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皇族 > 皇族第24部分阅读

皇族第24部分阅读

    门口,只能说有可能,所以他昨天宁可被东家骂死,他也不敢乱说话。

    徐掌柜见无晋问他,便指了指前面,“东家要去看一看临时建桥!”

    这时,胡民巷那边传来了杨荆州的大喊声,“你们不能在这里修,应该在老桥旁边!”

    这样大喊大叫有点太丢脸了,徐掌柜本来向跑过去,听见东家这一喊,他脚步迟疑了。

    修桥的工匠各自忙碌,谁也没有理睬他,他们只认请他们修桥的东家,杨荆州大喊大叫一通,没有人理他,他又气又急地回来,皇甫贵笑得一脸的幸灾乐祸,“杨东主,我很同情你啊!”

    杨荆州气得狠狠瞪他一眼,对徐掌柜道:“我们走!”

    “东家去哪里啊?”

    “我要召集大家开会,商议此事!”

    无晋摇了摇头,第一个不识时务的家伙……

    第二天是大哥惟明搬家的日子,无晋自然要去帮忙,忙碌了一天,夜里自然就留宿在大哥家里,次日,大嫂戚馨兰的兄嫂又来祝贺乔迁,无晋也不好离开,只得又在大哥家里呆了一天。

    直到第三天,他才急急赶了回来,马车在八仙桥停下,他从马车钻出来,本能地向临时木桥望去,这也是他最关心的事情,他顿时愣住了。

    只见一座由原木搭建的桥梁已经出现在紫桐河上,无晋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眼睛,真的修好了吗?他慢慢走上前,眼前桥梁宽约三丈五尺,是一种平桥,两边有护栏,比从前的八仙桥更加简洁实用,可以并行走两辆马车还绰绰有余,但还没有完全修好,二十几个修桥匠正在桥下叮当地忙碌。

    这着实出乎无晋的意料,尽管搭建临时木桥比较简单,但这也太神速了,他开出的条件是五天修完,他已经认为很难办到,没想到两天就快完工了,难道真是因为那个附加条件吗?

    他在修桥合约中订了附加条件,每提前一天,奖励一百两银子,照现在这个进度,明天上午就能修好了,钱啊!真是一个神奇的东西。

    无晋拍了拍两边的扶栏,是那种又长又直的方木头,全部是松木,他又用劲跺了两脚扶栏,依然纹丝不动,建造得非常结实。

    其实所谓临时只有一个对外的幌子而已,等拆了旧桥后,这座临时桥梁又会继续加固、加厚,变成一座正式桥梁,不会再修新桥了。

    无晋又向东望去,百步外八仙桥依然矗立,人来人往,他不由得意地笑了起来,照这个进度,明天下午就可以拆旧桥了。

    “无晋!”

    皇甫贵正站在河边看师傅修桥,忽然一眼看见他,连忙招手喊他,“你快过来,我有事找你。”

    无晋也正要找五叔问问情况,他慢慢悠悠走过桥,“五叔,什么事啊!”

    “你来!”

    皇甫贵将他拉进了当铺,一直将他拉到里间,这才紧张地说:“昨天晚上杨记酒楼召集了二十几家店铺开会,说是要阻止在我们这边修建临时过桥。”

    这在无晋的意料之中,对方无动于衷才是怪事,他笑了笑又问:“那他们商量出什么对策吗?”

    皇甫贵摇了摇头,“我不知道,他们没有叫我,我只知道他们在杨记酒楼的三楼开会,开了近一个时辰,感觉众人意见好像不太统一。”

    无晋现在对这个不太关心,现在还不到矛盾冲突时候,他更感兴趣修桥为何这么快。

    “五叔,新桥怎么两天就修好了,你天天在看,应该知道原因吧!”

    皇甫贵有些得意地笑了,“你还真问对人了,这件事只有我知道,我昨天也问他们工头了,怎么修得这么快,工头开始不肯说,后来我请他喝茶,他才说实话了,原来他们在南面的青浦镇也正好在建桥,那边已经快建好了,因为咱们这边有奖励,他们便连夜将快建好的桥全部拆除,原封不动地移了过来,所以他们才建得如此神速。”

    “我说呢!怎么建得这么快,原来是现成的。”

    无晋呵笑了,他这才明白过来原因何在,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了一阵奔跑的脚步声,伙计老七跑进来,“掌柜,来了一群县衙的衙役,向新桥那边去了。”

    来得真是巧,自己刚回来,衙役们便来了,无晋立刻站起身对皇甫贵道:“五叔,你把那张官府批文带上,我先去看一看!”

    他快步向外走去。

    新桥旁来了一群衙役,约十几人,为首是维扬县的周捕头,周捕头是武士出身,在卫尉寺备案为五级,他也算是维扬县一个响当的角色,在维扬县当捕头十年,抓贼捕盗,维护县城治安,几乎维扬县人人都认识他,他尤其在商人中威信很高。

    今天一早,杨荆州跑来找他,说有人在八仙桥另建新桥,要破八仙桥的风水,请他去制止,周捕头第一件事便去查修桥有没有经过县衙同意,不巧丁县丞今天正好不在,他本想等明天再过来看,但刚才杨荆州又跑去找他。

    杨荆州逢年过节孝敬他很厚实,周捕头碍不过这个面子,只得先带人来看一看。

    桥下正忙碌得热火朝天,二十几名工匠有的钻在桥肚里检查铆钉,有的在加固打桩,七八名工匠正将一根五六丈的巨大松木用绳索套住,缓缓从桥面放下。

    十几名身着红黑两色公差服、腰间带刀的捕快和衙役在周捕头的率领下快步走了过来,他们体型彪悍,目光凶恶,那一身公差服和腰间的长刀使他们个个盛气凌人,走路也挺胸昂头,带着一种霸道的气势,他们就是维扬县的天,在他们眼中,这二十几名修桥工匠不过是任他们揉捏的绵羊。

    “你们谁是头?上来见我!”周捕头厉声喝问。

    县衙捕快到来,使得修桥的匠人们都有点害怕了,他们纷纷停下来,一名四十余岁的老匠人走上岸战战兢兢道:“小人是工头。”

    “是谁让你们修桥的?修桥的批文呢?拿给我看看!”

    周捕头的声音又凶又恶,一双豹子般的眼睛恶狠狠地盯着修桥的工头,工头吓得两腿战栗,结结巴巴回答:“是……是东家让我们修桥。”

    “东家?你们东家是谁!”

    “周捕头,我是东家。”

    身后忽然响起一个清朗的声音,周捕头蓦地回头,只见背后站着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正笑眯眯地望着他,他一眼便认出来了,是那个办博彩的少年,他不由自主地向后退了一步,上次博彩时他奉张县令之命抓捕这个少年,结果吃了暗亏,这个少年的力量很大,根本不是他能对付。

    “是你!”

    无晋拱拱手,依然笑容可掬,“上次不知是周捕头,得罪了!”

    周捕头知道这个少年和苏刺史很有关系,他倒不敢得罪,也拱拱手回一礼,“我接到报案,有人擅自在这里修桥,所以来查看一下,公事公办,没有别的意思。”

    “哦——”

    无晋长长哦了一声,“周捕头尽职尽责令人佩服,只是‘擅自’两个字用得似乎不妥。”……

    卷 一 东郡风云 第七十九章 修桥风波(二)

    第七十九章 修桥风波(二)

    周捕头向远处瞥了一眼,见那个杨荆州迟迟没有过来,他心中不由有些恼火,叫自己来出头,这混蛋本人倒不在场了。

    “这个……我是个粗人,用词可能不当,因为今天丁县丞正好不在,也不知有建桥批文没有,所以前来查看一下。”

    “有批文!有批文!”

    皇甫贵气喘吁吁跑来,将手中的批文递给了周捕头,“周大人,这就是我们的批文。”

    周捕头接过批文拉长脸看了看,他不太识字,只认识里面几个字,桥字他认识,但重要的是下面那个红艳艳的官印,他点了点头,“既然有批文就好说。”

    这时无晋忽然看见了那个守门的衙役,便对他笑了笑,衙役也认出了无晋,想起他塞给自己白花花的银子,他便附耳低声对周捕头说:“头,这个少年是找张县令批的文,那天我正好在。”

    周捕头心中恍然,难怪丁县丞同意他在八仙桥建新桥,原来是张县令批准的,这个少年不简单啊!上次那样得罪了张县令,张县令居然还买他的帐,不简单,绝对不简单!

    周捕头之所以能在繁华的维扬混那么多年,并不是他有什么高强的武艺,相反,他的武艺并不高,只是一个最低级的武士,大宁帝国大凡练过几年武,只要去参加考试,基本上都能考上武士,朝廷对练武者愿意来考试登记,一向是持欢迎态度,这种五级武士全国没有百万,也有几十万,所以周捕头的五级武士资格其实一点都不稀奇,只是南方少一点,北方多一点而已。

    重要不在武士,而是周捕头的外粗内细,是其他武士所不能比的,对外,比如刚才的桥匠头子,他凶神恶煞,威风摆得十足,对内,对上司和一切会影响到他前途的人,他都是心细无比,他的最高上司是张县令,张县令一句话就能让他滚回家种田,因此他对县令张容的研究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张容的喜恶脾气、他的妻妾娘家背景,他府上的下人家庭等等等等,他都了如指掌。

    而眼前这个年轻人曾经那样得罪过张县令,张县令还居然客客气气接待他,批准他造桥,说明他的背景非同寻常,绝不是自己能得罪,他忽然又想起这个年轻人当时还把苏刺史请来和张县令对质,恐怕此人是和苏刺史的关系不一般,所以张县令才这样给他面子,连博彩之事都不计较了。

    想到这,周捕头顿时出了一声冷汗,自己险些闯大祸了,他立刻便不想参与此事了,正好杨荆州满头大汗跑来,周捕头带人来时,他正好上茅厕去了,所以晚了一会儿,他此时心中十分激动,周捕头居然带了十几个衙役来,那就是来拆桥的吗?

    “大人,就是他们,竟敢擅自建桥,小民请大人下令拆除它!”

    杨荆州拼命向周捕头挤眼,暗示自己还会有好处,但他却不知道,就在他去上茅厕这一会儿,情况便已经发生了大变。

    周捕头狠狠瞪了他一眼,肃然说:“本官向来公事公办,既然有建桥批文,那建桥就合法,你们可以继续建!”

    他一挥手,“走!”

    也不理会杨荆州,带领一群捕快衙役扬长而去,杨荆州张大了嘴,眼中露出了极度失望之色,竟然说得这么干脆,连一点回旋的余地都没有吗?

    皇甫贵嘿一笑,满脸幸灾乐祸之色,“杨东主,我劝你早点把酒楼转让了吧,将来亏不起啊!”

    杨荆州被他的风凉话气得七窍生烟,他重重哼了一声,“一座临时小桥而已,你也别得意太早,事情没完呢!不信我们走着瞧。”

    他一跺脚,怒气冲冲地走了,皇甫贵望着他背影,冷笑一声,“还有什么招,无非就是去找齐家罢了。”

    无晋看了看天色,已经快到黄昏,他便问修桥的工头,“老师傅,这桥什么时候能修好?”

    工头对无晋颇为感激,他连忙恭恭敬敬道:“公子,我们会连夜赶工,明天天亮前桥就可以正式行人了,走马车也没有问题。”

    “那如果我再请你们继续加固加牢,让它至少能用五十年,会影响行人吗?”

    “这个没问题,加固加牢只是对桥架施工,不会影响影响上面行人,公子请放心,新增加的活儿,我们保证十天内全面完工。”

    无晋指了指远处的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老师傅,那座桥今晚能帮我一起拆掉吗?”

    “没问题啊!”

    工头挠挠头,“可能人手不够,今晚这里还要加工呢!”

    人手不成问题,无晋笑了笑,对皇甫贵道:“五叔,我现在先出去一趟,马上就回来。”

    “天都快黑了,你还去哪里?你还没吃晚饭呢!”

    “五叔放心吧!天亮时你就笑了。”

    八仙桥商业主要集中在紫桐河的南岸,而北岸主要是住宅,八仙桥北头就是道路的尽头,再往东都是沿河的住宅了,家家户户背靠紫桐河,开窗便可以直接钓鱼,再向东二里外虽然还有一座桥梁,但从那里过桥却要绕很大一圈远路,而且都是一两人宽的小巷,马车也无法通过,非常不便。

    所以八仙桥几乎就是进出东城门必经的一条道路,这里也维扬县三大商业繁华地之一,从八仙桥南头一直到东城门,沿河三里长的街道旁密密麻麻挤满了店铺,一家挨着一家,大大小小商铺足足有六七百家之多,各种各样的物品,应有尽有。

    其中从八仙桥南头到赵状元巷约一里长的范围内,则是八仙桥的最黄金地段,集中了一百余家维扬县乃至楚州最有名的大店,这里的地价几乎可以用寸土寸金来形容。

    提到八仙桥,维扬县人人都知道那是做生意的风水宝地,但八仙桥的商家却心里明白,八仙桥并不是处处都是宝地,到八仙桥的西面却一下子冷清下来,因为那边是断头路,几乎没有人再往那边走,门可落雀,便以一座桥为界,形成了冰火两重天的景观,这种冰火两重天的景观延续百年,已经形成了一种理所当然的情形,没有人觉得奇怪,也没有人想到要去改变它。

    但随着一座平桥的修建,这种持续了百年的冰火两重天局面即将被打破,这就像一块蛋糕的重新分切,有人得利,必然就会有人遭受损失,损失最大的无疑就是杨记酒楼。

    为此杨记酒楼东主杨荆州特地召集了二十几家同样会受影响的店铺商议对策,但由于现在只是修建临时桥梁,局势未明,所以第一次会议没有达成一致。

    杨荆州心中不甘,又利用平时交结的关系请周捕头出面干涉,但他万万没想到周捕头最后竟然是支持建新桥,杨荆州这才意识到问题有些严重了,他不得不去寻求新的力量。

    在离杨记酒楼以东约一百五十步外,有一座正在修建的大商铺,这是一家钱庄,叫做齐大福钱庄,应该说这只是一家分店,人人都知道维扬县乃至整个楚州、甚至全国有三大钱庄,东莱钱庄、百富钱庄,还有就是齐大福钱庄。

    齐大福钱庄的总店在洛京,它的背景很多人都知道,就是齐瑞福商行,这是大宁王朝最大的民间商行,控制了全国四成以上的丝织业及丝绸贸易,但它的生意绝不仅仅局限丝业,几乎每一个赚钱的行业都有它的身影,它的触角也伸进了钱庄,就是齐大福钱庄。

    作为宁王朝最大的商业城市之一,维扬县一共开了两家齐大福钱庄,八仙桥正在筹建的这座钱庄是第二家,也是维扬县第二大钱庄,占地足有十亩,建有坚固的地下钱库。

    八仙桥齐大福钱庄已经修建了近半年,很快就要开业,由于它位于八仙桥以东一百五十步外,再加上它响当的金字招牌,所以八仙桥改道事件对它几乎没有影响。

    虽然没有影响,但齐大福钱庄依然有不少人关注八仙桥改道事件,原因很简单,杨记酒楼和齐家有点关系。

    齐家是一个很大的家族,有族人数千,家族结构错综复杂,老家主齐万年有八个儿子,齐瑞福的商业王国就掌握在这八个儿子手中,而老家主齐万年本身又有六个兄弟,其中老六齐万祥有一个小女儿就嫁给了杨记酒楼的东主杨荆州。

    尽管老六齐万祥本身就是庶出,而他小女儿又是小妾所生,用皇甫贵的话来说,就是庶庶辈,地位在齐家很低,但饿死的骆驼比马大,齐万祥的小女儿虽然只是庶庶女,嫁给杨荆州却是绰绰有余,绝对是杨家高攀了,要不是齐家女儿的母亲是杨荆州的姨母,杨荆州哪里能娶得到齐家的女儿,尽管他的酒楼很赚钱,但和齐家的产业比起来,仍然只能算九牛一毛。

    齐家就是杨荆州的后台,不到迫不得已,他不会动用这个关系,但现在他没办法了,只能来求齐家出面。

    卷 一 东郡风云 第八十章 修桥风波(三)

    第八十章 修桥风波(三)

    夜里,杨荆州带着娘子来到了齐大福钱庄,齐大福钱庄经历半年的修建,已经到了最后扫尾阶段,宽大的前堂内正在进行装修,很出人意料的是,这家齐大福钱庄居然没有安装铁栅栏,朱漆楠木柜台也只齐人的胸部,这和其他钱庄那种一人高的柜台,拇指粗的铁栅栏完全不一样,让人简直不敢相信这是钱庄,而且柜台前还设了近二十张椅子,圆弧形的椅背可以将存钱取钱的人完全包围起来,让人根本看不清顾客的模样,会给顾客一种安全感。

    这自然就是无晋的创意了,被齐家小姐学走,直接运用到这家齐大福的钱庄上。

    大堂内灯火通明,十几个木匠正紧张地忙碌着,基本上已经完工了,还有最后的一点点收尾装饰,掌柜就是上次来晋福记当铺参观的刘掌柜,他正在仔细地检查每一个细节处。

    在靠墙的长椅上坐着一个中年男子,长得高高胖胖,浓眉大眼狮子鼻,颇为威风,他双手抱在胸前,虽然在看柜台,目光却显得有些心不在焉,他叫齐环,是齐老太爷的四儿子,整个齐家几乎都搬到京城去了,平江县老宅只留下四子齐环来看守,他在齐家的产业链中是负责生丝和白绢收购,现在是五月初,正是鲜茧的上市高嘲时期,齐家在楚州各地有几百个收茧点,每年这个时候齐环都会在楚州各地视察。

    但今年他在维扬县呆的时间特别长,原因就是这家齐大福钱庄即将在后天开业,齐家负责钱庄生意的是老二齐玮,而齐玮在京城赶不过来,就委托老四出面,替他主持新钱庄的开业仪式。

    一家重要店铺的开业,必须有齐家的重要人物来主持,这一直是惯例,这回也不例外,八仙桥钱庄无疑是一家重要的店铺。

    “杨东主,还有夫人,这么晚还过来啊!”

    门口传来了刘掌柜恭敬地问候声,打断了齐环的沉思,他抬起头,看见了杨荆州夫妇两人那种哀求的目光,正向他望来。

    齐环右眼皮猛地跳了两下,他不是很喜欢这对夫妻,尽管齐夫人是他的族妹,尽管杨荆州是他族妹夫,是齐家的女婿,但杨荆州的小商人本色和齐家的大家风格始终格格不入,没有扩张的魄力,就守着他那两亩地的小酒楼,整天鼠肚鸡肠的盘算,就连老太爷过寿,他送去的寿礼也是用文来计算,礼单上写‘寿礼五十万文’,看似数目庞大,其实不过才五百两银子,这种既要面子又小气的做法让齐家很多人都对杨荆州不耻,自然也包括了齐环。

    心中虽然不喜,但他也没有办法,毕竟是族妹和族妹夫,他站起身,勉强挤出一丝笑意,“原来是你们啊!这么晚来,有事吗?”

    杨荆州从后面轻轻推了娘子一下,齐杨夫人立刻用手绢捂住嘴,悲悲戚戚哭了起来,“四哥,你要为我们做主啊!有人欺负我们头上来了。”

    杨荆州也在后面跟着干嚎,“欺负杨家也就是欺负齐家,是可忍孰不可忍啊!”

    “好了!好了!你们不要哭了,这么多人,不觉得丢脸吗?”

    齐环眉头已经皱成一团,他这个小族妹五年前刚出嫁时又水灵又活泼,他还是蛮喜欢的,可嫁给这个姓杨的才五年,这就成什么样了?涂那么艳的脂,抹那么厚的粉,一哭起来,脸上脂粉便扑簌簌往下掉,恶俗无比,本来是颗珍珠,现在却变成死鱼眼珠了,当真是嫁鸡像鸡,嫁狗像狗,他按耐住心中的不快,安抚他们夫妻,“不就是那座破桥吗?也最多等半年,半年后新桥落成,生意不更好吗?”

    “可是四哥,要等半年,我们亏不起啊!”

    齐杨夫人一把眼泪一把鼻涕说:“如果临时桥就修在老桥边上,倒也无所谓了,可修在胡民巷那边,这明摆着是欺负我们酒楼,四哥,你不能不管啊!”

    “你们在吵什么?这么晚了。”

    从里屋走出来一个年轻的少女,姿容清丽绝伦,肌肤如冰玉般细腻晶莹,无一丝瑕疵,但她的目光却十分冰冷,手中拿着一支笔,一脸不高兴地望着杨荆州夫妇,她就是无晋几次遇到的齐凤舞了,她今年只有十六岁,是齐家长子齐瑁的三女儿,也是齐老太爷最宝贝的孙女,她从小就有高超的商人天赋,尤其精于计算,心细如发,再加上她性格高傲,嫉恶如仇,齐老太爷便给了她一个极重要的差事,稽查齐瑞福各地的产业帐簿,尤其是钱物收支。

    齐凤舞从十三岁开始便在大宁朝各地的齐瑞福商铺进行内审,她对任何人都不假于色,习惯于摆出一张冷脸,加上她精明无比,任何蛛丝马迹都会一查到底,所以齐家上上下下,没有人不怕她。

    这次八仙桥的钱庄,齐家连买地带建房子,再加上五万两银子的启动资本,齐家一共投下了十万两银子,对齐家也算是一笔不小的投资,眼看要开业,齐凤舞便入驻了,审核这半年来的各项开支,她一共来了三次,每次来都会呆上几天,在第二次来时在面馆遇到了无晋,如果不算前次在北市临时停留买钻石耳坠,那这一次是第三次来,今天下午刚刚到,她正在核实到关键帐目,却被杨荆州夫妇哭喊扰乱了。

    她出来见是杨荆州夫妇,这也是她最不喜欢之人,她不像四叔还勉强笑一下,她对内心的喜恶从不假于色,顿时脸色如冰,重重哼了一声。

    杨荆州夫妇见她竟然也在,吓得都不敢吭声了,就在这时,外面忽然传来了‘轰隆!’一声巨响。

    夜深人静时的一声巨响,将房间内的所有人都震住了,面面相觑,扬荆州第一个反应过来,“不好!”他大喊一声,拔腿便向外跑去。

    “夫郎,你等我一下!”

    他娘子也跟着跑出去了,不仅是他们,所有的伙计和木匠都放下活计跑出去看热闹了。

    “四叔,出什么事了?”

    齐凤舞有些惊讶地问,她今天是从东门直接入城,竟不知道修桥之事。

    “好像是八仙桥要拆了重修,影响到了杨记酒楼的生意,具体我也不是太清楚。”

    齐凤舞秀眉微微一蹙,“拆八仙桥,不是说会破坏风水吗?是谁在做?”

    齐环摇摇头,“我也不知,去看看吧!”

    他吩咐几个伙计看好铺子,便向外走去,齐凤舞也想去看看,可她的帐目正算到最关键时,犹豫了片刻,最后她还是担心自己上次看中那片土地被人抢走,也放下笔匆匆去了。

    八仙桥头已经聚满了很多人,他们都是被一声巨响引来,紫桐河上的八仙桥已经被拆毁了,两边的护栏和桥板都拆除了,刚才那一声巨响就是主梁坠河的声音,一般木桥的主梁都是一个巨大的铁柱子,八仙桥也不例外,经过近二百年的风雨侵蚀,铁主梁已经严重锈蚀,随时有断裂的危险。

    铁柱重达万斤,凭二十几名修桥匠是不可能拖动,无晋又找黑米帮忙,找来一百多名码头搬运工,正在一起合力拆桥,几十根粗大的绳索套在铁主梁上,一百多名码头工人在桥北岸奋力拖拽,喊着口号,将黑黝黝的巨大铁主梁慢慢拖上了岸。

    “你们不能啊!不能拆啊!”

    杨荆州在桥边又哭又跳又喊,咧着嘴干嚎,他怀中抱着一节旧桥的扶手,就仿佛他心爱的女人就此与他离别了,可惜他在南岸,过不去了,否则他真要冲过去拼命了,他娘子在一旁劝他,“老爷,反正要修新的,拆就拆了吧!”

    卷 一 东郡风云 第八十一章 修桥风波(四)

    第八十一章 修桥风波(四)

    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翻看挂在床头的袜子,看里面是不是多了几张推荐票!

    这时,每一个人的脸上都表情十分复杂,昨天杨荆州召集大家开会时,很多人都不太以为然,八仙桥毕竟还在呢!但此时桥终于垮了,所有人心中的失落感都不约而同的沛然而生,以至于看到杨荆州像个破财的地主土老财一样又蹦又跳时,每个人都笑不出来,反而有一种说不出的伤感。

    连不太关心八仙桥命运的齐环也由此联想到了平江县的齐家老宅,听说陈旧老宅也要拆了,他低低地叹息了一声。

    拆桥还在继续,南岸聚集的人越来越多,但新桥那边却冷冷清清,现在是夜深之际,除了看热闹的,很少有行人过桥了,月光下,齐凤舞背着手慢慢走到新桥旁,仔细地打量着这座宽敞结实的临时桥梁,眼中有些担忧,桥修到这边,那这块土地的价值就会有人想到了,她又看了看胡民巷旁边的大片空地,沉思了片刻,便问跟随在一旁的刘掌柜,“我上次让你问的,这胡民巷旁的空地是谁家的?”

    刘掌柜已经问过了,便说:“这一片听说都是梁员外家的祖地,已经空荒了很多年。”

    “嗯!这个梁员外家住哪里?”齐凤舞又追问。

    “这个……我还没有打听到,我明天就去打听。”

    “好吧!店里的事情你今晚就暂时别管了,立刻想办法给我打听到这个梁员外家的住处,明天一早告诉我,务必!务必!”

    “我明白了,我现在就去打听!”

    刘掌柜见小姐说得很认真,他连忙转身要走,齐凤舞却又叫住了他,“刘叔,还有呢!”

    她指了桥对面,“靠桥北附近的几家,你也帮我打听一下。”

    “好的,放心吧!小姐,我一定打听到。”

    刘掌柜匆匆去了,齐凤舞又回头久久地凝视着这座木桥,她刚才已经听说了,这次修桥并不是官府主持,而是有人出头募资修建,而这个出头人是谁?大家都说不上来,给人感觉有一个很神秘的幕后者在主使,齐凤舞便有一种直觉,这新桥未必是临时,难道就因为旁边树上所挂的木板上写着‘临时’二字吗?

    如果幕后主使人是她,她就不会是临时修建,既然是修缮旧桥,为什么不临时建在旧桥旁边呢?既然是想做善事,为什么要找……混混出头募捐?既然要牵头,为什么又神神秘秘,不肯露面?既然临时桥梁还没有完全建好,为什么要急着拆去旧桥?

    诸多难以解释的疑点使她强烈地意识到了什么……

    “我认为新桥最少要两丈宽……”

    “李东主,两丈怎么够?我们杨记酒楼最宽的运货马车也一丈三……新桥至少要修三丈才行!”

    远远隐隐传来了众人对新桥的争论,齐凤舞轻轻摇了摇头,她有点同情那些人,他们想得太天真了。

    “姑娘,你觉得这座桥有问题吗?”

    身后传来一个清朗的声音,齐凤舞一回头,只见身后站着一个身材高大的年轻男子,银白色的月光下,她看见了一张轮廓分明的脸庞,但最让她印象深刻的,是他的一双眼睛,明亮得像天上的星星一样,连月光都有点黯然失色了。

    “原来是你!”

    齐凤舞脱口而出,她忽然觉得自己有点失态,她立刻收敛了眼中的惊讶,用一种淡淡的,不冷也不热的语气说:“钱庄店堂布置,我借鉴了你的办法,多谢了!”

    “没什么!”

    无晋笑了笑,他注视着她耳垂上的钻石明月耳坠,在月光下依然闪烁着一种瑰丽璀璨的光芒,使她月色清辉中的双眸映衬出了一层朦胧的水雾,给她俏丽绝伦的脸上更增添了一种神秘的美色。

    无晋的目光划过了她俏丽的脸庞,落在她高耸饱满的胸前,令人美不胜收的曲线,他目光变成更加明亮、更加炯炯有神,甚至还带有一丝炽热。

    “嗯!你姓齐……你是齐大福钱庄的女少东主?”

    无晋试探着问,他锐利的目光仿佛要看透齐凤舞的内心,齐凤舞本来就是一个要强的女子,她不喜欢这种咄咄逼人的目光,尤其他目光最后所看自己的身体部位更是让她恼火万分,这种目光让她想起了小面馆里他曾偷窥自己的脚,她的脸蓦地胀得通红,心中的反感和本能的防御使她迅速转过身去,用披肩挡住了自己的前胸,接着她慢慢地扭过来头去瞪了无晋一眼,她的脸漂亮得不可思议——锐利的目光中充满了仇恨和愤怒。

    她在竭力克制心中的怒火燃烧,前胸剧烈起伏,最后她克制住了,语气也恢复了常态——一种冰冷得不带任何感情的语调。

    “很抱歉,我是谁和你没有半点关系。”

    她不再理会无晋,从无晋身边擦肩而过,向旧桥的人群集中处走去,她的丫鬟跟在身后,她忍不住看了一眼这个少年郎,人蛮好的呀!又高大、又英俊,还这么笑眯眯,小姐干嘛这么冷冰冰的,小丫鬟还记得上次他替小姐鉴别宝石,多亏他,小姐才没有上当,她对无晋的印象相当好,可惜自己是丫鬟,否则……

    无晋对她微微一笑,笑容迷人,仿佛在感谢她对自己的夸奖,丫鬟脸一红,心怦怦跳了起来,连忙低下头快步跟上了小姐。

    无晋回头望着她俩走远,他觉得自己有点了解这个女孩了,他已不是十七岁的少年,尽管他没有结过婚,但他那个时代铺天盖地的信息爆炸让他也多多少少了解一点女孩子的心,况且,他那双锐利的目光,让他捕捉到了女孩子刚开始时对他流露出的一点点善意,尽管这丝善意迅速消失,变成了冷若冰霜,但就这就像流向沙漠的清泉并不是全部蒸发,有时也会流入沙漠底层,被厚厚的沙漠所覆盖一样……

    他喜欢看她发怒的样子,至少她发怒时还有一点人情味,而不是冰冷冷地像座玉雕一般。

    这个商妹妹发怒时也这么漂亮么?

    无晋的脸上露出了一种五月天才会有的笑意,不是么,这温暖的夜风里还带着一丝商妹妹离去时的熏香,他长长地伸了个懒腰,觉得生活竟是如此美好……无晋忍不住摸了摸自己的脸,他也觉得自己的脸皮有点太厚了。

    次日清晨,无晋还在梦中享受着五月春风的旖旎,一阵‘砰!’激烈的敲门声便将他的春梦打断了……

    “五叔,你就不能让我多睡一会儿吗?”

    无晋痛苦得呻吟一声,这几天五叔总是在关键时候把他吵醒,不是因为困眼难睁,而是他难以再回到刚才的桃花梦中,商妹妹那饱满起伏的曲线,他马上就要知道曲线的真相了,但他再没有机会,破旧的门栓难以阻挡五叔的急切,门砰地一声被推开了,皇甫贵那如鼹鼠一般肥胖的身躯出奇敏捷地冲了进来,一把将无晋从被窝里拖了出来。

    “你快……来看!”

    他声音都发颤了,甚至难以用语言来描述他此时的激动。

    “五叔,看什么看……你总得让我穿上裤子再去看呀!”无晋恨得牙根都痒了,这个老胖子!

    “掌柜的,快点来啊!”

    外面传来了伙计老七惊喜的叫喊声,“又有客人上门了,是海商,要当大件。”

    “来了!来了!”

    皇甫贵也顾不上无晋了,他一阵风似的向外面大堂奔去,开业这么久,还没见他像今天这样激动过。

    “噢!原来是生意上门了。”

    无晋心领神会地笑了,不过这些客人也来得未免太快了一点,昨晚才拆掉旧桥,今天他们就上门了么?

    卷 一 东郡风云 第八十二章 新桥北头的竞争(一)

    第八十二章 新桥北头的竞争(一)

    无晋起身去院子,从井里打了一桶水洗脸,尽管已到五月,但井水依旧冰冷刺骨,冻得他一阵哆嗦,但去困的效果也很好,他的瞌睡立刻被驱赶得无影无踪……

    洗漱完毕,他啃一个烧饼慢慢悠悠来到了前堂,还没有走进前堂,他便听见了川流不息的说话声和脚步声,这是从门口经过的行人,以前砖缝里都能长出野草的桥西路也终于出现了行人如织的一天,难怪五叔那么激动,无晋的心中也有了一种难以形容的成就感。

    谁说改动八仙桥会破坏风水,现在他一万一千两银子买下的土地至少已升值两倍,很快它将升值十倍都不止……

    大堂内已经有五六个客人在等待典当物品,要是往常,此时能有一个客人,五叔都要兴奋好一阵子,此刻,皇甫贵戴着一副古时的老花镜——单照,正全神贯注地给客人鉴定当物的价值,只见伙计老七和一名伙计正小心翼翼地抬一盆三尺高的红珊瑚慢慢走过来。

    “公子请让一让!”

    无晋连忙闪开,他前世也是个业余的珠宝爱好者,这株珊瑚引起了他的注意,他见这株珊瑚晶莹剔透,色泽纯净,品相上乘,是一件极品珊瑚,“果然不错!”他连声赞叹。

    “不错吧!”

    皇甫贵得意洋洋走过来,“这是我们最大的一票生意,这株市价值五千两银子,若卖到京城,更值万两银子,这是一个海商所当,光这一票,我就赚了五百两银子。”

    “有这么暴利吗?”无晋有些惊讶。

    “当?br />好看的电子书shubao2