盘踞的新川郡。
接着上杉军马不停蹄,继续向西攻略,上杉谦信率领一万大军,包围了富山城。
神保家家主神保长宪,闻之大惊,当下动员军力守城,不过富山城中有李晓旗本备,神冈备,大筒备驻守,兼有本多正信,藤堂高虎,狩野秀治这样大将所在。
所以尽管上杉军人多,武田军亦可以支持一时,不仅可以守富山城,还分兵守卫各个支城,引以互相支援。
不过富山城并非上杉谦信主要目标。
上杉谦信的真正目的,则是另分一军,命直江景纲为大将,率领八千上杉军,与椎名家三千军势组成联军,渡过神通川后,攻打城生城。
城生城是李晓从飞驒通过越中,要害之地。
若是城生城一丢失,李晓越中与飞驒主要通路断绝,与本家联系中断。
如此整个越中就是一盘死棋。
所以上杉家这一招十分狠辣。
直江景纲心知李晓越中飞驒军团的主力,皆被上杉谦信自率大军困在富山城,所以在自己的上万军势之下,城生城根本不堪一击。
不过直江景纲没有料到,李晓前往甲斐时,早防备到了上杉家这一手段。
他命木下小一郎,马场昌房率领蛇尾备驻守城生城。
尽管城生城守军只有一千五百人,但是铁炮众多,加之城生城本身就是坚城。
以前斋藤家凭着此城,能自保不失,力抗神保家大军围城一年多。
所以直江景纲的上万大军,攻打了三日,除了在城下丢下三百多具尸体,没有任何进展。
就在直江景纲震怒,准备不计任何代价,猛攻城生城时。
这时武田军的援军,已经赶到。
武田军援军的总大将,正是李晓安排驻守在美浓的岛胜猛。
闻之上杉军出阵的消息时,李晓就写信给岛胜猛,命他立即从郡上动员兵力,准备出阵越中。
这时织田德川联军与朝仓浅井联军,正在越前进行大战,谁也无暇估计郡上的情况。
更没有人在这个时候,会蠢得武田家交恶,所以岛胜猛倾美浓,飞驒之兵,加上李晓直属的骑马备,以及高坂昌信派给李晓的一千援军,组成了四千军势连夜增援城生城。
眼见武田军援军赶到,直江景纲这时才不敢放手攻打城生城,留下部分军力包围城生城外,自率领大军与岛胜猛的援军对峙起来。
而这时李晓早已向武田信玄请辞,与小幡姐妹,三个儿女惜别之后,与师冈一羽等侧近,准备往越中新上任的竹中重治,山本堪藏,以及新收入了未来的水军大将向井正纲,千贺孙兵卫,以及骏河水夫百余人,匆匆赶回飞驒。
千贺孙兵卫是与小滨景龙,向井正纲,间宫高则三人,并称为德川家御手船四大将的人物,历史上都是武田家灭亡,从武田家转投德川家,而获得一席之地的人物。
李晓率领这群人,轻装简行,赶向城生城。
第三百五十六章大战再起
第三百五十六章大战再起,到网址
第三卷 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三百五十七章 破围之策
第三百五十七章破围之策
城生城下。
上杉军本阵。
直江景纲手持羽扇,看着山下刚刚jiā战过的战场。
战场是在神通川边的一处河滩之上,上杉军刚刚以数倍的优势兵力,击退了武田军两个常备,向城生城的渗透。
不过尽管上杉军击退了武田军对城中的支援,但是本身亦费了一番气力,苦战之下,亦损失不小。
直江景纲沉思一会,转身对左右言道:“听说岛胜猛,是李晓麾下第一能征惯战之将,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众位,纵使我们兵力占据优势,却也不可轻敌,懂吗?”
左右将领听直江景纲如此之言,皆然喔地一声答应。
正在这时,一名浑身泥水的使番急匆匆地奔上山来。
来到直江景纲身前,此人将枪柄向下一ā,大声言道:“禀报主公,我军在神通川上游流放木筏,成功地焚毁了城生城的所有井楼,现在城中的水源已经断绝。”
听闻此人禀报,上杉家众将皆面露喜色,直江景纲缓缓摇着羽扇,望着一旁的城生城,沉声言道:“很好,水源断绝,军心必làn,如此,城生城攻下了。”
另一方武田军本阵。
岛胜猛已闻之突击城生城失败的消息,不过他并没有太在意,这一次进攻对他而言,只是试探上杉军实力的举动。
“上杉军十分坚韧,直江景纲又是擅守谨慎的名将,依我之见,恐怕要击穿上杉军,进入城生城并非容易之事。”
说话之人,是一名穿着火红色当世具足的年轻将领。
对方正是高坂昌信派往飞驒,援助李晓的将领,小幡昌盛。
小幡昌盛是武田家上代猛将,甲阳五名臣之一小幡虎盛之子,父子二人皆是勇猛过人,名列武田二十四将其中。
小幡虎盛原名小畠虎盛,后继承甲州小幡氏名迹,甲州小幡氏,与小幡由美的上洲小幡氏亦属于近枝。
永禄四年时,川中岛合战前,小幡虎盛在海津城病死,而小幡昌盛接替了父亲副将职务,辅佐高坂昌信镇守海津城。
后武田信玄成立北信浓军团,小幡昌盛亦成为军团副将,这次高坂昌信奉武田信玄之令,援助苦战之中的飞驒越中军团,就派了小幡昌盛率领一千军势进入飞驒。
小幡昌盛一贯的作战风格皆十分刚猛,大有宁折不弯之势,有其父之风,所以他如此评价直江景纲的军力,亦是十分高的论断。
事实上,北信浓军团与越后多有摩擦,两方不时有小规模jiā战,所以北信浓军对越后军实力皆是了然。
小幡昌盛接着言道:“我军兵力逊于上杉军,主动进攻反而对本方是一种压力,所以还请岛大人慎重。”
岛胜猛看了小幡昌盛一眼,还未说话。
这时骑马备大将土屋昌恒沉着脸,言道:“久闻小幡大人英勇善战之名,但今日一见却令在下大失所望,眼下城生城被上杉军重兵围困,我军正要破围而入,若是不敢上前与敌军决战,我们又何必来到此地呢?”
小幡昌盛亦是年轻气盛听了土屋昌恒之言,顿时怒气上涌,言道:“土屋大人,在下并非怕死,只是不想背负不名誉之死,我麾下的将士亦不肯跟随这样愚蠢的将领而断送性命。所以还请阁下慎言。”
“你说谁是愚蠢将领?”土屋昌恒不忿地问道。
小幡昌盛不屑地一哼,眼见二人剑拔弩张之势,众将领都将他们劝开。
而在这时,物见番头急忙奔上山坡,向岛胜猛禀报言道:“大人,据抓获的越后军足轻消息,城生城中的水源已经断绝。”
“什么?”
武田家众将闻言身子一动。
岛胜猛率先问道:“此消息可靠吗?”
一旁的小幡昌盛言道:“岛大人考虑甚是,直江景纲狡猾如狐,很可能是对方放出的假消息,yo使我们进攻。”
“哼,若不是假消息,我们贻误了战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城池陷落吗?”土屋昌次当下反驳言道。
物见番头言道:“回禀各位大人,个人判断并非假消息,所以还请早作决断。”
岛胜猛摇了摇头,言道:“小幡昌盛言之有理,以我们的兵力,很难击穿上杉军的防御,若是要强行攻打,即便付出损失,亦很难取胜,反而很可能陷入全军覆灭的境地。”
土屋昌恒听此大声言道:“岛大人,那绝不能见死不救,我愿意率五百骑马队,先行冲阵,无论如何一定要救出木下马场两位大人。”
眼见土屋昌恒ji动的样子,众将皆联想到了困守在城生城中的木下,马场一千五百将士。
闻之水源断绝之事,守军必然心急如焚。
而作为援军的他们,却畏缩不前,不敢于敌军jiā手,这简直是作为武士的耻辱。
于是在场武士闻之土屋昌恒之言,纷纷向岛胜猛请战,就连一向以谨慎防守为主的内岛家家督内岛氏理,亦开口主动进攻。
岛胜猛此刻亦陷入了两难的境地,若是主动出战,四千武田军对阵城下一万一千上杉军,肯定是胜算微乎其微,更何况对方又是直江景纲这样名将。
若战况不利,十分有可能将这支援军给全数搭上。
而若是放弃决战,则是眼睁睁地看着木下小一郎的一千五千军势全军覆灭,城生城失陷,武田家在越中与本家联系彻底中断。
此事的后果,武田信玄肯定会因为越中的丢失,十分震怒,责问李晓。
而对此,岛胜猛除了切腹向李晓谢罪之外,根本没有任何第二条路可走。
岛胜猛看了一眼城生城下,包围得密不透风的上杉军军阵,不由面色凝重,此刻他亦有点难以下达这个决断了。
岛胜猛左思右想一阵,突然要咬定牙关,下达命令之时。
这时一名近si来禀报,言道:“岛大人,主公已经到达,命各位大人前去接见。”
“主公?”岛胜猛闻言大喜,心想既然李晓来了,那么他必然有决断此事的方案。
岛胜猛立即问道:“主公现到何处?他可知眼下我军之处境?”
那名武士喔地一声言道:“主公就在前方山头,观阵已久,他说请岛大人前去商议,破上杉军之计谋?”
“什么?主公已经有了办法了。”岛胜猛闻言十分诧异,但想之李晓的本事,这点亦并非可能。
在白根山,在岩拒城,他已经见识过了。
不过此刻,岛胜猛亦对李晓有几分心底没数。。。
第三卷 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三百五十八章 里应外合
第三百五十八章里应外合
“参见主公。”
山头上岛胜猛,内岛氏理,土屋昌恒,东常庆等人皆向李晓拜伏下。
李晓嗯地一声,示意众人起身,随即挥手一指,言道:“这几日的战况我都听说了,听说城生城中的水源被断绝是吗?”
岛胜猛喔地一声,言道:“回禀主公,城中水源确实今日被断绝,臣下无能,数次ji战没能撼动上杉军的阵势,还请治罪。”
李晓摆了摆手言道:“这不怪你,上杉军势大,直江景纲又乃是名将,纵使我在此亦不敢集中全力与上杉军决战,所以你不轻易出战是明智的。”
这时土屋昌恒言道:“可是主公,木下大人,马场大人,以及我军一千五百将士,还困在城中,难道不救援了吗?”
李晓看了土屋昌恒一眼,言道:“当然要救援,不说城生城是连接飞驒越中的关键,就是木下,马场他们亦我军大将,当然不可见死不救。”
众人听李晓之言,面面相窥。
这时内岛氏理言道:“这却是为难,出战很可能将自身陷入危境,不出战却是眼看友军覆灭,难道主公还有不出战,而救下木下大人他们的办法吗?”
李晓看了一眼,城畔流淌的神通川,言道:“当然有。”
岛胜猛,土屋昌恒他们随着李晓的视线看向城下神通川。
李晓言道:“我决定在神通川上游,筑坝截流,水淹上杉军,让他们通通去做鱼虾。”
岛胜猛,土屋昌恒,内岛氏理听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