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天下王者 > 天下王者第15部分阅读

天下王者第15部分阅读

    正思索着如何掩饰过去。便在这时,忽听的忽听有人吆喝,梁萧转眼望去,只见四个衣衫破乱的汉子,在关内使劲拽着四匹骏马,那四匹骏马非同一般,斜眼望去通体如雪,高约十余尺,长及十尺有余,此刻十六条马蹄子居然死死的抵在地上,任那四人如何拉拽,竟丝毫不动。

    陆霏霏瞧得奇怪,早已将刚才话语忘得干净,皱着眉头朝四匹马望了望道:“奇怪啊,这里虽说是关外,似这般一等一的好马,打着灯笼也难找,这四人衣裳破烂,竟然拉着四匹骏马?这太过奇怪?”

    她自言自语说了半响,愣是没见萧云没答话, 转眼一瞧,见萧云正盯着四人看,不由得好奇顺着他的目光望了去,这一望目光也收不回来,但见四人这会儿一起用蛮力拽各自的马匹,四人虽说衣衫破乱,却也是一等一的壮士汉子,这一拉之力少说也有百来斤的气力,哪知竟然拽不动一头马,真是无奇不有。陆霏霏看的有趣,忍不住道:“这四人正傻,一人拉不动两人一起拉啊?难不成怕这马跑了不成?”

    她说话的声音不大,但不知怎么了,那四人竟听得清清楚楚,其中离萧云最近的那个身材壮士汉子一拍脑门道:“我真是笨死了,若不是这个姑娘提醒,我还差点忘了!来来来!两人一匹用力拉!”

    其余三人听了呼喊声,其中两人果真放弃了自己的马匹,合力拽着另外一两匹马,本想这一拉之下,两匹骏马岂不乖乖的跟着走,那知两人合力少说两三百斤的力气,一拉之下,那马依旧纹丝不动,四只健全的马蹄,死死的低在地上,纹丝不动。

    拉了半响,见两匹仍旧不动,其中的一个胖墩墩的汉子摸了一把额头的汗珠,骂道:“爷爷的,这个死畜生!”左手一挥,一拳打在那骏马的马脖子上,那马正犯着犟脾气,挨了一拳,不禁发了性子,嘶鸣了一声,出其不意掩其不备的脑袋一甩,竟将那胖墩墩的汉子一把撞得老远,跟着两只蹄子一扬,又将另外一个壮士的汉子给踢到,两人冷不防的被一匹马掀到在地,那个胖墩墩的汉子从地上爬起来揉着被撞的胸口,边咳嗽边指着那匹马骂道:“你这个死畜生,竟敢撞我,看我怎么收拾你?”说着揉着身子朝那马匹冲了过去。

    那马似乎听懂了人语一般,不待那胖墩墩的汉子站起来,两只后蹄子一扬,欲再效仿前线,胖墩男子早有准备,身子一侧,恰到好处的躲过了,身法竟然不慢。

    陆霏霏在一旁瞧得吃了一惊,扭过脸对萧云道:“瞧他胖乎乎的,原来是高手,看来古话说的一点都没错,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啊!“

    萧云默不作声,目光盯着那匹骏马,那骏马这会儿性子大发,不待胖墩汉子和同来的另一个汉子从地上站起来,撒开四只蹄子就朝那胖墩墩的汉子冲了过去。那骏马本就神骏异常,这一下怒发冲冠,但见四只蹄子飞一般,数十步一跑,胖墩墩的汉子刚刚从地上爬起,又躲闪一下,脚步不稳,眼瞧骏马四肢翻飞,冲过他眼前,一声嘶鸣,后腿凌空一弹,将他踹出老远,跌得个搅土扬尘。

    骏马一得自由,便沿着关口的官道朝关外狂奔而去,胖墩墩的汉子见状,大急,伏倒在地仰着脸叫道:“哎……哎……马……大哥……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还等什么呢?

    正文 085章:驯马

    眼看那骏马就要冲出关口,逃入漫无天际的大漠里,突然一道人影快如闪电,几个纵落,从一旁跃到骏马的背上,左手已抓住了那白马的后背上鬃毛,那白马似吃了一惊,奔跑起来更快,那人影身子随着马狂奔不住的颠簸, 眼看似要掉落马背,但双手竟牢牢的抓着马缰不放,倒也没掉落下来。

    众人尚未回过神来的,待回过神来望去,但见马背上一人,竟是一个相貌英俊的年轻人,那四个汉子到还罢了,陆霏霏和小蝶一眼望去,登时吓得花容失色,陆霏霏惊得“啊……“了声叫了出来,小蝶更是大叫:”萧大哥……?小心啊!“

    马背上的人正是萧云,他见白马伤人逃走,顿起了相助之心,瞅着了机会,跃上了马 背。陆霏霏见萧云身子虽在马背上,但见那白马一会儿立马人前,一会儿后退猛踢,一会儿前蹄嘶鸣,犹如发疯中魔了一般,萧云身子虽还能牢牢的坐在马背上,但时辰已久,铁打的人也赖不住,她自小生长在养马世家,对于训马非一般常人所能比,眼前萧云身子摇摇晃晃,这会儿也顾不得淑女不淑女了,扯开了嗓音叫道:“萧大哥双腿夹紧马肚子,双手牢牢抱住它的脖颈……?身子坐好……“陆霏霏在一旁大声教萧云驯马之法,萧云耳聪目明,听得陆霏霏的驯马之法,活学活用,双腿用力夹住马肚,双手死死的抱住马脖颈,身子随着马身子高低起伏,任凭东南西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白马身上多了一人,顿时暴怒欲狂,连踢了几个蹶子。但萧云有陆霏霏在一旁指点,身子随它起伏。白马一时也颠不落他,双手双脚同时用力,越收越紧,到后来任凭白马翻腾跳跃,都稳坐钓鱼台,白马发狂了一阵,始终摆脱不开,到最后呼气不得,方才停了下来,冲着马背上嘶鸣了一声,屹立不动。

    陆霏霏见状忽然喜道:“成了,成了,萧大哥成了?“

    小蝶急急忙忙的奔了过来,关切的道:“萧大哥你没伤着吧?“萧云摇了摇头,松开握缰的右手用衣袖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刚才的一番颠簸差点没让他散了架子,暗骂了声道:“好你个死畜生,这回该老实了吧?“微微一笑,从马背上跳了下来,像那四人中的胖墩的汉子招手道:“好了,过来吧!”

    那胖墩汉子摔得鼻青脸肿的,见那骏马兀自从鼻腔里呼出大团大团的白起,竟吓得不敢上前,萧云哈哈一笑,道:“大好了男儿,岂能怕一个畜生?”

    那胖汉子脸上一红,似觉得萧云说的有理,呼了一口气,大着胆子上前,怯生生的从萧云手上牵过马缰,用力一拉,白马果然跟着自己走,顿时大喜,这才扭过身冲萧云抱拳道:“多谢小兄弟驯马之恩,不知小兄弟高姓大名!”

    萧云抱拳回礼道:“在下萧云!”

    “萧云!凌霄之中的一朵云!好名字!”胖敦敦的汉子自言自语的念了几声:“自古英雄出少年啊!刚才若非萧兄弟出手相助,这西域的追风宝马可要跑了咯!”

    萧云瞧这人虽相貌丑陋,但言谈举止倒也像个读书人,心下颇为喜欢,听他说得客气,急忙行礼道:“举手之劳,仁兄客气了?”

    胖墩墩的汉子摆摆手道:“哎……萧兄弟谦虚了,刚才瞧你纵身上马的轻身功夫可厉害的紧啊,我可不会!“

    萧云道:“这位仁兄过奖了……?”

    “哎,好就是好,什么过奖不过奖的,瞧萧兄弟也是一个汉子,怎么学的读书人那副虚伪的腔调!”

    萧云被他几句话说的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竟然不知说什么好,心中却暗骂道:“你这厮,人家和客气几声,你还真不给面子啊!”

    胖墩墩的汉子瞧萧云红着脸不答话,知道被自己刚才的几句话噎住了,嘻嘻一笑,也不在意,拍了一下马背,道:“怎么?受不了了?”

    萧云尴尬的一笑,道:“哪儿会!”

    “不会就好!”胖墩墩汉子一笑,道:“瞧你也是个汉子,今日又帮我驯服追风,不如告你我的姓名,好留个念想!”

    萧云一愣,暗道:“这人还真死不要脸,人家尚未问起你的姓名,倒是自己一脸贴上,还真不把自己当一般人看啊!”

    胖墩墩的汉子道:“萧兄弟,你可记住了,我姓张,草字士信!你好生记着,将来若是有缘,你我还能再见!”

    “张士信!”萧云在心中念了一遍,只觉得这个名字好耳熟,似乎在那里听过一般,但一时偏偏又想不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章来了,各位请点击,请收藏,请推荐!

    正文 086章:原来是他

    张士信瞧萧云皱着眉头似乎在深思,伸出手臂在他肩膀轻轻一拍,道:“萧兄弟可要记住了?“

    萧云含糊地点了点头,道:“张兄弟请放心,小弟记住了!”嘴上这般说,心里却暗自不住的嘀咕:“张士信,张士信,张士诚……张士诚……?西域白马……?“忽地脑海里灵光一闪:”啊……张士诚……?“正想问过明白,忽听的一阵马蹄声响起,刚刚还在的张士信不知何时上了白马的马背,一提缰绳,呼的一声从萧云身旁奔驰而过,萧云想问亦然来不及,张士信奔了一阵,忽然扭过身子,冲着萧云喊道:“萧兄弟你可记住了?”一句话尚未喊完,四匹白马便风一般的消失在关内的官道上。看(书网>?

    萧云早已在心里将自己骂了个遍:“爷爷的,我怎么这么笨呢?张士诚、张士信,这名字一听就知是兄弟两了,况且还有一匹白马!瞧这白马的性子,可不是后世野史传言的那匹白马!”

    后世野史传说,当年张士诚聚盐丁在泰州白驹场起义,率兵攻打泰州城,帅帐设在徐家庄(白马镇前身)。部队军纪严明,偏偏张士诚的坐骑―――白马,半夜溜出来偷嘴,践踏庄稼。百姓指责不已,为平民愤,张士诚命人将马的四蹄紧绑在木桩上,亲自鞭打。直至在场的百姓和士兵纷纷跪地为白马求饶,张士诚方才息怒停鞭。张士诚被俘就义后,白马因失去主人绝食而亡。徐家庄老百姓为怀念张士诚,筹资雕塑了白马石像 ,供奉在白马将军庙大门口。后在被姑苏王张士诚影响的江淮和吴越地区,各地白马将军庙纷纷仿效泰州白马将军庙,都增设了白马塑像,以此祭祀张士诚。

    这白马通体雪白,又是西域宝马岂不是张士诚心爱的坐骑———白马,萧云这会儿方才想起,不由得暗恨不已,好不容见到三大枭雄之首的弟弟,连个照面都没打,就这么放他走了,真是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陆霏霏和小蝶在一旁瞧萧云望着四人渐渐模糊的身影低头皱眉去,窃窃私语,神情古怪,还以为那胖墩的汉子对萧云动了什么手脚,刚才二人瞧张士信躲避白马的冲击时候,步伐轻盈,身手灵活,一看便知是身怀绝技的高手,临走时他在萧云肩头拍了拍,走后萧云神情古怪,不由得心情紧张起来,小蝶没见过这种状况,见萧云双眉紧锁,脸上神情古怪,她心中害怕,竟当众“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这一声哭将萧云从刚才的懊悔之中拉了回来,听得哭声,急道:“啊,怎么了?这是怎么了?“

    “萧大哥你……你……不不能死啊!“小蝶哭得伤心欲绝。

    萧云被弄得莫名其妙,但瞧这小姑娘为自己竟然哭得花容失色,不由得怜心大起,走过去拉着她的手笑道:“傻丫头,萧大哥好好的,干嘛要死啊?“

    小蝶早已泣不成声,那里还说得上话啊。

    萧云何等聪颖,瞧小蝶哭成了这个样子,略用脑子一想,便明白了其中的缘由,不由得心中暗叹:“这小妮子对我还不错,看来日后得想方设法让她过上好日子,不然太对不起自己的良心了!“瞧她哭得可怜,出于怜心,双手不由自主的在小蝶的后背上轻轻的拍打起来。恰好这会儿夕阳斜照,几缕夕阳恰到好处的照在二人身上,一眼望去,还以为是一对小情侣在闹情趣呢?“

    陆霏霏在一旁看得早已气呼呼的,这会儿不疼不痒的道:“哟,还抱上了,看来我得提前离开了,要不然有些人恐怕要嫌我碍事了!”

    萧云知道女人一旦吃起醋来,没道理可讲的,听她这么说,也懒得解释,倒是小蝶犹如惊弓之鸟一般,“啊……?”了一声,从萧云怀里弹了开来,红着脸怯生生的解释道:“陆姐姐不是这样的,不是的……我……萧大哥……他……?”她心中太急,解释了半响却兀自没说明白,紧张的一张脸几乎变了形。

    陆霏霏瞧把这个她吓得够呛,内心颇有些歉意,狠狠的瞪了萧云一眼,走过去拉着小蝶的手安慰道:“好妹妹,陆姐姐和你开玩笑呢!”

    “哦,开玩笑呢?”小蝶红着脸,方才松了口气。

    陆霏霏瞧小蝶松了口气,冲着萧云白了一眼,问道:“你刚才搞什么鬼啊?”

    这句没头没脑的话,若是换做旁人定不知道陆霏霏问话的意思,但萧云却知道,和陆霏霏相处了几日,对于陆霏霏时常没头没脑的问话,萧云就如同是医院里打预防针一样,大多了自然就习惯了,这会儿一听这句没头没脑的话,心里便知道问的是刚才自己和张士信的事情,他心中对张士信是张士诚的弟弟也有些疑虑,正想问个明白,听陆霏霏这么一问,顺着她的问话,道:“张士诚是否有个弟弟叫张士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天的第二更送上,各位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

    正文 087章:一条好汉

    陆霏霏楞了楞,显然是没料到萧云有此一问,不过她自小长在官宦人家,对于寻常的不按常理出牌的套路早已是轻车熟路,这会儿也只是楞了楞,便接过话头道:“这个张士诚倒是一个厉害的角色,他本是盐贩子出生,历朝历代食盐都是由官家专卖的,贩私盐的人,一被捉到,就要被官家处死。看(书网>?此人因不忍官家的压迫,就在几年前胆大包天的秘密联络了十七名胆大的盐民,在白驹场附近的草堰场起义。“说到这儿,她得意的朝萧云望了一眼,继续道:”一天夜里,此人带着十八名热血盐民在草堰场的北极殿中歃血为盟,抄起挑盐用的扁担,在寒风中悄悄摸进盐警邱义的家中,把这个平日里为害乡邻的恶霸乱棍打死。 随后,十八个人又冲进当地富户家中,打开仓库,把粮食和钱财分发给当地的老百姓,接着一把火把房屋烧了个干净。“

    “嗯,此人倒是不失一条好汉?“萧云不痛不痒的赞了一句。

    听到萧云赞扬,陆霏霏冲着他抛了一个媚眼,脸上更加神采飞扬,说道:“此人本就是个有些野心的汉子,经此一战,此人竟在老百姓里有了些威望, 不少草堰场附近的盐民,纷纷响应此人的的号召,投身到反元的起义大军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盐民起义军就达到了上万人的规模,此后,此人南征北战,终于在乱世之中,站住了一块地盘,短短的两年来,在高邮称诚王,建国号大周,自称诚王,以天佑为年号,做了起皇帝!“

    对于张士诚萧云或多或少还是有些了解,刚才陆霏霏所说的,萧云从后世历史书上得知,这个就是历史有名的“十八条扁担起义“。当时泰州自古就是东南沿海主要的盐产地之一。到了元代,泰州滨海共有三十六处盐场,隶属于两淮盐运使司,张士诚所在的白驹场就是其中之一。元朝末年,朝政腐败,财政收入入不敷出。统治者为了填补不断扩大的政府开销和军费支出,大量增发盐引,不断提高盐价,盐业成为国家财政的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据史料记载,从元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到元仁宗延祐二年(公元1315年)四十年间,盐价上涨了十六倍。 虽然盐价不断提高,但东南沿海的盐民依然生活无着。泰州地处东南沿海,每到盛夏,都会遭遇台风侵袭,海潮倒灌。海水退去,原本千倾良田都变成盐碱地,当地农民苦不堪言。庄稼颗粒无收,盐场附近的老百姓只能在官府运盐的纲船上撑船运盐,依靠卖苦力挣来的一点钱养家过活。“斥卤茫茫草尽枯,灶底无柴空积卤,借贷无门生计疏,十家村落逃之五”,当地流传的一首《盐丁叹》形象地刻画了盐民生存艰难的境况 为了养家糊口,张士诚从十岁开始就跟乡亲们一起,在白驹场的官盐船上“操舟运盐”,依靠卖苦力赚来的微薄收入补贴家用。据史料记载,少年时的张士诚“少有膂力,负气任侠”,不仅身体健壮,而且为人仗义疏财,虽然自己家里经常穷得揭不开锅,可是每当乡亲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他总是慷慨解囊,有求必应。渐渐地,张士诚在当地盐民中树立起很高的威信。

    由于给官家运盐收入微薄,张士诚和几个胆大的同乡一起做起了贩卖私盐的营生。他们在给官府运盐的同时,随身夹带一部分食盐,卖给当地的富户。从周代开始,食盐的生产和经营就一直由官府垄断经营,从此后,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对民间私自贩卖食盐的行为都进行严厉打击,到了元朝,当朝统治者对待私盐贩子的惩罚措施是“杖七十,徒二年,财产一半没官,于没物内一半付告人充赏”。白驹场的富户们常常以举报官府相要挟,不仅不给张士诚盐钱,而且对他非打即骂。由于身份低微,而且贩私盐是违法行为,张士诚等人只得忍气吞声。 为了稽查私盐贩子,元朝廷在各处盐场都设置了盐警。白驹场当地有 一个盐警名叫邱义,负责监督盐民出工、缉拿私盐贩子。这个邱义不但常常克扣白驹场盐民的劳动所得,而且盐民们每月还要向他上贡,一有疏漏,就对盐民非打即骂。张士诚和盐民们慑于他的滛威,只能暗气暗憋。 元朝末年,各地反抗元朝暴政的武装起义如雨后春笋。至正八年,农民起义领袖方国珍在台州发动起义;至正十一年,刘福通在颖州率红巾军起义;濠州的郭子兴、孙德崖随后响应。各地农民义军反对元朝统治的斗争节节胜利,这使得张士诚备受鼓舞。

    元顺帝至正十三年(1353)正月,张士诚秘密联络了十七名胆大的盐民,积极筹备武装暴动。事关重大,为了防止秘密泄露,张士诚他们把起义的地点选在了白驹场附近的草堰场。一天夜里,十八名热血盐民在草堰场的北极殿中歃血为盟,抄起挑盐用的扁担,在寒风中悄悄摸进盐警邱义的家中,把这个平日里为害乡邻的恶霸乱棍打死。 随后,十八个人又冲进当地富户家中,打开仓库,把粮食和钱财分发给当地的老百姓,接着一把火把房屋烧了个干净。张士诚等人的举动极大地鼓舞了草堰场附近的盐民,他们纷纷响应张士诚的的号召,投身到反元的起义大军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张士诚领导的盐民起义军就达到了上万人的规模,成为元末反元起义军中的主力军之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更来晚了,各位见谅,收藏,推荐、点击前往莫要少了!

    正文 088章:糊涂一时

    初始,元朝的地方官员以为张士诚领导的盐民义军不过是乌合之众,因此并没有把他们放在眼里。151然而,张士诚义军的声势不断壮大,攻城陷地,先后消灭了不少一同起义的流寇,三个月后又以大军一举攻陷了淮东重镇泰州城,这一连的大手笔,顿时让元朝的皇帝刮目相看,立刻派出大军镇压,无奈张士诚虽是盐贩子出生,但打仗颇有一手,和元朝的打了几仗后,打得昔日纵横天下的成吉思汗的子孙落荒而逃,这下鞑子的皇帝才知道了张士诚的厉害,既然打不过那就学着宋朝水泊梁山一般,对张士诚进行招安,企图以高官厚禄收买。无奈张士诚看似贪图小利的盐贩子,实乃有些骨气,竟然对鞑子皇帝开出了高官厚禄不为所动,还胆大妄为的扣押的元朝来招降的使者,这一下,鞑子的皇帝不干了,大怒之下,再次派遣大军攻伐。短短的数日连番派遣了数十万大军攻打张士诚的老巢。

    面对元朝的大军,张士诚不慌不忙,先后派遣大军迎敌,一战打下来,元军再次被打得落荒而逃,张士诚趁机占领了兴化和高邮两座城池,这两个乃是江南粮食的所在,此地一占,鞑子皇帝慌了手脚,二次派遣淮 南行省照磨盛昭为特使前往高邮城二度招降,赦免其造反的重罪,并许诺只要张士诚肯投降,就赐予他“水军万户”的官爵。面对高官厚禄,张士诚丝毫不为所动,毅然拒绝了元朝廷的诱降,并扣押了前来招降的使者。此后,鞑子皇帝又多次派兵围剿张士诚,均是伤兵损将,无功而返。

    接连打了几个大战,张士诚的势力一下子壮大了不少,这个昔日的盐贩子顿时起了当皇帝的隐,在攻下兴化和高邮两座城池不久后,这个昔日的盐贩子终于耐不住寂寞,在高邮建立皇宫,国号大周,改元“天祐”,张士诚自称“诚王” 其弟张士信为丞相,用黄敬夫、蔡彦文、叶德新三人为参军。

    陆霏霏见萧云并不答话,转过眼一瞧,见萧云满脸疑惑的盯着张士信早已不见踪影的方向,不禁好奇的问道:“萧大哥怎么了?有何不妥么?”原来她见萧云自得知刚才那胖墩墩的汉子叫张士信后,神色就有些大不寻常,她猜不透个中缘由,但萧云古怪的神色告诉她,萧云定是发现了什么,这一路上她对萧云的性子多少有些了解,萧云本不是那种藏得住事情的人,一旦有事情发生,脸上的神情往往提前告诉了别人,如今萧云的神色告诉她,一定有事情发生。

    萧云双眉紧锁,盯着张士信离开的放心一动不动,刚才陆霏霏的一番话他恍如没听见一般,陆霏霏狠狠的瞪了他一眼,穿过小蝶,来到他身旁,叫道:“萧云……?”这声好不响亮。

    “啊……啊……怎么了?”萧云吓了一大跳,惊叫的道。

    “怎么了?我还想问你呢?我刚才说的话你听到没有啊?”陆霏霏理直气壮地喝道。

    小蝶瞧萧云被吓着的样子颇有些像个小孩子,颇有些好笑,在一旁抿着嘴巴偷笑了起来。

    “听到了,听到了,陆大小姐做的指示,哪儿能听不到呢?就算听不到,也不敢说了?”萧云嬉皮笑脸的恢复了吊儿郎当的神色。

    陆霏霏白了他一眼,道:“听到了,为何不回话?”

    萧云道:“岂敢,岂敢?我只不过在思索一个问题而已?”

    陆霏霏一愣,一旁的小蝶同样好奇,不过她离得近,嘴巴比起陆霏霏要快得多,冲着萧云甜甜的一笑,娇声道:“是什么问题,让萧大哥这般烦心?”

    萧云回过脸望了一眼张士信的走过了官道,方才扭过头盯着陆霏霏说道:“张士信乃是张士诚的弟弟,他不在江苏呆着,怎么跑到这儿来了?而且一来还是四个,瞧那四人身高马大,一看就非庸手,你说他们来这儿干什么?“这句话想是自言自语,又似问陆霏霏。

    榆关内不大,这会儿恰好是黄昏,出关的人也不多,零星的几个老百姓在关口穿梭,倒是萧云三人三马,俊男少女,显得特别的耀眼。这会让陆霏霏白了萧云一眼,道:“你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

    萧云一愣,奇道:“什么真不知道,假不知道?”不过听陆霏霏这话头的意思,似乎知道些什么,故而萧云才顺着她头说了下去。

    陆霏霏叹了声道:“哎,有什么瞧你听聪明的,怎么这会儿泛起糊涂了?”

    萧云道:“没听过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小蝶和陆霏霏听这句话颇有些调侃的味道,微微一笑,陆霏霏忽然道:“萧大哥可听说过汉末袁术称帝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天星期天,加更一章,各位请点击,请推荐,请收藏!还等什么,莫要忘记哦,请移动你的鼠标!

    正文 089章:枪打出头鸟

    萧云本以为陆霏霏说有关张士信的事情,没料到会是这么一问,但他对陆霏霏颇为了解,知道她并不是一般农家女子随口胡说,她这个时候提起袁术这个人来,定有深意。看(书网>?拜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所赐,对于这个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司空袁逢之嫡长子袁术还是有些了解,此人鼠目寸光,刚得了一点地盘,就起了做皇帝的念头,还怕人家不信,命人编造了袁姓出自于陈,陈是舜之后,以土承火,得应运之次。又以谶文云:“代汉者,当涂高也。”说得就是自己!故而在获得玉玺后,即迫不及待的于寿春称天子,建号仲氏,置公卿,祠南北郊。气派极大,但是袁术称天子的行为,惹来曹操的妒忌,时曹操得诸侯拥护,袁术等于成为了大家的敌人,不久就接连遭到孙策、吕布、曹操三方的叛盟与打击。所谓众人推墙来得快,没用多久,袁术便被大军师家曹操打败,袁术再度奔逃到淮南。

    尔后,袁术于当年冬季碰上大旱灾与大饥荒,实力严重受损,江淮之间处处可见人吃人的惨剧。当时沛相舒邵(字仲应)劝袁术散粮救饥民,袁术听后大怒,将斩之。仲应:“知当必死,故为之耳。宁可以一人之命,救百姓于涂炭。”袁术受感动,乃下马牵之曰:“仲应,足下独欲享天下重名,不与吾共邪?”,乃听从仲应之言。然而此时袁术的衰败已经无法逆转,后来发生了部曲陈兰、雷薄叛变,掠粮草奔于灊山的事件。

    袁术最终难以支撑,于199年将归帝号于袁绍,想投奔袁绍长子时任青州刺史的袁谭。结果在路上被曹操派来的刘备军截住去路,术不得过。又退往寿春,中途想要前往灊山投奔他以前部曲雷薄、陈兰,却为雷薄等拒绝,留住三日,士众绝粮,于是又退军至江亭。当时军中仅有麦屑三十斛。时六月盛暑,袁术欲得蜜浆解渴,又无蜜。叹息良久,乃大咤曰:“袁术至于此乎!”最后呕血斗余而死。“萧云《三国演义》看了不下数十遍,对其中的故事人物可以说烂熟于胸,这会儿见陆霏霏有意考考自己,还不大肆卖弄卖弄。

    “呵,不错,看不出你倒真有点学问?”陆霏霏笑道:“袁术耐不性子率先称帝,终究是惹得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不高兴,率领大军攻伐……?“

    “对了,我怎么没想到啊?张士诚在江苏称帝,鞑子皇帝必定不高兴了,如此一来,势必如曹操一样派遣大军攻伐,枪打出头鸟这个道理张士诚自是明白,所以才派遣自己的亲弟弟和大臣入关,若是我猜的没错,张士信此番前来定是打探鞑子皇帝意图?不过没料到入关后,张士诚的爱 马竟然发起了癫疯来,才让自己插了一手!“

    “哎,和萧大哥说话还真不费力,我刚说了个开头,你便全然了解了!张士诚如此明目张胆的称帝,所谓一山容不下二虎,鞑子皇帝自是不会放过张士诚了,我听爹爹说过,朝廷原本一些准备对张士诚招安的大官,一听张士诚称帝,都极力主张鞑子皇帝亲征张士诚!“说道这儿,陆霏霏微微顿了顿,复道:”不过这鞑子自小生长在深宫里,长期受到汉人的诗书礼仪的熏陶,加上后宫佳丽三千,早已不复当年成吉思汗弯弓射大雕的雄迈,一听要亲征,这鞑子皇帝立刻就不干了,不过朝廷的宰相脱脱极力征伐张士诚,鞑子皇帝虽不愿意,但迫于压力,唯有同意征伐张士诚,不过出战乃是何等大事,自要想个万全之策来,故而战事一直拖了下来,但近日来,宰相脱脱日益对鞑子皇帝施加压力,恐怕决战的日子就要到了!“说到这儿,想到又要血流成河,百姓又是一番厮杀,不由得一叹:”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萧云和小蝶听她说得伤感,二人心头也是一沉,小蝶幽幽的道:“好好的,怎么又要打仗呢?”

    对于打仗,萧云并没什么特别的感伤,相反他倒是心里极力希望能好好的在战场上打一仗,作为二十一世纪的特种兵,还有什么能比回到古代见识古代战场来的更刺激呢?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两句他虽然同意,但有战争必有牺牲,这乃是历史释然,他也没多大感伤。

    “张士信这个时候出现在大都,看来是没安什么好心!”陆霏霏似乎说了不太过瘾,说了半响,见萧云也没答话,又继续说了起来。

    “当然不安好心了,鞑子皇帝都要攻打他的老巢了,这会儿溜进了鞑子的大营,你说他能安什么好心么?你当他和平主义者啊?”萧云接过话头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天第一更来了,各位请收藏去,请推荐,请点击!

    正文 090章:入关

    三人眼看天色渐暗了下来,不敢在耽搁,边说边上马朝大都赶了去。|纯文字||榆关距离元大都不过数百里,三人的坐骑都是日行千里的良驹,一路狂奔,终于在夕阳时分,来到了大都。 萧云虽在二十一世纪去过几次北京,但也不过是走马观花的看了一番,这会儿重新来到了北京,却是元朝的大都,心中顿时有一股莫名的兴奋,据自己在二十一世纪历史课本上学的一点历史知识,萧云隐隐约约知道,元大都是在1215年,成吉思汗攻占金中都(今北京),复旧称为燕京,作为蒙古贵族统治汉地的重要据点。蒙古的第二任大汗窝阔台开始在这里派驻断事官,建立行政机构,统辖汉地诸路,时称燕京行台或行尚书省。窝阔台死后,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争夺汗位,最终忽必烈大获全胜,于元上都称帝,但是上都位置偏北,对控制中原不利,因此忽必烈在1264年解决了与其弟阿里不哥的汗位之争后,决定迁都至燕京地区。中统四年(1263)升开平为上都,至元元年(1264)改燕京为中都。四年,正式兴工,在金中都旧城的东北修建新城。城址的选择和规划主要出自刘秉忠,负责工程的先后有张柔、段天■和回回人也黑迭儿等。

    十一年正月初一(1274年2月9日),宫阙告成,元世祖忽必烈首次在大都皇宫正殿大明殿举行朝会,接受皇太子、诸王、百官以及高丽国王王禃所派使节的朝贺。到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时,大都的大内宫殿、宫城城墙、太液池西岸的太子府(隆福宫)、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等官署,以及都城城墙、金水河、钟鼓楼、大护国仁王寺、大圣寿万安寺等重要建筑陆续竣工。至元二十二年,发布了令旧城(金中都故城)居民迁入新都的诏书:“诏旧城居民之迁京城者,以资高及居职者为先,仍定制以地八亩为一份,其地过八亩或力不能作室者,皆不得冒据,听民作室”。

    从至元二十二年到三十一年(1294年),有四十至五十万居民自旧城(金中 都故城)迁入大都。此时期还陆续完成了宫内各处便殿、社稷坛、通惠河河道、漕粮仓库等建筑工程。元大都的营建工作至此基本完毕。此后元代各帝陆续又有添建,如孔庙、国子监、郊祭坛庙和佛寺等,但对元大都总体布局没有变动。

    这会儿虽说是黄昏,但元大都城内外车马熙来攘往,好不热闹。

    萧云和小蝶头一次来这么繁华的都市,自是看什么什么都新鲜,倒是陆霏霏一脸的愁容,传国玉玺丢失这个大的事情,这会儿也不知道陆家堡是怎样的一番景象,鞑子皇帝有没有降罪,小妹和爹爹不知怎么样了,想起这些,这个平日看似天不怕地不怕的女子,心头像被一座大山压着一般,转瞧萧云和小蝶有说有笑,四处张望,不由得心头有气,纵马挨到萧云身旁,冷冷的喊了声:“喂,你到底有没有把握啊?”

    萧云正忙着给小蝶介绍元大都的种种文明古迹,这些古迹虽多数和后世不大一样,但大部分的格局并没有改变,更何况小蝶从未出过远门,没见过这么繁华的大都市,萧云一番讲解下来,那里还分辨出真假啊,听得频频点头,萧云口才本就不错,这会儿很像一个专业的导游的样子,对着一个个的城楼、雕刻、石狮石象、风土人情说个不停,不时的穿插点小事故,将小蝶这个从未出过远门的花季少女逗得开怀大笑不止。

    这时冷不防被的陆霏霏这么一喝,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皱着眉头随口应了声:“什么把握不把握的,到时候再说了!”

    陆霏霏?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