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是好事。
“关城门!”
城门已经不是他们的了,还怎么会关?
很快,日本兵发现城门已经被敌军夺取,顿时大惊失色,不少城头上的日本兵迅速下城,意图夺回城门。
“结阵!”
姚斌一声大喝,几十名特战队员们顿时结阵,手持强弩,以马车作为防御工事。
“射!”
嗖嗖嗖!
一支支凌厉的弩箭射出,顿时将十几米外的日本兵射杀,准确度极高,不愧是精英中的精英。
赶来增援的日本兵还是少数,大多数日本兵都在城墙附近的营房中休息,城上并没有多少守军,因此冲杀而来的只有几十个日本兵。
几息功夫,这几十个日本兵便被射杀。
这时,城门外两百多米外的防御箭楼内的日本兵惊动了。左右各一个箭楼,当初设计的只是阻挡一下突袭的敌人,给城门守军充足时间关闭城门之用。不过,里面依然有上百名士兵,得知城门被敌军夺取了,顿时反扑。
这些日本兵平日里已经知道他们自己是炮灰了,只是心存侥幸,不认为会有中华帝国军队打过来,因此平时还算冷静。但到了真正的时刻,他们顿时忘记了自己的任务,不再准备阻挡正面杀来的骑兵,而是一窝蜂的朝着城门冲来。
他们只想着活命而已!
姚斌的手中只有不足五十名特战队员,但迎面冲来的日本兵超过了两百人,一轮弩箭过后,还有一百五六十人。
“退到城门口,结阵!”
姚斌一声大喝,特战队员们立刻退到城门口,结阵迎敌。
城门口很小,五匹马并行都显得拥挤。
但正因为城门口小,对于人少的特战队员们来说,却是再好不过了。
日本兵人多又怎么样?一百多人根本无法同时拥上来,正面交战的只有五六个人而已。
这种战斗,显然是对特战队员有利的,轮单兵格斗,这些日本兵根本不是对手。
刀剑相磕,发出一阵阵凌乱的响声,特战队员们已经和日本兵战在了一起。
锋利的大刀,每一次劈砍,都会有敌人倒下。日本人的刀剑质量着实有些差劲儿,被特战队员们的战刀劈砍后,大多数折断两截,并因此丢了性命。
当然,中华帝国猎人突击队使用的武器,都是精良中的精良,放眼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造的出来与之相媲美的武器。
城门下的猎人突击队,被日本军队包围,但却没有被敌人占到任何的便宜。反而这种情况下,猎人突击队的队员们奋勇杀敌,令敌人闻风丧胆。
当然,前提是外有援军才是,否则就真完了。因为一名特战队员再厉害,连砍十几个敌军士兵之后,力气也会衰竭,再牛逼的人物都只能阵亡。
城门下厮杀声恸天,城外战马奔腾,山岳震遥,三里多的距离,七十五师官兵骑马眨眼间都杀至城下。
虽然是步兵师,但是在中华帝国的军人眼中,步兵师不光会使用火枪,同样具备骑兵的作战能力。步兵师从枪骑兵师演化而来,虽然比不上正规的骑兵师,但是骑兵作战的本领还是有的。
骑兵杀至,城外的日本兵顿时四散奔逃。
姚斌见任务完成,顿时下令让开道路,让步兵师进去。
“队长,我们要不要继续?”
副队长翁琦大喊,询问姚斌是否继续厮杀下去。
“我们是特种兵,这些简单的活还是交给七十五师的人去做吧!”
特种兵不是大规模军队之间厮杀的,他只是为了完成特定的任务而存在,一名特种兵十分珍贵,牺牲在乱军中太不值了。
翁琦点点头,隧带领特战队员们撤离战场,把主角的位置让给七十五师的官兵们。
咚的一声炮响,城头上的日军开炮了,不过只响了一声就停止了。或许是日本炮兵发现中华帝国军已经杀入城中,开炮已经没有用了 。或许只是开一炮壮壮胆儿。
山口城内,有德川幕府军七八万人,不过能够作战的部队只有五六千人,其他的都是前线撤下了的伤兵、病号。
中华帝国皇家陆军第七十五师迅速冲入城内,不需要进行火枪对战,骑兵突袭的效果非常好,没有防备的日军只能在中华帝国军队的铁蹄下颤抖,在战刀下血肉横飞。
夜色下,山口城一片火海,照亮了大半个天空。城里城外,到处一片厮杀声,尸横遍野。
德川幕府军队遭到突袭,指挥官大亭左二得知中华帝国军队攻入城中后,顿时带着家眷从东城门逃跑,结果造成山口城群龙无首,军心动摇,加速了败亡。
不过,依然有不少日军组织抵抗,给七十五师官兵们造成不小的麻烦。不过,兵败如山倒,七十五师占领山口城已成定局。
喊杀声一直持续到了第二天中午,七十五师官兵几乎每条街道小巷都战斗过了,歼灭大批敌军,其中更多的还是平民,一时间尸积如山,血流成河。
昨夜激战,歼敌五万七千余人,缴获物资无数。
山口城城卫官邸,七十五师临时指挥部。
随着城中局势渐渐被控制住,师长庞册顿时关心起山口城内的物资问题。
山口城作为山口地区唯一的一座大城,是龟王山唯一的退路。由于的采蘑菇军队主力都在龟王山,这里便是他们的后勤基地。
德川家光第五路援军抵达后,在这里留下了幕府积存的大部分粮草、军饷和军械物资。其中米粮五十万石,军饷白银一百二十余万两,折合龙币约两百五十万银元。各种冷兵器军械一百七十四万件,火药两万斤,大小炮弹七千发,鸟铳一万杆,铅弹五十万粒。
德川家光仅存的家底都放在了山口,山口城部署了各型号火炮一百零三门,虽然日本人的火炮技术水平太差,中华帝国东征军看不上眼儿,但对于德川幕府来说,这几乎是防御火力最强的城市了,比起中央所在地江户来说都强,在日本人的眼中,这座山口城是不能被攻破的,却被一支不足五十人的特战队攻破了,隧成为日本历史上最窝囊的一次战争,因为山口城的丢失,使得整个山口会战最终以失败告终。
两天后,负责围剿周边村镇的七十四师抵达山口城,同七十五师会师,然后共同防御山口城。
山口城内囤积的弹药,虽然看不上眼儿,但是依然不能浪费,至少火药和大多数的炮弹还是可以使用的。
七十四师和七十五师会师后,在山口城南北两翼部署了炮兵阵地,城池上防御兵力为两个团,城下左右各部署了三个团,两师师部直属部队和后勤留在城里。
城西城对面就是龟王山,那里还有几十万日军。德川家光得知山口城被偷袭后,顿时暴跳如雷,急令乃木将军率领十万大军回援,务必在三日内夺回山口城。
山口城不但是日军山口战区的主要后勤基地,更是整个山口会战的关键点。丢了山口城后,日军无法在前线坚持战斗。因此德川家光对前线严密封锁了消息,并命令乃木必须在三天内拿下山口城,否则龟王山一线的日军将会因为补给缺乏而全面溃退。
乃木的十万大军火速回援,但路上便耗费了两天时间,抵达山口城外已经到了第三天,他只有一天的时间,否则全军就要饿肚子了。
山口城西,高低起伏的丘陵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日军,旌旗招展,声势浩大。
由于中华帝国东征军七十四师和七十五师在南北两翼部署了重兵和强大的炮兵阵地,使得日军无法直接越过南北两翼,包围整个山口城,只能被控制住西城外。
这也是庞册的主意,因为他不想让敌军占据主动,而是逼着对方和己方进行主力大决战,以便发挥中华帝国皇家陆军步兵师的强大火器优势。
为了快速回援,乃木只带回来的轻装部队,重武器只有不足二十门铁炮。
他知道想要夺回山口城是相当困难的,几乎不可能,但他必须要全力以赴,否则前线几十万军队将会土崩瓦解,山口会战若是失败,中华帝国军队将会长驱直入,本州岛西部地区将尽失,严重威胁京都安全。
割破了手指,乃木将鲜血滴在白布条上,然后系在额头上。
所有日本兵都知道此战的重要和艰难,纷纷学着乃木的方法,将染血的白布条系在头上。
人海战术!
是的!,乃木已经没有任何办法了,一天时间,他来不及造攻城器械,只能用士兵们的尸体堆满城下,然后踏着尸体攻上去。
十万大军分作数百个方阵,方阵之间的过道上,是骑兵的冲锋通道。
鼓号声响起,乃木站在高台上,下令全军冲锋。
数百个方阵,依次向前前进,步伐还算稳健,看起来他们是德川家光带来的精锐了。骑兵隐藏在方阵之间的通道上,伺机发起冲锋。
城头上,令旗挥舞,南北方向上,六个主力团纷纷做好战斗准备。
火枪队排成九排,成梯次火力配置,各团以营作为基本方阵单位,营和营之间有一段阔道,为骑兵连支援步兵作战的通道。阵地前六十米外是又宽又深的堑壕,里面插满了木桩尖刺。
炮兵阵地位一部分于后方几个高地上,成三角形品字布位,作为同日军炮兵进行炮战之用,使用实心炮弹。另一部分火炮作为直射火力,部署在步兵大方阵之间,作为直接支援步兵炮,使用榴散弹。
望远镜中,庞册首先观察着敌军的炮兵位置。不过,敌军的火炮数量太少,且集中在中央正面位置,看起来对方是用火炮直接攻击城墙的。
事先,庞册并没有想到日军的火炮数量竟然如此的少,后来才明白,对方补给被掐断,急行军赶回来,大部分重型火炮都无法及时携带回来,造成庞册高估了敌军实力。
“乌合之众!”
庞册冷哼了一声,他心中已经有了底,已经知道了日军的进攻方式。
第三卷 怒海争锋上 第三百六十七章 鸦片战争之山口会战(下)
第三百六十七章 鸦片战争之山口会战(下)
“冲啊!”
乃木一声大喝,十万余疯狂的日军潮水般冲了过来。
城头上,庞册放下望远镜,冲着军令兵点点头。
“总攻击开始!”
中华帝国东征军士兵们点燃火绳,一门门日式铁炮发出怒吼。
浓烟喷吐如柱,一颗颗滚烫的炮弹呼啸着飞向天空,划出一道道弧线砸下敌军,不知道哪些倒霉的日军会受到照顾。
城头上的炮声响起后,南北两翼的中国炮兵阵地上,顿时响应。
上百门神武大炮依次开火,无数炮弹射向敌人。顿时,炮声轰鸣,地动山摇,硝烟弥漫,遮天蔽日。
炮弹呼啸而至,碎石土块激射,猛烈的气浪裹着沙石将附近五六米距离内的日军士兵掀的人仰马翻。
步兵方阵之间,装填了榴散弹的步兵炮依次开火,一轮炮击过后,漫天激射的弹丸密集如雨,大量射杀着扇形面积区内的敌人。
如果说日军面对中国军队的实弹炮击造成的伤亡还可以忍受的话,那么面对五六百米外直射的榴散弹杀伤力来说,犹如地狱一般。
密集的炮射弹丸根本无法躲避,即使不少日军士兵举盾抵挡,高能量的弹丸同样射穿盾牌,然后再穿透身体。一时间,日军最前面的士兵顿时被打成了肉筛子,血肉糊糊。俄而一发炮弹呼啸而至,气浪掀起残值断臂四处飞溅,如同阿鼻地狱一般。
一轮炮射,电光火石间,日军前锋士兵成片成片的倒下,如同飓风席卷麦田一样,死伤无数。
然而,对于日军来说,他们别无选择,夺不会来山口城,他们便输掉了这次会战。
一次又一次的进攻,一次又一次的被打退,日军甚至过不了中国军队的炮火封锁线。一直在阵地上严阵以待的中华帝国步兵们,端着步枪的手已经有些发麻,却是一枪未发,因为敌军距离步兵的射击距离还差很远呢!
这算是讽刺吗?
或许吧!热兵器对于冷兵器的绝对优势,曾经七千英法联军打垮了满清十三万八旗兵,那时候英法联军使用的武器水平也不过就是此时中华帝国皇家陆军步兵师的制式装备而已。
看着手下士兵一片片的倒下,乃木双手抱头,双眼血红,睚眦具裂。
“将军!我们不能再这样冲下去了!”
连对方的火炮封锁线都过不去,再冲下去的话,不过是搭进去更多的士兵生命。
当然,后面的话次官没有说。
“怎么会这样?”
乃木双眼发直,看着战场态势,完全不敢相信这才是中华帝国的真正战力。
当年,他也参加过壬辰战争,那时候的明朝军队虽然难对付,可也不像现在这样根本没法对付。
质量的差距在这一刻已经无法数量来填补了。
“将军,我建议派出两支精锐从南北两翼绕过去,绕到敌军的后方。这样可以牵着敌军的火力和兵力,给我军正面进攻减小阻力!”
乃木点点头,他也知道自己的十万大军无法全部投入正面作战。与其这样飞蛾扑火般的进攻,不如分出一部分兵力做战略迂回。
然而,只有一天的时间了,前线将士即将饿肚子,乃木如果分兵去攻击南北两翼的中国军队的话,那么攻击山口城的时间将会被推迟。
眼下对于乃木来说,做战略机动的时间来不及。
“敌军早就想到这点了!”
乃木指着对面的中国军队的防御阵地说道:“他们完全 堵死 了南北两翼的通道,那里的平原和丘陵都是他们的防御工事,我们想要过去就得从两侧的大山翻过去,你认为我们有那么长时间翻山吗?”
次官叹口气,他也知道眼下的情况,龟王山那里的粮草补给被掐断,仅仅能够维持五六天时间。而来回山口城则需要四天时间,乃木必须在明天早晨将粮草起运,这样才能赶在德川家光断粮前赶到龟王山,防止士兵哗变。而翻过山需要十几个小时的时间,乃木犹豫了。
“将军阁下,请您新任我,我只需要六个小时,我发誓在六个小时后,我一定出现在敌军的后方!”
看着次官坚决的态度,乃木已经没有任何办法了,只得点点头,同意了他的请求。
“如果六个小时赶不到的话,就请你带着他们讨回京都吧!”
次官带着乃木的嘱托,率领一万精锐进入大山不计代价的开始了快速翻山行动。
山口城头上,日军的一切动向都逃不过鼓楼最上面的高倍望远镜。那是根据观测行星的望远镜改装而来的陆军专用观测装备,只要没有障碍物阻隔,通过高倍望远镜,可以看到地球上的任何一个角落。
当然,前提是地球是直的!
“报告,一支日军进山了!观其方向似乎想要翻山进入我军后方!人数大约万人,速度很快!”
庞册并没有停止观测敌方阵地情况,只是随口问道:“有他跑得快吗?”
庞册口中的他自然是指猎人突击队的特战队员们了,当然此刻在他附近的只有姚斌。
“报告!比猎人突击队跑得快!”
“……”
姚斌顿时一愣,还以为观测兵说笑,可是看他的表情后,却是眉头紧蹙。
“怎么可能?”
姚斌苦笑了一下,旋即爬上鼓楼取证。
“这群人疯了?”
姚斌从高倍望远镜中看到了令他吃惊的一幕,日军不顾一切的在山林悬崖边上奔跑,不少日军摔落悬崖,但是后面的依然速度不减。
“这是在翻山越岭啊!怎么跑的跟平地似的,这样他们即便翻过了山,也没力气偷袭我军后方了!”
虽然观察兵夸张了日军的速度,他们根本比不上猎人突击队队员们的速度,但比起大多数步兵师士兵来说,日军的速度还是非常快的。
庞册一愣,这才放下望远镜,一起来到鼓楼上。
“看起来我们遇上劲敌了!”
姚斌点点头,道:“我想普通日军士兵做不到这点,他们应该是德川家光从江户和京都带来的禁卫军,那都是德川幕府的精锐!”
庞册笑了笑,道:“想不到德川家光这次急眼了啊!”
“是呀!就要连家底都光了!”
姚斌嘿嘿一笑,顿时惹得旁边的人纷纷大笑。
笑过之后,庞册冷静了下来,道:“看起来我们不得不抽调一部分精力对付这股疯子们了!”
“看他们的速度,五六个小时就可以翻越大山,然后出现在山口城城东。不过他们这个程度的强行军五六个小时,万把人能够过来的不超过千人,且都是强弩之末了,很容易对付!把你的师部警卫营派过去就足够了!”
庞册道:“一个警卫营有些太冒险了吧!”
姚斌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道:“谁不知道庞师长的师部警卫营可是精锐中的精锐啊!”
庞册谦虚的笑了笑,道:“比起你们特战大队来说,小巫见大巫了!”
姚斌想了想道:“这样好了!反正我们特战队也没什么事情,不如我也一起去?”
“那敢情好!你去了我放心!”
庞册说道:“我把警卫营交给你指挥,你可不要藏着掖着,帮我敲打敲打他们!”
好吧!
姚斌翻翻白眼,就知道庞册没安好心,果然是有目的的。
苦笑了一下,姚斌说道:“算了!便宜你一次了!”
“回来我请你喝酒!”
“一顿酒就把我打发了?你也太抠门了吧!”
“要不给你整两个漂亮的日本妞爽爽?”
“一言为定!”
“……”
姚斌带着他的猎人突击队和师部警卫加强营到后方埋伏去了,庞册则继续坐镇山口城,指挥作战。
战场上,炮火纷飞,硝烟弥漫。站在城头上,硝烟组成各种各样的云朵环绕着城池,如果不是日军的鬼哭狼嚎之声影响了心情,还以为在云间仙境呢!
日军不断的冲锋,接近--的出来他们是真急了,死也要夺回山口城。
西城外尸积如山,不下两万多日军士兵的尸体堆积在血红的大地上。
此前一炮打过去还能够激起一大片碎石土块,现在一炮打过去,冲击波掀起来的都是残肢断臂,血肉横飞。
乃木之前选择的是全面发起攻击,即对中华帝国军所在的山口城、南北两翼阵地同时发起猛烈攻击。
但随着次官带着万余精锐翻山偷袭敌军后方,乃木希望次官成功,因此减缓了对两翼中国军队的攻击程度,转而将重心放在了中间的山口城。
山口城上只有中华帝国军队的两个团,火炮使用的都是日军原来的城防炮,数量虽然多,但威力有限,不如南北两翼使用榴散弹杀敌来的过瘾。
之前山口城正面有二十门日军攻城火炮,双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炮战,一个多小时后,日军的二十门攻城火炮尽皆损毁,而山口城却没有被轰塌。
乃木没有了火炮,还没有攻城器械,因此正式开始实施填人战术。
日军疯狂的冲到山口城下,用尸体堆积到城墙下,造成用尸体堆积的梯墙。
城头上的中华帝国士兵们,对于日军如此疯狂的送死感到了震惊,同时也感到了害怕。
东征军在日本作战很长时间了,还是第一次见到日军如此疯狂的一面。
砰砰砰!
城头上,中华帝国士兵虽然感到了害怕,但是依然有条不紊的射击,无数弹丸射向城下,大量杀伤敌军。
烟云笼罩,激战两个小时后,战场上空已经完全被硝烟遮蔽,看不见日光。
庞册看向空中,暗骂今天又是一个没风的天气。
然而,很快南北两翼的炮兵阵地上,炮声渐渐的弱了下来,频率也降低了很多。很快,南北两翼的阵地上传来密集的火枪声,炮兵渐渐熄火。
“这么回事?”
庞册叫来士兵询问。
原来,炮兵阵地上的火力减弱是因为神武步兵炮长时间的开火,炮管已经滚烫,虽然这个时代没有撞针、底火等设计,炮弹也是实心炮弹或者榴散弹,每次开火后,都会先用湿麻布包成的捣杆清洗炮膛,无形中给炮管降温了,因此炮管的连续开火时间比较长。不过,再长也架不住持续的开炮射击,每次积攒下来的热量并不能完全散去,积少成多,因此必须要歇火冷却。
事实上,神武步兵炮没发射十次炮弹就需要歇火冷却五六分钟了,射击时间越长,冷却的时间就越长,间隔也越来越短。
之前因为日军的火炮数量太少,发射实弹的步兵炮无用武之地,因此这些火炮被用来替代步兵方阵中发射榴散弹的直射火炮,这样给庞册的感觉是两个多小时都没有感觉到炮火减弱。但随着时间的增加,即便轮流替换,炮管也承受不住,因此现在南北两翼的炮兵们为了保存战力,不得不熄火冷却。
炮火越来越弱,让庞册紧张了起来,不知道步兵方阵能不能顶住日军疯狂的进攻。
砰砰砰!
炮声减弱,密集的火枪声顿时成了战场上的主要声音。
中华帝国皇家陆军的步兵们看了几个小时的热闹后,终于可以投入战斗了。
一排排步兵,端着火枪,整齐有序的进行射击。
每一轮排枪过后,同样都有很多日军士兵中弹伤亡。当然,和神武步兵炮发射的榴散弹比起来,不论穿透力、杀伤力、杀伤面积、射程都是小巫见大巫了。
乃木见中华帝国阵营内的炮声急剧减弱,换上了 火枪兵作战,顿时大喜。虽然他不知道什么原因,但是只要对方火力减弱,对他来说都是机会,立即下令再次发起冲锋。
这次,冲锋中的步兵间隙中,多了一些骑兵。虽然骑兵数量不是很多,但在战场上还是很管用的。
部分骑兵的出现,使得日军的攻击距离一下子推进到了距离中华帝国南北两翼阵地前方不足三十米的位置。
这个距离上,已经有不少日本骑兵射出箭矢飞来,给中华帝国的步兵们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好在日军骑兵目标太大,在密集的排枪射击当中,只有少量骑兵迫近,给中华帝国士兵造成的伤亡数字并不大,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不过,日军不计代价的冲锋,使得阵地前的堑壕渐渐被日军士兵的尸体填平。日军骑兵的战马不断的将阵地前的鹿角障碍撞坏撞碎,日军疯狂的冲锋不是没有效果的。
然而,这种效果仅仅维持了不到十几分钟,当中华帝国陆军士兵们射击的胳膊腿发酸时,帝国的炮兵兄弟们再次发威。
咚咚咚!
密集的炮声再次响起,刹那间,山岳震遥,声响如雷。
大炮吐着长长的烟柱,榴散弹出膛后,密集的炮珠儿迅速排成一个个巨大的圆锥型,如雨般覆盖在扇形区域内。
顿时,日军惨叫声叠环。一颗炮珠儿,穿透力强大,几乎可以穿透好几个人的身体。日军密集的冲锋队形,使其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代价。
终于,一名日军士兵恐惧了,不顾一切的掉头往回跑。
有一个就有第二个、第三个,一个影响身边的十个,十个影响身边的一百个,以此类推,一轮炮击过后,日军士兵如江海退潮一般,哗哗的撤了下去。
乃木暴跳如雷,挥刀砍死了好几个退下来的士兵,但是依然控制不住局势。
无奈,法不责众,乃木只得下令休战,从新整顿军队。
夕阳如血,战场上的硝烟渐渐散去,但是依然秽气冲天,恶臭味令人作呕。
正面战场上的战事暂时结束了,但城东的战场刚刚开始。
由姚斌率领的猎人突击队和师部警卫营,在城东外设伏,埋放了大量的炸药。山口城内缴获的日军火药和铅弹这回派上了用场,火药埋在地下,上面铺上铅弹,一旦爆炸,堪比榴散弹的杀伤力。
正如姚斌判断的那样,日军次官率领万余日军精锐疯狂的翻山越岭抵达城东时,只有不足两千人了,其他人不是跑不动了,就是死在了半路上。
即使这不足两千日军,到了城东时,同样已经累趴下了。
然而,就在次官准备让手下们休息一会儿的时候,却不知道他们的脚底下已经埋放了炸药,附近更是遍布炸药。
轰隆隆一连串的巨响,炸药引爆,顿时腾起一朵朵巨大的火焰,旋即化作一团红黑相间的蘑菇云,冲入云霄。
巨大的爆炸,产生强大的冲击波,硝烟中飞沙走石,裹着无数的铅弹,无情的屠戮着附近的日军士兵。
次官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那就是不应该让部下们停下来休息,长时间的剧烈跑动,使得刚刚停下来休息的日军士兵再也没有力气爬起来了,眼睁睁的看着铅弹穿透他们的身体,烈火和硝烟吞噬他们的灵魂。
轰轰轰!
爆炸声响了足足十几分钟,因为在姚斌的设想里,日军士兵应该会四散奔逃,因此在设计的爆炸是一连串的。只可惜,日军士兵根本没力气跑了,很多炸药连本钱都没有捞回来。
“上刺刀,给我冲!”
爆炸声停止,姚斌二话不说,下令全军冲锋。特战队员和警卫营的兄弟们嗷嗷叫的冲杀了上去。日军士兵本来就没力气了,又被刚才的爆炸炸蒙了,大多数都被炸死,一部分直接昏死,当刺刀穿透他们的胸膛时,没有任何的感觉。小部分还算清醒,但是面对虎狼般的敌人,只能带着恐惧死去。
“每人补上一刀再撤!”
留下了这个命令,姚斌拍拍身上的尘土,意犹未尽的先行回了城里。
第三卷 怒海争锋上 第三百六十八章 鸦片战争之兵临京都
第三百六十八章 鸦片战争之兵临京都
城东巨大的爆炸声让城西的乃木为之一振,他知道他的次官率领精锐已经奔袭到了中国军队后方。
正准备配合次官发动总攻击时,城东的爆炸声已经停止。
乃木又等了半个小时,却未见南北两翼的中华帝国军有所调动,心顿时沉到了谷底。
他知道,他的次官失败了!他带去的万余精锐也没了!
到了此时,乃木已经感觉自己看不到胜利的希望了。十万精锐,仅仅一天的功夫,到现任已经损失了一半,仅存的五万士兵,此刻人心惶惶,对中华帝国军已经充满了恐惧。指望一群充满恐惧的士兵作战,乃木已经知道了结果。
不过,他没有任何的选择。
夜幕降临,趁夜色掩护发动攻击,这是乃木最后的希望。
夜间,中华帝国士兵们的视线降低,只能看到百米内的距离,这样有利于日军发动冲锋。
战场上,静悄悄的。山口城上,中国守军偶尔会打几炮,然后听听黑暗中有什么反应,进而判断日军是否发动进攻了。
城头上,庞册命令士兵准备了大量的烟花,都是用来照亮的。只不过,一直搁在那里没有使用,用庞册的话说,还不到时候。
日军前半夜一直没有发动攻击,山口城南北两翼的中华帝国军队也不敢大意,枪弹上膛,枪不离身原地休息。
炮兵同样将榴散弹装填进了炮膛,发射药、引药全部安装好,如果日军偷袭上来,炮手只需要扣动扳机即可进入战斗。
前半夜日军选择了休息,到了后半夜时,日军才悄悄出动,士兵们踩着同伴们的尸体,强忍着恶臭带来的恶心,缓缓前进。
黑漆漆的夜色下,伸手不见五指,只有远处的山口城灯火辉煌。不过,山口城的灯光再明亮,也只能让哨兵们看清楚两百米外的动静,超过两百米以外便什么都看不清了,日军也因此顺利推进到了距离中华帝国军阵地不足两百米的距离。
“是时候了!”
猎人突击队七中队长姚斌放下望远镜,冲着庞册点点头。
庞册自然是相信姚斌的判断,只有像姚斌这样经常在夜里活动的特种兵,才会明白此时日军的活动情况和心理想法。
庞册挥挥手,负责烟花的士兵们迅速点燃了烟花。
砰!砰砰!
城头上,烟花嗤嗤的射向高空,旋即爆炸,绽放出一朵朵闪亮的花朵,给漆黑的夜空带来了璀璨的光芒。
大地上,漆黑迅速退至远方,密密麻麻的日军士兵的身影顿时暴露了出来。
“开炮!”
一声令下,山口城头上,南北两翼的中华帝国军队的炮兵阵地上,顿时火光闪烁,雷动的炮声轰然响起。
刹那间,山岳震遥,犹如排山倒海一般。
日军士兵正愣神儿的看着天空的烟花,稍微激灵一些的日军士兵顿时明白了一切,急忙掉头逃跑。
然而,还没有跑几步,便被榴散弹射中,倒入血泊当中。
弹珠儿密集如雨,根本无法躲开,唯一的生存机会就是期盼着弹珠不会射穿前面士兵的身体,亦或者赶紧趴下。只是,日军欠缺这方面的训练,大多数的士兵反应不过来,纷纷中弹身亡。
如此近的距离上,榴散弹的杀伤力惊人,日军成片成片的倒下,血肉横飞。
“不许后退!继续往前冲!”
乃木吸取了白天的经验,组织了一支督战队,专门用来砍杀临阵退缩的士兵的。
后退就是逃兵,将会被督战队直接斩杀。反正都是死,日军士兵顿时掉头继续发动冲锋。
炮兵开火后,步兵迅速集结,重新结阵。
面对日军疯狂的冲锋,中华帝国的士兵们不动声色,有条不紊的排队射击。
尸体在堆积,一层盖过一层,渐渐堆积如山。
中华帝国的军队不得不做出调整,向高地后撤,居高临下打击敌人。
虽然空中有烟花放出的光芒,不过很快战场上硝烟弥漫,烟花的光芒逐渐变弱,最后被浓烟遮蔽,战场上顿时黑了下来,一百米外已经看不清敌军情况。
激战几个小时后,日军逐渐逼近,双方相距不足三四十米,全靠火枪队顶着。高处的炮火已经不敢近距离射击,生怕误杀了己方士兵,而远射的话,同样因为硝烟和黑暗看不清敌人,不知道杀伤力情况,甚至连黑暗中有没有敌人都不清楚。
炮声轰鸣,枪声阵阵,战场上的厮杀变得异常的残酷。乃木组织的督战队逼迫日军士兵决死一战,那种破釜沉舟的疯狂,着实让人害怕。饶是杀了无数人的中华帝国士兵们,都觉得头皮发麻。
砰砰砰!
一排排火枪依然有条不紊的射击,不过看得出来,几个小时的激战后,中华帝国的士兵们反映的速度有些变缓,疲劳度激增,排枪射击之间的间隔时间越来越长。
城头上,庞册眉头紧锁,此时他已经无法用望远镜观察到战场上的情况了,全靠着通信兵的两条腿来回的跑着。
敌军越来越近,对方不计代价的冲锋,此时似乎有了显著的效果。
黑夜和浓烟已经严重影响了中华帝国的火器发挥,必须要阻止敌人。
“传令下去,十分钟后,各团停止射击,组织骑兵发起反击!”
此时,日军精锐已经尽失,剩下不足三万人,已经是惊弓之鸟。七十四师和七十五师总兵力两万人,刨除留守和炮兵,组织万人的骑兵发动反冲锋的话,胜算极大。
十分钟后,炮兵对远处实施饱和阻隔打击,切断日军中后队兵力。迫使日军前军约万余人孤立,这时,中华帝国军队步兵方阵左右移动,闪开一个个骑兵通道,随后各团预备骑兵营率先冲出方阵,杀奔日军。
在中华帝国皇家陆军步兵师的编制中,每团都有一支骑兵营。全师作为步兵师,所有士兵都必须会骑马作战,但侧重徒步火器作战。不过步兵师的天敌是骑兵,同时步兵师经常受到气候条件影响,为了以防万一,步兵师内保留了一支战力较强的骑兵营,这支骑兵营侧重骑兵作战。平时骑兵营根本用不上,因此帝国陆军为步兵师专门配备了骑兵师策应。只有在步兵师单独作战,碰上棘手问题时,骑兵营才会发挥作用。
骑兵营并非独立建制,而是分散在各团当中,平时最多就是以骑兵连进行机动,只有大规模骑兵会战时才会组合起来。所以平时看步兵师就是一支纯步兵师,只不过以战马作为代步工具而已。容易给敌人造成误判。
步兵方阵的通道打开,各个骑兵营迅速出击。
战马狂奔,从硝烟中一跃而出,突然出现在日军面前,顿时令日军产生了极度恐慌。
随着骑兵勇士们杀至,铁蹄踩踏,战刀左右劈砍,人马合一战术发挥的淋漓尽致。
作为枪骑兵的过度兵种,步兵师既可以进行步兵作战,又可以进行骑兵作战,?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