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海上马车夫 > 海上马车夫第157部分阅读

海上马车夫第157部分阅读

    库空虚的莫卧儿帝国雪上加霜,走到了亡国的边缘。

    总的来说,中华帝国选择在这个时候入侵印度次大陆绝对时明智之举,这时候正是莫卧儿帝国最虚弱的时候,一棒子就可以打趴下他,何况又是出其不意的斩首行动。

    第二天早晨,中华帝国的兵士们休整了一夜后,昨天的疲惫已经飞走,浑身精神饱满,斗志昂扬。

    三个重骑兵师将德里城池团团围住,两个步兵师拉到北门外的旷地上面,拉开阵势,组成二十个千人方阵,声势浩大。方阵过道之间,有的是骑兵通道,有的是炮兵通道。不过,大部分炮兵都摆在后面,每十门炮组成一个炮兵分队阵地,三个炮兵分队组成一个攻击梯次,轮番开炮,构成连续炮击态势,提供持续火力压制。

    步、炮、骑协同作战,中华帝国皇家陆军渐渐的形成了属于帝国军队自己的战斗体系,并将持续深远的影响着全世界各国军队。

    当前就要给落后的莫卧儿帝国好好的上一课了。

    “报告!全军各单位准备就绪!”

    詹增勇拿起望远镜,点点头,道:“按原计划执行!”

    “是!”

    令旗挥舞,第一阶段攻势开始,也叫下马威。

    咚的一声炮响,雷动的响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也拉开了德里之战的序幕。

    咚咚咚!

    密集的炮声响起,上百门神武大炮依次开火,无数炮弹射向德里城。顿时,炮声轰鸣,地动山摇,硝烟弥漫,遮天蔽日。

    炮弹呼啸而至,狠狠的砸在城墙上,顿时碎石土块四射,泥灰烟尘顷刻间笼罩在德里城头上空,咫尺不分。

    莫卧儿帝国的军队还是第一次见识到火炮的厉害,常年处于和平环境中的德里禁卫军士兵们,顿时被吓呆了,纷纷抱头鼠窜,鬼哭狼嚎声恸天。

    炮弹每每击中城墙,躲在女墙后面的莫卧儿帝国士兵都会强烈的感觉到城墙的颤动,令其紧紧的抱住脑袋,身体蜷缩成犬状,瑟瑟发抖。

    炮击持续了一个小时,当神武大炮急剧发热后,帝国皇家陆军的炮兵兄弟们才停止了炮击行动。

    由于是轮番的持续炮击,原本该炮击两个小时的,却因为印度次大陆的炎热气候,使得火炮散热缓慢,导致炮击了一个小时后,炮管便很烫了,因此不得不暂停炮击行动。

    炮击停止后,炮手们急忙将炮口压到,用早就准备好的河水冲洗炮管,进行降温作业。

    而前沿阵地上,詹增勇派出一队宣传兵,拿着铁桶喇叭大声呼喊,告诉城里的沙杰汗,中华帝国皇家陆军包围了泰姬陵,如果沙杰汗不投降的话,泰姬陵将被毁掉。

    面对这样的威胁,沙杰汗顿时傻眼了。泰姬陵对于他来说,就是他的生命,他的一切,如果被中华帝国军队毁掉的话,那么沙杰汗将生不如死。

    “我投降!”

    当沙杰汗迫不及待的喊出来时,附近的文武百官顿时昏倒了一大片,守城士兵们更是士气跌倒了谷底。

    好在,还有很多主战的官员,大将军扎穆特力战,但为了安慰沙杰汗,扎穆特亲自率领三万马步军出城作战。

    城门打开,这正是詹增勇所期盼的效果。

    之间莫卧儿帝国军队出城列阵,詹增勇顿时高兴了看了一眼董楠,后者只是可怜的看着对面的炮灰们,摇摇头,无奈的笑了笑。

    扎穆特的马步军十分精锐,不论骑兵还是步兵都有盔甲,显然是莫卧儿帝国的禁军,在中华帝国军方中称之为重装骑兵和重装步兵。

    当然,在“重装”二字上面,莫卧儿帝国的装甲水平远远逊于中华帝国的“重装”概念。

    半个小时后,号角声响起,莫卧儿帝国的重装马步军发动了冲锋。

    第一次面对敌人的重装骑兵和重装步兵,中华帝国皇家陆军的士兵们有些紧张,毕竟没有遇到过,不知道对方战力如何。不过,很快各个连排的指挥参谋们便给士兵们打足了气,理由很简单,帝国士兵的神武式步枪依旧能够穿透敌人的铠甲。

    “开炮!”

    一声令下,步兵方阵之间,装填了榴散弹的步兵炮依次开火。

    顿时,弹丸漫天激射,密集如雨。滚烫的钢珠儿瞬间穿透敌军士兵的铠甲,顿时造成大量伤亡,大片大片的敌军马步兵中弹身亡。

    虽然榴散弹依然可以大面积杀伤敌人,但是敌人身上的铠甲虽然保护不了他们自己,但是却可以阻挡住弹丸的穿透力,使得后面的士兵得以保命。相比较而言,比起没有铠甲防护的士兵来说,还是管用的。

    不过,这种大面积伤亡,还是给莫卧儿帝国的禁军们吃了一惊。

    密集的炮射弹丸根本无法躲避,冲在最前面的士兵顿时被打成了肉筛子,血肉糊糊。

    步兵炮火力直射,一轮过后,电光火石间,莫卧儿帝国禁卫军倒下了一大片,死伤无数。

    号角声持续,莫卧儿帝国的禁卫军不断的发起一波又一波的冲锋,士兵们一排排的倒下,让后面督战的扎穆特感到了心惊。

    半个小时后,莫卧儿帝国禁卫军在付出了巨大的伤亡后,终于越过了炮火封锁线,前锋骑兵冲向中华帝国皇家陆军的步兵方阵。

    “预备——放!”

    一排接着一排,中华帝国的步兵们挺着火枪,有条不紊的开球射击。一排排密集的弹丸射出,敌军骑兵高大的目标顿时成为了活靶子。

    滚烫的铅弹破甲而入,强大的冲击力顿时将骑士击落马下,顷刻间毙亡。

    冲过炮火封锁线的大多数都是骑兵,但是数量已经不多,中华帝国炮兵的阻隔射击能力已经成熟,使得迫近步兵方阵的敌人越来越少,很容易就被步兵们干掉。

    扎穆特指挥士兵冲锋,但是很快他就发现没有任何的效果,士兵们这样冲锋无疑等于送死,于是他鸣金收兵。

    然而,扎穆特忽视了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对方同样有一支强大的骑兵。

    就在扎穆特下令撤退时,詹增勇下令黑甲精骑发动反冲锋。

    第三卷 怒海争锋上 第三百七十一章 殖民莫卧儿

    第三百七十一章 殖民莫卧儿

    黑甲精骑的大规模反冲锋,顿时打乱了扎穆特先前的军事部署。正在后撤的莫卧儿帝国禁卫军,遭到重骑兵尾随攻击后,不敢进城,只得调头迎战。

    战马狂奔,莫卧儿帝国的禁卫军刚刚掉过头来,还未加速起来时,中华帝国黑甲精骑的勇士们便冲杀而至。

    高达凶猛的龙马,借着速度产生强大的冲击力,顿时将敌军的阵营冲垮。

    黑甲精骑士兵们用他们锋利的战刀,左劈右砍。钢刀劈砍在敌人的铠甲上,顿时擦出一道道火花。

    双方士兵都有铠甲在身,因此都是只攻不守,全力进行劈砍。然而,莫卧儿帝国的骑士战刀砍在中华帝国的骑士铠甲上面,仅仅只能留下一道痕迹,并不能破甲而入。反过来,中华帝国的骑士们一刀凶猛的劈过去之后,力道大的直接破甲杀伤敌人,力道差一些的也能破坏对方铠甲,让敌人胆寒,数刀之后便可以取其性命。

    莫卧儿帝国的骑兵装甲,只有当官的身上的铠甲比较坚硬,可以和中华帝国黑甲精骑打一场公平的战斗,其他普通士兵的铠甲只有华丽的外表,经不起实战的考验。

    扎穆特手中马步军不足万,兵力相差悬殊,一时间伤亡惨重,加速败亡。

    扎穆特见势不妙,急忙掉头逃跑,主将一跑,军心顿时动摇,莫卧儿禁卫军很快土崩瓦解,被黑甲精骑杀得抱头鼠窜,四散奔逃。

    城头上,沙杰汗哆嗦了起来,一些主战大臣们同样胆寒,但是还不忘下令放箭阻挡敌人。

    嗖嗖嗖!

    无数箭矢自城头上射出,期间夹杂着一些凌乱无章的火枪声,箭矢对于重骑兵来说,伤害不强,唯独火枪铅弹可以造成一定的伤害。不过,好在莫卧儿帝国的火器水平极差,即便是老旧的火铳,数量也不多。

    詹增勇鸣金收兵,黑甲精骑的勇士们旋即潮水般撤退回去。

    刚才城下一战,不论热兵器作战还是冷兵器作战,莫卧儿帝国军都不是对手。主战的大臣们顿时交头接耳,摇头苦叹,没有任何良策退敌。之前就怯战的一些大臣们顿时呼吁投降,打着保护城中百姓免于涂炭的名义,请求沙杰汗投降。

    这时,城外詹增勇已经下令包围泰姬陵的军队开始破门,存银打造的大门虽然很是壮观豪华,但是也改变不了它被融化的结局,帝国士兵们更是毫不可惜的将它们一一砸碎,破门而入。

    泰姬陵虽然还未完工,但是其豪华程度已经让人叹为观止了。精美的镂刻雕饰,璀璨缤纷的珠宝,每一样 就价值不菲。

    不过,帝国的士兵们并没有接到“参观”泰姬陵的命令,他们此行的目的是冲着沙杰汗宠妃泰姬的棺椁来的。

    很快,士兵们将泰姬的棺椁运到德里城下,然后通知沙杰汗,如果沙杰汗不投降的话,就把泰姬的棺椁炸掉。

    虽然这主意传出去不怎么好听,不过对于战争来说,一切都在正常范围之内,为了胜利,无所不用其极才是战争的要领。

    沙杰汗内有投降派大臣煽动,外有大军压境,更令他气愤的是,他最爱的女人的棺椁在对方手里,而后者更是像一把利剑直接戳进了沙杰汗的心窝里,让他难以忍受。

    很快,几名中华帝国的士兵开始撬动棺材,沙杰汗顿时忍不住,急忙叫停,答应投降。

    后方阵地上,詹增勇等人一直用望远镜进行观察,他并不认为沙杰汗会这样就缴械投降了。其他人同样不抱有太大的希望,至少江山和美人之间,大多数人还是会选择江山,况且还是一个故去的女人,因此很难让人相信沙杰汗会选择后者。

    然而,世事总是难料。沙杰汗的突然投降,顿时让很多人的下巴砸到了地上。

    “真是个情种!”

    詹增勇楞了老半天,急忙叫停了士兵,不得不佩服起莫卧儿帝国的这个皇帝来。

    沙杰汗纠结了半个小时后,终于说服了剩下的主战派,带领文武百官出城受降。

    事实上,莫卧儿帝国在军事上的长期落后,经过刚才的战斗之后已经令主战派官员们放弃坚守德里城的信念。此时德里周边没有任何的援军,他们知道在中华帝国的强大火力攻势下根本坚持不了多久。与其这样破城战死,不如同意皇帝的投降请求,反正一切骂名都由皇帝一个人扛着,跟他们没有关系。

    一道道巨大的城门缓缓打开,沙杰汗全身穿戴整齐,迈着沉重的步伐率先走了出来,后面是几十名伴驾文武官员,两侧是禁卫军护卫。不过,一项耀武扬威的护卫队士兵们此时已经没有了昔日的光彩,一个个的垂头丧气。

    这边,中华帝国的士兵们迅速上前,将莫卧儿帝国的护卫们控制住,解除他们的武装。

    沙杰汗和文武大臣们一阵害怕,直到这时,他们才明白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道理,不敢有丝毫异动。

    随后,中华帝国的士兵们迅速进城,控制了附近城堡要塞的守军,确保安全后,詹增勇随后率领一干军官们,骑马径直来到城门下。

    詹增勇没有下马,而是骑在马上,居高临下的打量着这个沙杰汗。曾几何时,这个沙杰汗作为沙场上是英雄,开疆拓土十几年,战功卓著。但自从泰姬死后,这个昔日的英雄便成了狗熊,到如今竟然能够为了一个已故女人的棺椁而主动投降。

    詹增勇静静的看着他好一会儿,最终还是翻身下马,给沙杰汗一个起码的尊严,就算是对他的一往情深精神给予肯定吧!

    “当皇帝当到你这个份上,当真是前无古人了!”

    詹增勇的话并没有被沙杰汗所理睬,他直接把玉玺和降书放到詹增勇是手中,一句话也不说,直接冲向泰姬的棺椁,抱头痛哭。

    几名士兵正要拦阻,詹增勇挥挥手,示意算了。对待一个亡国之君,沙杰汗已经博得了中华帝国南征军最高指挥官的同情。

    “派一队士兵看住他,其他各单位立即进城!”

    一声令下,中华帝国的士兵们迅速开进德里城,顿时,德里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是兵马来往奔波。一时间,德里城的老百姓们顿时陷入了恐惧当中,纷纷躲在家里不敢出来。

    很快,留守德里的莫卧儿帝国士兵接连缴械投降,并压在他们各自的军营当中,作为临时的战俘营。

    中华帝国的士兵们迅速控制住了整个德里城,接着占领了莫卧儿帝国的国库,只可惜一个庞大的莫卧儿帝国的国库内只有不足八十万两银子。

    “什么?就这么点儿?”

    听到国库只有不足八十万两银子的消息后,詹增勇顿时火了。

    无疑,占领一个大帝国的首都,如果只有这么点银子的话,詹增勇根本没发跟帝国政府交代,朝堂上的那些老家伙们之所以慷慨的支持殖民战争,那都是冲着掠夺来的钱财份上。南亚战争至今已经消耗了四千多万银元,是迄今为止所有殖民战争中消耗最大的,如果拿不回去足够的财富,天知道那些老政客们会怎么埋汰皇家陆军。

    最重要的是,每个跟随神武大帝起家的元老们,各个都能够在殖民战争中掠夺数千万,乃至上亿银元,作为给神武大帝的贺礼。如果詹增勇只拿着可怜的八十万两银子回去的话,他哪里还有面子。

    作为副司令官,董楠的脸色同样也不好看。

    抓了几个莫卧儿帝国的官员,细问之下才明白。原来自从神武元年开始,沙杰汗便开始修建泰姬陵和红堡新皇城,每年国库两千多万银元都消耗在这两样上面了,其中泰姬陵消耗占了八成,九年来,莫卧儿帝国的国库一直空虚。眼前的这八十万两白银还是大臣们好不容易从泰姬陵的工程款项中扣下的,作为支撑战争的军费。

    “这点儿银子决计不行,传回国内的话,不但皇上哪里咱们没脸,就是同僚之间,一提起来咱们也臊死了!”

    “你说的对!这要是传出去,咱们的脸都丢尽了!”詹增勇点点头,问道:“你有什么好建议吗?”

    董楠道:“根据情报,帝国发动数次殖民战争以来,最少的殖民地也掠夺了超过三千万银元,这还都是指真金白银的价值,不包括奇珍异宝在内。莫卧儿帝国每年赋税超过两千万银元,我们最少也得弄到两千万,否则真没脸去接受皇上赐予的勋章!所以,我建议立即执行三光政策!”

    “你说的是!”詹增勇点点头,道:“只是三光政策是不是太过了?毕竟人家是主动投降的?再说这里是莫卧儿帝国的首都,会不会影响其他战场?万一外地的莫卧儿帝国军发疯了怎么办?”

    詹增勇说的不无道理,洗劫莫卧儿帝国的首都,搞不好会激怒外地作战的莫卧儿帝国军,对南亚派遣军无益。

    董楠说道:“也不尽然!我们花费如此大的周折和心思来奔袭德里,目的是什么?还不是为了击垮莫卧儿帝国的意志?这里是他们的首都,如果我们来次大屠杀,相信莫卧儿帝国的所有人都会胆寒,不敢再抗衡帝国!”

    詹增勇摇摇头,道:“屠杀不好!沙杰汗是主动投降的,如果我们还屠杀的话,将来莫卧儿帝国的其他城市决计不会再投降了!我们只为财如何?”

    詹增勇看向董楠,又看向其他军官们,后者们纷纷同意,董楠隧点头。

    “那还等什么?”

    詹增勇急忙给各个作战单位下发命令,命令直接下达到基层连排,要求除了尽量避免杀人之外,其他盖不约束,准许全军抢掠五天。

    命令很快下达到各个作战单位,除了看押俘虏和守城的士兵外,其余各单位尽皆投入了大扫荡之中。

    顿时,德里城一片鸡飞狗跳。

    帝国军队先行抢掠了阿格拉皇宫,皇宫内的所有金银珠宝,奇珍异物,各种皇家专用司仪器物尽皆遭到掠夺。

    莫卧儿帝国的皇宫内,珍藏了不计其数的奇珍异宝,其中大多数都是沙杰汗为他的皇后泰姬准备的。各种宝石、钻石、翡翠、美玉等准备镶嵌在泰姬陵内的大理石上,总数超过二十万件,金银制品更是不计其数,单单皇宫一处,便动用了一万士兵,立时五天,搜刮了超过一百万件物品,价值无法估算。

    其中,最为令人惊奇的便是沙杰汗的龙椅。虽然他的龙椅并不怎么特别,比起神武大帝的龙椅差了百倍,但是沙杰汗的龙椅上镶嵌有三个巨大的钻石让詹增勇等人瞠目结舌。

    最大的一颗叫做做“达亚伊诺尔”,又称大莫卧儿,音译光明之海。它的原石在1607年,发现于印度戈尔康达地区著名的科勒尔矿山,重达833克拉,这块宝石的最可珍贵之处,是由于它是最大的一块粉红色的宝石金刚石。 光明之海最初属于古印度南部的一个王公米尔基摩拉, 后来进贡给统治印度北部的莫卧儿皇帝。光明之海和另外两粒也在戈尔康达地区发现的名钻沙赫及光明之山(柯伊诺尔)、沙赫一起,在莫卧儿皇宫里珍藏了多年。后来经古印度工匠将它琢磨成一粒重约300克拉的高玫瑰花形钻石。

    “光明之海”为粉红色,“光明之山”为淡蓝色,而“沙赫”则是淡黄|色。除了三颗巨大的钻石外,宝座四周,还镶了大量粉红色、蓝色、黄|色和无色钻石,其中在“光明之海”上方的重50克拉的黄|色梨形钻石,也是相当的大。

    这些宝石全部被扣了下来,詹增勇和董楠挑选了七颗最大最漂亮的钻石,用精致的盒子包装起来。其中重达300克拉的光明之海送给神武大帝,重达170克拉的光明之山送给皇后,其他五颗大块钻石分别送给淑妃、端妃、香妃、萧妃和宸妃五位皇妃作为礼物。

    “这些宝石虽然很大很漂亮,但是我总觉得就送这个有些寒碜!”

    詹增勇拿着钻石,对董楠说着,在詹增勇看来,光送一个小石头太小了,显得不“大”气。

    这也难怪,在这个时候,钻石只在国外受宠,国内此时并不流行钻石。

    “那你准备送什么?”

    董楠问道:“在印度,也就这几颗钻石还看得上眼儿,比较特殊。如果送些金银首饰之类的,恐怕没有什么效果,毕竟在我们之前,各个殖民地总督都没少送,皇家也不缺这些!”

    詹增勇点点头,道:“你说的也是!不如把它们镶嵌到首饰上,这样效果肯定好!”

    董楠点点头,赞同这个意见。不过,在印度,能工巧匠太土,他们都看不上眼,因此只好拿回国内再行研究。

    抛开抢掠皇宫不提,帝国士兵们先后抢掠了加汉基尔宫、塔尼宫、王驾宫,甚至是莫迪寺也光顾了一番,将里面的值钱东西尽皆抬走。

    抢完几个皇宫后,城内士兵开始抢劫各个衙门、王公贵族府邸、珠宝商铺、钱庄等地,抢掠了巨额金银珠宝,其中皇亲国戚府邸中的金银不计其数,累积超过四千万两,折合龙币一亿七千万银元。

    德里城的富饶让詹增勇等人大脑当机了,越抢越激动,最后不得不调整抢掠时间,一推再推。

    城内抢掠完王公大臣府邸之后,便开始抢劫城内的平民富商之家,他们的油水虽然单独比不上王公大臣们,但是胜在他们人数众多。德里城内几十万人,每家每户刮的不多,但是加在一起可就是天文数字了。

    城外针对的是泰姬陵,虽然泰姬陵还未全部完工,但是里面的金银珠宝同样不少,沙杰汗消耗了九年国力进行修建,里面的设施豪华,帝国士兵同样满载几十车财宝运回城里。

    沙杰汗无力阻止帝国士兵对泰姬陵的抢掠,最后自杀,帝国士兵们也很同情这个皇帝,因此把他和泰姬合葬陵墓内。

    泰姬陵虽然被抢掠一空,门窗全部撬下来融化,墙壁上的钻石、珠宝也被扣掉,但主体结构很结实,并没有被摧毁。

    詹增勇本来是要毁掉抢掠罪证的,但是想到那个可怜的沙杰汗,最后放弃了毁尸灭迹的念头。

    对德里城的洗劫持续了一个多月,帝国军队累积抢夺七百万斤白银,七十万斤黄金,各种珠宝、首饰、古玩、字画等在内的器物超过八千万件,整个德里城被刮地三尺,收获巨额财富。

    刨除无法估价的那些奇珍异宝之外,詹增勇派人统计了两个多月才初步估算出价值,约合龙币五亿银元以上。

    詹增勇等一干军官们顿时有面子了,这批巨额财宝运回帝国后,他们将成为当前殖民战争中,收获最大的一支派遣军。

    同时,在他们抢掠德里城之时,整个印度次大陆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莫卧儿帝国各地军队得知他们帝国的首都被攻陷,国王投降后自杀的消息后,并没有化悲痛为力量,而是一蹶不振,纷纷被中华帝国组织的南联盟军队击败,最终纷纷投降。

    以中华帝国为首的南联盟军队在此后的三个月时间里,陆续占领莫卧儿帝国各个地区。

    神武十年二月三日,西元1640年3月8日,莫卧儿帝国最后一处领地克什米尔被攻陷,强盛一时的莫卧儿帝国就此灭亡,沦为中华帝国的殖民地。

    第三卷 怒海争锋上 第三百七十二章 万年寿域

    第三百七十二章 万年寿域

    莫卧儿帝国灭亡的消息传回北京,国朝上下一片乐声载道。

    从莫卧儿帝国抢掠来的巨额财富,使得中华帝国政府国家金库中的黄金白银储备达到了二十亿三千余万银元,国家财政之充裕,旷古硕金,无出其右者。

    如此巨额的财政储备,使得帝国政府做任何事情都游刃有余,至少在财政支援上面没有任何的问题。

    帝国内阁和满朝文武百官,此时已经乐的找不着边了,曾几何时,军方武官一直被政府文官所瞧不起,如今看到帝国武官们在海外得到的巨额财富,这种歧视顿时减少了很多。

    当然,还有部分文官依旧嘲笑武官们野蛮,得来的都是不义之财。不过,他们嘴上硬,心中却是已经嫉妒的要命。纷纷跑到吏部请求外放官职到印度殖民地,差点儿踢破了吏部的门槛。

    然而,南亚的局势并不容乐观。

    莫卧儿帝国虽然灭亡了,但是中华帝国仅仅占据了三分之二的莫卧儿帝国领土,其他三分之一的领土被南亚封建领主、英国、法国、荷兰,以及西亚的波斯和阿富汗占据着。

    莫卧儿帝国并非代表整个印度次大陆,他仅仅只是印度北方的国家,领土只占印度大陆的一半,还有大片富饶区域在其他封建领主的控制之下。

    印度次大陆上少了一个莫卧儿帝国,但是却造成了诸侯割据的局面。因此,中华帝国附属国仆从军和殖民地仆从军并没有撤退,而是在实际控制区内进行集结训练,准备下一场战争。

    南联盟集团内部,就南亚次大陆的划分存在争议。英国和法国是同盟国成员国,此时在印度次大陆战争中,以东印度公司形式存在,实力还非常弱,只能依靠中华帝国。荷兰东印度公司不敢刺激中华帝国,生怕中华帝国再次打起荷属东印度群岛的主意,因此荷兰东印度公司只索取孟加拉湾的一个港口作为贸易基地。

    不过,其他南亚封建领主可不好打发。别看他们弱小,但脾气却不小,占领了大片土地不说,还要求中华帝国再匀出一些土地给他们。

    同时,波斯和阿富汗也通过他们扶植的拉杰普特封建主,也侵吞了莫卧儿帝国西部沿海大片领土。

    原本,中华帝国准备领导南联盟军队,继续对波斯和阿富汗作战,夺回西印度领土。不料南联盟内部因为瓜分土地而不和,导致无法再进行联合行动。

    南联盟各国利益分配不均,因此无心继续战争,反过来坐在一起商议谈判。

    中华帝国皇家陆军南亚派遣军司令部见各国不合作,因此只好跟他们谈判,与此同时,帝国也借机会巩固对占领区的统治。

    此时,中华帝国政府军不足五万,仅仅只能控制德里周边地区。其他地区暂时交给附属国仆从军和殖民地仆从军,这样一来,难免要给他们些甜头,因此南亚派遣军司令部允许他们纵兵抢掠,不过依然要向帝国政府缴纳抢掠所得税。其中附属国仆从军缴纳一成,而殖民地仆从军缴纳三成作为抢掠所得税。

    抢掠所得税这个词语仅限于外国人对中华帝国殖民战争的用词,帝国政府从来不承认有这个抢掠所得税,仅仅以宗主国供奉作为措辞。

    附属国仆从军和殖民地仆从军得到抢掠的命令后,顿时斗志昂扬,原本作为炮灰的消极心态消失了,转而拥护中华帝国政府,正应了那句话——有奶便是娘,只要中华帝国给他们好处,当炮灰他们也乐意。

    中华帝国的仆从军超过八十万,遍布莫卧儿帝国两百七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给当地的印度人带来沉重的灾难。

    南联盟内部谈判在孟买举行,各国之间的利益分配分歧很大,很难达成一致,因此会议变成了马拉松式的谈判,不知道何时才能有结果。

    谈判期间,中华帝国已经在实际控制区成立了印度殖民政府,殖民地首府依然在德里,划分十三个州,分别委派帝国官员统治。

    戈尔康达堡是一座非常古老的城堡了,一个月前,这里被中华帝国军队占领,城内除了钻石工匠之外,其余全部驱赶走。

    同时,戈尔康达周边地区的所有山地河流全部被充公,直接隶属中华帝国皇家内务府。

    戈尔康达到底是个什么地方,竟然能够让中华帝国的皇家内务府直接管辖?

    原来,这里是当前世界上最大的科勒尔矿山所在地。

    詹增勇进贡给帝国皇帝的那些大块钻石,全部都是从这里开采出来的。

    科勒尔山是钻石矿是十六世纪至十八世纪全球最大的钻石矿,南非的金伯利矿在这之前也只能占据老二的地位。

    皇家内务府接管了这座巨大的矿山,并投入巨资,用于扩大矿山的开采量。此时开采矿山,全部都靠人力,为此内务府不得不抓捕大批的印度青壮来矿山劳动。

    每天,在矿山上劳作的印度工人超过一万人。他们的身份从此变成了奴隶,没有自由,除了吃饭干活之外,甚至没有任何的医疗保障。疾病是他们的天敌,每天都有奴隶死亡,第二天便来了新伙伴,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着同样的工作。

    皇家内务府虽然抓免费劳工,但是并没有在吃饭上面虐待他们,毕竟是给皇家干活,待遇还是要好一些的。

    然而,其他地方便不同了。

    随着莫卧儿成为的中华帝国的殖民地,原来的印度人则沦为了下等民,甚至变成了奴隶。

    奴隶一词率先被引入中华帝国,因为随着中华帝国殖民战争的扩大,帝国综合国力强劲增长下,帝国国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人均占有的土地、工厂等生活、成产资料快速膨胀,劳动力开始急剧缺乏。

    帝国国民人人生活富足,导致帝国国内的公司、工厂、农场、庄园、矿山的劳动力严重缺乏,帝国国民都想着自己单干,不愿意给其他人当雇工,使得帝国各行各业的劳动力严重缺乏。

    这样一来,帝国政府为了维持帝国经济的强劲增长,因此不得不大规模的引入劳动力资源。

    此时,欧洲美洲流行黑人奴隶贸易。帝国政府因为距离非洲较远,引入黑人奴隶不划算,因此将目标放在了各个殖民地上。

    不花钱的奴隶自然是最受欢迎的,为此帝国政府趁着南亚战争之机,开始大规模的掠夺印度人作为奴隶运回国内,然后拍卖给帝国国民使用。

    于是,即欧洲人贩卖黑人奴隶贸易之后,中华帝国开始了贩卖殖民地人口的奴隶贸易。

    但是,中华帝国的殖民地人口的人种大多数都属于黄种人,对此帝国的国民不是很喜欢。有的奴隶逃跑后,地方警察很难在人群中认出来,抓捕造成很大困难,也给社会治安带来隐患。

    于是乎,一种新的奴隶贸易模式开始了。英国、法国、荷兰等国从非洲抓捕来的黑人奴隶十分受到帝国国民的欢迎,但是万里迢迢的运来,价格很高。于是,帝国政府同欧洲国家签署了一系列关于奴隶贸易的秘密协定,中华帝国从欧洲人手中进口黑人奴隶,作为回报欧洲国家也从中华帝国手中进口殖民地奴隶,这样的贸易互换使得双方都有生意做,皆大欢喜。

    从此,中华帝国的国民成分当中,多了黑人奴隶一个阶层。而帝国为了控制殖民地,将殖民地内的大批土著、下等人卖往欧洲,削弱殖民地人口力量,巩固了统治。

    紫禁城皇宫中,神武大帝邓浩楠手里把玩着詹增勇等人敬献的“光明之海”大钻石,偷着乐了好几天。

    无疑,“光明之海”等一系列钻石作为全世界最顶尖的钻石,在后世被亿万人羡慕。尤其是这颗“光明之海”,作为全球最大的红色钻石,永远捍卫着第一的宝座。如今落到邓浩楠手中,其中高兴自然不言语表。

    此时的“光明之海”还没有进行第二次加工,使其总重量达到了三百克拉,邓浩楠知道,这个时代的钻石切割技术太差,如此大钻石一旦加工起来,将会损失一大半重量,这绝对是’全世界人民’的损失。因此得知詹增勇带回这颗钻石的消息后,邓浩楠立刻下旨命其不得加工,直接送入皇宫。

    “皇上!”大内总管李小六来到邓浩楠身边,轻声问道:“奴婢已经找到了二十多个能工巧匠,按照皇上的吩咐,将钻石打磨后镶嵌到龙冠上!”

    邓浩楠摇摇头,道:“现在这个玫瑰形状很好,不用打磨了!这东西磨不好就可惜了!”

    邓浩楠知道,中国的翡翠、玉石打磨能力虽然世界顶尖,但是在钻石打磨工艺上,能力太差。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很少有钻石,就连皇宫大内的一大半极品宝石都是从越南、东吁王朝、暹罗王朝、澜沧等东南亚附属国的朝贡得来,中国在全球前三大宝石的产地上没有任何优势。中华帝国此时只有山东地区有几处宝石矿山,但是出产的宝石质地太差,数量也太少。

    这些都导致中华帝国的工匠们,在打磨精品宝石上面的工艺太差,因此邓浩楠信不过他们,不想把这颗世界第一的红钻石给糟蹋了。

    小六子接过邓浩楠手中的红钻石,带去给工匠们安装在龙冠上。

    这时,内阁首辅钱谦益觐见。

    “启禀皇上,内阁认为,既然帝国现在国库储备充盈,是不是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邓浩楠点点头,道:“帝国现在钱多的都没地儿花了,当然可以!”

    钱谦益道:“内阁拟定延长休养生息政策到神武二十年,然后再视情况而定!”

    “准了!”

    “皇上圣明!”

    钱谦益继续说道:“启禀皇上,廉政公署已经连续三年未发现有帝国官员贪赃枉法事件发生了。帝国检察院今年接到的国民对官员们的投诉案件数量降低到了三百零三一起,比去年少了三十八起,主要集中在办事效率和待民态度上。在皇上的英明领导下,帝国官员们尽忠守法,帝国吏治清明。”

    邓浩楠点点头,微笑道:“这正是朕所期待的!只要帝国政治清明,军力强大,国民富足,放眼全世界,谁敢藐视帝国?”

    钱谦益点头称是,接着话锋一转,说道:“只是,最近很多官员都递交申请书,希望到印度殖民地和其他海外殖民地任职。他们当中,大多数都是冲着海外殖民地发财去的。微臣担心天长日久,势必会影响国内官员们的心态。”

    邓浩楠问道:“爱卿有何高见?不妨说与朕听!”

    钱谦益回答道:“微臣以为,海外殖民地油水太多。为了公平起见,微臣建议海外殖民地官职实行轮换制度,总督每隔五年更换一届,殖民地各州府官员每隔三年更换一届。同时,帝国国内的官员应该增加俸禄,平衡他们的嫉妒心理,这样他们有了盼头,也好奉公守法的做事!”

    邓浩楠笑了笑,说道:“爱卿所言极是,这样好了,你回去召集其他官员们,拟个条陈,然后朕便给朝廷上下官员们加薪!”

    “微臣遵旨!”钱谦益问道:“微臣以为在现有俸禄基础上,增加倍,皇上意下如何?”

    增加一倍,就等于每年增加九千多万银元用于官员薪俸开支。此时国朝每年财政收入平均在三亿银元左右,财政支出一亿九千万银元,盈余一亿一千万银元,完全可以支撑提升官员薪俸。同时,帝国?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