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翁说:”柳永的诗词婉转动人,只适合十七八岁的小女,手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指苏东坡的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苏翁一听为之叫绝。“
萧云不明白宋方好端端的偏偏扯上了诗词,但他心知宋方说这番话定是和自己有关。果然宋方话锋一转,继续说道:“萧兄弟和赵环就好比幕僚口中的苏翁和柳永的词风,赵环长得眉清目秀,自是是一等一的绝世美男,二小姐正值少女怀春的年纪,爱慕这般男子也不足为奇,这就好比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岁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而萧兄弟眉宇之间带着粗犷,正如苏翁诗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你二人皆是人中龙凤,论起相貌各有千秋罢了,谁也说不得谁更加漂亮而已。“
这番旷古烁今的妙论萧云闻所未闻,不过细细想来,还真是那么回事儿,不由得对宋方暗暗佩服起来,心道:“此人看似大大咧咧,实乃是一个有心之人,单凭这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妙论,就足以让人刮目相看,陆展鹏将此人视为心腹,看来也并非没有理由!“
“萧兄弟觉得宋某这番评价如何?“
萧兄弟勒住马缰一拱手,道:“当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精彩绝伦!“
“哈哈哈……?哈哈……两人相视大笑。
金銮殿里陆家堡并不算太远,三人所乘的皆是良马,不消片刻的功夫,便到了金銮殿外,萧云头一次上皇宫,不免有些紧张,尚未来得及看看金銮殿啥样子,忽听的一个侍卫上前喝道:“请下马?卸下兵器?”
萧云楞了一下,心道:“爷爷的,还挺那么回事儿?”扭过头朝一旁的陆展鹏和宋方望了望,二人报以肯定的点了点头,萧云这才不情愿的下的马来,解下腰间的斩月刀,递交在那武士的手中,那武士似乎没料到一个汉人,居然有这样的一把好刀,忍不住多看了两眼,方才将刀接了过去,提在手里。
三人下了马,卸了随身携带的兵刃,便沿着台阶朝金銮殿走了去,萧云见过的金銮殿大多是后世的紫禁城,早七百年前的元朝金銮殿还真没见过,这会儿忍不住左顾右盼起来,但见这金銮殿殿坐北朝南,面阔九间,进深五间。知道这是取帝尊九五之制。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前檐出廊,枋下浑金雕龙雀替。明间,左、右次间设殿门,余各次间下砌槛墙。后檐明、次间辟为殿后门,大概是皇帝下班后的后门,余各间砌墙。殿中四根沥粉贴金蟠龙柱,顶置八角浑金蟠龙藻井,下设宝座,殿内左置铜壶滴漏,右置大自鸣钟,好一番气派。
殿建于青白石须弥座上,前出月台。御路与甬道相接,直贯金銮殿的大门,四周通饰汉白玉石栏板。月台左右及甬道两侧各设台阶。殿两侧为垂花门、看墙,分别与东、西庑房相接,将院落隔为前后两进。庑中开门,东为凝祺门,西为昌泽门。 萧云看得暗暗咋舌,这里的东西随便拿一件回到二十一世纪去,一经拍卖,怕都可以一生吃喝不尽了。
就在这时,萧云心中涌起一种人在旁窥视的感觉。
ps:最近两天很感动,终于在各位的大力支持下,《天下王者》正一步一步的朝榜首走去,在这里,小景时想说声:“谢谢各位朋友们能来支持新书,小景会写好王者这本书的。
现在新书榜上稳坐第四名,为了让更多的朋友也能看到《天下王者》,在这还是要求各位推荐和收藏,当然了还有点击,麻烦各位书友们给力,在这里小景说声谢谢!!!!!
正文 上架感言
写到这里,又要和各位朋友们说上架了,经过一个月零七天的公共热身二十四万公共章节,再次上架。看(书网>?
这是小景的第四本历史方面的小说,经过一年半载的习练,小景认为自己的码字能力,故事的驾驭能力,和故事的剧情掌控更加纯熟了,小景不敢说,写得十分好,到每一本小说能写下去,小景就认为成功了。
记得小景在八月写了一篇感性的文章《贵在耕耘》在这里,再上传一遍,小景始终保持着这份心态,在写小说,但小说写得好不好,留给了是读者去评阅!
“前天在上海,与《纽约时报》记者巴尔博扎聊起作家这个职业。我说自己在写作一部小说时,时刻想着尽快写完,可是写完后又有一种失业般的难过。所以作家这个职业的特征就是不断去寻找新的工作,然后不断失业。“——余华。
上面的一段话,来自余华的微博之中,当时我记得也像此刻一样,也是坐在电脑,随意浏览微博,但也许是心灵所致吧,我竟然在我的微博之中看到了这条微博。看了之后,我心中一动,脑海里不由得想起了这一年半之余,不是在这个过程之中,写出了《魂断大明》吗?
2010年的10月22日,我也是想此刻一样,也是下班了吃完了晚饭,准备放下电脑,去外走走,但也许是心有不甘,竟然鬼使神差的点开了小说网页,然后看到了满目狼藉的小说,当时的我看了半响,心说:“哼,为什么他们能写赚钱,我就不能?“心念所动,便鬼斧神差的将写了几万字的《魂断大明》书稿上传了上去。
第二天一早,外面下着倾盆大雨,我踏着清晨的雨水,带着满身的湿气,裹一身疲倦回到家里,打开电脑,轻微的“嗡嗡”声中点开自己的书页,我惊愕了,原本很无所谓的那颗心,就像被雷电电了一下一般……我居然坐在电脑旁跳了一下。
只见王爷的封面上,亦然显示《魂断大明》四个字。
我从来对书名没什么好感,因为最好的书名,都抵不过书的内容。但那一天的早晨,我却觉《魂断大明》这个书名特别的显眼,也许就想人常说的:“自己的子女,永远是最好,最完整,最漂亮,最有用的一个!“
就是那《魂断大明》这四个字,在封面上 红红的,聚在一起就像是一团火,驱走了我身上的寒气;又像一杯提神的茶,赶走了我一身的疲惫。
我没有睡觉,当即开始码字,以最快的时间码好一章传了上去,这才去补觉。在那天的说说之中,我最这四个字表示了我最真诚的敬意,你们也许用不远不知道当时我是多么的激动,那四个字,红红的犹如火一般爬在网页的封面,对我产生了多么大的作用,当时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我有了自己的孩子!“
此后,我便一发不可收拾,每日坐在电脑前,面对着一页页的4纸,敲打每一个字,每一个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方才停止手中在键盘上的跳动,那种感觉,就如同自己找了一个自己的喜爱的工作,身子的气力,似乎用不完一般。
“吁……?“吐了口气。
时至今日,半年过去了,我仍清楚记得网页封面的那四个红火的字,那是我无尽的鼓励和莫大的支持。在书友们的支持下,小景摸爬滚打一路走来,有过烦恼,有过放弃,如今了写了一年半载,尚未真正辉煌,但也留下了一份汗水。
在创作《魂断大明》期间,曾经有一个读者在我辞职了第一份工作后,问我:“小景,做得好好的怎么突然辞职了?”我答曰:“不想做了呗!”谁知朋友听后,又问:“那你准备干什么啊?”我嘻嘻一笑道:“写小说啊!”岂料,朋友一叹道:“写小说能养活自己么?” 我苦笑一声曰:“贵在耕耘!”
其实,“跪在耕耘“四个字,当时我并非信口开河,那是一个对写书的挚爱。
后来还有一位读者朋友,满怀感伤的对我说:“小景,你去看看现在的网页的分类榜,如今的书榜上,推荐的每周都是玄幻、修真都十几个,而历史的榜上,唯独一两个,犹如大海的里一只只随泼逐流的小船一般,四处晃荡,每周也就那么两个名额……“。说完他凄然笑着接着说:”如今的书海之中,玄幻当道,都市、仙侠次之,真是斗气与魔法齐飞,异兽共仙剑一色,历史的天空日渐萎缩。写得好,人家说你有历史感,写的不好,人家说你胡说八道,总之要严谨不能戏说……等等……看得我头都大了!“
我听了不免惶恐,忽然之间,我发现……自己的孩子,早已在夹缝之中生存,惶恐中不禁有些茫然。
如履薄冰地写了六个月,近二百万的总字数,想要的 只是一个好成绩。自今年一月《魂断大明》从公众到上架,是真正考量作者的时候了,在如今成绩里,尤其令我期待。有没有订阅,有多少订阅,这都是一份,一份耕耘,一份汗水,在这个炎炎的夜晚,希望我能坚持不失业!
如今《天下王者》也同样写到了这里,小景期望各位更加给力,支持每一份首订,这才是对小景最大的支持和帮助!
正文 124章:厉害的角色
他装作若无其事地往右侧的一块汉白玉雕上看去,那是一块晶莹透彻的汉白玉雕,只见光滑的汉白玉雕在阳光的照射下,反射出那人高大的身影,那人身影比宋方高了少许,比之自己一有过之而无不及,心中隐隐约约猜出,定是七王爷身边的赵环也来上朝,恰好看见了自己和陆展鹏一起,故而想一探个究竟,假若自己表现出不安或其他惊恐的神态,定会教这善于玩弄他人的小人更加不可一世,想到这里,嘴角露出一丝淡淡的笑意,抬脚朝那块汉白玉雕上奏了过去,刚才离得远,只觉上面写着密密麻麻的蝌蚪一般的文字,还以为是蒙古文字,这会儿走近了才发现,上面居然刻着一大堆汉字,能在鞑子的皇宫里看到汉字萧云不由得感到有些新鲜,也不顾身后赵环怀有敌意的目光,嘴角带着一丝淡淡的笑意,一甩衣袖便朝那块汉白玉雕走了过去,所谓汉白玉雕其实是一块石碑,只不过是石碑是用汉白玉雕制作的而已,萧云有心想看看石碑 上上写着什么,能摆放在金銮殿的大门外,定是好东西。|纯文字||
赵环跟着他萧云身后,本想一探萧云是何方人物,忽见萧云对一块石碑走了去,瞧那认真的劲儿,似乎对那块石碑颇感兴趣,不由得也好奇了起来,顺着萧云的身后跟了过去,萧云知晓后面有赵环跟着,故而将脚步放慢,想以此借故看看赵环的神态,赵环似乎看准了萧云的心思,跟着的步伐,始终不紧不慢,离萧云二十步之外,萧云见自己心思被看穿,摇了摇头,不再理会,当真朝那石碑上看了去。这时才发现石碑上的汉字,居然写得十分的漂亮,萧云从小对中国的书法颇为喜爱,尤其是像王羲之的《兰亭序》、张旭的《古诗四帖》、《苏东皮的《赤壁赋》、颜真卿的颜体、赵孟頫的《定武兰亭十三跋》,这些名帖他都极为喜爱,也稍微做个研究。王羲之的飘逸、张旭的颠狂、苏轼的意境、颜真卿的大气、赵孟頫温和典雅这些他都能看出一二,但这石碑上的碑文笔画紧密穿插,使宽绰处特别开阔,笔画细劲,棱角峻厉,虽用笔出自颜真卿,而与颜真卿的浑厚宽博不同,特别显得英气逼人。萧云从二十一世纪的历史课本上得知,书法兴盛于隋唐。
唐初,国力强盛,书法从六朝遗法中蝉脱而出楷书大家以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欧阳通四家为书法主流。总特点结构严谨整洁,故后代论 书有“唐重间架”之说,一时尊为“翰墨之冠”延至盛唐歌舞升平,儒道结合,李邕变右军行法,独树一帜,张旭,怀素以颠狂醉态将草书表现形式推向极致,张旭史称“草圣”,孙过庭草书则以儒雅见长,余如贺知章,李隆基亦力创真率夷旷,风骨丰丽之新境界。而颜真卿一出纳古法于新意之中,生新法于古意之外。董其昌谓唐人书取法,鲁公大备。到晚唐五代,国势转衰,沈传师。柳公权再变楷法。以瘦劲露骨自矜。进一步丰富了唐楷之法,到了五代,杨凝式兼采颜柳之长。上蒴二王,侧锋取态,铺毫着力,遂于离乱之际独饶承平之象,也为唐书之回光。五代之际,狂禅之风大炽,此亦影响到书坛,“狂禅书法”虽未在五代一显规模,然对宋代书法影响不小。宋代后,书法虽延续了唐朝的豪迈,但书法开始以一种尚意抒情的新面目出现在世人面前。这就是要墀书家除了具有“天然”、“工夫”两个层次外,还需具有“学识”即“书卷气”,北宋四家一改唐楷面貌,直接晋帖行书遗风,故而宋代的书法多以学问之气郁郁芊芊发于笔墨之间,并给人以一种新的审美意境。
书法到了元代发展不大,书法总的情况是崇尚复古,宗法晋、唐而少创新。唯一拿得出手的似乎就是一个赵孟頫,其他的名家倒是不曾听闻,萧云眼看这笔法大开大合,浑厚有气势,并非赵孟頫所作,不由得疑惑了起来。
便在这时,听得身后赵环道:“这是元文宗图帖睦尔亲笔所写?”
“鞑子皇帝写的?”萧云吃了一惊,扭过头来盯着赵环问。借着这个机会,萧云才看见赵环一身淡紫色袍夫,交领右衽,阔袖窄腰,足着软皮靴,神态潇洒自如,端是生的玉树临风,萧云平日里觉得自己相貌还算可以,一见赵环便知自己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虽说宋方说赵环恰如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岁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而自己是苏翁诗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论起相貌各有千秋,但这多少有些夸张的成分,眼前的赵环论起粗狂之余,还带着半分阴柔,绝非一个柳永词便能形容的。就在萧云打量赵环之时,赵环也正斜眼打量着萧琴,不过他看了一眼,便收回了目光,不再看第二眼,眼里带着某种自信的笑容。
萧云生怕他看出自己便是那一日的卖茶的店小二,内心紧张了半响,好在赵环颇为自鸣得意,只望了一眼,便不再理会萧云,移动目光盯在了石碑上,萧云见状知晓他没能认出自己,松了口气,好奇的道:“敢问这位仁兄,如何得知此碑文乃文宗皇帝所写呢?”萧云这么问,实在是有些不相信,据后世史书影响,成吉思汗的后代并不太喜欢汉人,所以汉文化也不那么普及,多半的皇帝连汉语都不会说,更别说是汉字了,而这石碑上的笔法苍劲有力,笔画大开大合,颇具威势,若非数十年的功力,绝对写不出这般气势的笔法来!
赵环嘴角冷冷的一笑,似乎猜透了萧云要这般问一般,想了一会儿才不动声色的伸出右手,在石碑的右角一块大于一块胎记的地方一指,道:“你不妨走近看看?”
萧云瞧他拽得跟二五八万似的,心里颇为不爽,不过也不好发作,顺着他的手指的方向,当真走近了少许,凑过目光一望,却见那大于胎记的地方居然是印章,印章不大,若非仔细之人当真还难以发现,萧云暗叹此人心细如发,当真是一个厉害的角色“
赵环看出了萧云眼里的惊异,颇为满足的一笑,说道:“这枚印章上,刻着是“至顺御笔”四字。至顺是元朝第十二个皇帝元文宗图帖睦尔两度在位期间所用的年号!“
萧云凑过一瞧,印章上果然如他所说那般刻着“至顺御笔“四个字,不由得楞了楞,心道:”爷爷的,难道这鞑子皇帝当中真有书法家不成,不过我怎么没听说过啊,看来得好好问问?“想了想,道:”兄台博学在下深感佩服!“说完不待赵环答话,话锋一转:”不过据在下所知,元文宗名为图帖睦尔,是元武宗的次子,蒙古语称札牙笃皇帝。元文宗的汉文化修养超过了他之前的所有元朝皇帝,他在位期间,大力倡导汉文化,创建奎章阁,编修《经世大典》,封赠先儒。倒是有一副《相马图》传言乃是他所作,书法一道却不曾听闻啊?“
赵怀到没想到萧云居然知道这么多,吃惊之余,还是开口说道:“这个兄台就有所不知了,据世人所言,孛儿只斤图帖睦尔虽是鞑子,却对汉人的文化极为推崇,在位期间,颇为注重文治,汉人的地位也被提高了不少!“
萧云听到这里暗笑:“这个是所有少数民族帝王的通病,后来的康熙、雍正、乾隆那个不是对汉人的文化推崇备至啊,最后自身的汉文化比一般的儒学大师都好得多!“
“孛儿只斤图帖睦尔除了喜爱汉文化之外,重用汉人之外,自身也极力学习汉文化,尤其是书法、诗词、绘画尤为喜爱,他跟随赵氏贵族赵孟頫博学习书画……?“
“赵孟頫?“萧云吃了一惊,道:”就是那个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山水、人物、花鸟、竹石、鞍马无所不能;工笔、写意、青绿、水墨,亦无所不精。被称为“元人冠冕”的赵氏贵族赵孟頫?“
赵环虽不知萧云何以听到赵孟頫如此激动,不过瞧竟然知道这么多,还是微微感到有些意外,略一停顿后道:“不错,正是赵氏贵族赵孟頫?“
“嗨,那就难怪了,有赵孟頫这样的一个全能的师傅在一旁教导,能写出这一手文字也就不足为奇了,不过这石碑何以方在这里呢?“
赵环笑了笑,正想作答,忽听的一个武士站在金銮殿外的汉白玉雕的台阶上,扯着嗓门喊道:“皇帝午朝,请各位臣工进殿……?“
赵环一听,冲着萧云抱了抱拳,便转身离去,离开之时恰好碰上了赶过来的宋方,二人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各自瞪了两眼纷纷离开,宋方跳上前来,一拉萧于低声道:“萧兄弟你没事吧?“
上架第一天,万字大更新,各位请给力,支持首订哦,小景将感激不敬,当然了收藏,推荐,点击也不要少哦!呵呵……够贪心的……最好就是首订了!这个是对小景最大的肯定!
正文 125章:一张熟悉的脸
萧云望了一眼赵环闪身而去的身影,直到他身影进了金銮殿,才收回目光,道:“能有什么事情?“
宋方奇道:“你可知刚才那人是谁?“
萧云笑道:“宋大哥忘了,此人我见过?”
宋方一愣,萧云见他不明白,继续补充道:“好清甜的茶啊?”
宋方恍然大悟,一拍脑门,笑道:“真是的,瞧我我这记性,到忘记你做过小掌故的,卖过上等的好茶了!”
两人相视哈哈一笑,朝金銮殿走了去,边走宋方边漫不经心的问道:“他可找了你麻烦?”
萧云自是知道宋方口中的“他”所指何人,在他肩膀上轻轻一拍,笑道:“宋大哥也太抬举他了,再说了小弟脸上可写着”任由欺负“四个字?”
宋方哈哈一一笑道:“看来是我多虑了,以小兄弟的手段岂是任意被人欺辱之人,就如二小姐这般人物都任由小兄弟欺负,更何况区区一个赵环呢?”
一说陆楚楚,萧云便来了兴趣,这个小妮子的确是够劲,想到今早两人亲密无间的拥抱和那两只上下起伏的小兔子,萧云嘴角情不自禁的就露出了一丝笑意。
宋方看在眼里嘻嘻一笑,道:“小兄弟可别看我家二小姐性子火爆,那赵环正使劲法子追着呢?”
萧云心中一动,暗道:“这话难道是暗示我要赵环展开争夺不成?哼你也太小瞧了我,所谓君子不夺人所爱,我萧云岂能是那种夺他人所爱的小人?”但脑海里陆楚楚那似怒似嗔的模样,不免心中一动,又想:“试试也无妨,至少努力过不是么?”
宋方似乎看透了萧云的心思一般,挨近了拍了拍他的肩膀神秘的道:“赵环虽对二小姐极有好感,可惜赵环乃是七王爷的人,七王爷是老爷的死敌,赵环是他的头号门人,自是我们陆家堡的敌人,所以老爷不许二小姐和赵环来往,萧兄弟可趁此机会,一举获取芳心,他日喜结良缘,我宋方也好讨一杯水酒吃吃!”
萧云心中大动,嘴上却道:“宋大哥说那里话,莫说小弟是楚楚的叔叔,叔侄不能结合,就算不是,小弟其是那种趁虚而入的无耻之人?”
宋方听得心中暗笑不已:“你这算哪门子叔叔啊?”眼看萧云故意板着脸,嘻嘻一笑道:“也罢,也罢,小兄弟不必气恼,宋大哥也不过随口说说而已,当不得真!”
萧云嘀咕道:“当然当不得真?”
金銮殿位于大都中心,乃是天子之地,气势自是非凡,城池、宫阙、鼓楼、钟楼、砖瓦、石柱、门窗等等都是按照宋代标准修建的,整栋金銮殿 ,栋宇百尺,琼绝尘埃,规模壮丽,堪称华夏历代主殿之冠。站在金銮殿外,犹可见金銮殿的楼顶,屹立于中天,飞檐殿角,巍峨如天上宫阙,让人颇有一种高山仰止的感觉。
萧云和宋方并肩慢悠悠的沿着汉白玉雕的台阶走进了金銮殿。萧云第一次如此近距离近了金銮殿,不 免四处张望了望,但见整栋金銮殿布置典雅,墙上挂有帛画,画的都是元朝历代的帝王图像,自成吉思汗、拖累、蒙哥、忽必烈一股脑的排了下去,萧云默默的在心里将图像从元世祖忽必烈数了数,总共十幅,最后一幅画虽挂在上面,却没有画上相貌,料来是当今的皇帝元惠帝无疑了。
就在萧云数字画之际,忽听的站在龙椅最近的一个白脸太监扯着嗓子吼道:“皇帝驾到?”
萧云尚未来得及看清楚元惠帝的样子,便被一旁的宋方猛的一拉,跪倒在地,耳旁只听得“吾皇万岁万岁万岁万岁!”呼声犹如震天雷一般,萧云虽从清朝剧集里听惯了这句话,但多是电视上,那里听过这数十号人齐刷刷的跪倒在地,扯着嗓子齐呼,跟打雷似的,不由得微微甩了甩耳朵,暗道:“爷爷的,用不着这么夸张吧?”
众人呼了一声似乎不太过瘾,又跟着呼了第二声,萧云对于这老套的口号实在不感兴趣,趁着众人大呼之际,斜眼朝两侧望去,这时才发现,就在自己数字画的时候,金銮殿里来了不少人,年纪大的,年纪轻,各色人物都有,人群里,萧云还看到了赵环,他和那个胡须大哥一同跪在一个年纪五十多岁的老头身边,一脸的恭敬,不知是出于本能还是萧云的目光太明显,跪在那胖乎乎的老头身边的赵环竟突扭过脸朝萧云望了过来,萧云没料到他会突然扭过头脸来,神色颇为尴尬,好一会儿才冲着他笑了笑。
赵环却面无表情的望了望便收回了目光,似乎刚才看到并不是萧云一般,只把萧云气得够呛,正想暗骂两句,忽听的宋方凑过啦低声道:“不必理会,此人仗着是七王爷的爱将,平日谁也不放在眼里,盛气凌人的很,一会儿萧兄弟可要好好搓搓他的锐气,也好让二小姐对小兄弟刮目相看?”
说道到陆楚楚,萧云心中一动,暗暗的点了点头,宋方看在眼里眼角闪过一丝得意的笑意。
便在这时,萧云听得“咕哝”一声,人的屁股落在柔软的椅子上的声音,萧云暗自奇怪:大殿里,人人都跪着怎么会有这种声音,难道是那个无耻的家伙放的屁不成,可这声音也不像啊?“正在奇怪之极,忽听的一个清澈的声音响起:”众位卿家请起!“声音柔和之中带着某种威严,听得让人登生一股舒服的感觉。
萧云心道:“看来刚才定是他落座了,想不到堂堂的一个大元帝王,声音竟如此好听!”听得声音,众人又是一声齐呼,便刷刷刷的数声响,先后站了起来,萧云也顺着众人的节奏跟着站了起来。
殿上元惠帝端坐在龙椅上,他身材高大,看年纪,只在四旬上下,生得朗目英眉,鼻如悬胆。两根粗如麻花的鞭子,微微盘踞左右,唯独一张脸,显得苍白清瘦,和他高大的身躯格格不入。
萧云没想到这么容易就看到了元惠帝,当目光落在了元惠帝那张清瘦的苍白的脸上时,萧云突然想起了后世流传有关元惠帝身世之谜的故事来, 据说永乐十年夏天某日,南京明皇宫内[此时尚未迁都],明成祖朱棣在武英殿闲来无事,让太监李谦、王吉从收藏图书画卷的古今通集库中,找出一批宋朝皇帝御像观览,并招来大臣袁忠彻、画师徐英一起鉴赏。成祖看了半天,笑着点评:“宋朝皇帝,自太祖以下,虽然都有一根胡羊鼻,但是面容清瘦文弱,和太医院的太医一个长相。”
又过了几天,成祖又让太监把所有元朝皇帝的画像搬进武英殿,依旧与袁徐二人鉴赏品画。只见元朝诸帝,清一色的戴顶笠,耳后垂着几圈奇怪的小发辫,虽然肉饼脸上胡须不多,但是个个容貌魁伟雄迈,大脸方面,肉眼凸腮。朱棣不禁叹道:“一看这些人就是吃绵羊肉长大的汉子!”可是看到最后一张-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也就是元惠帝,元顺帝是朱元璋后来取的】的画像,朱棣脸露诧异,扭头对袁忠彻说:“怎么这位又是一张太医脸?”
袁忠彻沉吟一会儿,思绪一下子回到自己年少时期,曾经听父辈讲的一个故事。宋恭帝[宋朝第十六位皇帝]投降忽必烈后,被元朝降为瀛国公。一夜,元世祖忽必烈梦见一条金龙舒爪绕殿柱,梦中惊醒后冷汗直冒。第二天,瀛国公来朝拜,偏偏就立于梦中所见的殿柱下。忽必烈立刻动了杀机,敏感的瀛国公感觉到情况不妙,急中生智,自请舍弃一切功名利禄,出家为僧,到西方学习佛法,忽必烈稍稍安心,放弃了杀他的念头。瀛国公带着刚刚怀孕的妻子,离开大都,路过朔北扎颜,拜见地方长官-蒙古周王[此人后来成了元明宗],会见时,这位贪得无厌的蒙古王爷陶醉于瀛国公妻子的美色,强要霸占,瀛国公只好含泪答应。数月后,此女生下一子,妥欢帖穆儿,就是后来的元朝的元顺帝。此人名为元明宗之子,实际上是纯种宋朝皇室后裔,相貌与宋朝皇帝相似自然也不奇怪。
ps:今晚上架,大爆发,各位请给力,支持首订,上架其实是小景一直很担心的事情,因为这个时候是考验读者和作者的时候,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能看到小景的《天下王者》还望各位书友们大力支持首订,毕竟首订才是显出作者的能力,好书是需要订阅的,不是吗?各位还等什么,首订吧!
正文 126章:金銮殿上的杀气
袁忠彻沉吟一会儿,思绪一下子回到自己年少时期,曾经听父辈讲的一个故事。看(书网>?宋恭帝[宋朝第十六位皇帝]投降忽必烈后,被元朝降为瀛国公。一夜,元世祖忽必烈梦见一条金龙舒爪绕殿柱,梦中惊醒后冷汗直冒。第二天,瀛国公来朝拜,偏偏就立于梦中所见的殿柱下。忽必烈立刻动了杀机,敏感的瀛国公感觉到情况不妙,急中生智,自请舍弃一切功名利禄,出家为僧,到西方学习佛法,忽必烈稍稍安心,放弃了杀他的念头。瀛国公带着刚刚怀孕的妻子,离开大都,路过朔北扎颜,拜见地方长官-蒙古周王[此人后来成了元明宗],会见时,这位贪得无厌的蒙古王爷陶醉于瀛国公妻子的美色,强要霸占,瀛国公只好含泪答应。数月后,此女生下一子,妥欢帖穆儿,就是后来的元朝的元顺帝。此人名为元明宗之子,实际上是纯种宋朝皇室后裔,相貌与宋朝皇帝相似自然也不奇怪。
袁忠彻想到了这个故事,却因为故事过于离奇,没敢说给朱棣听,所以只是唯唯诺诺。但是后来他把这件事从头到尾原原本本写进书中。也正因为如此,后世才流传了元顺帝的身世之谜的疑问。不过萧云看来,龙椅上的元惠帝虽面色苍白,但身板和蒙古特有的魁伟雄迈,大脸方面,肉眼凸腮却样样没少,至于脸型消瘦,多半是后宫佳丽三千,过于忙碌罢了,加上这个皇帝运气也实在背了点,感上了国家纷乱,群雄并起,忧心国事,加之操劳过度所导致也不一定!至于后世的那些赵氏遗骨,多半是后人杜摄。”
元惠帝喊了声“爱卿请平身“后便一双星目在人众的扫了扫,最后落在了赵环边上的那胖墩墩的老者脸上,沉吟了片刻朗声道:“皇叔一早言明,今日有要事禀告于朕,不知何等要事?是否江淮又兴起了叛乱?”
萧云此刻方知那个看似快入土的老头,居然是皇帝的皇叔,难怪跪在众人的前头,七王爷听了皇帝的问话,立即向皇帝大礼参拜,元惠帝抬了抬手,苍白的脸上露出一丝和煦的笑意:“皇叔乃是朕的皇叔,不必居拘于礼节,快快请起?”
七王爷道了声谢,利索的从地上爬了起来,硕大的身躯竟然温丝不乱,只把萧云看得目瞪口呆,忽得里宋方凑了过来,伏在他耳旁低声道:“你莫看这七王爷一身肥肉,一身的武功可深不可测,据传乃是当今九品高手之中排名前三。手上的功夫可是一等一的好手?小兄弟的刀法虽不错,比起七王爷还差了点火候?“
萧云暗敷:“这人当真是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啊,瞧这七王爷一身的赘肉,一副病入膏肓的样子,谁能想到他竟是九品高手之中的三甲!九品高手,萧云虽听刘伯温提过,但这九个人是谁,萧云一无所知,曾经也问过刘伯温,本以为凭着刘伯温的博学定能知晓,岂料刘伯温之说了一个脱脱和伯颜,其他七人一无所知,害的萧云好生失望,本以为九品高手不过是世人讹传的,不想今日在这金銮殿上,宋方忽然提起,顿时又引起了他的好奇心,斜眼瞧了瞧众人,眼看众人目光均被七王爷所吸引,急忙伏在宋方的耳旁低声道:“宋大哥可知九品高手第一的是谁?”
宋方双眼迷茫了片刻,低声道:“实不相瞒,宋某所指也不多,不过听闻排在第一的乃是大元的第一勇猛之人王保保!”
“王保保?”萧云吃了一惊,若非这里是金銮殿,怕惊扰了大家,萧云当真惊叫了出来,王保保是第一高手,那张无忌算什么?
宋方显然是没料到萧云惊讶,扭过头叫了声:“萧兄弟,你怎么了?“
萧云连忙道:“没事,没事,不知那王保保是何等人物,竟是九品高手第一人?小弟我还真想见见这位英雄?“
“以后定有机会!“宋方伏在了耳旁嘀咕了一声。
二人你一眼我一语当着数十人在金銮殿上说着悄悄话,将一干文臣武将视为无物,这等场面倒也壮观,两人越说越有劲,正想再说上几句,忽见人群里,七王爷扭过脸朝萧云前面的陆展鹏嘿嘿的冷笑了两声,那笑声有多难听就有多难听,若不是在金銮殿,萧云只怕早就冲上去拳打脚踢上一顿。
“爷爷的,笑得不好听不是你的错,可笑得吓人就不行了?“
就在萧云正在肚子里暗骂的时候,七王爷弓着身子朝龙椅的方向走了两步,跟着一抱拳,道:“皇上可还记得今日是什么日子?“
七王爷这句莫名其妙的话,在场的一干文臣武将数十人,除了陆展鹏和萧云、宋方、赵环等为数不多的几个人明白其意思之外,其余众人皆是一脸的愕然,龙椅上的元惠帝更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不过他毕竟做了这么多年的皇帝,那一丝沉稳还是有的,轻轻咳嗽了两声,道:“皇叔此话何意?“
七王爷缩了缩脖子,涎着脸笑:“皇上忘了,就在数日前,皇帝交代了陆堡主一件大事,臣帮着陛下掐算时日,今日恰好是陆堡主完成大事的日子?”说完一扭头,冲着陆展鹏冷笑道:“是不是啊陆堡主?”一干文臣武将均不明所以,一听和陆展鹏有关,目光齐刷刷的望朝陆展鹏望了过来,就连龙椅的上元惠帝也将目光移了过来,语气冷冷的道:“陆堡主这是怎么一回事,快快说来?”
陆展鹏身子震了震,显得有些害怕,但这种状况一闪而过,片刻便恢复了往日的镇定。这时听元惠帝问话,不敢怠慢,行了一礼道:“回禀皇上,数日前,皇上确是交代了臣办了一件大事?”
不知是在深宫里呆的时间长了,还是有了老年痴呆症,元惠帝听了半响,硬是记不起来让陆展鹏办了什么大事,这会儿听了二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说过不停自己就如听天书一般,立马脸色一沉,喝道:“陆展鹏你好大胆子!”
扑通一声,陆展鹏一下子跪倒在地上了,动作之快,只让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