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卷 怒海争锋上 第三百五十四章 战火四起
第三百五十四章 战火四起
惊涛骇浪的伊莎贝拉海面上,阴云密布,硝烟弥漫,海天咫尺难分。
秘鲁战舰上,西班牙水兵们一个个的呆若木鸡,对方的战舰竟然如此强大。
定远号战列舰的一次性齐射,令西班牙人惊魂未定时,镇远号战列舰完成了机动转弯,也开始了攻击。
镇远号战列舰齐射完毕,秘鲁海军一艘巡航舰中了四发炮弹,其中两发炮弹为镇远号三层炮甲板内的两百毫米口径大炮所射,顿时,重达十公斤的炮弹瞬间将这艘巡航舰的船壳击碎,并连续穿透两层甲板,在船底凿开了一个大洞。
须臾,海水倒灌进船内,这艘巡航舰的速度越来越慢,沉没在即。
强大的一等战列舰的威力再次让西班牙人感到了害怕,刚才定远号射击时,他们没有看清楚,这次镇远号射击后,他们算是看得一清二楚了。
“没有任何一艘战舰能够击沉她们!”
克斯特拉斯不由得叹气,接着心中大骂英国人和法国人,怎么能够将这种强大战舰卖给中华帝国呢!
随后,第一战队和第二战队的其他战舰纷纷完成“l”型大转弯,右舷炮火对着秘鲁海军猛烈开火,一时间秘鲁海军受到严重打击,损失惨重,士气更是跌倒了谷底。
“投降吧!”
克斯特拉斯叹口气,最终说出了投降二字。
奥德赛愣了一下,旋即兴高采烈的通知水手们将西班牙国旗降下来,升起白起投降。
克斯特拉斯叹口气,对于奥德赛的兴奋表示理解。眼下根本不是西班牙海军士兵无能,而是在绝对的实力差距面前,抵抗只是无谓的牺牲。
按照西方人的理念,这不值得的再打下去。
风高浪急,硝烟中裹着浓厚的血腥味。
太平洋舰队第一、第二战队一轮齐射过后,秘鲁海军第一分舰队自知不敌,急忙降下了西班牙国旗,以及相关海军战斗旗。
海风卷走浓重的硝烟,定远号战列舰瞭望塔台上发现了秘鲁舰队升起了白旗。
“报告,秘鲁海军各舰升起了白旗!”
定远号战列舰上,施剑飞接到西班牙海军投降的报告后,显得有些错然。
抬高望远镜,果然发现对方已经升起了白旗。
施剑飞看了看天色,权衡了一下继续战下去的利弊,最后命令道:“让他们降帆抛锚,马上停船,否则就击沉他们!”
很快,西班牙人降下了风帆,就地抛锚停船。
接着,太平洋舰队要求西班牙人全部集中到甲板上,所有炮门关闭。克斯特拉斯吩咐部下们照做。
太平洋舰队先行派出小艇,搭载几十名海军陆战队士兵,先行登上西班牙人的战舰,确保西班牙人不会趁机开炮。
然后,太平洋舰队派出对等数量的战舰,前往接管秘鲁海军第一分舰队各舰。
板桥落下,定远号战列舰上的海军陆战队登上秘鲁海军旗舰莫提斯号。
确认没有危险之后,太平洋舰队司令官施剑飞方才登舰,接受克斯特拉斯的投降。
西班牙人的投降仪式搞的十分隆重,在中华帝国的海军官兵们看来,投降也那么死要面子。
施剑飞要求一切从简,最后直接省略了其他乱七八糟的面子程序,直接拿过克斯特拉斯的佩剑便完事了。
“我想我们应该先谈谈俘虏的待遇问题!”
翻译官将克斯特拉斯的话翻译给施剑飞听,施剑飞听完后,冷冷的道:“你先派人去通知你们的第二舰队,告诉他们不要再抵抗了。否则,帝国士兵们如果生气了,你们这些俘虏未必有好果子吃!”
克斯特拉斯闻言一愣,这时才想起海湾内的第二分舰队还不知道这里的情况,他们依然在战斗。
如果给太平洋舰队造成重大伤亡的话,对方未必会善待俘虏。
克斯特拉斯想了想,顿时打了个寒颤,看向旁边的奥德赛,后者会意,急忙安排快船去通知第二分舰队结束战斗,立即投降。
海湾内,秘鲁海军第二战队正跟太平洋舰队第六战队打的激烈时,突然接到了奥德赛派出的快船通知,对于第一分舰队投降了的事情,第二分舰队全体官兵表示不解。但当他们发现了定镇两艘战列舰的巨大身影,以及周边无数的战舰时,顿时熄火投降。
傍晚时分,当伊莎贝拉群岛上空的硝烟渐渐散去时,中华帝国皇家海军太平洋舰队同西班牙帝国秘鲁殖民舰队的海战也宣告结束。
中华帝国皇家海军太平洋舰队以绝对优势全歼秘鲁海军,捍卫了中华帝国在亚东太平洋地区的绝对海上军事霸权。从此,太平洋东岸的美洲地区再无可以制衡中华帝国皇家海军的海上实力存在。中华帝国南美洲贸易航线的通道从此打通,南美地区不再有海上势力威胁。
伊莎贝拉海战中,中华帝国皇家海军太平洋舰队仅仅付出了七十三名海军士兵的伤亡。而西班牙秘鲁海军主力舰队全军覆没,包括莫提斯号在内的四艘三等西班牙盖伦型战列舰,以及十一艘巡航舰被俘,二十艘巡航舰和十七艘护卫舰被击沉、烧毁、打残,自克斯特拉斯中将以下九百三十名军官,三千余水兵被俘,超过六千名西班牙水兵阵亡或者失踪。
信步莫提斯号,施剑飞和沈仰灏,以及其他分舰队指挥官们一起参观这艘西班牙海军的战列舰。
作为英西海战中的主力型号战列舰,莫提斯号的整体设计和构造并没有改变多少,还是几十年前的西班牙主流盖伦船型。
或许是西班牙人根本就不相信他们的船型已经落后了的缘故,或许是他们依然怀旧的原因,总之莫提斯号战舰的船体结构已经十分古老了。虽然西班牙人经过英西海战之后,将火炮系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不再全部使用大口径长管炮了,而是增加了一部分英国式的短管炮,但依然无法改变莫提斯号落后的情况。
“或许这艘战舰可以用来作为舰队新兵的训练舰!”
薛慕华的提议,令其他人纷纷点头。
原本施剑飞还打算将这四艘三等战列舰编入太平洋舰队,增加主力舰的实力,不曾想仔细观摩一番后大失所望。
“当新兵训练舰!”
“这倒是不错的主意!”
施剑飞点点头,顿时给莫提斯号决定了命运,她注定在未来的几十年内充当中华帝国海军新兵的训练舰了。
“秘鲁海军主力已经不存在了,我们是不是提前对秘鲁实施登陆作战?”
原定计划在三个月内消灭秘鲁海军主力,清扫掉南太平洋的最后海上力量。如今秘鲁海军自大,短短三天时间便被消灭,原计划自然要提前。
施剑飞想了想,说道:“从明天开始,全舰队分成二十个小分舰队,从雾城海军基地开始,一直延伸到南美洲马岛附近,全面清扫秘鲁沿海船只,为安全登陆作战提供保障。”
接着又道:“派出通讯舰向珍珠港回珍珠港报告,通知陆军提前执行计划!”
沈仰灏点点头,道:“只是,陆军从夏威夷抵达秘鲁,需要半个月时间。在这期间,我们是不是可以动用陆战队先行登陆作战?”
“是啊!”
刘剑一旁突然道:“我们的海军陆战队在装备上也不比陆军差,如果我们能够先陆军一步取得重大战果,例如占领瓜亚基尔,那里的西班牙人军港可以提供舰队休整,甚至作为陆军登陆的地点。”
萧奈说道:“让陆军欠我们的人情,说不定这次秘鲁殖民战争当中,我们能多分不少好处呢!”
沈仰灏笑了笑,道:“皇上说秘鲁境内的白银储量和产量都将超过墨西哥,是全球最大的白银基地,我想这个功劳,我们应该多多参与!”
施剑飞苦笑了一下,道:“大家看来都是这个意思,我自然不会拒绝!”
众人顿时轰然大笑。
皇家海军太平洋舰队一直保持着一支一万人规模的海军陆战队,装备精良,士兵都是经过久经考验过的,战斗力不亚于王牌陆军步兵师。
一切部署完毕,太平洋舰队开向瓜亚基尔。
中华帝国皇家海军取得伊莎贝拉海战胜利的消息迅速传回北京,帝国政府没有想到事情进展的如此顺利。
此时,帝国政府正因为南亚和西亚局势紧张,而忙的焦头烂额。得到伊莎贝拉海战的胜利消息后,无疑大大提升了士气。
南亚次大陆上,帝国南亚远征军已经悄悄进驻青藏普兰镇,从喜马拉雅山脉卡青狭道穿过,秘密进入莫卧儿帝国北方高原,朱木拿河上游地区。
为了尽可能的牵制莫卧儿帝国的主力军队,中华帝国政府向印度次大陆南方五个主要封建领主提供了四百万银元的无偿资金援助,目的就是要打通奥里萨、科罗曼德、比贾普尔、马拉巴、锡兰等封建领主的许可,结成反莫卧儿联盟。
奥里萨作为印南地区最大的封建领主,拿到了中华帝国政府两百多万银元的资金援助。为此,奥里萨封建主主导了印南五大主要封建领主同中华帝国的军事结盟,共同对抗南下的莫卧儿帝国军队。该军事同盟地处印度南大陆,因此称南联盟。
此时,莫卧儿帝国军队总兵力超过七十万,集结在那波普尔。戈达瓦里河北面已经全部被莫卧儿帝国军占领,南面还在奥里萨和比贾普尔联军的控制之下,但显然情况不容乐观。
为了迫使莫卧儿帝国将北方德里附近的兵力全部或者大部分抽调至南方作战,给中华帝国军队制造偷袭德里的机会,中华帝国从东南亚殖民地征调了五十万土著仆从军,投入戈达瓦里河战场。
这样一来,南联盟军队总兵力超过了八十万,使得莫卧儿帝国军南渡戈达瓦里河的计划破产。
然而,南联盟的军队整体作战能力很差,使用的基本上都是冷兵器。尤其是中华帝国派出的五十万土著仆从军,数量庞大,但是战斗力极其低下,并不能给河北的莫卧儿帝国军造成多大的威胁。
为此,中华帝国政府又从东南亚的四个主要附属国越南、东吁王朝、暹罗王朝、澜沧等国家抽调了二十万军队,以暹罗的阿萨姆为跳板,直接攻击恒河口的孟加拉三角洲区。恒河西边的奥里萨封建主拿了帝国两百多万银元的好处,自然不能袖手旁观,从戈达瓦里河南线抽调了五万军队,配合攻击恒河西岸的孟加拉地区。
同时,英国和法国东印度公司也趁火打劫,从各自据点中出兵,配合南联盟军队侵占孟加拉三角洲。
莫卧儿帝国的繁荣都是靠着恒河流域的三角洲平原得来的,其主要城市从恒河最北端的朱木拿河上的德里,一直到恒河入海口的加尔各答,都是靠着这条河流才发展起来的。
这样一来,莫卧儿帝国为了控制帝国的主要赋税区,不得不向孟加拉地区增派兵力防守。
但是,莫卧儿帝国四处扩张导致四面受敌。南面戈达瓦里河战场上有八十万南联盟军队,七十万莫卧儿帝国军勉强抽调了十万增援孟加拉。西面的塔塔地区,波斯人和阿富汗人同样一直不甘心失去印度大陆,一直喊着驱逐莫卧儿回大漠的口号,并不断发动战争。那里有十万莫卧儿帝国军,但却一兵一卒都动不了。
因此,莫卧儿帝国大汗只好从北方西域诸国的防线上悄悄抽调了五万大军,配合德里首都的五万禁军,组成十万大军增援孟加拉。
但显然,二十万莫卧儿帝国军无法驱逐二十五万南联盟军队,加上英法两国东印度公司的火枪队从中捣乱,使得莫卧儿帝国军只能被动防御。然而,南联盟军队虽然占据了上风,但是七国联军,指挥上面屡次出现问题,尤其是英法两国的火枪队,动不动就缺席战斗,跑到周边城镇抢劫去了,这使得南联盟军队也无法打垮莫卧儿帝国军,孟加拉三角洲战场同样陷入了胶着状态。
莫卧儿帝国三面受敌,能够支撑得住就已经很不错了。北方德里地区就剩下了五万禁军防御,显得有些孤单。
德里城内,有些官员担心中华帝国参战后,印度次大陆的未来扑朔迷离。对于莫卧儿帝国能否挺得住这次危机感到了不安。这种不安甚至一度动摇了莫卧儿帝国内部的各个封建主的想法,好在莫卧儿帝国大汗即时进行安抚,才避免帝国内部出现了分裂。
北方兵力空虚,这本是中华帝国迅速出击偷袭德里的好时机,然而帝国军方过高的估计了后勤部的能力。陆军两个步兵师和三个骑兵师通过了喜马拉雅山狭道,但是步兵师最重要的步兵炮却是迟迟无法按时抵达。后勤部已经尽量加派马匹托运火炮和弹药了,但是一直拖了一个月也未能达到陆军发起攻击的数量要求。
时间拖得越久,已经悄悄进入朱木拿河上游地区埋伏的五万大军的寄养开销就越大。狭道运输武器和给养相互碰车,后勤部忙的焦头烂额却收效不大。最后必须先保证给养,再挤出空间和时间来运输武器。
这样一来,帝国军队发动袭击的时间一推再推,好几个月没有进展。然而,还有更加严重的事情,那就是喜马拉雅山南北两侧的气候差距相当大,刚刚经历了青藏地区严寒的帝国军队,又在帕尼巴特深林地区度过了几个月的热带生活,上至将官,下旨列兵、伙夫,身体抵抗能力骤减,军队中疾病蔓延,非战斗减员严重影响了战斗力。
南亚的战局陷入了僵持和尴尬状态,在北京的神武大帝邓浩楠对此没有任何好办法。他倒是想要修建青藏公路,但是远水解不了近渴,修一条青藏公路得十年八年的,工程量不比苏伊士运河少。
南亚如此,西亚也有了危机。
眼瞅着苏伊士运河即将开凿完毕,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獠牙也开始露出来。正如邓浩楠先前判断的那样,土耳其帝国将开凿权让给中华帝国,不过是借助中华帝国的财力帮助其开凿完成运河而已,一旦中华帝国将运河开凿成功,那么土耳其帝国将立刻翻脸,武力夺取运河。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不惜坑中华帝国的钱财,还要翻脸开战,如此大的战略决策都是因为苏伊士运河的巨大经济价值。正如中华帝国掌控了苏伊士运河就等于打通了欧洲的大门一样,土耳其帝国掌控了运河,就等于掌控了欧洲的咽喉,将海上贸易从大西洋再次转移回地中海,促进土耳其帝国中兴。
如此巨大的战略意义,土耳其人不惜代价也要夺回来,为此对方很可能会放弃乌克兰,结束俄土战争,而权力夺回苏伊士。
邓浩楠已经看到了苏伊士战场上的浓浓硝烟,他知道哪里将会爆发一场血战,甚至是旷日持久的血战。
第三卷 怒海争锋上 第三百五十五章 集 团军群
第三百五十五章 集团军群
神武八年,中华帝国从朝鲜征召了二十万仆从军,其中十万人被送往夏威夷,准备参加帝国对秘鲁的殖民战争,另外十万人被派往平户,对日作战。
由于德川幕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重阻碍了中华帝国对日本的贸易。帝国政府一方面大规模在平户、长崎等地推行鸦片贸易,准备对日长期作战。另一方面,帝国政府也不放弃武力征服日本的计划。
不过,对抗德川幕府军,帝国政府有更好的方法,那就是征召朝鲜军队,用朝鲜人来打日本人。
朝日壬辰战争才结束不过三十多年,德川幕府三十多年前对朝鲜的侵略,给朝鲜老百姓来了灾难,朝鲜人对日本人的痛恨依然强烈。
基于这一点,帝国政府在朝鲜都护府进行了大量的动员工作。比如对朝鲜人许诺,如果当兵可以得到高薪俸、高福利,参与对日作战,福利加倍,掠夺的财富七成归自己,功勋卓著者可以在日本得到大量的土地,甚至是封地。
这样一来,朝鲜人不管是出于对日本人的仇恨还是出于对利益的追逐,都踊跃参军。
神武八年二月,中华帝国即征召了二十万朝鲜仆从军出征日本和秘鲁后,再次征召了三十万人投入对日殖民战争中去。
二月七日,中华帝国陆军部将三十万朝鲜军,以及之前抵达平户的十万朝鲜仆从军统一进行整编,编成中华帝国皇家陆军第五十一集团军群,正式将朝鲜仆从军列入中华帝国皇家陆军战斗序列,使得朝鲜军队不再有被汉人排斥感,地位的提升使得他们在今后的对日作战当中,将会越战越勇。
虽然朝鲜仆从军被编为帝国皇家陆军第五十一集团军群,但是在汉人军队看来,他们依然只是高等级的炮灰而已。这从授予他们的番号就可以看出来。他们被编成第五十一集团军群,因为前五十个集团军群的番号只能属于中华帝国汉人军队所有。
第五十一集团军群,下辖五个集团军,每个集团军下辖五个军,每军两万人,编成二十个千人队。从兵力配置上就可以看出来,朝鲜军使用的还是冷兵器。每军包括一个骑兵万人队,一个步兵万人队,骑兵装备蒙古马和一等军刀,没有盔甲套装,属轻骑兵范畴。步兵万人队使用长矛、刀盾等武器作战。
五十一集团军群标准配备五十万人,千人队以下军官由朝鲜人自己担任,千人队以上正职军官由汉族人担任,副职由朝鲜人担任。
五十一集团军群中101、102、103、104四个集团军参加对日作战,105集团军远调夏威夷都护府,组成对秘鲁作战的殖民军。
赴日作战的四十万朝鲜军成为入侵日本的急先锋,朝鲜都护府的社会矛盾很快转移到了对日作战上去,家家户户盼望着儿子和丈夫能够在日本获得军工和封地。
生活有了盼头,朝鲜人便忘记了曾经的朝鲜王国,把自己当做中华帝国大家族的一份子。
中华帝国皇家陆军目前只有三个集团军群,分别是汉族人组成的第一集团军群,朝鲜族组成的五十一集团军群,以及东南亚殖民地土著组成的五十二集团军群。
跨度非常大,除了中间的番号作为预留之外,更是对外形成一种强大的威慑信号。让外国人看到中华帝国派出的军队已经排号到了五十二集团军群,可想而知中华帝国境内本土上还有五十个强大的集团军群。
这种威慑力会让敌国感到巨大的军事压力。
当然,军事上总是这样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就好比当年红军第一个成立的方面军是红二方面军一样,给国民党造成红军还有一个强大的红一方面军的假象,仅此而已。
不过,对于中华帝国皇家陆军来说,帝国陆军的第一集团军群只有四十万人。这都是因为帝国政府不想让军队拖累经济复苏而设置的帝国军队总量维持在五十万常备军上面。
第一集团军群下辖五个集团军,每个集团军十万人,下辖五个军、十个师。步兵师从第一步兵师到第二十步兵师,骑兵师从第一骑兵师到第三十骑兵师。每个军标注组成两个步兵师和三个骑兵师,根据战争态势不同,集团军群内可以进行协调安排,组成纯步兵集团军,也可以组成纯骑兵集团军。
五十万常备军不包括皇家禁卫军和皇家御林军,皇家禁卫军只驻扎京畿地区,负责保护北京城,总兵力八万人,其中步兵师五万人,编为禁卫第一师至第五师。骑兵三万人,编为禁卫第一骑兵师、禁卫第二骑兵师和禁卫第三骑兵师。
御林军两万人,守卫皇城、皇宫,清一色重骑兵,装饰、装备豪华,非战斗部队,编为御林军第一骑兵师和第二骑兵师。
禁卫军和御林军总兵力十万人,直属皇帝指挥。但实际上皇帝只调用御林军,而禁卫军由国防部代皇帝指挥。
禁卫军和御林军都不属于一线战斗部队,两军装备豪华,观赏性大于实战性。虽然不是一线战斗部队,但是官兵的战斗素质并不低,不属于花拳绣腿型。
当然,这是在神武大帝的督促下才有这种效果的,至于将来神武大帝的后代皇帝们,他们时代的京军战斗力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随着美洲殖民战争、南亚殖民战争、对日殖民战争的爆发,以及北非埃及苏伊士运河的潜在战争接踵而至,帝国政府不得不修改法律,临时增加常备军数量,以应对当前的战争需要。
内阁对于军方的扩军呼声虽然不是很乐意,但是考虑到帝国从海外掠夺回来的巨额财富,为了维护这些财富源源不断的供应帝国发展所需,内阁不得不从帝国金库的金山银山当中,挤出一些经费来进行扩军。
此时,帝国军队一线战斗序列中,皇家海军占了十万,皇家陆军只有四十万。朝鲜族的五十万军队已经被冠名皇家陆军第五十一集团军群,因此内阁为了维持汉族军队的绝对数量和质量优势,不得不给皇家陆军增加了一个集团军群,皇家陆军第二集团军群就此诞生,兵力五十万。
因为重装战马数量不足,蒙古战马优先供应五十一集团军群和五十二集团军群,所以第二集团军群以步兵师为主。包括三十五个步兵师和十五个骑兵师。
陆军常备军从五十万增加到了一百万,海军同样也要增加,从现有的十万编制增加到了二十万编制。不过海军编制受战舰建造速度和数量影响,加上海军要求远高于陆军兵种,考核严格,因此海军人数编制一直不满员。
神武八年的中华帝国,资金和物资已经达到了相当规模,因此总参谋部对于军队指挥官、士兵的素质要求十分高。
除了入伍第一天必须熟练背诵黄帝训令,并对着国旗发誓效忠皇室和帝国之外,军官必须是帝国各个军校学习的合格毕业生,以及经过多年的军旅生活,或者有着实战经验的现役军官和士兵中选拔。
对于普通士兵来说,除了体质合格外,必须有户籍所在地政府出具的有效证明,无不良嗜好,不良信仰,新兵入伍三个月内进行基础队列和条令训练,再经过半年的政治洗脑,使其成为和军官们一样对帝国皇帝绝对效忠的力量,然后才能成为列兵到正规军中服役。
严格的选拔制度,使得帝国军队的战斗力强大,单一的效忠皇室思想,使得军队凝聚力空前,加上国民对神武大帝特有的个人崇拜,一切都显得那么的顺理成章。
帝国政府文武百官们都奉行一个原则,那就是上智下愚的基本国策。然而,邓浩楠认为那不是长远之计,想要让皇室永远在帝国内存在,就必须向后世的英国和日本那样奉行君主立宪制度。
好在中国不缺乏这个基础,从宋朝开始,君臣的关系就已经接近君主立宪制了,到了明朝中后期,这种制度已经事实上存在并被明朝的官僚集团所接受。唯一不同的是,皇帝依然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利。
邓浩楠自然要为了他的后代着想,但他并不急于一时,他有着大把的时间。因此他希望在他的长期执政期间,慢慢的,利用他个人的影响力逐步的推进君主立宪制改革。
邓浩楠希望开启民智,文武百官们希望上智下愚,这个冲突需要慢慢调节,否则就会酿成大祸,像英国的内战一样。为此,邓浩楠选择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在所有的教育机构范围内,在所有的书籍上,都专门找来一大群文笔出众的文人,让他们在制定教学教材资料的同时,将忠君爱国的思想强化、深化,使得帝国国民从小到大所有接触过的政治、军事、文化思想上面,第一条思想便是“忠于皇室热爱祖国”八个字。就好比后世的人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八个字一样。
这种折中的办法获得了文武百官们的认可,使得在国家维稳教育方面避免了直接冲突。
忠于皇室,热爱祖国的八字信条,在神武大帝的个人崇拜风潮中被帝国国民所接受,并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即使到了后世皇权消失的时代里,中华帝国的皇室依然是帝国的精神和荣誉的象征。
全国征兵工作紧张有序的进行着,五十万军队的征召工作并不顺利,因为帝国传统的老百姓并不喜欢战争,尤其是到海外进行殖民战争。传统的思想让老百姓的孩子们不能离开父母到万里之外打仗,死了尸体都运不会来。这样的思想是相当普遍的,加上帝国政府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和移民政策,老百姓在家生产或者到殖民地去当地主,都比在军队里强。
况且,军队招兵条件苛刻等原因,造成帝国政府的征兵工作进行了好几个月,却只有可怜的十一万左右的合格国民参军。
紫禁城御书房内,邓浩楠看着兵部送上来的报告,脸色顿时黑了下来。
“三个多月了,只有十一万人入伍!”
邓浩楠的话说的很淡,很轻,但是到了林风等人的耳朵里,分量却是相当沉重的。
军部的几个头头相互使眼色,最后落到林风的头上,后者只好苦笑了一下。
“启禀皇上!”林风躬身回答道:“民间百姓多不愿意参军,主要是军队的待遇不如休养生息政策和移民政策所致,加上内阁只给这次招兵调拨了一千万银元的经费,而地方政府为了完成年度经济发展目标,暗地里阻挠军方的征兵工作。同时,地方上的农场、牧场、矿厂、工厂、作坊,以及商人集团等,他们都在高价招募青壮劳力,和军方抢夺剩余劳动力资源,这些都导致了军方无法按时完成征兵工作!”
好吧!林风将责任一股脑的责任都推到了内阁和地方政府上面。
对此,邓浩楠只是瞪了他一眼,并没有责怪他推卸责任。这种军政之间的相互拆台指责的事情从古至今都没有停止过,是无法调节的一对矛盾。邓浩楠自然不会把精力放在他们之间的斗争上面,作为一个皇帝,邓浩楠每天要处理的事情太多,只能挑最重要的处理。如果什么事情都由皇帝处理,那么如此庞大的中华帝国,每天的事情就够邓浩楠一年不吃不喝不睡处理的了。
“朕不想听这些!”
邓浩楠自然不会去管臣下们如何完成工作,他只看结果。
“苏伊士运河总督张凤爱最新的急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北方的战事趋于缓和,俄罗斯帝国和土耳其帝国打了好几年了,都有些筋疲力尽。双方在乌克兰地区的战事陷入了胶着,谁也奈何不了谁。”
刘虎问道:“这样看来,两国都准备暂时罢兵,抽身休整了?”
邓浩楠点点头,道:“张凤爱也是这个意思!”
林风说道:“两国暂时罢兵,那么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就有气力掉头关注苏伊士运河了?”
邓浩楠点头道:“张凤爱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他请朕速速发兵埃及,运河即将竣工,土耳其人随时都会抢夺运河!”
刘虎说道:“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军力强大,一旦要夺取运河,必然会大动干戈。如今伊斯梅里亚要塞只有一万驻军,恐顶不住土耳其人的攻击!”
林风问道:“皇上,不知张大人有没有预测一下所需兵力?”
中华帝国和埃及相隔万里之遥,帝国军方只能靠在埃及的张凤爱提供消息来做出判断,因此张凤爱的想法基本上就左右了军方的想法。
邓浩楠也是刚刚才感觉到这个时代消息闭塞所带来的困难,此时邓浩楠对北非地区同样两眼一抹黑,只能以张凤爱传回来的消息作为主要判断依据。
“张凤爱要求朕出兵二十万阻挡土耳其军队夺取苏伊士运河!”
“二十万?”
林风等人皆是倒吸了一口冷气,派遣这么多军队远征,这张凤爱的提议当真大胆。
邓浩楠说道:“所以说你们三个月来才征召了十万人来人,根本不够!”
刘虎说道:“帝国现在同时在墨西哥、秘鲁、日本、莫卧儿作战,其中对秘鲁和莫卧儿的战事拖累了总后勤部七成以上的人力和物力,如果埃及那里再爆发战争,恐怕帝国的后勤跟不上了!”
邓浩楠看了看他们,道:“朕可以很肯定的告诉你们,朕是绝对不会放弃苏伊士运河的,怎么办,你们自己研究,朕只看结果!”
“……”
“当然!”邓浩楠又补充道:“其他战场上,朕也不想少了好消息!”
“……”
林风等人翻翻白眼,暗道皇帝这招当真赖皮的紧,低下头相互看看彼此,接着全都是摇摇头苦笑一番。
没办法,当臣子的就得替皇帝分忧。皇帝定下了基调,他们就必须想方设法的去完成。
除了踏踏实实的按照皇帝的想法去做外,其他的神马都是浮云!
想到这里,林风只好硬着头皮说道:“微臣定当全力以赴,以解皇上之忧,但微臣有个请求!”
“讲!”
皇帝不差饿兵,邓浩楠深知此理,因此知道林风在提条件了。
“微臣希望皇上再拨款五千万银元!”
邓浩楠下意识点点头,接着猛然抬头,道:“五千万?太多了!”
林风急忙道:“启禀皇上,大军远征万里之外,军械、物资和战损,五千万只是保守估计!”
还保守估计?
见皇帝吃惊的样子,林风急忙补充道:“皇上不必担心成本问题,微臣保证投入五千万银元,很快都会拿回来的!”
见林风十分肯定的样子,邓浩楠也不好拒绝他。反正现在财政富裕,给他拨款五千万并不是问题。
想到这里,邓浩楠道:“朕还是那句话,朕只看结果!”
“皇上准了?”
“准了!”
第三卷 怒海争锋上 第三百五十六章 民兵
第三百五十六章 民兵
碧海蓝天下,秘鲁近海地区的某处海面上,两艘海狮级三等风帆战列舰海琛号和海荣号正全力追捕一艘西班牙人的护卫舰。
海琛号一直压在敌舰的右前舷方向上,每每发炮攻击敌舰舰艏,迫使敌舰转向规避。
每当敌舰转向规避之时,舷侧火炮便无法攻击到迫近的海荣号,而海荣号趁机迅速靠近敌舰左后舷方向,发炮攻击敌舰的舰艉,其目的就是打坏对方的船舵,迫使对方的战舰停下来。
为何不击沉对方呢!
显然是因为这些逃跑的敌舰上面,往往装载着不少的财物。太平洋舰队各舰在已经俘获到的西班牙船只上面,搜出了大量的财物。西班牙帝国在秘鲁疯狂的掠夺,大部分运往西班牙本土,但相当一部分财物都流入了西班牙军方和西班牙移民者当中。
西班牙皇室吃肉,这些殖民军也要喝些汤的,因此他们的财物同样不少。
殖民战争以掠夺为主,因此太平洋舰队各舰在完成了国家任务之后,发点个人横财也是被允许的,帝国政府上至皇帝、内阁,下至舰队、分舰队司令部、各舰官兵都形成了一条默许的规则。
咚咚咚!
海琛号又是一轮火力齐射,漫天飞来的炮弹击落海中,溅起一道道巨大的水柱。海浪翻滚,海水。
这艘西班牙护卫舰仿佛被两只老虎追赶的兔子一样,左右转弯规避,但只要一转弯,速度便会迅速下降,后面追上来的海荣号便会抵近向舰艉船舵位置开火。
咚咚咚!
海荣号再次抵近,随着舰体走上“z”字头大斜位后,右舷大部分火炮的准星中都出现了敌舰舰艉的船舵位置。
炮声轰鸣,炮口喷出一道长长的烟柱,接着炮弹出膛,呼啸着射向目标。
砰的一声巨响,伴随着金属和硬木的清脆碎裂声,敌舰的船舵终于被击碎。
失去船舵的西班牙护卫舰顿时失去了转向能力,上面的西班牙水兵和逃跑的商人们顿时哭丧了起来,脸色难看的要命。
如果还想要命,那么就只好停船,并将财物全盘交出来。
“降下风帆、抛锚,所有人到甲板上集合!”
中华帝国的海军士兵们操着几句瘪嘴的西班牙语喊话,每句西班牙语都是简单的,但却都是最实用的。
随着中华帝国皇家海军取得伊莎贝拉海战的胜利,秘鲁海军主力全军覆没,秘鲁,乃至整个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区再无可以抗衡中华帝国的海军存在。
太平洋舰队一百艘主力战列舰分成了若干个小分队,每个小分队数量一艘战舰到几艘战舰之间不等,视附近的敌国船只数量多寡而定。
美洲太平洋东岸海域上,不但没有威胁太平洋舰队的海军存在,单单在单舰作战实力上面,西班牙人也没有可以抗衡中华帝国的战列舰相对应的战舰了。为此,太平洋舰队单舰也可以自己行动,进行追捕猎物。而没有了主力舰队防护的西班?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