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海上马车夫 > 海上马车夫第165部分阅读

海上马车夫第165部分阅读

    你的脑袋!”

    “属下不敢!”

    李敬国肯定的回答道:“属下也是经过确切情报才能定论的!”

    “皇上看得上眼的女子天下间可没几个!到底是谁家的千金小姐?”

    “是邢沅邢婉芬!今年的京城八绝的花魁之首!”

    “是她?”

    “是的!”

    李敬国再次确定。

    王宸摇头苦笑了一番,然后叹道:“皇上真是慧眼如炬啊!”

    李敬国点点头,不置可否。

    “对了!”李敬国突然道:“刚才大内李总管差遣锦衣卫到户部调走了邢沅和朱平的相关档案!”

    “是皇上差遣的?”

    “不是!”

    王宸想了想,突然笑道:“我看是李总管想要在皇上面前邀功才是!“

    “可是这样会不会破坏了大人的计划?”

    “不会!”王宸摆摆手,道:“我正在思考如何暴露一个破绽给敌人,这李总管如果能进来搅和一下,搞不好水就混了!”

    李敬国想了好一会儿,突然道:“大人高见!”

    第三卷 怒海争锋上 第三百八十八章 战备公路网

    第三百八十八章  战备公路网

    御书房内,由吏部提交的人事提名报告摆在邓浩楠面前。

    内阁六部大臣静静的列于御书案前,对称两列站立,等待皇帝的随时问训。

    基层府县的人事任命名单邓浩楠只是走马观花的看了一眼,他关注的只是巡抚、总督等高层人员的任免调离。

    封疆大吏首数直隶总督,提名上写着赖有光三个字令邓浩楠有些惊讶。

    “赖有光?”

    钱谦益出列,回答道:“臣启圣上,赖有光之前历任山东巡抚、湖广总督、江浙总督,在任期间,政绩斐然,地方下议院、检察院、廉政公署等对其赞扬甚高,是所有竞选直隶总督官员中最出色的一人。”

    倪元璐出列道:“启禀皇上,直隶总督乃是帝国最高封疆大吏,其人选当甚之又甚。臣不可否认,赖有光这十多年来政绩斐然,但他毕竟有前科。在前朝明时,赖有光可是被老百姓深恶痛绝的官员。虽然现在有所改善,但是一旦让他升任直隶总督,将成为帝国上下的焦点人物,各大报社新闻机关不论出于善意还是恶意,都会拿赖有光的旧账说事,到时候势必牵扯帝国威严,请皇上三思!”

    成基这时道:“皇上,赖有光这些年来的表现足以说明其已经改过自新。正如倪大人所说的那样,即便被帝国国民翻出陈年旧账来,那也应该是鞭策赖有光的动力,让他以前车为鉴,不要重蹈覆辙!”

    邓浩楠点点头,道:“此事稍后再议!朕提倡民主,权利既然下放给三部司,朕便不想再干涉。如果赖有光能够在直隶地方下议院获得半数以上席位的支持,并通过都察院和廉政公署的考核,朕也不会干涉的!”

    中华帝国的宪法虽然已经确定,但在具体实施当中,并不能完全做到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和相互制衡的平衡机制。全国各地都根据不同情况,按照当地下议院多数席位的议员态度来执行符合当地情况的地方性制度。这种情况类似美国的地方州政府制度。

    只不过,直隶总督关系到帝国心脏的安全。因此直隶地区在皇帝的直接控制下,成为中华帝国第一个实行完全三权分立的地方政治制度。

    三权分立在直隶地区建立,立法、司法、行政互不统属,相互制衡,使得直隶地区不会出现一人独揽大权的情况,以此来确保首都的安全。

    当然,这也是邓浩楠的长期战略。要想让帝国完全走上富强、民主、文明的超级帝国,一下子是吃不到个胖子的,需要循序渐进。

    十年来,直隶地区的三权分立制度越来越被帝国国民所接受,慢慢影响着他们的各种价值观。

    到了去年年底,帝国七十二省当中,已经有三分之一的省份走上了三权分立的地方政治制度。这些省份包括最为富饶的江浙地区,那里的工商业最为发达,因此率先体会到三权分立带来的巨大好处。其次是台湾府、琉球府、辽宁府,这些州府是邓浩楠起家的地方,政治制度一项跟着皇帝的步伐前进。最后是人口稀少的省份,如吉林府、黑龙江府、夏威夷府、西藏府、新疆府、甘肃府等州府,因为这些地区人口稀少,大多数都是其他地方迁徙过来的百姓,没有地方复杂势力,政府官员在这里实行三权分立政策阻力最小,因此帝国中央政策在这里很容易推行。

    当然,也有很顽固的州府。如内蒙古、中蒙古和外蒙古地区,蒙古的封建制度依然很强大,封建主在地方的影响力远超帝国中央,因此想要让这样的地方推行三权分立制度,还需要漫长的道路。

    三权分立是非强制性的,在邓浩楠看来,符合地方情况的制度才是最好的制度。没有推行三权分立的地方州府,并不影响帝国中央政府的各种政令施行。地方有国民下议院,议员们都是代表地方利益的人,他们的集体表决才是真正决定地方政府的发展方向。权利还是属于多数人的,因此中央政府并没有担心的必要,如果强行插手,弄不好会适得其反,影响地方政府的健康发展。

    “朕最近悄悄走访了京城的各个部门,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但朕并不能确定这些京官们都是十年如一日,也许有些官员提前得到风声有所准备。因此,朕需要再做详细深入调查。”

    “皇上圣明!”钱谦益躬身道:“依老臣来看,京官们还是十分上进的!自从皇上将他们的俸禄涨了一倍,他们的上进心突见明显。加上帝国政府的高规格福利政策,他们生活上无忧无虑,为报皇恩浩荡,定然会加倍报效皇上和朝廷,为天下百姓谋福利。”

    成基说道:“有廉政公署的监督,官员们已经视清廉公正为第一要务,为百姓做好事实事为第一乐趣!”

    邓浩楠点点头,道:“朕在不少衙门里发现有很多的万民伞,根据上面的笔记,似乎不是作假,朕心甚慰!”

    户部尚书王承恩回答道:“启禀皇上,万民伞都必须经过都察院和廉政公署的调查审核才能生效,作为考核官员在任的政绩记录在案,这点还请皇上放心!”

    邓浩楠点点头,欣慰的道:“总的来说,朕非常高兴!”

    工部尚书张凤爱出列道:“皇上尧舜禹汤,实乃千古一来最为杰出的帝王!”

    邓浩楠笑了,说道:“张爱卿也学会奉承了!”

    “微臣说的是真心话!”

    “能够让铁面无私的张爱卿奉承一句,朕很高兴!”

    邓浩楠接着话锋一转,笑问道:“张爱卿是有什么话要说吧!”

    张凤爱微微一笑,道:“还是逃不出皇上的慧眼!”

    邓浩楠心情很好,道:“说吧!”

    张凤爱正色道:“启禀皇上,工部今年预算偏低,臣请皇上追加拨款!”

    原来是要钱啊!

    邓浩楠心中暗笑了一下,看向王承恩,后者急忙道:“启禀皇上,工部今年的预算过于庞大,臣以为当慎重!”

    邓浩楠不解,帝国财政充裕,还有什么预算能让户部为难的。

    钱谦益这时道:“内阁并不赞成张大人的提议,原因是张大人要在帝国国内大修公路,将帝国本土省份全部连通起来,发达省份更是修建多条公路。微臣初步估计了一下,完成这项 工程需耗费十年时间,耗资几十亿银元。加上兵部国防厅要钱修筑帝国境内的战备公路,也需要消耗几十亿银元,这两项加到一起,耗资近百亿银元,将会严重拖累帝国经济发展!”

    成基点头道:“皇上,当年战国之秦国,因为修建大郑渠,结果令秦国十年内无法东征六国。如今帝国若消耗如此庞大的国力修建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定然会影响帝国殖民战争的既定战略的!”

    张凤爱反驳道:“成大人的话有些片面!当年吕不韦修建大郑渠,虽然短期看拖累了秦国国力,可是从长远看来,大郑渠令十年后的大秦国国力激增,方才有能力一统六国。如今帝国工商业高速发展,海外掠夺回来的巨额财富如果只消耗在吃喝玩乐上,那么将会走西班牙帝国衰落的老路。”

    接着张凤爱转向皇帝,道:“皇上,如今帝国繁荣昌盛的景象并不牢靠,如果不及时深深的打好根基,就会像西班牙帝国那样只是泡沫繁荣,最终财富将流出帝国。”

    钱谦益怒视张凤爱道:“大胆,你竟敢诅咒帝国,这是对皇上大不敬!”

    几人正要争吵,邓浩楠挥挥手,阻止他们说话。

    自言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张大人的话有道理,不愧是工部尚书,这给帝国该盖高楼的道理却是发人深省!”

    张凤爱急忙道:“皇上过奖了,微臣惶恐!”

    “你惶恐什么!说的不错!”

    邓浩楠点点头,道:“帝国的经济膨胀发展,海外掠夺巨额财富的流入,使得帝国国内的确有些泡沫现象。如果能够将这些财富转入基础设施建设,将造福帝国后人,是个好办法!”

    钱谦益担忧的问道:“可是,皇上这笔钱实在太过浩大,一旦施行,将会给帝国财政造成相当的财政赤字!”

    林风这时道:“兵部修建战备道,是为国防安全。张大人修建民用公路,是为联通各省经济发展,促进帝国总体经济发展。这军民都需要公路,与其修建两套公路,不如将二者合二为一,这样财政预算便会少了一半,以帝国目前的财政盈余来看,当不会引起财政赤字!”

    张凤爱说道:“林大人的话有道理!臣也想过,此法可行。修建战备道的公路使用的是水泥,比起民用公路来说实用性不大,因为帝国目前受到外国的军事威胁很小。不如将战备道规模扩大,平时作为民用,战时在军管,这样既省钱又实用!”

    邓浩楠皱眉道:“用水泥修建公路,那帝国目前的水泥工业能否跟上?”

    张凤爱笑了笑,道:“皇上,微臣此举的初衷就是准备拉动帝国经济的!建造各省联通的公路网一来刺激商业流通速度,二来就是在刺激帝国的水泥和钢铁工业。修建公路需要消耗大量的水泥和钢铁,微臣初步估计,将会在国内制造上千家水泥和钢铁工厂,带动千万人的就业缺口!这笔钱不会白投入进去的,其联动效应将会产生超过千亿银元的丰厚回报,并且将帝国财富真正的藏富于民,不至于让财富外流!”

    邓浩楠点点头,十分满意,突然间感到张凤爱到埃及呆了八年,不是白呆着的,他的才干在慢慢被挖掘出来。

    这时,邓浩楠看向后面旁听的顾明哲。由于钱谦益和张溥都推荐他作为下一任内阁首辅阁臣的人选,因此邓浩楠命其旁听,历练于他。

    “顾明哲!”

    “臣在!”

    “你有何看法!”

    顾明哲躬身说道:“回皇上的话,微臣认为张大人的分析十分透彻,可以一试!如今帝国国富民强,每年财政收支盈余达数亿银元。这笔钱越积累越多,在国库内堆积如山,视为帝国强大的象征。但钱放在国库内是会长毛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才是真正强国富民的标志。因此帝国多年来的巨额财政盈余并不是好事,应当及时拿出来投入帝国经济建设!”

    邓浩楠点点头,暗道这顾明哲看问题的高度却是有独到之处,难怪深得钱谦益和张溥的推荐。

    “那你认为财政收支应该如何来平衡?”

    顾明哲回答道:“微臣认为,财政平衡是最佳方式,但却很难做到。而一定的财政赤字,不但不影响帝国经济发展,反而一定的财政赤字可以让帝国财政健康的运作!”

    其他几人顿时皱眉,他们不认为财政赤字是好事。

    反而,邓浩楠却是来精神了。

    只听顾明哲继续说道:“皇上,财政赤字一直是历朝历代的大忌,他们认为那不是好事。但是微臣认为,只要给财政赤字按上一个保险即可解决所有问题!”

    “如何来按保险?”

    顾明哲回答道:“修建公路便是一个保险!财政将这笔预算划入公路建设费用当中,一旦第二年的财政赤字影响帝国政策,便可以从公路的巨额预算中挪回补充。直到财政平衡后,多出来的预算再补回公路建设当中。”

    钱谦益问道:“这样虽然能够平衡财政,但是不是影响公路建设进程吗?”

    顾明哲回答道:“公路建设和财政平衡就像湖泊和大江一样。洪水来临,湖泊将大江内的水分流,确保大江洪水不至于溢出。干旱季节,大江水缺,湖泊水倒流回大江,供应大江水不至于断流。这是大自然的自动调节功能。此理同样可以用于帝国经济建设。”

    邓浩楠暗自称赞,当真是人如其名,还蛮有哲学味道的。

    “顾爱卿的意思是这投资公路建设就如同存钱进银行一样,对帝国财政平衡起到调节作用!”

    “皇上圣明!微臣正是这个意思!”

    顾明哲一礼,顿时令众人佩服。

    钱谦益说道:“这样一来,如果修建全国公路交通网的话,每年将造成五千万的财政赤字,赤字高达一成左右!”

    张凤爱这时道:“这只是开始!帝国的经济每年都在高速增长,海外掠夺资金不断补充进来,赤字所占比例将不断下降。顾大人不是说了吗,公路建设可以随时叫停,将资金流回填补巨额赤字,避免影响帝国其他方面的重要项目!”

    钱谦益点点头,道:“老臣没有意见了!”

    钱谦益放行,其他几人也不再坚持,张凤爱转向皇帝。

    邓浩楠笑了笑,说道:“这是好事吗?造福子孙后代,这可以和治理长江黄河一起并为千秋工业了!”

    “皇上同意了!”

    “准了!”

    王承恩有些舍不得的说道:“这么多钱一下子拿出去,微臣真有些不舍得!”

    邓浩楠笑了笑,说道:“怎么看你像个守财奴似的!这比巨款又不是一下子拿出去,每年支出一部分而已,掏不空国库的!再说了,帝国经济腾飞,每年回流的资金说不定依然比支出的大呢!”

    邓浩楠这话可是有些可能,帝国经济高速发展,自从制盐业发生产业革命之后,其他行业也渐渐受到波及和影响,帝国整体产业革命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全新发展阶段。帝国工商业的振兴,使得帝国财政收入激增,加上帝国从西班牙手中夺取了富饶的墨西哥和秘鲁,这两块殖民地带来的财富是无法估量的。此后的多年时间里也证明了这一点,那就是帝国政府投入几十亿用于修建全国公路网,不但没有造成帝国财政赤字,反而依然出现相当大的财政盈余。

    没有人能够预料之后的事情,但邓浩楠坚信,以他的知识,即便不能带领中华帝国快速腾飞,至少也不会拖后腿。

    很多事情都是在实践中检验的,没有大的气魄难以得到大的效益。

    从神武十三年开始,帝国工部向本土六十四省督抚下达了打造全国公路网的计划。中央财政支出七成资金,地方财政支出三成资金,用于修造公路网。

    由于公路网打造全部采取十米宽水泥阔道,建成后将连接中华帝国所有人口超过万人以上规模的城市,以及覆盖七成|人口两千人以上规模的城镇,五成|人口千人以上城镇,以及一成|人口五百人以上村镇。

    公路网建设总体上预期十年完成,覆盖率达到九成以上。其中,规模最为庞大的京城直达西藏喜马拉雅山下的普兰边境的京西战备路将耗时十五年完成,规模次之的京畿到外蒙古瓦刺堡边境的京北战备路耗时十三年完成。规模第三的是京畿通往黑龙江府奴儿干都司的京东战备路将耗时十二年零三个月。规模第四的是京城通往广东雷州府的京南战备路。

    四条东南西北战备路只是主体工程,其衍生出来的战备路如同蜘蛛网一样,以京畿为中心,一直向帝国各个边境延伸。

    主体工程当中,最难的就是通往西藏和新疆的战备路。这条京西战备路有兵部直接承担,动用军队修建。其他三条战备路当中,京北战备路只有外蒙古地段由帝国瓦刺堡住屯军承担,其他全部包揽分配到民间承包商。

    中华帝国修建大规模修建公路,给帝国民间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拉动作用。全国各地涌现出了大量的水泥厂,钢铁厂,刺激着帝国水泥工业和钢铁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与此同时,帝国修建公路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帝国每年新生人口三百万余人,但依然无法填补劳动力短缺的空白,帝国政府加大鼓励生育力度的同时,不得不加大全球奴隶的掠夺,这发过来刺激了奴隶贸易,进而推动各行各业的联动发展效应。

    不过,随着各省地区涌现出大量的水泥厂和钢铁厂后,令帝国总体上水泥厂和钢铁厂多如牛毛,随着公路建设的完成后,这些工厂将面临产品滞销,库存积压等危险。

    当然,任何事情有得有失,有利有弊。正如当年制盐行业因为竞争问题二爆发产业革命一样,这些都成为后来钢铁行业和水泥行业掀起了剧烈的产业革命的标准。而像水泥工业和钢铁工业这样的重型工业的产业革命,一旦开始,立刻将中华帝国产业革命推向了顶峰,将大大刺激其他行业进行相关的产业革命,从而极大的提升了帝国的综合国力。

    尤其是钢铁工业的产业革命,作为重工业当中的拳头,钢铁行业一旦发生产业革命,必将推动下一个档次的革命,那就是工业革命。

    而工业革命才是邓浩楠最终所期盼的,为了准备工业革命,邓浩楠一直都在刺激帝国钢铁等重工业的发展。以前一直依靠军事工业的带动,但效果并不明显,如今正好借着打造全国交通网的机会,引导帝国重工业行业进行产业革命,进而点燃工业革命的导火索。

    打发走了诸位大臣,邓浩楠叫来了安全局的王宸。

    “朕总觉得赖有光有问题!”

    “皇上何出此言!”

    邓浩楠摇摇头,道:“朕没有证据,但不知道是为什么,赖有光表现的越是无可挑剔,朕越感到不踏实!”

    王宸说道:“微臣不能为皇上分忧,实感有罪。只是,微臣已经多方调查过赖有光,没有任何的错误言行。皇上这样一说,微臣也感到不安。就算首辅大臣钱谦益也不可能一点错误都不犯,但他赖有光却是一点小错误的痕迹都没有留下!”

    邓浩楠点点头,道:“朕将全力下放三司,直隶总督人选需要慎重,但朕不希望让别人以为朕一碗水没有端平!”

    邓浩楠的话没有点明,作为君王,邓浩楠的言辞大多数都是模棱两可。而王宸作为嫡系心腹,不用皇帝明说,他也可以揣摩圣意。

    “微臣明白!”

    王宸点头道:“京畿安全微臣有责,请皇上交给微臣吧!微臣一定做好!”

    “好!”

    邓浩楠点点头,王宸做事他放心。

    第三卷 怒海争锋上 第三百八十九章 五五线

    第三百八十九章   五五线

    神武十三年春,随着中华帝国政府通令全国各个州府进行战备公路网建设的命令下达后,各个州府立刻开始行动,组织勘探队对本省内的公路网建设进行测量和计算。

    由于帝国在极北地区的三省两州人口稀少,除了辽宁省(原东北三省)人口比较多,达到三百万人口。其他如吉林省(原俄罗斯阿穆尔州和滨海州,外兴安岭以东地区)和黑龙江省(原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包括外兴安岭以北地区)的人口不足,加起来不足十万人口。而北海州(原俄罗斯马加丹州,包括上扬斯克山脉以东地区)和北极洲(原俄罗斯堪察加州,包括切尔基山脉以东直达白令海峡),这两地的人口加起来不足两千人,平均每人占地两千平多方公里,且一半都是北山女真人。

    由于黑龙江省、北海州、北极洲人口太少,地域辽阔,考虑到经济效益缘故,帝国公路修建只抵达吉林省奴儿干地区,不再往北修建。

    在黑龙江省、北海州、北极洲三个州府的居民大多数都是探险队,他们大多数都是乘坐船只抵达这里,定居点也都集中在海岸线附近,因此他们并不在意修不修公路。

    然而,一件突发的事情令帝国政府紧张了起来。

    三月七日,黑龙江省的一支大约三十人组成的探险队,由队长潘东带领,翻越了外兴安岭,进入外兴安岭以西地区。

    这支探险队除了猎杀珍奇动物之外,也冲着北山女真部族的一个传说故事而来。

    相传,北山女真在屈服于努尔哈赤之前,他们的头领将部落积攒下来的宝藏全部藏了起来。据说在一条流向北极的河流旁的一座山下掩埋。

    探险队意外的获得了一条情报,那就是翻过外兴安岭后,有一条河流向北极,河边有座山,名曰阿尔丹山,正是北山女真第一任族长的名字。

    于是,探险队认为宝藏定然藏在阿尔丹山和阿尔丹河之间的某个地方。后来他们在外兴安岭狩猎的时候,意外的发现了一张地图,上面的有条往北流淌的河流,河流旁还有一座城堡状标识。潘东认为那就是藏宝图,上面的特殊文字应该是北山女真部的古老文字。

    果然,潘东探险队在那里发现了一条往北流淌的大河。潘东认为这就是阿尔丹河,于是率队按照地图标识一路寻找宝藏。

    可是,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藏宝图其实是俄罗斯的一名侦察兵遭到野兽袭击后留下来的。上面的俄文被他当做的女真文字,结果一路沿河北上,来到了俄罗斯在远东的一处秘密城堡——雅库茨克城。

    雅库茨克是俄罗斯帝国东扩的最东面据点之一,距北冰洋极近,建于建于神武二年(1632年),从莫斯科到雅库茨克城堡的距离为 8468公里。雅库茨克城堡人口一千五百余人,居民多以雅库特人为主。

    雅库茨克城于神武十二年竣工,城高43米,周长四千米,驻扎五百沙俄士兵,卡缅斯基要塞火炮十二门。一月份的平均气温为零下50度,而七月份的平均气温为12度,由于雅库茨克市建于永久冻土层上,因此在俄罗斯军方内部称其为“冰城”。

    雅库茨克城动工的时候,中华帝国同俄罗斯帝国刚刚达成同盟国条约。双方签署条约后,宣布停止军事摩擦,双方互派大使驻扎对方首都,作为联络协调官。

    然而,沙俄军方内部并不甘心放弃对远东出海口的探索。虽然往东遭到外兴安岭的阻隔,中华帝国宣称东部所有出海口都是他们的,但沙俄军方并没有放弃,而是悄悄完工雅库茨克城,以该城为据点,向北极继续探索,希望能够绕开中华帝国的眼线,找到东方的出海口,秘密建造出海口要塞,造成既成事实。

    中华帝国边防军其实早就发现了沙俄军队建造雅库茨克城,只是碍于当时的国际形势所迫,选择按兵不动而已。

    帝国政府认为,当前没有必要为了一个不毛之地的城堡而影响中俄关系,最重要的是促成沙俄帝国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之间的长期战争,那符合帝国政府的利益。

    事实上,中华帝国政府选择沉默是对的!俄土战争的结果正是中华帝国所期待的,而沙俄东扩的步伐也因为雅库茨克城守军未能在北极地区找到出海口而宣告失败。

    这本是双方政府都避而不谈的问题,但是却被突如其来的潘东探险队意外的将这个平衡给打破了。

    三月十日,潘东探险队沿着阿尔丹河北上,意外的发现了雅库茨克城。

    远远的望去,整个雅库茨克城堡晶莹透白,坐落在雪山下方,像是一个沉睡中的白雪公主,壮观美丽。

    潘东一行人通过对地图的校正,以为这就是传说当中的北山女真的圣地,财宝定然藏于那里。

    一行人于是加快速度靠近雅库茨克城。

    然而,就在潘东一行人抵达城外里许之遥时,潘东突然意识到了不妙,因为他看到了白色城堡当中,突然出现了一大批黑色的沙俄军队。

    “快走,是俄国鬼子!”

    潘东见多识广,一眼就认出了险情,急忙带领部下们掉头离开。

    然而,雅库茨克城内,沙俄文书官瓦西里-波雅尔科夫认为他们已经暴露给了中华帝国的人,要求立即出兵消灭这支中国人探险队,防止让中国政府知道雅库茨克城的秘密。

    他的上司是雅库茨克军政长官戈洛文,戈洛文深知雅库茨克城的情况,这座城所在的位置正好是楔入中华帝国北方版图之内的一块狭长地区。中华帝国对包括该地区在内的整个东西伯利亚地区宣称主权,城堡的东面、南面、和西面都是中华帝国的领土,北面是冰川覆盖的北极圈。因此,一旦暴露了目标,恐怕沙俄政府将会主动放弃这里。

    这不是他想要的结果,雅库茨克城凝聚了他十多年的心血,不忍放弃,因此他命令瓦里西率领由132人组成的一支武装队伍,从雅库茨克出发, 追捕潘东探险队,务必在他们将消息传递出去之前消灭他们。

    潘东的探险队虽然有所准备,但是面对沙俄的追捕军队还是差距太大。

    很快,探险队便被瓦里西带领的军队追赶上。

    潘东知道俄国鬼子肯定会杀人灭口,因此命令三十三个部下立即反击。

    探险队装备有火枪、钢刀和强弩,档次自然不及中华帝国的军队,但是也达到了中华帝国地方警察部队的装备水准,不必沙俄军队差多少。

    双方在原始森林里激战,虽然探险队员们精通狩猎,单挑能力并不弱,但是对方是沙俄正规军,激战半个小时后,探险队顿时被打的四散奔逃。

    瓦里西的手下死伤了好几个,这令他十分恼火,全力追捕探险队成员。

    这样,探险队员们漫无目的的在森里里没命的逃跑,沙俄军队在后面死命的紧追不舍,一场猫捉老鼠式的狩猎行动开始。同样是狩猎,只不过主角已经换了,此时的探险队员们却是在被猎杀。

    渐渐的,探险队员们不断的被沙俄军队猎杀,有的被猛兽猎杀,有的跌落悬崖而死,三十三人的队伍,不到一天就死了二十二人。

    在接下来的三天时间里,是沙俄军队最后的猎杀机会,剩下的十一人必须在三天内存活下来,否则只能等死。

    接下来的三天时间,探险队先后有七名队员被猎杀,而潘东和剩下的三人躲在狗熊洞里险险的逃脱了一劫。当然,前提是洞里的狗熊已经死了,而外面的沙俄士兵不想惊动狗熊离开。

    又过了一个礼拜,潘东等人呆在狗熊洞里没敢出去。直到半个月后,狗熊被吃光了,他们才小心的离开。

    在回家途中,潘东等人遇见了帝国的巡逻队,在巡逻队的帮助下,他们才安全的返回出发地。

    探险队遭到如此大难,潘东很是不甘心,队员中有几人是京城官宦家子弟,潘东本来带着他们玩乐的,如今把人弄没了,他没法跟他们的家长交代,于是他决定上述。

    四月七日,潘东抵达北京,到北京顺天府地方法院告状,状告沙俄军队的暴行。

    顺天法院闻言后,不敢私下处理,将潘东的案子转交帝国最高法院。

    就在同时,潘东的案子被京城各大报社知晓,为了炒作头条效应,各大报社纷纷派出精英跟谁追踪报道潘东探险队一案,结果案子一下子轰动北京城,帝国政府高度重视此案。

    九日,帝国神武皇帝下令理藩院照会俄国驻华大使,当面询问关于潘东探险队队员遇害事宜,并提及沙俄在中华帝国境内秘密修建雅库茨克要塞的相关问题。

    俄国驻华总领事兼驻华大使多莫夫当时就懵了,在外交上,他不可以承认俄罗斯偷偷建造雅库茨克城的事情,于是当面否认,对潘东探险队的不幸表示哀悼,并表示立刻联系沙俄鄂木斯克住屯军司令部,过问此事。

    御书房内,邓浩楠已经从国防部、军情局了解到了情况。潘东探险队队员遭到沙俄雅库茨克城守军袭击事件确有其事。

    原本邓浩楠还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今事态闹大了,作为帝国皇帝在这个时候是不能再选择漠视的。

    “皇上!”钱谦益启奏道:“潘东探险队遇害一案如今已经闹得帝国上下人尽皆知,帝国政府必须要强有力的回应方能平息国民们的愤怒!”

    邓浩楠点点头,心中即苦笑又高兴。高兴的是,帝国国民如今对于帝国政府的威严、荣誉感已经深入内心,把帝国的面子当成他们的个人面子,这是一种民族凝聚力和国家凝聚力的表现,甚是欣慰。然而,令他苦笑的是,这种事情一旦发生,如果帝国政府处理不好的话,就是双刃剑,会令国民对政府的办事能力不满。

    想到这里,邓浩楠笑了笑,道:“这件事情就由钱爱卿全权处理了!”

    “……”

    钱谦益楞住了,旋即苦笑了一下,暗道皇帝太狡猾。将烫手山芋扔给了他,这件事办好了是皇帝英明神武,办不好就是他这个内阁首辅大臣当替罪羊。

    皇帝成熟许多了!

    钱谦益心中更多的是高兴,或许是他对皇帝过于感恩,或许是出于臣子该承担的责任,总之他当一并承担下来。

    “老臣遵旨!”

    邓浩楠又道:“这样好了,着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司会审,钱爱卿只负责对沙俄的谈判事宜,一切都以帝国的最高利益为准!”

    钱谦益心中又苦笑了一下,他知道皇帝表面上看来让三司会审案子,给他减压。实际上最重点的是最后的‘帝国最高利益’一句上。

    此时,帝国政府同俄罗斯帝国是同盟国关系,帝国政府还指望着俄土战争接着打下去,消耗他们的国力。因此在帝国的最高利益之下,既要拿回面子来,又要不能破坏两国的同盟关系。

    “老臣遵旨!”

    钱谦益很高兴,对他来说,皇帝给他的压力越大,表示皇帝越器重他。

    钱谦益退下后,邓浩楠宣林风入宫。

    “沙俄既然没有承认雅库茨克要塞的存在,那么我们就让他们哑巴吃黄连,你立刻进行部署,夺取雅库茨克要塞,给帝国国民一个交代!”

    “微臣遵旨!”

    林风回答道:“启禀皇上,雅库茨克要塞一直在帝国军队的监控下,只是一直没有采取行动而已。如今既然俄国人率先挑衅,那军部一定给他们颜色看看!”

    邓浩楠点点头,道:“俄罗斯帝国东扩的步伐受阻,朕担心在极北地区,那里辽阔却无人,恐怕还有沙俄人向那里渗透。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命令北方各大军区的边防部队向极北纵深排查,最好建立一些军事监控哨所,防止类似的事情再发生!”

    林风领命,他知道皇帝是被这次的公众舆论事件所困扰。

    “皇上,不如政府对这些报社等媒体机关进行管控,防止他们到处煽动扯皮!”

    邓浩楠摆摆手,道:“不可!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朕既然向国民承诺言论自由,就是希望打造一个如同春秋时期的那种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社会形态。只有依靠民众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会不断的进步完善,国家才能强盛。”

    皇帝的意志无法改变,林风也不再多言,告退后自去准备。

    四月九日,帝国刑部警察总局,并大理寺最高法院,以及帝国都察院受理潘东探险队遇害一案。

    由于国民广泛关注此案,因此帝国政府在审理的时候态度强硬。因此,俄国驻华大使馆成为了被告,令多莫夫十分没面子。

    多莫夫知道他不是被冤枉的,很快就得到了俄国鄂木斯克住屯军司令部的消息,证实了潘东探险队的真实性。

    当然,多莫夫打死也不敢承认。表示谋害潘东探险队队员的人并非俄罗斯帝国军方,而是俄国的分离分子雅库特人的私人武装所致,并表示俄罗斯帝国军方已经派人介入调查此案,定当给潘东等人,以及中华帝国一个交代。

    中华帝国理藩院外交部和俄国驻华大使馆不断的大太极,双方都心知肚明是怎么回事,但是就是不能承认。

    俄罗斯帝国政府很是紧张,生怕因此开罪中华帝国,不但失去盟友的援助和贷款,更容易因此而造成紧张摩擦。

    因此,俄罗斯军方急招雅库茨克要塞守军撤退,烧毁雅库茨克城。

    但是,中华帝国军方比他们可快多了。

    军部调集帝国皇家陆军雷电突击队,并皇家陆军第十四步兵师火速赶往雅库茨克要塞。

    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