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老大哥能不能继续保护他们了。所以不管是为了碎片,还是为了面子和气势,我觉得苏联人只能继续进兵,直到他们认为占到了足够的便宜,让我们受到教训了,才会中止自己的行动。”
齐一鸣有些讶异地看了一眼孙静女,没想到她一个漂漂亮亮的女技术宅,还有着这样一番不错的见解,不由暗暗点头。
“孙博士说得对,这场竞逐本质上是谁愿意吃亏的问题,现在我们咬住了,就是不愿吃亏,就看苏联人会不会咽得下这口气。虽然我们搞的场面大了一些,不过从现在看,双边对于情报都是高度管制的,大多数人都没有发现这场冲突,也就是说我们还有处理的空间。嗯,回头要跟外交口通个气儿,美国人这会儿大概应该有信息到了,一定要压住美国人,这事儿不能捅出来,捅出来只能把事情恶化。呃,原话给美国大使馆,说他们想打核战争,就让n、华尔街日报什么的报出来,还想过日子就把嘴给我闭紧一点。”齐一鸣说道。
正文 第132章 132 打渔翁得利主意的美国
中苏交火稍停的半小时后,外交部就紧急向美方私下照会,中苏边境冲突事涉敏感,不宜见报,望美方自重,一切以人类和平为最终考量。
作为航天技术比此时中国还要强得多的老美,在飞船坠落之前就已经观测到了,只不过没有出声,抱着膀子在看中国和苏联会怎么处理。不过就连一向唯恐天下不乱的美国佬都没有想到,为了这个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中国人和苏联人居然打了一场边境战争。
现在的白宫、五角大楼、nasa总部等地,都已经彻底的变成了一锅粥的状态,有人在收集情报,有人在做评估,还有人在喊电话,总之谁也不清楚这场闹剧最终会演变成什么样子,为美利坚和其盟友们,甚至全世界带来怎样的变数。
椭圆办公室中,总统里根和他的内阁成员,外加数名幕僚又一次因为中国坐在了一起,只不过现在如同阴雨乌云罩住了每个人,谁也没有庆幸中国跟苏联开战了,美国彻底争取到了一个重量级的战略性盟友。
国务卿舒尔茨拿着一张纸,对众人说道:“……根据中国外交部发来的信息显示,是苏联人先非法越境,入侵中国领土,并对他们当地的屯垦预备役部队造成了严重损失。临近驻扎的中队在导弹部队和空军的配合下,发动了一次卓有成效的,最终在孤立战场的情况下,全歼了这支深入中国境内的苏联部队,具体情况并没有透露,不过我们估计,规模不会很小。”
国防部长温伯格则道:“很明显,要么中国人一开始没有做好准备,或者他们是演了一场苦肉计,故意让羸弱的屯垦部队在前方,让苏联人更肆无忌惮。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中国人已经达到了他们所期待的效果。而且,这也能够解释,为什么中队能够这么轻易的吃掉一支苏联至少是旅级规模的部队,他们这是造了一个陷阱,等着苏联人进入。苏联人自以为得计,实际上却吃了大亏。”
里根点头,然后有些怀疑地问:“即便是一个诡计,但中队如此成功地就摧毁了一个苏联的大建制部队,军方对于中力有着怎样第二批评估?”
参联会主席克洛不久之前才见证了环太平洋军演,对中国海军的表现还记忆犹新,他道:“从各个环节展现出来的蛛丝马迹我们越来越可以推断,中国的军力正在以一种匪夷所思的速度突飞猛进着,从去年韩国事变可以看出他们的空军作战实力,环太军演能够表现他们的海军水平,而现在的中苏边境冲突,更让他们的陆军也放到了大家的显微镜下。我们一直在担心苏联所建立的那支钢铁洪流般的可怕陆军,但现在中国人打造陆军的能力,看来不逊于苏联人,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胜过苏联。”
里根又问:“跟我们的小伙子们相比呢?”
克洛还是比较谨慎地回答道:“这个没有实战过,怎样比都是理论性的。不过,三十多年前,在朝鲜战场上我们曾经跟中队照过面,也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他们出奇的坚韧和不畏牺牲,良好的训练和纪律性,都证明他们可以成为一个可怕的对手。”
温伯格部长又补充道:“也可以成为一个可靠的盟友。”
里根还是决定放下讨论中队实力的问题,因为这种事情他们讨论过很多次了,每一次讨论完,过上一段日子,中国人还会给他们新的惊喜,以至于里根觉得这样的事情是浪费时间。所以,足够重视中力,谨慎对待,就是里根政府现阶段的指导思想了。
里根又道:“中国人想要让我们噤声,不要把这件事情公之于众,各位先生,你们怎么看。”
舒尔茨首先表达了赞同的意思:“这毫无疑问是中国人深思熟虑的结果,我也认同这样的事件不要这么快的公布出来,特别是在还有转寰余地的时候,公布出来可能会造成双方不得不直面对方,以至于促成一场核大战,而这并不是我们所乐见的东西。另外,这次事件的肇始,来自于那神秘的天外来客,中方还没有透露任何讯息,不排除这又是一次罗斯维尔事件。”
众人听到罗斯维尔这个词,都默契地沉默,没有再叙述任何有关的内容。
里根有些可惜地道:“只是如果这事情见诸报端,就是彻底把中国推到苏联的对立面了,而中国为了对抗苏联,一定可以向我们进一步保持靠近,我们将会在远东和亚太地区,得到一支数量超过欧洲军队总和的现代化军队,能够让苏联人东西两线同时面对巨大的威胁。”
克洛摇摇头劝导里根道:“总统先生,我们与苏联进行冷战的目的是胜利,且是没有核大战的胜利,如果这时候将事情公开化,挑唆中苏之间更激烈的冲突,极有可能会造成一场核战争,而核战争明显不是我们所求的东西。”
温伯格也附和道:“我也赞同主席先生的看法,我们是要的一场没有核武器参与的胜利,将事态复杂化,只能让我们面对更危险的局面。”
舒尔茨这时候则建议道:“这种情况下,是进行秘密外交的最好时机。戈尔巴乔夫继任苏共领导人之后,开始推行他的那个新思维,我们冷战的胜利已经越来越可以看到了,这个时候把这大好的事情发展方向破坏了,无疑是愚蠢的抉择。我相信戈尔巴乔夫和他的拥护者们一定不愿意跟愈来愈强的中国进行一场全面战争,更不愿意打一场核战争,可双方都是利益攸关方,更可能打出火气,所以需要一个调解者、一个和事佬。”
里根坐在自己的长长办公桌之后,原本背部靠着椅背,听到了舒尔茨的话不由眼神一亮,从椅背上起来,说道:“我们可以充当这样一个调解者!”
舒尔茨继续着自己的构想,道:“没错,通过这样一个机会,解决一场冲突,既能够维护我们维护得不容易的和平局面,也能够展现出我们美国的外交手腕,更能从一定程度上增进我们跟现苏联政府和中国之间的联系。靠着这个机会,我们可以加大对苏联的渗透,借着戈尔巴乔夫开启的大门,将一切、反苏维埃的、针对他们体制和人心的东西灌输入这个国家,加速他们的崩解,同时也可以进一步笼络住中国,让他们进一步认清只有跟着我们混,才是有前途和安全地。”
温伯格赞道:“如果事情可以谈成,达到国务卿先生所说的结果,无疑是最有利的了!”
舒尔茨自信地微笑道:“同时,我们还可以提出一些附带的条件,比如那个神秘的陨石或者其他的什么东西,美中苏可以坐下来大家一起来研究。”
这就属于把本来没自己份的东西划拉到自己手里了,里根连连点头,道:“不过,他们不会那么容易答应的吧。”
“是很困难,但都是可以谈的事情。”
众人讨论了一会儿,大概做出了一个方案的雏形,里根拍拍手道:“好啦,就按照这个思路,我们迅速开始这个危机外交,尽可能在中苏的危机中获取到最有利于我们合众国的东西。”
里根又道:“不过最坏的打算我们也要做好,三军的核部队取消全部休假,进入一级战备状态,我们需要在中苏开始互丢原子弹的下一秒就把我们的核武器送出去。”
国防部长温伯格严肃地道:“一定会如您所愿的,总统先生。”
要是说这些美国的高层完全不紧张,是绝对不可能的,这次的中苏冲突一如六十年代那场差点引爆核大战的古巴导弹危机一样,总有一方需要后退一步,美国希望重演导弹危机的结局,事实上这件事也有些类似。都是苏联人启动了进攻的一步,然后对方强势反弹,最后苏联不得不黯然收场。
起码美国人是希望苏联再把手收回去一次的。
至少现在前线的中国部队和苏联部队都没有拿出他们的核武器来威吓对方,而不是像古巴导弹危机中那样,苏联的潜艇都装载着核鱼雷,也许只要基层指挥人员的一念之差,就可能把世界推入深渊。
这一次的危机中,美国人处在了第二线,也给了他们更多的空间去操作一些事情,紧张感也降下来了。甚至一部分美国高层人士觉得,放中国在前面对抗苏联,然后自己出来收场明显要比之前直面苏联来的轻松得多,也方便得多。这当然也更加剧了一部分人想要拉拢中国进入西方阵营的想法。
为了不过度刺激苏联,营造中美联手对付苏联的表象,美军虽然核部队进行了一级战备,但是其他部队并没有进行什么过度的反应,特别是驻欧洲的美军和北约力量。甚至美国人都没有那个闲心把事情告诉他的北约盟友们。
只是事情也绝对不会像美国人想象中那样进行,各种不可控的变数使得这一场冲突只会继续,而不会那么容易和平收场。
正文 第133章 133 准备好了
苏联第32军指挥官,中将费斯科夫满脸凝重,按照前方的工程进度,再有不到一个小时就能打通前往阿拉湖的道路,而那里现在已经被中队占领,无论出于怎样的考虑,他都必须将属于苏联的土地夺回来,并狠狠地教训中国人。
来自土耳其斯坦军区的索林斯基部已经被击败了,甚至这位近卫少将本人还被俘虏了。这一个脸毫无疑问丢大了,费斯科夫现在身上有着巨大的压力,不管上层们如何决定这件事情最终怎样收场,他都知道必须在场面上取得一定的优势,要不然苏联禁不起这样的失败。
可战争不是说打赢就能打赢的,这一次的冲突中,包括费斯科夫在内的许多苏联军官都对中队的厉害有了新的认识。
“万恶的中国人,他们一定是早就做好了万全的准备,连空军和短程导弹都使用了,这完全是要打大仗的节奏啊!”费斯科夫碎碎念,他们一方自然也做了不少准备,包括调集超过十万的军力,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状况,可是没有想到,中国一出手就是几百枚短程地对地导弹袭击中亚军区和土耳其斯坦军区的各处重要设施,配合空军出动破坏重要的交通线、机场、补给仓库和兵营的硬点目标。
以至于没有反应过来的苏军居然生生看着索林斯基和他的师被困在了阿拉湖一带,而后续的32军却难以快速支援,直到p陆军出击,将失去了坦克部队的索林斯基部击溃。
这绝对不是什么复杂的战术,甚至简单的让人觉得可笑,但“有准备”的中国人就是能把简单的战术贯彻到底,使其成为有效的战术,占得了先机。
费斯科夫身上不仅有击败中队的责任,还有夺取中国国境一侧的碎片的任务。这也只能使他更加的焦头烂额。
“后方我们的机场修复的如何了?没有制空权就意味着我们32军时刻要面临着被中队空袭的局面,还有注意让同志们隐蔽,中国人疯了,谁知道他们还有多少地对地导弹!我可不想再让他们增添战果。”费斯科夫唠唠叨叨地向他的下属们交代着各种能想得到的要点,生怕遗漏了什么部分,让中国人占到便宜。
在他看来自己的敌人并不算是什么无敌的对手,但是敌人的主帅特别善于利用自己手里一把好牌,专攻他们的一个弱点,直到千里之地溃于蚁|岤。这才是让费斯科夫紧张的部分。
正当费斯科夫还在思量有没有疏漏的地方时,他接到了工程部队的消息——道路已经修复完成,阿拉湖和艾比湖就在眼前了。
可是越是能够进兵出击时,费斯科夫就变得越来越犹豫,他身上的压力实在太大了,以至于他有些患得患失,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首先命令的居然不是出发,而是找人给中亚军区打电话,询问上面是不是有什么决策的变化。
同他一样,现在中亚军区的总司令尼古拉耶维奇担负着更重大的责任,初期的军事失利,外加除了一开始收集的小部分碎片,大部分碎片仍在中国人的手中,使得他对于自己的前途产生了极大的恐慌。而且尼古拉耶维奇是知道,这次的出兵命令不是来自于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的,而是军内实权派的动作。很难想像一心想要约束下属的戈尔巴乔夫发现后,他会面临怎样危险的局面。
可越是到了这个时候,不管是莫斯科的那些阴谋家,还是尼古拉耶维奇这样的一线指挥官,都需要一场酣畅淋漓并且快速的胜利,夺回碎片,占到上风,然后才能跟中国人和谈。
同样,如果玩脱了搞成超大规模的战争,那么他们这些人都会是百死莫赎。
尼古拉耶维奇好歹知道不能把自己的犹豫和担心传递给自己的下属,所以他还是发了一封显得格外坚定的命令,让费斯科夫果断出击,将中队击败,夺回碎片。
费斯科夫得到了军区司令的加持,顿时鼓舞精神,命令自己的32军分批开始通过,进军阿拉湖。这位中将也很清楚,自己将要面对的是一场硬仗。只是他此刻还没有概念,到底会面对怎样的敌人。
好消息一个接着一个,32军参谋一脸喜色地对他们的军长说道:“军长同志,克拉斯诺沃茨克的179航空团在之前没有遭到敌人的导弹袭击,此刻已经派出两个大队的ig-23为我们的进军撑开保护伞。同时江布尔的空军机场因为受损比较轻,此刻也修复了,同样会有2-3个飞行大队的ig-23为我们保驾护航!”
费斯科夫兴奋地挥了挥拳头道:“这就是三十架以上的战机了,中国的飞机想要再从我们头上拉屎,恐怕没那么容易了。”
只不过32军的政委戈里雅夫还是颇为犹豫地道:“连我们第四代(俄标)的战机都不能抵挡中国人的先进战机,落后一代的ig-23数量是够了,但是能够保护我们吗?”
听了政委的话,费斯科夫脸色又暗了下来,说道:“让国土防空军的人打好精神,不要让我们的天空被其他人做主!”
戈里雅夫还是道:“昨晚,国土防空军的战斗已经很不利了,没有击落任何一架中国人的战机,似乎中国空军有法子使得我们的防空导弹打不准,局势仍旧不乐观啊。”
费斯科夫自己也知道这些,可是不管是ig-31还是su-27,都是服役没几年的新机型,苏维埃国土那么大,自然不可能集中在一个地方,产量更是有限的。谁知道中国人怎么能一下子攒出这么多先进战机的,而且费斯科夫都怀疑,中国人是把全国的先进战机都弄到新疆来了。
————
在苏联人打通道路没有几分钟的工夫,齐一鸣已经接到了情报。此时他已经不是在京师的黑科技中心了,而是回到了达里诺尔基地,坐镇指挥。只有当他本人在基地中的时候,才能够像打游戏一样地用鼠标和语音调动军队,而其他场合都需要像普通指挥官一样逐条下发自己的命令。
基地操作的最大好处就是实时性和保密性,不需要通过任何的信息媒介,当他在基地中下发命令后,前线的部队自主就接收到了他的命令,齐一鸣不懂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不过有这样的本事,对于他控制红警战士摧城拔寨,自然好处多多。
“309师已经就位。”基地主控室的电脑屏幕上出现的正是一个有些变种的红警的游戏界面,只不过更加复杂了一些,左下角不断闪现着有关各部队的情报汇总,方便齐一鸣掌握即时的情况。
一路从达里诺尔赶往边境地区的309师此时已经在精河县境内,也就是艾比湖的北岸沙漠地区展开,虽然在这样的沙漠地区全重型化的部队需要慎之又慎,不过齐一鸣从一开始就准备好了各种应对方式,对于地形地貌的勘察也很下功夫。
“炮兵部队开始输入gps坐标!”苍茫的大漠中,被摆成一排的卫士-2火箭炮露出了血腥的獠牙,出于性价比的考虑,309师装备的火箭炮并不是最为先进的ws-3而是前一型。
名为师级规模的309师跟此时大多数的p部队一个德行,都是超编了再超编。全师实际上下辖五个旅,两个机步旅、一个装甲旅、一个炮兵旅和一个特种旅。战斗人员就已经超过两万人,再加上自动化程度比较高,实际操控的装备甚至比得上一个军的规模。
例如炮兵旅下辖的火箭炮团,一共辖有18个火箭炮连,总共有ws-2的火箭发射车162辆,每辆车是六联装的406火箭弹,也就是说,一波齐射,足以打出近千枚重型火箭弹。
费斯科夫踌躇满志地开进的时候,根本没有寻思到自己会被一百多公里外的制导火箭炮瞄准,而且也根本无法想象,一个师级规模的部队,居然能有162门火箭炮,而且这些火箭炮居然可以隔着一百多公里达到他们的头顶。
实际上这也绝不是ws-2所能达到的最大射程,如果换装增程火箭弹,这些大号爆竹可以轻而易举地打到300公里之外,一点都不逊于之前齐一鸣袭击中亚的苏联军事设施所使用的地对地导弹。
从苏军32军被阻截的区域向前进入是一片没有什么遮蔽的沙漠地带,就连阿拉湖的沿岸也缺少什么植被,而这一切都为309师的观瞄和定位提供了充分的便利。费斯科夫和他的32军还没有丝毫意识到自己将要面对的会是什么东西。
近千发的火箭炮被装填起来,这些弹种大多选用的是高爆弹和子母弹等可以有效在空旷地带杀伤敌人步兵和装甲部队的类型。
齐一鸣盼着二郎腿,带着期待地看着电脑屏幕,虽然游戏中都是一个个小的图标,但他能够想象此刻现实中正在发生的一切。
耳边传来滴滴两声,屏幕左下角又出现一段文字:“第37歼击师111航空旅已经出动。”
脸上露出大大的笑容,齐一鸣自语道:“毛熊啊,我都准备好了,你们呢?”
正文 第134章 134 火箭炮禁咒
齐一鸣一如玩一场游戏一样念出了口令,就在一瞬间,阵列于艾比湖北岸阵地的309师的火箭炮团炮手全部神奇地得到了指示。
“火箭炮团射击,6发齐射。装定参数,85秒倒计时,开始!”
按下击发按钮,车载火箭炮如同年节时喜庆的礼花,一个个从发射架中射出,因为所处的环境在西北大漠,火箭弹的尾焰激射出大量的沙尘,将这些车载火箭炮都给淹没。但炮兵们并不担心,即便在如此恶劣的发射环境中,卫士火箭炮也有着不错的抗沙尘和污损的设计,能够无故障在这种恶劣环境中持续作战不需检修。
由简易惯导和gps制导双重复合下,朝着刚刚到达阿拉湖附近的32军打去。这一刹那中,像是电影中古典战场上万箭齐发的宏大场面,只不过309师打出的却是近千枚的大口径火箭炮,它们在空中划出了一个大大的抛物线,直奔上百公里之外的敌人阵地。
费斯科夫在行军时自然不可能把所有的人马都集中在一起,而是十分有序的布置了间隔与进攻层次。只是齐一鸣搞得这个火箭炮齐射本身就有着远超普通火箭炮攻击的准头,然后数量又大,在整个32军开始机动的当下,火箭炮的火力覆盖区域就有数十平方公里之多。
因为整个进军过程中,32军的第78坦克师是一马当先,把整个纵列拉得比较长,而齐一鸣也考虑了攻击散步的比较开坦克师的效果可能不如轰击后面的几个摩步师好(苏联57年以后摩步师实际上是机械化部队)。
大号爆竹在苏联人的尖叫和恐惧中狠狠地砸在了地面上,一些火箭弹则是提前设定好的空炸。比起plz-05轰出的155底排弹,这些406的火箭弹的威力大的惊人,一头栽下来的火箭弹,单单是冲击波就能够将附近的所有装甲车辆掀翻。
卫士型火箭炮本身的设计初衷就是对付大规模的装甲集群,而现在32军恰好成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对象。
第167摩步师的士兵们带着满满战意,准备奔赴战场,让中国人好好见识一下战斗民族的厉害,他们高唱着战歌,还有几个人在讨论战争结束后去好好地喝一顿军方特供的红星伏特加,找几个清纯的妹子谈谈人生和理想什么的。
腼腆的列兵不善交际,觉得bp-2步战车里闹哄哄的气氛和闷热弄得自己不舒服,这个时候都是夏季了,中亚地区的沙漠地带在太阳高悬的时候就是一个火炉,虽然32军常驻中亚,不过新兵仍旧是无法将其与冰天雪地的东欧部分相连结。
这名列兵爬到步战车的车顶,呼吸了一口新鲜但是却只能增加出汗量的空气,突然他的眼前出现了极度绚丽的一幕,这位大概还没有二十岁的小兵,用带着乌克兰口音的俄语说道:“哇,那是流星雨么?”
他身后一个老兵一把推开他,带着戏谑的口气道:“你神经病了么,菜鸟,这可是大白天,有流星雨你也看不到。”
不过当老兵眼睛瞄上天空的刹那,他的裤子都尿了,然后就是一阵歇斯底里的毛子语:“找掩护!是火箭弹!”
至少老兵不会把火箭弹和流星雨混淆。
铺天盖地而来的火箭弹如同英雄无敌里的禁咒级魔法,末日审判,拖着长长尾巴的火箭弹从天而降时,真的让人怀疑这是末日到来了。精度可以达到30米之内,并是成片杀伤类型,32军除了突前的78坦克师,剩余的三个机械化师都集中在前后并不算特别大的纵深区域内。
杀伤半径在450米以上的火箭弹不需要铺得多么严密,就可以将敌人打得溃不成军,更何况齐一鸣动用的是162门六联装的大口径火箭炮,这种可怕的火箭炮因为装药量虽然不及普通的短程地对地导弹,但炸药性能相当优秀,高爆战斗部打在目标上,顿时就能掀起一个小型的蘑菇云,让观测的齐一鸣都觉得有些瞠目结舌。
相比二战时期衣阿华的406主炮,卫士火箭炮的406火箭炮的威力更大,不仅是装药多的缘故,也跟炸药技术的进步有关。大批的火箭炮洗地的壮观场景在人类的战争史上恐怕都是绝无仅有的场面,劈头盖脸的这一阵火箭炮攻击过后,原本阿拉湖畔32军的行进路线上到处都弥漫着硝烟和沙尘,而在这之下的32军,毫无疑问损失惨重。
费斯科夫因为坐镇后方指挥,没有被火箭炮给覆盖上,但是仍旧被一颗火箭弹给光顾了,巨大的爆炸将他的临时指挥所的屋顶给掀了起来,如同地震一般的感觉使得临时指挥所里的各种陈设都东倒西歪,要不是费斯科夫见机的快,迅速躲在了墙角的桌子下面,一定跟他那个被砸碎脑袋的随军参谋一个下场。
摇摇晃晃的军长大人拍着自己身上的灰尘,咳嗽着挣扎出来,几个警卫员一眼看到了他们的头,迅速将他从废墟中解救了出来。
“该死的中国人!这是要打世界大战吗?居然动用了这么多的火箭炮!还有,侦察兵们怎么搞的,中国人的火箭炮都这么近了,他们居然没有察觉吗?”费斯科夫稍稍清醒一点就是满口痛骂。
不过他知道自己这时候绝对不是找责任人的时候,必须加紧凝聚起被中国人打得七零八落的部队,他问道:“快,快告诉我,前方的损失怎么样?”
一脸悲催的通讯人员叫道:“军长同志,我们的有线电话被刚才的袭击给破坏了,呃,军用电台这一会儿也没有得到任何回复。”
费斯科夫遍体一寒,刚才那种恐怖的打击,一定给他的32军带来了近乎灭顶之灾的损失。虽然炮击不至于将他们全部摧毁,但是损失惨重是没跑了。
没过多久,他也终于得到了前方发回来的消息,78坦克师遭受了一定损失,但是损失不是很大,十几辆坦克被炸毁了,还有二百来人的伤亡。不过其他三个机械化师的损失让费斯科夫都不敢相信。
一名师长在火箭炮袭击中被直接炸死,全尸都没有找回来。三个师统共损失还没有计算出来,但是最乐观的估计,也有近二成的装甲车辆被直接摧毁,还有二成被击伤,上千人阵亡,数千人轻重伤。
最恶劣的是中国人使用了子母弹头和破片弹头,给步兵造成了极为可怕的伤势。很多苏军士兵的伤都是需要节肢的重伤,而阵亡的不少士兵都是被削掉了身体的某个部分,造成出血过多,来不及救治死亡的。
费斯科夫觉得自己喘不过气来,他现在觉得自己就是一只困兽,而自己的敌人却是准备了捕兽夹、毒药、陷阱、皮鞭和蜡烛(什么不对的东西混进来了)。他已经隐隐猜出,中队的战术从一开始就很明确了。阻碍他的部队进入战区,先吃掉索林斯基部,同样还是为后续的重火力部队争取到达时间,等他解决了道路问题进入战区后,实际上已经掉入了中国人为他张开的一张大网之中。
就这么一瞬间思绪纵横,费斯科夫很想发话说,咱们打包回去吧,别跟中国人硬碰硬了,中国人蔫坏啊。可是他知道,苏联不能容忍这样的失败,他自己也不能担负得起这样的滑铁卢。
是进是退,这对费斯科夫来说,不是一个选择,因为他只能前进!
就在这一时刻,他头顶上就见到几道白线划过,身旁有人惊叫:“是我们的ig-23!”
“空军出动了吗?这么说中国人的战机已经在附近了,希望他们能够帮我们扫清天空中的威胁啊。”费斯科夫作为一个苏共党员,这一时刻也下意识地开始向上帝祈祷了,因为他无法想象如果中国空军再到来,会用空袭给已经创痕累累的32军带来怎样的后果。
天上的这批ig-23确实是为了拦截中国战机而出动的,而且他们面对的绝对是一个规模庞大的机群。
三个豹b大队经过了昨夜的袭击,此刻因为没有飞行员接班,所以没法做到再次出击,齐一鸣除了立马从达里诺尔基地和葫芦岛分基地调派新的支援部队,也直接接过了兰州军区的航空兵部队的指挥权。实质上这里的37歼击师也有相当一部分是他的红警飞行员,同样能给他带来经验值。
37歼击师是西北航空兵部队的防空主力,装备的是清一色的歼-10超级猛龙。因为这款中型多用途战机出色的适应能力,所以实际上他们除了防空,还承担着对地攻击、密接支援之类的任务。
比如在这个时候,37歼击师派出的111旅就分成了一半空优挂载的歼-10、一半对地轰炸的歼-10,同机型护航。苏联方面正是发现了这一批歼-10的踪影,才立即起飞了ig-23进行拦截的,不过他们出动的ig-23只有三十余架,111旅可谓是倾巢而动,超过五十架的超级猛龙如同集群出击的恶棍,等着将自己的怒火泄到苏联人的头上。
正文 第135章 135 空中硬仗
苏联国土防空军和空军屡屡吃过中国先进战机的亏,就在昨天晚上,中国空军就像是玩杂耍一样调戏了苏联最为倚重的新世代战机ig-31和su-27,而在中国战机的面前,苏联的航空兵部队很难占到任何便宜。甚至他们想见到中国战机的面都成了一种奢侈,往往在他们还距离中国战机有着五十公里以上,甚至一百公里的时候,中国战机已经放出了他们的中距弹,轻松利索地将自己的敌人击落。
对于中国空军的pl-12的恐惧,已经开始让原本骁勇的苏联飞行员有了谈虎色变的征兆,他们想了各种方式能够逃脱这种射程又远、机动性能又好、准头又高的导弹,虽然至今为止他们还缺少什么特别有效的方法抵抗这种导弹,不过苏联飞行员们也摸索出了一些能够对抗的手段。
比如现在的三十三架ig-23,它们为了躲避中国战机强大功率的机载雷达的发现,利用自己的可变后掠翼可以提供低空性能,便尽可能地贴着地平线进行飞行。这个是在没有五代隐形战机之前,他们所能想到的最好的手段了。使用电子战武器自然可以,不过现在苏联还不具备这个能力,所以只能从攻击方式上下点功夫了。
三十三架ig-23以低空突袭的方式接近中国战机的方向,尤其是他们来的方向正好是山脉地区,所以复杂的地形回波也帮助他们延迟了中国战机发现他们的机会,这种战术的成功是第一次苏军找到了没开始交战就被打落一堆战机的门路。
“发现敌方战机雷达信号。”当ig-23已经来到了歼-10机群大约四十公里的位置上时,歼-10才捕捉到了对方,本来这种情况是可以避免的,那就是派出预警机在天空中进行巡航,即便是敌方进行低空突防,也有较大机会被预警机发现。
齐一鸣在一开始也想派预警机的,不过和新疆军区的协调上除了一些问题,本来西北这边就没有南疆和东北等地区预警机装备得多,然后这么一耽误,就更没有等到预警机升空了。
即便如此,歼-10仍旧已经进入射程,而他们的对手ig-23所使用的r-24和r-60则都不能发射。二十余架作为制空型的歼-10紧急发射pl-12,主动中距弹应声而出,而且每架战机都打出了两枚,再次上演了其他国家空军根本玩不起的这种用钱把敌机从空中扔下来的游戏。
原本认为自己一方破掉了中国人的pl-12优势,可是40公里距离上面对pl-12,这些ig-23仍旧显得羸弱得若孩童一般。低空混乱的情况多少会干扰一些这种导弹的命中率,而且中国空军在射击的时候位置也并不是特别好,可是这一波的pl-12在短时间的飞行后,还是砰砰砰,一口气击中了七架,其中六架直接被击落,一架被重伤,晃晃悠悠地,不清楚是要返场还是迫降。
好在苏联国土防空军这一次派出了足够多的ig-23,虽然一个照面损失了7架战机,但他们还有二十余架能够进行反击,自信于自己的空战技巧的苏联飞行员咬着牙,誓死要在这场空战中,取得光荣的胜利。
齐一鸣在达里诺尔基地中也得到了如上情况,他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来者不善啊。”
之前倚仗pl-12这种作弊器式的空战武器,齐一鸣为空军换装以来,光是代表中队打下的敌机,从越南到韩国,不下三四十架。即便是真正拖到了近距离的狗斗中,那时候往往中国空军已经把对手打掉了一大半,取得了数量上的绝对优势,怎么欺负都没有问题。
不过现在,他需要面对的是苏军的26架ig-23战斗机,自己这一边空战的飞机的数目也差不多,虽然歼-10比这些米格机要先进一代半,不过这种规模的乱战中,什么都是有可能发生的。
话说美国的三代机屡次出现在战场上,貌似从来没有被击落过似的。当然有其先进性的因素,但实际上即便是海湾战争这样的“大场面”,美国空军都没有碰到过真的跟算是实力强的对手,伊拉克空军不断地叛逃,萨达姆的瞎指挥,才是美国空军没有蒙受什么巨大损失的最重要因素。而对付科索沃,好像不接触作战很牛叉,可是f-16、f-117等战机还是说打下来就打下来了。
美国人为了做军火生意,外加塑造自己无敌的形象,会强力地淡化这些事情,屡屡说对方的击落是没有证据的,飞机掉下来不是被打下来的,而是机械故障。
像现在苏军和p这种加起来都快接近一百架战机的空中较量,而且是两个军事强国之间的纯粹空战,几乎是二战后绝无仅有的事情。4年前以色列和叙利亚的贝卡谷地空战中,以色列号称击毁了叙利亚八十多架战机,但实际上这些战机大部分是在地面上被摧毁的,而不是被击坠的。以色列方面则称损坏了两架f-15,一?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