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天下王者 > 天下王者第37部分阅读

天下王者第37部分阅读

    卫,按照年纪辈分,这第一题本应该是七王爷出题,不过七王爷毕竟是蒙古鞑出身,先天性不足,虽后天努力扑救过,这第一题倒也没想好,听张士信自告奋勇,正求之不得,黏着长须呵呵一笑,道:“既然如此,这第一题便随你出便是!”

    众人连声应许,张士信一阵得意的冲着小郡主望了望,一收纸扇,呵呵一笑,道:“既然众位看得起,那好,在下便有僭了。只是即要在下出这第一题,总得赏罚分明才好,故而在下提议,待会儿在下出了第一题,谁若答不上来,可要罚 酒三杯。”说完,张士信冲着赵环丢了个眼色,赵环点了点头。捏了捏手心中的五毒散。

    “哈哈,也好,也好!“七王爷两声附和。

    大殿里,其他众人见这边有好看的,纷纷停下了交谈,静耳细听。远去,陆楚楚见萧云没人理会他,却皱着眉头故作高深的样子,“噗嗤“笑了出来,急忙用手臂拦住嘴巴,不让声音出来,双眼左右望了望,见除了宋方之外,无人理会自己,不由得冲着他吐了吐舌头。

    这边,张士信沉吟道:“起个什么好题目?”  想了一想,他突然拍掌笑道:“这第一题么,已经有了,咱们今日来此是给七王爷祝寿,寿宴自然要喝酒,这第一题么,就从酒令开始可好?“

    “酒令啊,这也太老旧了吧?“张士信话音尚未落地,萧云便不满的叫嚷起来。

    一听有人反对,张士信脸色杀气一现,待看到是萧云脸色杀气更显。但此刻他也不好说什么,正欲询问,一旁的小郡主忽然格格一笑,道:“行酒令老旧,那你倒是来个新的?“

    “不错,既然萧大人认为在下行酒令乃前人之作,不知萧大人有何新鲜的题目,今日以文会友,萧大人若是有,不妨说来听听!“

    “对,对,萧大人不妨说来听听!“赵环也跟着吆喝。

    萧云道:“这个吗太多了,在下也不好一一说将出来,不过今日大家由此雅兴,萧某也不好推辞,这第一题吗?用接对联如何?“

    “对联?“众人一脸的惊讶。

    “这是什么东西,唐诗宋词在下倒是听过,萧大人口中所说的对联,在下还是头一回听说,不知是何物?“张士信面露惊讶之色。

    这边一说要比“对联,四周便静了下来,齐刷刷的将目光望向了他。

    萧云之所以要绞尽脑汁使用对联,实在有些迫于无奈,刚才一听张士信说什么行酒令,他便暗叫不好,拜二十一世纪的古代电视剧所赐,他对这行酒令多少也了解一些,知道在古代酒令成俗盛于唐代的士大夫间。在唐代诗文中酒令频繁出现。饮酒行令在士大夫中特别风行,他们还常常赋诗撰文予以赞颂。白居易诗曰:“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当酒筹。”后汉贾逵并撰写《酒令》一书。可见行酒令也巨绝非普通人可以行的,宋代不但沿袭了酒令习俗,而且还丰富发展了酒令文化。所创出的酒令名目已经十分繁多,如有历日令、罨头令、瞻相令、巢云令、手势令、旗幡令、拆字令、不语令、急口令、四字令、言小字令、雅令、招手令、骰子令、鞍马令、抛打令等等,这些酒令汇总了社会上流行的许多游戏方式,虽说是是酒席上的一种助兴游戏,但没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做基地,想接一个行酒令可不是那么简单的,萧云莫说他连几首最出名的唐宋宋词都背不全,别说弄什么行酒令了,当真与这些人一番交往,立马露了马脚。到时候不但丢了面子,还让人小看了。《孙子兵法》上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与其被人牵着鼻子走,不如做一个领头的羊,让人跟着屁股后面转。所以经过一番思索,他知道,所谓的唐诗宋词元曲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文化奇葩,而对联这个时候尚未形成,正好一用。

    小郡主自小听了多是唐诗宋词小曲什么的,从未听过什么对联,这会儿好奇的道:“这对联可有要求?”

    萧云一拍脑门,道:“哦,倒是忘了。”急忙说起了对联的规则:“回禀郡主,对联并不难,只需每一联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

    “哦,这个好办?还有吗?”小郡主瞧他话头未尽,跟着补充了句。

    萧云续道:“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

    众人都是通晓文墨之人,萧云将规则一说,小郡主就率先说道:“这个看似不难,倒也可以玩玩,今日乃我父王寿宴,不妨一试!“

    她虽是询问众人,但口气却早已言明,今日玩的就是这个。

    第一章送上,各位请首订啊,求首订啊!

    正文 184章:天助我也

    众人重新落座,七王爷是主人家坐在主位,小郡主乃主人家之女,理所当然的紧挨着主人坐下,萧云本想坐在末座,忽听得小郡主冲着他一招手,道:“萧大人,这边坐!”蒙古女孩子性子大方,心里想到什么就说了出来,小郡主自萧云在后殿打开送给七王爷的生日蛋糕会,这个个性刁蛮的蒙古女子,便觉得萧云的一切充满了新鲜,这会儿那里顾得旁人,眼见萧云大有落在末座之意,急忙挥手招他过来。

    郡主有令,岂能不从,萧云苦笑了声,只得挨着小郡主身边坐了下来,这一下惹得张士信暗恨不已,他本想趁着机会挨着小郡主落在,一来好好看看这个江南见不到的美女,二来也好趁此机会好联络联络感情,故而才迟迟不肯落在,岂料自己的一番精心准备,却给他人做了嫁衣,让他如何不恨,若非这里七王爷的府邸,换做是自己在高迪的丞相府,早就一刀砍了过去。

    眼看萧云紧挨着小郡主坐了下来,张士信心中虽恨,但也无法,只得将恨意埋在心里,挑了小郡主对面的座位做了下来。

    见众人均落座,七王爷呵呵一笑,道:“好,既然如此,这第一联还是从萧大人开始吧?”

    其他陪坐的宾客纷纷点头,道:“该当如此!该当如此!”

    这会儿,萧云也不客气,略一想了想,心道:“今日是七王爷的寿辰,这联队看来不易太过难对了,先来个拆字联,活络活络场子!“打定了主意,沉吟了片刻,说道:”闲(闲)看门中月,思耕心上田。“

    张士信有意要表现一番,一听萧云话音刚落,便抢先接过话头对道:“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格)亮。“

    “好,好联,对的好!“坐在张士信旁边的赵环这会儿一个劲的叫好。七王爷在张士信开对的时候,也已想好了一联,便也脱口接道:”两舟并进,橹速(鲁肃)不如帆快(樊哙)。“

    小郡主听了半响,总算有些明白,但一时却想不出好联相对,红着脸苦苦思索,众人知晓她是七王爷的爱女,碍于情面,谁也没催促,默默等候,小郡主苦苦思索了一番,仍旧不得,正欲举杯罚酒,忽见萧云在一旁做了一个“吹萧“的动作,脑海里立马灵光一闪,想出一联来:“八音齐鸣,笛清(狄青)难比箫和(萧何)。”

    众人一听均觉不俗,纷纷鼓掌庆贺,五人之中,唯独赵环尚未对出,这会儿也不好在躲避,咳咳了两声,朗声道:“双鸟齐飞,凤雏不惧鹏举!”

    众人一听,虽有些牵强,倒也相彰得意,如此这般,第一圈算是对完了,倒是没人落单,小郡主得萧云相助才没被罚酒,这会儿扭过头来冲着萧云感激的一笑,这一幕自然落了张士信的眼里,他眼里杀机一现,朝一旁的赵环动了动眼色,赵环心知肚明,却一时也找不到何时的理由将那包五毒散下进去,本来想趁着以文会友这个 机会,好好戏弄萧云一番,也好趁此机会,将五毒散下进去,然后接着罚酒的机会,让他神不知鬼不觉的喝下去,等三日后,毒性发作的时候,到那时候在比武,那就是胜券在握了。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本想用行酒令,不想让萧云先下了手,弄了什么对联,自己险些被罚酒。想下毒让他罚酒,恐怕是不可能了?

    就在赵环苦苦思索害人诡计之时,坐在七王爷身边的小郡主感到尚未尽性,见众人纷纷停了下来,不住的拉着萧云的衣袖道:“再来一个,再来一个,再来一个……?”

    萧云瞧她焦急的神色,不好佛他意思,思量了一番,正想弄个长一点的对联,忽然对面的张士信摆了摆手,似有话要说。

    萧云道:“不知这位大人可有话要说?”

    张士信颔了颔首,道:“不错,萧大人想出的这对联,对接起来,妙处横生,的确不失为一个好的消遣法子,不过比起行酒令却少了一番情趣,以本官看。他冒充的是通奉大夫二品大员的头衔,这会儿不得不以本官相称。

    “以本官看,我等虽说以文会友,但今日是七王爷的寿宴,自当以欢快为主,行酒令本是助兴娱乐之本,用于七王爷这般寿宴最好不过了,不知萧大人意下如何?“

    一听这话,萧云暗暗叫苦,刚才好不容易糊弄了大家以对联替代了行酒令,不想这么快,这人就不干了,这会儿再要强制用对联恐怕也说不过去了,而且看刚才众人的反应,几个陪客的老家伙只听了一圈,便都露出昏昏入睡的神态,若非七王爷坐镇,只怕这几个老家伙早就一头倒下去了。他本想活跃一下气氛,不想如今气氛更加沉闷,见七王爷已面露不耐之色,便笑道:”呵呵呵,这位大人言之有理,这对联是对不得了。一切听这位大人便是!“

    张士信要的就是萧云这句话,刚才的一番对对子,他隐隐约约看出萧云肚子里墨水并不多,所以才想到了用行酒令来比试,他今晚的目的是让赵环借此机会将五毒散下在酒里面,然后借着行酒令的功夫,让他乖乖的将下了毒的酒喝下去,如此一来,便神不知鬼不觉,只等三日后,殿前比试,赵环夺取了汉人先锋官,到那时,萧云生死便无关紧要。

    但他没想到,萧云竟先下了杀手,用对联替代了行酒令。瞧他的样子,对对子是十拿九稳,本以为今晚良机又再次错过,不想萧云想出的对子虽有些雅致,但对于一帮不同文墨鞑子兵,还不如行酒令来的实在。冷眼旁观,见七王爷已面露不耐之色,其余众人更是听得哈气连天,心中暗喜:“此乃天助!”

    行酒令的方式可谓是五花八门。文人雅士与平民百姓行酒令的方式大不相同。文人雅士常用对诗或唱小曲、猜字或猜谜等,一般百姓则用一些既简单,又不需作任何准备的行令方式。

    今晚来的多是平日和七王爷交好的军方方面的大官,对于行酒令自是情有独钟,一听张士信用行酒令,不少人开始叫了好。就连几个看客这会儿也从哈气连天的萎靡的神情中慢慢的恢复了过来。大有一试的举动。

    萧云瞧众人神情,比起先前要活络了不少,顿时暗骂古人不识货!但也不好说什么,谁让自己看不清楚行情呢?

    张士信似乎很满意这场面,呵呵一笑,道:“这行酒令很简单,只需引用《诗经》句行雅令便可?“

    一说要行酒令,原本还算吵闹的大殿,立刻静了下来。张士信是推令官,这第一令自是他开始,他摇着纸扇想了想,便想到了在江苏喝酒的时候听到了一个有关关于雅令的动人故事。

    《申屠澄》记载,布衣秀才申屠澄赴任县尉,风雪阻途,夜投茅屋。好客的主人烫酒备席,围炉飨客。风流才子申屠澄举杯行令:”厌厌夜饮,不醉不归”,引用《诗经》句行雅令。不料话音刚落,坐在对面的主人之女就咯咯笑了起来,说:”这样的风雪之夜,你还能到哪里去呢》”说完,少女多情地看了申屠澄一眼,脱口出令:”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申屠澄听后,惊叹万分。他知道少女是用《诗经&p;8226; 郑风&p;8226; 风雨》里的诗句,隐去”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后两句,说明少女已含蓄而巧妙地向他表达了爱慕之意。于是,申屠澄向少女的父母求婚,喜结良缘。

    想起了这个故事,心中一动,便有了主意,略一道:“:”厌厌夜饮,不醉不归”,这一句引用是《诗经&p;8226;湛露》!“

    赵环立刻叫好,边叫边冲着萧云望了望,神情再分明不过了,这一句要他对,萧云心中暗暗叫苦,整个《诗经》他只记得用于追女孩子用的那么一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 这么一句,他还是背了许多遍才强行记下来的,至于其他的什么‘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还是从电视上看着记下来的,这会儿你让他用《诗经》来行酒令,还不如直接秒杀他算了。

    萧云尴尬的笑了笑,正欲红着脸刚想举杯自罚,忽听得拉着自己衣袖的小郡主,不知什么时候,附过身来,伏在他耳旁低低道:“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萧云何等聪明,一听便知这就是接下去的酒令了,心中一乐,也顾不得众人惊异看他二人的眼神,朗声说道:“我对‘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如何?”

    第二更送上,今天还没有首订哦,各位加油,码字归我,首订可要靠大家了,还望大家多多首订哦!

    正文 185章:此地不宜久留

    张士信所行的酒令这个故事 ,恰好小郡主也看过,故事的两句行酒令也顺带记了下来,刚才瞧萧云满脸尴尬之色,想起刚才对对子时他对自己的帮助,心中一动,便附耳贴了过去,告诉了萧云下一句。

    这一切,张士信自是看在眼里。心中那个气,恨不得当场杀了萧云,但此刻的他知道不是时候,漫说杀了萧云七王爷不会放过他,就算七王爷肯放了他,他也不能就此破坏了殿前比武的计划。方才瞧萧云脸色通红,神情尴尬,便知萧云如能如何是对不上了,正暗自得意,不想小郡主横空插了一腿,这会儿他才后悔刚才让这个小女搅了进来,看来女人是祸水这句话当真不错。

    张士信气归气,但也无可奈何,唯有点头,道:“萧大人好才华!”

    萧云吁了口气,脸上一红,谦逊道:“大人说那里话,比起大人的大才,萧某自愧不如啊,这行酒令,若非小郡主的帮忙,以下官的那点墨水,只怕难以应付啊?“这句话也并非他自谦,实在是说大实话。在古代行酒令本是文人们应酬答对的日常交往中的一件极为普通的小事,他们应答起来自是极为顺口,可萧云来自二十一世纪,慢说古话尚未学的通顺,就是这小小的行酒令他也是应付不来的,一句酒令,要有诗经中一个词、一首曲牌名、一句古诗,没有的底蕴深厚的古文功底,能办得到么,再说了这样的行酒令,古人天天都会有,自己一个现代人,平平仄仄都没弄清楚,四书五经更是别提了,刚才好不容易得小郡主帮忙才挽回了一点颜面,若是再对下去,只怕露陷不超过十分钟。

    张士信见他态度谦虚,连忙道:“萧大人说的哪里话,在下看萧大人满腹经纶,绝非一介武夫可比,来来,来再来……?“

    萧云连忙摆手,道:“大人对不住了,下官实在才疏学浅,比不上众位大才,这行酒令下官实在对不上,还望各位大人见谅,见谅啊!“萧云之所以急着退出行酒令,倒不是他真怕了这行酒令,行酒令虽有多种,但终究是离不开文人的那些气息,自己虽没读似四书五经,平平仄仄也不太熟练,但自己若稍加思索,也不是对不上来,这点自信他还是有的,他之所以不再继续下去,是因为心中那股不安的气息,并没有因为李伯升的离开而消失半分,相反那股不安却渐渐强烈了起来,这股气息迫使他,有了“此地不能久耽,我得赶紧走”的念头。

    自从那股感觉随着他进了七王爷府邸后越来越来强烈,萧云就有一股如坐针毡的感觉,本来想七王爷这样的大的寿宴,他这等五品小官,根本不需要来,但七王爷偏偏给了他一张请柬,那请柬还让赵环伙同四个体型均称,骠肥身健的四个大汉强行送来,让他不能不来,如今寿宴尚未开始,李伯升就开始了刺杀,他本来也绝对想不到张士诚会派人来杀,因为他对张士诚根本就构不成丝毫的威胁,漫说他不过是小小的五品官,就算是当朝一品,要杀的也是脱脱,绝不会是他,但偏偏刺客来杀的是他。瞧李伯升那股杀气,若非没有什么深仇大恨,他是在难以想出,一个人会对一个毫不认识的人产生那么强大的杀气,那杀气分明是非杀不可,这点让他一直想不通,也正是情况不明,他才感到有些害怕,谁知道今晚混入了多少个张士诚的刺客呢?一个李伯升可以混进来,其他的人难道不可以么……?“

    李伯升被神秘人救走后,他就开始在人群里搜寻着可疑的人物,本来那些在他眼中看起来毫无杀伤力的老头,也会儿也让他不由得多看了几眼,他实在不敢想象,什么时候又冒出一个李伯升一样的刺客来,手中提着一把刀,大喊一声冲着喊杀而来……?“他本想李伯升刺杀事件发生后,这些平日里灯红酒绿,惜命如金的贪官污吏多少有些混乱,至少不少开始告退,因为电视剧上是这么样演的,但他低估了这些草原民族的抗压能力,他们就想看了一场精彩的好戏一样,戏终人留,没有一个人离开。这样一来,萧云也不好借口走了。

    就这样他被赵环拉到了七王爷身边,弄什么以文会友,这样一来,他想走也走不了。若非这会儿他的那股杀气越来越强烈,有这样美女佳肴的场面,他何尝不想多待一会儿呢?

    行酒令他不会,刚才众人正好瞧了出来,正好趁机离开。

    打定了主意,萧云也不顾张士信的连番拉扯,径自走到七王爷的身边,抱拳对七王爷道:“今日承蒙王爷看得起,让下官来了王府的寿宴,还让下官进了大殿,这份高看的恩情,下官没齿难忘!“

    众人不知他要干什么,都瞪着双眼望着他。

    萧云不顾众人的眼神继续,道:“下官自知才疏学浅,若是不才扫了王爷的兴致,那都是下官的罪过。下官思来想去,下官浑身无一物,既不能歌,又不能舞,琴棋书画更是一窍不通。留在这里只劳烦王爷的雅兴,所以,下官想先行告退……还望……?“

    一听萧云要走,张士信和赵环等人登时大吃了一惊,多日的准备就在这一晚,岂能就此放过,就算他答应,天也不答应。但萧云说得合情合理,张士信等人虽吃惊,却也找不到合适的借口让萧云留下。

    本来,萧云留下不留下四人也不太关心,但关键是五毒散的毒药萧云并没有喝下,这才是四人让其留下的主要目的。

    三人没料到萧云说走就要走,一时慌了神,纷纷有意无意的将目光望向了张士信,张士信也慌了手脚,今晚三人甘冒大险来七王爷赴宴,目的正是铲除萧云,眼下萧云毫发无损的回去,这是他无论如何也不想看到的,可要在这么短时间里想出一个法子留下萧云,还得让他喝下五毒散,不说他办不到,就算是大罗神仙估计这会儿也办不到了。

    想了片刻,张士信豆大的汗珠顺着额头上一一流了下来,三人一向以张士信马首是瞻,一瞧他如此神色便知没法子了,三人脸色均黯淡了下来。

    七王爷一听萧云说的诚恳,加上他本来是有意为难一下萧云,好出了上次朝廷的那口恶气,但今日的他送了这么一个特别的礼物,哄得自己的宝贝女儿如此开心,就算他有意为难,当着女儿的面,也不好意思在拉下脸来刻意为难,听他说要走,也当做顺手人情算了,正欲挥手让他离去。

    “等等……王爷……?“人群里一个声音叫了出来。

    众人循着声音望去,但见站在张士信身边的赵环一脸的笑意走了过来,很明显刚才的那话是从他口中所发,众人一时也弄不明白他又想干什么,见他走来,坐在七王爷身边的两个朝廷大员,急忙歉让。

    赵环急切的走到七王爷的身边,趁着众人纷纷退让之际,神秘的冲着七王爷眨了眨眼睛,七王爷何等精明之人,岂能不知赵环的心思。自从上次朝廷萧云让他丢了面子后,赵环就一直和七王爷商议如何惩戒萧云,本来二人商议借着脱脱攻打张士诚需要汉人先锋官之际,利用殿前比试好好搓搓萧云的锐气,然后趁着他落败之际,好好羞辱他一番。可这个在七王爷看好再好不过的计划,就在他举行六十大寿的前一天,赵环找打他说:“萧云如今是皇帝的近身侍卫,如是在殿前羞辱他,怕错了皇帝的颜面,故而要求在七王爷寿宴上好好羞辱他一番。“

    七王爷当时还在气头上,听赵环这么说能更好的羞辱萧云,是在殿前还是在自己的府上无所谓,便一口答应了。这样,赵环才打着他的大寿的名义给萧云发了请柬,本来这么一个芝麻大的小官,岂能有资格来赴宴。

    但这一切都在萧云那个特别的礼物,变得有些异样。七王爷没想到萧云会如此有心,给自己送了这么一个有意思的礼物,这让他多少有些不忍,所以在寿宴上他也没给赵环提示。但如今赵环亲自来提醒他,这是他一手策划的,若是就这么放过,七王爷颇有些心不甘,一时也颇为犹豫。

    赵环见七王爷沉着脸,似乎在思索。忙趁热打铁,挤过身去,冲着七王爷一抱拳,道:“王爷,今日您老大寿,属下追随王爷多年,承蒙王爷厚爱,待属下不薄,属下无以为报,王爷大寿,属下本有心陪礼,可属下既不能文,诗词歌赋样样不通,思来想去唯有舞剑尚且可以一看,若是能博得王爷和众位大人一笑,也算尽了属下的心意了!“

    今晚的第三更送上,万字大更新,已经连续二十天了。还望各位书友们看在小景努力码字的份上,多多支持首订哦,如今的排名已经跌落第三十七名了,小景实在疼心,为了让小景的《天下王者》走的更远,各位书友们请拿起是你手中的鼠标,点击订阅吧!当然了不能订阅的朋友,也要大力收藏,大力推荐哦!呵呵

    正文 186章:五毒散

    这一番话说的声泪俱下,就算是铁石心肠之人,听了这番感人肺腑的话,也会答应赵环的请求,更何况七王爷和赵环关系匪浅,今日本就有意让赵环在众人面前表现一番,好显示一下王府的威风。他知道赵环虽平日有些过于目中无人,但到底是有些才华的,这点七王爷心中十分的清楚,听他这般说,便笑应道:“难得赵侍卫如此雅兴,若是本王不答应,岂不是错过了一场好戏,好,既然如此,本王答应你,让你舞上一段剑法,好让大家开开眼界。”说完,七王爷扭过脸冲着萧云呵呵一笑,道:“赵侍卫的剑法通神,萧大人留下来看完再走吧?“

    “是啊,萧大人,赵侍卫的剑法可好看了,不看太可惜了,留下来吧?“张士信面带笑意的拉着萧云衣袖,他虽不知赵环这唱的是哪一出,但赵环的能耐张士信还是有些底的,如今先留下萧云再说!也不顾萧云同意不同意,硬拉着萧云的衣袖,往一旁的桌椅上坐了下去。所做的位置恰好是小郡主旁边,张士信本想趁机坐在小郡主身边,岂料屁股刚坐下,小郡主便厌恶的挪了挪长椅,和他保持了一条长长的警戒线,这一下弄得他很是尴尬。

    萧云被张士信拉着衣袖,苦笑了声,知道事到如今是想走也走不了,唯有坐下来看完了剑法再走了,况且他心里也确是想看看赵环的剑法,这个七王爷府上第一高手的剑法到底高深到何种境界,若是当真有通神的境界,那么三日后的那场比试,也就不用比了!是以便安静的坐了下来,等待赵环的舞剑。

    既然要舞剑,自然要准备。

    赵环得了七王爷的首肯,眼角余光又见张士信拉着萧云坐下了,心中一喜,提剑行了个罗圈揖,便道:“劳烦各位大人在此等候,小人去去就来!”

    满堂男女大眼瞪小眼,个个都不知道他又要玩甚么花样。舞剑他们不是没见过,不说真人版,就算是历史上的项庄舞剑志在沛公,那一场足以改变历史的舞剑,在场之人也有不少人听过。只不过那是一剑争夺天下王座,而如今是七王爷的寿宴,如此欢乐的局面,却要舞剑,实在太不像话,但七王爷居然也答应。这让好多人想不明白,是以不少人开始交头接耳嘀咕了起来。一时大殿极为热闹。

    赵环行了一礼,笑道:“众位大人在此等候片刻,小人去去就来!“说完,侧过脸望了一眼张士信便提着长剑飞身而去。他身手矫捷,不一会儿出了出了大殿,府上的众侍卫均识得他,也没阻拦,赵环提着长剑转朱阁低绮户,片刻,闪进了一间小屋,这小屋是他在七王爷府上公干休息的地方,平日里很少有人来,但他还是警觉的朝四周望了望,把房门紧紧掩起,侧耳听听,见门外果真无人,方才松了口气落了门栓,在一张长椅上坐了下来。

    夜色深沉,圆盘一般的冷月,斜斜的照射窗台,淡淡的月光透过窗台幽幽的照射了进来,房屋里仿佛蒙上了一层薄薄的云雾。

    “萧云,今日就是你的死期!“坐在长椅上的赵环,就着淡淡的圆月,嘴角发出狰狞的笑容。

    此刻的他,心里就想被人使了杀人的魔法一般,双眼里充满了杀意。

    “只要杀了他,楚楚再不会不理我,只要杀了他,汉人的先锋官便是我的了,到时候我大周何惧区区数十万鞑子兵,到那时,谁再敢看不起我!“

    “哈哈哈……哈哈哈……?“他狰狞的哈哈大笑了两声,舒缓了心中的那股怨气,才警觉的朝窗外望了望,跟着弯下腰,扑到在地,朝窗台的那张大床的床底爬了进去,双手在里面一阵摸索,片刻,掏出一谭女儿红来,那女儿红被一张大大的棉布盖着,但阵阵的酒香,却掩藏不住,赵环眯着双眼,轻轻的将鼻子放上去闻了闻,喃喃道:”便宜你了萧云!“说完,一把掀开了酒坛的封盖。顿时酒香四溢。

    淡淡的月光恰如一道杀人的弯刀。

    赵环猛的吸了一口,颤抖着从怀里掏出了那把五毒散,他虽不是郎中,但也知道这五毒散的厉害, 是用蝎子、蛇、壁虎、蜈蚣、蟾蜍再加上碧蚕蛊五种毒物烧成灰烬炼成的剧毒毒药。无色无味,但是却剧毒无比。中了这种毒,两日内无任何异状,但到了第三日,胸口便开始绞痛,跟着浑身酸软无 力,虽然中毒者不至于见血封喉,可要不知道解毒的法子,也能要了人的性命,十分歹毒。

    赵环将包裹的五毒散缓缓打开,嘴角露出狰狞的一笑,顺手将药倒入了酒坛,跟着双手抱起酒坛用力的摇了摇,酒坛里的女儿红在他的轻摇下,发出“哗哗哗”的激荡声。在深夜听来,宛若鬼怪的叫唤。

    “毒不死你?我就不姓赵!“赵环抱着酒坛喃喃道:”杀人好杀,但要保全自己,还得需要一个绝妙的法子,不是吗?“

    赵环嘿嘿一笑,冷月下,双眼腾起了阵阵的杀意……。

    “要杀掉萧云,只能用苦肉计,这是赵环在今晚临时想出了绝妙的法子!”他的法子却相当的危险,等一会儿自己出去舞剑之时,带上这坛女儿红,待舞剑完毕,趁着萧云退席的时候,拉着萧云喝上一杯酒,到时候自己也一同喝下去,这叫一身犯险。

    这个苦肉计就是他在萧云要走的那一刻想出来,今晚他一直在找机会想将五毒散放在酒里,然后借机会让萧云喝下去,本来有一个好机会,自己和萧云同桌,喝酒的机会是大大的有,还有李伯升在一旁协助,不想李伯升竟被萧云的几句话吓破了胆,泄露了身份,以至于兵刃相见,令他的原计划功亏一篑,好在二公子极是出现,解了围。但终究是没机会下手,眼看萧云就要离去,成败就在此一举,他才将心一横,利用舞剑的机会,向萧云下毒。

    五毒散虽是剧毒,却也不是鹤顶红,牵机之毒,饮之必死。药力发作是在三日后,只需在这三日内,服下解药便也没事了。今晚王府大殿里贵客如云,府外流水长席,有谁会相信同样喝了酒的他,就是真凶呢?到三日后,想发现已经来不及了,到时候他只需赢了他当上了汉人的先锋官,就算朝廷有所怀疑,怀疑的目标一定会是在酒席大闹了一场的李伯升,再加上是七王爷的寿宴,他们甚至不敢大肆声张,到时候有会为了一个死去的人追查到底呢?

    想到这些,赵环嘴角露出淡淡的一笑。他记得当年宋太宗杀李煜所用的便是和他同样的法子。李煜提笔写下了千古名篇传诵的《虞美人》。这首诗词不加掩饰的,流露出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由于这首词,宋太宗得知此事后,认为李煜是“人还在心不死”,想复辟变天,便动了杀机,但光明正大的自是不能杀他的,毕竟大宋朝的面子还是要的。

    于是趁着李煜生辰,宋太宗赵匡义带上了一壶上等的好酒亲自来祝贺他的生辰,席间赵匡义将壶中的好酒满上了一杯,当着李煜的面将酒一饮而尽。皇帝如此,降臣安敢不饮,李煜接过赵匡义的酒杯,从酒壶里满上了一杯酒,当着赵匡义的面,一饮而尽,但他没想到的是,这一喝要了他的命。

    牵机毒虽是三大剧毒之一,但根据药量的多少,还是能挺上一具香的时间,赵匡义喝完了酒,便顷刻赶回了皇宫,服下了解药,可怜那李煜,一代帝王,一直等到晚间寿宴散了,李煜中的牵机之毒才开始发作,顿时全身抽搐、腰不能直起不起,想抢救但已经来不及了,最后头足相就,状如牵机而死。“

    后世虽说赵匡义杀了李煜,但毕竟没有真凭实据,也不过是怀疑而已,如今的赵环就要这么做。

    赵环抱着酒宴一声冷笑,萧云三日后就是你的死期。

    大殿,人头涌动,不少人开始窃窃私语了起来,显然赵环去的时间太长了,他们虽想看舞剑,但比起喝酒吃肉,他们还是觉得后者痛快些,若非七王爷在等,这些人那里还顾得什么斯文,早已甩开了腮帮子大吃大喝起来。

    萧云坐在小郡主的对面,不时的扭过头在人群里搜索。不过他所在的位置不太好,人群大部分被小郡主的胸前的两只上下会跳动的大白兔给遮住了,萧云没想到这蒙古鞑子胸口的两只白兔这么大,比之阿雪、小蝶不知大了多少倍,若说阿雪、小蝶的胸口白兔是太平间,那眼前的这个可就是波涛汹涌的大海了。

    第一更送上,还望各位多多支持首订哦,昨晚太少了,名次“刷”的一下,滑下来了不少,今晚各位要给力哦,明晚中秋佳节,天涯共此时!各位要给力!

    正文 187章:忍禁不住

    小郡主似乎有所察觉,冷不丁的扭过头来,恰好看到萧云发直的双眼,她顿时羞得俏脸通红,狠狠的瞪了萧云一眼,那神情似乎在说:“看什么看?没见过啊!“

    萧云心中很想告诉她:“的确是没见过!“但自己偷窥人家被发现,就算他脸皮再厚,也不好意思再看了,忙扭过头朝大殿门外望去,便在这时,萧云听得人群里不知是谁喊了声:”啊……来了……来了……?“

    萧云闻声望去,只见大殿门口,赵环一身月牙色的服饰,衣服上用青丝绣着华丽的图案,配上他高挑的身材,目光清朗,剑眉斜飞,整个人看上去别提有多俊雅,他双手抱着一个酒坛,面带微笑,缓缓的从大殿门口走。|纯文字||

    ?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