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姑奶奶,你可得为我保密哦,如果让妖帝知道我骗了他,那小妖的下场可就悲惨了!”说到这里,冉一夜索性用双手蒙住脸,蹲在地上做出了一副任君处置的模样。
而女娲此时则早就感动得一塌糊涂了,哪里还能想到这家伙从头到尾就是在忽悠小姑娘呢,于是同情心一时泛滥,伸手摸了摸冉一夜的头道:“放心吧,冉兄,以后你就跟着我吧,有我罩着,即使面对妖帝你也无须害怕的,要知道我现在可是准圣后期,差一步就要证道了。”
“那么冉一夜就多谢女娲姐姐了!”
那家伙打蛇随棍上,居然恬不知耻地叫开始姐姐来了,但此言一出,他也心里暗叫窝囊,毕竟一个大老爷们要被一个小姑娘罩着,说出来可不是一件光彩的事。
此时的女娲也正在兴头上,丝毫没有介意“姐姐”这一称呼有什么不妥之处,反而乐呵呵地笑道:“不过你也有点太弱了,现在还是个太乙金仙,看来姐姐得好好地督促了你一把了。”
说着她仿佛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话题一转又道:“对了,冉兄,你这么多年来在洪荒四处乱走,肯定会得了不少稀罕玩意儿吧,拿出来让姐姐瞧瞧吧。”言毕她又大笑起来,直笑得冉一夜心中有点发毛。
“这丫头,哥还不知道你是个小财迷吗,看来不出点血是不成喽!”冉一夜心里暗道。于是他伸手在须弥芥子界中取出了材料若干,灵果数百,以及一笛、一折、一盘。
笛是忘川笛,折是万相折,盘是生生造化盘。
女娲的眼睛里立刻放出了金子的颜色。只见她一股脑地将一应东东全揽在她的面前,然后细细地开始研究,当她研究到生生造化盘时,目光再也离不开了。
冉一夜见状,很知趣地道:“姐姐若觉得那个盘好玩,那就自管拿去吧,权当我送你的礼物。”
不想女娲却抬起头来,郑重地看着冉一夜道:“冉兄,这可是一件先天灵宝啊,你真得打算送我?”
“呵呵,难道你觉得我是在打逛语吗?”冉一夜道。
女娲的神情反更见得郑重起来,她缓缓地说:“我感到这件灵宝对我有着极大的意义,有了它,我就证道有望了。”
“如果真是这样,我就有一个圣人姐姐罩着喽,那可不是一般地风光啊。”冉一夜夸张地做了一个不可一势的姿势,直接把女娲又给逗乐了。
于是女娲便没再客气,迳直取了生生造化盘,然后出手将一块巨石削成了悟道台坐了下来,旋即进入了冥思苦想的状态中。
“这丫头,怎就这么迫不及待地就上了呢?”冉一夜不禁心里嘀咕了一句。他知道如果猜得没错的话,女娲这次悟道之后,就会着手造人了,于是他收拾了被女娲随手扔到地上的一应东东,然后就近盖了间茅屋安顿了下来。
第一卷 洪荒行 第一百一十章 女娲造人
更新时间:2011-10-28
日子一天天过去,女娲在留水岸边坐成了一座美丽的雕像。
而冉一夜则唯一能做的事情便是驱赶一下前来马蚤挠她的象蛇,或者坐在她身边吹一曲记忆里的曲子。
于是乎,留水岸边便多了一个美丽的传说。
传说中,冉一夜变成了一个天才的歌手,女娲则变成了一个被恶魔诅咒变为石像的天女,而且那歌手和天女本就是一对相亲相爱的夫妻。
传说中,为了唤醒沉睡的妻子,那歌手日夜守护在天女的身边,演奏着一曲又一曲充溢着深情和思念的情歌。
就这样,在清风、明月、流水、乐曲的相伴下,我们的女娲日渐发生了变化,只见得她脸上日渐多出了明悟的光辉,而且稚气渐脱,一天天变得端庄成熟了起来。
就这样,不知不觉中,整整十个月便过去了。
这一日,当冉一夜一如往常又来到女娲的身侧坐了下来,他看着女娲脸上的光辉愈来愈盛,不禁暗笑道:“这丫头也不要太阳光了吧,再下去可就要成了太阳啊。”之后,他又习惯性地取出忘川笛,开始随意演奏了起来。
的确,谁也无法断定那丫头何时才能从悟道状态中醒过来的,毕因为洪荒的一众大能们小小的一次闭关动辄就是几千年乃至数万年,何况女娲这次是要证得混元大道呢?
但冉一夜自打穿越以来,已经错过了盘古开天这一节,若是再将女娲造人也给错过了,他则真不如找块豆腐碰死拉倒。所以他决定和这丫头耗上了,非得亲眼目睹一下自己前世的那些老祖宗们诞生的过程。
所以就这样等待啊等待,日子无聊而漫长,冉一夜真不知除了吹吹笛子还能找到什么乐趣?
他已经将记忆里的曲子不知从头到尾吹过多少遍了,只一曲“笑傲江湖”就吹了至少十八次了。
这使他不禁想起前世的某个年代曾经出现过的一位伟大的妻子来,一位整天面对着植物人丈夫歌唱《东方红》的妻子。据说她一连唱了十三年,而且把丈夫给唱得醒了过来。那消息在互联网上传播开后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当即引起了中国乃至全世界掀起了唱红的热潮,并且据说果真给唱好了不少病人。于是乎越传越神,到后来那红歌差点儿成了包治百病的良药。
再以后,则是一位记者找到了那位传说中的女姓,却没想到那位一身土黄的妇女在记者的话筒面前说了一句让全世界人民绝倒的话:“俺之所以给俺家那口子唱《东方红》,是因为除了这首歌俺就不会唱别的了,俺打小就是红卫兵,不识字,记性不好,家里穷,又没啥乐子找,所以没事干只能哼哼这歌……”
想到这里,冉一夜嘴角又露出了一丝邪邪的笑,只见他收了忘川笛,就地来了个红歌大联唱,把能想到的革命歌曲以一种他认为最富有磁性的嗓音演绎了出来。
但当他正准备第十次开唱《大海航行靠舵手》时,只觉得左耳一紧,耳边传来一声刺耳的尖叫声。
“冉兄,你作死啊!今天怎么竟吼这么些鬼哭狼嚎的东西?你烦不烦啊?如果再吼我就给你施个禁言诀,让你一万年,不十万年发不出声音……”
“呵呵,这红歌果真灵啊,这不,十个月未动的女娲不就这们被唤醒了吗?”冉一夜也不禁佩服起这红歌的威力来了,并决定如果有时间,一定让洪荒一众巫妖人人学红,人人唱红,到时候来场比赛,那才叫震憾喽。
于是他扭头对一脸怒气的女娲道:“你懂吗?这是艺术,很神秘的呦!”
女娲闻言,愈发生气了,只听得她大声喊到:“让你的艺术去死吧!我警告你,不要让我再听到这种曲子,否则我就把你的老底全部给捅出去,让帝俊将你生吞活剥,你就等着吧!”
这下子,冉一夜彻底服了,于是他一连向女娲陪了一百个不是,并再三保证以后绝不再犯类似的错误,方得到了谅解。
“不过其他曲子都很好啊,尤其是那首‘笑傲江湖’,我本想再听上两个月的,谁知你这个家伙居然给我来了这么一招,真气煞我也。”女娲放开了冉一夜的耳朵,没好气地又道。
“哦,看来你早就醒来了,是吗?”从那丫头的话中,冉一夜听出漏洞来了,于是就地转移了话题。
“是的,醒来一个多月了,只是坐在悟道台上听你吹笛子的感觉很好,所以不想那么早睁开眼睛。”说到这里,女娲的脸突然掠过一抹嫣红。
“哦,那你一定是找到了证得混元的方法了。”冉一夜迫不及待地问道。
“那当然了,你以为我这个姐姐是白当的吗?”女娲白了他一眼,然后又道,“我是以造化入道的,所以亦须以造化证道,这些日子,我以生生造化盘再三推演,发现我只有通过造物来获得大功德,方能成就功德圣体,证得混元。”
言毕,女娲伸手抓了一把泥土,十指连掐带捏,须臾便捏出一个小人的模样来,依稀间与冉一夜有几分相似,只听得女娲又道:“我曾经说过一定要制造出一大堆与你一样的猴子,可是这许多年来,我用过不少材料,寻找过无数种石头,却都没有获得成功,只是比较奇怪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的修为居然进步得很快,所以我一直感觉到我的大道必在其中,而通过这次推演,我更加肯定了这一点。”
说到这里,女娲长长地呼了一口气,那气落在了手中的泥人身上,当即发生了变化,只见得那泥人立生血肉,须臾便成为一个缩小版的冉一夜来。
“咦!”这变化大出女娲所料,于是不由叫出声来,“冉兄你看,这小东西活了!”
冉一夜急忙凑过来观看,却见那小家伙虽然血肉丰满,但灵气全无,甚至浑然不知自己已是一个生命,于是便道:“可是女娲姐姐,我觉得这小家伙不能算一个完全的生命,他好像根本没有灵魂。”
女娲闻言,一口气又制造了十余个这样的小家伙,但那些家伙依旧面目呆板,有若行尸走肉。于是女娲伸手将面前的小家伙重化为泥土,之后又陷入了沉思之中。
良久她又抬起头道:“我思来思去,觉得这次我是找对材料了,这貌似寻常的泥土实则具有大造化之力,可育万物,可养万灵,所以是其他任何材料不可替代的。”
“此言有理!”冉一夜接过话头道,“但凡物均有优劣,泥土也并不例外,如果换一种好土说不定就有不一样的结果了。据我所知,天下最好的土应当是出自于不周山息壤,但那东西据说是盘古的精髓所化,端是难得的很。”
“是吗?”女娲突然又笑了起来,只见她伸手从须弥芥子界中取出一个精美的盒子来,然后打开来又道:“冉兄所说的可是这样宝物?”
冉一夜定睛一看,却见那盒中装着数千颗黄|色的土粒,灵气袭人,一种玄之又玄的道韵自在其中,于是便伸指拈出了一颗想要看个究竟,不想那米粒大的东东入手却重逾数千万斤,冉一夜一时不慎,失手将土粒掉到了地上。
那土粒一落地,便开始急剧变大,直到长成了一座小山方停止了下来。冉一夜将那小山上的土捏上一把,有若血肉,心知这定是传说中的息壤了,于是不禁兴奋地道:“就是这宝贝啊,没想到却早就落在了姐姐的手中了。”
女娲也没有想到当年在不周山上,后土娘娘送给她的居然这样一件宝物,当下也微微怔了一下,之后便又迅速地从面前的息壤小山上抓起一把泥来,开始了她的造猴大计。
旋即,又一个与冉一夜有几分相像的泥人便出现在了她的手中。冉一夜见状,心中一动,迅速地从指间逼出一点精血,射入泥人的体内。之后,只见得女娲一口气吹出,那泥人应声变得有血有肉,活灵活现起来。
那小东西一得了生命,便从女娲的掌心中跳了下来,见风就长,片刻便长成一条九尺余高的小家伙,那小家伙左右打量了一下,然后双膝落地,向着冉一夜与女娲连呼:“圣父,圣母。”直叫得女娲的脸有点发烧。
但那小家伙不仅机灵可爱,而且是天生道体,这令女娲从内心底感到欢喜,于是一时母性大发,接二连三地捏开始泥人来,只是这一次,她还依照自己的模样捏了不少,直到两样泥人共捏了四十五个方停了下来。
于是乎,一个新生的物种就这样诞生了。
这时冉一夜又道:“女娲姐姐,这新造的物种应当有个名字啊!”
女娲想了想道:“我看这些小家伙天生道体,即使圣人在未证道之前也无如此资质,所以就叫他们人吧。”
此言一出,天道立生感应,无量玄黄功德之气从天而降,然后一分为二,九成飞向女娲,一成则被冉一夜所得。
但这玄黄功德之气对于冉一夜而言并无大用,于是他随手将它打入混沌紫灵竹体内。那紫灵竹得了这些功德,周身随即便多出了一圈圈淡金的花纹来。
而那九成玄黄功德之气一入女娲之体,她的修为便一阵暴涨,继而突破了准圣障壁,进入了一种虚无的状态中,整个人随之也多了一种缥缈的气息。与之同时天地间一阵大变,天生紫云,地生紫气,两两相交,刹那间合成了一道灼目的紫光。
那紫光一现,一种熟悉的感觉顿时涌上了冉一夜的心头,他甚至感到全身的每一个细胞都兴奋得颤动了起来。
“鸿蒙紫气!居然是鸿蒙紫气!”他禁不住大叫了起来,因为这时节他才明白那鸿蒙紫气就是铸就圣体的本源物质,心里不禁忐忑起来,不知自己当初选择了以鸿蒙紫气铸体究竟是祸是福。
那道鸿蒙紫气凌空而降,直没入女娲的眉心,女娲应声发出了一阵清越的长啸,整个身体化成了一团浓稠的雾气,无数道规则之线在其中穿梭重组,交织成一幅玄之又玄的图案。
之后便见星光狂泻,祥云翻卷,地涌灵潮,万物服膺,天地间的先天灵气当即减少了一成,一阵稍弱于鸿钧成圣时的天地威压顿时以阳山为中心向天地八方辐射了开来,于是洪荒众生无不心生感应,一众大能们俱都将目光投向了阳山……
在东昆仑,在首阳山,在金鳌岛,在天庭,在仇池山,在不周山,在血海……三清、诸妖、诸巫、冥河等纷纷在猜测证道的主角,心中各有所思。
这情形使冉一夜不禁想起鸿钧在论圣时所说过的那句话:“圣人者,天下之大贼也,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他不得不承认鸿钧此言一言中的,的确,每成就一个圣人,所消耗的天地灵气都是无以估量的,所以当诸圣齐出时,先天灵气必会消耗一空,这洪荒大陆就只余后天灵气可用了。
所以,盘古所开的这片天地除鸿钧外最多只能容下七圣绝非妄言。
此外,女娲肉体重组,圣体铸就的过程也使冉一夜对鸿蒙紫气的功用更多了几分理解,同时明白了自己这幅先天圣体要想全面发挥出潜能,必须掌握某种大道法则,也就是在成为准圣之前,他的先天圣体并没有绝对的优势。
就这样,约莫半个时辰左右的光景,女娲终于铸成了圣体,变成了一个面如满月,仪态大方的女子,只见她张口将周围的浓雾吸入腹内,然后向天地宣布道:“我女娲循造化之道成圣,自成其道,天地共鉴。”
言毕天上立降甘霖,遍泽四野,一时间洪荒众生无不受益,于是赞声四起,上天下地齐诵女娲功德。
但此消息却大出一众大能所料,因为大家都以为三清应当是最有希望成圣的,却没想到被女娲拨了头畴,所以一时间,脸上的表情变得丰富了起来。然而不管内心作如何想,大家俱都想在第一时间赶去道贺,以便结个善缘。
一成圣,许多未明之天机瞬间明朗了起来。女娲看了看冉一夜,又看了看跪在面前的四十五个新生的人,眼中多出了几分讶然,然后她盯着冉一夜道:“没想到道友竟有如此根脚,好啊,好啊!”
冉一夜闻言,明白她已看出了自己是先天圣体,不禁心生几分惶恐,于是讪讪地道:“天意如此,我能如何?姐姐今日已经成圣,实为大喜,就切莫因为我坏了心情。”
“哦,原来我还是你的姐姐啊。”女娲仿佛自言自语着,嘴角又露出了一丝笑意,然后她挥袖扶起脚下的诸人道:“尔等出于我手,有若我子,吾观尔等虽然貌似孱弱,实则有大气运在身,所以今日我就索性创出一族,与巫妖二族并立于世,尔等四十五人则各为其首,望好自为之。”
那四十五人又口称圣母,连连致谢。
此时女娲的造化法则已经大成,所以只见她将息壤和成一汪泥潭,然后伸手从须弥袋中取出得自于不周山的葫芦藤来,以藤击泥,泥点便纷如雨点,落地成|人,片刻之后,留水岸边便挤满了熙熙攘攘的新生人。
当新生人数已逾百万,女娲便停了下来,此时一汪息壤泥潭也只剩些许浑浊的泥水了。她见那泥水得了造人功德,平添了几分灵气,便随手将它汲起,捋成一条蛇一样九曲十八盘的大河,置于洪荒之中。
“shit,这不是黄河吗?乖乖,哥也真想弄个圣人来当当啊,然而!”看着眼前的这一切,冉一夜的大脑都有点僵了。
第一卷 洪荒行 第一百一十一章 娲皇宫
更新时间:2011-10-28
第一个赶到阳山的无疑是伏羲了。
一则仇池山离这里并不是很远,二则得知成圣者居然是自己看着长大的妹妹,伏羲恨不得一步跨到女娲身边。
的确,即使是他自己成圣也不会高兴到那个地步。
然而当伏羲看到脚下这些蚂蚁般蠕动的人,不禁傻了眼。
“妹妹,这都是你创造出来的?”他惊讶得嘴都合不上了。
“是啊,哥哥,你不觉得他们很可爱吗?”女娲乐呵呵地道。
在伏羲面前,她可是不敢摆任何圣人的架子的。
“可是,他们那么弱,在这片大地上能生存下去吗?”伏羲又问。
“这?”女娲亦想到了这事的严重性。
她想了一想,突然看着伏羲又笑了。然后只见她又取出了十八粒息壤来,十指连捏法诀,瞬息之间两条一雌一雄肋生双翼的蛇便出现在了她的掌心。这分明就是伏羲与女娲本体的缩小版。
接着,女娲从指间逼出一滴精血,滴入那条黄蛇的额头,然后道:“哥哥,那条白蛇就看你的了。”
伏羲虽然不知道女娲又要搞什么鬼,但还是依言在那条白蛇额上滴进去一滴精血。
女娲随即打出了数道造化法则,印入了两蛇体内。
于是乎,在伏羲的注视下,两条泥蛇变成了血肉丰满的真蛇,如同两条异形蚯蚓,蜿蜒于女娲的掌间。
“去吧!”女娲食指轻弹,两蛇便化作两抹流光射向空中,随即,阳山的上空传来两声激越的兽吼声,一黄一白两条飞蛇倏忽现身,倏忽化出长达数万丈的真身,其气势与任何神兽相比也不遑相让。
这情景令一旁观望的冉一夜眼红不已,因为世界上最幸福最美妙的事情莫过于创造,尤其是在新生命诞生的那一刻,然而他怀揣着《混沌无始经》这一顶级造化法典,却派不上丝毫用场,这真真是能让蟑螂也会郁闷死的事啊。
看着空中盘旋的二蛇,女娲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她一指白蛇道:“我赐你名为白矖,以我兄之名护佑人族五百年,功成则自选名山,自修其道。”
白蛇冲着女娲点了点头,然后长嘶一声隐入虚空去了。
接着,女娲又一指黄蛇道:“我赐你名为腾蛇,以我之名,传令洪荒众生,不得妄伤人族,否则必受果报。”
黄蛇亦冲着女娲点了点头,长嘶一声隐入虚空中去了。
安排了这些事后,女娲又对那四十五名最先造出的人说:“汝等四十五人,可各尽所能,分领族人自留水南下,到那条黄河流域谋生,谨记切莫远离此河,否则必不得我护佑。”
那四十五人谢过圣母,便依言入人群行事去了。其中第一个被造出来的人在临行前又特地给冉一夜磕了一个头,叫了一声“圣父”,这令冉一夜心中顿生几分温暖,心想:“看来哥花在这小子身上的那滴血并没有白费啊。”
伏羲看着女娲将一切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不由地连连点头,之后,他看了看站在女娲身后的冉一夜,突然道:“道友别来无恙,伏羲有礼了。”
冉一夜闻言,心知伏羲认出了自己,于是只能硬着头皮过去与他见了一礼,然后用神识传音道:“一夜见过道友,一夜知道道友已经看破小妖的身份,所以还请道友保密,如是,日后必送一场功德与道友去做,道友以为如何?”
伏羲微微一笑,然后传音道:“道友好谋划,伏羲实不如也,不过看在家妹的份上,伏羲必不会枉做小人的。”
冉一夜一颗提着的心这才放了下来。
说话间,天空中灵气一阵波动,却是老子赶来了。那老头迳直走到女娲面前鞠了一礼道:“见过女娲圣人,祝女娲圣人气运绵长,功德无疆。”
女娲道:“道友多礼了,女娲成圣实乃机缘巧合,不足道也。”
老子又道:“女娲圣人过谦了!”言毕,方与伏羲互相见了礼,然后寒喧了起来。至于冉一夜呢,老子则直接选择了无视。
这下子可把我们的猪脚打击的有点懵了,并开始有点怀疑起自己的蝠生来了。
“丫丫的,哥好歹也是个主角唉,怎地走到处都仿佛是个跑龙套的啊?上天下地的神啊,总有一天我要让你们知道,如果拿豆包不当干粮是一件很严重的事的!”
然而此时,他除却在肚子里嘀嘀咕咕,便只能继续站在旁边看戏了。
接着到来的则是元始、后土、神农几位。妖族虽与三清和巫族有着颇多的不睦,但诸大能与伏羲兄妹之间的关系却一直不错,所以相见之下,并没有多少尴尬。尤其是后土,由于女娲成圣之物得自于她手,所以女娲一见后土到来,便迳直走到她的面前鞠了一礼道:“女娲见过后土娘娘。”
后土见状急忙侧过了身子,但也不防受了女娲半礼。于是只能还礼道:“道友已经成圣,后土受不得此礼。”
女娲笑道:“如无娘娘所赠之物,女娲证道遥遥无期。”
后土亦笑道:“一饮一啄,自有定数,后土能助女娲圣人一臂之力,亦是后土的运数。”
言毕,一妖一巫相视而笑,全然不见得有任何隔膜。
而元始则与女娲和伏羲见过礼后,便没再说话,只是看着沿着留水南下的人族,不知想些什么。
最后到来的是帝俊兄弟、西王母、鲲鹏、通天,以及镇元子、冥河等大能。
帝俊一到场,整个阳山便只能听到他爽朗的笑声,虽说成圣者并非他自己,但女娲率先成圣无疑是打了三清一个很大的巴掌,这使他没理由不去开心。因为从内心底,他对三清全无一点好感,甚至曾经在公开场合说过这样一句经典的话:“这洪荒之中,所恶莫过于三清,帝俊是宁可与巫族打架,也不愿与那三子说话的。”
他对三清的厌恶,由此可略窥一斑。
而冉一夜则在帝俊到来之时,便过去与诸妖一一见过了礼。他的出现虽然有点出乎诸妖的意料,但在这样的场合上,谁也没有和他多说什么,就连金瑶也变得无比端庄稳沉,只是微笑着向冉一夜点了点头,然后用神识传言道:“你好啊!”之后便没再多看他一眼。
看到一众准圣以上的大能一个不拉地来了,女娲又道:“今日我已成圣,欲效鸿钧圣人于三十三天外设一道场,为洪荒众生讲道三百年,诸位道友如愿一观,则随女娲前去。”
女娲言毕,长袖一挥,便迳直望三十三天外飞去,一众大能则紧紧相随。
三十三天外其实并非特指,而是无尽虚空的另一种称呼,它独立于天地之外,又似在天地之间,甚至一粒沙、一丝尘,内中自有虚空存在,但唯独大神通者方能寻其踪,觅其迹,出入无碍。
至于在三十三天外设立道场,则只有圣人方能做到这一点,同时,如果主人封闭了道场,那是任谁也难以寻得出来的。虽然它有可能就在你眼前的一朵花,一片落叶,一叶青草内部,甚至它就栖于一粒微尘之中,随风飘移,甚至会偶尔从你的指间滑过……
也正因为如此,除非特意给众生指路,否则没有人能寻着圣人的道场。一众大能俱都到过紫霄宫,深知其中的玄妙之处,故俱都紧缀着女娲,唯恐一不小心错过任何精彩之处,毕竟目睹圣人开宫,这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冉一夜也唯恐一不留神便失去了这个机会,所以打起了十二分精神,紧追不舍。毕竟除了他,别人至少都有准圣前期的实力,他若有松懈定会被抛得看不见踪影。
倏忽间,又仿佛不知过了几百年,女娲便带着一众大能到达了无尽的虚空之中。只见她祭出红绣球,划出了一道红光,虚空便凭空生出万里彩云,随后又取了一图出来,挥手一展,便见图中山河隐现,宛若真实世界,那正是她得自于分宝岩的一件先天灵宝,名为山河社稷图。
山河社稷图一出,虚空之处地水火风顿定,万里彩云间自成一方小世界。之后又见她双手齐挥,射出数颗息壤来,于是一座青山顿现于彩云世界中,其上水流潺潺,青竹奇松,更有无数种奇兽异鸟嬉戏于其间。
女娲长袖一展,盈盈掠上峰顶,须臾便建起一宫,并用道纹刻下了“娲皇天”三个大字。
一众大能眼见圣人之能,心下更是羡慕不已,而三清则在羡慕之外,又多了几分不甘,心下尽都暗自痛下了决心。
同时亲眼目睹圣人于虚空处开宫的场景,一众大能俱都或多或少地心有所悟,对大道的理解更精进了一分。而冉一夜则本就精通造化之道,所以收获更是良多。
诸事一定,女娲便传谕洪荒众生:
“娲皇天已开,吾将于三十年后开讲造化之道,凡有缘者皆可前来听道。”
此谕一出,上天下地诸妖无不欢欣鼓舞,循声前往娲皇宫而来,但在场的一众大能们却相继开始向女娲告辞了,因为他们所专之道都与女娲大相庭径,多听并无很大的益处,唯独后土娘娘却留了下来。
帝俊和太一本想与女娲说点什么的,但当看到后土并没有离去,便只能将话咽了回去,告辞离去了。
而冉一夜则在三清正准备离开娲皇宫时,叫住了老子,并向他相询“九九归元丹”的炼制之法。
不想那老头抛下了一句“问道须入山,半途无真言”,便没再理他。
“丫丫的!”冉一夜再次被打击懵了。
第二卷 蓬莱梦 第一章 八景宫内
更新时间:2011-10-29
娲皇宫讲道持续了三百年,女娲未设限制,未分种族,未定尊卑,但凡有缘,尽都接纳,所以前来听道者之众有过于紫霄宫当年,不过其中大多来自于妖族。
冉一夜则认认真真地当了三百年好学生,然后便准备向女娲辞行,前往首阳山去了。
临行时,女娲送给了他一块玉佩,郑重地道:“冉兄的根脚事关重大,切莫被第三者得知,如若泄露,则有身陨之厄,虽然你自从化形之后,圣人之下,无人能识得你的本体,但也不能杜绝会有意外情况发生,所以我特地以造化之法炼制了这方玉佩,佩之则能掩盖自身的一切气息,因此希望你经常携带,莫要离身。”
这话令冉一夜好生感动,暗道:“谁他丫的再说圣人无情,我就和谁急!”
的确,女娲成圣之后,虽与从前大不相同,但身上却更多了一种母性的光辉,这使他不禁又想起了那个座落在汶山脚下的家来。
出了蜗皇宫,冉一夜呼吸着已稀薄了不少的先天灵气,心中顿时生出紧迫感来。因为在传说中,但当先天灵气消耗一空,蓬莱岛就会现于东海,将混沌之气转化为后天灵气补之,到那时恐怕要得到此岛就会多费出许多周折来。
所以他决定去过首阳山后,便入东海寻蓬莱,然后走四方,练五气,早日成就大罗果位,为即将到来的大劫做些准备。
决定一下,他便借助昆仑镜直接抵达了八景宫门前,却见一人在门口跪着,蓬头垢面,腰围阔叶,全身积着一层厚厚的泥尘,显然跪在此地不知有多长时间了。
冉一夜神识扫过,却惊奇地发现那人居然是女娲创造的第一人,也是得了自己精血的那个人,于是不禁心中生了几分亲切,开口问道:“你缘何跪在此地?”
那人闻言张开了眼睛,当他看到来者是冉一夜时,连称圣父,然后道明了原因。
原来,这三百多年来,人类在白矖的保护下得到了大幅度的发展,单只人数便增至了近亿,虽数目依旧无法与巫妖两族相较,但俨然已成一族,只是除却女娲最先造出的四十五人外,其他人尽都寿不过百,便魂魄离体,肉身随之归于泥土,即使这四十五人中,除他之外者亦渐感肉体功能有渐衰的趋势。那人见到这情形,心生怜悯,便决意入山访道,求得长生之法。
然而当他历尽艰辛来到首阳山,却在八景宫前吃了闭门羹。冉一夜见到他时,他已整整跪了三个月了。
于是冉一夜又问道:“洪荒之中有道之士如过江之鲫,既然此门不开,为什么不去他处看看呢?”
那人回答道:“人族天生道体,巫妖两族修炼之法并不适合,这些年来族人中所有修妖修巫者不知凡几,但多数收效甚微,甚至最终落了个癫狂身陨的结局,所以只能寄望于道门了。”
言毕,那人面现悲戚,低下头来再没有说话。
见到这情景,冉一夜心思一连数转,当他想到传说中老子只有以人族为基,建立大教方能证得混元时,心下便有了计较。于是开口叫道:“天庭自在蝠王来访,不知老子道友是否在宫中?”一连三声,直震得一山灵禽异兽顿时四下里逃窜开来。
于是便听得一个缥缈的声音从宫中传了出来:“八景宫封宫,道友从哪里来,还请从哪里回去吧。”
冉一夜闻言呵呵大笑道:“吾闻‘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说明一切事物到了极点,便会走向反面,老子道友闭门造车,真能证得混元乎?白蝠实未见到其中有什么高明的地方。”
此言一出,果见八景宫宫门无声地开了,老子手持拂尘,足踏祥云从迈了出来。他看着冉一夜的眼光显然与以前大不一样了。
“道友所言,直指根本,贫道受教了,但道友来首阳山如若只是为了求丹,则请回去吧,贫道已数百年未曾炼制那草木之物了。”老子稽首道。
“道友且慢。”冉一夜忙道,“此次白蝠来首阳山,求丹只是其中的一个目的,最重要的是白蝠无意中捕获了一丝成圣之机,故特来为道友送这场机缘来了。”
“是吗?”老子闻言,再也不能保持古井无波的心境了,只听得他忙不迭地道,“如是,则请入宫一叙,贫道这就为道友引路。”言毕便欲带冉一夜进八景宫去了。
这时,跪伏在地上的那人开口说话了。
“玄都拜见上仙,还望上仙悲悯,收玄都为徒。”
老子扫视了一下那人,然后掐指一算道:“念你求道之志弥坚,贫道就收下你了。”然后大袖一挥,便将玄都的一身污垢去尽,并把一袭道袍披在了他的身上。
却不料玄都在大喜之下,只说了一声“玄都谢过老师”,便晕了过去。
老子见状,不禁轻轻地摇了摇头,然后取出一颗金光四射的丹药,纳入了玄都口中,然后着童子将他带下去,安顿下来。
之后他们便也一前一后进了八景宫,分主宾坐了下来。
老子道:“道友请讲。”
冉一夜道:“吾曾闻鸿钧之下,盘古天地内只可容纳七圣并存,不知道友对此作何理解?”
老子道:“地有穷竭,天有尽时,天地之力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圣人之所以为圣,须得盗天地之本源归于自身,如是,方能上测天道之意,下体众生之心,得以与天地同寿,气运长存。”
冉一夜道:“此言大善,然而道友身为道门大师兄,较女娲圣人成道之前的实力不知高出凡己,为何却落于他人之后呢?”
老子道:“此乃天道之意,非圣人莫知其因,老子亦不敢妄作揣测。”
冉一夜不禁大笑道:“以管窥天,可知天之广乎,以锥测地,能晓地之厚乎?我以为道友之言实坐井观天,根本未得大道之真意。”
老子不禁怔了一下,因为在他的记忆中谁也未曾在他面前发过如此狂言,但那老头的道行毕竟并非寻常,于是很快地调整了心境,不动声色地又问道:“道友还请明言。”
冉一夜道:“圣人者,皆身负天下大气运者,道与运相长相消,循环往复,所以天道之下,圣人亦非永恒的存在。故白蝠以为成圣之根本并不在于道行,而是在于气运。得天下大气运之助者,方能被天地本源所认同,并籍以获得圣位;而失天下气运者,即便已得圣位也必将道消身陨。故圣位之争,实则为气运之争,所谓的功德成圣、斩尸成圣、以及以力证道,不过是成圣的途径,而非成圣之根本,不知道友以为然乎?”
老子闻言低下头来,掐指推演了一番,然后道:“道友所言大善,贫道受益匪浅,贫道今日方明白了女娲圣人先于三清证道的根本缘由,如若他日因之证得混元?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