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跟中华帝国还处于战争状态,这次袭击我们北方城镇的不明势力会不会是他们干的?”
“一定是他们干的!”
门砰地一声打开了,蒂凯拉斯中军气冲冲的进来。
“看来公爵阁下似乎脸色很不好!”
五十步笑百步!
蒂凯拉斯没好气的瞪了雷诺萨一眼,坐下来说道:“我的计划没能奏效,对方根本不攻击有军队驻扎的地方,哪怕只有几百军队对方也不会靠近!”
原来,蒂凯拉斯准备在拉斯维加斯设伏,准备用价值两千万的金饼和银饼引诱对方上钩,不料对方并没有靠近拉斯维加斯,反而继续在附近的地方进行抢掠。
蒂凯拉斯的军队一直未能同中华帝国的美洲虎豹骑正面接触,而真正跟虎豹骑接触的西班牙人基本上都被灭口了。
美洲虎豹骑就像一群幽灵一样,来无影去无踪,哪里的西班牙防守最弱,他们便在那里下手。
得知在北方的加利福尼亚州西边海岸出现了中华帝国的军事要塞后,蒂凯拉斯立刻相通了其中的所有关节,那支神秘的军队一定是中华帝国的军队。
“我们卖给他们那么多战马,其中更有重骑兵使用的战马,我想他们不会全部把这些年买的战马都运回国,因为那样的运输量太过浩大!”
雷诺萨点点头,道:“我也是刚刚才联想到这些的!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中华帝国在雾城地区组建了骑兵!”
“一定是骑兵!”
蒂凯拉斯肯定的说道:“对方抢掠速度极快,从加利福尼亚州一直到佛罗里达州,北方边境上尽皆遭到洗劫,这样的机动能力,只有骑兵能够做到!”
雷诺萨点点头,道:“如何去消灭中华帝国的军队,如何去拔掉雾城要塞是你的责任,现在我要提醒您的是,如今在我们的管理期间,出现这样大的漏洞和损失,我们必须尽快弥补!如果弥补不上,那就要有人来承担责任!”
蒂凯拉斯不悦的问道:“你这是什么意思?”
雷诺萨回答道:“帝国政府肯定要追究责任,你作为墨西哥殖民的的保卫者,要做好心理准备!”
蒂凯拉斯冷笑道:“你这是要推卸责任!将所有责任都推到我身上吗?”
雷诺萨很肯定的回答道:“要么你尽快摆平他们,要么你就等着被送上军事法庭吧!”
蒂凯拉斯愤然起身,指着雷诺萨道:“你不要后悔!”
“我已经忍你很久了!”
雷诺萨针锋相对,一旁的卡斯迪拉急忙出来打圆场,不过效果不大,最后蒂凯拉斯愤然离开。
第三卷 怒海争锋上 第三百四十六章 龙马
第三百四十六章 龙马
蓝天白云、弯弯河水、茵茵绿草,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上,随处可见的牛羊,在中华帝国的统治下,这里已经变成了绿色的净土和生灵的乐园。
这里的蒙古族人不再为柴米油盐酱醋茶等生活物资的缺乏而发动抢掠战争了,每年他们只需要向帝国政府缴纳规定数量的战马,那么政府便会帮助他们将牛羊卖上一个好价钱,并帮他们兑换成所需生活用品。
茫茫无际的天然牧场,清新宁静,置身在美丽的大草原之中,令人心胸豁然开朗。这里地域辽阔,风光旖旎,水草丰美,4000多条纵横交错的河流,700多个星罗棋布的湖泊,组成了一幅绚丽的画卷,一直延伸至松涛激荡的大兴安岭。
每年的七月份,都会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旅客和商人前来这里。
当然,更多的还是慕名而来。因为这里已经成为中华帝国皇帝每年必来的避暑胜地之一,很多人一开始都是想到这里瞻仰一下神武大帝的威容。
靠近额尔古纳河,那里作为蒙古族的发源地,已经被神武大帝封给了科尔沁部族。
作为皇亲国戚,这里成为科尔沁部的封地并没有引起其他蒙古部族的不满,最多就是嫉妒一番,后悔当初和神武大帝联姻的怎么不是他们部族的姑娘。
在原先蒙古金帐汗的所在地,也就是当年成吉思汗最早的汗部旧址上,科尔沁部外戚王寨桑在那里为神武大帝建造了一座行宫,每年的七月份左右,神武大帝都会带着后宫妃嫔和皇子公主们来到这里住上十天半个月。
每当神武大帝来到这里度假时,蒙古各部首领们都会派出一批身怀绝技的人到行宫进行表演。
白天各部族之间的赛马、套马、驯马表演、蒙古博克、角力擂台赛等等,邓浩楠作为主裁判,表现优秀的人将会得到奖赏,从金钱奖励到奖牌奖杯,如果得到皇帝青睐,获胜者将会得到一个不错的官职。
夜晚,美丽的蒙古姑娘围着红彤彤的篝火跳起安带舞,那嘹亮悠扬的蒙古长调伴着美酒佳肴,令人痴醉。
当然,很多蒙古贵族们都安排有形形色色的美女,制造各种机会接近邓浩楠。每当这时,总会有几个皇妃紧紧的盯住邓浩楠,让邓浩楠只能眼馋,却没有机会下手。
生活总是在这种乐趣中度过,邓浩楠也没想过再纳妃子,此时已经有六个妃子了,对付他们邓浩楠已经有些招架不住,更没有别的心思了。
不过,蒙汉联姻一直是邓浩楠的既定国策。蒙古人控制的地区占据了大半个中华帝国的版图,蒙古的安定直接影响到帝国长期的既定战略。
为此,邓浩楠也借着度假的机会,带着朝廷文武大臣,以及他们的家中子女,跟蒙古各部势力的族人子女进行联姻,政府高层的联姻,强化了蒙汉的稳定性,让蒙古族人不感到被汉族遗弃,进而影响到民间百姓,蒙汉通婚,强化帝国对蒙古大草原的统治。
当然,帝国政府对蒙古大草原的重视还有一个主要原因,那就是帝国政府的未来战略步骤当中,需要蒙古大草原提供优良战马和优秀的骑士,从陆路向欧洲进行殖民战争,大多数地区都是草原和大漠,没有骑兵根本不行。
中华帝国和俄罗斯帝国结成同盟国后,西域地区成为两国之间的军事缓冲区。双方都不会介入西域诸国,使得双方爆发军事冲突的可能性基本消除。
这样一来,俄罗斯帝国可以放心的将重心转移到对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战争上去,争夺乌克兰地区成为了俄罗斯帝国的首要战略目的。
同样,中华帝国减轻了西北边疆的军事压力,皇家陆军调集十万骑兵部队和两万步兵进驻青藏,向南威压莫卧儿帝国。
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上,有着帝国三大军事基地,分别位于内中外三个蒙古军区。这三大基地建成了帝国政府骑兵部队的完全体系,有着三大主要军马场。出于战略考虑,最大的军马场位于科尔沁部,由国丈寨桑管理。帝国骑兵的主要战马培育和饲养都在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上,至神武七年,帝国已经拥有十数万匹西方优良战马。对吕宋的殖民战争过后,吕宋的军马场的部分优良西班牙马种也被转移到大草原上进行培育。
此时,帝国在战马方面的培育已经取得了相当好的成果。
经过十年的培育和繁殖,欧洲血统的西班牙安达卢西亚马、法国的阿尔登马、北欧的汉诺威马,以及英国的夏尔马等优秀战马已经完全适应了中华帝国的自然环境,并在中华帝国的内蒙古大草原上广泛生存下来。
这些世界古老的优秀马种,随着欧洲中世纪骑兵的衰落而在未来世界里消亡,但却因为中华帝国皇帝的先见之明,使其转移到亚洲使它们得以延续。
众所周知,在现代世界上真正的战马已经灭绝。
过去高大、凶猛的战马由于重骑兵的衰落,马种也发生了质的改变。由于广泛的和阿拉伯马混血,今天的“优良马种”,多是纯血马这样的赛马,或者是荷兰温血马之类马术用马。至于带着欧洲古老战马血统的现代西欧重型马,已经成为挽马、马术用马,但是我们还是能从它们身上,看到它们祖先的光荣。
中华帝国先是大规模的繁殖欧洲血统的优良战马,使其远离濒临灭种的边缘。
随后,中华帝国辽阔的内中外蒙古大草原,为其提供了新的广阔生存环境。从蒙古族归顺中华帝国开始,育马出色的蒙古族人根据帝国骑兵的需要迅速培育属于东方的,比西方更优秀的战马。
中华帝国龙马就此诞生,龙马是神武大帝亲自命名的战马一族,集合欧亚两洲战马优点,如龙马继承了阿尔登马的勇敢和西伯利亚野马的凶猛,这种性格才能保证龙马在敌人的密集的长矛和火枪面前不会退缩。继承了安达卢西亚战马的高大块头,普遍高度在160至190之间,种马的高度更是达到了200以上,无愧于龙马的称号。而现代的西欧重型马,例如英国夏尔马,法国重型佩尔什马,德国的荷尔斯泰因马等等,从它们身上依然看到它们祖先的优点,比如身材高大这点,普遍在150到180之间,但却因为退化了三四百年,已经没有它们的祖先高大了。
龙马的块头大,但没有赘肉,尤其是腿部肌肉发达,使其速度快,载重量大。这都得益于辽阔的蒙古大草原,长时间的奔跑让它们即保持了欧洲战马的冲刺速度,也锻炼出了东方蒙古战马的长耐力,以及平衡良好等等优点。
载重量大是欧洲战马的优点,在欧洲,普通的战马只能搭载轻骑兵,但骑士换做东方人后,即便普通的战马也可以用来搭载东方的重骑兵。而龙马更是其中的佼佼者,搭载重骑兵依然健步如飞。
这是神武大帝邓浩楠在骑兵领域内最大的突破,培养西方的重型战马,却搭载东方的骑士,使得东方的重骑兵依然能够像轻骑兵那样拥有机动性和灵活性,使得重骑兵依然在战场上发挥重要作用。
在后世,古代西欧战马的大多数优点已经不存在了。比如近距离冲刺,现代马近距离冲刺能力强的比如纯血马类,它们的体型相较祖先而已,偏小,力量不足,性情也不够勇猛等。例如现代的法国重型马,就变成一种性情温和的挽马。
如今,中华帝国将欧洲濒临绝种的优秀战马移植到了亚洲,并通过新马种——龙马,在亚洲继续繁殖生存下去。可以预见,未来的世界里,这些优秀的战马将不再代表欧洲人,而是见证中华帝国的辉煌。
骑士作战,需要乘坐高大快速的战马,适合进行无坚不摧长枪冲锋,也可依托马背的高度,使得斫杀的力量更大。这也是为什么骑士如果没有好马,宁可步战的原因——骑一匹个头小,冲刺差,勇气不足的马,不但失去了上述优势,反而放大了骑兵格挡防御不佳的缺陷,或者因为马的怯懦导致临阵脱逃。
欧洲人曾在马种、盔甲、人员上占据优势,他们的骑士成为了中世纪冷兵器时代最强大的战士,西欧也在整个中世纪都占据了相对的军事优势。
但是,如今欧洲的骑兵正在快速退化,反过来,亚洲的新型重骑兵却在快速崛起。
当年,成吉思汗用蒙古马组成的骑兵打的欧洲人胆寒。如今邓浩楠将用中华帝国的龙马组成的重骑兵,给欧洲再来一次天翻地覆。
至神武七年,帝国境内的欧洲战马饲养数量已经达到了十八万匹,每年有两万多匹战马增加。而作为帝国单独培育的龙马已经达到了六千多匹,未来几年将成几何数字增长,很快将建立一个新的战马种群。
帝国除了培育用于战斗的龙马,同时也在培育用于携带辎重的重型挽马。英国的夏尔马作为最好的重型挽马,可以拖动一吨半的重物,之前作为帝国托运火炮的马匹已经表现的十分突出。为此,帝国增加对夏尔马的培育,大规模饲养。
为了让夏尔马更加温顺,容易驯服,帝国政府没有再大草原上培育这种挽马,而是在长城内的京畿地区进行。龙马因为要保持战斗力而让其出生和成长环境都在大草原上,夏尔马为了令其足够温顺,全部在城镇附近的马场,或者农家进行人工喂养。
由于夏尔马应用面积广阔,民间托运货物,出行代步马车,磨坊、酒厂、工厂、作坊等需求量极大。因此,夏尔马的繁殖速度大规模增加,远比战马繁殖的速度快。
截止神武七年,夏尔马在中华大地上已经成为民间第二大挽用马群,数量急剧增加,全国范围内约有五十多万匹,并且随着市场的需求,还在大规模增加。国内饲养的夏尔马除了供应军方需要外,民间根本无法满足需求,为此帝国政府不得不增加对夏尔马的优惠政策,鼓励饲养夏尔马。同时,也在蒙古一些地方允许牧民饲养,但要严格控制夏尔马同其他战马之间混血。
虽然帝国政府引入西方大型马种,军队和民间都对此大加热捧。但是相对于东方马种,蒙古马、伊犁马和三河马等还是帝国国民的主要使用工具。
帝国政府也并没有因为培植龙马就放弃了数量庞大的蒙古马,帝国陆军步兵师和枪骑兵师使用的代步工具还是耐力持久的蒙古马。严格的说,使用蒙古马的成本很低,对于帝国军队来说后勤保障跟得上。
随着帝国政府从陆地上西扩的道路受阻,于是帝国政府将目标瞄向了莫卧儿次大陆。
1526年,中亚封建主蒙古-突厥族后裔巴布尔入侵印度。在第一次帕尼巴特战役中战胜洛迪苏丹,宣布为印度斯坦皇帝,标志着莫卧儿王朝统治印度的开始。之后,巴布尔又经过1527年的坎努战役和1529 年的戈格拉战役,统一了北印度。1530年,胡马雍继位 (1530~1556)。1540年,胡马雍在曲女城战役中为比哈尔阿富汗酋长舍尔沙击败,流亡波斯和阿富汗,莫卧儿王朝在印度的统治暂告中断。1555年,胡马雍重征印度平原,占领德里和亚格拉,恢复了莫卧儿王朝在印度的统治。1556年,阿克巴继位,实行了进步的内政改革,采取宽容的宗教政策,扩大了莫卧儿王朝统治印度的社会、政治基础。他建立中央集权制,开疆拓土,统一了次大陆广大地区,推动了印度社会经济的向前发展。
到查罕杰(1605~1627在位)和沙-贾汉(1628~1658在位)时代,莫卧儿王朝国势日盛,在阿克巴的基础上,有向外扩张了几千平方公里的土地。
此时,莫卧儿帝国掌控了北印度、中印度和东印度的孟加拉地区,但孟加拉地区已经成为了英国、法国、挪威、瑞典等国的东印度公司实控区,尤其是英国东印度公司,已经成为了孟加拉地区的实际封建领主。
不过,沙杰汗(沙-贾汉)虽然让莫卧儿帝国的统治稳定了下来,但此时印度南大陆和东大陆部分土地还不在其控制当中,战争不断,国力已经达到了王朝的最高峰,开始下滑。
莫卧儿帝国此时拥有八千多个贾吉尔,这个制度早在德里苏丹国家时期就已实施,那时称“伊克塔”。16~17世纪中叶,贾吉尔成为莫卧儿印度土地占有的基本形式。在查罕杰统治时,贾吉尔约占全国耕地的70%,贾吉尔的持有者称贾吉尔达尔。1635年,莫卧儿印度共有8210个贾吉尔达尔,分上中下三层,分布全国各地,上层68个,由王子和贵族组成,中层 587个,下层7555个。他们彼此之间无隶属关系。贾吉尔达尔对其贾吉尔没有所有权,只有征收规定的田赋和名义上非法实际上合法的各种杂税的权利。
莫卧儿帝国的大部分贾吉尔都十分富裕,此时的莫卧儿次大陆的繁荣情况堪比中华帝国,主要原因是印度次大陆有喜马拉雅山脉阻隔,受冰河时代影响很小。
正因为这样,莫卧儿帝国人口超过三千万,成为一个十分庞大的经济体。
殖民战争就是要统治人口众多的地区,中华帝国对于陆上殖民战争的态度已经有了非常大的改观,主要是基于帝国财政、军事实力的雄厚。
庞大的财政盈余不能直接投入到帝国国内市场,那样将造成经济的崩溃。为此,神武大帝需要通过对外殖民战争来拉动国内经济的增长。通过战争来刺激军工业,进而带动国内其他产业,将巨额的财政资金通过军工业缓缓流入民间。
就像一个缓释胶囊一样,慢慢把药效释放出来。
帝国西扩终止,南扩成为殖民战争的首选。
邓浩楠在东南亚掀起了经济侵略,但是对于南亚次大陆的莫卧儿帝国,其庞大的经济体和落后的军事,正好符合帝国殖民侵略的条件。而莫卧儿帝国的庞大人口资源,作为中华帝国的殖民地,巨大的利润不言语表。
此时莫卧儿帝国,一直是被天朝上国忽视的国家。由于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的阻隔,天朝上国从来都没有真正了解过这个南亚国家的情况,事实上在古代南亚的经济并不比天朝差多少。
就拿现在的莫卧儿帝国来说吧!其社会仍以农业经济为主,农业中商品生产扩大,出现商品粮和棉花、生丝、蓝靛、烟草等经济作物的专业化产区,产品远销欧亚市场。
莫卧儿时期的手工业十分发达,主要手工业生产的技术水平超过当时欧洲先进国家。手工业生产的主要形式是封建制经济的作坊和家庭手工业,大型官营作坊的优质产品主要为满足宫廷和贵族奢侈生活的需要,其次才供出口。在一些港口城市,包买商通过预付款项、提供原料并收购其产品等手段来控制手工业者的小型作坊的生产,但尚未出现先进的工场手工业。
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商业和外贸的发展。16~18世纪印度的一些主要城市虽仍是封建统治的政治中心和贵族的消费基地,但已开始起着工商业中心的作用。德里、亚格拉、拉合尔、阿默达巴德的城市规模可与当时北京、巴黎、伦敦相比。活跃的商业贸易逐步打破了各地区的闭塞隔绝状态。沿着陆路和水路商道形成许多区域性的国内市场。孟加拉和古吉拉特则是对外贸易最发达的地区,商船往来欧亚非各地及中国。
商品经济和货币交换的发展促使商人资本的兴起。拥有雄厚货币资本的钱商在各大城市开设钱庄、银行,经营存放款业务。发行期票和汇票。财力雄厚的班尼亚商人种姓充当皇室、贵族及官方的御用商人和财政金融经纪人。但印度这时期的商业资本尚未转化为资本主义性质的产业资本,但却是高度发达的封建经济。
对南亚的殖民战争早在神武六年就已经秘密计划了,到了神武七年,帝国皇家陆军已经陆续开进青藏高原,屯扎在藏西普兰。
普兰区属于‘世界屋脊‘的一部分,地势险峻,气候恶劣,交通不便,人烟稀少,经济落后。东段地区,山高谷窄,路险林密,气候多变。西段地区,平均海拔4500米,主要山峰在6000米以上,地表裸露,终年积雪,严重缺氧,气候酷寒。
从普兰越过喜马拉雅山便是莫卧儿帝国的平原地带,一马平川的草原上,沿着朱木拿河便可以直达莫卧儿帝国的首都德里。
德里和普兰只是一山之隔,但莫卧儿帝国却从来不担心来自青藏高原的喇叭入侵,因为他们认为喜马拉雅山是无法被突破的。虽然此时的青藏已经并入中华帝国的版图,但中华帝国想要对莫卧儿帝国攻击,需要绕过喜马拉雅山,就得从西域诸国借路。显然,莫卧儿帝国知道了中华帝国和俄罗斯帝国直接的协定,西域中立,中华帝国的军队不会通过西域的,所以莫卧儿帝国的沙杰汗不担心。
然而,任何事情都没有绝对的。
神武七年夏,中华帝国青藏住屯军在普兰附近绘制地形图时,测绘人员意外发现了一条秘密山道,很快测绘人员便从这条山道穿过了喜马拉雅山,直接出现在了莫卧儿次大陆的平原上。测绘人员一直找到了朱木拿河,并远远的眺望了德里城后,迅速返回。
这条消息迅速被送到了北京,帝国政府对其十分重视,原本被搁置的殖民战争计划重新被提上日程。
第三卷 怒海争锋上 第三百四十七章 皇家实验室
第三百四十七章 皇家实验室
从蒙古大草原度假回来后,神武大帝邓浩楠便召集官员商讨对外殖民战争事宜。
在皇帝出游的这半个多月的时间里,帝国政府在国内动员了十万预备役官兵,其中陆军步兵师五万,骑兵师五万。另外从朝鲜都护府征召了二十万朝鲜仆从军,从东南亚越南、东吁王朝、暹罗王朝、澜沧等附属国征召了二十万二等民国民组成二等仆从军,从吕宋和巴布亚殖民地,征召了五十万由土著人组成的三等仆从军,也就是传说中的炮灰。
当然,相对于帝国正规军而言,其他的仆从军都是炮灰。只不过炮灰也要分三六九等,都护府的地位高于附属国,附属国的地位高于殖民地,仅此而已。
仆从军都划入中华帝国皇家陆军战斗序列,但帝国政府为了防止先进武器落入有异心的仆从军手中将来造成反政府势力,因此武器装备和寄养也分三六九等。朝鲜都护府的战略位置重要,紧贴于京畿,拱卫黄海,是被划入帝国版图内的。因此,朝鲜仆从军除了武器装备和帝国正规军差一些外,寄养和福利是相同的。此时因为朝鲜最后一任国王还活着,因此朝鲜族人组成的军队类似于历史上的伪军那个角色。不过,这一切等到最后一任朝鲜国王去世后便不再有区别。
附属国提供的仆从军,武器装备由附属国政府自己提供,帝国政府只提供必要的寄养。而殖民地仆从军,不论武器装备还是寄养,都由殖民地政府提供。当然,还得看情况,有的殖民地提供的仆从军对帝国政府忠心耿耿,因此帝国政府也会提供相应的武器装备和寄养。
帝国政府征召了一百万陆军不是只用来打一场殖民战争的,对莫卧儿帝国的殖民战争,对日本的殖民战争,对西班牙秘鲁殖民地的殖民战争,可以说帝国政府已经开启了殖民战争的机器,从海陆向两大洲推进。
重点放在对秘鲁的殖民战争上,莫卧儿帝国次之,日本最次。事实上,对日本采取的是鸦片战争和殖民战争相兼容的手段。对待莫卧儿帝国发动战争是因为莫卧儿帝国此时并没有统一印度次大陆,南印度和东印度大部分地区还处于其他印度封建领主的控制下。莫卧儿帝国将军队全部压到了印度次大陆的东南地区,在莫卧儿帝国的首都德里附近只有不足六万军队。而首都德里的北面更是防御空虚,因为他们不相信北面的喜马拉雅山中会突然出现敌人。
莫卧儿帝国的粗心,是帝国政府决定派出军队突袭莫卧儿帝国的主要动机。如果首战告捷,一举攻克莫卧儿帝国的首都的话,那么莫卧儿帝国将会土崩瓦解,分裂成几千个封建领主。那么帝国就可以对莫卧儿帝国进行殖民战争,进而殖民印度次大陆。
对莫卧儿帝国的殖民战争存在偶然性,也就是必须短时间内拿下德里才行,如果久攻不克,那么喜马拉雅山的困难补给将让帝国无法支撑对莫卧儿帝国进行殖民战争。
因此对莫卧儿帝国的战争放在第二位,第一位的依然是对秘鲁的殖民战争。
秘鲁的西班牙海军阻断了帝国的美洲贸易航线,秘鲁的丰富金银矿藏是帝国殖民扩张的动力,是帝国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手段,因此对秘鲁的战争才是重中之重。
御书房内,神武大帝邓浩楠审阅了总参谋部提交的作战计划。
“皇家海军将先消灭秘鲁的西班牙海军,在之后的三个月内,帝国皇家陆军再进行登陆作战。”
林风在一旁解释给邓浩楠听。
“在这之前,帝国皇家陆军如果偷袭德里得手的话,那么陆军部将把攻击莫卧儿帝国作为主攻方向。为此,帝国政府准备了五十万大军。其中皇家陆军五万人,步兵师两个,骑兵师三个,从青藏普兰攻入莫卧儿帝国北方。吕宋仆从军五十万人,从孟加拉湾西岸的海德巴拉登陆,联合马拉特人从正面拖住莫卧儿帝国的主力大军。东南亚几个附属国仆从军从孟加拉湾东岸,直接攻击孟加拉,并沿着恒河向西北的德里推进。这样,帝国从三面攻击莫卧儿帝国,东西夹击,南北呼应,预计在一年内便能够打败莫卧儿帝国。”
邓浩楠点点头,问道:“如果偷袭德里不成功的话怎么办?”
林风回答道:“假如偷袭德里失败,那么帝国主力将迅速撤回青藏,停止在北面的军事行动。而东面的几个附属国仆从军也将停止军事行动,全部退回国内,防止莫卧儿帝国寻衅。南部行动依然进行,我们已经跟印度南部的几个大的封建领主达成了协议,从殖民地调遣仆从军配合马拉特人抵抗莫卧儿帝国的攻击。”
邓浩楠点点头,道:“如果能够取得马拉特人的友谊,那么帝国可以在印度南部港口建立要塞。一旦殖民据点有了,那么帝国就有了立足点,将来还是有机会反攻莫卧儿帝国的!”
“皇上圣明!”林风接着说道:“我们已经派人联络马拉特人的几个领主,他们虽然还没有给我们答复,但从他们肯给葡萄牙人开辟专属贸易区来看,他们是不会拒绝帝国的要求的!”
“那就好!”邓浩楠说道:“做两手准备,成功率更高一些!”
“另外,军部打算派遣三个步兵师和两个骑兵师参加对秘鲁的殖民战争!同时,还有二十万朝鲜仆从军配合,如果前期登陆顺利的话,帝国在秘鲁沿海占据立足点之后,再从殖民地调集大军投入秘鲁战场。”
“可以!”邓浩楠点点头,道:“秘鲁多山,西班牙人如果隐藏起来不好对付,让殖民地的仆从军去对付他们是在好不过的了!”
“只是——”
邓浩楠话锋一转,问道:“只是帝国就派遣五万正规军是不是有些少了!”
林风知道邓浩楠的担忧,无非就是周边的西班牙殖民地会增援秘鲁。
“皇上请放心!”林风说道:“我们已经有了准备,第一批不过是试探一下西班牙人的动静,我们会按照西班牙人的应对来安排后面的进攻步伐!”
邓浩楠点点头,也明白计划赶不上变化。如果能够根据西班牙人的动态来做出调整,那也未尝不是一个好的方法。
反正对秘鲁的军事行动还得等海军取胜后再说,因此并不急于一时。
“苏伊士运河总督张凤爱有消息传回来,按照运河的进度,再有半年就要竣工了!”
“恭喜皇上!”林风高兴的说道:“苏伊士运河通航后,帝国到欧洲的贸易就会缩短一半时间,每年一趟欧洲贸易,帝国财政收入也将翻倍!”
邓浩楠点点头,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但一旦运河通航,苏伊士将成为各国争夺的肥肉。如今帝国跟奥斯曼帝国之间的关系微妙,战事一触即发。”
林风问道:“皇上是担心帝国守不住苏伊士运河?”
邓浩楠点点头,道:“就算守住了,如果爆发战争,即使别人夺不去,可运河也无法通航啊!”
一旦爆发战争,虽然帝国在苏伊士运河中段建立了要塞。土耳其人很难攻下来,但是土耳其人只要把住了塞得港和苏伊士城,那么同样控制着运河。
想要把运河完全控制在手里,那么就必须先和奥斯曼帝国妥协,或者直接出兵占领埃及。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正在跟俄罗斯帝国争夺乌克兰,想必对方不会轻易对帝国开战的。”
“那也是早晚的事情!”
邓浩楠说道:“土耳其帝国和俄罗斯帝国争夺乌克兰已经打了好几年了,双方都会想着休整一下再打。”
一旦双方休战一段时间,那么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很可能会掉头来拔掉中华帝国在埃及的钉子——伊斯梅里亚要塞。
“伊斯梅里亚就像一根鱼刺一样,卡在土耳其的咽喉里,你说他们能忍得住吗?”
林风想了想,说道:“看起来未来一年,帝国将会打好几场战争了!”
这时,邓浩楠突然笑了笑,道:“只要是赚钱的战争,我们都得打!”
林风也笑了,说道:“皇上说的是!那微臣现在就命人研究埃及态势,为埃及可能爆发的战争做准备!”
邓浩楠点点头,林风施礼告退。
随着帝国一切都趋于稳定,国事分工的细致化,很多工作都步入正常轨道。这样一来,作为皇帝,邓浩楠的工作量也随着内阁的工作效率提高而轻松了起来。
有了空闲时间,邓浩楠便想起了他的实验室。
在皇宫当中,邓浩楠专门开辟了一处禁地,作为他进行各种实验的地方。
之前,这个实验室在辽王府,邓浩楠使用仪器来提炼鸦片和青霉素。后来李德从欧洲给邓浩楠带回来的一大批欧洲的炼金术士们的仪器,这样邓浩楠的实验室里有了进行化学实验的设备。
由于邓浩楠只对涉及到火炮方面的实验感兴趣,但文武百官不知道为何,得知邓浩楠实验火药等危险东西,于是群臣数次长跪乾清宫外,要求邓浩楠放弃实验,保重龙体。
邓浩楠当然知道是小六子告的密,小六子先是将此事告诉给了皇后和诸位皇妃,但她们劝说似乎不管用,于是皇后便将事情告诉给了文武百官,让他们直接去烦邓浩楠。
果然,文武百官的数次长跪劝谏,让邓浩楠不得不放弃了大多数的火药实验。当然,邓浩楠没有责怪过任何人,因为他知道这些人都是为他好,都是出于善意。
作为一个庞大帝国的皇帝,如果邓浩楠在实验火药过程当中出现了意外,那么帝国的这一切大好前景将会全部泡汤。
此时的邓浩楠不再是个人了,而是代表着整个中华帝国的命运。
邓浩楠自然是深明大义的,为此,这座皇家实验室只好对文武百官开放,进行严格的安全检查。但凡能够威胁到皇帝安全的实验,都有一大批侍卫将皇帝隔离的远远的。邓浩楠想做什么,只需要动动嘴皮子,自然有人帮他去完成,邓浩楠只能远远的看着。
虽然这看起来有些夸张,但邓浩楠也只是苦笑了几天,很快就适应了。
此时的皇家实验室内,一群白大褂忙上忙下的。这些白大褂都是这些年来邓浩楠亲手训练的,有华人科学家,也有外国的科学家,他们从一开始被动的接受邓浩楠的安排和知识灌输,到现在他们已经可以主动的去探索和研究东西了。
当然,邓浩楠没少对他们指手画脚,甚至呼喝。
不过,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邓浩楠正确的。然而,也有特例。
例如在硫酸的提炼上面,邓浩楠一直呼喝着那群白大褂们,应该用最先进的接触法制取硫酸。
接触法制造硫酸在后世是一个非常简单和有效的方法,设备也不算复杂。然而,正是在邓浩楠看来简单的东西,在这些古代人眼中,却是难以理解,因为他们不懂化学反应。
接触法就是将硫或硫化铁通空气在燃烧室煅烧生成二氧化硫然后在五氧化二钒的催化作用下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再在吸收塔内用98的浓硫酸吸收生成发烟硫酸、再经水解形成硫酸一般会有两个催化炉三个吸收塔其中有用氮气做保护气优点当然就是操作简便设备简单且原料利用率高对环境污染较小。
然而,邓浩楠的接触法制取硫酸的设备虽然简单,但工序多,这些白大褂们不过是半瓶子咣当的化学家和炼金师,根本不能理解邓浩楠的高深奥义,制造出来的硫酸不合格,且费时费力,收效不大。
为此,在一个硫酸的制取方式上,竟然持续了一年的研究和试验,结果依然未能成功。
不过,随着孙元化的加入,情况改观了。
两年前徐光启病逝,孙元化辞官回家给他师父守灵守孝两年,作为一个学生,孙元化的情操让人敬佩。但两年时间过后,朝廷已经没有空位给孙元化安排了。
但孙元化跟着徐光启学习过不少的炼金术,也就是化学。尤其在淬炼火药方面有着独到之处。孙元化制造的火药威力比较强,因为他用他自己的土方法提纯火药,并按照他的方式进行比例混合。
他的土方法竟然能够达到邓浩楠配置出来的火药威力,这令邓浩楠感到的惊讶,于是把他调到国子监,并参与皇家实验室的工作。
孙元化对邓浩楠的先进萃取技术和理论感到佩服,但有的时候他认为邓浩楠的方式是不正确的。就拿制造硫酸来说,孙元化知道很多土方法制造硫酸,但是邓浩楠鄙视那些土方法,执意用他的先进理论。
诚然,邓浩楠的先进理论的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