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武田家的明国武士 > 武田家的明国武士第59部分阅读

武田家的明国武士第59部分阅读

    资不答,转过头去只见迹部胜资脸色不对,顿时明白了,问道:“迹部,你难道不是李晓那家臣的敌手。”

    迹部胜资面色尴尬地言道:“回禀殿下,这人名叫师冈一羽,是冢原仆传的得意徒弟。”

    “什么冢原仆传的得意徒弟,李晓手下怎么会这样的高手。”武田义信吃惊了一下。

    武田义信心底盘算了一下,在这第三个条件,在武艺上,迹部胜资远远是不如李晓。

    所以李晓才以此来非难迹部胜资。

    武田义信又看向李晓,言道:“李晓大人,比试到是不必了。我这次代迹部大人提亲并非唐突,我知道你之前与迹部大人一直存在误会,这趟如果两家结亲,可以视作双方和好的诚意。若是两家可以和睦,这才是我武田家之福。”

    这时武田胜赖开口了,他言道:“兄长说的不错,但是先人的遗愿也是要遵守的,若是迹部大人,武艺实在胜不过李晓大人的家臣,这亲事也是无法结成的。至于李晓大人武艺,大家是知道的,而且在这位大人,还未成为李晓的家臣时,他在与李晓大人比试上,可是输给对方的,这点我可以作证。”

    想了这里,武田义信横了迹部胜资一眼,怒其刚才把话说得太满,以至于现在下不了台。

    迹部胜资的武艺虽然不错,但和李晓比起来简直是不值一提。

    武田义信目光一转,随即言道:“李晓大人,阁下的勇武在我武田家中有数的,但娶阁下妻妹的第三个条件,若是以阁下为标准,未免太强人所难了。难道天下只有胜得阁下的武士,才配得上令妻妹吗?如此我倒想看看,阁下妻妹要如何才能嫁得出去了。”

    武田义信此话一说,他一方的武士一同在旁附和。

    李晓点了点头,承认武田义信确实有两把刷子,言道:“义信殿下,说的对。”

    武田义信继续言道:“至于阁下第三个条件,我想可以折中一下,迹部大人的武艺,我是见过,第四次川中岛合战,他也曾连续讨取三名上杉家足轻的首级,如此若称不上勇猛第一,但是也说是武艺高强的武士了吧。所以我想第三个条件,迹部大人,就不必测试了。”

    李晓笑言道:“义信殿下,说的没错,但是请允许在下这一点坚持,这样吧,条件折中一点。迹部大人。”

    李晓看向迹部胜资,正色言道:“若是迹部大人,能够接住我李晓三枪,就证明阁下是一名武艺出色的武士,我就把妻妹嫁给阁下如何?”

    李晓此言一出,顿时在场无论武田义信,武田胜赖这边的武士都是惊呆了,李晓区区三枪,就能打赢迹部胜资吗?

    这迹部胜资虽说不是武田家的勇将,但自身武艺也有两把刷子,李晓说三枪定胜负,未免太张狂了。

    若是迹部胜资连李晓三枪都挡不住,也不用说什么武艺高强了。

    所以这一次连武田义信也无话可说了。

    迹部胜资脸涨得通红,当下也不顾什么的,大声言道:“李晓,你未免太目中无人,三枪就三枪,我肯定要令你后悔。”

    当即迹部胜资就接下了李晓的挑战。

    而武田胜赖,武田义信两边武士也是群情而动,十分有兴趣地看着这场比试。

    李晓勇猛和枪术之精湛,武田家上下自然是闻名的,眼下能见李晓一展身手,顿时这帮武士都报了见识一番的心态来看。

    当即众人连参加本馆的新年贺仪都顾不上了。

    比试一旦定下,当即就有人替李晓,迹部胜资取来武器。

    面对李晓轻蔑的挑战,迹部胜资眼下是怒火冲天,手持一柄木刀后,手指着李晓大声喝道:“李晓,我要与你一决胜负。”

    李晓脱去狩衣,轻装上阵,接过长枪之后,随手一挥十分称手。

    李晓大声言道:“迹部大人,那我们这就开始了。”

    说完李晓长枪一横,摆开架势,迹部胜资亦然全神贯注,目光盯住了李晓,以作戒备。

    “迹部大人,我要攻你左肩了,你注意了。”

    随着李晓将自己的枪路报出,在场武士都是惊讶,心想这未免也嚣张,与对方比试,还要报自己攻对方一击的位置,让对方提早有了准备。

    难道李晓对自己的枪法真的这么有自信吗?

    而反观师冈一羽,迹部胜资却是拧起了眉头,攻击对方前自报自己的枪路,这样的招式,以往也不是没人用过。

    在冢原仆传之前,有一名堪称剑圣格的剑豪梶原长门,他使一把刃长三尺寸的长刀,他在与人比试前,总是先‘提醒’对手,言道:“注意,取你左手。”

    说完比试之中,就真的一刀砍下对方左手。

    梶原长门这番说到哪斩到哪,从不失手的武艺,确实可说得上当时一绝。

    而他的对手纵然知道,对方事先的招数,却始终无法躲过他快若闪电的一刀。

    这样的人一般是对自己的剑术达到绝顶的自信。

    难道李晓的枪术,已经达到了与梶原长门的剑术相当的程度吗?

    迹部胜资脸上更添了几分凝重之色,而在这时李晓手中的长枪一挥,已经破空攻来。

    一枪破出,李晓心底言道,迹部胜资,就你也配求亲,自讨苦吃吧。

    第三卷 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两百二十三章 武田家两山

    第两百二十三章 武田家两山

    迹部胜资全神贯注于提防李晓杀来的一枪。

    李晓手中此枪攻去看似凶猛,但确实是直挺挺地刺向他的左肩。

    迹部胜资挥刀一架,只听噗地一声,在众人的一片惊呼声之中,他挡住了李晓这一枪。

    迹部胜资不愧是武家出身,自小武艺娴熟,换作在场不少人,甚至连这李晓‘提醒’的一枪也挡不住。

    饶是迹部胜资挡住了李晓这一枪,但受这枪头的冲力的影响,脚步向后挪动了半步,握住木刀的十指,也微微发麻起来。

    迹部胜资心底暗暗惊呼,果真李晓是盛名之下,确实有他的实力所在。

    仅凭这一枪,他就知道自己远远不是李晓的对手,但要在三枪之内胜过自己,他还不够。

    想到这里,迹部胜资抬起了头,向李晓挑衅言道:“李晓,还有两枪,大爷在这等着。”

    第一枪被迹部胜资挡住,李晓不以为意,反是哈哈笑道:“很好,有个性,我喜欢。”

    说完李晓提枪在手,喝道:“第二枪,刺你右肩。”

    李晓说完果真刺向对方右肩,迹部胜资这一抬手之间,再次架住了李晓这一枪,不过受这一枪的猛击,他奋力抵抗之间,右膝微软,差一点跪在地上。

    仅仅两枪之下,迹部胜资已是汗流浃背,气喘如牛。

    李晓并没有停手,大喝道:“第三枪,刺你右肋。”

    最后撑过这一枪,小幡由贞就是我的了,如此也可大大羞辱李晓。

    想到这里迹部胜资,嘴角边浮出一丝狰狞之色,喝道:“我等着呢。”

    迹部胜资没有料到,李晓刺来的第三枪,枪头突然乱甩,枪尖划出了道道弧线,自己一时竟看不出他的枪路。

    “这是什么枪法?”迹部胜资顿时大惊失色。

    迹部胜资不亏久经沙场,知此情况,不可贸然抵挡,向后退了一步,并重重向下斜斩一刀,目的是破去李晓枪头的攻势,最后身子向左闪避,准备避开刺向他右肋的一枪。

    但这时李晓的枪头转了一个弧度。

    “不好,他不是攻我的右肋!”

    迹部胜资待反应过来,已经慢了一步。

    李晓的木枪已经攻到。

    就在所有人的一阵惊呼声中,只见迹部胜资整个人腾空飞起,在空中划出一道抛物线,一口气直接飞出了三四间的距离,重重地砸在一群武士的人堆里。

    迹部胜资身下殿着三四个人,姿态狼狈不堪。

    迹部胜资又惊又怒,他刚想出声喝骂李晓不顾信义,偷袭他的左肋。

    但他刚刚开口之间,空气进入了他的肺部,他顿时感到左肋一阵剧痛。

    “不好肋骨断了。”

    迹部胜资最后想到这里,转眼被这肋部的剧痛击倒在地,立即昏厥了过去。

    胜负已分。

    三枪就三枪。

    李晓抽枪收立,他方才的枪头重重的戳在了迹部胜资左肋的地方,尽管枪头上面包裹着棉布,但这是他奋力一击,丝毫没有留手,所以这一枪至少足够迹部胜资在床铺上躺上三个月,不能下地的。

    如此也足够教训他上次强掳小幡由贞之仇了,看他日后还敢不敢起恶念。

    眼见迹部胜资昏厥过去,武田义信看向李晓的目光中,透出一丝寒芒,李晓这一枪等于了半废了迹部胜资,在这将来几个月关键的夺嫡之争中,他少了迹部胜资在旁协助,等于了去了部分力量。

    武田义信阴冷地朝李晓言道:“很好,李晓你这一手够狠的。”

    李晓摇了摇头言道:“迹部大人,太不小心了,方才我已枪下容情了。不过比武中总有闪失,这是天意,并非人定,只能怪他运气不好吧。为了表示歉意,我这里倒有几副重金购来的药材,不知是否可以给迹部大人,医治一二,以解我内心愧疚之意。”

    武田义信皮笑肉不笑地言道:“如此就好。”

    说完,武田义信带着麾下家臣武士大步走进本馆之中,而迹部胜资也被人抬去找医师医治。

    武田义信走后,武田胜赖哈哈一笑对李晓言道:“迹部胜资这人虽没有才能,但却一肚子鬼计,暂时除了他,也可断绝兄长部分的反击之力。李晓多亏你了。”

    李晓点了点头言道:“殿下,方才不过是意气之争,要胜过义信殿下,并非是几个意气之争就可以解决的。”

    武田胜赖听了李晓的话,点了点头言道:“我明白,走吧,大家一起赴宴去吧。”

    说完武田胜赖一方家臣武士,亦向踯躅崎馆本丸的大殿行去。

    大殿之中。

    早已坐满了许多武田家的家臣以及同行的家眷。

    这一次参与武田家新年夜宴的家臣足有上千人之多。

    不仅是大殿中席次不够,连两旁的偏殿都坐满了人,甚至席次都铺到了走廊之上。

    李晓作为武田家家老格的家臣,自然有资格在大殿之中,享用宴席。

    随着武田胜赖,李晓,真田昌幸走入大殿之中。

    武田家的众家臣们陆续到齐,向主公武田信玄表示完新年祝贺。

    武田信玄在大殿之中赐宴,招待答谢来家臣武士们在过去一年中为武田家基业奋战而作出的努力。

    按照以往的惯例,在新年宴会之中,要先饮屠苏酒。

    屠苏酒的作法来自中国,原是药用酒。

    早在中国南北朝时,就有岁饮屠苏,先幼后长,为幼者贺岁,长者祝寿的说法。

    而后渐渐传入,因为关东关西京畿各地风俗不同,也渐渐也有了各地不同的饮法。

    武田家新年贺宴上屠苏酒,先用山椒、桔梗、蜜柑皮、小豆装在木棉袋中,放在酒里浸泡一夜后,第二日在取酒饮用。

    宴会之上,武田信玄也是一身新装,面色微红,对着众家臣笑着言道:“屠苏酒乃长寿酒,苏辙的《除日》诗中曾道: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所以我希望诸君也能保重身体,如此我们方能共享大业。”

    在座的武田家家臣站起身来齐声言道:“愿为本家竭尽忠诚。”

    祝酒之后,武田信玄与众将闲谈了一番,便回去休息,众家臣也心知武田信玄一直以来身体都不甚太好。

    这也是他年青时候肺痨落下的病根,因为酒色操劳,身体一直欠佳,直到这几年来方才注意,不能再像以往那般了。

    武田信玄走后,就由武田家一门众笔头,武田信玄的亲弟,武田信廉来主持新年贺宴。

    以往这一任务都是由武田家嫡子武田义信来担当的,但自上一次岩拒城合战,武田义信串通上杉谦信谋害武田胜赖的事件之后。

    武田信玄已撤销了武田义信这一殊荣。

    这一幕变化在武田家内对外界颇为敏感家臣眼中颇有令人深味的意思。

    宴会之中,武田胜赖作为武田家新贵自然受到众家臣的关注,不时有家臣上来与武田胜赖攀谈,祝贺新年。

    相对而言,武田义信虽然近来在走下坡路,但好歹也是武田家嫡子的身份,加上他之前在武田家中打下的人脉,所以同样也是十分忙碌。

    至于李晓还是首次参加主家的新年贺宴,并且其自身根基尚且,主家家老级家臣们他也多半不认识,所以坐在一边却,显得不那么引人瞩目了。

    真田幸隆与李晓坐在角落之中饮着屠苏酒,他低声地为李晓指引本家中的人物。

    “此人就是河内|岤山家家督的|岤山信君了。”

    李晓看过去只见一名二十多岁的风雅人士正站立在武田义信身旁,与他说话。

    |岤山信君相貌十分俊雅,行止之间颇有几分京都里公卿间的作派。

    他与武田义信二人详谈甚谊。

    李晓对真田幸隆言道:“|岤山玄蕃,在下认识,之前随胜赖殿下出征松山城时,曾经见过,不过感觉其人不像有武家的做派,反而与义信殿下一样,更似京都里的公卿。”

    真田幸隆微微一笑,言道:“李晓大人,有所不知,|岤山大人能文亦武,并且是本家有名之文化人,平日与信廉公十分交好。”

    顿了顿真田幸隆言道:“至于|岤山家坐镇甲斐南部之河内领,是主家在甲斐国中第三大势力,而河内领虽多山地,但是林业伐木甚佳,领内以山造,饲鹰、下山大工、狩猎为主要产业,因为河内领与今川家领地接壤,所以主家一直是由|岤山家负责对今川家的外交。

    “在油川之乱时,|岤山家依附今川氏,与主家作对,后来信虎公策反|岤山家当主|岤山信悬次子清五郎刺杀其父,引起|岤山家内讧,之后才将|岤山家降伏其下。”

    “之后,主家为了加强与|岤山家之关系数代姻亲,|岤山信君的母亲,是信虎公的次女,而信君的正室,则是御馆大人的女儿,其与本家的渊源可谓是一门众之中的一门众。”

    李晓听了真田幸隆的介绍点了点头,河内|岤山家,其与今川家关系紧密,所以他依附于武田义信方的立场,就可见一般了。

    接着真田幸隆又补充言道:“但是|岤山家真正忠于的是主公大人,尽管倾向义信殿下,但在我们与义信殿下相争时,|岤山却不会贸然出手,不过亦值得我们提防就是了。”

    真田幸隆介绍完毕后,李晓点了点头,对|岤山信君有了更深入地认识。

    正待这时候,|岤山信君转头见我和真田幸隆正在打量他,微微一笑,然后走到了我和真田幸隆面前,言道:“真田弹正大人,但马守大人,许久不见了。”

    李晓呵呵一笑言道:“|岤山殿下两年一别,风采依旧。”

    |岤山信君点了点头,双方说了几句场面话,|岤山信君便言告退,挪到别的地方去了。

    |岤山信君走后,接着真田幸隆又指向在另一边独自一人喝着闷酒的一名容貌粗犷的武将。

    “此人就是郡内领小山田家家督小山田信茂,是本家一员虎将,常率领擅于投石的部队为本家征战。”

    李晓闻此点了点头,言道:“小山田家之家名,在下多有听说,在甲斐国中小山田家之势力,应该仅此于主家吧。”

    真田幸隆微微笑道:“你说的不错,在甲斐国内,小山田家之势力仅此于本家,确实不可忽视。不过小山田家并非与本家同宗,而是出自恒武平氏,但因为与本家数代联姻,所以也等同于主家之一门众看待。”

    “主家对于小山田家一贯宽厚,保留其自治之权,在主家之中,小山田家保有对领内,入山料,徴收,栋別钱,赋课,检地,诉讼,裁定等之特权,几乎与木曾家一同被视为本家内部之独立大名家。”

    真田幸隆,李晓见小山田信茂正转过头看向这边。

    李晓微微一笑表示和善之意。

    小山田信茂只是微微一点头,就继续喝酒了。

    真田幸隆对李晓言道:“他的性格一贯如此,本家之中除了主公之外,谁也不买账。”

    李晓呵呵一笑言道:“有意思。我想是小山田信茂太过自傲吧,随着近年来主家攻取信浓一国,如内藤,马场,高坂等从主公侧近提拔起来的后起之秀,但成为一城之主,代主公执掌一方,已成为与他平起平坐之人物。而小山田家却依然守着郡内,一无长进,想必才是苦恼之根源吧。”

    真田幸隆言道:“小山田家若想要拓展领地,可不容易,小山田家世代所领的郡内与北条家接壤,专门负责主家对北条家之防务和外交。除非他想转封领地,否则拓展领地的唯一途径就是本家与北条交战了。”

    顿了顿真田幸隆继续言道:“不过小山田家与北条家交恶不太可能,反而关系甚佳,前家主小山田弥三郎就曾担任北条家之取次一职。”

    “分仕武田北条两家?”李晓顿时诧异,心想这小山田家也太牛了吧。

    ps:在北条氏的分限账小田原众所领役账中,他国众中名单正有小山田弥三郎的名字。

    真田幸隆点了点头确认言道:“不错。当初在善德寺接下的甲相骏同盟,也是由小山田家在主家与北条家之间奔走才达成了。事后主公为了犒赏小山田家,特命他护送主公长女的队伍,送至于北条家的北条氏政。”

    李晓听了真田幸隆的分析,不由摇了摇头,河内之|岤山,郡内之小山田,这两‘山’都是当年信虎公为武田信玄所留下的左膀右臂。

    如果说毛利家有两‘川’,那么|岤山与小山田就是武田家之两‘山’了。

    第三卷 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两百二十四章 源氏栋梁

    第两百二十四章 源氏栋梁

    书友们平安夜快乐,圣诞快乐。大家好好陪女朋友和未来女朋友啊,不要像我这样码字度日,内牛满面。

    武田家两山,确实可以这么称呼。

    平定油川之乱后,在信虎时代,武田家,|岤山家,小山田家这三家都是甲斐中最大势力,其中武田家作为甲斐守护势力稍强,小山田家次之,|岤山家再次之。

    小山田信茂之祖父小山田信隆在油川之乱中站错了队,站在油川信惠一边,最后被武田信虎夜袭杀死。

    后小山田越中守信有继承了小山田家家督,娶了武田信虎的妹妹为妻,武田信玄又娶了,越中守信有的姐姐为妻,小山田家才正式降伏武田。

    而|岤山家也是如此。

    武田家作为甲斐守护,在信虎公的手上,经过多年之征战,以杀伐,暗杀,策反,怀柔,姻亲等种种手段,才将这武田两山压服。

    最后在武田信玄手上,成为两大助力替他征战信浓国。

    然后真田幸隆对李晓言道:“如今我们要辅佐胜赖殿下要扳倒义信殿下,首先除了义信殿下在本家内部势力之外,就必须设法使得本家与义信殿下身后的靠山今川家,两家断绝同盟之关系,如此势必会危及到当时善德寺定下的甲相骏三国同盟的盟约。而如此武田家之中,分别亲附于今川家的|岤山家和亲附北条家的小山田家,必然不会愿意出现这种状况,如此才是难题之所在。”

    顿了顿真田幸隆又言道:“李晓大人,本家历来一直是谱代家老,重臣合议,尽管御馆大人有很高的权威,但是一般不会太过干涉,家臣团们做出的决定。所以一旦决定本家重大要事,都是由家老们组成的评定众商议之后,由主公下论断,所以若不能将|岤山家和小山田家说服站在我们一方来,要断绝本家与今川家的同盟,扳倒义信殿下这一切也就无从谈起了。”

    李晓听了真田幸隆的分析后一愣,恍然大悟,原来他费尽心思向自己介绍|岤山家和小山田家,是出于这个目的。

    对此李晓点了点头表示明白。

    不过真田幸隆亦然笑道:“不过李晓大人,既已成为本家家老,对胜赖殿下而言实在是一件喜色,这意味着大人你亦然也有参与评定的资格。如此在重臣评定的会议上,我们的力量就更强了一分。”

    李晓听真田幸隆这么说,笑道:“能帮得上胜赖殿下,如此就好了。”

    就在李晓在一边与真田幸隆攀谈,一边喝着屠苏酒时,一名近侍走来对李晓言道:“但马守大人,主公有请。”

    武田信玄的突然召见,颇令李晓诧异。

    上一次武田信玄召见是谈论自己儿子李正与武田家联姻一事,谈至大半后,武田信玄因身体不适,就没有继续下去。

    本来武田信玄还要继续询问李晓关于越中,北陆方面的军略,但也因为他的身体问题而中断。

    李晓猜测武田信玄召见他,可能是继续上次未完成的讨论,让目前代替马场信房负责越中飞驒方面攻势的李晓,阐述下北陆现在的情况,以便为武田信玄决定未来一年武田家的攻略方针,做一个参考。

    在明日就是本家一年一度的家老评定,武田家在永禄八年的战略决定,攻略方向,以及外交倾向的决定,都必须在明日的家老评定会议上商议而出。

    如此才能给武田家上下明确在永禄八年中,武田家将进行那些计划,给予各人制定目标。

    李晓跟随着近侍走向武田信玄的居所。

    武田信玄的居所,在本馆中处于一个较为寂静的位置,虽是新年,但四周警戒一点也未松懈。

    李晓可以很明显感觉一路上,负责信玄安全的奥近习布下不少明暗哨。

    李晓走到了居室前,正好有一名穿着和服,三十有许的美貌妇人,正缓缓地为居室拉上纸拉门。

    这人的穿着打扮应该是武田信玄的妻妾,从年纪上估算是祢津夫人或是油川夫人中之一。

    李晓十分友善地向对方躬身行礼,而那妇人看见李晓,亦是微微一笑,向李晓言道:“这位就是李晓但马守大人吧,妾身有幸得见,我是主公的侧室油川。”

    李晓心里一凛,原来真是油川夫人,未来李正的岳母。

    当下李晓不敢怠慢,言道:“原来是油川夫人,在下正是李晓。”

    油川夫人温和地向李晓一笑,言道:“李晓大人,请勿多礼,以后我们都是一家人,菊姬以后还要请你多多指教了。”

    李晓亦是客套地言道:“油川夫人哪里的话,菊姬能下嫁我们李家,这是主公对李晓的厚爱,也是李晓的荣幸。”

    接着油川夫人又与李晓闲聊几句,当即告辞。

    李晓舒了一口气,从油川夫人的相貌来看十分美艳,这么说她的女子菊姬想来也不会差,如果性格也像她一样,想必将来和李正十分好相处。

    “李晓大人,主公正在内等候阁下。”

    经身旁武田信玄侧近提醒,李晓才回过神来,当即脱下鞋子,交出武士刀,然后迈步走向武田信玄的居室。

    李晓走进武田信玄屋内,屋中摆设十分简单,这一切都颇具出家修行人士的作风,而在内壁的上方则悬挂着一副字画上面写着一个‘禅’字。

    武田信玄本人是信奉天台宗,并且自身从小受临济宗影响颇深。

    由后世所见武田信玄一生中下达的政令中可见,他曾多次修缮佛寺,赠地于寺庙,免除寺院年贡,可见他侍佛之心甚为虔诚。

    在这乱世中武田信玄,可谓是一手拿屠刀,一手念佛之战国大名,并且这样的大名在当时不占少数。

    在居室内的烛光之中,李晓可以清晰地看见,武田信玄正在窗台边,用手指在一个地球仪上,轻轻拨弄着。

    李晓心知这是自己所带的葡萄牙宣教师托雷斯神父拜见武田信玄时送赠的。

    武田信玄似在想些什么事情,十分入神,以至李晓到来了都没有发现,李晓与身旁武田信玄的侧近都没有出声,只是在一边恭候。

    待到窗台上的烛光噗地一声发出清脆的剥响,这时武田信玄才从沉思中回过神来。

    武田信玄转过身来,这才看见恭候在一旁的李晓,他笑着言道:“想事情入了神。”

    武田信玄说完退侧近挥了挥手,侧近会意跪拜后退下,走到居室之外,双膝又重新跪在居室门前,缓缓地将纸拉门推上。

    侧近退出之后,武田信玄手中拿起地球仪,开口向李晓言道:“李晓,你相信如南蛮人宣教师所说的我们所在的大地,真的是圆的吗?”

    李晓喔地一声,恭敬地言道:“是的,我相信,并且我们明国人多数都相信。”

    武田信玄诧异问道:“哦?你们明国人不是一直说天圆地方吗?”

    李晓微微笑道:“这是过去,现在我们已经认识到了,不过南蛮人更厉害,他们中有个哥伦布,他率领船队环绕我们所在的地球,航行了一圈。”

    武田信玄点了点头言道:“我明白,虽对这感到不甚明白,但我相信那宣教师和你李晓的判断,你们说的是对的。”

    说完武田信玄将地球仪轻轻拨弄,然后指向地球上的所在,对李晓言道:“庄子曾说过,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几千里,自小时候我听岐秀元伯大师说过这个故事,但是当时我不太相信有鲲这样大鸟。但是今日见了这个地球仪,我方才知道,并非世上没有鲲这样的大鸟,我只是受限制于自身见识的渺小,而短视不能见物。”

    顿了顿武田信玄换了种口气,言道:“李晓,古事记里所说,天神创造了本州、九州、四国、淡路、壱岐、对马、隠岐、佐渡八大洲,之后天孙降临,平定了各地的纷争,代天神统辖诸洲,是为神武天皇。所以我们常以天下二字,来代称我们所居之地。而有点见识之人,也仅知道世上还有琉球,,明国,吕宋,南蛮等区区数国。”

    “但见了这地球仪,我方才知道我们所居之地的渺小,以及见识之短,居于真正的天下之中,不过是个弹丸之地,而我们一直以为庞大大物之明国,不过也只是这一掌之地而已。世上还诸位文明,例如之前所见的宣教师托雷斯,我记得铁炮这样的火器,就是由他们传入的。”

    李晓在一旁听着武田信玄的感慨,在现代人看来早已接受了世界这个概念,明白了自己所居在地球中的位置,所以不会盲目自大。

    但是在古代每个王朝,为了宣传皇权,塑以膜拜,都有每个国家自己的本位思想。

    这最早起源中国,后朝鲜,越南,都有这思维,历史上越南自立后,越南国王也曾将自己国家称为南朝,而北方明国称为北朝,两者并立。

    李晓问道:“主公,为何突发这样的感慨呢?”

    武田信玄将地球仪放下,言道:“李晓你虽是明国人,但见识过人,与你谈心常常令我所有得。我在想,我信玄征战半生,现已是五十五岁之人,迄今所统辖之地不过六十六国之甲斐信浓两国,不说统一六十六国,即使上洛大业有生之年亦未必能够完成,更不用说见识朝鲜,琉球之风土,而天下之浩瀚闻之却不能一见,实在是人生之遗憾。所以我才发出这样的感慨。”

    李晓听了点了点头,武田信玄这话怎么说,坐井观天也有坐井观天之幸福?

    李晓本想说几句话来宽慰武田信玄,但随即想到自己的身份不对,这样的话不该是一名臣子说的。

    当下李晓也只能言道:“主公多虑了。”

    武田信玄感叹了一阵,又恢复了以往的形态,目光透出坚定之色,言道:“方才只是我信玄一时之言罢了,无论天下如何变化,世事如何发展,但眼下都动摇不了我信玄之决心,人生所争的不过这几十年,大丈夫若不能完成自己的宏愿,也要战死在完成宏愿的路上,所以在我眼底,义元公绝不是一名失败者!”

    说完,武田信玄抽出屋中所悬挂之武士刀,对准地球仪一刀劈下,地球仪顿时之间化作两半。

    屋子之外的侧近,听闻屋子传来刀剑之事,顿时以为有异。

    数名武士冲进了信玄的居室之中,却被武田信玄大声斥退。

    武田信玄重新将刀收好,言道:“既然见识不了这天下之广博,这地球仪对我信玄而言已无意义,不必再留着了。”

    李晓听闻此点了点头,很不知趣地在哪里心想,即使你不用,也可以送给我啊,怪浪费的。

    不过面上李晓还是附和了武田信玄几句。

    接着武田信玄重新盘膝坐在李晓面前,从身旁抽了一把折扇打开在手里轻摇,然后对李晓言道:“李晓,我信玄一直很欣赏你,所以这话我只对你一人说。”

    李晓点了点头,言道:“臣下一定洗耳恭听。”

    武田信玄正色言道:“我信玄一生之野望,在于上洛,上洛之目的,在于取代幕府,完成我武田之先祖,新罗三郎义光,重新成为河内源氏栋梁,进而执掌天下之武家。这不仅是我信玄一个人,而是我甲斐武田历代先祖之野心。”

    李晓近来在武田家日久也听闻这一掌故,镰仓幕府之源赖朝,室町幕府之足利尊氏,这开创两代幕府的将军,在历史上都是八幡太郎源义家的后裔。

    源义家本身就是河内源氏嫡流,后来在前九年之役、后三年之役中,在关东镇压叛乱,从而得到关东武士的效忠,自从成为天下武家之领袖。

    而作为源义家的弟弟新罗三郎源义光,在兄长死后,也曾替代成为河内源氏的栋梁,成为武家之领袖,不过最后没有成功。

    所以武田家作为源义光之后代,自然也有替祖先夺回幕府将军的野心。

    能等到武田信玄如此推心置腹坦诚自己的野心,李晓也颇为感动,当下言道:“臣下定当为主公为成此宏愿。”

    ps:历史上德川家康,将苗字从松平改为德川,目的是为了认新田义贞为先祖,而新田义贞同样是源义家之后裔,最后德川家康凭此身份,开创江户幕府,成为了河内源氏栋梁,武家之领袖。

    第三卷 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两百二十五章 越中攻略之计

    第两百二十五章 越中攻略之计

    居室之中,一副北陆国地图摆设在武田信玄,李晓二人面前。

    武田信玄坐在地图边,用折扇指着地图上箕轮城一点,然后向东一划,对李晓言道:“我信玄的志向虽在上洛,但在关东亦需保持足够影响力,所以今年本家的攻略重心,还是放在西上野一边,你怎么看?”

    李晓思索了一番,言道:“上州是关八州之要地,士卒骁勇,土地肥沃,并盛产战马,同时也为本家攻略上杉家之重要,即使不能进取,亦要取下自保,所以一定要掌握手中。从大局上看,若上州一失,则上杉辉虎可再度出阵信浓,与我武田大军对峙于川中岛一线,再命长野家从箕轮城,经碓冰峠进入信浓,侧袭我军后方,前后夹击之下,如此我军前方大军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对李晓的分析,武田信玄点了点头,显然李晓的判断与他不谋而合。

    李晓接着言道:“上州之要害在于箕轮城,厩桥城两城。不攻取这两城,则无以得上州,就是攻下了也守不住。如若攻取箕轮城之后,则加强本家在西上野的防御,就有了坚城可持,同时可与岩拒城相互呼应,从后方威胁到上杉谦信出阵关东的据点,厩桥城。”

    李晓将手指到地图上厩桥城的位置,言道:“上州是连接越后与关东唯一枢纽,也是上杉辉虎出阵关东唯一通道,若上州一失,如此上杉辉虎进出关东之路断绝,如此上杉辉虎空有管领之称号,却无力掌控关东之实,如此他在关东的影响力也就不复存在了。”

    武田信玄双眼微一眯,言道:“李晓,你说的不错,但是若是上杉辉虎无力出阵关东,我怕关东迟早会为北条所吞并,一旦北条统一关东,将重现镰仓时北条执政的气象,势力做大,那时才是甲斐之大患。”

    李晓微微一笑,却转而言道:“我想主公对此早有决定了吧。”

    武田信玄点了点头,言道:“你说不错,本家在上野的攻略,攻取下箕轮城即可,留下厩桥城给上杉辉虎,保留他出阵关东的通道,让他继续替我们牵制北条家。”

    李晓心道武田信玄所说的,果然形势和历史上发展的一模一样。

    顿了顿武田信玄对李晓言道:“今年本家将专注于西上野攻略,一切以此为先,在越中和飞驒方向,是不可能再像去年那般派出山县,木曾出阵,所以我是不能给你提供更多军力和财力上的援助了,一切都需靠你自己了。”

    李晓听了面色一变,武田信玄这么说,?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