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嫡女玲珑 > 嫡女玲珑第137部分阅读

嫡女玲珑第137部分阅读

    扩建一年有余的燕州城已现繁华,白天大街小巷人流不息,夜晚城门关闭前半个时辰店铺、酒楼、茶馆还有许多客人。

    镇东王府议事厅聚集着近百名官员,和泉亲自宣布减赋令、习武令、建民报令、建官路令。

    减赋令是和泉接受了谢玲珑“藏富于民”的建议,为了河北道更多的人富裕起来,下令河北道所有农赋减收六成、书赋减三成、医赋减两成。

    原本和泉想将农赋都免了,只是免了容易,再收就难,五十年后河北道归还朝廷,百姓定会抵触交农赋,容易引发民变,所以从大局出发,还是收四成的农赋。

    习武令是和泉接受何阳正夫妻的提议,习武能强身健体少生疾病,还能使百姓拥有自保的能力。河北道人均寿命不到三十三岁,若是人人习武,体质增强,寿命就会延长,人口递减率减少,青壮力在家里干活才能创造出财富。

    和泉亲自召见河北道名声好的十二个帮派帮主,叫他们日后跟着护国寺的武僧一起到各镇当武师,将武艺传给百姓,每个月能获得一定数额的银钱及灵物。

    江湖帮派是不稳定因素之一,帮派之间的血拼常常祸及无辜百姓。河北道偏远贫穷,一样存在这样的问题。

    和泉的习武令给十二大帮派近两千名弟子找了稳定的事做,百姓习武健身,各城府治安稳定,这是一举两得的事。当然武师的月饷由谢玲珑支付。

    建民报令和泉夫妻酝酿,早先还在长安时,就有这个想法,只是没有辖地施展不了,来到河北道之后,等着燕州城府的架子搭起来,熟悉各方面的事,这才开始实施。

    民报就是关注民生的报纸。谢玲珑前世在网络没有出现的时候,人们获取天下信息就是通过报纸。这一世好在造纸术、印刷术已经出现,纸张还很便宜,唯独交通不便利,不过谢玲珑的空间有大量能够日飞一千五百里“送信专家”的灵猫头鹰,给河北道各城府、县城、镇村配上十只都绰绰有余。

    和泉下令,各城府、县城设置定点印刷作坊,每天灵猫头鹰将民报样报送至作坊,城府印刷三千份,县城印刷五百份,放在酒楼、茶馆、学堂、医馆等人多的地方,让百姓免费阅读。半年之后,每张民报收取三个铜板,根据需求印刷。

    建官路令由官府出面、商会参与,召集商人捐银钱在县城、各镇之间修官路,捐银万两以上的商人,名字能够记载进入河北道官路史,家里的子嗣乡试优先录取秀才。

    三月初李秦从乌城回到长安监国。帝后秘密带着百名侍卫骑着灵白雕来到了河北道。

    碧空无云,艳阳高照,百尺高空,冷风拂面。李自原坐在灵白雕背上俯视燕州城,内心惊诧无比,环绕城府的四座巨大水库,巍峨的城墙,一栋栋新建错落有致的院子,一条条车水马龙的大街,繁华热闹的程度超过去年明王的描述。

    李自原忍不住高声道:“臭小子、珑娘实是能干的,竟将燕州建设的如此之好,出乎我的意料。若非亲眼所见,实难相信。”

    坐在李自原身后紧紧环着他的腰的唐皇后露出灿烂的笑容,自豪的道:“他们一直是个能的,没有做不成的事。”

    李自原哈哈大笑,不小心吃了冷风,胃生寒意,赶紧闭上嘴巴。长安此时已开始热了,气温比燕州高多了。

    唐皇后将要见到孙子孙女,激动的在李自原耳后滔滔不绝,见他不停的点头,笑道:“表哥,国事由小秦儿处置,你放心就是。咱们难得远行,燕州如此好,就在此多住些日子。”

    帝后带着侍卫直接降落至镇东王府大门前,早已在此等候的和泉一家人、李静、李城、唐厚强夫妻、河北道都督等官员出来相迎,相见甚欢。

    唐皇后目光始终不离李云捷兄妹,目光慈祥宠溺,笑道:“你们个子又高些了,比长安城里七、八岁的小郎小娘都要高。”

    李云捷兄妹两年前就听谢玲珑说过和泉与帝后的关系,对于唐皇后的关怀喜爱不拒绝,但也是不敢多亲近,怕她开口提出让他们远离爹娘住进大明宫。

    李自原年岁已高,很喜欢孩子,大明宫里唯一的小孩子就是他的外孙子——已故八公主李灵的儿子刘风,他很疼爱刘风,无奈刘风已经七岁,到了男女分席的年龄,他不得不将刘风送出宫,住进长安学院。

    “来,到我这里来。”李自原满脸笑容朝三个小家伙招手,去年他们到长安参加李啸飞五个庶子女的亲事,他还将李云英扛在肩上在飞王府到处走动,今年他仍是一见面就这么做了,双手抱起她往空中一甩,就这么将她扛在肩上。这一刻,他只是个平常的宠溺孙女的爷爷,不是冷面残酷的皇帝。

    四岁的李云英穿着鹅黄|色衣衫、嫩绿色长裤,梳着包子头,发上不戴任何发饰,颈上戴着一个镶钻的黄金长命锁,通身的灵气,小脸蛋娇美可爱,是翻版的小谢玲珑,比李湘、李烟小时候还漂亮,李自原很喜欢她的爹娘和泉、谢玲珑,自是极疼爱她。

    众位官员敬畏甚至有些胆怯的跟在后面,只能瞧到坐在皇帝肩上的李云英的小背影,心里再次笃定和泉夫妻是极受皇帝宠信,河北道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

    李自原龙颜大悦,受了河北道官员磕头行礼,挥手叫他们离开,等后日再说国事,这两天他要跟亲人好好团聚。

    唐皇后一手一个拉着李云捷、李云胜,问长问短。

    谢玲珑请唐皇后去灵泉室沐浴。唐皇后依依不舍的别过三兄妹,走出大厅时,忍不住望了和泉一眼,见他满脸微笑,不由得心喜无比,看来这回远行来看望他一家人是对的。

    和泉请着李自原去泡温泉。李城安置百名御林军。李静欢喜之余特意嘱咐厨房做些帝后爱吃的菜。

    帝后沐浴之后,疲惫之色全无,容光焕发,换了干净衣裳直接去饭厅用饭,一路上灵树成荫,花香鸟语,跟长安的王府一样如同人间仙境,让人心旷神怡。

    王府共有三十九座院子、九座阁楼、两座武场、一座淡水灵湖、一座灵海水湖、两个花园等。平时谢玲珑一家用饭就在主院里面的饭厅,今个来的可是帝后,就在摘月阁。

    淡水灵湖里面积约二十亩,灵湖水绿清澈,能清楚的看到水里的五颜六色的灵鱼,五分之一的湖面飘浮着灵莲叶,十几个品种五百朵漂亮的灵荷花在轻风中摇曳,展示着恬静的优美,几十只灵白鹭、灵天鹅、灵丹顶鹤在湖里嬉水或是展翅低飞,是一种灵动飘逸的优美。灵湖不大,动静相结合,意境悠远,很是精致美好。

    九层楼之高的摘月阁建在灵湖中央,帝后从湖岸至摘月阁要坐灵紫檀木的舫船,观赏到湖景,心情愉悦。

    今个何家、谢家的人都未来,两大学士夫妻、江氏都不参加,只有和泉一家人、帝后、李静、李城、唐厚强、李露,也算是家宴。

    众人用过晚饭,李自原喝了几杯兴致大发,不让和泉等人陪同,非得让三兄妹带着他跟唐皇后在王府散步,还要跟三兄妹住一个院子。

    谢玲珑朝脸色微变和泉使眼色,叫他稍安勿躁。帝后难得来一次,李自原提得这个要求一点都不过份,就让三兄妹陪着他们。

    李自原依旧将李云英顶在肩膀上,唐皇后牵着李云捷兄弟,说笑着去王府东边的灵海湖。

    去年明王特意给帝后说起镇东王府里的一大奇景——灵海湖,帝后印象深刻,今日一见名不虚传。

    灵海湖面积约百亩,湖里都是蓝色清澈却不见底的咸味灵海水,灵海水里面有几千只灵海鱼,包括两只灵虎鲨、两只灵海豚、两只灵海龟、两只灵虎鲸,灵海湖空中飞着十几只雪白的灵海鸥,湖中心有个面纸大约六百平方的袖珍小岛,岛上建有八角红亭及石桌椅,湖岸是五丈宽金黄|色的灵海沙滩,从沙滩上去就是植着一排椰子树的小路。

    月光下,两只圆桌大的海龟趴在沙滩上歇息,不远处的灵湖面上两只灵海豚欢乐的跃出水面,灵海湖水轻拍沙滩,不知道的人猛一看还以为这是真正的大海,帝后初见时就被奇异的景色惊艳的停下脚步,特别是唐皇后,她从未见过海,更未见过海兽、椰树、沙滩,爱幻想浪漫的她一下子喜欢上这里。

    李自原脚踏细软的灵沙滩,感叹的笑道:“英娘,你娘在长安住的地方可未弄灵海湖,这也是菩萨赐的?”

    李云英很老实的坐在李自原肩膀上面,娇憨的声音答道:“是呢。我娘很喜欢大海,就向菩萨求了,菩萨就赐了。你可知道这灵海湖有多深呢?”

    李自原道:“十丈!”

    李云英笑道:“干舅外公答错了,不对哦。应是三十八丈!”

    唐皇后惊诧道:“这么深?”

    李云胜仰起小脑袋道:“是啊。灵海湖里面有许多鱼只能在深海存活,海湖若太浅,它们就会死的。”

    李云捷道:“干舅外婆,你喜欢灵贝壳吗,我给你捡几只来。”

    李自原听了李云英的建议,脱了鞋袜、挽起裤腿从沙滩走下灵海湖。

    帝后在灵海湖玩了许久,天已很晚,三兄妹提醒她们明个再来,今个回去歇息,早睡早起身体康健。

    李自原本是个活泼性子,特别会享乐,自从当了皇帝,性子完全改变,每天忙着处理国事经常累得眼睛一闭上就睡觉,许久未像今个这般放松愉悦,见三兄妹竟会关心他与唐皇后,很是欣慰。

    次日帝后用过早饭,李自原特意考问了三兄妹的功课,都超出他的意料好,忍不住跟唐皇后嘀咕道:“表妹,我实是纳闷,咱们的臭小子、小玲珑将河北道弄得如此好,平时哪有功夫管教咱们的孙子、孙女?”

    李自原的儿女十三个,可是除去李烟外,都叫他很失望。他是个英明的皇帝,可不是个好爹爹。

    唐皇后实话实说道:“小玲珑那般聪慧,又有菩萨庇护,咱们的孙子、孙女沾了福光,聪慧品性好,比皇族宗室的那些小郎小娘强太多。”

    李自原虎目微眯,道“咱们的小玲珑是长安学府的院长,她能教导好那么多的学生,自是能教导好咱们的孙子、孙女。”

    王府主院的卧室,和泉跟谢玲珑说过河北道的公事,便说起担忧李自原会从三兄妹当中选一个带走。

    谢玲珑打了哈欠,道:“不会。姑奶奶、小姑奶奶都在呢,她们断然不会同意,到时肯定帮咱们的忙。”

    三兄妹不在,两人这就进了空间,在里面种红薯、养灵花、钓海鱼,渡过了几十天,返回人世间才是黎明。

    帝后次日去了燕州何家、谢家,特意带来材料探望奥路斯、狄乌,又在镇东王府接见了央金母子三人。

    央金跪谢李自原,亏得他怜悯她太不容易,未让李吉、李利离开她去高丽国,不然他们会跟李振一样被毒伤。

    ------题外话------

    感谢亲们不离不弃的追文。

    第五卷 子孙满堂 18 皇恩浩荡赐功名 公主诞子嗣

    何家成年的男子除了十一孙何阳正,都在外地当官,家里都是妇孺孩子。

    已当了两年的代族长何阳正性子愈发的成稳,李自原瞧着当年亲点的榜眼郎已成长为栋梁之材,心里微感自豪,无论他在何家还是朝堂,只要是为平唐帝国繁荣出力,这就足矣。

    帝后此次出行在长安是秘而不宣,只有河北道的官员知晓,不过消息很快传开,帝国国民为之震惊,河北道随着水涨船高,许多达官贵人关注起这里。

    三月初九,河北道乡试、府试同时进行。李自原临时起意巡视喜都乡试、津州府试。

    在李自原印象之中,津州近海常年受到倭寇扰乱,跟喜都一样的贫穷落后,这回去了之后,彻底颠覆他的想法。

    津州辖区的村子田地全部种植水稻,一望无际的稻田,绿油油水稻仿佛稻海,视野开阔,心感清新,津州的米品质不比南方的米差,已经卖到长安、洛阳,再仔细一瞧稻田里的水竟是养着许多的鱼,红色鲤鱼、黑色鲫鱼、白色鲢鱼、灰色草鱼等,虽然都只是巴掌大的小鱼,但是数量多,养到秋季一亩稻田能产近百斤的鱼,给农村的饭桌添了鱼肉,提高生活水平,能称得上鱼米之乡。

    津州海边的盐场、港口车水马龙,十分热闹,面积最小的盐场都安置着一千人做活,近三万人有了稳定的收入,家里的生活大为改变,带动起附近的镇、县的繁荣。

    曾经饱受倭寇之害的津州成为和泉的辖地之后,两年来别说出倭寇,就是当地的强盗都未出现过,百姓过着安稳祥和的日子,再也不受担惊受怕。

    刚刚渡过漫长寒冷冬天的喜都进入了春暖花开的季节,农民开始在地里忙碌种着各种农作物,黄豆、水稻、小米、玉米等,甚至家家都种上了刚刚现世的红薯。

    去年水稻种植成功,黄豆榨了豆油,玉米榨了玉米油,山林里栽育成功木耳,儿女上学堂免食宿还能领到一点银钱,这一笔笔的收入积累起来,竟比以前五年收入合起来还要多,人人能吃饱饭,也有银钱买棉服过冬,整个冬天没有一人饿死冻死,创下喜都史上奇迹。

    农民对于和泉、谢玲珑是十二分的信任,等不及明年种植,今年就要种红薯,反正田赋减了六成,就算红薯不能丰收,也没有多大的损失,反之红薯丰收,那可就收获不小,每回新出的农作物都能卖个好价钱呢。

    喜都城府里的商铺较之两年前番了一倍,能在这里买到北寒之地乌城的皮袄、烧刀子酒,还能买到南方桂州的柚皮糖,高丽国、东罗马、天竺、吐蕃等国的商人竟在此开了店铺,客人还不少。商业的起色象征着喜都将要富强起来。

    和泉、河北道都督等官员相陪,李自原巡视城府、镇村情况之后,兴致勃勃参观了学堂、医堂、武堂,瞧看乡试、府试考生的考卷,十分的满意欣慰,毫不吝惜词语的给了河北道极高的评价,最后为了鼓舞人心,许诺道:“本界、下界会试,朕要给河北道百名进士名额。”

    帝国会试有两个场地,长安与乌城。长安会试的进士称之为天子门生,比乌城的进士名气大的多,仕途也要好些。

    每年在长安参加会试的举人数以万人,进士名额不到三百人,李自原一下子给出河北道两届会试的百名进士名额,这是极大的恩赐。

    此件大喜事传开,河北道学子人心,无不感激涕零,纷纷承诺若能成为进士,必回河北道效力。

    帝后专程去了上京城府看望李烟。上京城的刺吏是贺知彬,李烟跟他在一起。

    李烟今年十九岁,只比谢玲珑小三岁,成亲之后为了初生顺利,迟迟不要子嗣,只到去年满了十八岁,骨盆发育成熟才开始要子嗣,怎奈贺知彬在上京当主官公事极为繁忙,一年到头顶多回燕州三、四次,每次在燕州公主府呆不到三天就走,去年她一直未怀上子嗣。

    去年腊月,李烟特意从燕州赶至陪贺知彬过年,本来想着住过上元节就回长安,岂料竟怀了身孕,这也是一件大喜事。

    李烟听了谢玲珑的话等胎儿三个月之后再回燕州。帝后此次来到河北道,李烟也是知道,无奈妊娠反应很大,不能远行,只能在上京城府里等着他们来探望。

    李云捷三兄妹做为向导跟着帝后同来,亲热的叫道:“姑姑、姑父好!”

    李烟瞧见亲人喜不胜收,再困也睁大眼睛打起十二分精神陪着说话。

    贺知彬当了两年的主官,性格里完全没有了浮躁,取而代之的成熟老练,甚至是深沉,如玉的面容不怒而威,有了贺栋年青时的风范,让李自原颇为欣慰。

    李自原有六个女儿,五公主李珠鸠杀而死、六公主李蓉腿废幽禁在华山脚下的皇家庄子、八公主李灵婚姻不幸自杀身亡、十一公主李歌所嫁驸马赵阳非良人,只有九公主李烟、十三公主李弯弯嫁得如意郎君,生活美满幸福。

    李自原年岁已高,朝政文武百官臣服,真正的大权在握,君临天下,无所不能,这时反倒看重亲情。在他心里,唐皇后是最他最爱的女人,也是他的表妹,她所出的儿女自是最得他疼爱。

    李自原仍是双肩扛着李云英,朝九女儿李烟笑道:“烟娘比去年回长安时丰润些。”

    李烟点点头,菀尔道:“我瞧父皇精神头很好。”

    唐皇后拉着李烟柔软无骨的玉手,笑道:“你父皇在长安,夜里处理国事很晚才睡,每天早朝天不亮就起来,睡不了一个好觉,自是精神不起来。这回你父皇把国事都甩给小秦儿,这些天不用晚睡起早,在河北道又天天遇到高兴事,胃口跟着好,睡得好吃得好,自是精神十足。”

    李烟道:“父皇跟您瞧着英娘三兄妹就天天高兴心情好。”

    唐皇后笑靥如花,她不知道李自原如何,反正她是特别的高兴。

    李云英问道:“姑姑,那你和姑夫见着我们可否高兴?”

    贺知彬道:“你姑姑高兴的昨晚没睡好,今个见着你们三个嘴都合不拢。”

    跟着三兄妹同来的是米照丽,奉谢玲珑之命特意给李烟把脉,惊喜道:“九公主,你怀得是龙凤双胞胎。”

    李烟已从太医、医武僧那里得知胎儿是两个,但是不知性别,这回听了米照丽诊断结果,十分欢喜,望着贺知彬含情脉脉,笑道:“你盼着要个小娘,我盼着要个小郎,这回好了,龙凤胎齐全了。”

    贺知彬激动的走过来,双手握着李烟香肩,桃花眼放电,柔声道:“你腹中怀着两个儿女,比寻常孕妇都要累,你辛苦了。”

    唐皇后见女儿、女婿夫妻情深,心中大喜。低头回想往事,当年她跟李自原为了化解秦家的怨气,向秦家暗示将李烟下嫁给秦焱,亏得秦家厚道没有同意,谢玲珑知道此事,立刻请李静出面争取到决定李烟亲事的权力,将李烟配给了贺知彬。如今她这么细想,谢玲珑真是李烟的大恩人,救了李烟的命、给李烟找了好驸马、好婆家。

    李云胜将谢玲珑的亲笔信呈上,李烟看过之后交给了贺知彬。谢玲珑自七岁起,就不再跟贺知彬通信,有什么事叫几个弟弟写,后来跟和泉成亲,就叫和泉写,李烟跟贺知彬大婚了,谢玲珑就直接写信给李烟,有什么事让李烟转告。

    李烟脸微红跟帝后道:“小嫂子在信里建议我在上京多呆些日子,让知彬看着我怀孕是多么的艰难,让他今后都好好珍惜我。”

    贺知彬一目十行看完信,笑道:“明明珑妹子年龄比我小,怎地每回都像大姐姐教训我。”

    李云捷一本正经道:“姑夫,姑姑叫我娘做小嫂子,你得随着姑姑叫我娘做小嫂子,我娘理所当然教训你。”

    李云英道:“是啊。姑夫,我娘叫你妹夫呢。”

    贺知彬收起信走过来想要抱着李云英到外面玩。李自原虎目一瞪握住李云英的小手,不肯把她交给贺知彬。

    贺知彬只有去抱李云捷兄弟,可惜两个小家伙觉得个子高体型上已接近少年,头摇得像拨浪鼓坚决不同意。

    黄昏用过饭后,贺知彬与李自原去了书房谈论国事,米照丽带着三兄妹去逛街买些小玩艺。

    唐皇后与李烟坐在偏厅说着贴已话。唐皇后镇重的问道:“烟娘,你不准备回长安生产?”

    李烟摇头道:“长安离着上京太远,知彬这里的事太多,顾及不了我。燕州离上京近,知彬骑灵白雕来回一趟用不了半天,小嫂子让我快生前两个月住到王府,王府里头有姑奶奶、姥姥、姥爷、哥哥、她,都能照顾我。”

    唐皇后想到谢玲珑是李烟命中的贵人,听谢玲珑的肯定不会有错,便点点头同意,道:“你做月子,婆婆不过来,我就尽量争取过来。”

    李烟摇头道:“母后,您可不能为了儿臣单独出宫离开长安。”

    唐皇后眼睛的狠厉一闪而过,道:“我如今在宫里想做什么事,还没有人敢说道。”

    李自原现在专宠唐皇后一人,一年四季妃嫔只有在节日宫宴才能见有幸见到他,孤寂无趣沉闷的宫中生活令她们的寿命缩短,一朵朵鲜花没有雨露的滋润渐渐枯萎,这几年陆续有十二名妃嫔病逝。唐皇后倒是越老越高贵漂亮,在宫里一支独秀,艳冠六宫,权压众女,日子比以前舒心的多,这次李自原带她出来巡视就是很好的证明。

    李烟觉得还是有必要提醒,道:“母后若来了燕州,父皇由谁来侍候?”说白了她了解自已的爹,那是身边离不开女人的主,若是妃嫔趁机夺了宠,她娘只怕要伤心死。她可不想因为自个导致她娘痛苦。没办法,谁叫她娘对她爹这么痴情。

    唐皇后美眸一转,低下头来,不太有底气的道:“你父皇年龄大了,离了我几天也行的。”

    李烟低声道:“父皇年青的很,瞧上去像四十岁出头。您莫以为父皇老了,他精力充沛,想做的事很多。”

    唐皇后只有道:“到时我说服你父皇一同到燕州看你。”

    李烟只是淡笑。她远比唐皇后看得清楚透彻,她可没这么大的面子,如果是谢玲珑生产还差不多。

    十日之后,帝后带着李云捷三兄妹、米照丽从燕州启程去乌城。明王夫妻在乌城呆了六年,帝后此次是头回探望,激动心情难以言表。特别是和泉、谢玲珑同意三兄妹来乌城,明王夫妻高兴无比。

    四月底,帝后与李云捷三兄妹在青城分道扬镳。唐皇后舍不得落泪也不行,李自原直安慰她以后有机会再去燕州。帝后回了长安,李秦便立刻返回乌城。

    李云捷三兄妹远游一圈,长了见识,收获颇多,十分欢喜,得知小舅舅谢平福在燕州乡试考中第一,凑了银钱给谢平福买了一张名贵的古琴。

    谢平福跟着两大学士夫人学琴棋书画六年,琴已有大成,棋、书画均有中成,在谢家六个儿女当中艺术修养最高。谢玲珑要让他守着谢家陪伴何七雪,打算明年他三月中举、七月至长安考了进士,直接回燕州做官。

    转眼到了九月底,李烟在镇东王府顺产生下一儿一女。贺知彬一夜之间儿女齐全,激动无比。众位亲朋好友纷纷道贺,帝后也派宫人送来许多赏赐。

    十月初的一天,津州军港终于传出震惊天下的好消息,李自原远在极想去瞧看,可惜李秦早就回了乌城,无人管理国事,他绝对不敢远行。唐皇后在他跟前常幽怨提到李烟及外孙、外孙女,他心里有些触动,他在李烟身上未操过心,李烟这么快就当娘了,若说在管教疼爱子女上面,他自愧远远不如和泉。

    ------题外话------

    冬天寒冷干燥,亲们要多穿衣、喝水,少吃上火的东西哦。

    第五卷 子孙满堂 19 夫妻分别相思 斩倭寇扬国威

    初冬的早晨,津州。蓝天碧海,冷风呼啸。

    偌大的军港停泊着大大小小的军船,其中一艘透身蓝色的高二十丈、长四十丈、宽十五丈的超级军船如同巨龙般展现着雄姿,这就是和泉、谢玲珑耗时五年、花费巨资建造出来的新型钢船。

    和泉、谢玲珑、李静、唐厚强、李罡、秦建义、唐虎儿、秦焱、秦建中等军方高官齐聚,奥路斯、狄乌特意赶到,众人吉时为钢船龙神一号初次远航举行祭海仪式。

    一千名龙神军将士、五百名秦家军激动自豪无比的跪下,干了碗中酒水,浩浩荡荡进入龙神一号就位。

    随着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响起,船长和泉抬手下令,船舱底部的灵兽发动法力,龙神一号在港口一万九千名的龙神军将士的注视下启航,挪动着庞大的躯体缓缓游向大海深处。

    帝国三大军队世家,李家擅长在辽阔的草原做战,唐家军擅于在地形复杂的山林做战,唯有秦家军几百年驻守帝国沿海,擅于海上做战,对帝国海域环境十分了解。

    此次和泉夫妻跟秦建义提出秦家军派出五百将士跟龙神军一起试航,秦建义求之不得,竟是派出独子也就是秦家少族长秦焱担任第一副船长、秦家军最精英的五百名家将任水军,鼎力支持,无比的信任。

    李自原亲点十三女婿谢平康担任龙神一号的第二副船长,负责记录航行日志、做航海图。

    一千名龙神军当中有燕州何家的长孙、二孙、三孙、四孙、五孙、六孙,他们两人一组轮班指挥灵兽,责任重大。

    龙神一号航入浅海区明显快了,蓝色的身影与大海混为一体。谢玲珑的心里默默祝福,期望和泉能早日归来。

    港口人群里一个孩童亢奋的低声道:“龙神一号提速了!”

    谢玲珑扭头去看,是站在李云英身旁秦焱七岁的长子秦武墨。这个细伢子向秦建义提出要跟随秦焱去试航,被毛氏否了之后,为了不让长辈担心,没有任性的偷跑进入龙游一号。

    众人激动的高声议论着龙神一号。李云捷三兄妹、秦武墨等众小顺着港口海岸飞跑追着它的踪影,直到看不到它才停下脚步,每个人的小脸被冰冷的海风吹的红扑扑,天真无邪的眼睛里闪烁着自豪欢喜兴奋的光芒。

    这一天载入了帝国的史册,龙神一号开启了帝国大航海时代,使得数年后帝国扩张疆土,掠夺半个世界的财富,成为越级大帝国的存在。谢玲珑费心筹谋及不懈努力,使得和泉、龙神军的名字再一次威振天下,大扬平唐帝国国威,帝国人人自豪。燕州的何家、李家、谢家也因此名声大涨。

    转眼到了腊八节,刚下过一场大雪的燕州天气寒冷,北风似刀,吹得百姓都不敢出门。

    镇东王府大门前停着一辆辆灵马板车,板车上面摆着王府赏赐给各府的灵八宝粥、灵菜、灵肉。大厅里李云捷兄妹正一本正经的给总管及奴仆们布置活。

    下午王府来了许多女眷及孩子,她们都是龙神一号将士的家人,谢玲珑过节请她们一起吃晚饭。

    王府绿树红花,鸟语花香,跟外面的景色截然不同,如同人间仙境,奴仆人人着新衣,处处透着节日的喜庆,家眷坐了二百余桌,热闹的用过饭,每家领了礼物,喜气洋洋心存感激的离开。

    谢玲珑累了一天带着三个儿女到空间泡温泉解乏。她算着日子,和泉已经航行五十四个日夜,今个他的信里说已经往回返,若是如此小年前就能到家。

    她跟和泉自圆房之后就一直在一起,和泉在长安接管密卫时顶多两晚不回府,这回近两个月不回来,真是很不习惯。

    李云英搂着谢玲珑的胳膊,小嘴一憋,无精打采的道:“娘,我好想爹爹。昨个我还梦见他教我和哥哥识草药呢。”

    “你爹再有些天就回来了,兴许能跟咱们一起吃三十团圆饭守岁过年!”谢玲珑心里比谁都想和泉。人世间一日,空间百日。五十四个夜晚,她在空间里渡过,就是两千七百天,真是度日如年。

    李云捷、李云胜带着李云英去灵海骑海龟玩耍。小白跟谢玲珑说话,逗她开心。

    谢玲珑百无聊赖,想到海上天气比陆地更为寒冷,和泉武功很高但也是凡人,也是会怕冷,而且海上湿气特别重,和泉会不会染上风湿。她前世最暖和衣服当中有羊绒、鸭绒制品,能给和泉穿上最好不过。

    谢玲珑向小白说了想法,小白是个极聪慧还闲不住的,立刻请求要做出来。

    次日谢玲珑便叫奴仆去买了几万只鸭蛋,又给江易带口信从北寒之地弄两千只卷毛羊。

    小白将鸭蛋全部弄进空间让灵禽孵化成小灵鸭,等着灵鸭长大,召集心灵爪巧的灵兽、灵禽收鸭毛,研制薄款的鸭绒服。

    江易得知谢玲珑弄这么只卷毛羊是为给和泉做羊绒衣,不禁跟王府总管的笑道:“王妃对王爷真是好,竟专门为他做出新款衣服。好啊,王妃若是制成了,锦绣年华的店铺也能跟着沾光卖羊绒制品。”

    就在小白带着灵兽做鸭绒服时,平唐帝国南部沿海竟然一带出现战事。

    原来日本国五千军队化整为零,五百人一队伪装成倭寇坐着军船航进了平唐帝国南部的沿海渔村,扫荡十几个村子之后集结,竟是连着攻下了三座县城,已离杭州城不到一百里路,当地三千驻军与五千秦家军赶至从倭寇手里夺回县城,斩杀四成倭寇获胜。

    剩下两千多名倭寇带着抢到的财宝、粮食逃到海边,坐着军船返回日本国。他们立下血誓要集结更多的人回来狠狠的报复,最起码要攻下杭州,将里面所有的财宝抢走,杀光所有的男人,j滛所有的女人。

    小年前的一天,大明宫德熏殿的御书房,李自原无比愤怒,若是平唐帝国还有一艘钢船,恨不得亲自带兵上船去追倭寇。

    李自原拍桌咬牙切齿道:“臭小子不在平唐,倭寇立刻就来侵犯。朕还有珑娘,岂能叫倭寇再来犯!”

    李自原亲自给谢玲珑写信,恳请她派灵禽、灵海兽将这群倭寇全部在海上诛杀,不得让他们回国。李自原派李青连夜将信送至燕州。

    镇东王府的人得知倭寇来犯,无不气愤填膺。

    消息传至燕州何家,军职在身的何屠夫立刻带着何家六个孙子赶到王府向谢玲珑请令,要带着灵禽、灵海兽去海上阻截杀死所有倭寇。

    腊月二十,谢玲珑以护国夫人的身份、持上方宝剑,以李自原的亲笔信为凭证,册封何屠夫为屠倭元帅,何家七、八、九、十、十二孙为将军,各领五十百灵白雕、二百灵黑雕、一千灵鹰、一千海兽、龙神军三百人,出海歼灭倭寇,毁灭日本国沿海所有港口、五十里之内的镇村。

    何阳正身为族长,不得上战场,必须留在燕州守护妇孺孩子。

    当日午时郊外龙神军军营,一千八百名龙神军将士整齐列队,旁边乌压压一大片的灵兽。

    谢玲珑身着王妃朝服,头戴绿宝石金步摇,站在众人身前,不怒而威,将官令亲自交给身着钢盔甲的何屠夫,高声道:“屠倭元帅,军令如山,本夫人的军令在此,你收好了,不得贪战,不得令将士受伤,速去速回。”

    何屠夫双手接过,双目炯炯有神,道:“下官领命,必会遵守军令。”

    “本夫人派米女官监军,违军令者由她处罚!”谢玲珑一挥手,米照丽上前朝何屠夫及众位将士微点头。

    且说和泉等人在龙神一号正火速航行,得知倭寇侵犯平唐领土,异常愤怒。

    和泉与两位副船长秦焱、谢平康商议之后,调转船头,按照海图直接航向日本国。他为了不让谢玲珑担忧,在信里没有说此事。

    龙神一号在腊月十七日抵达日本国算是繁华的小田原镇,五百秦家军留下与海兽一起看船,其余的将士在和泉的率领下带着灵兽一路烧杀扫荡,两天之内竟是杀到了京都,天皇武田清卫与皇后朴金喜闻讯早就逃走失去踪影。

    和泉下令搜括王宫所有财富,本要一把火烧掉拥有几百年历史的王宫,转念想到日后要占领日本国,王宫会归属平唐帝国,现在烧也是烧自家的东西,便放过了王宫,但把所有发现的日本军人、武士杀死,而后把京都世家的财富都抢了,直到每个将士、灵兽实在是扛不动了,这才返回小田原镇,登上钢船返回平唐帝国。

    武田清卫跟朴金喜带着随从装扮成普通的日本百姓,藏匿在百里外小村子,得知和泉带着龙神军竟是走了,危险解除,均是暗叫万幸。

    朴金喜在长安见过谢玲珑与和泉,可是知道两人的厉害,心道:亏得现在是腊月,平唐帝国人人要过年,和泉这么着急赶回去是要跟谢玲珑、三个儿女团聚,不然和泉这么打下来,日本国完蛋,下一个就轮到我们高丽国。

    她十分后悔挑唆武田清卫派军队装成倭寇去马蚤扰平唐帝国的南方。

    武田清卫听到和泉抢光王宫所有的财富,气得大骂和泉是无耻的强盗。他就不想想几百年来倭寇在平唐帝国涛天罪行。

    武田清卫与朴金喜刚回到京都王宫,毫不夸张的说,屁股都没坐稳,又传来恶讯,沿海二十七个港口全部被龙神军放火催毁,五十里的镇、村遭到无数空中灵禽砸石袭击,倒塌房屋万间、百姓死亡无数。活着的百姓认为这是天罚,引发民变暴动要求天皇、皇后自刎谢罪。

    不说武田清卫如何处置内乱,且说何屠夫等人在海上全歼倭寇,在日本国烧港口、毁镇村之后,觉得替几百年来平唐帝国沿海死去的百姓出了口恶气,很是亢奋激动。

    何家众孙想纵深进入日本国腹地,再毁了几座城府,就向何屠夫提议,岂料何屠夫与米照丽一样坚持执?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