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一发不可收拾’之类的马屁话。
显荣明显很吃李晓这一套,暗自心想自己虽身为佛门,但也是名声显赫之辈,竟连明国人都知道自己的大名。
这名中年僧人话刚刚说完,一旁又一名僧人,走上李晓面前来,向李晓施礼,言道:“贫僧下间赖照,这番多谢但马守大人,率领武田军援手,帮助我加贺僧众,抵御上杉辉虎。”
下间赖照?
李晓眼睛一眯,对于此人李晓当然有了解,怎么说这位哥,还有他儿子下间仲孝,怎么说也都是太阁5里有卡片的童鞋,李晓还知道对方现在正是加贺一向宗的两巨头之一。
而且他也已经接到消息,这次本愿寺玄宗之死,此人有最大之嫌疑。
如果本愿寺玄宗真是为他暗算,那么此人就很可怕了,犹如一直蛰伏待机的毒蛇,令人不得不对他倍加提防。
看向本愿寺显荣,下间赖照两人主动向自己示好,李晓把握到二人之间,似乎存在着微妙的敌意,但这敌意不能摆上台面,所以就在暗地之中相互激斗。
是否这两人彼此之间,都要有某个地方借重到自己,以对抗对方。
想到这里,李晓脸上恍然露出笑意,看来今晚是有场好戏了。
当下李晓对本愿寺显荣亦是合十行礼,恭敬地表态了一番,双方都是皮笑肉不笑,一副场面的样子过去了。
接着李晓介绍自己的军师本多正信,本愿寺显荣,以及众僧官们见李晓的军师本多正信亦是一向宗弟子时,当即对李晓更多了几分亲近之意。
最后李晓与本多正信入座,竟是坐在了越中一向宗的僧众一旁,这点令下间赖照的脸色更有些微微不快了。
接下来的商议,仍是继续着明日如何应对上杉,以及越中联合军的话题。
本愿寺玄宗此刻亦换了一副神情,将僧袍一挥,走到军帐中央,大声言道:“今日一战,我越中净土真宗门徒死伤无数,玄宗住持又以身殉法,所以贫僧以为,不应该与上杉家再战下去,适时收兵,休养生息之后以待来日再卷土重来,再于上杉家,神保家一战,以报此仇。”
本愿寺玄宗之言一出,越中一向宗中倒有不少人支持,这也是军议之前,不少越中坊官,僧官向显荣暗中建议的。
今日与上杉辉虎一战,不少人都已被对方打怕了,无数同门,门徒战死在今日之战场上。
越中一向宗经此一战早已元气大伤,所以皆不愿意与毘沙门天之化身上杉谦信再做交战了。
不过这时下间赖照却站起身出声反对,言道:“显荣大师,此言显然有失考虑,上杉辉虎与越中豪族的大军,已逼到眼前,我军若是要退,数万门徒信众岂是一天两天之中就可以退却的。我敢保证,只要我军稍稍露出退意,必然遭到上杉家与越中众豪族的追击!”
“到时候追击之下,门徒们只能溃败四处逃亡,遍地尸山血海,此地将重演九龙头川合战一幕!”
下间赖照刻意将此事之后果说的恐怖,到震慑住了一部分人,不过李晓听来他此言亦并非没有道理,转眼之间说退就退,战场之上士气可鼓不可泻,骤然退兵,凭着这群来打酱油的一向宗门徒,肯定是整个崩盘掉了。
况且本愿寺聚集在增山城下的数万门徒中,还有不少老弱妇孺。
而本愿寺显荣听下间赖照如此当面驳斥,也是一时也没有主意,当即也不顾刚刚才被下间赖照驳斥,相对方求助问道:“那下间师弟,你说该如何处置了?”
本愿寺显荣此言一出,当即暴露了他老实人可欺,没有主见的成色。
这样大庭广众之下的军议,不少越中一向宗坊官,僧官皆是看的明白,暗暗在下面摇头,而加贺一向宗之人却一个个面露嘲讽之色。
下间赖照心底不屑地冷笑,但是面上却温言道出,他正要以这亦刚亦柔之说辞,压迫越中一向宗,显荣接受自己的意见。
下间赖照言道:“显荣师兄,贫僧也是一片为越中同门计之心,因为玄宗住持之死,我们正可利用这门徒上下,同仇敌忾的士气,与上杉军继续周旋。”
“贫僧知道大家忧心上杉军之强,但是我们不惧,我们有佛法护持,越中还有数万门徒是一心支持我们的。我现在可以立即写信回加贺,再动员十万我加贺门徒,奔赴越中斩除邪魔。这一切只要我们再坚持几日,就可以挽回战局,切不能前功尽弃了。”
“贫僧认为在加贺越中两宗同心协力之下,上杉辉虎再强,亦不是我们众多肯捍卫佛法门徒之敌手,正所谓邪不胜正,只要我们心中抱着破魔邪正之念,一切邪魔必将斩除。”
下间赖照说完,其子下间仲孝将那柄当初莲如上人所赐的数珠丸的僧刀取出。
众人皆知此刀是莲如上人当初随身之物,后赐给下间家的,这把僧刀在一向宗中一贯占据重要地位。
当即在座所有僧人皆是站起身来,念诵佛号,以表示对此刀,对莲如上人的恭敬之意。
见众人皆然如此,坐在一旁的李晓也不好意思继续坐着,亦不得不站起身来做了一番样子。
下间赖照见此举之下,一举震慑了所有越中一向宗之人,当即不由露出得色,示意下间仲孝将刀收回,然后大声问道:“显荣住持,觉得贫僧之意如何?”
一旁的莲钦对下间赖照这番举动,早就不耐烦其做作不已,但又觉得自己言辞辩不过下间赖照,当即只能闷声坐在一边看戏。
其实莲钦脾气虽暴躁,但见识却不弱,他很明显知道下间赖照鼓动出战上杉军,其背后的用意。
他就是要让越中一向宗与上杉家继续打下去,而越中一向宗中没有知兵之人,下间赖照自己正可以通过他的影响力,来操纵此战战事,渐渐取得越中一向宗主导之权,最后将显荣还有自己,都排除出去。
或者等越中一向宗衰败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再以加贺一向宗的势力强势整合越中,吞并越中一向宗。
此刻莲钦见早本愿寺显荣已被下间赖照一番言辞说得发蒙,渐渐入了对方影响之中。
现在本愿寺显荣被下间赖照这么质问之下,当即更是乱了方寸言道:“下间大师,说的也不无道理。”
下间赖照微微一笑,大声言道:“如此说来,师兄就赞同我的意见了,对吗?”
莲钦见下间赖照如此发问,显荣就要一口答应下来,那时就悔之晚矣。
莲钦哪里还忍得住,当即重重地咳嗽几声。
本愿寺显荣就脱出口中的话被莲钦这一咳嗽打断,随即会过意来。
本愿寺显荣站起身来言道:“此事还要再商议。”
下间赖照听本愿寺显荣如此说,当下面上露出明显不快,喝道:“显荣大师,为何如此犹犹豫豫,上杉辉虎就窥视门外,大师如此优柔寡断,如何能断事,到底战与不战,请速速拿出决意来。”
本愿寺显荣被下间赖照这么一迫,气势又更弱了几分,这时他转过头看见李晓正安然坐在一旁,当即好似抱到了一根救命稻草般,急切地言道:“但马守大人,不知阁下对此事,有何高见?”
第三卷 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两百六十三章 正信之谋
第两百六十三章 正信之谋
夜晚。
江马辉盛正坐于营帐之中。
眼下他最宠爱的小姓现在正拿着一盅清酒,为他斟酒。
江马辉盛凝目看着酒盈满之后,就拿起霍然一口气喝干,之后重重喘了口气,以舒解心底的烦闷。
一旁的小姓见江马辉盛心烦,虽想竭力卖弄一点姿色,讨好主公的欢心,但无奈江马辉盛情绪太差,一点也未看在眼底。
随即江马辉盛愣愣地一个人出神,今日一战江马家折损严重,家中武士战死大半,令他此刻心情十分不佳。
而正在这时帐外一人禀报,言道:“家主大人,姊小路卫门佐大人求见。”
姊小路赖纲,这么迟了他来作什么?
江马辉盛双目一转,冷笑一声,随即将对方来意猜了个七八分,言道:“让姊小路大人进来吧。”
姊小路赖纲缓缓步入营帐之中,与江马辉盛两人见礼之后,各自坐下。
姊小路赖纲首先开口言道:“听闻今日一战,江马大人苦战建立武勋,不过所部折损甚众,故而前来探望,看看我姊小路家可否有什么地方帮忙上的。”
江马辉盛看了姊小路赖纲一眼,淡淡地言道:“姊小路大人,我记得两年前这时候,正是尊父,率领着姊小路家大军重重包围我诹访高原城的吧。很抱歉,在下记性一直很好。”
姊小路赖纲叹了口气,言道:“江马大人,以往江马家与姊小路家彼此敌对,故而大家有所隔阂,也是当然。不过眼下我们两家皆为武田家之臣属,这以往的意气之争,现在就不必了吧。但眼下我这次前来,是真心实意,替江马大人作想而来的。”
江马辉盛知姊小路赖纲话中有话,挥了挥手示意小姓退出营帐之外,然后言道:“姊小路大人,请直言。”
姊小路赖纲直接言道:“江马大人,此战之结果,你也看见,江马军被武田军驱之征战,结果损失惨重,而李晓却借阁下之势,成就威名,你觉得长久下去,是否还要继续臣属于武田家,为他们效力下去?”
江马辉盛目光一闪,早有预料地言道:“姊小路大人,我此战是折损不小,但是你以为想凭借此挑拨,我与武田家,还有李晓之关系,那你就错了。”
姊小路赖纲哈哈大笑,直接言道:“江马大人,你错了,我何必要挑拨,难道江马大人,只是个屈居武田家尾翼,甘做家臣之人吗?我此来不过是共谋我姊小路,江马家之前途。”
江马辉盛微微一笑,却并不答话。
姊小路赖纲见此继续言道:“江马大人,飞驒国虽小,但亦只是我们姊小路,江马,内岛三家所共踞,虽彼此偶有征战,但总是我们飞驒国人内部之事。武田信玄一介甲斐大名,侵夺信浓仍嫌不足,还欲插入其中,将我飞驒领国化,去年山县昌景出阵飞驒,若非管领大人出兵川中岛,我飞驒已彻底沦为武田家置下。”
姊小路赖纲款款而谈,江马辉盛却嗤之以鼻,言道:“这战国乱世,弱肉强食,武田家强如虎,我飞驒国在信玄眼中,不过一兔儿。信玄要吞并我飞驒,并非过分。”
姊小路赖纲听江马辉盛虽口中如此言道,但言语中却直呼武田信玄之名,显然对其亦不恭敬。
姊小路赖纲听到此,对说服江马辉盛,更添了几分信心。
他此来正是要凭自己之言辞,打动江马辉盛,让其站在自己这一边,然后组成飞驒国三家反对武田之同盟。
在本愿寺军帐之中。
李晓面对显荣之询问,淡淡一笑。
这个问题很简单,必须从最附和自己利益的角度来考量。
下间赖照想要整合越中,加贺一向宗,并置于自己的掌控之下,这已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若是越中,加贺一向宗成功被下间家整合,那么李晓将面对一个比玄宗在时,更强大的本愿寺势力。
这点是李晓绝不愿意看见的。
对于李晓现在而言,他的外交策略,正如之前本多正信同自己建议的,就是西联本愿寺,以东拒上杉家。
这前提必须在,本愿寺弱,上杉家强之下。
若本愿寺势力强大,李晓在他眼底也就不算什么了,只是势力弱小,如此本愿寺才能以自己为重。
李晓才能从中捞取到最大资本,效仿三国时刘备路线,吞并越中神保,椎名家,夺取实地之后,方才有上杉家,本愿寺三足鼎立之根本。
所以越中一向宗绝不能被下间家吞并,所以明日与上杉家之决战,在李晓眼中就绝对不能让之进行了。
李晓看向显荣,言道:“显荣大师与下间大师,二人方才都说得十分有理,其中之见识,令在下获益良多。”
本愿寺显荣见李晓谦虚,连忙言道:“但马守大人之军略,贫僧是十分佩服,请大人尽管直言,不需有任何顾忌。”
他还以为李晓不肯冒着得罪下间,显荣任何一方的风险,故而不想发表意见。
下间赖照亦是脸色微缓,言道:“但马守大人,尽管直说。”
李晓言道:“在下并没有太多见解,只是之前刚刚从本家户隐忍者处受到一则消息,上杉家大将,赤田城城主斋藤下野朝信,不动山城城主山本寺伊予定长,已经向越中出阵,不日就可抵达。”
李晓此言一出,众人脸色皆是一变,加贺的一向宗门徒动员还没有影子,越后军的后阵已正在向越中赶赴。
下间赖照脸色微微不快,他自然听出李晓的意思,问道:“此消息可确认否?”
李晓点了点头,言道:“绝无可疑。”
事实上斋藤朝信,山本寺定长出阵的消息,也是属实的,只是李晓是从横谷幸重的越后情报网那先一步得知消息。
显荣听李晓之言,直接言道:“如此就不能继续与上杉军战下去了,必须马上议和才是?”
“议和?上杉辉虎得到援军之助,肯吗?”下间赖照反问言道。
显荣又一时语塞,李晓见既然自己出场了,就不能任显荣一直被如此打压下去,此人可是将来李晓联合越中一向宗的重要盟友。
李晓出言替显荣解围,言道:“下间大师,请恕我直言,即使越后军没有援军之助,明日若我们与越后再战,结果亦是必败无疑。上杉辉虎之将才,当今除了在下之主公以外,天下能与之抗衡之将,不作第二人之想。”
好吧,李晓承认自己这么说,有点显摆背景的意思,但李晓亦要用这样委婉一点的口吻重复提醒他们,其实哥背后是有人的。
我李晓不是一人在战斗,背后还有武田信玄这座大山。
“所以除了议和之外,别无其他途径。”
下间赖照已明白李晓之立场了,言道:“那你怎么保证,上杉辉虎一定答应议和条件?”
李晓看了下间赖照一眼,转而走到场中,言道:“这并不难,眼下越后之两处要害,皆握于我武田家之手,海津城之高坂昌信大人,所部数千军势,只需一日便可抵挡春日山城之下。而下越扬北众内部颇有不服上杉辉虎的声音,我武田家还可以连接芦名家,从西上野一起出兵下越。”
“只要有这两处牵制,上杉辉虎绝不敢在越中久留,所以他一定会议和。”
李晓说了一半,本多正信开口了,言道:“众位大师,上杉辉虎虽其军略,天下无双,但战场上输掉的,我们并非不能从议和中夺回来。”
下间赖照不认识本多正信,以为他只是个区区无名之辈,亦然敢在此大放阙词。
下间赖照当即嗤笑言道:“说来容易,如何夺回来?”
本多正信不慌不忙地言道:“很简单,只需请能登的金吾畠山家家主,义纲公出面即可。”
本多正信话刚说完,下间赖照身子微微一震,直到此刻他方才知道,他小看了这名来自三河的年轻人。
而李晓看向本多正信,差一点拍腿大呼此招的厉害,本多正信正是把握到上杉谦信的薄弱所在。
畠山家,足利尊氏开幕之后,幕府三管领之一,三管领皆是足利一门,世代所袭,是武家中仅此于将军的役职。
而上杉谦信所袭的上杉家,虽非三管领之列,但也不差,其家门是源自藤原北家,属于公家一系。
而当年上杉氏能成为关东管领,出镇关东,最大原因是其家族出了一个杰出女性上杉清子,而上衫清子的另一个身份则是足利尊氏的母亲。
所以在家格上,畠山家不逊于上杉家,两边可以平起平坐。
而越中国本就是畠山家世袭守护大名之位,当初越中三守护代,神保家,椎名家,游佐家皆只是畠山家的一介家臣而已。
上杉家关东管领所统辖之地,所在于关八州以及甲斐和伊豆十国,所以越中之事并非上杉谦信可以插手的。
若往大义名分上说,上杉谦信此次出兵越中的行为,就是属于捞过界了。
所以本多正信的意思,就是现在能登七尾城的能登守护畠山义纲出面中介,让本愿寺与上杉家两边议和。
能登畠山家虽说并非是宗家,畠山义纲亦能代表一二,以他出面与上杉谦信谈判,上杉谦信屈于名分,也会答应议和。
而且这事也并非没有先例,永禄五年,神保长职反叛上杉家,上杉谦信出阵越中时,神保长职大败,躲避于增山城中,最后亦也是通过能登畠山家的仲介,不仅逃过了家名覆灭的命运,其名下领地还仍然得到了保留。
所以本多正信的计谋,可怕之处就在于算准上杉谦信的遵循义理的性格。
换做他人,在这个战国乱世,连幕府将军足利家都有上顿没下顿,谁还理睬什么金吾畠山。
畠山家早已没落,就连能登守护畠山义纲,现在亦要看称为畠山七人众的几个家臣脸色行事,而神保,椎名等越中原先家臣,早就脱离自立,不将畠山义纲放在眼底。
恐怕眼下也唯有上杉谦信一人还将畠山义纲当回事。
这时李晓开口言道:“不论上杉辉虎是否遵守义理之人,但他以越后一国,统领关东十国,所持者并非实力,而在于关东管领的大义名分。所以他不可能做出违背名分大义之举,否则关东豪族无一人会服他。”
经过李晓,本多正信如此这一说,本愿寺众人皆是了然。众人议论纷纷之间,已是倾向支持议和的一面。
李晓说完看向下间赖照,问道:“下间大师意下如何?”
下间赖照看看本多正信,又看看李晓,沉声言道:“但马守大人之军师实乃天下奇才,在下佩服。”
说完下间赖照等于已自承失败,袖袍一会重新入座,再也不复言语。
次日,本愿寺派人一面与上杉家议和,一面派人请能登国守护大名畠山义纲,来住持此事。
果真上杉谦信迫于武田家在后方之压力,还有看在畠山义纲的面上,答允了议和。
双方议和之结果,越中形势一切不变,保持原样,本愿寺,神保家,椎名家,武田家各守其地。
达成协议之成果后,上杉谦信既主动引兵返回越后。
于是此次增山城合战于此告一段落。
上杉谦信虽大胜,却未得以全功,本部旗本伤亡亦不小,所以需回春日山城修养元气。
越中一向宗则是一败涂地,玄宗战死,势力再也不复从前之风光,不过万幸是根基算是保住了。
神保家遭到损失不小,而椎名家等越中各豪族亦有势力损伤。
而李晓虽也有所损失,但与之相比收获更大,此战之后,李晓与胜兴寺,瑞泉寺越中一向宗,重新缔结了同盟。
这同盟比之玄宗在时不同,显荣,莲钦经过增山城合战,已将李晓视之为与自己并驾齐驱之势力所缔结的。
和之前的同盟性质完全不同。
有了一向宗两御山支持,李晓总算在越中站稳了脚跟,就是现在神保,椎名两家再联手来攻,对方也需将本愿寺对李晓攻守同盟这一个条件,列入考虑之中。
和本多正信一起缔结与本愿寺同盟之后,李晓松了一口气,与上杉,本愿寺之勾心斗角,总算可以告一段落。
眼下李晓可以返回城生城,整治领地,操练军势,准备来日夺取越中了。
但是在另一方面,姊小路赖纲所联络的反李晓同盟,亦在悄然无息的进行之中。
第三卷 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两百六十四章 拓取领地
第两百六十四章 拓取领地
李晓率领军返回城生城后,下令就地解散军势,两备队休整,而自己先回天守阁。
李晓进入天守阁,第一件事就是一头扎进被窝,一睡不醒。
此次刚刚帮武田胜赖平定武田义信叛乱,李晓就马不停地从甲斐赶到飞驒,集结军势于城生城下迎战神保家,之后又到增山城下与上杉谦信一番大战。
战完上杉谦信,又于本愿寺那帮和尚勾心斗角了一会,虽说收获巨大,但眼下对于李晓他真是累了。
这勾心斗角的生活,虽是战国乱世之中存活的必然法则,但是李晓却一点也不喜欢。
眼下他真希望小幡由美在身旁,用她温暖的怀抱,平复一下他此刻的心情。
李晓令师冈一羽守在门外,若无要事,绝不能放任何家臣进来。
李晓这一次足足睡了一天两夜,方才罢休。
起床之后,李晓一副精神振作的样子,感觉多日以来的疲乏一扫而空,十分的惬意。
李晓披了件衣裳,将师冈一羽招来询问,这几日有谁来求见。
师冈一羽如实道出,说昨日大藏长安,横谷幸重,盐屋秋贞三人都有事求见。
不过听闻李晓疲乏,都不敢马蚤扰,只是将要紧事各自写下字条上,等李晓醒来后,再一一浏览。
最后还有一名特殊的客人,李晓的妻妹小幡由贞,现在也住在本丸之中。
李晓听闻小幡由贞来后,顿时有点诧异,随即便气恼起来。
眼下一向一揆才刚刚结束,越中飞驒这地界都不太平,她一个女孩子不过山路艰险,居然敢从甲斐那么远,跑来城生城找自己,这不是胡闹吗?
若是万一她出了什么事情,李晓他要如何向小幡由美交代。
李晓此刻心底也颇为奇怪,小幡由美也是的,处事一向十分稳妥得当,这次又怎么会放任自己妹妹,大老远地来越中找自己。
李晓暂时按下这个疑虑,令师冈一羽将小幡由贞叫来,准备训斥她一顿,再派人立即护送她回甲斐。
小幡由贞不久之后就来到天守阁里,李晓打量着对方,见她脸上虽是风尘仆仆,但见到自己之后,却从内心中传达出一种开心至极的笑容。
看到这个笑容,李晓心底的那一丝气恼,顿时也烟消云散,但是仍觉得不能给以颜色,让她随便任性。
李晓仍板着脸说了小幡由贞一两句,但是小幡由贞吐着舌头,微微笑着模样,令李晓还是软了心肠,最后让她立即回甲斐的那句话,说到嘴边又吞回了肚子里。
既来自则安之,既然来了就让她在此多玩几天再回去吧。李晓如此想到。
于是李晓命人去将小幡晓宪叫到天守阁来,令他们姐弟团聚一下,而自己一面和小幡由贞说着话,一面将大藏长安他们这几日,呈给李晓字条拿来看了一遍。
小幡由贞本是兴高采烈连说几句,想将别来之事一一告诉李晓,但是李晓却早已将注意力转到政务上,只是有一句没有一句的闲搭。
小幡由贞见后,原本见到李晓的欣喜之意慢慢退去,停止了说话,然后慢慢地垂下了头,手里拧着衣角。
李晓仔细看着大藏长安,横谷幸重,盐屋秋贞三人的来信,这些事务大多都是自己离开越中半年来,他们经过却不能决断的,所以都留下给与李晓处置。
这些事中有轻重缓急之分,有的是很紧急但一时无法马上解决。
李晓从这些事情一样一样挑过,选了几件最重要最紧急的事,摆在自己的桌前。
李晓沉思了一阵,当即命人召见盐屋秋贞。
盐屋秋贞就住在城下武士屋敷中,所以与小幡晓宪二人一齐到达了天守阁中。
小幡晓宪与小幡由贞姐弟二人久别重逢,自有一番欣喜之情,李晓让小幡晓宪留在房中继续陪着小幡由贞。
而自己却与盐屋秋贞到了另一个房间单独详谈。
与盐屋秋贞商谈了半日之后,李晓立即命师冈一羽召集母衣众,与盐屋秋贞一起出行。
听闻李晓要出行,小幡晓宪立即表示要随从,与主公一起,而小幡由贞居然也凑一份热闹,要一起前往。
李晓想了下,此次出行,并非是去打战,所以一路没有危险,也就答应下姐弟俩的请求,顺路也可以让他们见识一下越中的景物。
准备了一番后,李晓与一行随从都换上普通的便服出行。
李晓从所在的城生城出发,城生城正位于神通川的西岸,他此行的目的地正是要渡过神通川,到达东岸。
神通川是越中的名川,发源于飞驒国的川上岳山,自南向北的流向,于神通峡的位置,与飞驒国另一条大川高原川合流,之后流经富野平原,最后再注入有名的富山湾归入大海。
眼下城生城所在的神通川西岸,正是今日的八尾町,而东岸一河这之隔,就是大沢野町。八尾町,大沢野町今日皆同属于的富山市。
出了城生城之后,李晓,小幡姐弟,师冈一羽,盐屋秋贞,宇佐美奈美一路皆是策马前行溯流而上。
由于越中是山地地形,所以无论神通川,还是高原川流速都特别湍急。
一行人从难行山道上慢慢走过,一路上听着哗哗的激水声,而从山崖上望下去,可以看见滚滚而下的河流冲刷礁石,湍急的河面上旋着一个又一个漩涡。
若是普通人想游泳横渡,根本不作妄想。
所以必须找寻合适的渡河点,方能过河。
越接近渡河点的地方,景色是更是秀丽,翠色遮断,青山葱绿,正是春日里的好景色,而两岸的断崖各种怪石,亦都可以惹人驻足一观。
所以李晓他们一行心情都十分不错,在大战之后能有这样的景色饱览,亦让李晓整个人都融入这自然之色中。
李晓的渡河点正靠近神通峡。
神通峡在日后的,属于风景地,富山县是作为县立公园的存在,因为不时有野熊出没,所以吸引了不少观光客。
而神通峡也是神通川与高原川交汇之地,若是沿着李晓脚下这条路,继续沿着高原川溯流直上,就可以到达在飞驒的根据地神冈城。
这条路线与现今41国道大致相仿。
李晓他们走了几里路,终于到达渡河点。
当地的船夫听说是领主大人出巡,当即倍加卖力。
渡河之后,李晓他们就来到此行的目的地,已有数名越中名主率人在此迎候李晓。
李晓此来的目的,是收拢人心,兼并领地的。
原来在这次增山城合战中,神通川东岸的几个豪族势力,亦卷入了一向宗与神保家的冲突中。
这几个豪族势力本来内部之间就有矛盾,在这个涉及越中豪族站队的大合战中。
有的豪族加入神保家一方,有的豪族加入一向宗一方,双方在增山城下战了还不够,回去之后又彼此掐架,打了一战。
在战乱之中,两三个豪族势力被灭掉,而其余还在继续混战之中,所以秩序十分混乱。
由于战乱的影响,不是有乱兵冲突,兵败的豪族,也有进入各村进行洗劫,马蚤扰。
所以当地的部分小豪族,名主联合起来,准备抗拒这股乱兵,不过亦有小豪族,名主觉得乱世之下,还是依附于大势力,来得更安全,所以四处找寻几个大的靠山依附。
盐屋秋贞正好闻之此事,意识到这是个机会,正好这一地原本倾向于支持神保家一个当地豪族,刚刚被灭掉。
于是盐屋秋贞当即立下决定,向李晓报告,让武田家的势力延伸至此,接管这一地带。
李晓听闻盐屋秋贞的要求,开始微微有点犹豫,因为他在增山城合战中,有所损失,正是休养生息再图进取的时候。
这时候开拓领地,恐怕一时之间难以消化。
不过盐屋秋贞却说得十分急迫,声言只要李晓给当地豪族,发放安堵文书,再筑一座新城在此镇守,就足以稳定当地局势。
面对盐屋秋贞请求,李晓为难了,放安堵文书是没问题,自己盖印,最后往武田信玄那报备就可以了,反正武田信玄给与自己越中一国自由切取的大权。
越中之地,李晓完全是可以打下多少,就拿多少。
可是筑新城,就令李晓难办,这人力,资金,以及筑城之后,配备兵力来镇守,他现在都没有力量来完成。
不过这时候,盐屋秋贞自告奋勇,说这一切由他一力完成,最后只需李晓,委任他成为这新筑之城的城主,就可以了。
好啊,李晓这才恍然明白,原来盐屋秋贞说了半天,是想要转职了,从商人转为武士。
不过盐屋秋贞本来就有武士出身,是飞驒一个小豪族家主,还有筑前守官职,若让他成为城主,也就有了实地,此行为说是重操旧业,也不为过。
最后李晓还是很干脆地答应盐屋秋贞的请求。
原因有二。
一是他眼下准备入主越中,就必须重用当地之人,否则一介外来势力,若不能与本地势力结合,终是站不稳脚跟的。所以盐屋秋贞就是李晓要重用的当地之人。
第二是时不我待,眼下越中两大势力神保家,椎名家同李晓一样,大家都是在缓过这一口气的时候。
眼下若是李晓不取此地,过了这段良机,当地势力就很可能,又倒向神保家去,所以李晓要抢得先机。
这毕竟可是六千石高的领地,若放任给他人取走,李晓晚上做梦都会睡不着的。
第三卷 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两百六十五章 心有千千结
第两百六十五章 心有千千结
在越中国,神通川是作为新川郡,妇负郡两郡交界界河划分。
眼下渡过神通川,李晓脚下这片土地,就属于越中新川郡地界了。
新川郡内有有一条急流入海的河川名为常源寺川,古之命名为新川,这也就是新川郡名字的由来。
眼下新川郡大致由椎名家掌握,但并非完成全部控制,麾下不少豪族势力,有着独立自主之权,甚至有倾向神保家,倾向一向宗的豪族亦有。
作为盐屋秋贞所要李晓夺取之地,就靠着神通川东岸,上至神通川另一条支流熊野川的区域,虽然地方不大,但比之贫瘠的飞驒,当地的农产量还是可以的,所辖之地的石高大约在六千石。
这六千石几个村子的名主,现在都已在岸边等候李晓。
两边会面就在神通川渡口不远处旁的一处当地特殊的农居建筑合掌屋中详谈。
相谈之中,这些名主们的意愿也很简单,他们希望能通过这次主动的投效,而换取一定的优惠待遇。
比如在年贡上的减免,将原先三公二民的比例,调低至五五平分,甚至二公三民的比例。
有的则希望获得获得军役,普请役上的减免。
还有如大名不入,检断不入等相对较自有的独立特权。
面对这些名主重重各式要求,李晓对此置而不答,而是转而交给盐屋秋贞处理。
两边商谈了一日之后,总算经过盐屋秋贞的努力说服谈判之下,双方达成了大概的一致。
之后这些名主们暂时回村,他们将召集村里的本百姓们再会商一边,达成上下一致后,再决定是否正式加入武田家。
不过一般说来,拿下这六千石领地,对李晓,盐屋秋贞而言难度并不大,真正有难度是如何守住这片神通川边的据点。
在这等候名主们答复的期间,李晓与盐屋秋贞先巡视了一番当地的领地,讨论筑城之地点。
最后二人将筑城点选择在猿仓山上。
猿仓山标高是三百四十二米,靠近神通川,在这里神通川水势稍缓,每年有几月时间利用神通川通行。
在此筑城不仅可以控制这一片领地,还能兼顾到神通川水运。
而这座将要修筑之城,就以猿仓山命名为猿仓城。
历史上之猿仓城,也是正是由盐屋秋贞于永禄年间所筑的。
具体史料不详,据说是上杉谦信为了防止武田势进入越中,而命盐屋秋贞在此筑城,以作为越中豪族对抗武田军之根据地。
此城在本能寺之变的第二年陷落,当时盐屋秋贞已叛离上杉家,正从属于佐佐成政麾下,此城被城生城城主斋藤信利,会同上杉军攻陷。
盐屋秋贞亦在此战中战死。
眼下猿仓山山下的一座地侍家的木屋之中,李晓,盐屋秋贞二人在在屋子商谈。
而师冈一羽等母衣众则留在屋外戒备。
这家地侍家中甚为富裕,房间之中还有障纸作的纸拉门,作为隔断,而不是用普通名主家里,也一般只用不透明的木门来作为隔断。
房间上铺着木板,还有几处叠席可供人休息之用。
一般而言,日式居室之中,最重要就是火塘的位置,是家人常聚集之地。
眼下李晓,盐屋秋贞二人围着火塘旁商谈。
而作为屋主的地侍,只能跪拜在远离火塘的地方,而地侍的家人则没有资格入屋,被安排在村里其?br />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