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嫡女玲珑 > 嫡女玲珑第109部分阅读

嫡女玲珑第109部分阅读

    和泉道:“你这个当亲爹的还真是轻松,何时为太子殿下考虑,帮过他做过一件事。”

    李啸飞感激道:“两大学士能入仕,多谢你们夫妻。”

    和泉不再理会李啸飞。谢玲珑能说服两大学士,那真是用尽心思,哪是李啸飞一句多谢就能抵消。算了,李静也说过,谢玲珑对李秦、李湘儿只是少怀胎十月而已。

    谢玲珑道:“我们五月底去北方,到时我会跟小秦儿提他的亲事。你在长安这些天,若是能找到合适的能臣,叫他们带着家眷到时随我们一同过去,路上可以相互照顾。”

    李啸飞道:“甚好。小秦儿亲事定了,小湘儿、他们五个弟妹的亲事也能定了。珑娘,我不甚言谈,大恩不言谢,就请你多费心。”起身向两人深深鞠躬,也是怕让和泉碍眼,这就带着两个庶女走了。

    谢玲珑拍拍和泉的手背,笑道:“今个干外公主动跟我说要带着几十个弟子去乌城帮小秦儿。”

    和泉大喜,道:“干外公这是对明王、太子殿下雪中送炭。我要去谢过干外公。”

    谢玲珑拉住和泉的衣袖,摇头道:“此事重大,咱们要专程去贺府向干外公道谢才是。”

    和泉微笑道:“为夫糊涂了。咱们不跟飞王一般行事。”

    且说同一天远在万里之遥的乌城,太阳高悬,天地间刮着寒冷的西北风,破冰时天气很冷,人们仍是穿着薄棉衣裤。

    前突厥国皇宫如今成了镇北王府,除去镇北王夫妻,太子李秦也住在这里,每天至少用九个时辰处理数不清的公事。

    王府唯一的绿色就是花园里几十株桃花刚冒出青绿的嫩芽,这里的春天要比长安迟一个多月,在这青黄不接的时候,能吃到的新鲜蔬菜只有去年的陈土豆、陈萝卜。

    王府的厨子天天的愁眉苦脸,在长安庄子里每天都有谢玲珑派人送来无数水淋淋鲜嫩的灵菜,如今翻来覆去就是土豆、萝卜,再就是腌制又黑又咸的酱菜,从长安带过来的辣椒酱,再巧的厨艺也不能把这些东西做得跟灵菜一样好吃,为此嘴巴在福乐庄吃得很刁的明王每天都要抱怨。

    晚饭,王府饭厅。明王、李秦、白丽入了座。这些天明王、李秦再忙,只要在王府就会准点过来用饭。

    桌上摆着九道菜,豆制品占了四道菜,两道是干海鲜,两道牛、羊肉,一道炖河鱼。

    明王瞧着菜,蹙着眉头又唠叨几句。他除了吃,再无别的爱好,吃不好就浑身没劲,心情也跟着烦躁。

    李秦早就被谢玲珑教养的不挑食,只要吃食干净、能吃饱就行。他笑呵呵道:“叔爷爷,今个三月三。”

    明王眼珠一转,叫奴婢去取灵果酒,要喝一杯过个节。

    白丽抿了一口酒,明王给她夹了一块河鱼肉,柔声道:“鱼腹的肉最鲜嫩,你尝尝。”

    白丽菀尔,刚吃了一口鱼,脸色大变,扭头便张口把鱼吐在了地上,胃里竟是上下翻腾十分恶心,这平时觉得好吃的鱼怎么就如此腥气,亏得她反应快,不然就吐到了桌上。

    白丽连着吐了几口酸水,四个奴婢唬得赶紧拿过漱盆、帕子。

    明王慌得脸色苍白,起身揽着白丽的肩膀,道:“这是怎么了,从我在潭州认识你至今,你就未病过,今个怎地病了?定是这些日子我怠慢了你,你生病了,我都瞧不出来。哎呀,我真是浑,今个还叫你去会见突厥的贵妇。”

    白丽抬头迎着明王无比担忧的目光,不敢肯定的道:“我这个应该不是病,不过也说不好。”

    李秦放下碗筷飞至厅外高声传太医,守护院子的御林军一个个飞跑着去找太医,急匆匆把六个正在用饭的太医都找了过来。

    头一个太医如临大敌般的给白丽诊脉,面色惊愕,跪下磕头高声道:“恭喜王爷、王妃,王妃这是喜脉。”

    白丽两个月未来葵水,以为是初到北方,水土不服,压根未往子嗣上头想。原以为这一生都不会怀孕,岂料观世音菩萨开恩,竟是让她这个和离过的女人怀孕,给她一个圆满的人生。她控制不住的呜呜哭着,喃喃道:“这是真的吗?”

    李秦也是满脸欢喜,道:“曾姑奶奶盼了许多年,这回如愿以偿。俺和俺妹将会多一位小叔叔、小姑姑了。”

    明王眼睛圆瞪,难以置信的吼道:“你说什么?”按李静的话来说,他都快五十岁,白丽快四十岁,竟是有了子嗣,这不是在梦里吧。

    太医大声道:“王爷,王妃已怀了您的子嗣两个多月。您若不信,可叫其他太医一一给王妃诊脉。”

    明王哈哈大笑三声,催着五位太医轮流给白丽诊脉,得到一声声极为肯定的祝贺,他按着日子推算,应是去年腊月那些天夜里跟白丽疯狂欢爱时播下了种子。

    他为公事愁眉苦脸了两个月,今个老天竟是送来天大的喜讯,当即激动欢喜得恨不得在厅里手舞足蹈。

    六位太医请着白丽莫哭,情绪稳定才有益于胎儿成长,又含蓄的嘱咐明王最好禁了房事。

    明王嘱咐白丽莫再出王府大门,又叫着下了一连串的命令,总之王府大小事要以白丽的身子为重,最后难得“大方”了一回,豪迈的道:“府里上下每人赏银二两!”

    白丽笑道:“哪能只赏二两,每人赏十两,添一身衣物!”

    明王这边喜得找不到北,李秦已风风火火去了书房写好几封短信派灵白雕赶紧往长安报喜。

    稍后三人坐在饭厅接着用饭,大厨子将菜热了一下,专门给白丽熬了灵米粥。白丽闻不得荤腥,就着酱菜吃粥,简单却是吃得很香,为了能让腹里的孩子长得大些,硬是连吃了三碗灵粥。

    王府上下欢腾,人人都比过年还高兴。白丽对待下人向来仁厚大方,许多下人们得知这个喜讯,纷纷跪谢观世音菩萨赐子。

    这一晚,明王搂着白丽欢喜得竟是失眠了。白丽虽是很激动,可架不住妊娠反应大,困得眼皮子打架,到了半夜就睡着了。

    明王亢奋的自言自语给未出世的孩子起着名字,不知不觉到了天亮,瞧到白丽睡得很香,不忍吵着她,起床穿好衣鞋,轻手轻脚的出了门。

    哪知总管在门外已站了多时,激动的道:“王爷,护国夫人派米女官带着灵雕队送来了一些灵物,半夜到的王府。太子殿下迎得米女官,怕打扰您与王妃,就未叫醒您。米女官说来得路上在沙漠遇到龙卷风,耽误了一天,不然前天就到了,直道歉说是未让您们在三月三吃上灵物。”

    明王喜得哈哈大笑三声,道:“本王真是想什么,就来什么。本王的干女儿送来些什么?”

    总管激动的道:“用来运灵物的灵雕共是五百只。一百只驮着灵菜、灵肉、灵果,这些是给太子、您和王妃的吃食。”

    明王叫道:“快,叫厨房今个早饭给王妃煮些灵菜面,她如今闻不得鱼肉腥味,吃灵菜最好不过,还有把那灵果每样洗些,王妃最好吃灵果,到了乌城都好些天未吃过了。”

    总管恭敬的道:“卑职已经布置下去了。”

    明王微笑道:“好!灵物不多,还是省着吃点,要保证王妃餐餐都能吃食物。”

    总管瞧着明王脸色,跟着笑道:“厨房早饭给您与太子准备了灵鹿肉生煎包子、灵菜粥。太子已经用过,去议事殿早朝。”

    明王狠狠咽了一下口水。

    总管接着道:“王爷,还有四百只灵雕驮着灵菜种籽,这是春耕用的灵荞麦、灵菜种籽,说是只要百姓种在地里、浇一点点水就能成活。”

    明王拍手道:“好!估计太子今个就把灵种籽发下去。”

    总管神秘的俯在明王耳里低语几句。

    “竟是如此之多。小玲珑一下子解了本王与太子的大忧愁!”明王听后眼睛精亮,激动万分,走出几步俊脸露出一个纠结的表情,摇头道:“本王还是先去见太子议正事,再去吃包子!”

    三月的天气,乌城天亮的晚。

    曾经突厥新帝用过的偏殿,如今成了李秦每日代天子早朝听取文武官员禀报国事的议事殿。

    外面的天还是黑暗的,镇北王府的议事殿灯火辉煌。李秦端坐在宽大铺着白虎皮的座椅上,肃容威严的接受全臣六品以上文武官员跪拜。

    这些官员里面有四成是突厥人,用粗嗓门说着憋脚的平唐语,风格跟以吕方正为首的平唐官员截然不同。

    今日众位官员所呈的奏折又是三成关系到春耕、三成流匪做乱、四成建设需要用大量的银钱。

    乌城方圆千里除去草原,还有几十万亩的山地,以前种麦子每亩至多收获四十斤,那也能养活不少百姓,所以每年的春耕是朝中第一大事。

    吕方正想将乌城等十座大城府的护城河扩建五倍,冬季雪灾、战火、流匪令三十几万百姓无家可归至,各城府的城墙需要重建,光是这三样就需六百万两银钱。

    李自原派来驻守沙城至乌城的军队是李家军,军队的军饷由国库负担。李家军裁军五万,族长李罡给李秦写信,李秦与明王向李自原请求少裁两万,把这些军队派驻边防。李自原批准,但两万军队的军饷由李秦、明王解决。这一年就得需要四十万两银钱。

    吕方正听得身后一个个大臣焦躁的禀报,眉头蹙得更紧。没有谁比他更清楚国库有多空虚,李自原派李秦、明王到北方,只给了二百万两银票。

    李秦、明王还没走到乌城,二百万两银票就用光了,等到了乌城,王妃捐出五百万两银票,那也是暂时缓解财政危急。

    吕方正深深知道,想要建设好北方,开始没有几座金山投进去,绝对不行。这些政事别说是只有十岁的李秦,就连平素最爱嬉笑的明王都愁得天天阴着脸。

    李秦耐心听完几十个大臣的禀报,没有向以往那般无奈的挥手让太监宣布退朝,而是底气十足高声道:“耕种、银钱之事,待本太子与镇北王商议之后,最迟明日便有结论。龙神军万人大军不日便会从长安开拔到来北寒之地铲除流匪。退朝!”

    闻言,众臣惊喜交集,一个个激动无比跪下磕头,比往日更加恭敬目送着李秦离去。

    ------题外话------

    明王:我婆娘终于被我整得有喜了。美女们投下月票恭祝我吧!

    ==

    本文被月票榜前面的文甩下一百多张月票。

    亲们,月底已至,月票别再捂着,都投下来吧。

    请牢记本站域名:gwen2

    第四卷 一品王妃 5 玲珑献计出金 明王急定女婿 票!

    李秦脚步沉稳的出了议事殿,来到了书房,转身挥手叫太监关上门。

    李秦笑上露出大大的笑容,快步走到书桌前坐下,从怀里取出了两封信。早朝前匆忙用了早饭看了信,还想再多看几遍。

    千书抵千金,这两封信是李秦视为爹娘的和泉、谢玲珑所写,叫他怎能不激动惊喜。

    和泉以前行军打仗时给李秦写过信,一向惜字如金,此次信里仍旧只有一句话:龙神军万人五月前至。

    李秦正是有了这封信,刚才果断的直接向群臣宣布龙神军要来北方铲除流匪。这是稳定民心的大事,早一天散播出去,早一天传到流匪的耳中,凭着龙神军三字,就能把流匪吓得缩在土匪窝里不敢动弹。

    谢玲珑给李秦的这封信足足十五页纸,细细的说了好些事。李秦到达北方之后,至今为止给她、和泉分别写了十二封信,共收到她的十三封信,和泉的两封信。

    李秦双手捧着谢玲珑字迹方正大气的信件认真读着。信里开头几句话,就令他十分感动,谢玲珑捐给他一千万两金票,说这些是她卖灵花、灵果所得,明年必能再赚回来,叫他不要心生内疚。

    后面信里写的几件事,李秦头一回听她说起。

    第一件事是用灵兽找金钢石、金、宝石矿。谢玲珑说北寒之地土地贫瘠,但是地下蕴藏着许多宝矿。灵穿山甲、灵鼠可以潜入地下深处寻觅宝矿。

    至于挖宝矿的人,她都想好了,就是龙神军五月之后将要抓掳的突厥铁骑余孽。这些突厥铁骑兵个个身材魁梧,力大彪悍,用来当苦力最好不过。

    北寒之地若有了宝矿,财政问题迎刃而解。

    第二件事是成立南北大商会。招南方的商人到北方建立店铺专卖北方缺少的茶叶、吃食、布、丝绸,头五年收极低的税。鼓励北方的商人到南方售卖兽皮、兽毛制品等等。

    南北的商路畅通,得益最大的是百姓,南北商人也因此有了交流,有利益于融合。

    第三件事官府出三千万两银钱,由锡拉木林寺僧人向百姓借出银钱购买耕牛、新的农具,百姓可分成三年、五年偿还。这就是谢玲珑前世的无息分期贷款。

    百姓有了灵种籽,还得有农具、耕牛才能种出好田,收获粮食。此事若由刚执政的平唐官府出面,突厥百姓定不敢去借,所以交由百姓信任的锡拉木林寺来做,官府只是支付银钱。

    三千万两银钱就从谢玲珑给李秦的金票当中出。

    她是可以用捐赠形式送给百姓农具,但怕百姓觉得来之容易不好好珍惜不用心种地,就想到这个方法。她做好最差的心理准备,这些银钱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复返。

    “哈哈哈,太子,我来也!”明王满面笑容推开了门。

    李秦起身鞠躬行礼,笑道:“叔爷爷可曾用过早饭,灵鹿肉馅生煎包子配上清淡的灵菜粥,那是绝等美味。”

    明王摇头道:“我还不曾吃。我是惦记着这些天大臣们天天叨叨的那些事,这就过来先见你。你早朝可曾下令把灵种籽发放出去?”

    李秦双手把两封信递给明王,道:“还没有,小叔叔、小婶娘给俺写的信里说了好些大事,俺得跟您商议过之后再去做。您瞧瞧这信。”

    明王接过信,激动不已道:“我刚才听说小玲珑给你一千万两金票?”

    李秦点头道:“小婶娘一出手就是这么多银钱,实是出乎意料。她怕路上不妥,特意安排米大师亲自送到我手上。”

    明王吸一口气,定定道:“一千万两金票,那就是十个千万两银票。你小婶娘这些年为了支助咱们平唐打突厥,已把积蓄用光,是以你正月初离开长安时,她都没有多余的银钱给你。这过了个年,她赚到了银钱,估计还通过丝绸之路卖掉不少古董玩珍宝,才凑到了这笔巨银,赶紧就给你送过来。她为你可真是费尽心力。”

    李秦点点头。这世上能这般对他却丝毫不求回报的只有谢玲珑。

    明王看了和泉的信,哈哈大笑道:“面冷心热的臭小子。”

    李秦请明王坐着看信,道:“小婶娘信里提及无息分期贷款给百姓买农具、耕牛之事,俺准备下发灵种籽时将此事一并公布,早朝之上就未说,想等着您来了商量。”

    明王眼睛盯着信仔细读着,头也不抬,道:“就如你所说,稍后咱们便去锡拉木林寺。”

    李秦眼睛闪烁比同龄人沉稳睿智的目光,等着明王看完信,道:“叔爷爷,若是寻到宝矿,俺想向皇爷爷提个请求,将所得财富两成还给小婶娘。”

    明王道:“若没有灵兽,哪来的宝矿?莫说只给小玲珑两成,就是五成也是应该的。咱们不能老让小玲珑往里头贴钱,她赚钱也是大费心思。这事咱们祖孙俩办了之后,我给你皇爷爷提一句,你就不要管了。”

    李秦笑道:“多谢叔爷爷。”

    明王瞧着个子仅比自己矮半头的李秦,道:“谢我做甚,小玲珑可是我的干女儿!”

    冷风吹过深红色古老庄严巍峨的镇北王府,屹立千年高达九丈空荡荡的宫墙一角,站着一个穿着蓝衣黑裤戴着黑色狐狸帽的秀美中年女子,她腰间佩着一柄用乌黑鲨鱼皮制成剑鞘的长剑,露于帽外的长发随风飘散,气质出尘。

    中年女子是奉谢玲珑之命来乌城的米照丽,连续在灵雕背上飞了几天,中途只在沙漠休息了一天,很是疲惫。她用过早饭在客房歇息到正午,用了午饭,听得奴婢说白丽已午休,明王与李秦出了王府,便来到宫墙漫步。

    米照丽俯视四周,偌大的王府近收眼底。

    王府的面积不到大明宫一半,但这也很大了。她清楚的记得,几年前为了警告突厥新帝,曾骑着灵雕从长安到此,用郊外山上的巨石砸了许多座宫殿。这些宫殿早就被新帝派宫人修好,如今成了明王的王府,空荡荡无人居住。

    米照丽走到宫墙垛口,眺望远方,白练似的护城河从城外流过,村庄远处是草原、起伏的山峦,若不是有着一望无际的草原,仿佛置身于青城。

    多年前她以一名敌国刺客见不得光的身份潜伏进入乌城,今日却是能光明正大的屹立于此。

    曾对北寒之地平唐百姓j滛掳掠无恶不作的突厥铁骑与突厥国一起灭亡。青城北明庵的尼姑再不用冒着生命危险去战火燃烧最猛烈的村子救助妇孺孩童。北寒之地的平唐百姓得以过上安定的日子。

    米照丽从袖子里取出一片苍绿的灵树叶,放在唇边,就用这片灵树叶吹起轻快的青城小调。她的心情也如小调欢快。

    她连着吹了十几曲,仰天大笑数声,转身走下宫墙,去看望白丽。

    米照丽给刚午休醒来的白丽把了脉,道:“王妃,你的脉象平和,一切正常。”

    白丽笑道:“我这些年天天吃灵物饮灵水,连沐浴都用得灵水,从未生过病,便连闹肚子都不曾有过。我身子康健的很。”

    米照丽道:“我这里有套内功心法,最适合孕妇修练,练此功对胎儿有益处。”

    白丽问道:“可是七雪姐练得那套心法?”

    米照丽点头,道:“不错。雪娘自幼习武,尚有些基础,修练此心法软容易。你从未练过武功,年龄也大些,学习此心法,得需我在一旁教着,不能图快,要慢慢练,练得扎实。”

    白丽耐心听着,连连点头。她为了腹中孩子能够像谢家几个孩子那般康健,下定决心要把这套心法学会。

    米照丽道:“孕妇怀孕前三个月害喜厉害,情绪不稳定,易出些不利于胎儿成长的状况。我留在王府,等到下月再回长安。”

    白丽大喜,连声称谢。

    米照丽笑道:“区区小事,不足挂齿。珑娘若知晓你有喜,定是想法我一样。”

    三月底,张氏、沈氏、江易夫妻来到了乌城。

    张氏在得知白丽怀孕后,想着白丽不但是王府主母,还要常接见突厥贵妇,她特别不放心,这就听了沈氏的劝,抛开被休之妇的自卑,万里迢迢赶来照顾白丽。

    张氏曾是名门嫡女,又任了都督府的主母几十年,管下人很有经验。明王就把王府内宅的大小事都交给她,让白丽轻松许多。

    沈氏、江易到乌城是为了成立南北商会、建立南北商道。谢玲珑任会长,沈氏、江易、白丽任副会长。

    潭州沈家、江家最先入商会,已在乌城、沙城等城府各买下两个铺面,准备在龙神军进入北方之后,就派商队运来大量茶叶、丝绸、熏食品、衣物放到店铺里售卖。

    谢玲珑亲切问候白丽的信里说了几件事。

    头一件就是谢平泰考中举人第二十九名。家里不想让他像两个哥哥一样太早入仕,七月不让他参加会试,等下届再说。

    第二件事,三月五日,央金给李振生了个重达九斤八两的大胖细伢子。李自原册封细伢子为从七品上的朝散郎。

    第三件事,唐家四姐妹竟是一齐怀上身孕,福乐庄上下大喜。四姐妹要安心养胎,六月不能到乌城看望白丽。

    李秦也收到谢玲珑的信,这回又给他带来好消息,德高望重的贺栋竟要带着几十名学生到乌城来助他一臂之力。贺知清效力于他,如今贺栋也来了。他自是感激贺家人。

    风和日丽,草原上的草、田里的灵荞麦籽、青菜发出嫩绿的芽,处处生机盎然。

    明王算着日子终于到了能够知晓白丽腹中胎儿性别的时候,赶紧请着米照丽给白丽把脉。

    米照丽的医术在和泉之上,自是比六位太医高明,很快的把过脉,便笃定的道:“恭喜王爷,王妃身子康健怀着两位千金。”

    白丽一听喜出望外,道:“明哥,竟是两个小娘!菩萨一下子给咱们赐了两个孩子。”

    白家家族里从未有女子生过双胞胎,皇族宗室的双胞胎却是有一些,李秦、李湘便是龙凤胎,李静是皇室公主,她的两个曾孙子就是孪生子。白丽能怀上双凤胎,那是因为明王的血统遗传。

    “丽娘,去年舅舅常在我面前显摆,得意洋洋说唐家生生抢了四大千年世家小女婿,哼哼,这回我抢得两个干儿子做女婿,加上皇帝哥哥抢得康郎,咱们李家共得了谢家三个儿子当女婿,让舅舅瞧瞧李家的厉害!”明王意气风发,丝毫未有重男轻女,丹凤眼贼亮,风风火火跑出去。

    米照丽笑道:“王爷还真是个急性子,两个小县主还在王妃腹中呢。王爷这是去做甚?”

    白丽眼睛圆瞪,反应过来之后,有些哭笑不得,不过这事若不抓紧,谢家两个小郎就成了秦家、青城李家或是千年世家的女婿。

    她抚着还未隆起的肚子,十分激动道:“女儿啊,你爹去给你们想法子定亲事。你们晚来了几年,错过了平安,能嫁给他的两个弟弟,娘也是十分欢喜。”

    数日后,远在陕西道偏僻山林里带领十万百姓挖水库的谢奇阳、长安泉王府的谢玲珑、福乐庄的李静和何七雪,同时收到了明王的信。

    李静拿着白纸黑字的信一字一句念给江氏、张巧凤听,直听得两个老妇人捧腹大笑。

    李静自个也是笑得合不拢嘴,放下信跟两个老妇人侃侃而谈,道:“浑小子平时总浑,今个这信上的话说得俗点,却办得是正事。他与丽娘好不容易得了两个女儿,自是想着给她们寻门好亲事。”

    “说起来,他们两口子与七雪两口子还真是有缘,若当年浑小子不去潭州福乐居养病,哪里会遇到白丽,又怎么会有两个女儿。”

    “老姐姐、老妹妹,我觉得这门亲事好的很,你们也是这般认为吧?”

    江氏迎上李静期盼的目光,点点头道:“我是觉得好,可得问问阳伢子、雪妹子、珑妹子才行。我连孙子亲事的主都做不了,何况曾孙子呢。”

    张巧凤道:“我也是呢。我六个儿子的亲事都是他们爹定的,十一个孙子的亲事是他们爷爷跟珑妹子定的。”

    李静笑道:“即是都同意,那咱们姐妹三个这就去找七雪、老妹夫说说。”

    ------题外话------

    连着四天更新六千以上,把我写得头晕眼花,昨天章节竟弄到第三卷去了。

    请亲们把月票都投下来,力顶本文在月票榜第6名,不要被后面的文超过,多谢!

    请牢记本站域名:gwen2

    第四卷 一品王妃 6 议亲事延四年 和泉掌掴飞王 票!

    晚春。昨夜下了一场小雨,早晨天气晴朗,空气清鲜。

    泉王府三面环水的红亭里坐着两个端庄高贵少妇打扮的女子。

    吕青青跟谢玲珑说着话,目光不时望向飘着绿色莲叶湖水上面浮着两艘红色漂亮的小船。船上六个奴婢正带着贺莹、贺晶划船玩耍。

    谢玲珑见粉雕玉琢可爱之极的贺晶两只小手都握不住艘桨,道:“可惜我只有小秦儿,若是再有一个儿子,一定要把你家晶妹子定为小堂客。”

    吕青青难得朝谢玲珑翻个白眼,道:“占便宜还上瘾了,若不是你来说,我才不愿把莹妹子嫁入帝王家。”

    谢玲珑笑道:“原来我的面子如此之大,多谢你瞧得起哦。”

    吕青青道:“我是奇怪,你为何不给太子定下千年世家的嫡女,怎么想着要跟我家联姻?”

    谢玲珑菀尔道:“莹妹子叫我干娘,我视小秦儿为亲生,这两个孩子都是我看着长大的,从小感情就好,我自是要把他们俩凑成一对。”

    李秦曾经表露出羡慕谢玲珑与和泉青梅竹马,相识互相了解这才定了亲事。

    如今贺莹马上就去乌城,李秦也在那里,谢玲珑想着提前给吕青青透个口风,好叫两小多了解接触。

    谢玲珑能为李秦做的就是这些,最终能不能成要看他与贺莹的感情,还要看他是否能把持的住自已,毕竟贺家是几百年清贵世家,根本不需要献女来讨好皇室。平唐帝国不是每个家族都像四大世家那样挤破头把女子送给皇族宗室的男子。

    吕青青坦言道:“莹妹子今年才五岁,太小了。此事咱们两个先私底下说着,等到了乌城再议。”

    谢玲珑道:“到了乌城也不急着定亲,等小秦儿满了十四岁,那时莹妹子九岁,虚岁十岁,也到了懂得时候,你再问问她的意思。我也不想让干女儿委屈呢。”

    吕青青正发愁如何跟爷爷贺栋提此事,闻言如释重负,笑道:“好。此事四年后再议。”

    谢玲珑道:“小秦儿在乌城,你一家人过去了,正好瞧瞧他有没有要娶莹妹子的诚意,但凡他有了通房什么的,别说你不同意,就是我也不愿意把莹妹子嫁给他。”

    吕青青只是微笑。

    谢玲珑放下镶金边的青花细瓷茶杯,正容低声道:“我是最厌恶男子一妻三妾六通房。小秦儿要在这方面没出息克制力差,算我这些年白教他,以后他的事我绝不再管。”

    吕青青道:“你说得轻松,只怕到时就舍不得不管。”

    谢玲珑摇头道:“你放心,我说到做到。这没什么舍不得。到时我就把他当成太子来敬着,再没有什么亲情可谈。”

    吕青青见谢玲珑说得坚决,道:“好了,你莫给我表态,小辈的事,还得看她们自个的姻缘福份。”

    谢玲珑点点头,心里想着另一件事。

    昨天,唐皇后带着李月、李兰到了福乐庄,特意给谢玲珑说,请她帮着飞王的五个庶子女找门好亲事。谢玲珑没有应下,只说等着李秦兄妹的亲事定了再说。

    说亲的事看似容易,其实做好了很难。她首先要了解双方的人品、家世、容貌、性格,分别询问双方及其长辈的意思,而后下帖子请双方两大家人同一天到府里见面相亲,再等着双方回府听答复,若是相不中,此事到此为止,若是相中了,还得再下帖子把双方请来议定亲的事。等着双方成亲之后,过得好倒罢了,过得不好,碰上懂礼的不会来找事,要碰上不懂礼犯浑的能指着她的鼻子骂人。

    谢玲珑帮着说亲的人,都是亲人或是极好的朋友,双方长辈那都是很明理的人。

    飞王那五个庶子女都有了封号,他们母族赵、周、马家,那都是非常难缠的家族,三家早就惦记了他们的亲事,想着跟飞王联姻,让他们嫁娶族里的人,这样又得了势使家族声望大涨。

    谢玲珑若给五个庶子女定了别的家族的子女,赵、周、马家还不得怨死她。

    李秦的亲事四年后再议,李湘及飞王五个庶子女的亲事自是要在此之后。飞王若是等不及,那就自个去给五个庶子女寻亲事。

    飞王的三个庶子在此这四年里有了通房、侍妾,谢玲珑便能以此为由拒管他们的亲事。

    吕青青跟谢玲珑心意相通,见她沉思不语,便笑道:“怎地才一晚不见你家冷面霸王,就相思无边了?”

    谢玲珑挥手道:“哪里有想他。只是想着一件琐事,我给你说说。”

    吕青青听完之后,蹙眉道:“这五个孩子有亲爹、亲娘、亲爷爷奶奶、亲外公外婆,怎么也轮不到让你给他们寻亲事。那五个孩子别看着都有了封号,可是母族有几百个亲戚,任何人跟他们成亲之后,光是应付这群亲戚就够烦心的。此事你千万莫管!”

    谢玲珑见挚友为自己打抱不平,心里感动,道:“昨个我已婉拒了唐皇后。不过,瞧她那口吻,还会再提。”

    吕青青抿口茶润润嗓子,低声道:“原以为你嫁了你家冷面霸王,上没有公婆、下没有大小姑子伯伯叔叔妯娌,日子会很好过,岂料这么多隐在暗处的亲戚。你又偏偏是个心极善的,管了一个又一个。”

    谢玲珑轻声道:“我好歹不用每日早晚给婆婆敬茶请安,看婆婆脸色行事,府里也无人派眼线盯着我的行踪,没有长辈往小泉子身前塞女人。如今我想去哪里,抬腿便走,根本不用向长辈请示。”

    吕青青瞧着谢玲珑脸带详和的笑容,握住她滑腻的小手,道:“你这般知足乐观,是以日子过得舒心,再难的事到你这里都会迎刃而解。我此去乌城,最舍不得的是你。以往我有什么不舒心的事,都来找你倾诉,你都会开导我,日后我到了乌城又找谁去说。”

    谢玲珑抬头见吕青青眼睛闪光,道:“现在才四月初,到下月去北方还早呢。你说分别的话做甚?”

    吕青青扭脸望向别处,听谢玲珑讲着几件趣事,缓缓将泪收回,道:“我心里有些担心,咱们关系情同亲姐妹,若是两个孩子长后定亲大婚之后过得好倒罢,那若是过得不好成了怨偶……到时伤了咱们之情的情谊。”

    谢玲珑定定道:“这还有四年时光呢,你不用担忧。我给你交个底吧,小泉子给她们两个批过命,是极好的一对,就像你与知清、我与小泉子那般的好。”

    吕青青一听,终于心思安定下来,道:“如此甚好。”

    吕青青母女三人用过午饭便离开王府。

    谢玲珑午休醒来,收到明王的来信,得知白丽怀了双凤胎,惊喜交集,再一看信里最后没有要任何灵物,只说非要定下她两个弟弟做女婿,不由得忍俊不禁。

    谢玲珑去了长安学府参加长安书院五千余名新生入院典礼,跟到此当贵宾的和泉说了白丽有孕之事。

    巨大苍翠茂密的灵水杉树下,谢玲珑一袭紫衣,不施粉黛,倾国倾夺,笑道:“干爹真是急性子,两个干妹妹还未出世,就想着给她们找女婿。”

    和泉头戴白玉冠,上着浅紫色衣下着银灰色长裤,冷峻威严,高大的身躯完全遮住谢玲珑,不让别人瞧到她,道:“他怕是打着日后让外孙姓李的主意。咱们家莫答应,由他乱想折腾去。”

    谢玲珑面色微变,道:“小泉子,干爹应该不会有此想法,他只是想了干娘的心愿。干娘一直想生个干妹妹,把她许配给安伢子呢。”

    “珑珑,咱们回府说此事。”和泉牵着谢玲珑的手离开学府,乘灵马车返回王府,便听门奴禀报,明个早晨李静等人要到府里跟谢玲珑议事。

    长安飞王府门前热闹非凡,停着几十辆马车。这几年回到长安一向低调行事的飞王竟是设宴请长安的名士及其家眷。

    从大门至主院大厅,一路走廊、院子里随处可见漂亮艳美的灵花,芳香四溢,使得客人仿若置身于皇家花园。

    大厅里坐着许多人,李啸飞端坐在主桌,左右两侧下首均是陕西道的名士、大家。

    李啸飞近来在青州得了爱民如子的名声,让文武百官淡忘了他多年纵容欧阳侧妃卖官的丑事。

    李啸飞是太子的生父,广发近一百三十多张请帖,竟是只有七十几位名士应邀而来。

    那些不来的名士,七成误以为是李啸飞替李秦要选太子妃,不想跟皇室成为联姻关系,三成以为他要结党羽扩大势力。

    李啸飞开门见山说了目的,想请名士到乌城辅佐李秦治理贫瘠的北寒之地。他见众位名士均是打哈哈敷衍,心里虽是惊诧不满,却仍是面带笑容将酒宴进行下去。

    主院的后面是座能登高望远的阁楼,李湘随和而又不失礼仪的见过众位贵妇及小姐,给初次见面的各位嫡小姐送了得体的礼物,等人都到齐了,隆重正式的介绍李月、李兰。

    初次在长安贵妇面前亮相的李月、李兰,很是羞涩,说话细声细语,哪里像王府的主人,竟是比头次来的客人还拘束。

    李湘一手一个拉着两个庶妹,温和的笑道:“你们与俺一起招呼客人。”

    众人早就听说两位郡主如今在宫里居住,整天陪着皇后娘娘,今个又见李湘如此善待她们,教她们待人接物主持宴会,心里不由得对她们高看一眼,目光中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