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的长孙皇后 > 我的长孙皇后第2部分阅读

我的长孙皇后第2部分阅读

    紫萍一边替她换着衣物,一边说道:“公主是没有见识今天那比力的场面,真真是惊煞一众人呢。”

    杨丝蕊只有在紫萍的面前方才有她娇俏、可爱的一面,不似在其余人面前的羞羞答答、小心翼翼,她有些好奇的问道:“如何个惊煞众人?”

    “公主可还记得望仙阁前那对石狮子?”

    “听人说,重达千斤。”

    “可不?天宝大将一手托腰,一手抵住那狮子脚就那般举了起来,一步步走到阁中放在了陛下的面前。惹得陛下直夸‘好生了得’的话,不想赵王将另外的那只狮子一把就提了起来,亦是走到陛下面前,然后提起天宝大将先前放在陛下面前的那只石狮子,将两只石狮子一并提回望仙阁门口放在了原处,然后面不红、气不喘的向陛下复命……天宝大将倒是面红耳赤,直说‘以后定不再挑战赵王’的话,我看着,天宝大将终于甘拜下风了呢。”

    在紫萍将杨丝蕊打扮得楚楚动人、仪态万方之际,秦妈妈早早的就替我打理好了手掌的伤并且穿戴好了平素的衣物。

    “观音婢,你为什么总是穿着白衣。女孩儿,如花的年纪,该穿些亮色的好。”

    我只是对紫萍一笑说道:“姑姑的教导心领了,只是观音婢素喜白色,其它的颜色入不了观音婢的眼。”

    我的话方落音,外间就传来大太监高山的声音,“陛下有旨,宣花滕公主、长孙姑娘蓬莱山用膳。”

    紫萍闻言,极是得意的一笑,拍着杨丝蕊的脸笑道:“瞧瞧,陛下还是最疼公主,有许多王子都没资格上蓬莱呢。还有那些不够品级的官员安排在方丈、瀛洲诸山上……”

    听着紫萍兴奋的讲述着海之诸山的御宴,我心中苦笑不止。杨广在国库空虚的情形下还这般过度消耗国力,这也就难怪会引发隋末民变和贵族叛变导致亡国的下场了。只是历史啊,不容人更改,无论他有多么伟大,也无论他有多么的渺小,对于历史而言,他只能是沧海之一粟,没有人、没有人能够凌驾于历史之上。

    “父皇也疼观音婢啊。”

    听着杨丝蕊颇带幽怨的语气,看着她复杂的眼神,我微笑说道:“那是因为陛下见公主总和观音婢一处,是以才会诏观音婢上蓬莱,否则,蓬莱上哪有观音婢的位子。观音婢是沾了公主的光了。”

    杨丝蕊终究是带着复杂的神情,在紫萍的带领下出了滴玉院。

    莫看这蓬莱山是巨石磊就,其面积却有四个足球场般大小,一应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应有尽有。最空 旷的草坪处不但能够摆下百桌御宴,更有多余的场地用于歌舞尽兴。未上蓬莱,已看到那奢华的场景,酒席间推杯问盏,歌舞处莺莺袅袅……

    在高山的带领下,一径沿着廊道上了蓬莱,高山扬起手中的拂尘说道:“花藤公主、长孙姑娘到。”

    一时间,方才的喧闹静极。

    杨丝蕊微扬着下颌迈着雍容的步子缓缓往杨广所处的方向行去。

    一如以往,我只是微低着头,跟随在她的身后。

    平素在这万众注目的场合极为得体的杨丝蕊居然发出‘啊’的一声。

    怎么回事?我略抬头看了看情形,杨广的左手边坐的是皇后萧氏,依次是宣华夫人陈氏、容华夫人蔡氏和其她的宫妃、宫嫔。而杨广的右手边第一位坐着的居然是━━李晋阳!

    我颇是震惊的再度低下了头,瞥眼间可见杨丝蕊的小手捏成了拳头,可见她现在紧张之极。莫不是紧张李晋阳会浮了今日朱雀门之事?

    直待我和杨丝蕊走到杨广面前,双双跪拜‘吾皇(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的时候,我可以清楚的看到那双穿着皮革制就的、靴边滚以现下最流行的青鸟、白虎图案的长筒平头靴子缓缓的移到了我和杨丝蕊的面前。

    杨广阴佞的笑声响起,“二郎,你猜猜看,她们哪一个是观音婢?”

    二郎?我的心‘咯噔’一下,一时间,那喜欢乜斜着眼睛看人的小人儿、那桀骜不驯的小人儿、那霸气之极的小人儿、还有今天朱雀门大街上那个清贵派的纨绔子弟的形象不停的闪现在我的脑海中。原来他们真的是一个人,我的熟悉感并没有出错。

    “观音婢,方才朕既考了二郎的文,又考了二郎的武,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啦,朕的一众文臣武将都不是他的对手。长孙将军真真是选了个好女婿啊……”

    女婿?!

    本以为他是那个意气风发的太原公子,我不过是洛阳郊外守孝的平凡女子,从此肯定不会再有什么交集……但历史的轨迹在千变万化之后,终又将我们二人联在了一处。

    命,躲不过、逃不开、避不了!

    “观音婢!”

    这仍旧处于变声期的声音带着丝丝的颤抖,继而,我的双臂被人抓住,那力道迫使我不得不抬头,瞬时就望入那似惊喜、欣喜,又似挫伤、挫败、懊恼的眸中。

    谢谢5698708的赏赏和花花!

    谢谢满溪流水香、yesic的花花!

    求收藏咯……o(n_n)o……

    正文 001章 牡丹劫1

    章节名:001章  牡丹劫1

    我出生的那一日,云之牡丹开遍天际,云之凤凰唳啸九天。

    那一天,长安万千民众被天上的奇景所慑服;那一日,被独孤伽罗1认为是她人生最大的威胁!

    公元601年,隋,仁寿元年,三月。

    帝都━━长安。

    长孙府后院练武场,一个身材魁梧的中年男人手中舞着的五神飞钩枪耀着点点夕阳的余晖,闪着万丈的光芒,酒遍了后院的每一个角落。

    这个中年男人就是我的父亲长孙晟!

    伴随着我出生的啼哭,父亲手中的五神飞钩枪‘咣当’一声掉在了地上,紧接着传来顺德欣喜若狂的声音,“老爷、老爷,恭喜老爷、贺喜老爷。夫人生了,千金、千金啊。”

    “千金?”在看到顺德肯定的点头后,父亲的脸上笑得皱纹满满,继而他抬起震惊的眼看着那云波诡谲的天空,如火的云之牡丹、似荼的云之凤凰正以万马齐喑之势涌向西方的落日。

    ‘啊’了一声,顺德指着满院瞬间开遍的牡丹,语无伦次起来,“老爷,老爷,牡丹开了,开了,绿牡丹啊,绿牡丹!”

    后院那百年不开的牡丹瞬间绽放,和荡漾在天上的云之牡丹、翱翔在天际的云之凤凰组成一幅荡人心魄的奇景。

    没有领会父亲脸上那震撼的神情,顺德仍旧兴奋的指着盛开的牡丹说道:“老爷,奴才看姑娘是富贵命啊,是牡丹仙子降……呃……”

    话未尽,顺德震惊的看着捏着自己喉咙的那只厚实的大手,继而抬头看向这只手的主人,只见父亲虎目圆睁、脸色苍白、额头微有汗沁。

    顺德有些傻眼,颇带挣扎的指着父亲几近要置他予死地的手说不出话来。

    “此事不可和任何人提及,否则……”父亲的力道又紧了三分,可以清楚的听到顺德喉骨发出的声响。

    意思不言而喻,顺德急忙点头,“……嗯……嗯……嗯……”

    父亲缓缓的松手,看着不停的摸着喉咙顺气的顺德说道:“书房的檀木匣子中,有一个红色的瓶子,你应该知道怎么做。”

    闻言,顺德的脸瞬时苍白,最后跪下说道:“明白。”

    “去吧。”

    顺德离开后,父亲拾起地上的五神飞钩枪,身子似盘旋天际的老鹰翱翔在后院的每一个角落,随着五神飞钩枪所到之处,所有盛开的牡丹被搅成漫天的花雨,一盏茶的时间不到,后院再也不见一朵牡丹。

    丢下手中的五神飞钩枪,父亲的脸上荡起一抹柔和的笑,“千金?千金!”

    看着父亲魁梧的身姿直奔产房而去,一直隐身在矮墙角落的艳姬拍了拍自己的胸脯,望着天空连连举手作揖,“好险,好险。菩萨,弟子一定捐金为您塑金身。”

    产房内,母亲高氏历经生产,身子还极度的虚,但她轻靠床头,笑得极是柔和,“季晟(季晟:父亲的字),你终于如愿了呢?妾身不负所望,为你生下女儿了。”

    我怔怔的盯着那个和颜悦色的看着我、小心翼翼抱着我、对我哄来哄去的中年男人,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我的父亲!

    “千金,你是爹的千金啊。”父亲的声音居然有丝丝的哽咽。

    母亲高氏的唇角露出一丝苦涩的笑,温婉柔弱之极的说道:“季晟,取个名字吧。”

    “名字?”

    “依妾身看,莫若就取‘千金’的好。”

    父亲伟岸的身子震了震,继而有些痛色的看着我,挣扎了半晌,这才抱着我坐到了母亲的身边,他伸手摸着母亲依旧无血色的脸颊,“夫人,委屈你了。”

    “妾身一生所求,就是季晟一生所求。”

    闻言,父亲神色动容的说道:“为夫想好了。女儿是我们的掌上明珠,是我们长孙家的明珠,所以,她的名字就唤长孙明珠。”

    “明珠……真好,真好……掌上明珠……长孙明珠……谐音呢。”母亲的神色显得极是激动,话中多透露着产后的虚弱,但言辞间无不透露着心满意足。

    “夫人,为夫该如何感激你呢?”

    母亲伸出手,轻轻的抚摸着我尚未展开的小脸,“季晟,将我们的明珠教导成‘上马能战、下马能谋’的奇女子,那就是感激妾身了。”

    父亲的虎目中突地溢出浅泪,伸出大手一把将母亲抱入怀中,“知我者,夫人也。”

    “老爷!”

    顺德的声音在外响起,父亲轻轻的将母亲松开,又仔细的为母亲捂好锦被,这才转头看向门外,“进来。”

    顺德手捧红瓶步入房中,将红瓶递到父亲的手上,“老爷,您交待的,小的都完成了。”

    ‘啊’了一声,母亲指着红色的瓶子,手颤抖起来,“季晟,这……这是……”

    这是一瓶能使人致哑的毒药,但凡吃下它的人将再也讲不出一个字。长孙府中的一众仆人都是大字不识的人,接生的稳婆是长孙府中的老妈妈……是以我的出生带来了我人生的第一笔罪恶!

    “艳夫人去净土寺上香了,大少爷、二少爷、三少爷在太学。他们四个不知道今天的事。”

    听着顺德的回禀,父亲点了点头,将红色的药瓶重新递给顺德,叮嘱说道:“放回原处。”

    “老爷,小的我……我……”

    “如果连你都不相信了,我又何必要你去做这件事呢?”

    顺德是父亲的马夫、近侍,一生随着父亲征战南北,和父亲亲若兄弟。闻言,顺德‘卟通’一声跪在地上,“老爷放心,小的就是死,今天的事不会透露分毫。”

    ====素馨小花==《我的长孙皇后》http:red。xy。et/ifo/453982。htl==分隔线==

    1独孤伽罗:史称文献皇后。隋炀帝杨广之母,隋文帝杨坚之妻。

    ……o(n_n)o……求收藏咯!

    正文 002章 牡丹劫2

    章节名:002章  牡丹劫2

    隋朝之前,宇文氏统一北地,史称‘北周’。陈氏统一江南,史称‘南陈’。杨坚做为北周的丞相兵不血刃、刀戟未动夺下北周江山,而后灭掉南陈,终于结束了中华大地上南北分裂长达300年的混乱局面,建立了大隋帝国,史称隋文帝1。

    大隋的兴起,和一个女人息息相关,她就是━━独孤伽罗。

    独孤伽罗命属芍药,芍药者花中之相,是以她被冠以‘女中诸葛’的美名。

    登上皇位的隋文帝没有忘却独孤伽罗左右逢源、上行下效、屡次帮他脱险的过往,许她‘二圣’之尊。他上朝之际,她在凤阁等候,如逢疑难问题,他必派内侍赴凤阁征询她的意见,问题往往由她而决。看似帝后恩爱、伉俪情深,实如今貌合神离。

    曾经发下‘誓无异生之子,相得一生一世’之诺言的恩爱夫妻如今为何貌合神离?原来一年前,隋文帝的长子杨勇好色无度、宠妾有加、气死元配,独孤伽罗认定大儿媳是薨于杨勇之手,一怒之下废掉杨勇太子身份贬为庶人,并且力促次子杨广登上了皇太子之尊位。

    太子废立,资关国体……从此后,隋文帝对妻子不冷不热了许多。

    如果她独孤伽罗仅是花中之相,那谁才是独领风马蚤的花中之王?

    随着丈夫对她的冷淡,独孤伽罗日夜担心自己的国母之位会被人夺走,时时通过巫蛊之术,恣意灭杀命中属牡丹的女人,其中不乏方方出生的女婴。

    知道巫蛊之术这件事的人不多,以父亲在朝中的势力和精明,他略知一二。

    母亲高氏本就聪慧灵敏,听了父亲的‘巫蛊’讲述,母亲眼带焦虑的看着我,“季晟,你是担心我们的明珠会被独孤伽罗拿来作文章吗?”

    父亲不无担心的点头,又看了看怀中聚精会神倾听的我,说道:“云之凤凰唳九天、云之牡丹遍天际,我们府中百年不开的牡丹又悉数怒放并且是举世绝有的绿色……唉……明珠是我唯一的女儿,我定要保她万全。”

    “这眼下虽然瞒住了,但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如何保得住?如何保得住?”母亲的话中透露着焦痛,眼中已盛起了泪水,浅盈湿湿的看着我。

    “为夫打算修书一封予叔德(叔德:李渊的字),让他放过突厥,一切有待商议。”

    日前突厥大军进犯隋边,铁骑踏至贺兰关。唐国公李渊奉命抵御突厥大军,贺兰关捷报频传:李渊大破龙门阵,七十二箭 箭无虚发射杀七十二人,突厥袭兵心胆俱裂,已悉数退出贺兰关。

    胜利在望,依李渊的脾性,定当直捣黄龙,不给突厥喘息之机。

    “叔德可是常胜将军,你这般予信他罢战,他会同意么?”

    “夫人,放心!一切交给为夫。为夫一定会保护我们的明珠平安长大,一定将她培养成‘上马能战、下马能谋’的奇女子。”

    父亲是当世的英雄,母亲自是相信父亲,她坚定的点头,“季晟,妾身信你。只是为了我们的明珠,却要累得大隋的子民受苦,我……”

    拍了拍母亲略显愧疚的脸颊,父亲柔和的说道:“贺兰关战役,本就累及大隋的百万将士。如果叔德趁胜追击,虽然能够直捣突厥黄龙,但我大隋的将士必将死伤无数。”

    杀敌一千、自伤八百,这个道理母亲也懂。

    父亲希望李渊制造‘意外’放过突厥,让前线的战事至始至终吸引着独孤伽罗的注意力。只要突厥存在,它的虎视眈眈定将令独孤伽罗惴惴不安,为了平息战争她肯定会全付心神以待,至于那些什么‘云之凤凰唳九天、云之牡丹遍天际’的天生异像她会稍事搁缓。对于独孤伽罗而言,丈夫江山的稳定远比那些什么‘命属牡丹’之类的巫蛊之术又要重要许多。

    整整两天,听着父亲和母亲为着我能否避过‘牡丹劫’而苦心筹谋、层层布局……我出神的看着他们,不吵不闹。

    21世纪的我是孤儿,不知道父爱、母爱为何物。如今这头发略显斑白的中年男子正谋划着如何让我渡过生死一劫,神情憔悴的女子不顾产后的虚弱也出谋划策……

    这就是父爱、母爱么?

    这亲人的挚爱,让我如沐春风:怀真,如果现在你知道我是多么的享受着父母之爱,你会不会羡慕、忌妒、恨?

    “唉呀,老爷,妾身该死,这天大的喜事居然错过了。姐姐,你可会怨妹妹?”

    说着话,一扭一扭的走过来的是艳姬。

    艳姬当年是卖唱女子,一曲妙曼的歌喉不知醉了多少长安少年的心。少年勃发的父亲位列其中,艳姬更是趁着父亲酒醉下药怀上了孩子。

    艳姬怀孕,再加上父亲当年尚未娶亲,是以娶了艳姬。艳姬也相当争气的先后为长孙家生下了长子长孙行布,次子长孙安业。算起来,他们兄弟二人是长孙府的嫡长子、嫡次子。只是后来,父亲遇到了母亲高氏并娶母亲为妻,艳姬虽降为妾室,但长孙行布、长孙安业的身份地位却不能动摇。

    “老爷肯定是生妾身的气了。老爷,您一定要原谅妾身。妾身在净土寺中碰到一群要好的姐妹,她们偏拉着妾身打牌,这才在外面一玩两天方归。”说着话,她看向母亲和母亲身边躺着的我,“呀,这就是姐姐今儿个生下的孩子吧。是男孩还是女孩?什么时辰出生的?取名字了没有?”

    对于艳姬一连串的问题,母亲含笑一一作着回答。艳姬亲热的将我抱在怀中逗弄着,又欣喜的说道:“好可爱、真可爱,是女儿呢!老爷一直希望有个女儿,还是姐姐的肚皮争气,不像我,生了两个不中用的儿子。老爷,恭喜啊。明珠,明珠,我们长孙府的掌上明珠,长孙家的大小姐,来,叫声‘艳姨娘’!”

    母亲‘噗哧’一笑,轻掩着唇,“妹妹,明珠才多大?哪能唤人?”

    自从母亲嫁予父亲,长孙府的内宅事务全权由母亲处理。母亲心善,觉得愧对了艳姬,是以对艳姬母子格外的好,不但安排长孙行布、长孙安业和我的同母胞兄长孙无忌仍旧去太学就读,同时特允艳姬可以出门购物、游玩。所以,长孙府内宅的妻妾倒也和乐融融。

    因了母亲生产,从此之后,长孙府内宅的事交到了艳姬的身上。

    ====素馨小花==《我的长孙皇后》http:red。xy。et/ifo/453982。htl==分隔线==

    1隋文帝:杨坚,文中多以‘隋文帝’称之,勿拍砖。

    谢谢rifell、庄生蝶的花花!

    我亲爱的编编大人,您怎么将我的唐朝美女穿越成了清朝美女,饿滴神啦,强烈要求重新制作封面。

    正文 003章 牡丹劫3

    章节名:003章  牡丹劫3

    其实,伴随着‘凤唳九天、牡丹花开’而来的不止是我的出生,相继而来的还有两件奇事。

    一件是长安净土寺的住持长捷法师1,本已坐化的人突的复活,复活后他推开众僧喜滋滋的跑到寺院的山脚下看着远处的江水发呆。过了不久,江中居然漂来一个木盆,长捷法师急忙扑到水中,在一众僧人震惊的目光中,他抓住了那个木盆,从里面抱起一个男婴。长捷法师替男婴取名━━江流儿2。

    还有一件则是隋朝的开国九功臣之一的越王杨素,他的嫡女杨曼青本溺亡水中,停在灵堂的人突地复活,一直到三岁都不会说话的她居 然变得极度的聪明,一扫原来呆头呆脑之神,变得伶俐之极。

    两桩都是起死复生的事。其中关于长捷法师的事最为国人津津乐道。对于长捷法师死而复生之事,朝内均称是佛祖显灵,均称‘凤唳九天’的奇景只怕是应验了此事。而独孤伽罗更关心的则是那个江水中漂来的孩子,当她听说那孩子是个男婴时方松了一口气。因了此,她将目光看准了死而复生的杨曼青。

    因了杨素位高权重,无论杨曼青是不是命属牡丹,独孤伽罗对她尚不能轻易下手。

    父亲这个时候的表现是自私的。但作为父亲,他这个时候的所作所为无可非议。他刻意的渲染着长捷法师和杨曼青起死回生的事,将所有人的注意力吸引到那两件事上,从而让所有的人忽略了我的出生。

    一月之后,贺兰关果然传来战讯,唐国公李渊虽大败突厥,但在趁胜追击之际误中突厥的埋伏,突厥反败为胜,如今大隋、突厥战事再次胶着。

    偏偏此时,岭南造反。

    北有突厥虎视眈眈,南有岭南叛军造反,大隋气象风雨飘摇。独孤伽罗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她只好放下了映证杨曼青是不是牡丹之心,以全付心神用在抵御突厥、剿灭岭南叛军这两件事上面。

    趁着独孤伽罗焦头烂额之际,父亲步步为营的计划着如何将我带离长安,带离这片之于我而言危险重重的土地。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感突利可汗一向与我朝和平相处,特赐安义公主为妻。命长孙晟以使臣职出使,钦此!”

    原来,前些时和李渊大战的突厥铁骑是以‘大可汗’自居的都蓝可汗,而隋庭有意拉拢的则是都蓝的堂兄弟突利可汗。

    父亲这段时间的四方奔走没有白费,他以“现在对突厥用兵还不是时候,可是不用兵的话突厥将大肆侵扰,莫若以‘和亲’之计扶助弱部,派遣使臣联络突利,趁都蓝和唐国公胶着之际,我们向突利示好。如此一来,都蓝一定会担心我朝与突利联手灭他,必会撤兵。只等大隋将士养精蓄锐后再举全国之兵伐之”的一番大道理,联合一众文武群臣劝阻了隋文帝派兵增援李渊之心。

    隋文帝按下抵御突厥之心,其实还有一个更大的原因━━岭南造反。

    说起岭南,不得不说到一位在历史上相当有名的夫人━━冼夫人。她是百越地区的大首领,真正的巾帼英雄,岭南各部的小部落首领都唯她命是从。

    隋文帝不相信忠义的冼夫人会挑起叛乱事端,是以决定派遣杨广前往岭南察看虚实,到底是‘围剿’还是‘招安’,一切有待杨广考察之后再说。杨广终是皇太子身份,隋文帝派出了大部人马相随以防不测。

    杨广带走大部人马,如此一来,大隋的兵马实在是分身乏术,再也无暇顾及北边的突厥之患了。能够以‘和亲’之计离间都蓝、突利兄弟二人,逼都蓝退兵实为上上之策。

    一切都在父亲的谋划之内。

    “最危险的地方也是最安全的地方,为了明珠,我必须置之死地而后生。”

    为了我能够摆脱长安的险境,为了摆脱大隋这块土地上随时会给我带来的灭顶之灾,父亲做出了他这一生最冒险的抉择。他独留二哥长孙安业在长安继续太学的学业并照顾艳姬,却是带上母亲、我、三哥无忌、大哥行布一同前往突厥。

    21世纪,我虽是炙手可热的法医界新秀,可因了孤儿的身份,我常常会有一种恐惧感和失落感……而在这大隋的江山,因了父亲的宠爱和保护,虽然我还小,虽然我没有丝毫的抵抗能力,但那种恐惧感和失落感再也不再。

    ====素馨小花==《我的长孙皇后》http:red。xy。et/ifo/453982。htl==分隔线==

    1长捷法师:史载是江流儿的大哥,也是引导江流儿入佛门的重要角色,文文为了布局,yy成大师的身份。

    2江流儿:嘿嘿……估计大家都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同时为了yy,此文将他的生辰提前了一年。

    o(n_n)o……求收藏咯……

    正文 004章 和亲记1

    章节名:004章  和亲记1

    悠悠渭水河畔,站满了观礼的人群,公主和亲能够使大隋和突厥化干戈为玉帛自然引得人们津津乐道。

    渭桥之上,羽林军一个个严密布置、严阵以待。

    随着送亲队伍的临近,围观的人群更是起来。

    隋文帝、独孤皇后携着开隋的九大功臣都来为安义公主1送行,他们将在渭桥之上最后一次喝下女儿亲自敬献的美酒。【1安义公主:史载是杨家宗室之女,这里yy成独孤的女儿,勿拍砖!】

    送亲的仪仗队出现在了渭桥之畔,队伍最前列是手执锦旗的二十骑骑兵,随后是衣着鲜艳的二十名宫女手提着花蓝、水果、柳枝、拂尘之类的东西,最后是一顶华丽的凤辇,凤辇之后又是长长的嫁奁和送亲队伍。

    我和母亲、三哥无忌坐在送亲队伍最后的一辆马车之中。眼见着前面的凤辇在渭桥之畔停下,安义公主缓缓步下凤辇,在宫女的搀扶之下来到了隋文帝和独孤皇后的面前盈盈下拜。

    隋文帝眼有不舍的扶起安义,素来坚强的独孤皇后亦是心疼的牵着女儿的手,无语的拍了拍女儿的脸颊,这才摆手命宫人送上美酒。

    敬过父母,安义公主又一一敬过开隋的九大功臣:靠山王杨林、越王杨素、忠孝王伍建章……

    凝重的神情、饱含泪水的眼睛一下子让起初还笑颜逐开的观礼人群沉静了起来,猛然间,所有的人似乎都感受到即便是高高在上的公主、九五至尊的帝王那骨肉分离之痛。

    待安义公主重新回到凤辇,父亲手持使节上前和隋文帝说了许多话,最后鞠躬敬礼之后翻身上马,摆手间,送亲的队伍有序的通过了渭桥。

    日已近正午。

    送亲的队伍缓缓行驶在官道上,仍旧有零散的大隋子民指引相看,但已没有了先时渭桥之上的风光。

    出长安城约一个时辰的路程,送亲的队伍停下了脚步。母亲诧异的揭起车帘,远远看去,欣然说道:“长捷法师亲自为安义公主送行来了。”

    长捷法师?那个起死回生、轰动朝野的人物!念及此,我急忙随着母亲的视线看向车外。

    一位敝衣跣足的僧人伫立在父亲的面前,酡颜白眉、银须沧桑,颇有世外仙人之姿。他正和父亲说着些什么,直至安义公主礼貌的和法师话别重新回到凤辇之中,在父亲的带领下,长捷法师来到了我和母亲所坐的马车边。

    一直守在马车外的大哥下马在长捷法师面前恭敬的行礼,三哥本就机灵,无需说什么早就跳下马车亦是学着大哥的模样行了礼,惹得长捷法师频频点头,“长孙将军教子有方,以后这两个孩儿必是青史留名之人啊。”

    父亲闻言笑得爽朗自豪,直说些‘大师言过了’之类的话,母亲信奉佛教,已然抱着我下了马车,施礼问候,“大师何来?”

    “一来为安义公主送别,二来有事托付长孙将军。”长捷法师的声音若暮鼓晨钟般清幽、沉闷,随着清风却可以清晰的传到所有人的耳中。说着话,只见他从怀中掏出一只锦囊递到父亲的面前,“长孙将军出使突厥,定会和唐国公相逢,请将此锦囊交予唐国公即是。”

    李渊和父亲一向交好,现今李渊为了我的‘牡丹劫’更是和父亲‘同流合污’。这番小事,父亲自是不会推辞。他接过锦囊塞入怀中,作揖说道:“大师叮嘱,季晟敢不从命?”

    长捷法师微微颔首,而后定定的看着我,继而笑容染上他的眉眼,若早春的太阳、似晶莹的朝露……

    好熟悉的笑,有些像孤儿院的老院长,老院长总是和蔼的摸着我的头“小石头、小石头”的叫着,又有些像少林寺中老方丈的笑,他总是“施主、施主”的称呼着我……

    在长捷法师的眼中,我看到了许多21世纪我所熟悉的面容。

    长久的凝视后,长捷法师一边摸着我的头,一边凑近我的耳边念念有词。即便那声音犹似佛门唱经,但我依稀听清了全部内容。

    “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贵不可言。”

    父亲听到长捷法师最后所说的‘贵不可言’之句更是喜上眉梢,鞠躬说道:“贵不可言不敢奢求,唯愿承法师佛光,佑我明珠平安长大,季晟定为佛祖重塑金身。”

    “长孙将军,此女‘贵格’之命天定,但‘明珠、明珠’的唤着,只怕会抵她许多的贵气和阳寿。将军若不嫌弃,老纳许她一小字,保她平安长大。”

    但凡关系到我的事,父亲会高度戒备紧张,听了长捷法师一言,他急忙再度恭敬的躬身,“请大师赐教。”

    “就唤‘观音婢’罢。”

    父亲闻言,兴奋难言的从母亲的怀中抱过我高举过头顶,“观音婢,爹的观音婢,观音大师的婢子,福大命长,好,好啊。谢谢大师,谢谢大师赐名。”

    郁闷:今天一天都在纠结‘正文注释’的问题,因为‘正文注释’的通不过,严重影响了我的写文心态,在此向读友们道歉,文文上传晚了。

    o(n_n)o:仍旧要感谢支持我的朋友们,看着收藏上涨,心中确实感动,所以,也不能太执着于文本格式了,变通一下也无防。

    最后:谢谢13916052113的花花!

    群啃!

    正文 005章 和亲记2

    章节名:005章  和亲记2

    突厥,匈奴的子孙!一个古老、神秘、血腥的民族,一个以狼为图腾的民族,一个伟大的民族,一个早已消散在历史长河中的民族……21世纪已少有突厥的足迹,而我将要踏上那块令后世之人无限迷恋、追崇的土地亲眼目睹见证!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一个强大的突厥帝国,从根本上就是毁于父亲之手。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一如现在的‘和亲’之计,父亲就是采用‘远交近攻、扶持弱部、离间强部’等计谋硬是让一个庞大的突厥帝国崩溃瓦解,形成今天东、西两大突厥对峙和以突厥北部铁勒、室韦、思结、斛萨、阿拔、仆骨等数十个部落酋长分割盘踞的局面,从而有效的削弱了整个突厥帝国对中原的狼子野心。

    父亲虽是大隋百姓的骄傲,但对于突厥人而言,父亲是他们的宿敌。我们此番前往突厥的危险就可想而知。

    如果说先前的渭水送亲是无限风光的话,接下来的路程只能用一个字眼来形容━━苦涩!

    看着安义公主那双哭得比嫁衣还红的眼睛,我都有丝丝的心痛。才13岁的年纪就走上了和亲的道路。如果和亲真有用,那二十年前那个北周公主宇文千金不也和亲到了突厥?可突厥和中原的战争什么时候停息过?

    二十年前还是北周天下,那个时候隋文帝是北周的丞相,那个时候的突厥亦是长年兵临中原。为了平息战争,北周皇帝毅然决然的将千金公主赐突厥可汗沙钵略1为妻以求边境的稳定。那一年,送千金公主和亲的使团中,父亲荣膺副使之职,那是父亲第一次出使突厥。

    “季晟,你知不知道,当年也是渭水之畔,我站在观礼的人群中,一眼发现送亲队伍中的你,你是那般的英姿飒飒,我的心中只有一个愿望:长大要嫁长孙郎。”

    长孙郎是隋文帝当年对父亲的溺称,也因了此,有许多人喜欢称父亲为长孙郎!

    看着母亲羞涩的面颊,听着母亲羞赧的话语,一直看着远方怔愣出神的父亲回眸一笑,轻轻的在母亲的红唇上轻啄。

    “不久之后,从突厥传来你‘一箭双雕’的事情,也传来沙钵略视你如英雄的话语,还传言他待你如兄弟。只是后来……”

    后来却是各为其主、厮战沙场!父亲轻叹一声,摁着母亲的红唇,“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我只想说,如果来生我和他不在对立面,一定会是真正的兄弟。”

    沙钵略是都蓝的父亲、突利的伯父。他能征善战、称霸一方,当时是突厥各部认可的‘大可汗’。当年千金公主和亲之时,沙钵略对送亲的使臣极度的傲慢,极尽能事的炫耀着突厥勇士之能,对北周送亲的使臣轻视不礼……父亲二话不说,弯弓射箭直取天上正在相攫夺食的金雕,且一箭而贯双雕。瞬时间,父亲征服了那苍茫大地上所有好勇善战的男儿心,沙钵略对父亲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他将父亲留在了突厥并常邀父亲游猎在那片广袤的土地上,这一留就是一年。

    想当年,年少气盛的父亲亦是骑着千里追风驹、手持五神飞钩枪的翩翩浊世佳公子,是多少待嫁女儿心中的理想郎君。可父亲心中的苦,也许只有母亲才知道:父亲留在突厥的一年也许不仅仅是为了陪伴沙钵略。

    “季晟,千金公主……”

    不待母亲的话说完,父亲伟岸的身躯颤动了一下。看着父亲抓紧马车内壁的手青筋根根突起,显而易见,她触及父亲的痛处了,母亲一时捂住自己的唇不再言语。

    随着隋文帝兵不血刃夺下北周江山,沙钵略以‘北周女婿’身份打着为妻子千金公主报国仇家恨的旗帜屡犯隋边,于是隋文帝派父亲御敌。父亲屡战屡胜、战果辉煌,博了个‘突厥宿敌’之名,有传言:突厥大军但凡见到父亲,必兵退三十里。

    数番征战,沙钵略彻底被我父亲征服,甘愿俯首听命于大隋,前提条件是大隋必须赐一个公主予他结成姻亲。

    千金公主尚在,如果再赐一个大隋公主,那千金公主的日子可想而知……这个时候,父亲说动隋文帝,赐千金公主‘杨’姓并册封她隋室‘大义公主’身份。同时,父亲也争取到了第二次出使突厥的机会。

    突厥的宿敌出使突厥,能否安然抽身而退,成为许多人关注的话题。而父亲,毅然决然的持着隋文帝的诏书第二次踏上了出使突厥之路。

    足智多谋的父亲非常出色的完成了第二次出使突厥的任务,大隋不废一兵、一卒、一位公主,沙钵略就从原来‘北周女婿’身份摇身一变成为‘大隋女婿’。最为重要的是父亲成功的为千金公主争取到一份更好的在异国它乡的生活。

    随着父亲两次完美的从突厥全身而退,隋人多有夸父亲而少有颂隋文帝者。是以,隋文帝?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