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武田家的明国武士 > 武田家的明国武士第39部分阅读

武田家的明国武士第39部分阅读

    ,两米宽的堀切,堀切底部埋上倒插竹枪。

    而第二道防御是做成防马栅。

    李晓将防马栅做成了两道,一道是位于堀切边沿,作成四五度角斜向上,增加敌军从堀切攀爬的难度。

    第二道防马栅才是真正向上直立的。

    作为神冈城的外围防御,堀切,防马栅必须提前经营,因为天守阁,外郭曲轮费时日久,没有这么快建好。

    万一姊小路家来袭,凭借着堀切,防马栅,李晓也可以用两百常备抵御一阵。

    堀切,防马栅,只用了两日就做好了,有了这两道防御体系,李晓总算对自己现在的安全有了一点底气。

    接下来就是城池的主建筑物设计了,这主体部分有飞驒之匠参与设计,施工,民夫们负责打下手。

    当时神冈城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囤积军粮,所以相应保护军粮囤积地,就是第一要务。不过李晓同时考虑,这神冈城是将来护翼,神冈银山的一座重要城市,所以在设计上还是颇费了一番考量的。

    所以李晓将军粮仓库,就设置在本丸的边上,四周用曲轮隔起,作为一个单独的空间,还有箭橹提供防护,将其命名为神守丸。

    神守丸和本丸都位于台地的最高侧,可居高临下观察附近的态势。

    除了本丸和神守丸以外,又用木板作为曲轮,设置为外郭,作为的外丸。外丸的地势比神守丸本丸略低一点,并作为外郭,成为抵御外势力进攻的真正的第一道防线。

    在绳张的设计上,三个丸之间以本丸-神守丸-外丸如此贯通,而本丸,神守丸所在的台面要高于外丸,如此就是日本典型的上下阶梯式山城,

    确定总设计方案后,就是具体实施。

    要修筑外丸首先第一步就是平整土地,围着本丸,二之丸的中心,将地整平,并在中央垒高。

    平整土地中多余的泥土,还有当初挖掘堀切挖出的土方,直接作为土垒,在外丸的外圈垒高后,然后进行打压夯实。

    土垒必须确保在堀切的靠守城一段,第二道防马栅之后在高度上,高于外端两米之上。

    挖好土垒之后,就用再已加工好的木材,作为外丸的曲轮。

    目前条件有限,神冈城的曲轮只能先用木制替代,以后时间充沛可以改由石制。

    外丸的曲轮都是用三间半高的长条木板,竖着一块一块插起的。

    而这样的大型木板,也只有高原川上游那片未开发的原始森林,才能大量搞的到。

    木制的曲轮将神冈城的外丸包裹的紧紧的,唯一就是神冈城外丸的虎口处,也就是外丸曲轮的出入口,留了一处空隙。

    在虎口外,就用一道吊桥,跨过堀切,作为连接城内城外的通道。

    在虎口的城门处也就是神冈城的大手门地方。

    信长之野望12里,有一项研究的筑城特技,称为栋门,研究后,可以获得城池耐久度+3000的技能。

    何为栋门,实际上在就是普通的城门上,加一个横梁固定,然后配上一个屋顶,就叫做栋门了。

    如果连这个屋顶都没有,只有一根横梁固定的,就称作冠木门,而连这根横梁都没有,光光两扇门的就是防御性最差的塀重门了。

    李晓想起在上杉军的岩拒城笼城战时,那岩拒城外丸天狗丸大手门的设计,就是防御力在栋门之上的高丽门。

    所谓高丽门,就是在栋门之后,加木柱支撑,做成可供人在上面行走站立的平台,同时在门上架起一道曲轮,并在上面开有可供设计的狭间。

    这一设计加强了城门的防御力。

    在神冈城的大手门设计上,由于有能工之称的飞驒之匠协力下,李晓就做成防御性最强的高丽门,来作为防卫城池的第一道屏障。

    第三卷 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一百六十六章 姊小路家来袭

    第一百六十六章 姊小路家来袭

    在外丸的大手门之后就是,外丸内的建筑物。

    建筑物上有马场,靶场之类的练兵,还有李晓亲近武士居住的屋敷,比如岛胜猛,师冈一羽,小幡晓宪等他们与他们家人的,皆在此住宿。

    除开这些建筑物外,直接就是一条马道从外丸大手门后一直贯通到神守丸的大门。

    这条马道距离颇长,蜿蜒上坡,并且马道上没有任何遮挡物,完全暴露在本丸,神守丸曲轮的射击区间之下。

    也就是说,如果敌军攻破外丸的大手门后,要再想沿着马道上第二个台面,攻击神守丸的城门。

    在马道之上, 敌军将会遭到本丸,神守丸守军射击,只有付出一番伤亡的代价后,最后才能攻打到神守丸城门前。

    对比起外丸的大手门,在神守丸城门的设计中,李晓在这一点中加入了中国瓮城的元素,做成前后双城门结构。

    而实际上,这翁城的设计,在当时的日本也并非独创。

    日本城门的设计中,外枡形虎口与马出都有瓮城设计的影子。不过这两种设计,并非主要考量到,对攻入城中敌军,有生兵力进行杀伤的用途,而是主要作为主城门被攻破后,有另一个城门作为一个缓冲带来使用。

    所以李晓在神守丸的设计上,也采用了高丽门的做法。下层是大门,上层是曲轮加射击口。

    不过神守丸的大门,在参考中国瓮城这一点的设计上,将高丽门做成了前后双曲轮,在城门的曲轮的背面同时开有狭间,可以提供射击用途,如此在安全防护上,也做到了防止入城的敌军从北面攀爬。

    不过仍就因为赶工时间所限,这个瓮城还是只能拖到来年再做了。

    因为时间的限制,李晓放弃的还不止如此,李晓本来还想在神守丸,本丸所在的台面外壁,修筑一道石垣。

    石垣的是用一块一块石头在外垒起,主要用来阻止敌军从外丸的马道,直接攀爬翻越到神守丸,本丸上的难度,并且也可以防止敌军进行挖掘。

    日本最早大规模使用石垣,是在忽必烈攻打日本时,当时掌握日本大权的前北条家执权北条时宗,吸取第一次元军登陆的教训,命人沿着北九州博多湾沿岸,修筑了一条长长的类似于石堤的石垣,以阻止元军的舰船靠海登陆。

    在忽必烈第二次攻打日本的,弘安之役中,在元军的战舰在到达日本九州后,放眼望去,沿岸都是巨石垒起的石垣,竟找不到一处可以登陆的地点,几次强攻登陆又遭到失败,结果全军被迫停泊于海上一个月。

    最后再遭台风,十余万部队挂掉。

    不过虽然神冈城没采用石垣,但是因为其建筑在靠山一面的缘故,挖开表面的草泥后,里面都是一块一块坚硬的山石,如此也暂代了石垣的作用。

    同时为了增强防御,李晓还在神冈城中准备修建五个橹,外丸两个,神守丸两个,本丸一个。并依据橹位置的高低,分别命名为一番橹至五番橹。

    橹的设计上就有点像中国的箭楼,不过功能不仅限于箭橹一种。

    比如李晓建在天守阁的橹,就是称为太鼓橹,一般用于有特殊情况时,太鼓手在上面击鼓,来召集众家臣议事,或者召集常备御敌使用。

    所有神冈城的橹统一都是二层,这被称为二重橹,上面一层预警,火弓箭或铁炮射击之用,而下一层则屯放物资,装备。

    橹和天守阁之间并没有太多的区别,一般而论天守阁,实际上就是本城中最大的一个橹。

    天守阁一般位于本丸中,是一座城最核心的部位,也是最后一道防线。站在天守阁上,城主大人可以鸟瞰整座城的任意一个角落,在上面很容易生出万人之上的优越感。

    天守阁除了作为军事上的用途外,还有提供城主以及其家人的居住的功能,这里也是城主和家臣之间,有重要事情商议和评定的地方。

    说起天守阁,就不得不提及,安土桃山时代的安土城和大阪城,织田信长,丰臣秀吉二人当时都是天下人,安土城天守阁,是七重天守阁,而大阪城则更进一步达到了八重。

    两座天守阁都修筑的金雕玉栋,织田信长还将安土城的天守阁外表贴上了金箔,而丰臣秀吉更将大阪城天守阁三层,用黄金铺就了一间茶室。不过如此奢华的作风,也可看过两人一种爆发户的炫富心态。

    相比之下,后来的德川家康这点上做得好太多了。

    李晓将天守阁是作成三重天守,虽然不高,但是占地地域很宽敞。

    其中的评定室足够可以容纳近五十人家臣一同议事,同时李晓在天守阁四周挖了许多小池子,平日作为观赏风景,万一水源断绝,也可用来取水使用。

    整个神冈城大体设计完毕后,李晓让岛胜猛,师冈一羽,小幡晓宪负责军事上的守备任务。

    而整座城的施工和处理,则交给大藏长安和木下小一郎两人一起负责。

    大藏长安负责统筹和分配,木下小一郎则负责监督,分管。

    筑城的开始一个月,一切进展顺利,除了外部的放马栅,堀切开始几天内完工。接下来土垒夯实,堆砌的过程也进展很快,到了八月中旬外丸的曲轮也已经建设完毕。

    期间姊小路家秘密派遣忍者到李晓城中的木料堆积地,试图放火焚烧,不过被横谷幸重的忍者前提察觉,使得姊小路家的阴谋破产。

    九月处,外丸的两座箭橹已经搭建完毕,外丸的防御初步建成。

    之后姊小路家坐不住了,又出动三百军势来夜袭。

    李晓的两百常备龟缩在神冈城中,凭借着防马栅,堀切的帮助,用铁炮弓箭将姊小路军击退。

    不过神冈城囤积木料的地方,遭到姊小路军,用投掷火把,还有棉布捆着箭的火箭袭击。

    李晓囤积的木料被焚毁部分。

    随即李晓又多费了两天的功夫,再次从高原川上,将筑城的木料引入城下町。

    受这一拖延,筑城的速度有所减慢,随着工期越来越近,李晓不得不加快了筑城速度,接下来的每日就是下着大雨,烈日暴晒,也没有停歇筑城的行动。

    在秋收结束之后。

    李晓迎来了一个对人生而言,特别有意义的消息,小幡由美怀孕了,预计来年新年前后会生产。

    李晓被这消息,没来由地蒙了一下,我居然要当父亲了。

    而相对之下,岛胜猛的家臣团们则更是兴奋,李晓的子嗣,对于他们而言,李晓的家门就得到了传承,效忠的对象就可以得到延续。

    这样的消息对他们而言,无疑大大更加强了李晓家臣团的凝聚力。

    好事接连而来,李晓刚刚得知自己做父亲的消息,这边又得到三百民夫的帮助,筑城的速度又进一步加快。

    外丸修筑防御多已经修筑完毕,神守丸军粮仓库和天守阁的建设又紧接进行。

    就在李晓看到神冈城要如期完工的曙光之时。

    姊小路良赖终于坐不住了,他绝不能坐视,武田家在飞驒国建立起,这样一座桥头堡,来威胁到自己飞驒国国司的地位。

    于是姊小路良赖在领内动员了七百军势,亲自来攻打李晓的神冈城。

    李晓通过横谷幸重的忍者众通报,立即得知了第一手消息,于是立刻也动员起农兵备战起来。

    虽不抱有期望,中途中李晓还是向江马时盛送信,要他派出军势来助战,但是果不其然江马时盛对李晓这一要求表示了拒绝。

    理由是最近身体偶感不适,所以不能带兵来援,并故意用一种讽刺的口吻,夸耀了一番李晓的勇武,言道白根山上上杉谦信八千人都被李晓击败了,姊小路家的区区七百军势算得了什么。

    并在信的末尾还祝李晓马到成功。

    李晓见此信默默冷笑,反正山高水长,与江马时盛这笔帐日后是早晚要算的,总有一日要让他喝到自己的洗脚水。

    所以眼下李晓立即动员备战,将击退姊小路家唯一的希望,压在了自己两百常备身上。

    第三卷 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一百六十七章 众志成城

    第一百六十七章 众志成城

    喊杀声一阵响过一阵,李晓新招募的农兵低伏在外丸的曲轮之后,将头压得低低的。

    头上不时有流箭呼地从曲轮上飞过,射入城中的外丸之中。

    不巧的是一枚箭矢带着火,正好射入了外丸残余的木料堆中,燃起了火。

    “着火了,快灭火。”

    随着一名武士一声喝令,几名足轻冲上去,抬起脚对着着火的地方狂踩,所行扑救即时,提早将火势扼杀。

    “混账!不是早叫你们将这种易燃的东西收起来吗?怎么还堆在这里。”

    这名武士骂了一声。

    随即又是一轮箭射,飞入了曲轮之中,说话之间这名武士的右肩上就中了一箭,而一名闪避不及时的农兵脚丫子上也中了一箭。

    中箭之后,这名农兵就哭天喊地地叫嚷了起来。

    那名中箭的武士,反而气得胡子直翘,大骂说道:“死不了的,别叫了,大爷我中箭都没吭一声的。”

    武士说完狠狠一脚踹在了这名农兵的屁股上。

    农兵这才停止了哭喊,吓得连滚带爬躲到这一边。

    李晓在外丸的箭橹上关注着这场战况。

    相对而言,这些临时征募来的农兵战斗力还是不够,若不是有几个武士在那边带着,很可能他们已在姊小路家几轮箭射之下,就集体士气崩溃,而四处溃逃了。

    围城已两天了,姊小路良赖丝毫没有直接强攻的意思,他的目的就是耗,不让李晓他们建城,拖延过这段时间。

    如果在今年初雪之前,李晓完成不了筑城任务,也就意味着筑城失败了。

    时间对于李晓现在而言,十分宝贵。

    想到这里,姊小路军又发动了一轮箭袭,武田军的足轻们只能埋头躲在曲轮后面,丝毫无法反击。

    这次姊小路良赖这次带来的七百军势中,其中足足有两百名弓足轻。

    那两百弓足轻的铺天盖地的覆盖性射击,一直压着李晓这边的铁炮足轻,弓足轻抬不起头来,所以造成了现在只挨打不能还手的被动局面。

    这两日下来,李晓这边已经有十多人被箭矢射伤,两人阵亡。

    熬过了一个白日,随着姊小路家弓足轻的退去,第二日战事暂时借宿,李晓麾下人马因为只挨打不能还手,心底都憋了一口气。

    不能再拖延下去了。

    李晓暗暗下了决定,对身旁的武士言道:“立即召集所有城中武士,叫他们到这里来议事。”

    外丸的箭橹中。

    岛胜猛,师冈一羽等众将坐下之后,先是发了一顿牢马蚤,这几日被对方弓箭压制,而不能反击,这实在是很窝囊的一件事情。

    李晓静待他们抱怨完后,言道:“各位,再抱怨什么也徒然无疑,眼下有什么办法,击败当前这股敌军,要知道飞驒今年的第一场雪,马上就要降下,到时候天寒地冻,也就意味着我们今年之内,绝对不可能筑城成功。”

    众将们犹豫一番,师冈一羽出声言道:“主公,若是出城迎战,我军人马不足,又多是新募来的农兵。这些农兵连铠甲都没有准备,若是勉强一战,恐怕胜算不高。”

    “未必。”小幡晓宪突然开口,本来这里面他的资历最低,这时候他不该啃声的。

    李晓看了小幡晓宪一眼,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小幡晓宪转头看了一下四周,言道:“主公,姊小路家此度,最强的战力,就是他的这次所携的两百弓足轻。我们只有想办法,让他的两百弓足轻失效就可以了。”

    众家臣一听纷纷嗤笑,让两百弓足轻失效,这怎么是可以轻易办到,小孩子异想天开罢了。

    李晓一听,已经猜到小幡晓宪话中八分的意思,点点头表示鼓励地言道:“你继续说下去。”

    见得到李晓的鼓励,小幡晓宪喔地一声,言道:“我的意思,就是对姊小路军进行夜袭,夜晚之中漆黑一片,而姊小路军的两百弓足轻,自然也就无用了。”

    小幡晓宪的提议一出,顿时所有人眼睛一亮,这确实是个不错的计策。

    当夜,姊小路良赖刚刚入睡,突然被四处鸣响的铁炮声吵醒。

    “夜袭?”

    姊小路良赖翻身坐起,突然生出了这个念头想到,太荒谬了,就是李晓这么点人马,还训练不足几日,他敢主动出战。

    姊小路良赖刚刚披上铠甲,部下就进入军帐禀报消息,言道:“主公,武田军的铁炮队,弓足轻队出城,对我军实施射击。”

    “什么?”姊小路良赖想了下问道,“那他们的枪足轻队在哪里?”

    “不清楚。”

    姊小路良赖拿起武士刀,奔出营帐之外。

    除了铁炮的响声外,不少箭矢也不住呼地飞了本军的营帐之中,各个方向都有,形势看上去仿佛武田军将他们包围了一般。

    姊小路良赖放眼看去,营帐内已是乱作一团。

    突然东面传来的数杠铁炮齐响的声音,负责指挥的武士,手拿太刀向东面一指,大声言道:“敌军在东面,出击。”

    三十多名枪足轻喔地一声,一起持枪往东面跑去,可才跑了几步,营帐西面又遭到武田军弓箭的齐射。

    那名武士顿时也不知如何是好,只能命令枪足轻们停下,又向西面追击而去。

    可是这时北面又传来一阵接一阵的呐喊厮杀声,仿佛敌军大股足轻就要在攻营了一般。

    本家的足轻们手捧着阵笠,拿着长枪,就像没头苍蝇般,在营帐内四处乱跑。

    由于这个营寨只是临时搭建的缘故,防御力不强,营帐不断有人被射入弓箭,铁炮打倒。

    四野都是一片黑灯瞎火之中,看不清敌军所在的位置,而姊小路军营的所在之处却是一片灯火通明,弄得姊小路家上下士卒只能站在这里白白挨打。

    而本军的两百弓足轻则是根本看不见敌军的人马在哪里,只能没头没脑地朝四面,毫无目的行的一顿弓箭进行乱射。

    这样的命中率几乎为零。

    混账,不能这样下去。

    姊小路良赖大喝一声,对着本军的骑马队,枪足轻队吼道:“出营搜索敌军决一胜负。”

    姊小路军得到消息后,骑马队和枪足轻对整理了一番军势,就向军帐外出击。

    看着一片灯火通明中,姊小路军眼见对方骑马队,枪足轻队四面出击。

    岛胜猛,师冈一羽所带领的枪足轻队,显然是早已埋伏一旁,等候很久了。

    岛胜猛一声令下,李晓军这一边,常备枪足轻队,于是迎上姊小路军进行阻截。

    由于双方都是在一片黑灯瞎火之中,激烈交战很容易误伤自己,所以彼此交手不敢太过于投入,

    姊小路军的目的只是让,武田军这边弓箭,铁炮不要再射击本营,而武田军这边只要保护好本军的弓足轻,铁炮足轻的安全就可。

    于是都是很有默契地,只是一晃而过,并没有太激烈的交手,所以尽管嘶喊声响作一片,但双方伤亡都不大。

    双方战至快要天明,眼见天空马上大亮,李晓下令收兵回营。

    此番夜战,李晓军并没有占到什么便宜,两军战成了一个平手。

    不过到了白天,武田军这边的民夫们,又开始砰地修筑起神冈城来。

    而反观姊小路军因为鏖战了一夜,现在到了白天,根本无力再度出战。

    所以姊小路良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武田军白天继续筑城,无法进行拖延。

    围城的第三日夜里,武田军故技重施,再度展开夜袭,双方又是乒乒乓乓地打了一夜,弓箭铁炮的乱放,李晓军数度佯攻姊小路军本营的阵势,结果都为姊小路良赖指挥下化解。

    到了快天明时,两军都是疲惫不堪,于是各自收工回家睡觉。

    紧接着第四日白天,姊小路良赖又看见,武田军的民夫们继续赶工,开始修筑起神冈城来,而李晓部下的足轻都拿着枪倒在外丸,合衣安睡。

    姊小路良赖见着情况,愤怒地将马鞭向草地上狂抽,若是不能打断李晓军筑城的速度,那么自己带兵到此也就意味着徒劳无功。

    于是姊小路良赖狠狠地盯着神冈城冥思苦想了一个白日。

    到了第五日夜里,姊小路良赖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在营帐中大摆空城计,只留下少量人马驻守,反而在四周布置了伏兵,只等着武田军上门来夜袭。

    但是出乎于姊小路良赖的预料,他足足等了大半夜,武田军却没有杀来,一个人影子都看不见。

    一直到了快要天明时,这时天已经蒙蒙亮了。

    姊小路良赖以为武田军不会来袭,所以正要命人将外围的伏兵调回之时,忽然听到帐篷之外,杀声四起。

    姊小路良赖猛然身子一猝,失声言道:“不好,我们中计了。”

    武田军的突然出现,并从四面杀到,而提心吊胆,防备了一夜的姊小路军,现在早已是疲惫不堪。

    首先与武田军交手的是,外围在草地里埋伏了一夜的伏兵,双方交战之下,姊小路军立即败退。

    姊小路良赖不甘心就这样失败,命弓足轻拿起长枪肋差上阵,自己亲自率领马回众,出营迎击武田军。

    双军苦战了半个时辰,最后姊小路良赖收集四面溃败的军势,且战且退,终于未至全军溃败的地步。

    姊小路良赖在死战之地,终于率领部分姊小路军退去,但也付出不小代价,再也无力对神冈城的武田军再进行攻击,最终只能退回樱洞城去

    回到樱洞城的姊小路良赖,面对儿子姊小路赖纲的询问。

    姊小路良赖只能仰天长叹说道:“武田军李晓之将略绝不逊色于信玄公,信繁公,我姊小路家有这样的大敌,在飞驒国将难以立足。”

    姊小路赖纲问道:“难道父亲,我们真的无法阻止李晓在飞驒筑城吗?”

    姊小路良赖摇了摇头言道:“未必,我已拖延了他足够的时间,他能不能提前在飞驒国这场大雪前完工,就看他的运气了。

    九月,李晓军击退了姊小路家的攻势之后,总算解除了最大的外部危机。

    现在神冈城的修筑工作终于得以继续进行。

    在众人的齐心协力之下,工期一切进展顺利。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九月一场豪雨突降而至,山洪暴发,高原川暴涨,将城下町冲毁不说,还冲入了筑城所需的木料堆积地。

    顿时木料会山洪冲走,损失殆尽。

    豪雨一连几天不止,六百民夫只能在大雨中,冒雨筑城。

    这场大雨又冷又冻,民夫们皆是苦不堪言。

    连李晓也亲到第一线督工。

    看着这场倾盆豪雨,李晓突向身旁的小幡晓宪问道:“你怎么看这场大雨?”

    小幡晓宪想了下,回答道:“是好事,主公,这场大雨正好检验,我们所建屋子是否牢固结实,有什么缺漏的地方,也好马上改正。”

    李晓听了哈一笑,很欣赏小幡晓宪这样的态度,点了点头言道:“只是辛苦了在雨中工作的人。”

    正在这时,岛胜猛,师冈一羽大藏长安,木下小一郎等李晓手下家臣,亦然冒着雨赶到李晓所在的地方。

    岛胜猛言道:“主公,这雨势估计好几天不会停。我听说民夫中已经有怨言传开了,竟然威胁我们要停工。”

    师冈一羽冷声言道:“若他们真敢如此,就杀他们几个,警告一下。”

    “这不行。”

    李晓摇了摇头,他心知日本的百姓忍耐服从性是超强的,若不是被逼到最低程度,绝不会起来反抗的。

    大藏长安,木下小一郎都出身卑微,故而对普通百姓冒雨筑城这种痛苦,都能感同身受,所以也是一起附和李晓的观点。

    师冈一羽摇了摇头言道:“若非如此,我们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呢?”

    大藏长安建言言道:“主公,我们可以这样,将六百民夫分做了两组,若是两组轮流筑城,他们该不会有什么怨言。”

    “可是如此一来,进度就慢许多了。”木下小一郎在一旁提出疑问。

    这时岛胜猛出声言道:“不会慢,反正现在姊小路军已不可能来袭此城,我们的常备也可以投入筑城了,这样就不是两组人,而是三组人。”

    大藏长安听了岛胜猛的意见,顿时眉飞色舞,言道:“如此这样就太好了,岛胜猛大人,真的没问题吗?”

    “没有问题。”岛胜猛点了点头,表示肯定。

    李晓听了众人意见,显然都一副尽心竭虑为本家考虑的样子,不由十分心喜。

    于是李晓最后言道:“那就这样决定,我们就分作三组,每次分两组筑城,而另一组休息。同时我们要准备休息避雨的地方,熬上驱寒的热汤,让每个在雨中参与筑城的人都喝到。而且本城中所有人,包括我在内,都必须参与筑城,不能有一人例外。”

    众人一听连李晓都亲自参与筑城,一时都觉得太过诧异。

    大藏长安却大喜言道:“如果有主公加入,这些民夫即使再苦再累,也不会再有什么抱怨了。”

    永禄六年,十月上旬,飞驒国的第一场大雪终于簌簌地落下。

    这场初雪比之永禄五年的初雪,还提前了十天,而且来势不小,足足连下了三天,堆了没脚深的积雪。

    不说飞驒,就是越中,越后,整个北陆都覆盖在这场冬雪之下。

    大雪降下之后,气温骤降,顿时天寒地冻。

    大雪之中,李晓披着白熊毛的披风,戴着厚帽,手按武士刀,带着岛胜猛,师冈一羽和几名马回众在神冈城中巡视。

    “参见主公!”

    “参见主公!”

    巡弋的足轻们上前参拜。

    李晓挥了挥手,踏着雪沿着马道从外丸,一路直走到本丸。

    雪花飘逸之中,神冈城的三重天守静静地耸立在那,屋檐上四面上挂着冰凌,一根根地垂下。

    大藏长安,木下小一郎,还有几名匠人站在一旁,一起仰着头看着这座三重天守阁。

    大藏长安一见李晓忙奔过来,一副鞠躬讨赏的模样,言道:“主公,这场大雪之下,我神冈城一切完好,武士足轻屋敷都是无碍,没有人一人冻伤。”

    “知道了,多亏了你的计策。若不是雨天那几天的赶工,我们怎么来得及在这初雪前筑城成功。”李晓笑着拍了拍大藏长安的肩膀。

    大藏长安顿感觉一阵激动,原本他从武田胜赖转到李晓手下作为家臣时,还一肚子不满,现在看见自己在李晓手下,才能得以发挥,顿时觉得这里才是他一展身手的地方。

    小幡晓宪在一旁对着大藏长安笑着言道:“不知前几日,谁还在担心这座城经受不了大雪的考验,而整日提心吊胆。”

    大藏长安听了哈一笑,老脸微红,也觉得有几分尴尬。

    众家臣和李晓一起,看着昂然挺立的三重天守阁,回首筑城几个月来的艰辛,众人皆不由感慨。

    岛胜猛不由感慨言道:“谁知道这场初雪会下得这么早,还是场大雪,若非我们之前的赶工,想必这城池就要修筑失败了。”

    木下小一郎这时也言道:“主公,这多亏了的民夫们,若是他们日夜不休,我们的这座城绝没有这么快就建好。”

    其余家臣亦然群情激昂地言道。

    “不管怎么说,我们都筑城成功了。”

    “是啊,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立足之地,筑了一座属于自己的城。”

    “我们行的。”

    李晓微微一笑,目光从众人脸上一个个转过,言道:“万丈高楼平地起,这几个月,多亏了大家的齐心协力,我在此表示感谢。”

    “喔!”

    众家臣神采飞扬齐声答应,一时士气高涨。

    接着李晓众家臣一起来到天守阁的第三重,居高临下地俯视之下,一时风光无限。

    整个高原川已在脚下,在大雪纷飞之中,群山垒叠的飞驒国,顿时在他们眼中也变得豁然开朗。

    第三卷 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一百六十八章 雄辩滔滔

    第一百六十八章 雄辩滔滔

    “真令人难以置信,短短几个月,真得让李晓建起了这样一座城池。”

    江马辉盛骑着马在神冈城下,看着这座刚刚耸立在飞驒国领地上的新城,在这里不久之前,还是江马家首席家老河上富信的地盘,现在已成了武田家李晓的居城了。

    “父亲大人,你试图阻止武田家进入飞驒国,真是不智啊,”江马辉盛喃喃自语,言道,“以武田家之力,若真的认真起来,要拿下飞驒,并非难事,就是有上杉家的支持,也没用。我们小豪族唯一的生存之道,只能左右逢源,到了摆明了立场的一日,可能就是灭顶之灾了。”

    “江马殿下,城主大人已在本城天守阁等候。”

    江马辉盛嗯地一声,轻轻点了点头,随着吊桥的放下,他一扬马鞭和随从们一起入城。

    此刻李晓正在本城的天守阁上,遥遥地看着正在马道上,骑马上山的这位江马家野心勃勃要上位的殿下。

    实际上就目前而论,武田家和江马家的关系,用标准的游戏术语来讲,就是友好度低于50(满分100)的同盟关系。

    换句话说,就是彼此都看对方不爽,但又因为一些切身的利益关系,不得不暂时绑在一起。

    表面上的好兄弟,好伙伴,底下却是同床异梦,各怀鬼胎,到了必要时候,可能会互相在背后捅一刀那种。

    江马辉盛入城之后。

    李晓在神冈城天守阁评定室会见了江马辉盛及随同人员,双方进行的亲切友好的会谈,高度赞扬两家的关系,对江马家现有对武田家的友好态度表示欢迎。

    以上都是场面上的屁话,而实际上天守阁内的情势,李晓和江马辉盛都心知肚明,他们无法对从对方身上,看到一点友好的诚意。

    “江马殿下,许久不见。”

    “李晓大人,不,现在是神冈城城主大人了。”

    李晓哈一笑,言道:“这还是多亏了,江马殿下鼎立的协助,否则我李晓哪里能有今日?”

    江马辉盛眼中愤怒的神色一闪而过,但还是平静地言道:“这一切都是靠李晓大人你经营巧谋,专营而来的,在下实在不敢居功。”

    李晓听了江马辉盛话中的钉子,只是微微一笑,故意问道:“江马殿下,似乎我们之间存在着误会,请不妨直说。”

    江马辉盛摇了摇头言道:“李晓大人,我们任何没有误会。”

    李晓暗暗冷笑,想了一下言道:“既然如此,那就是江马常陆介大人,对我有误会了,在姊小路军来袭之际,我曾向贵家求援,却不见一兵一卒,而据我所知,江马常陆大人似乎当时并没有抱恙在身。”

    江马辉盛听后,淡然化解言道:“父亲今年已六十多岁了,一些大病小病怎么会没有呢?只不过恰好发作而已。”

    按照江马辉盛这么话说,江马时盛的身上的病确实有可能随机发作,李晓言道:“江马殿下,在下并没有追究的意思,一切的事情已经过去,计较下去没有意思,我们必须放眼将来之事。”

    江马辉盛言道:“李晓大人,我这次来仅是代表我江马家,对武田家在神冈城筑城一事,表示祝贺,如果没有什么事情,请允许在下告辞。”

    说罢,也不等李晓挽救,江马辉盛就直接起身。

    李晓微微诧异,这江马辉盛一向城府深沉,即使态度对自己有所不满,也不会如此明显的,并且还是三番两次地表露在情绪上,那么唯一的可能就是摆出样子做给身边随从看的。

    李晓揣测了一番,已琢磨到大概情况,很显然是江马辉盛与武田家内通一事,消息已经泄露,所以他才故意表明自己态度,来与自己划清关系。

    李晓站起身来,言道:“江马殿下,何必如此匆匆,眼下风雪很大,请务必请留宿一晚再走。”

    其实天守阁窗户外的雪并不大,但李晓这一副主人强留客人这一副强硬的姿态,令江马辉盛也无法拒绝,连他随从也无奈了,只能留下。

    当夜,李晓与江马辉盛二人在天守阁中密会。

    李晓出声言道:“江马殿下,现在只有你我二人,所有的话,出我口,即入你耳,绝对没有第三人听到。我再强调一遍,当初江马殿下,拜托在下,夺取江马家家督一事,武田主公和我一直都没有忘记。”

    李晓顿了顿继续言道:“并且我武田家的承若依旧,只要江马辉盛大人,能让江马家降伏我武田家,那么我武田家将全力扶助阁下上位,成为江马家家主。”

    对于李晓的话,江马辉盛沉思了许久,终于长叹一声,言道:“情形到了眼下这个地步,还有什么话好说,父亲大人,已经发现我内通你们武田家一事。我已成为众矢之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