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夫郎,你怎么不看了?”苏菡奇怪地问。
“不想再看了!”
无晋摇了摇头,“看了难受,心中压抑的得很,我没有想到,我的父亲竟是如此悲观,在他眼前,就只有一片黑暗,看不到半点希望。”
苏菡将书放下,慢慢走到无晋身旁,轻轻将他头靠在自己胸前,柔声道:“因为你的父亲没有任何保护,他不像你拥有凉王的外衣,他也不像你拥有梅花卫和水军两大力量,他什么都没有,就像生活在地下黑暗的小虫,随便一个人都可以将他捏死,偏偏所有人都把压力放在他肩上,我觉得他很可怜,夫郎,你要体谅他,我们应该去坟前拜祭。”
无晋揽住娇妻的腰,将头放在她胸前,缓缓点了点头,“他的墓在琉球岛的凤凰会总部,等明年开春,我们去凤凰会拜祭他。”
无晋站起身,牵着妻子的手走到门口,两人望着天空被疾风吹成长长细线的雪花,无晋长长吐了一口白气,笑道:“三艘大船都已经到齐,明天我们就回家。”
.........
江宁府一样被大雪覆盖,天已经放晴,在家憋闷了几天的人们纷纷走出家门,享受大雪初霁后的阳光,兴奋的孩子们在雪地上奔跑追逐,打雪仗、堆雪人,欢笑声响彻城里城外。
但生活依然要继续,码头上开始忙碌起来,一艘艘因大雪而被迫停驶的大船,开始满载着各种货物出航,但基本上很有船到岸,这时码头忽然有喊:“船!大船!”
很多人向江面望去,只见四艘巨无霸般的大船列队驶来,俨如江面上突起的一座座山峰,无数的码头工人纷纷涌到岸边,指着船只议论纷纷,很多人都知道,在水军码头内曾经停泊着这样一艘庞然大船,但此时竟然有四艘同时开来,每个人的眼中都充满了震惊。
有知道底细的便告诉众人,其他三艘大船是从永嘉、延陵、会稽三座水军府调来,这种大船整个楚州水军有四艘。
江宁府少尹张容也站在码头上,他是来迎接这四艘大船的到来,四艘大船内运送着十五万石官粮,这是东海郡和延陵郡的第一批官粮,每年冬天,楚州各郡都要将官粮运送到江宁府储存,待第二天开春后,一并由江宁府送往京城。
这本来是江淮盐铁转运司的事情,但原转运使张布云被调走后,新的主官还没有任命,皇甫玄德便下旨,由江宁府少尹张容暂代管理此事。
张容背着手注视着船队到来,他微微笑了,上次他问过无晋,能不能请他利用水军战船替自己运送粮食,因为每年冬天各郡的粮食汇集都是一件极为繁琐沉重的事务,从前都是小船运输,量小而多,整一个冬天都在忙碌此事,而且朝廷也不准将这种事情交给民间运输船队解决,必须由官船运输,非常劳累。
所以到了张容手上,他便开始考虑如何减轻这种运输压力,如果由军船替他进行海运江运,这件事就变得很轻松,他可以付出一笔运输费用,作为水军府额外的收入,他这个想法和正想给水军都督府寻找收入的无晋一拍即合,两人当即决定利用水军的闲置大旧船来运送粮食。
今天便是他们合作的第一步开始,站在旁边的官员还有水军都督府长史曹开复等五六名水军府官员,他们眼中也同样充满了欣喜和期盼,因为皇甫都督答应过他们,这笔足有万两银子运费收入至少有六成将用作水军都督府的日常经费开支,这就解决了他们没有经费来源的苦恼,那就是六千两银子,摊到每月就是五百两,让他们怎能不欣喜若狂。
大船缓缓靠岸了,无晋的座船没有运送粮食,这是楚州水军的指挥船,不可能用来运货,而是由后面三艘大船来运粮。
无晋带着妻妾和几名丫鬟下了大船,苏菡等人先上了一辆等候在旁边的马车,无晋则向迎接他的官员们走去。
“张大人,这么大的雪还要你亲自来迎接,真是不好意思!”
张容走上前拱手笑道:“现在雪好容易才停,在衙门里憋闷坏了,顺便出来散散心。”
两人哈哈一笑,互相拍拍对方的肩膀,有些话不用说,他们心里明白,无晋笑问:“江宁府的官场有什么变化吗?”
张容见曹开复等人已经上来,便低声道:“呆会儿再告诉你。”
曹开复和五六名水军府官员一起上前施礼,“参见都督?”
无晋点点头,淡淡一笑道:“辛苦曹长史了,府衙现在情况如何?”
“回禀都督,府衙已经完全变了样,都督的办公房我们也打扫出来,请都督去视察。”
“我会去的。”
无晋回头一指三艘大船,对他们道:“以后那三艘大船和另外五十艘三千石大船一起,作为水军的后勤船,由水军都督直接管理,也就是曹长史负责,你们先去看看吧!”
曹开复一愣,“水军后勤不是大都督府兼管吗?”
无晋笑了笑道:“我准备和周长史谈一谈,让他把水军后勤一块交还我们,估计没有问题,你们就准备忙碌了。”
曹开复大喜,如果水军后勤归他们管,那可是滚滚的钱粮啊!他们将彻底翻身了,几名官员都咧嘴直笑,欢喜得合不拢嘴。
“去吧!去看看船。”
曹开复连忙带着几名官员匆匆向大船走去,见他们走远了,张容才笑道:“朝廷的旨意前天到了,以平息混乱不力之罪,免去了余曜江江宁府尹之职,调雍京京兆尹韩顺义为江宁府尹,不过此人是以昏庸贪杯而出名,在雍京他便什么事不管,大权都在留守申济的手中,其次便是申渊调广陵郡刺史,让你做梦也想不到的是,刚刚才出任县令没多久的申祁武居然升为少尹,据说令满朝官员哗然。”
无晋笑道:“我怎么会想不到,韩顺义再昏庸也是太子之人,所以皇上才破格提拔申祁武,也是给申国舅一个面子,不知江宁县县令是谁接任?”
“就是原来的县丞左云斗,也是申国舅的人,还有一个任命估计你也想不到。”
“什么任命?”
“就是楚州绣衣卫的武化明被调回京,改由皇甫英俊来出任,同时兼广陵将军。”
这个任命让无晋吃了一惊,这很明显是针对他来的,“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昨天刚刚到任,他已经去广陵了,而且他是广陵将军,如果发生战争,他将直接统领广陵郡的五个军府一万军队,这回他可是有实权,无晋,皇上用心良苦啊!”
无晋想到了上次申祁武告诉他,南山派实际上是支持太子之事,估计就是这小子告的密,所以他才得以重用,无晋不由冷冷笑了一声。
就在这时,一队骑马之人疾速奔来,迅速奔到他们身旁,只听一个尖利的声音大喊:“是不是嗣凉王殿下回来了?”
无晋见是一个穿着锦袍的宦官,便点了点头应道:“我就是!”
这名宦官上前几步,高声喊道:“圣旨到,嗣凉王皇甫无晋和夫人接旨!”
..........
卷 二 龙虎斗京华 第一百七十七章 战备旨意
第一百七十七章 战备旨意
皇甫无晋带着妻子又上了大船,在船头摆下香案,他们接受了皇甫玄德的旨意。
“大宁王朝皇帝诏曰,册封嗣凉王皇甫无晋之妻苏氏为嗣凉王妃,诰命从一品,封嗣凉王皇甫无晋为楚州水军都督,扩楚州水军府至五万军力,诏令楚州各郡备粮积船,由水军节制,次年开春,剿灭东海盗孽凤凰会,钦此!”
皇甫暗暗惊叹,皇甫玄德何其心急,自己出任水军副都督不足一月,便命令自己攻打凤凰会了,看来西凉那边局势对他非常不利,他急切要削自己的凉王之爵,不过他要让自己攻打凤凰会,必然也会有所让步,准自己扩军至五万,并令楚州各郡全力支持,这是有所得。
心中这样想,他却恭恭敬敬复旨,“臣皇甫无晋遵旨!”
苏菡也回礼,“臣妻谢皇帝圣恩!”
宦官将圣旨交给无晋,又笑道:“殿下,皇上已下旨,调荆州水军的八百艘战船支援楚州,不日船队将到,又令楚州和齐州的六大造船厂在一个冬天内造新战船五百艘,另外皇上还会有一系列旨意颁布,可见皇上对殿下寄望之深。”
无晋心中却冷笑一声,不过是怕自己找借口推脱战事罢了,他站起身也笑问:“不知皇上是否会来楚州视察战备?”
宦官摇了摇头,“暂时不会,现在皇上已去西京过冬,明年开春后或许会来视察,这个说不准。”
宦官脸色一肃,又取出一份圣旨,对一旁张容道:“张大人,这一份是给你的旨意,你接旨吧!”
张容知道自己也有旨意,他连忙跪下,“臣张容接旨!”
宦官展开圣旨朗声读道:“江宁府少尹张容敬业有为,特任命其出任楚州盐铁转运使,兼江宁府少尹,协助水军积粮备战,楚州官粮可作备战之需,暂不运京,钦此!”
张容叩首谢恩,“臣张容谢皇帝陛下圣恩!”
无晋见宦官似乎还有好几份旨意,便笑问:“公公还有旨意要宣?”
宦官点点头笑道:“还有是给户部楚州分司的圣旨,和张大人一样,今年的户部税银暂不运京,一切军费开支从这里面支出,待结余后再运回户部。”
无晋这才恍然,难怪户部下令,急调东海郡税银进京,估计申国舅知道要开战的内幕,所以先下手调银,他连忙问张容,“东海郡税银已经进京了吗?”
张容摇摇头笑道:“本来是要进京,但今年寒潮格外早,淮河以北已经全部冰冻,运银船在陈留过不来,现在税银还在江宁银库。”
“原来如此,这却便宜了我。”
无晋送走宦官,又和张容说了几句,交代了陈开复等人,这才带着妻妾返回自己府上,苏菡回到自己家中事情颇多,要收拾一路疲劳,无晋却又马不停蹄,踏着厚厚的积雪赶往大都督府。
大都督府内也同样被厚厚的积雪覆盖,几十名士兵正在忙碌地清扫大门口和院内的积雪,无晋骑马到大门口,却一眼看见了长史周信。
“周长史!”
他老远叫了一声,周信正在指挥士兵们门口门外的凝冰,听见喊声,寻声望去,看见了正在下马的无晋,他顿时大喜,急忙迎了上去,却不防脚下一滑,一下子坐在雪堆上,无晋连忙上前将他扶起,“长史小心了!”
周信却哈哈一笑,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积雪,连忙问道:“殿下是几时回来的?”
“刚到!在码头便接到了圣旨,想找长史商量一些事。”
“我知道,我也接到了旨意,准备等你回来就找你商量,没想到殿下和我想到一起去了,殿下请!”
周信连忙将无晋请进衙门,两人走进周信的办公房,周信把门反锁,摆摆手,两人走进里屋坐了下来。
周信微微一笑,“殿下,危机和机遇同时到来了。”
“长史已经知道?”
周信点了点头,“我得到的消息更加详细,皇甫玄德攻打凤凰会的决定遭到了太子和申国舅从未有过的同时反对,殿下没有想到吧!”
无晋冷笑了一声,“他们各怀心思罢了。”
“不错,申国舅是想让楚王来楚州开府,实领楚州大都督和水军都督后,后再对凤凰会动武,这样楚王便能趁机掌控军权,这是申国舅一直在打的如意算盘,而皇甫玄德让你去打凤凰会,便打乱了他的计划,至于太子,他是不希望你过早被削爵,你还没有为他所用,二人确实是各怀心思。”
周信喝了口茶,又笑了笑,缓缓道:“不过这次皇甫玄德虽然给你制造了危机,却同时给了你机会,殿下,你有没有考虑过,怎么抓住这次机会?”
无晋沉吟一下道:“我确实考虑过,一个是水军得以扩充至五万,另一个是掌握了楚州的钱粮,不过时间并不得以长久,现在我最头痛的是,该如何解决凤凰会?”
这也是无晋来找周信的原因,他又道:“我希望晋安召开一次正式会议,这也是我作为晋安主公的要求,除了张崇俊这种实在来不了的人之外,我希望其余人都能来聚一聚,大家共商这次攻打凤凰会的危机。”
“好的,我会立刻通知所有人到江宁来聚会,不过人不会多,毕竟晋安会的人就不超过二十人。”
两人又说了说水师后勤的安排事宜,这时无晋想到一件事,便笑道:“这次我深入楚州内地半个月,颇有收获,我竟得到了楚王系私军的分布图和他们兵力配置,着实让人想不到。”
周信很惊讶,这可是楚王系的最大秘密,他在楚州呆这么多年,也仅仅知道一两座田庄养有军队,但全部的分布图,他也一无所知。
“公子是说全部的私军分布图?”
无晋从怀中取出一份叠好的地图,将它展开摊在桌上,这是一份楚州地图,上面圈了不少红点,这就是他从庐江搞到的私军分布图。
“长史看见没有,这些红点便是楚王系私军所在的田庄,一共有二十四座田庄,每座田庄的兵力人数都很详细,一共是八万私军,这也是太子托我做的一件大事。”
“殿下要把这张图给太子?还是用它来威胁申国舅?”周信不明白无晋为什么对这件事如此热衷。
“实不相瞒周长史,我是想把这支军队收为已用,让楚王系去训练,去养活,最后给我做嫁衣裳。”
“那钱粮呢?殿下或许不知道,养活这八万军队,一年至少要一百五十万两银子.....”
“钱粮都已不是问题!”
无晋打断了他的话,“现在关键是,时机!长史知道吗?我有一种感觉,时机离我们已经越来越近,就在这一两年内,楚王系和太子的矛盾必然爆发,时机很可能是突然到来,如果我们没有准备,就会抓不住这个机会,会后悔莫及,长史,时机啊!”
“殿下认为会是什么样的时机?”
无晋沉思了片刻道:“具体我也不知道,但我知道一点,很可能太子也有私军,而且皇甫玄德已经察觉了。”
........
离开大都督府,空气很寒冷,但无晋身体内血却在,他一路上都在想楚王系私军的事情,这件事对他非常重要,齐瑞福或许能给他提供财力,有足够财力,那他在富饶的楚州也能买到足够的粮食,现在他的问题就在于自己的军队,他必须要有属于自己的军队,而不是指望凤凰会的陈家。
尽量他是嗣凉王,尽管他相信张崇俊会为他争嫡卖命,但西凉军毕竟是在西部,而他的人在楚州,他必须要在楚州拥有属于自己的军队,现在机会已经来了,皇甫玄德准他扩军五万,但这还不够,他至少要拥有二十万军队,而楚王系的这八万私军简直就是上天赐给他的礼物,他如果能拿到这八万军队,那他就有了和朝廷抗衡的资本,怎么样才能将这八万军队占为己有?
无晋反复在考虑这个问题,其实这也是一种战争,只要是战争,就会遵循战争的规律,知己知彼,才能稳操胜券。
不知不觉,他便来到楚州水军都督府,此时已是黄昏时分,水军都督府大门紧闭,门口的积雪已清扫得干干净净,一根荒草也看不见,大门用油漆重刷一新,大鼓也换成了新的,俨然变了一番模样。
无晋回头对亲卫们笑道:“跟我进去看一看。”
众人翻身下马,向军衙大门走去,门没有关严,留了一条缝,他们推门走了进去,军衙内和外面一样,也被清扫得干干净净,但没有看见人,所有房间的门都关闭着,显得很安静。
无晋走过一道院门,来到第二重院子,这原本是租了出去,现在已被收回,也已经清理得干干净净,和外面相比,这座小院绿化很好,两棵大树枝桠茂盛,可以想象,当春天到来时,这座小院的一半都会被绿色充满。
这时他听见一间屋里传来动静,便走了过去,只见房间内,一名官员正在糊新窗纸,背对着他们,没有发现他们的到来,屋子里非常明亮,宽大的桌椅,上好的茶杯,桌上文房四宝,一应俱全,整齐的书柜,还有几把宣城郡的藤椅,无晋心中一动,他向后退一步,看了看上面的牌子,只见上面写着,‘水军都督房’五个大字。
原来这里就是自己的办公室了。
.........
(这两天老高可能是生病了,身体非常疲惫,容我请假休息半天,明天只有两更,晚上六点半和九点各一更)
卷 二 龙虎斗京华 第一百七十八章 无心插柳柳成荫
第一百七十八章 无心插柳柳成荫
贴窗纸的官员似乎感受到什么,一回头,见进来一大群军士,为首之人正是水军都督皇甫无晋,吓得他慌忙躬身施礼,“卑职参见都督!”
“这么晚还没有回去吗?”无晋温和地问道。
“回禀都督,卑职贴完窗纸就准备走。”
无晋点点头,在他的座位前坐下,感受一下宽大的椅子,他见这名官员颇为年轻,便笑着问他,“你叫什么名字?担任什么职务?在水军都督府多久了?”
“卑职叫王平,是仓曹参军事,在去年九月调任水军都督府。”
“那原来在哪里任职?”
“回禀都督,卑职原来在广陵将军府出任参军事之职,因为前任杨都督和广陵郡马将军私交关系很好,便从广陵将军府借调来五名官员,后来走了四人,只剩下卑职一人。”
“广陵将军府!”无晋倒有了几分兴趣,问他,“你对广陵军府的情况了解吗?”
王平点点头,“卑职在广陵将军府担任兵曹参军事三年,对广陵军府情况了如指掌。”
“我对广陵军府的情况非常感兴趣,你不妨给我介绍介绍!”
王平想了想便道:“广陵郡一共有五个军府,一万一千人,五个军府分驻五个县,士兵绝大部分都是本地人,五个都尉有四个也是本地人,军队战斗力只能算一般,毕竟近百年没有打仗了,当兵也就是混日子混粮饷,广陵人很念故土,都不肯去外地驻扎,每年选进京戍卫的士兵,谁都不肯去,最后只能抽签决定,我的印象很深,另外,将军府也是个清水衙门,和水军府一样,所有后勤钱粮都被大都督府控制,反正和我们以前差不多,大家都在混日子,听说有油水之事,大家都争先恐后,听说出力干活,谁都会缩边,具体也没有什么好说的,看都督需要问我什么?”
无晋点了点头,“我现在暂时也没有什么好问的,以后想到再问吧!你就回去吧!明天再贴窗纸,我要后天才能来。”
说完,无晋自己也站起身出去了,众人翻身上马,继续前行,不多时便回到自己家中,远远地见大门口听着一辆马车,几名士兵在帮忙搬东西,京娘似乎也在门口。
无晋上前笑问道:“京娘,谁来了?”
京娘回头见是无晋,她连忙笑道:“是我舅父一家来了。”
无晋听说陈锦缎来了,顿时精神一振,笑道:“什么时候到的?”
这时从马车出来一名少女,正是京娘的表妹宝儿,穿一身银色绸面夹袄,脸色红润,皮肤白皙,显得气色非常好,她有些不好意思地盈盈施礼答道:“多谢殿下惦念,我们今天下午进城,绕了一大圈,才找到这里,说实话,真的有点累了。”
“累了就早点休息,你父亲呢?”
“殿下,我在这里!”
京娘的舅父陈锦缎从府内走出,他是个急性子,见到无晋便拱拱手道:“殿下可有时间,我有重要事情,是关于那个东西.....”
无晋会意,立刻道:“好吧!我们去外书房。”
陈锦缎扛着一只颇为沉重皮箱跟无晋走进了外书房,无晋将门关上,笑问道:“又做了一把枪吗?”
陈锦缎摇了摇头,他将竹箱子放在地上,打开笑道:“殿下离开京城后,我受枪的启发,发明了一种新式火药箭,我感觉它的威力要超过枪。”
无晋探头看一眼箱子,他顿时愣住了,在他面前,竟然是一尊短炮,炮长约两尺,用生铁铸造,后面有点火的炮眼和装药处。
“这是做什么用?”他迟疑着问。
陈锦缎显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发明是一大创举,他笑着取出一把铁箭塞进炮膛内,指着炮身笑道:“里面有块隔铁,火药发作时会将隔铁猛地向前推动,从而铁箭射出去,我试过,可以射九十步,关键它是铁箭,数量又多,穿透力很强,六十步内盾牌根本挡不住。”
无晋按住了额头,他知道这玩意,叫做一窝蜂,可是老天啊!陈锦缎已经发明炮,居然用炮来射箭,这等于就是用宰牛刀去杀鸡,他难道自己没有意识到吗?
他有点苦笑不得,便指着炮身问:“你有没有想过,用它来射出大的铁弹,而且铁弹射出后可以爆炸,无数小弹片,可以杀伤多少人,你想过吗?”
陈锦缎慢慢蹲下,双手抱住头,呆呆望着他发明的飞箭火炮,半晌,才听他自言自语,“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你怎么会想到要发明它?”无晋好奇地问道。
“我是觉得燧发枪射得不远,还不如军弩,就想着能不能用它来射箭,枪管造粗大一点,多射几支箭,也不需要枪托扳机之类,可是若造得太薄,容易炸膛,我就用铁管反复做试验,确定了厚度,又找到一名老铁匠,要求他管身不能有缝,他便想到铸钱的办法,用砂直接做一个模子,内外两层,中间有缝隙,然后将铁水浇进缝隙内,敲掉砂模后,便得到一个完整的粗铁管,再打磨一下便可以了,不过他说还一个办法。”
“还有什么办法?”
“他说用砂模做粗铁管,厚度不均匀,而且容易有气泡,也不是太好,还有一种用精铁打成两块圆弧形钢板,合成一个圆筒,用铁水浇缝,再用几个铁箍烧热后套住它,铁箍冷却后会收缩,便会将铁管牢牢箍死,这样粗钢管就厚度均匀,而且没有气孔,非常结实.....”
“这个老工匠在哪里?”无晋不等他说完,便急不可耐问。
陈锦缎笑了笑道:“这个老铁匠是我同乡,我以前就认识他,和我关系很好,如果公子需要,我可以写封信叫他过来,只要公子肯出五十两银子一个月,他长翅膀也要飞来。”
无晋立刻拱手道:“那就烦请舅父一定一定替我把他请来,就说我愿意出每月五百两的重金聘请他。”
停一下,无晋还是不放心,“那烦请舅父写封信,我派人去请!”
无晋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轻轻抚摸炮身,他早就想过造炮了,他看过水雷的结构,是用生铁铸造,这种技术完全能做出开花弹,对于水军来说,火炮意味着什么?
更何况自己手中就有一百万斤精铁,完全可以铸造一千门火炮。
当天晚上,陈锦缎便写了一封信,无晋交给两名得力的梅花卫军士,嘱咐他们无论如何要把那名老铁匠请来。
........
和无晋紧锣密鼓考虑备战不同,刚刚被册封为嗣凉王妃的苏菡却要做另一件事,那就是关于无晋迎娶齐凤舞。
在上次他们离开江宁去维扬的时候,齐万年特地赶到码头向无晋提出了齐家和凉王系联姻之事,无晋当时没有明确答复,因为他准备先和苏菡好好谈一谈,再答复齐家。
当苏菡知道了无晋的真实身份后,她便意识到了,自己的丈夫只有一条路能走,那就是夺取帝位,否则,一旦事情败露,他们全家都将是抄家灭门的命运,包括她将来的孩儿。
想通了这一点,苏菡便抛开了小儿女的醋意,开始一心一意辅佐自己的丈夫,她也深知齐家对于无晋的重要,齐家雄厚的财力是丈夫扩张势力的必要保证,而联姻便是最好的结盟,这门婚姻就像一条纽带,将无晋和齐家紧紧联系在一起,彼此利益交融。
正是意识到这门婚姻的重要,在返回江宁第二天,苏菡便亲自登门拜访齐家主母,齐万年的妻子刘夫人,也就是齐凤舞的祖母。
上午,二十名梅花卫亲兵护卫着苏菡的马车缓缓停在齐府的大门前,台阶上站在几名女眷,正是事先得到消息的刘夫人和齐凤舞的母亲李氏。
刘夫人已经六十余岁,满头银发,她是齐万年的原配,给齐万年生了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长子齐瑁、次子齐玮、四子齐环以及小女儿齐玲珑,她这些天的心情很悲伤,为儿子齐玮之死,身体显得虚弱很多,被两个丫鬟左右搀扶。
旁边跟着她的两个儿媳长子儿媳李氏和四子儿媳曲氏,还有她女儿齐玲珑,今天将由她们四人和苏菡谈孙女凤舞的婚事。
齐家非常清楚,凤舞以商人之女的身份不可能嫁给嗣凉王为正妻,但是齐家是大宁王朝第一巨商,他们也不愿意齐家之女为妾,尤其齐凤舞还是长子的嫡女,所以她们要坐下来谈。
苏菡的马车缓缓停稳,一名亲兵上前打开了车门,侍女阿巧先下马车,扶着苏菡缓缓下来,苏菡今天穿一条红色六幅宽裙,身上穿一件黄|色厚襦,外套一件无袖夹袄,肩披红帛,头梳云鬓,斜插翠羽簪,脸上略微化妆,更显得她天香国色,风姿卓越。
齐府的女眷虽然不是第一次见到苏菡,但上次宴会是晚上,今天白天见到她,更是另一种姿容,令众人无不暗暗喝彩,她原以为凤舞已经是绝美佳人,可和眼前的嗣凉王妃比起来,凤舞身上还是少了一点点温婉大气。
刘夫人等人已经知道苏菡被册封王妃之事,她连忙上前跪下,“齐府爵妇参见王妃!”
她身后的媳妇女儿一起跟着跪下,“参见王妃!”
苏菡连忙将老夫人扶起,轻声道:“祖母切不可如此,我和凤舞情同姐妹,她祖母就是我的祖母,怎么能让祖母给我下跪,上次就说过了,九天万万担不起。”
“王妃太客气了,既已被册封,就应遵守国之礼节,不可轻废。”
刘夫人又恭维她几句容颜美丽,便笑道:“外面寒冷,我们请屋里坐!”
苏菡和其他几名女眷见了礼,众人便簇拥着苏菡向内宅而去。
............
卷 二 龙虎斗京华 第一百七十九章 齐家的要求
第一百七十九章 齐家的要求
齐府的大帐房内人来人往,不断有人来上交帐表,领取银票,账房们都在一座大堂内做事,上百名账房先生们在紧张地核算账目,算盘珠子噼噼啪啪响个不停,即将到年底,账房们都格外忙碌。
百余名账房先生分为十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一名管事,然后再有三名大管事,最后有一名总管事,时而有人起身,将一张算好的帐表交给本组管事,小管事进行复核并汇总后,将一张表交给大管事,大管事最后再复核一遍,交给总管事。
总管事拿起帐表仔细看了看,又问了几个问题,这才起身向隔壁走去。
账房大堂的隔壁是一间小屋子,房间内,齐凤舞正坐在桌旁,对着光线,眯着眼察看一张新银票,这是刚刚印出来的新银票,用了他们聘请的鬼才罗宇发明的防伪技术。
这种防伪技术罗宇三年前便研制出来,今天才第一次用在齐大福的新银票上,以前的齐大福银票是彩条防伪,涂上一层特殊的胶水,在光线下会出现七色彩幻,但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彩条不是很清晰,需要专门的钱庄伙计进行辨别。
其次老银票还有一个最大的弱点,那就是怕水,银票浸水,容易将银票上的胶水稀释,彩条就会消失,五百两以上银票有号码记录,但百两以下的小银票没有号码记录,失去彩幻,很可能就失去真实性,这种事情遇到好几次,虽然齐家最后都认了,但这毕竟不是解决之道。
而新银票则克服了怕水的弱点,浸水不褪,不仅如此,彩幻条更加清晰易辨别,对着光线一照,便能清晰地看到七条彩幻。
齐凤舞对新银票赞许不已,这才是真正的防伪技术,没有漏洞,普通人也能鉴别出来。
这时账房大总管走了进来,将一份帐表交给齐凤舞,“小姐,算出来了。”
齐凤舞来账房是要了解挤兑事件平息后,齐大福的储钱受到了多大的影响,她接过帐表仔细查看,大总管在一旁解释道:“影响主要在江宁和维扬两县,普通民众的存钱剧降,只剩下从前的三成,这个需要时间慢慢恢复,不过商家的存钱却大幅增长,主要是从其他两大钱庄转来的大商户,商户的金额都很大,所以表现出我们的总额存钱大幅增加。”
齐凤舞轻轻点了点头,把帐表还给大总管,对他道:“把这份帐表各抄给四叔和祖父一份。”
大总管接过帐表,沉默了一下,低声道:“听说小姐要出阁了,大家都很留恋。”
齐凤舞淡淡一笑道:“你们应该是额手相庆才对吧!我走了,就没有人再那么凶狠地查你们的帐了。”
“不!不!大家确实很留恋,这四年来,小姐把很多老糊涂账都理清楚了,很多人心中都去掉一块大石,这样他们退职休养时就能把手中的帐交代清楚,大家都很感激小姐。”
齐凤舞默然不语,她心中却确实难以割舍,如果自己是男儿身,她就可以再替齐家管帐二十年,可惜......
总帐房又连忙道:“小姐,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喜事,更重要是小姐创立了齐家的监察室,就算小姐以后不在,监察室的人也一样能继续像小姐那样查下去。”
说到这里,总账房取出一只用白银打造的算盘,递给齐凤舞,“这是我们一百二十名账房给小姐的贺礼,是我们的一点心意,请小姐收下!”
齐凤舞接过银算盘,她心中十分感动,这时,门口传来了一阵急奔的脚步声,齐凤舞的贴身丫鬟阿罗跑了进来,“小姐,苏小姐来了。”
总账房连忙告退,齐凤舞拉长了声音对她道:“我给你说过多少次,不能叫苏小姐,你就是记不住,现在要称她王妃,知道了吗?”
“我记住了!”
阿罗答应一声,又急忙道:“苏王妃就在我们府中,小姐不去看看吗?”
“她现在在哪里?”
“在内院,和老夫人在一起,听说还有夫人、四夫人和七姑。”
齐凤舞暗暗思忖,‘估计九天是来正式谈婚事,也不知她们谈得怎么样了。’
齐凤舞心中有点乱,完全没有了她刚才看银票和帐表时的冷静,苏菡上门,意味着她的婚事正式拉开了帘幕。
她的心怦怦直跳,想了一会儿,对阿罗道:“你去偷偷打听一下,最后谈的情况如何?然后告诉我。”
阿罗答应一声,飞跑去了,齐凤舞坐立不安,最后她拿起银算盘,回自己屋里去了。
.........
内房中,苏菡和老夫人的谈话还在继续,双方谈得很愉快,也很坦诚,一些最重要的条件已经达成,齐家提出齐凤舞为偏妃,而且是左妃,在大宁王朝的皇室制度中,嗣王和亲王都有两名偏妃,称为左右妃,如果正妃去世,左右妃可以被扶正为正妃,在地位上,两名偏妃是一样的,亲王的偏妃是正二品,而嗣王的偏妃是从二品,尽管两名偏妃的品级是一样,但继承正妃的顺序不一样,左妃为先,右妃为次,齐家要的就是左妃。
这最关键的一点,苏菡答应了,答应了这一点,下面的谈话大家都很愉快了。
齐凤舞的母亲李氏笑道:“王妃,有一件事一直是我的心愿,我希望凤舞出嫁也能风风光光,能做花轿绕城一周,敲锣打鼓送到王府成亲,不知这一点能否通融?”
房间里所有的人都望着苏菡,这也是她们共同的心愿,尽管她们也知道自己的要求有点过分,媒妁之言、花轿迎娶、拜堂成亲等等明媒正娶之事,这是正房妻子才能享有的权力,而一般的偏房小妾都是一顶花轿趁夜送入府中。
但齐家要面子,他们当然希望齐家嫡女也能风风光光出嫁,不想让人小看了齐家,其实偏房正嫁也不是不合礼制,大宁王朝也允许,也有不少先例,关键是正妻是否同意,很多正妻担心影响到自己的地位,都会毫不犹豫拒绝,而且偏房正嫁,会让正妻处于一种尴尬而被嘲笑的境地,因为成婚那天,正妻都要回避的。
这一点,苏菡这些天也反复考虑过,从她的本意来说,她也不太愿意,她感情上接受不了,但为了使丈夫和齐家的关系更紧密,她决定牺牲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