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叹一声言道:辉虎公终是越后第一强者,我宇佐美定满不如。
当即宇佐美定满下达命令,放弃抵抗,自己则白衣出城,在三军面前切腹谢罪。
宇佐美奈美亲眼见到这一幕,随即之后宇佐美一族就开城投降。
当时宇佐美一族虽然投降,但却没有太多的担心,因为谁都知辉虎公心怀宽容,即使对背叛者亦有怜悯之心。
不过这一次,他们却错了。
机警的宇佐美奈美在事前就察觉这一情况,从而在监禁自己的小屋中出逃,但逃出之后,她却看见囚禁着宇佐美一族的琵琶岛城,在夜空之中,燃起了熊熊大火。
从此名族宇佐美与名城琵琶岛城,皆在于大火中湮灭。
在这一刻,宇佐美奈美的心彻底死了,昔日对上杉辉虎的爱有多深,恨亦然有多深。
在焚毁的琵琶岛城前,她发下重誓,穷毕生之力,也要颠覆上杉家。
宇佐美奈美藏身在草垛之中,遮蔽自己的稻草已被对方用刀挑开。
对方见到草垛中藏着人,不由问道:“你什么人?”
看着对方正盯着自己,上下打量,宇佐美奈美却一点也不惊慌,此次逃亡甲斐,她假扮成一名男子,学习男子装束。
因为从小喜欢看能乐,所以常学着能乐师发音,所以捏合假音,也能模仿青年男子的说话。
所以她自信这一番装扮绝无问题,不会轻易让人看出她是一个女子来。
而站在他身前这名身材魁梧的男子,她亦知道对方是什么人,正是在白根山,岩据城与上杉辉虎抗衡的武田家猛将李晓。
从此人刚才一番的对话中,她知道她与这名男子一样,都是一个共同的敌手上杉辉虎。
那么就借助此人之手,来替我铲除辉虎爷吧,报宇佐美一族的大仇。宇佐美奈美心底如是想到。
“能给我一碗水吗?”
宇佐美奈美先在心底盘算着说词。
宇佐美奈美提出自己的要求后,只见这个李晓笑了笑,命人取过一碗水递给了自己。
“饿了吗?”
听对方问道宇佐美奈美摇了摇头,手里放下碗,并学着武士般用手在唇前一抹擦去水渍。
随即宇佐美奈美如武士般,跪坐在李晓面前,正色言道:“阁下就是名闻天下的但马守大人吗?”
“正是。”
“很抱歉刚才窃听你的谈话,我正是方才所说的宇佐美一族之人,也是现今宇佐美一族仅存之人了。”
“在下宇佐美胜行,拜见李晓大人,此来甲斐是希望武田家,能替我宇佐美家,复兴家名,同时希望大人可以让我,出仕为阁下武士。”
“宇佐美一族?”宇佐美奈美看见李晓摇了摇头,言道,“你有什么可以证明?”
宇佐美奈美从容地将宇佐美一族,琵琶岛城的信息仔细说了一遍,最后言道:“以上就是我所能提供的,请大人一验真伪便知。”
李晓听宇佐美奈美这一番说辞之后,思考了一下,言道:“我看阁下身材瘦弱,似乎不似一名武士那么善战,不过阁下思维敏捷,见识颇有见地,方才那一番情报说得十分有条理,不愧是擅长智谋出身的宇佐美一族。”
“不过阁下的身份,我还需要验证,现在就留你在我身边,担任旗本吧。”
“多谢大人。”宇佐美奈美激动地言道,心底却在暗暗言道,父亲,兄长,你们在天之灵一定要庇佑我,庇佑我奈美达成心愿。
春日山城。
上杉谦信双手扶着天守阁四层的栏杆上,他的吴服在风中刮得扑扑作响,疾风透着大海清新的气息,而在他面前所望是一片繁荣的城下町景色。
“宇佐美一族的事处理的怎么样了?”上杉谦信淡然地问道。
“回禀主公,臣下已擅自做主,将他们连同琵琶岛城一起,一起同焚了。”直江景纲沉声言道。
“什么?”上杉谦信转过身来,将手中的竹杖重重抽在直江景纲的身上,怒道,“我不是叫你将他们流放到佐渡,何时叫你杀了他们?”
直江景纲挨了上杉谦信这一击后,又重新爬起身来言道:“主公大人,你不能再心怀仁慈了,自古以来对叛乱者,只有杀无赦一道而已。否则越后其他豪族,会以为主公宽容,只是毫无顾忌地试探主公的最终底线。如此主公如何能够统御越后,整个关东。”
“我辉虎做事,轮不到你来教我。”上杉谦信又是重重一杖抽在直江景纲的背上。
顿了顿上杉谦信言道:“我上杉辉虎一生奉行义理,但我亦然知道义理与现实上,是有冲突的。而你固然是一片为我上杉家效忠之心,但手法上我绝不认同。”
说完上杉谦信将手中竹仗重重投掷下高高的天守阁。
随着竹仗的落下,往事此刻浮现在他心头,
那一年,他上杉谦信还未继承上杉家家名,未出阵小田原,还不是关东管领。
他骑马去琵琶岛城找宇佐美定满,商议出阵关东一事。
在弁才天神社的社祭之上,他看见一名尚未着裳的年轻女子,在六名手持铜铃,折扇,杨铜枝的巫女的围绕下,吹着横笛。
那时正是三月春光绚丽,漫天的樱花犹如流萤一般飞舞。
在樱花树下,上杉谦信看着那如花一般女子,而笛声悠扬,洞彻心扉,那时那景他一辈子也忘不了。
而转眼之间,这名女子与她的宇佐美一族一同消散了。
此刻看着坠落的竹杖,上杉谦信心底突然感觉一阵从所未有的纠痛。
第三卷 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两百五十一章 八万军势
第两百五十一章 八万军势
飞驒,神冈城。
因为之前武田信玄以印判状的形式,向飞驒姊小路,内岛,江马三家豪族发布出阵动员令。
所以三月初,李晓抵达神冈城,三家豪族的军势已经聚集于城下。
李晓方一到达了便马不停蹄地检阅了三家豪族的军势,其中江马家人马由家主江马辉盛亲自率领,一共出动五百军势。
江马家已经从前年家中的动荡之中,元气恢复了大半。而江马辉盛采用铁腕,拉一派打一派,将江马家中不从于自己的派系通通铲除,现在更是已经坐稳了江马家家督的位子。
这一次受武田信玄的号召,出动了五百军势,江马辉盛等于用出了全力。
这点令李晓颇为满意,当场就赠送了江马家五百石军粮,一百贯钱以作答谢。
至于内岛家,姊小路家二者的动员,无疑就很令李晓感觉灰常,灰常坑爹了。
当李晓检阅内岛,姊小路两家的军势,他真觉得自己脾气好得像圣人,居然没有当场发作出来。
回到营帐,李晓以总大将的名义举行军议。
姊小路家派出的领军大将是姊小路赖纲。
军议之上,李晓忍住怒气,向姊小路赖纲问道:“姊小路卫门佐,可以给我解释一下,阁下的两百军势是怎么样回事?”
姊小路赖纲虽然年轻,但这位历史上统一飞驒之能者,面对李晓的含着怒气的质问,却十分平静,言道:“但马守大人,我不明白你的意思。我们两百军势虽不多,但完全是按照大膳大人之命,以最低五十石一人的比例,出阵动员的。”
“阁下还真是能言善辩。”李晓冷笑一声,随即又看了一眼内岛家的领军大将,此人索性连话都不说一句。
相对于姊小路家,内岛家这次出阵的兵力更少,只有区区一百人。
而方才李晓检阅两家的兵员素质,好吧,问题已经不是人数多少可以形容了,具体说来这两家的人马,简直是养老院老同志加幼儿园小朋友的组合,全是一帮老弱之兵。
这群人集体自杀李晓都觉得十分艰难,要他们去杀人,更是不用提了。
姊小路赖纲平静地言道:“事实上,自去年来,但马守大人在城生城,神冈城实行粮食,食盐专卖以来。我姊小路家领内,粮价,盐价飞涨。百姓生活穷困潦倒,自此能够出阵军势两百,已经很是不易了。所以还请但马守大人,可以以民生为念,以平价卖给我姊小路家,内岛家粮食,食盐。如此我们方有气力替武田家出力。”
李晓哈哈一笑,言道:“姊小路大人,你误会了,阁下领内粮价之升跌,并非是我故意所为。”
李晓表面上话虽这么说,可心底却在言道,你姊小路家粮价飞涨,却是自找的。
实际上今年以来,在大藏长安以许以耕地,粮草支助的暗中招揽和劝诱之下,姊小路家,内岛家领内已有不少生活艰难的百姓,逃到了李晓领内的。
百姓就是领地的基石,李晓的如此作为,绝对是犯了两家的大忌。
此消彼长之下,姊小路家,内岛家实力更是衰弱了,所以难怪姊小路赖纲面对李晓,更是一副有气不敢发的样子,原来他们才是受害者。
所以姊小路,内岛家对武田家出阵的命令亦是敷衍,李晓与他们之间相互暗中拆台,也就不奇怪了。
“无论怎么说,还是感谢两家此番援助之情。”李晓微微一笑。
李晓心想,这姊小路,内岛家能来总比不来的好,不过他们的武士以及精锐都留在了领内,没有随军出征。
如此李晓就不得不暗中防备了他们一手,不能全力动员神冈城的军势,前去支援城生城。
李晓作了如下了安排,岛胜猛率领神冈备出阵三百人,而大藏长安率领剩余之人,再从领内动员了一部分足轻,留在神冈城驻守。
而李晓又增派了橫谷幸清率领五十名临时征募来足轻,去高堂城加强了与力飞驒国国人广濑宗城的实力。
广濑宗城驻守的高堂城,是防御姊小路家,内岛家出阵神冈城的前线,所以李晓有必要加强这里的防守。
最后李晓心想还是有必要稳定一下姊小路,内岛两家的军心,于是各给两家拨出了两百石,一百石的军粮,以作抚慰之意。
准备好这些后,李晓便集结这从飞驒国四处拼凑来的一千一百军势出阵越中。
出阵之前,姊小路家,江马家,内岛家各大将,武士都心怀猜疑,如此军势难道就可以击败,越中第一势力神保家吗?
所有人心里都没底,不过李晓闻此言论,却丝毫并不在意,实际上他还安排下了另外的后手。
三月初,在甲斐越中已是春光明媚,但飞驒还仍在积雪未能消融,李晓出阵救援城生城的路途,并不通畅。
山路上仍是积雪覆盖,并适合大军通行,不过这阻挡不了李晓救援城生城之决心。
李晓当下效仿当年柴田胜家攻打北陆时,铲雪行进之果决,下令部下足轻一路铲雪穿山前进。
这段路程走得异常辛苦,李晓的军势又足足费了三日,放抵达城生城下。
稍稍令人安慰的是,当李晓他们到达时,城生城城头之上亦然竖立着李晓的日月双纹旗,城池没有陷落。
此刻距离城生城被神保家围攻,已有近一个月。
围城之战况颇为激烈,神保家已攻落了城池之外丸,可以说若是李晓的援军再晚到几日,城生城的守军就要支持不住了。
眼见李晓的援军赶到,神保家家主神保长职,本着就要到嘴的肥肉绝不吐出去的原则,决定在城生城下与李晓决战。
他之所以如此决定,并非鲁莽和贪心,一来李晓的援军并不多。
二来在围城期间,神保长职还得到了神保家一门众古国府城主神保职广率领生力军的支援。
于是神保长职分出一千军势继续围困,监视城生城的武田家守军。
而自己则调动一千两百军势来迎战李晓的一千一百军势。
李晓见作为越中势力第一的神保家果真势大,其兵力不仅足够围点,居然还可以打援。
于是李晓不得不进攻转为防御,当下立下阵地,神保军交战。
神保长职自身是越中名将,身经大小战役数十战,虽说不上百战百胜,但亦是一名优秀的将帅,并且自身兵力也压过李晓一头,而麾下号称神保家双壁的小岛职镇,寺岛职定两名大将,以及一门众神保氏张,神保职广皆是能战之将领。
而李晓飞驒国联合军,军力强弱不一,而将帅之间各谋心思,军心不整,所以与神保家当日之交战下,打得十分被动。
若非岛胜猛率领的三百神冈备十分善战,加上李晓的决意坚持,第一日接阵,这路从飞驒而来,增援城生城之援兵就要吃个大亏。
李晓见识到神保家的战力不由心惊,他此刻也是不得已之下在此苦撑,若是一撤退,无疑城生城中的军心必然难以支撑,即使木下小一郎,小幡晓宪,有山虎定他们都是自己最亲信的将领,亦只有开城投降的一路。
而城生城一丢失,李晓在越中之图谋也就全功尽弃,他所苦心经营的一切,也就是损耗大半,很可能一蹶不振,连神冈城皆保不住。
所以李晓绝不能退。
第二日清晨,李晓军这边姊小路,内岛两家军势,早就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皆已收拾好包袱,准备只要今日战事稍一不利,就立马跑路,而江马家亦是暗中有了退意。
经过昨日激战,谁也不看好今日这场决战。
但是令所有人诧异的事,昨日战局大占上风的神保家大军,居然主动撤退,让出了阵地。
而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神保家还放弃了对围攻了近一个月的城生城之包围,主动撤兵。
江马辉盛,姊小路赖纲以及众将,来到李晓军帐之中议论,许多将领皆认为神保家如此退却,必然有所诡计,可能是预伏兵马,吸引李晓军之追击。
不过李晓似对此早有预料,对众将之疑问并不回答。
中午时,神保家军势整合了原先围城的兵力后,正式开始撤退。
而李晓的飞驒联合军,则直接开进城生城之中。
站在城生城的城头上,李晓举目眺望,只见神保家军势虽在撤退,但井然有序,丝毫并不慌乱,而负责阻击城生城方向追击的殿军,居然是神保长职本人率领自己的旗本军作为殿后,而其余属于神保家的豪族部队,先行撤退。
李晓,本多正信,木下小一郎,以及联合军众将领登上天守阁观察神保家军势,江马辉盛不由当场称赞神保长职真是一名有大气度之将领。
见飞驒各豪族皆无再战之信心,李晓也不得不放弃了出城追击的打算。
同样经过昨日一战,李晓深知确实仅凭他现在的实力,尚远不是越中最大豪族,守护代神保长职的对手。
这神保长职将来真可谓他称霸越中之劲敌,不得不跨越之障碍。
进入城生城后,木下小一郎,小幡晓宪,有山虎定等人李晓手下大将,以及城中守军皆是一副绝处逢生的样子。
看着这几人,李晓却是十分欣喜,经过这一次围城战,木下,小幡他们的表现没有让自己失望,他们都展现了足够的能力。
此战让给与了他们独担一面的历练,是一个不可多得之财富,放之将来,李晓深信这几人绝对可成长为自己担当一面的大将。
到了下午时,派出城外的斥候,已经探明,神保家军势确实已经撤离了城生城之范围,眼下正前往增山城方向进军。
得知这一消息,令李晓军中本来很多提心吊胆的将领,此刻都放下了心。
不过众人皆大惑不解,为何神保家会有此一举,突然从城生城下撤军。
正当这时,城下突然有人来报,越中胜兴寺有使者前来。
众将皆是诧异,他们今日才重新进入城生城,为何这般胜兴寺的和尚能这么快得知消息。
李晓当即在天守阁接见了胜兴寺的使者。
胜兴寺使者在四名头上包布,手持薙刀,脚穿高下驮僧兵护卫下进入。
对方是一名坊官,一见李晓便递交了由胜兴寺住持本愿寺玄宗交由李晓的一封信。
本愿寺玄宗信上所写,本愿寺已决定发动信众,讨伐神保家,破邪显正,光耀于佛法于越中。故而出动越中,飞驒,能登三国之信徒,合计八万大军进逼增山城,决定先拔出神保家这个妨碍佛法的毒瘤,之后再向东,顺路攻灭椎名家,最后之目标直指越后之上杉谦信。
而玄宗写信给李晓之用意,是希望他能提兵景从,与本愿寺大军会猎于增山城,一起攻灭神保家。
念完玄宗的信后,李晓的一帮家臣们炸开了锅,议论纷纷,皆然都是吃惊于本愿寺这般和尚的‘目光远大’,覆灭神保家不说,居然还是一起连上杉家一起灭了。
而但听到对方出动八万军势时,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李晓亦是暗中吃惊,尽管可能这其中数字有所水分,而且这八万人实际战力如何,李晓亦清楚。
但这八万军势对于越中一国而言,是何等恐怖之力量。当年凭这人海战术,本愿寺可是攻下了整个加贺一国啊,眼下在越中再重演此一幕,亦非不可能之事。
李晓此刻心中有些不淡定了,而那名本愿寺的坊官,对李晓神色也并非如何恭敬,确实与本愿寺八万大军比起来,李晓这上千人马是远远不够看的。
也难怪对方有些趾高气扬之气度。
这名坊官还言道,这次本愿寺之所以出兵越中,亦有一部分完成武田信玄之拜托的缘故,原因是武田信玄一个月前曾写信给本愿寺,让他们发动越中一向宗一揆以解除武田家在越中之危局。
这时众将才明白,为何李晓面对神保家时一副有恃无恐,原来早已经向本愿寺方面求得的救兵。
只是他们谁也想不到,本愿寺这么给面子,一下就出动了八万的救兵。
本愿寺这个面子李晓不能不卖,所以他当即向本愿寺的坊官回复,说自己立即就出兵增山城,协助本愿寺攻灭神保家。
第三卷 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两百五十二章 声势浩大
第两百五十二章 声势浩大
越中与加贺交界之砺波山。
就在砺波山不远的倶利伽罗山,就是近四百年前源平之战的胜负手,倶利伽罗之战的战场。
当年木曾义仲在此击溃了十万平氏大将平维盛北陆讨伐军,一战而定下。
眼下一支头上包布,手持薙刀,脚穿高下驮的僧兵队伍,正缓缓地行进在山谷之中。
本愿寺坊官下间赖照,他亦如僧兵般的打扮,外罩素绢织成的裳付衣,内衬腹卷,步行行进在山谷之中。
下间赖照此刻奉本愿寺法主显如上人的御下文,率领这支加贺的僧兵,出征越中,增援胜兴寺,瑞泉寺在越中发动之一向一揆。
下间一族作为本愿寺的世袭坊官,手中握有大权,眼下加贺之一向宗信徒,主要正是由下间赖照与另一坊官七里赖周二人负责指导。
所以下间赖照此刻在加贺的地位,就相当于武家中一国之守护代。
“坊主,我还是不明白,为何我们这次要从加贺要支援越中的举事,依我看来我们应该奉法主之教谕,联合一切信众继续覆灭朝仓家,破这阻碍佛法的邪魔。”
下间赖照侧过头对着他身侧并肩而行的长子下间仲孝。
下间赖照微微一笑,言道:“仲孝,无论是出征加贺还是越中,我们都是奉法主上人之命行事,不可有门户之见。”
顿了顿下间赖照言道:“法主上人立下大宏愿,要教化民间,让世人以诚心念诵以南无阿弥陀佛,从而安心前往极乐净土。我们下间家为世代坊官,故而应该帮助法主上人完成此宏愿此是。”
“而我们这次出征越中,正是要革除武家之陋习,拯救越中百姓从战乱而出,沐浴于佛法之中。所以不论是加贺还是越中,我们都必须竭力行事。”
下间仲孝一手持着薙刀,单掌施礼言道:“法主上人的教谕,我记下了。”
下间赖照说完从腰间取下一柄僧刀,恭敬地捧在双手之间言道:“这是当年莲如上人于北陆布道时,下赐先祖下间崇莲的名刀,名为数珠丸恒次。世代为我下间一族传承。而此去越中必有血战,若是我以身殉法,你必须代我将此刀保存下去。”
下间仲孝听父亲这么说,将手中薙刀交给旁人,双手十分恭敬地从父亲手中将数珠丸接过。
对于此刀他早有听闻,是下间家世代所传的名物,是传说中天下五剑之一,与童子切,三日月宗近等名刀齐名,因被莲如上人佩戴过,所以在佛家之人认为,其具有大法力。
下间仲孝将刀刃缓缓抽出,只见刀铭上正刻着四字‘破邪显正’。
下间仲孝十分崇敬地言道:“坊主请放心,我一定手持此刀破邪显正,弘扬佛法。”
增山城距离城生城并不远,位于和田川右岸,与守山城,还有椎名家本城松仓城,并为越中三大山城之一。
永禄三年,上杉谦信第一次出阵越中,神保家本城富山城被攻落,神保长职转而到坚固之增山城据守。
在上杉谦信写给神保长职的书信中,曾言,增山之事,是艰难之地、人以抵众。
以描述增山之坚固难攻。
眼下面对越中胜兴寺,瑞泉寺发动声势浩大的一向一揆。
神保长职一面去信向椎名家,上杉家要求援军,自己则进入增山城笼城据守,对神保家而言,富山城可以丢,但是增山城,是东面据守本愿寺的重要据点,绝不能失。
神保长职进入增山城后,命一门众守山城城主神保氏张,古国府城主神保职广各自率领郎党,回所在居城据守。
增山城,守山城并为本愿寺所处的砺波郡,进入神保家领内的重要通道,所以只要据守住了这两城,就可以将一向宗势力,抵御在神保家领地之外,等待援兵的到来。
李晓从城生城集结起了一千五百军势,赶往增山城之路上,随处可以看见手持着‘南无阿弥陀佛’之旗帜的一向宗门徒,十人,几十人,上百人数百人,一群一群,犹如黄沙滚滚般席卷向增山城方向。
这些门徒手持着各种兵械,多半都是农具,更不少男人带着老婆孩子拖家带口,携家而行。
一旁还有一摞一摞驮车的推过,这些信众们为了这次出征都是自备粮食,贫苦的百姓甚至连家里这次春耕的种粮都拿起当作军粮。
确实与遵行法主旨意比起来,这点牺牲不算什么。
实际上攻打增山城,本愿寺坊官给此次助阵的门徒颁发了护身符,声称‘持此符者,进一步,汝可登极乐世界,退一步,则坠入无间地狱。’
于是接到此护身符的一向宗门徒,莫敢不从,当下从四面八方赶至,云集于增山城城下。
待李晓赶到增山城外围之后,极目眺望,众将皆是作咋舌之相。
平地,低谷,山丘到处皆是如海如潮般的人流。
人声马嘶,喧嚣震天,不绝于耳。
各式营帐,木棚在城下重新搭盖而起,增山城下的城下町,仿佛一夜之间扩建了的几十倍。
人流,营帐一望无际,连绵不绝。
这等规模宏大的大军,不仅是李晓的部众,就连李晓本人亦是看呆了眼。
这等密度的人马,哪里是打战,简直是部落迁徙,历史上的十字军东征,亦不过是如此吧。
只不过手持十字架的十字军战士,换成了持‘南无阿弥陀佛’之一向宗门徒。
看此一幕情景,李晓暗想若是穿越回去,回到论坛上,若是再讲战国只是几个乡长械斗的童鞋,一定要拖出来狠狠地打脸。
李晓心底不由感叹,八万军势,说八万就是八万,果真是出家人不打诳语啊。
本愿寺和尚你们实在太给力了。
实际上本愿寺此次出战,动员的门徒甚至超过八万这个数字。除了围攻增山城下的八万人,作为这次越中一向一揆的发起人,胜兴寺住持本愿寺玄宗还分兵派了一部分门徒,将守山城,以及守山城支城古国府城团团包围。
椎名家家主椎名康胤的两千军势是昨日赶到的,见到本愿寺庞大的阵势,当即后退五里下阵。
而一同来支援增山城越中各豪族军势,如富崎城城主寺岛盛徳,木舟城城主石黑成纲,阿尾城城主菊池武胜,亦是看见一向宗的军势,就远远地立阵观望,不敢近前,生怕被这庞然大物给吞噬了。
李晓立即派出一名武士,去通报己方军势来意,尽管是来助阵,但是李晓也生怕有个什么误会,被一向宗门徒当成什么不明真相的群众给攻击了。
“奇怪,为何以往越中一向一揆,加贺本愿寺皆不进行支援。”李晓突然向本多正信问道。
据横谷幸重的情报,本次越中一向一揆,作为本愿寺在北陆大本营的加贺,只是派出了少部分僧兵支援,并没有派出发动门徒出战。
所以越中一向一揆,始终没有出现过当年像九龙头川合战时,加贺一向宗发动近乎三十万门徒的强大人潮,直接涌入越前。
本多正信对李晓询问摇了摇头,若说三河一向宗他还有几分了解,但对北陆一向宗而言,却一无所知。
“回禀主公,那时因为加贺本愿寺与越中本愿寺彼此派系不同的缘故。”
正当李晓诧异时,身后却传来了另一个声音。
李晓转过头看去,回答自己的正是自己新收入旗本的,宇佐美家的宇佐美胜行。
宇佐美胜行成为李晓旗本之后,虽然其表现之武技,要比上一名真正武士差上老远,不过其却写了一手好字。
而且不论对越中越后,整个北陆的情报的十分了解。
这样的人才,真是李晓目前要攻略北陆所必须。
于是尽管没有调查清楚此人的来历,但李晓还是将他提拔为佑笔,以便随即咨询。
李晓当下问道:“具体怎么说?”
宇佐美胜行看了一眼山下的本愿寺大军,回答言道:“这要从享禄四年说起了,当时加贺国之权力掌握在,三力寺松岡寺,光教寺,本泉寺住持之手。这三寺住持大小事皆一人决断,而石山本愿寺法主无法插手加贺国内部之事。”
“于是总本山的法主上人授意之下,发动位于三力寺之下的本觉寺,超胜寺举事,在加贺坊官下间氏帮助下,攻灭了三力寺。三力寺的住持不是被囚,就是被杀。故自享禄错乱之后,石山本愿寺法主上人实已掌控了加贺国了。”
“我明白了,”李晓截断宇佐美胜行的话,言道:“如果将越中胜兴寺与本愿寺总本山的关系,比作武家之中家主与外样家臣之关系,而加贺本愿寺与总本山,就相当于家主与手下直臣,对吗?”
“是的,主公明见。”宇佐美胜行回答言道。
李晓总算弄清楚,原来,胜兴寺,瑞泉寺当今住持,都是当初莲如上人的后裔,自承一脉,而主持加贺一向宗的下间家,七里家,则是由当今法主亲自任命的坊官。
就在这时,增山城下的一向宗人马派出使者,示意李晓他们一行可以进入。
胜兴寺住持本愿寺玄宗将亲自接见他们。
除夕夜,给大家拜年了!祝大家新的一年财源滚滚咯!
第三卷 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两百五十三章 上杉谦信出阵
第两百五十三章 上杉谦信出阵
春日山城依据着春日山而建,北面是越后府中之地,再往北去,便是直江津港,泛着粼粼细波的海,以及隔海相望的佐渡岛。
春日山之山顶之处,赤松之林生长繁茂。
上杉谦信登城之上远眺,视野十分开阔,此处可俯瞰颈城平原。
而山麓下则是春日町的城下町,有约莫四千户人家。北行半里,是前关东管领上杉宪政所居住的御馆为中心、约有六千户人家的府中之町。此外,还能望见与此町相邻的越后国分寺的巨大屋檐。
而向东北方向望去,能看到米山峰顶。南方远处,妙高山巍然耸立。
眼下妙高山山峰之巅仍是覆盖着皑皑白雪。
上杉谦信坐在天守阁上一边眺望着风景,一边取出自己的爱刀顺庆长光,卸掉目钉,取出刀条,再施以打粉,并用奉书纸浸以丁字油仔细地擦拭刀身。
顺庆长光又名小豆长光,在第四次川中岛合战时,上杉谦信就是手持此刀杀入武田军本阵中,连斩了武田信玄三刀。
本来养护刀具之事,自有刀仆来做,但上杉谦信每逢出阵之前,都要亲手擦拭此刀,或许这样的事交给自己做更放心的缘故吧。
眼下春日山城,正是一片临近出兵前的气氛,四处都是繁忙景象。
小荷驮队的阵夫正将竹雀纹的物资,一箱一箱地装载在车上。
城中足轻奉行正大声呼喝着,扛着三间长枪的常备足轻,来回匆忙地奔跑着。
而背插着黑色‘毘’字旗指物的旗本武士,此刻正站列成两排位于本丸中的毘沙门堂之前。
“主公,可以出兵了。”猛将鬼小岛弥太郎在上杉谦信身后言道。
上杉谦信微微点头,站起身来,缓缓地将小豆长光归入刀鞘之中。
“参见主公大人。”
“参见屋形殿。”
上杉谦信走下天守阁,一旁越后家臣,国人纷纷向他施礼。
而上杉谦信直接走入毘沙门堂内,向毘沙门天祈愿战事顺利,并将供奉于神前的灵水纳入水筒之内。
祈祷仪式之后,上杉谦信将“毘”字军旗交予先锋,将关东管领上杉家之宝物“八幡之御弓”交予第二阵将领,将自朝廷处拜领的“绀地日之丸”旗交予第三阵将领。
眼下众家臣们皆拜服于上杉谦信之前,听其出阵前最后之训言。
上杉谦信沉默一会言道:“我上杉辉虎受天子赦命,授治罚之纶旨,后又得公方殿恩赐,得赐七免许,授予关东管领,眼下我以天子与公方殿二人之命,命诸位随我讨伐越中,叛乱之一向宗,以解救神保家。”
“愿追随主公(屋形殿)。”众家臣哄然答应。
上杉谦信拥有天皇赦命不说,还有幕府将军任命之关东管领,其以关东管领身份发布‘里书’之文书,于关东一地,等同于将军的‘御下文’。
所以上杉谦信拥有天皇,将军这天下最具权威者的号令,也就拥有了最高的大义名分,可以讨伐一切叛逆,而关东任何不遵命的豪族皆视为违背天皇与将军。
上杉谦信得到家臣国人之承诺后,点了点头,当即坐上了有毛毡鞍覆的战马,一旁足轻举起了朱柄伞,白伞袋为其开道。
这毛毡鞍覆,白伞袋皆是一国守护大名出行,才允许使用的。
在足轻之后则是四人扛着彩色之涂舆,涂舆之上则印着代表皇室的徽纹‘菊桐纹’。
这菊桐纹亦是天皇下赐给上杉谦信使用的。
这等威风,且高规格的出阵气势,关东武家之中除了上杉家,无人可以擅越使用。
永禄八年三月,上杉谦信率领两千五百军势从春日山城出阵越中,同时为了防止武田家的袭扰,上杉谦信还发布了动员令,命令直江景纲,色部胜长分别率兵进入东上野,奥信浓,加强了对武田家所据西上野,海津城方向的防御。
之后上杉家全军沿北陆道向西行进,突行极快,只是数日就越过越后与越中交界之天险,亲不知子不知,逼近了增山城下。
越中,增山城外。
李晓军的军帐之中,小幡晓宪正焦躁地在帐内走来走去。而其余李晓的家臣们亦是坐在一边,一副神色不爽的模样。
“简直太气人了,主公,如此你如何还能忍受。”
“晓宪,遇大事要有静气,现在着恼并非是一个办法。”李晓坐在马扎之上言道。
小幡晓宪听李晓如此说后,气呼呼地又重复坐下。
这时岛胜猛亦然言道:“主公,玄宗自持势大,并不将我们武田家放在眼底,这次他给我们开出的条件,实在太苛刻了,如此之下越中将为本愿寺全副收入囊中。”
岛胜猛说完看向本多正信,言道:“本多大人,当初本家与胜兴寺同盟,是阁下一力主张,眼下本愿寺意图独吞越中,将本家排之在外,阁下是否有什么说辞呢?”
岛胜猛对本多正信的质问不可谓不重。
本多正信转过头看了李晓一眼,言道:“主公,岛胜猛大人,玄宗大师之主张确实……”
“正信。”李晓举起手,示意本多正信不必说下去。
方才李晓去增山城下一向宗军帐之上,会面此次越中一向一揆的发起人,胜兴寺住持本愿寺玄宗。
结果双方商谈一方,双方出现了很大的分歧。
主要是在战后如何分配越中的意见上。玄宗的意思,此次本愿寺武田家联合一举攻灭神保家之后。
神保家领下十数多万石石高,最终会
免费电子书下载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