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皇族 > 皇族第100部分阅读

皇族第100部分阅读

    毫无疑问,皇甫无晋是太子之人,现在的关键是,太子真的会在十天内发动政变吗?

    尽管他也知道,太子十天内发动政变的消息未必可靠,但从江宁府发生的事情来看,皇甫无晋如果真的动手抓捕楚王系的人,那么太子必然就在最近要有动作了。

    他心急如焚,背着手就像一只热锅上的蚂蚁,这时,他忽然停住脚步,凝神细听,他似乎听到了什么,是奔跑的脚步声。

    他蓦地冲到房门前,只见一名家丁气喘吁吁跑来,“老爷!”

    “外面的情况怎么样?快说!”韩顺义急得快跳脚了。

    “外面的情况....大大不妙!”

    家丁上气不接下气道:“街上出现很多梅花卫军人,已经将长干街封死了。”

    韩顺义腿一软,几乎坐倒在地,长干街是县衙所在,申祁武的府邸也在那里,皇甫无晋真的动手了。

    他忽然想到了什么,立刻转身回到书房,从书架后的暗格里取出一只象牙盒子,打开盒子,盒子里是一块金光耀眼的金牌,这就是大宁皇帝皇甫玄德的楚州调兵金牌,凭这块金牌可以调动楚州二十五万大军,旁边还放着一份密旨。

    他慢慢打开密旨,里面是皇甫玄德的亲笔字迹:兹任命皇甫英俊为楚州大都督,统帅楚州三军,节制楚州诸郡......

    韩顺义闭上眼睛,回想着皇上和他出任江宁府尹前夜的一番密谈,‘公去楚州,当时刻关注皇甫无晋动静,一举一动,皆向朕禀报,若皇甫无晋有异动,当速与皇甫英俊共谋。’

    那今天皇甫无晋率军抓捕楚王系骨干,算不算异动呢?

    韩顺义沉思片刻,他又取过一张纱绢纸,用细笔在上面写道:‘太子有异,晋已抓捕申舅诸党......’

    纱绢纸非常轻薄,主要用于鸽信,他写完这封信,从脖子上取下一枚小小的印章盖上,又小心地将墨迹吹干,将它慢慢叠起,放进一支红色的木管中,这是特制的木管,上面还有一只活扣。

    平时身躯沉重的韩顺义此时表现得非常灵便,他一路疾走,来到后花园,走到西北角的一座小院前,取出钥匙开了门,院子里很安静,木架上放着一只不大的鸽笼,发出咕咕的声音,里面只有三只鸽子,韩顺义摸出一只鸽子,小心地将木管活扣扣在鸽腿,他猛地向上一扔,鸽子扑愣愣展开翅膀向夜空飞去......

    一直望着鸽子飞远,韩顺义才长长吐了一口气,他又想起了那面事关重大的金牌,心中不由有些为难,眼下这个情形,该不该给皇甫英俊?

    .......

    “出来了!”

    在西墙外对面的一条小巷内,两名黑影忽然看见了振翅飞出的鸽子,两人一下子紧张起来,四只眼睛紧紧盯着这只鸽子,在鸽子飞过他们头顶的一瞬间,其中一人看到鸽腿上的小管子。

    “是送信的鸽子!”

    两人对望一眼,一人起身道:“去禀报,你继续盯着。”

    说完,他撒腿便向黑夜中飞奔而去....

    长干街称得上是江宁城的政治中心之一,县衙、盐铁转运司衙门,还有申祁武的府宅、县丞的府宅,都集中在这条长不足一里的街上。

    此时,这条街上已是火光猎猎,赤亮的火光照亮街道,三千名梅花卫军士完全控制住了整条街道,两边入口,不准任何出入,街背后的龙藏河内停满了三十艘大船,河道。

    与此同时,数百名军士已先后冲进县衙后宅和申祁武的家,将江宁少尹申祁武和县令左云斗带出了府宅,申祁武被几名士兵推攘着,但他依然在不停四处张望,寻找着什么,忽然,他看见了,在十几步外的一队骑兵队伍中,皇甫无晋全身盔甲,正冷冷地看着他,脸上没有一丝表情。

    “皇甫无晋!”

    申祁武大喊起来,“你凭什么抓我?”

    皇甫无晋慢慢横举起尚方宝剑,将宝剑缓缓拉开,申祁武愣住了,他隐隐看见了剑身上刻着的字,虽然看不清楚,但他还是立刻猜到,那是尚方宝剑,难道父亲出事了吗?

    “奉皇上密命,抓捕楚王党羽!”

    申祁武脸色大变,县令左云斗更是惊恐得浑身颤抖,瘫倒在地,被军士们拖进大船,申祁武也被推下大船,关押起来,紧接着江宁府的几名要员和县丞、县尉也分别被抓,他们的家眷也被软禁在府宅内,不准和任何人出入。

    清除申国舅在江宁府的势力并非仅仅是做戏给韩顺义看,这是皇甫无晋完全掌控江宁府的需要。

    而且不光是江宁府,丹阳郡、延陵郡、晋陵郡、余杭郡和东海郡,这其他五郡也必要在他掌控之中,这是楚州的核心战略要地,仅这五郡一府,便占据了大宁王朝两成的税银和三成的粮食产量,而且这五郡,还同时部署着江东十万府兵。

    这时,无晋身后的张容有些忧心忡忡道:“殿下,虽然我不反对清除楚王系,但毕竟他们都是父母官,这样抓捕我担心会造成城内的混乱。”

    无晋看了他一眼笑道:“这就是我要托你之事,希望你能撑起局面,维持住城内的秩序,我会派军队全力帮助于你,另外,县丞和县尉都不是申国舅的骨干,只要他们写下效忠太子之书,我会让他们继续为官,问题不会太严重。”

    张容其实心中有些明白,无晋未必是真的忠于太子,但他也不想说破,这样也好,忠于太子,各郡的官员大多能接受,假如是忠于凉王,恐怕真的就乱了,而且无晋有尚方宝剑在手,官员们也不敢不从。

    张容心中暗暗惊叹皇甫无晋的大胆,竟然敢夺下尚方宝剑,假传圣旨,自己这样跟着他,是否明智?可是他好像已经上了无晋的贼船。

    张容心里很乱,他感觉自己已经有点身不由己了。

    “殿下!”身后一名梅花卫军士狂奔而来。

    无晋认出他就是负责监视韩顺义府宅的军士,连忙调转马头迎了上去,“怎么样,有情况吗?”

    “回禀殿下!府宅西北角院墙内确实有信鸽飞出。”、

    “果然就是他!”

    无晋终于确定了,皇甫玄德埋藏在江宁府的眼线,果然就是这个懦弱无能的韩顺义,这是江淹给他的一个情报,韩顺义在出任江宁府尹之前,曾被皇甫玄德两次秘密接见,这里面就藏有玄机了,自己稍微试探,他果然就露陷。

    无晋转身对士兵们下令,“严禁江宁城所有人家鸽信发出,鸽子一律没收!”

    士兵们轰然答应,向四周飞奔而去,按名单挨家挨户没收信鸽,无晋又向张容交代几句,便调转马头,对身后大队骑兵一挥手,“跟我走!”

    近千名骑兵跟随着无晋向府衙疾驰而去........

    府衙是在和长干街平行的另一条街道上,相距约三里,只片刻时间,千余名骑兵便将韩顺义的府邸团团围住,十几名梅花卫军士先从西北角翻墙进去,那里便是韩顺义鸽子飞出之处,首先是要先控制住韩顺义的鸽笼,不让他再有任何机会给京城送信。

    紧接着几十名梅花卫军士猛地一脚,踢开了府邸侧门,大群梅花卫军士冲进了韩顺义的府第。

    韩顺义已经穿好官服,等待着皇甫无晋派人来通知他,他心里还是很愿意掌握江宁府的大权,他认为这和向皇上秘密汇报是两件事。

    就在兴奋地等待着消息时,忽然院子里传来杂乱的奔跑声,没有人禀报他,韩顺义有些愣住,他慢慢走上前,打开书房门的一条缝,不料‘砰!’的一声巨响,他的书房门被一脚踢开,门重重弹在他脸上,顿时撞得他头昏眼花,摔倒在地,不等他反应过来,十几名梅花卫士兵已经冲了进来,几个人将他摁倒在地,反手将他捆绑起来。

    “你们这是在做什么?”

    韩顺义见士兵在他书房内翻箱倒柜,愤怒得大吼起来,但还不等他再喊第二声,他的身子一下子僵住了,只见两名士兵已经拉开书架,找到了他的秘柜。

    “找到了!”

    两名士兵同时兴奋地大喊了起来,众士兵一起涌上,用刀撬开壁门,将里面所有的东西全部取出来。

    这时,皇甫无晋笑着走了进来,“让韩大人受惊了,只是例行公事,韩大人不用太紧张。”

    “皇甫无晋,你......”

    韩顺义忽然意识到自己上当了,太子造反的消息必然是假,他成了三国的蒋干,韩顺义心中又悔又恨,这时,一名士兵拎着鸽笼进来,“殿下,两只鸽子都是信鸽。”

    韩顺义的心狂跳起来,他见士兵搜查出了他写鸽信的纸和管子,还找出一封他写的鸽信,他心中异常紧张,猛地挣脱士兵的手,将脖子上挂的小印章一把扯下,塞进嘴里,不等他咽下,却被士兵一拳打在脸上,顿时晕了过去,士兵从他嘴里掏出了小印章,递给皇甫无晋。

    皇甫无晋将印章在手上掂了掂,对他不屑地冷笑一声,这时,他被桌上的象牙盒子吸引住了,慢慢拾起沉甸甸的象牙盒子,打开了它,顿时,金光闪闪的调兵金牌使无晋的瞳孔霎时间收缩成一条线。

    .........

    皇族卷 三 楚州夺权 第二百一十五章 上任楚州大都督

    第二百一十五章 上任楚州大都督

    楚州大都督府位于白下街,和县衙所在的长干街,一个位于建邺大街之东,一个位于建邺大街之西,白下街也是楚州水军都督府衙和皇甫无晋的府宅所在地,这条街可以称得上是江宁城的军权重地。

    昨天晚上这条街虽然也部署了五百梅花卫军士,但他们的任务却是保护皇甫无晋府宅的安全。

    昨晚发生的兵变已经结束,江宁城已经恢复平静,虽然还有很多人都是窃窃议论昨晚之事,但江宁城的街坊市面很平静,除了一些要害部位仍有少量梅花卫军士执勤外,再没有什么紧张气氛,江宁县衙的县丞、县尉和主簿都正常出现在衙门,县令则是少尹张容兼任,唯一有影响的是江宁府衙,已经完全关闭。

    不过江宁府衙更多的是应对朝廷,基本上不具体管理地方,一般都由县衙负责,所以江宁府的关闭对普通江宁人基本上没有任何影响。

    天色已亮,长干街和江宁府衙的行动已经结束,大部分梅花卫军士都暂时在江宁城内各处校场军营内休息,街头很安静,平民和官吏们又开始正常的出行日作。

    大都督府衙前已经停了好几辆马车,都是大都督府高官们的马车,大都督以长史周信为长官,另外还有司马蓝季安、判官伍途、录事参军高旭等等十几名重要的官员,大都督府衙有一千直辖军,主要负责管理四座城门和码头上的三十座军仓,楚州二十五万府兵和五万水军的后勤粮草都是由大都督府衙负责,权力很大。

    和其他衙门一样,大都督府的官员们进了衙门立刻聚在一起谈论昨晚发生的兵变。

    “昨晚之事很明显!”

    司马蓝季安加重了语气对众人道:“皇甫无晋就是要铲除申家在楚州的势力,我听说不仅申祁武和左云斗被抓,城西申府也被围困,十几名申家子弟都被抓走,估计白下县、六合县的两个县令也逃不脱,我怀疑皇甫无晋是得到了皇帝密旨,否则他不敢这样公开清除申家的势力。”

    “皇上为什么要清除申家的势力,难道朝廷发生了什么变故吗?”判官伍途疑惑问道。

    旁边的高旭冷笑一声,“我估计是申国舅训练私军之事败露了,皇上就在楚州先动手。”

    “嘘!”蓝季安重重嘘了一声,“私军之事没有证据,不要胡说!”

    “蓝大人,什么叫证据,难道你不知道白衣军之事吗?在座的谁不知道?大家都装傻,我怀疑有一天白衣军杀来,你我小命都会丢在他们手上,不要再自欺欺人了,既然皇甫无晋已经着手铲除申国舅的势力,那咱们趁早密告皇上白衣军之事,省得以后说咱们知情不报。”

    高旭还想再说,旁边判官伍途却踢了他一脚,高旭一回头,见长史周信出现在门口,他顿时不敢说话了,周信的妻子便是申家之女,周信也算是申国舅之人,被周信听见了,他岂能饶自己?

    房间里一片寂静,十几人都不敢多言,倒是蓝季安反应极快,周信也是申国舅之人,那皇甫无晋为什么不动他?他心中奇怪。

    周信却很平静地对众人道:“大家出来吧!我刚刚接到消息,皇甫无晋马上要来我们大都督衙门了,估计有什么事,大家准备一下吧!”

    所有人都愣住了,皇甫无晋要来,这是为什么?蓝季安站起身急道:“大人,皇甫无晋会不会是来抓捕大人?”

    “他抓我做什么?”

    周信不悦道:“我乃堂堂大都督府长史,从三品高官,尽职尽责,从无过失,他凭什么抓我?”

    蓝季安知道自己失言了,周信是军方高官,虽也是申国舅之人,却和申家没有什么瓜葛,皇甫无晋未必会动他,他又连忙道:“卑职只是觉得奇怪,他来大都督府做什么?”

    “我听说他昨天接到皇上密旨,估计楚州有变了,他若来宣旨,咱们按旨意办事就行了。”

    周信的话刚说完,只见外面一声高喝:“圣旨到,大都督诸官接旨!”

    房间内顿时乱作一团,大家纷纷向外奔去,只见从大门外走进百余人,有宫廷侍卫,有梅花卫缇骑,为首三人,左边一人很多人都认识,御史中丞陈直,中间抱着圣旨之人是一名宦官,大家都见过,是内侍省中官罗忠国,去年来宣过旨,而右边一人,盔明甲亮,正是嗣凉王皇甫无晋。

    片刻,众人在院子摆下了香案,长史周信率大都督府四十余名大小官员跪下听旨。

    罗忠国是前天晚上向皇甫无晋宣旨,准备在江宁休息两天后再返回雍京,不料被皇甫无晋威胁利诱,罗忠国也知道皇帝将不久于人世,不如早替自己谋一条出路,最后,他接受了皇甫无晋的一千两黄金收买,便死心塌地为皇甫无晋做事。

    罗忠国展开圣旨朗声读道:“楚州大都督府诸官听旨,朕闻相国申溱,以臣子之身私募军队,于楚州二十五庄园内养私军八万,号白衣军,朕不胜震骇,此乃欺君罔上,不臣之心,为平息私军之患,朕特封楚州水军都督、嗣凉王皇甫无晋暂领楚州大都督,赐楚州调兵金牌,持尚方天子剑,以御史中丞陈直为监军,责令皇甫无晋在一月之内,平息楚州私军,楚州各军府三军皆听其节制,不服调遣者,可以天子剑先斩后奏,钦此!”

    这道圣旨让大都督众官员都暗暗心惊,难怪昨晚申祁武、左云斗等人被抓,果然是申国舅的私军东窗事发了。

    周信重重磕头,“臣周信谨遵圣命,尽心辅佐大都督!”

    罗忠国又高声宣道:“皇甫无晋接受剑符!”

    皇甫无晋上前一步跪下,“臣皇甫无晋愿为皇上分忧!”

    罗忠国取出楚州调兵金牌和尚方天子剑,郑重地递给了皇甫无晋,皇甫无晋接过金牌,又高声道:“一个月内,臣一定扫清楚州私军,绝不辜负圣恩!”

    罗忠国宣读完了旨意,对皇甫无晋笑道:“殿下,事情紧急,还望殿下立即商议剿灭私军之事,皇上为此非常震怒,说是一个月,说不定半个月后就会问到此事,还是请殿下多多辛苦一下。”

    “我明白!请公公给皇上复旨,我立刻着手部署。”

    皇甫无晋又对周信道:“长史,我想现在就和大家商议此事,可方便否?”

    周信点点头,对众人道:“大家去议事堂吧!一起商议此事。”

    调动楚州各军府之军,兵部和皇帝都有权力,兵部是以虎符和牒文调兵,而皇帝是以金牌或者天子剑调兵,其中调兵金牌是最有效的调兵信物。

    但这里面就有一个战时调兵和平时调兵之分,战时调兵,皇帝会任命天下兵马大元帅,直接统领各区域的将军,各区域的将军也会接管府兵,重新进行整编。

    而平时调兵,则是由各大都督府负责,这个时候,皇帝调动军府之兵,仅仅凭金牌或者天子剑还不行,还需楚州大都督府的调兵令配合,这是因为各军府没有调兵金牌和天子剑的图本,为了防止矫诏调兵,也为了提高效率,总不能让人拿一面金牌到楚州各地奔跑,那样两个月也未必能跑完各军府,同时路上也不安全。

    所以调兵令或者天子剑一般只到大都督府这一级,由大都督府确认无误后,再由大都督府统一开出调兵令,如果有军府不服军令,再派人拿调兵令或者天子剑去惩处。

    而大都督府的调兵令并不是周信一个人就能发出,那样事情就很简单了,没有必要搞得这么复杂,因为长史一人没有这么大权力,调兵令实际上是大都督府集体发出的一道命令,程序非常严密。

    调兵令首先由录事参军事草拟,由长史审批,再由判官复核,最后交由司马执行,派人送去各军府,一道调兵令上必须有四道印章,缺一不可。

    罗宦官已经走了,议事大堂内,众官员分两边就坐,皇甫无晋则坐上了楚州大都督之位。

    在大堂正中,放置一张桌子,尚方天子剑和楚州调兵金牌都放在桌上,由大都督府两名符印郎进行验证,这是最重要的一道程序,调兵令或者天子剑没有经过验证,大都督府是不会开出调兵令。

    符印郎一个姓吴,一个姓孙,他们手中有天子剑和调兵金牌的图册,两人需要交叉核对,以保证无误。

    他们仔细验证完,姓吴的符印郎对众人朗声道:“经验证,尚方天子剑和调兵金牌皆为真实无误,可行调兵之令。”

    符印郎将金牌和天子剑送给众人一一过目,最后交还皇甫无晋,周信笑道:“殿下即为大都督,又有金牌和天子剑在手,具体怎么剿灭楚州私军,请殿下下令!”

    无晋一招手,两名梅花护军士抬着一个木架到大堂上,木架有一幅详细的楚州山川地图,无晋走上前,拾起木棍指着地图上一个个红圈,对众人道:“这是梅花卫调查的楚州私军分布图,上面的红圈就是二十五座庄园的位置,分布在历阳、庐江、宣城、钟离、同安、弋阳、淮南等江西七郡内,一共有八万三千白衣军,大家请看!”

    众人探头细看,见地图上标注得非常清楚,心中都暗暗忖道:“看来皇甫无晋早就有准备了,居然调查得这么详细。”

    司马蓝季安笑道:“既然白衣军都各自独立,我们可以调动各军府,分别破之,殿下以为如何?”

    无晋摇了摇头,“这是以前的分布图,我得到的最新情报,白衣军已经开始汇集。”

    无晋用木棍一指庐江郡道:“八万白衣军已经汇集到巢湖附近,凭一支府兵是无法击败对方,所以我们必须集结兵力,现在我就此下令,三天之内,江南各郡府兵必须向江宁府进行集结,六天之内,十七万大军全部集结完毕,我要率军剿灭白衣军之乱!”

    ........

    皇族卷 三 楚州夺权 第二百一十六章 自不量力的干涉

    第二百一十六章 自不量力的干涉

    当天上午,由楚州大都督府发出的数十封调兵令便以加急军令的方式发往楚州江东和江西各地军府,要求自收到军令之日起,最迟四天之内,各地府兵须赶到江宁府集结,晚到一天则正副将皆斩。

    一时间楚州各地军情涌动,军令如山,各地军府收到调兵令,皆不敢怠慢,仓惶收拾兵马,连夜出发,向江宁府疾奔而来。

    尽管皇甫无晋已经尽力消息,但事情太大,申家被清洗之事还是通过各种渠道泄露了出去,第一个得到消息的便是皇甫英俊。

    皇甫英俊便是皇甫逸表之孙,当年和无晋在百富酒楼打架,又被申祁武挑拨围攻兰陵郡王府,最后被罢免一切官职,贬为庶民。

    不过此时的皇甫英俊已不再是从前那个鲁莽的皇族子弟,经过几次重挫,他也迅速成熟,变得稳重起来。

    他因向皇甫玄德告密祖父秘密勾结太子之事,被皇甫玄德看中,封他为楚州绣衣卫将军兼广陵将军,不久前又封他为淮南总管,直接统帅楚州江北八万大军。

    总管和将军不一样,总管又叫小节度使,这是以统帅军队的数量来划分,统帅高于十万之军,称为节度使,低于十万称为总管,它是直接领兵之将,无论战时还是非战时,楚州江北的府兵都归他直接统领,这等于就是改变了楚州江北的军制,不再受朝廷管辖。

    皇甫玄德这样安排的目的很明显,就是要用皇甫英俊来牵制皇甫无晋的水军,对这一点,皇甫英俊也心知肚明,在不久前,陈直带给他了皇上的密旨,若楚州发生紧急情况,他可随时出兵江宁府,并要他立即与江宁府尹韩顺义联系。

    和从前他无法指挥府兵不同,现在他已经升任淮南总管,已经完全能指挥江北的八万军队,在得知江宁事变后,皇甫英俊立刻意识到皇上所说的紧急情况发生了,他立刻做出了反应,一方面调集军队集中到江都,另一方面紧急派人和韩顺义联系,同时,紧急发信向皇上汇报楚州发生的事变。

    江都运河内,一队由三百艘平底三桅漕船组成的船队已经整装待发,这种漕船载重量较大,平均每艘船可以运载五十名全副武装的士兵,第一批来自沭阳郡四个军府的一万名士兵已经登船。

    从江都运河到长江并不远,两个时辰便可抵达长江,然后一个时辰渡江,当然,这只是普通民众的旅行方案,而对于一支准备攻击江宁府的军队,却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关键是他们能否冲得过楚州水军的线。

    统帅这一万军队的主将姓燕,叫做燕衡,原本是沭阳第一军府都尉,现在已被提升为沭阳将军,成为皇甫英俊手下的四大将军之一。

    燕衡是一个典型的军人,四十岁出头,军旅世家出身,他从军二十五年,头脑里没有太多的想法,他知道,现在服从军令是他唯一需要做的事情,尽管他知道前方的路并不安全,但他没有选择,他只有服从皇甫英俊的命令。

    他站在一艘千石大船的船头,身材魁梧,像一座江风中的黑塔,耐心地等待着皇甫英俊的命令。

    这时一匹战马疾奔而至,奔至运河边勒住战马,马上报信兵高举令箭远远大喊:“燕将军,总管命你立刻出兵!”

    燕衡缓缓点点头,他一挥手,毅然下达了命令,“出兵!”

    出兵的鼓声轰隆隆敲响了,船夫纷纷解开绳子,拉起风帆,用竹篙撑动大船,向南缓缓行驶而去,燕衡心中充满了忧虑,不知皇甫英俊那边的战事如何了?

    皇甫英俊此时并不在江都城内,他一大早便率领两万广陵军队向长江北岸进发,长江北岸的六合县也属于江宁府管辖,县内有一个近四千人的水军府,也就是江宁水军府。

    皇甫英俊和军人出身的燕衡思路完全不同,他头脑里充满了算计,他心里比谁都清楚,他手中的军队未必是皇甫无晋的对手,楚州水军横行江海,如果他们全力渡江,必将死伤惨重。

    但如果不做出点姿态,恐怕皇上也不会饶他,皇上命他牵制皇甫无晋,现在江南已经乱成一团,而他却按兵不动,他当然无法交代,所以他反复考虑,决定让沭阳军为先锋,替他去展示姿态,而他却亲自领兵去攻打位于江北的江宁水军府,占领六合县,这样,他可以保证自己大胜,至于燕衡的死活,那是燕衡自己指挥的问题。

    两万大军已经进入六合县,浩浩荡荡在官道上疾速行军,皇甫英俊一马当先,行驶在在队伍的前方,官道两边是大片农田,冬小麦已经抽条,整个原野上都是绿油油一片,很多在田地里劳作的农民都纷纷站起身,惊讶地望着这支声势浩大的军队,这种大规模的行军是他们从来没有见过,就算以前的水军操练也没有这么壮观。

    在距离水军大营还有五里时,一名探子奔回来禀报:“禀报总管,水军营内已空,无一兵一卒。”

    “那船只呢?”

    “回禀总管,军船都不见了,只有十几艘破旧之船,附近村民说,水军几个月前出海演练,便再也没有回来。”

    皇甫英俊暗暗思忖,如果现在退回去,恐怕会有人说自己不体恤士兵,独让燕衡送死,也难以向皇上交代,不如驻扎一晚,四处寻找船只,过不了江是另外一回事,他立刻令道:“大军加速前进,占领水军营!”

    大军加速奔跑,想五里外空旷的水军营奔去,同时皇甫英俊派出一千人,五十支小队,去长江北岸搜寻船只,准备渡江,这就是皇甫英俊的计划,兵分两路,一路由燕衡从运河渡江,一路由他率领,去占领江宁水军府,从六合县渡江,两军遥相呼应。

    可事实上,皇甫英俊早就知道,他根本就无船渡江,他只不过是去摆个姿态,给皇上一个交代罢了。

    .......

    下午,由燕衡率领的一万沭阳军分乘三百艘漕船终于进入了长江,江面上风很大,盛行东南风,江面上风浪很大,使船队过江格外艰难,这些漕船都是三百石的小船,平时都是用于运粮,沉甸甸的粮食压在船只,行驶还比较平稳,但现在满载着士兵,船体就显得有些漂浮,在大浪中上下起伏,使船上士兵们苦不堪言,很多士兵都纷纷呕吐,连船夫都看不下去,纷纷抱怨这些士兵是去送死。

    “你们这群傻鸟,还想去打水军,你们知道南岸有多少军船吗?几千艘大军船,都是三千石、五千石的大船,几艘大船就能将你们全部撞翻喂鱼,我都被你们连累了。”

    船夫们抱怨不停,士兵们则越听越胆战,不少士兵破口大骂起来,“他娘的,为什么江都兵不去打,让老子们这些旱鸭子去送死!”

    “哎!这明显是皇甫英俊欺负燕将军老实,那个家伙狡猾呢!听说他去打江宁水军府。”

    “放屁!”

    船夫粗鲁地大笑起来,“江宁水军府几个月前就出海了,那里是一座空营,打什么打,哄骗你们呢!”

    士兵们大骂起来,“王八蛋!我们不打了。”

    但再暴怒,再大骂也没有用,船只已经到了大江中央,就在这时,一名船夫指着远处大喊:“不好!水军来了。”

    所有人都向东望去,几乎每个人的心都仿佛沉入了江底,只见江面上出现了黑压压的大船,足有上千艘之多,待大船靠近,不少士兵都惊恐得尖叫起来,只见为首的大船仿佛一座黑黝黝的大山,庞大无比,在它面前,他们的小船就像一只只蟑螂,无比渺小!

    “是‘山船’来了!”船夫们纷纷哀嚎,“那是楚州水军母船,我们死定了。”

    船夫们的绝望,使三百艘平底船上的士兵都仿佛感到了末日到来。

    皇甫无晋冷冷地望着江面上这支自不量力的军队,就凭他们也想占领江宁府吗?

    旁边的周信认出了这支军队,便低声道:“殿下,这是沭阳军,他们主将燕衡颇为正直,打仗不错,一向服从军令,估计是被皇甫英俊调来打前阵。”

    “哼!虚张声势,皇甫英俊不过是只胆怯的老鼠,他只是想给皇甫玄德一个交代罢了。”

    他立刻吩咐左右,“传我的命令,准备作战!”

    周信大惊,他和燕衡关系不错,怎能眼睁睁看燕衡送死,连忙道:“殿下,请让我去劝他,我一定让他投降殿下。”

    无晋瞥了他一眼,“长史,你不是说此人一向服从军令,他肯投降吗?”

    “殿下,把尚方宝剑借我一用,我能说服他!”

    “可以!”

    无晋答应了,解下尚方宝剑递给他,“若他不肯投降,我今天就用他来试我的火炮!”

    水军战船改变了阵型,分成两队,将三百艘漕船前后拦截,形成了一条巨船水巷,将一万沭阳军围在中间。

    燕衡也一样的心惊胆战,他们是陆军,从没有水战经验,也没有经历过水战的阵势,但眼前的战船大阵却将他惊得一阵阵胆寒,高大的战船俨如一座座小山将他们拦截在江面上,他们只能仰望对方,显得是如此渺小,尤其中间那艘庞大无比的战船,更是给他一种绝望的感觉,如果在陆地上,他尚能一战,可在大江之中,他们只有死路一条!

    ..........

    (请投我一张吧!)

    ----

    皇族卷 三 楚州夺权 第二百一十七章 诡夜(一)

    第二百一十七章 诡夜(一)

    一艘中型小船出现了,它缓缓驶上前,和燕衡的座船相对,停了下来,周信走上船头喊道:“燕将军,请出来答话!”

    燕衡认识周信,大都督府长史,他常常为催军粮军饷前来江宁找周信,他们关系很熟,看见周信,燕衡紧张的心稍稍一松,他仿佛又看到一线希望。

    “周长史,末将燕衡见礼!”

    燕衡走上船头,拱手施礼,他和周信相距不到五丈,让很多士兵都产生一种幻觉,他们这不是战争,而只是一次演练。

    “请问燕将军,为何率军渡江,难道燕将军有不臣之心?”

    周信问得非常坦率,一语直击燕衡的要害,燕衡半晌说不出话来,他确实不知道他为何要渡江,他知道服从命令,占领江宁码头,接应皇甫英俊渡江,他胀红了脸道:“周长史言重了,我只是服从命令,占领江宁码头,具体为何渡河,我想不应该是我所知。”

    “一句不知道,燕将军就要让一万士卒丧生江底,燕将军,你如此不体恤士卒,让我心寒。”

    周信也有点动怒了,执行军令固然重要,但一无所知就让士兵冒险渡江,不把士卒性命放在心上,这简直是愚蠢之极,他厉声喝问:“如果皇甫英俊是要造反,自立为楚帝,燕将军也要为他身先士卒吗?”

    “这.....”燕衡无言以对。

    这时,周信横举起尚方宝剑,高喝一声,“尚方宝剑在此,燕衡跪下听令!”

    燕衡虽然只听说过尚方宝剑是黑玉剑柄,并没有见过实物,但他对周信非常信任,此时燕衡心中明白,对方居然有尚方天子剑,而且还有大都督府长史亲自出面,那事情就不是那么简单,更重要是,他再不服软,他的一万名士兵就要葬身江底,可以说,这把尚方宝剑来得正是时候,给了他一个台阶。

    他立刻单膝跪下,沉声道:“燕衡不敢抗尚方宝剑之令!”

    “我以尚方宝剑命尔等立刻放下武器,上船投降,否则,一万沭阳军,将不复存在!”

    燕衡心中暗暗叹口气,他已被包围,无计可施,连突围的可能都没有,要么死,要么投降,再没有第三条路,可就算他死,又何必拖上一万名弟兄呢?

    “遵命!”

    燕衡站起身,走到船尾,对后面的三百艘小船喝道:“众军听着,放下武器,脱去盔甲,靠近大船投降!”

    他连喊三遍,离他最近的几艘船首先放下了武器,紧接着越来越多的船只都放下了武器,脱去盔甲。

    无晋一直在船头注视着燕衡和周信的对话,虽然听不见他们在说什么,但是他可以感受到燕衡的情绪变化,从开始的不满到慢慢被说服,最后跪下投降.......

    无晋望着他那足有八尺身躯和雄壮威猛的气势,他不由欣慰地笑了,他知道自己得了一员猛将。

    “传令船只靠山,接受投降!”

    ........

    江宁水军军营一半位于长江之内,修建有长达两里的码头,此时码头上十分冷清,军船都已开走,只剩下十几艘破旧的百石小船,拴在码头一角,随波浪起伏.

    夜已经深了,江面上渐渐笼罩起一层薄薄的灰雾,使江面若隐若现,一队巡哨士兵在码头上来回巡逻,在离码头不到五十步便是水军营房,有近五十排,都是砖房,除了靠长江的一面,其他三面都有营栅包围。

    此时营房内住满了江都军士,行军一天,每个人都疲惫不堪,都在处于一种熟睡之中,他们今晚只在军营内住宿一夜,明天一早,留三千军镇守军营,其余大军将返回江都县。

    夜已经到了两更时分,但皇甫英俊还是没有睡着,他多多少少有一点担心,他已经得到消息,楚州水军出动一千余艘战船,尽管没有战斗的消息传来,也没有败兵逃回,更没有登陆上岸的快讯,这说明燕衡的一万军队已经投降了。

    对于这个结果,皇甫英俊是有心理准备,燕衡的一万步兵,他怎么可能应对楚州五万水军,甚至连梅花卫的五千军队都可能不敌,丢了这一?br />免费电子书下载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